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单元练习

阅读:140  2021-09-16
标签:统编版 高二 选修中 单元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40]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培优卷
第一单元测试卷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一个传统节日,就是一杯岁月的陈酿,也是沉淀着厚厚文化土层的历史河床。端午节,吃粽子只是其中的内容之一,它更是除秽驱病的卫生节,也是诗人节、运动节、女儿节,除了吃粽子,还要挂菖蒲、赛龙舟、祭屈原。传统习俗中,在端午这天女儿回娘家探亲,家人喝雄黄酒,备艾叶、菖蒲和大蒜,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戴香囊……祛病消灾、祭祀祈福、回家团圆、强身健体。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从这些美好的生活愿望出发,为端午节创造出许许多多美丽动人的习俗,这是我们应该继承的文化财富。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端午节民俗起源说法众多,但屈原无疑是端午节最醒目的文化符号。每逢端午,人们仿佛总是能穿越时空,遇见这位行吟泽畔的大文豪。他的爱国情怀、高洁志向、刚毅品格,穿越千年的时间,仍然在现代人心中激起巨大回响。文化是端午节的灵魂,在这一天,正可以重温时间的厚重、文化的韵味,筑牢民族精神与家国情怀。
节日的真意,常常需要依托生活的体验来领悟。有词人写道:“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端午节要在胳膊上缠一个虎符,还要出门放风筝。诗人陆游也很有雅兴,“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包完粽子以后,头上还插了艾草。这些小细节,让日常的生活有了更多仪式感,也因此给端午节增添了更多雅趣,让人体会到其中天人和谐的态度与美感。
从历史深处深情回望,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一直都在不断丰富和发展。这本身也体现了传统文化随着时间在不断生长,并在现代社会获得了“新生”。不论过节方式怎么变化,只要传统文化的根和魂还在,我们的传统节日就会不断接续传承,联通一代代人的心,为人们提供心灵的滋养和精神的慰藉。
(摘编自李思辉《在端午品味文化的芳香》)
材料二:
20世纪,整个人类进入了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农耕时代形成的文化传统开始瓦解。尤其是我国,在近百年由封闭走向开放的过程中,节日文化——特别是城市的节日文化受到现代文明与外来文化的冲击。当下人们已经鲜明地感受到传统节日渐行渐远,节日氛围日趋淡薄,并为此而忧虑。
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从生活的愿望出发,为每一个节日都创造出许许多多美丽又动人的习俗。这种愿望是理想主义的,所以节日习俗是理想的;愿望是情感化的,所以节日习俗也是情感化的;愿望是美好的,所以节日习俗是美的。人们用烟花爆竹,惊骇邪恶,迎接新年;把天上的明月化为手中甜甜的月饼,来象征人间的团圆;在严寒刚刚消退、万物复苏的早春,赶到野外去打扫墓地,告慰亡灵,表达心中的缅怀,同时戴花插柳,踏青春游,亲切地拥抱大地山川……这些诗意化的节日习俗,使我们一代代人的心灵获得了安慰与宁静!
当然,习俗是在不断变化的,但我们民族的传统精神是不变的。这传统就是对美好生活不懈的追求,对大自然的感恩与敬畏,对家庭团圆与世间和谐永恒的企望。
(摘编自冯骥才《我们为什么要过节》)
材料三: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传统节日仪式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许多节日的文化内涵渐渐不为人们所重视。今天,在物质生活已经比较富足的情况下,人们更加注重在感情上相互倾诉、回应彼此的心理和精神需求,追求节日所带来的幸福感、愉悦感。一些喜欢过西方节日的人,往往只是想在欢快、温馨的气氛中表达自己美好的情感。这就启示我们要充分挖掘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中的“情感”元素,让人们在节日的氛围里心存敬畏、体验传统、享受亲情、告慰祖先,在感受舒心与祥和的同时,寄托美好的希望与祝福。


浏览完整试题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思想、智慧存在于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中,传统节日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代表。因此,要重视对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核的挖掘、整理,让传统节日逐渐与现代社会的审美需求相融合,使之符合现代社会的价值标准。否则,节日就会成为没有意义的空洞符号,不可能行之久远、世代相传。
中国传统节日有着丰富的文化符号、载体及仪式。文化符号与载体是节日内涵的重要内容,文化是依靠具体载体来传承的,文化载体让文化变得生动可感,能够给予人们视觉、听觉、触觉的多元享受。如春节流行的对联、年画、窗花等,端午节的包粽子、赛龙船等,都是传统节日的符号、载体与仪式感的体现。这些节日载体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有利于增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文化自信和国际竞争力。
中国是礼仪之邦,仪式表达着中国人对事物的重要性、价值性的认同,缺乏仪式感难以让人们对节日产生心理上的认同和依从,而仪式本身又是让人参与进来的重要方式。一系列依次展开的程序,代表着节日文化内涵的逐层展示,也是让心灵参与其中的审美过程。在这样一套看似烦琐的仪式里,人们的情感得到表达和宣泄,节日的文化内涵和意义也得到彰显和传承。
(摘编自范如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核》)
1.下列对材料中“节日习俗”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节日习俗和人们美好的生活愿望、民族精神、家国情怀、审美追求等有关,是一笔珍贵的文化财富。
B.节日的文化内涵不能脱离日常生活而存在,习俗使人们可以依托生活体验来领悟节日的真意。
C.现代文明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会使节日习俗产生变化,这种变化会导致传统文化精神的消亡。
D.节日习俗是文化载体之一,抽象的节日文化内涵通过具体载体而变得生动可感,带给人丰富的享受。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习俗使节日具备了更多的仪式感,缺乏仪式感无法让人们对节日产生心理上的认同和依从。
B.仪式使人的身体和心灵均参与到节日中来,它对节日的庄重感、吸引力和人们的投入性、参与度均有影响。
C.美好的生活愿望是习俗的出发点,所以在物质生活比较富足的情况下,传统的节日仪式淡出人们的视野就成了必然趋势。
D.挖掘、整理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核,重视传统节日的文化符号、载体及仪式,是为了使现代社会的价值标准逐渐符合文化传统的要求。
3.根据材料相关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生活体验可以帮助人们领悟节日真意,让人们体悟到节日中天人和谐的态度和美感,使人们获得心灵的滋养和精神的慰藉。
B.我们民族的传统精神,有对美好生活不懈的追求,对大自然的感恩与敬畏,对家庭团圆的企望等。
C.西方节日让人们在欢快、温馨的气氛中表达自己美好的情感,而挖掘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同样可以做到这一点。
D.我们对春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的文化载体的传承,有利于增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文化自信和国际竞争力。
4.请概括现代文明与外来文化对传统节日冲击的具体表现。
5.请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我们为什么要重视传统节日。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伟大的人们
鲁先圣
①荷马一生困窘,他就是在乞讨流浪的生活中,从那些与他相同命运的人们中间,收集整理创作出了西方文学的奠基之作,辉煌无比的伟大史诗——《伊利亚特》和《奧德赛》。
②荷马死在了从一座城市到另一座城市的路上。
③无独有偶,在我们中国,也有这样一位盲人,他是为中国的音乐史留下了丰富遗产的二胡和琵琶演奏艺术家瞎子阿炳。他的二胡曲《二泉映月》《寒春风曲》《听松》和琵琶曲《大浪淘沙》《昭君出塞》《龙船》成为不可多得的传世名曲。
④1893年出生于江苏无锡的阿炳正逢乱世,他的名字叫华彦钧,阿炳只是他的小名。作为一个没有任何地位的街头艺人,他的名字没有人记起,人们习惯于一种轻蔑的称呼——瞎子阿炳。他手拿一把二胡,肩背一把琵琶,穿着那件破旧的蓝布长衫,有时在闹市,有时在小巷,有时在乡村,沿街卖唱,挣路人一个铜板。有很多时候,他的演奏仅仅是为了有一口饭吃。也有坐在街头演奏了一天,却没有人施舍一口饭、赏给一个铜板的时候,那他就只能饿着肚子在漫漫长夜中煎熬了。苦难的身世和坎坷的命运,逼使着阿炳利用他熟悉的音乐思考社会、生活和人生,一首首充满着悲愤和哀怨的曲调如流水般从他睿智的大脑中流淌出来。
⑤与古希腊的荷马相比,阿炳稍稍幸运的是,他在自己临死的前几天,赶上了共和国的诞生,他被请到艺术的殿堂进行演奏,使他在有生之年得以享受到作为一个音乐艺术家应得的尊敬。当年那个为了生计而流浪街头的瞎子,成为这座城市宝贵的财富和尊贵的象征。
⑥“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一无所知。”说这句话的人是谁?他其貌不扬,那笨拙的身躯裹在常年不换洗、皱皱巴巴、分不清季节的及膝短袍里。
⑦在围拢在他身边的这些人当中,有像柏拉图和亚西比德这样的贵族公子,他们喜欢听他对当权者民主制度真面目的揭露和讽刺;也有像亚里斯提卜一类的自由主义者,他们向往过一种无忧无虑、与世无争的自由生活;还有许多对时局关心的有识之士,他们喜欢听他对政治的独到见解。
⑧这个人,就是西方哲学传说中最广为人知的人物之一,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
⑨苏格拉底引导人们认识自己,追求智慧,走进自己的灵魂,学会怀疑原则、信念甚至教义,而正是这些把他推向了死路。因为雅典的统治者决不会允许民众都具有有思想的头脑,都来对他们的统治提出自己的疑问,更不允许人们怀疑他们的信念和教义。
⑩更可悲的是,要求处死他的人,并不仅仅是当权者,更多的是他一生都在尽力引导、教化的普通民众。当权者逮捕了他,给他戴上锁链,押着他在雅典的大街上游行示众。几乎所有的人都认识这个他们一直视为异类的人,所以,不论把苏格拉底押解到哪里,两边都是愤怒的人们。他们向他投掷石头,把脏水泼到他的头上。人们纷纷要求立即处死这个离经叛道的害群之马。


展开余下试题⑪尽管事情已经过去了2000多年,我们今天依然可以想象得出,戴着锁链被押着在雅典的街道上游行,看着街道两旁那一双双迷惘、愚昧的眼睛,这位人类的先知,内心深处是何等的痛苦。
⑫所以,当法官告诉他,他如果承认自己的错误,就会得到赦免的时候,他拒绝了;他的朋友来到牢房告诉他,他们已经买通了所有妨碍他获得自由的人时,他也拒绝了。
⑬他说:“告诉人们,你们杀死的只是我的肉体。”
⑭是的,他的肉体在当世被轻蔑地毁掉了,但是他的思想,他的智慧,却给人类打开了光明之门,也给他带来了不朽的声名。
⑮在我们春秋时期,在那个诸侯争霸的战乱时代,有一支布衣队伍在各个诸侯国之间匆忙疲惫地行走。这是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和他的弟子们。
⑯他带领他的弟子们,历经14年,先后到过卫、宋、齐、郑、陈、蔡、楚等国家,拜见了七十余君,向诸侯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寻求入仕从政的机会。但是,他无一例外地处处碰壁,不仅不被重用,而且饱受冷嘲热讽。
⑰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的“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应该是对他这14年辛苦的最好的注脚。东西方的这两位思想巨人,几乎出生在同一时期,又几乎有着同样的遭遇,只是东方的孔子稍稍幸运一点,没有被戴上枷锁游行示众,也没有被处死。
⑱在人类那些所有称得上伟大级别的人物当中,他们在有生之年的命运似乎都惊人的相似。仰望着这些饱受生活屈辱却又登上了人类思想和艺术顶峰的人们,我相信这样一句话:上帝在给了你智慧的同时,也给了你磨难,而只有在磨难中,智慧才能够焕发出璀璨夺目的光彩。
(有删改)
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生逢乱世的阿炳流浪街头,演奏只是为了能有口饭吃。苦难和坎坷通过他的大脑变成宝贵的经典乐曲流传下来。
B.虽然苏格拉底影响了包括柏拉图在内的许多人,但由于其超前的思想不被当时的人们接受,最终被当作异教徒处死了。
C.孔子曾经周游列国兜售自己的政治主张却处处碰壁,其主要原因与其他伟人一样,即“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
D.文章列举荷马、阿炳、柏拉图、孔子等东西方伟人的遭遇,意在说明伟人总是饱经磨难,磨难又促进伟人的成长。
7.下列对文章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以历史伟人的磨难史为线索贯穿全文,内容丰富,题旨深远。
B.全文运用引用、排比等修辞手法,形象地展示了伟人们对真理的执着追求。
C.文中对苏格拉底外貌、衣着的描述,是为了说明他饱受生活的磨难和屈辱。
D.本文主要通过记叙、议论等表达方式,抒发了对伟人们的崇敬之情。
8.苏格拉底为什么放弃生的机会?请结合文本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9.文末说:“在人类那些所有称得上伟大级别的人物当中,他们在有生之年的命运似乎都惊人的相似。”请概括“相似”的主要内容。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桓谭字君山,沛国相人也。谭以父任为郎,好音律,善鼓琴。博学多通,能文章,简易不修威仪,而憙非毁俗儒,由是多见排抵。
哀、平间,位不过郎。傅皇后父孔乡侯晏深善于谭。是时高安侯董贤宠幸,女弟为昭仪,皇后日已疏,晏嘿嘿不得意。谭进说曰:“昔武帝欲立卫子夫①,阴求陈皇后之过,而陈后终废,子夫竟立。今董贤至爱而女弟尤幸,殆将有子夫之变,可不忧哉!”晏惊动,曰:“然,为之奈何?”谭曰:“刑罚不能加无罪,邪枉不能胜正人。夫士以才智要君,女以媚道求主。皇后年少,希更艰难,或驱使医巫,外求方技,此不可不备。又君侯以后父尊重而多通宾客,必贻致讥议,不如谢遣门徒,务执谦悫②,此修己正家避祸之道也。”晏曰:“善”。遂罢遣常客,入白皇后,如谭所戒。后贤果风太医令真钦,使求傅氏罪过。遂逮后弟侍中喜,诏狱无所得,乃解,故傅氏终全于哀帝之时。及董贤为大司马,闻谭名,欲与之交。谭先奏书于贤,说以辅国保身之术,贤不能用,遂不与通。
世祖即位,征待诏。后大司空宋弘荐谭,拜议郎给事中,因上疏陈时政所宜,曰:“臣闻国之废兴在于政事政事得失由乎辅佐辅佐贤明则俊士充朝而理合世务辅佐不明则论失时宜而举多过事夫有国之君俱欲兴化建善然而政道未理者其所谓贤者异也。”书奏,不省。
是时帝方信谶,多以决定嫌疑。有诏会议灵台所处,帝谓谭曰:“吾欲以谶决之,何如?”谭默然良久,曰:“臣不读谶。”帝问其故,谭复极言谶之非经。帝大怒曰:“桓谭非圣无法,将下斩之!”谭叩头流血,良久乃得解。出为六安郡丞,意忽忽不乐,道病卒,时年七十余。
初,谭着书言当世行事二十九篇,号曰《新论》,上书献之,世祖善焉。《琴道》一篇未成,肃宗使班固续成之。元和中,肃宗行东巡狩,至沛,使使者祠谭冢,乡里以为荣。
(选自《后汉书•桓谭传》,有删改)
(注)①卫子夫:汉武帝的皇后。②悫:诚实,谨慎。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臣闻国之废兴在于政事/政事得失由乎辅佐/辅佐贤明则俊士充朝/而理合世务/辅佐不明则论失时宜/而举多过事夫有国之君/俱欲兴化建善/然而政道未理者/其所谓贤者异也
B.臣闻国之废兴在于政事/政事得失由乎辅佐/辅佐贤明则俊士充朝而理合世务/辅佐不明则论失时宜而举多过事/夫有国之君/俱欲兴化建善然而政道未理者/其所谓贤者异也
C.臣闻国之废兴在于政事/政事得失由乎辅佐/辅佐贤明则俊士充朝而理合世务/辅佐不明则论失时宜而举多过事/夫有国之君俱欲兴化建善/然而政道未理者/其所谓贤者异也
D.臣闻国之废兴在于政事/政事得失由乎辅佐/辅佐贤明则俊士充朝而理合世务/辅佐不明则论失时宜/而举多过事夫有国之君/俱欲兴化建善/然而政道未理者/其所谓贤者异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昭仪,为中国古代后宫妃嫔的一种。昭仪始置于西汉元帝时期,当时为仅次于皇后的位号,位同丞相,爵比诸侯,魏、晋至明均设置。
B.世祖,古代帝王的庙号。开国的帝王,子孙以其功最高,称之为世祖。
C.待诏,汉代以才技征召士人,使随时听候皇帝的诏令,待命侍奉内廷。
D.谶,指预示吉凶的隐语、图记,也指迷信的人认为将来能应验的预言、预兆。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桓谭博学多才,擅长写文章,著有《新论》,但由于生活中为人简慢轻忽,不注重举止威严,所以常受排挤攻击。
B.桓谭为人正直,劝诫傅皇后的父亲傅晏遗散门客,谦虚谨慎,多加提防董贤。傅氏一家在哀帝时期终于能保全性命。
C.桓谭不善谄媚,在董贤想要与他结交之前,他曾上书给董贤,陈述辅佐国家保全自身的办法,但董贤并未采纳他的意见,桓谭于是不与他往来。
D.桓谭敢于批评时政得失,因极力反对皇帝迷信谶语,险遭杀身之祸,经苦苦哀求才幸免于难,最后被贬出京城。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展开余下试题(1)刑罚不能加无罪,邪枉不能胜正人。夫士以才智要君,女以媚道求主。
(2)君侯以后父尊重而多通宾客,必贻致讥议,不如谢遣门徒,务执谦悫,此修己正家避祸之道也。
14.哀帝时期,桓谭如何帮助傅氏渡过劫难,保全了性命?请简要说明。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阴 雨①
白居易
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
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
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
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②。
(注)①元和十四年(819),白居易诏授忠州刺史。本诗即作于其赴任途中。②北窗琴:晋陶渊明曾置无弦琴一张,又喜卧北窗下。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描写此时此地的景象:清晨,山岚雾霭十分浓重;江山辽阔,此地却非常偏僻遥远。
B.颔联从听觉和视觉两个方面突出峡中滩急声响、秋意扑面、雾气弥漫、多阴少晴的特点。
C.诗歌前四句寓情于景,在描写沿途所见的险峻的景色中蕴含了诗人的复杂心情。
D.尾联运用典故,流露出诗人欲效仿陶渊明,归隐田园而享受幽独、自由生活的愿望。
16.颈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虹灯区——蓝剑”“刘——不倒”“国民航帅”“小云云”……近日,58名网络主播被拉入黑名单,5年内在全行业禁止注册和直播。黑名单将劣迹主播请出直播行业,拉紧行业规范的第一道防线,是网络环境的强力 。近年来,直播平台遍地开花,然而繁荣之下鱼龙混杂。从商业角度来看,眼球经济 直播乱象,当用户注意力可直接转化为一定的经济利益,直播平台很容易成为“博出位”的舞台,或色情露骨,或哗众取宠,或传播谣言,甚至触及法律底线,造成负面的社会影响。此次黑名单的公布,释放了直播行业日渐规范的信号。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网络表演(直播)分会连续5年发布黑名单,对违法主播进行全网封禁,划定网络主播的行为底线,也划出维护清朗网络空间的“安全线”。
当然,( )。中国互联网向5G时代迈进,打破时空 的直播将加速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一部手机 ,直播门槛进一步降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网红带货”前景广阔的同时,也带来了更为复杂艰巨的监管问题。加强直播监管,适时修法,加大主播违法违规成本,有助于将违法行为提前扼杀;直播平台作为直接责任人,审查机制也应完善,还要拉紧防线,肩负起第一手的监管。黑名单将藏身于阴暗处的直播乱象拉到阳光下暴晒,揭露问题的同时也正是解决问题的开始。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漂白剂 产生 界线 包罗万象
B.漂白剂 滋生 界线 无所不为
C.清洗剂 产生 界限 无所不为
D.清洗剂 滋生 界限 包罗万象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行业黑名单不是直播监管的起点,而是终点
B.行业黑名单不是直播监管的终点,而是起点
C.行业黑名单由于不是直播监管的终点,因而是起点
D.行业黑名单不是直播监管的终点,也不是起点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直播平台作为直接责任人,也应完善审查机制,拉紧防线,肩负起第一手的监管责任。
B.直播平台作为直接责任人,也应完善审查机制,拉紧防线,肩负起第一手的监管工作。
C.直播平台作为直接责任人,审查机制也应完善,防线要拉紧,肩负起第一手的监管责任。
D.直播平台作为直接责任人,审查机制也应完善,还要拉紧防线,肩负起第一手的监管工作。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
年度流行语是一个以年为跨度的社会观察哨。换上历史的广角镜头,流行语的变迁展现出时代的变与不变。以科学技术领域为例,从几年前的“互联网+”“引力波”,到时下的“5G”“区块链”,日新月异的革新不断拓展着生产生活的疆域。从“两弹一星”“陈氏定理”,到“神舟飞船”“港珠澳大桥”,中国科技的历史性跨越,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辉煌历程的生动注脚。流行语持续更新,归根结底是因为时代在变化、国家在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铁人精神”还是“蛮拼的”态度,无论是“个体户”首吃螃蟹还是“创客”掀起创业热潮,拼搏奋斗的精神始终不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始终不变,这些都将汇聚起推动中国向好发展的磅礴力量。

22.阅读下面三句话,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柏拉图说:“征服自己需要更大的勇气,其胜利也是所有胜利中最光荣的胜利。”
②卢梭谈到:“人要是惧怕痛苦,惧怕种种疾病,惧怕不测的事件,惧怕生命的危险和死亡,他就什么也不能忍受了。”
③鲁迅说过:“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
上面三句话,既有共同点,又各有差异。请分别回答。
(1)三句话谈论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
(2)柏拉图侧重的是_____________。
卢梭侧重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鲁迅侧重的是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路边的一根稻草如果没人理睬,它永远是一根稻草。如果用它捆绑白菜,它的身价就与白菜相同;用它捆绑螃蟹,它的身价就与螃蟹相同。其实,人的价值有时也像一根稻草,与自身无关,就看你与谁在一起。但也有人认为“稻草定律”并非人生宝典,人的价值不应依附他人存在,而在于自身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哪些思考?写一篇议论文,阐述你的观点和看法。
要求:自主立意,自拟题目;观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具有逻辑性;语言得体;不少于800字。
标签:统编版 高二 选修中 单元练习
相关:关于“统编版高中”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4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