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课文同步练习

阅读:172  2021-09-19
标签:统编版 高二 选修中 课文同步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72]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修辞立其诚》《怜悯是人的天性》群文阅读配套练
第4课 修辞立其诚 怜悯是人的天性
一、作家作品简介
张岱年(1909—2004),曾用名 ,别名 ,河北献县人。中国现代 家、 家。193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任教于清华大学哲学系,后任私立中国大学讲师、副教授,清华大学副教授、教授。1952年后,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清华大学思想文化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1980年后任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名誉会长。主要代表作有 、 、 、
等。
卢梭(1712-1778),法国伟大的 家、 家、 家、 家,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 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他通过教育代表作 ,提出了以人的自由发展和自然教育为基础的培养新人的教育理想,奠定了在教育史上的显赫地位。他的代表作 和柏拉图的 、杜威的 ,并称为教育史上的三大里程碑。主要著作还有 、 、 、
等。
二、写作背景
作为思想家的张岱年,为人忠厚,不太善于言辞,“刚毅木讷近仁”,始终以“修辞立其诚”为做人与治学宗旨,从不热心政治,立志“学术救国”。1992年4月发表于 的 充分体现了他做人要“说真话、讲实话”的主张。
1743年,卢梭在威尼斯逗留时,就已经打算写一部关于政治制度的鸿篇大论。1753年,第戎学院公布了 的征文题目。卢梭应第戎学院的征文竞赛,撰写了他的论文 ,后结集出版。 即节选自该部书。
三、文学常识
启蒙运动,指发生在17~18世纪的一场资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是继文艺复兴后的又一次伟大的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以法国为中心,其核心思想是“理性崇拜”,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的黑暗。这次运动有力批判了封建专制主义、宗教愚昧及特权主义,宣传了自由、民主和平等的思想。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
这个时期的启蒙运动,覆盖了各个知识领域,如自然科学、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文学、教育学等等。启蒙运动同时为美国独立战争与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框架,并且导致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兴起,与音乐史上的巴洛克时期以及艺术史上的新古典主义时期是同一时期。
四、字词积累
1.字音字形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损益( ) 尊崇( ) 顺风转舵( ) 捐弃( ) 约束( ) 霍布斯( )
禀性( ) 嗜血( ) 汲汲( ) 摒弃( ) 熏陶xūn
(2)辨析多音字
①载记载(zǎi)卸载(zài) ②阿阿世(ē)阿婆(ā)
③着着眼(zhuó)着凉(zháo) ④埋掩埋(mái)埋怨(mán)
⑤禁囚禁(jìn)禁不住(jīn)
(3)写对字形
①发 huī(挥)雄hún(浑)    ②畏jù(惧)jù(飓)风
③前 tí(提)沙dī(堤) ④jiē(揭)示jié(竭)力
⑤碰 zhuàng(撞)chōng(憧)憬 ⑥贬yì(抑)景yǎng(仰)
⑦慷 kǎi(慨)梗gài(概) ⑧xùn(训)导 xùn(驯)养
2.积累词语
(1)理解辨析
①显示•显现
“显示”,表明事物事理,如显示图像,显示威力,在行动中显示。“显现”,呈现,如山峦显现,场面显现,在脑子里逐渐显现。指情景、场面等的呈现时,二者可通用。
②违反•违犯
“违反”,不遵守;不符合(法规、规程、规律等)。“违犯”,不遵守法律规则,违反,触犯,违规,多用于法律和法令。


浏览完整试题③权利•权力
权利:指法律赋予人实现其利益的一种力量。与“义务”相对。权力:①指政治上的强制力量;②指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
④派生•衍生
派生:是由某一根本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分化出来的东西。衍生:是“通过演变而产生的”,“衍生”实际上或理论上是从母体物质得到的新物质。
(2)明确词义
①哗众取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顺风使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错综纷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混为一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无拘无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感同身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无动于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设身处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充耳不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若无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宇同 季同 哲学 哲学史 《中国哲学大纲》《中国哲学发微》《求真集》《玄儒评林》《文化与哲学》 启蒙思想 哲学 教育 文学 启蒙运动 《爱弥儿》 《爱弥儿》 《理想国》 《民主主义与教育》 《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 《社会契约论》 《忏悔录》 《新爱洛漪丝》
二、《人民日报》 《修辞立其诚》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 《怜悯是人的天性》
四、1.(1)sǔn chóng duò juān shù huò bǐng shì jí bìng xūn xūn
2.(2)①以浮夸的言行迎合群众,骗取群众的信赖和支持。②比喻顺着情势改变态度(含贬义)。③指头绪纷繁,变化多端。④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当作同样的事物谈论。⑤形容自由自在,没有限制,不受约束。⑥现多指虽未亲身经历,但感受就同亲身经历过一样。⑦指心里一点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⑧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境地。指站在别人的处境替别人着想。⑨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⑩形容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或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的样子。
[重点知识整理]
《修辞立其诚》
1.作者是如何提出文章的中心议题的?
文章开篇引用《易传•文言》中的名句,指出这是“发言著论写文章”的原则,并对“立其诚”重新定义,从历史的角度对其进行重新界定,强调古代儒家谓之为“诚”,就是现代所谓的“真”。至此,本文的中心议题“立其诚”就呈现在读者面前了。
2.文章将“立其诚”的含义概括为哪三点?应如何理解?
作者认为,“立其诚”应包括“名实一致”“言行一致”“表里一致”等三个方面。“名实一致”,就是言辞或命题与客观实际一致;“言行一致”,也就是理论与实践一致,思想与行动一致;“表里一致”,即心口一致,口中所说的与心中所想的应该一致。
3.从文中看,应如何认识客观世界?
哲学与科学的目的在于追求真理,追求对于世界的正确认识。首先,正确认识客观世界应力求避免主观的干扰;其次,发挥主体性,应以认识的客观性为前提。
4.“修辞立其诚”的最起码的要求是什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
文中强调,把自己的真实见解表达出来,应是“修辞立其诚”的起码要求。人们把自己的真实想法隐藏起来,主要是因为不正常的社会关系所造成的,这种不正确的人心扭曲必须改变,而改变的方法就是说真话、讲实话。
5.文中作者引用了《心术上》中的名言主要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
引用的这段话是说,在认识外物的时候不要对于外物有所损益,力求外物的本来面目。换句话说,认识外物要尊重其客观性,力求避免主观的干扰,尽量排除主观因素对认识的影响。
6.文章倒数第三段引用《汉书•儒林传》的话,其用意是什么?
作者反对“曲学阿世”,批评这种做法违反了追求真理的学术宗旨,说明“修辞立其诚”应是端正学风的首要准则,号召大家要遵行这一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7.联系当今网络媒体存在的混乱现象,谈谈你对“修辞立其诚”的看法。
示例一:好文风源自好作风,祛除浮夸不单是改文字,也要改思路。一些自媒体写作者乃至媒体从业者不深入生活,闭门敲键,杜撰文章;不掌握情况,标题惊悚,文章空虚。把讲故事当作讲大话,把喜闻乐见等同于耸人听闻,放弃了实事求是的作风,放弃了守正求真的舆论担当,让公信力和权威性受到蚕食。这种坏风气必须得到纠正。
示例二:现在,一些网络媒体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有的热衷故弄玄虚,语不惊人死不休;有的沉迷卖萌八卦,失于轻佻。种种不良文风,需要引起警惕。归根结底,“修辞立其诚”,内容真实、情感真切、态度真诚,才是不可移易的竞争力。
《怜悯是人的天性》
1.从文章第二段来看,霍布斯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他是怎样得出结论的?
霍布斯认为,人天生是恶人。在他眼中,人生来就没有任何善的观念,不知道什么是美德,从来不对他的同类效劳,人总是以为自己是整个宇宙的主人。
2.从文章倒数第二段来看,自爱心是怎样产生的?它与怜悯心有何不同?
作者认为,自爱心是在理智的情况下产生的,它主要是关心自我,使自己远离一切使其感到为难和痛苦的事物。自爱心引导人肯定自我价值,追求自由,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怜悯心,使人设身处地地去理解他人,关爱世界。
3.文章最后一段指出了怜悯之心的哪些作用?
①能缓和每一个人只知道顾自己的自爱心,从而有助于整个人类的互相依存。②不仅可以代替法律、良风美俗和道德,而且还可以让每一个人都能获得需要的东西。③在训导人们方面,强调“在谋求自己的利益时,要尽可能不损害他人”的原则。
4.卢梭是如何评价霍布斯的观点的?运用了什么方法对他的看法进行了批驳?
卢梭认为,霍布斯对人性的解释着眼点是错误的,他把满足许许多多欲望而产生的需要,与野蛮人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存而产生的需要混为了一谈,他还忽略了人天生就有一种不愿意看见自己同类受苦的厌恶心理这种事实。卢梭在批评霍布斯观点时主要运用了逻辑推理中的归谬法。
5.如何理解“这是纯粹的天性的运动,是先于思维的心灵的运动”这句话的含意?
这里是就怜悯心而言的,作者认为,怜悯心是一种天然的力量,要早于思维的心灵运动而产生,这种力量是原始的,即使是最败坏的风俗也难以摧毁。怜悯心是一种感性认识,而不是理性思维。


展开余下试题6.作者在谈论怜悯心会派生出许许多多的社会美德时,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文中以“在旁边观看的动物”为例,运用类比的方法,指出愈是对受难的同类的痛苦感同身受,它的同情心、怜悯心愈是强烈。
7.教育学家孟子和卢梭都主张人性本善,其核心思想一样吗?请结合史料加以探究。
既有相似点,也有区别。
①孟子的性善论是一种有限定的性善论,强调了善的社会习得和对教育的依赖。它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孟子认为人性是指“仁义礼智”之类道德属性。另一方面,“我固有之”的“仁义礼智”归根结底也是人类学习的结果。人性的善是人类学习的结果,是人类缓慢进化的结果。
②卢梭同孟子一样,都认定教育与学习是人的必须,也是人的可能,教育与学习必须遵循人的内在依据,发扬人的自觉。卢梭强调,在人的天性中,包括两种先天存在的自然感情,即自爱心和怜悯心。卢梭认为人类在出生的时候所没有的而在长大之后所需要的东西,全都由教育赐予,而人的本性又是善良的,因此,只要能让人的本性得到自然发展,人就必然趋向于善。
[配套练习]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辩证法 辩解 分辨 滥用职权
B.摒弃 撕开 赋予 明目张胆
C.禀性 依附 汲汲 名实一致
D.邪恶 撕拼 丛生 一往无前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曲解(qū) 阿世(ē) 顺风转舵(tuó)
B.尊崇(chóng) 摒弃(bìn) 精辟(pì)
C.打扰(rǎo) 即使(jí) 混为一谈(hùn)
D.弥补(ní) 囚禁(jìn) 嗜血(shì)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曾说“江南忆,最忆是杭州。”西湖不仅是杭州的西湖,更是中国的西湖、世界的西湖。
B.“我也不知道这道题怎么解?你还是去问问郭老师吧。”小明鼓励他说:“郭老师对提问的同学从来都是很耐心的。”
C.我生平最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
D.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4.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正确的一项是( )
①就是研读世界文学
②为获得真正的教养可以走不同的道路
③以及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象征、幻象和理想的巨大财富
④这条路永无止境,任何人也不可能在什么时候将它走到头
⑥就是逐渐地熟悉掌握各国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
⑥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A.②①⑥④⑤③ B.④①③⑥⑤② C.④⑤②①③⑥ D.②⑥①⑤③④
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这种格言式或语录体的随笔小品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文章,它多数不设标题,没有叙事和起承转合,篇幅短小精致,风格清雅俊秀,少到十余字,多也仅数十字,结合了诗歌的意境和散文的气势,骈散相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的是作者即时闪现的心灵火花和深思熟虑的片段感悟以及对人生省察的忠实记录。
①生活化和艺术性兼具 ②言简意赅但意蕴绵长 ③清新流畅如行云流水
④韵律既和谐又变化灵活 ⑤平淡浅显而优美雅致 ⑥常用对偶句、排比句和比喻、对比
A.④③①⑤②⑥ B.⑥④②⑤①③ C.③①⑥④②⑤ D.⑥②①⑤④③
6.下列对《怜悯是人的天性》原文内容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提出自然状态中的人类没有善恶之分,除非从生理意义上以能否帮助自我保存的性质作为区分标准,为后文否定霍布斯的观点做铺垫。
B.霍布斯的“人天生是恶的……疯狂地把自己看作是整个宇宙的唯一所有主”的观点错误的原因之一在于忽视了欲望是社会的产物,这不是野蛮人对自我保存的关心中所具有的。
C.文章运用了大量事实论据来证明怜悯心是人的天性,关怀、友谊也是对特定对象的持久怜悯心的产物。
D.卢梭认为哲学使人与世隔绝,智慧和理性使人变得冷酷无情。因此要回归自然情感,远离理性。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可以想见,孩子们与书法的亲近不仅仅是学习一撇一捺,更是学习如何做人,甚至是学习先贤的曼妙哲学、绮丽文字。
B.对于驾校教练借口以学员即将三年期满为名义收取的所谓交警部门的“指标费”、“公关费”的行为,广大学员切勿上当受骗。
C.通过政府网站、微博、微信等渠道,加强政策引导,做好疏、堵结合,才会将负面影响变成澄清事实、推动工作的正面力量。
D.小事问责制度对遏制“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现象,消除“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衙门作风无疑起到了巨大作用。
8.下列各句中,所引诗句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他凭着高尚的师德和深厚的学识,春雨润物般地教育感染着他的学生,让无数学子受益,他也因此被人们广为称道。
B.“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变革是发展的永恒推动力,无论是个人还是民族、国家,都要努力冲破思想的藩篱,勇于创新。
C.“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对党员干部来说,走好为官从政的第一步很重要,但守住初心,自始至终坚守住党员干部清正廉洁的底线,则更为重要。
D.“风物长宜放眼量”,自然美景可以陶冶性情、愉悦身心,闲暇之余,我们要多出去走一走,看一看,亲近自然风光,了解民风民俗。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各题。
[甲]
反对党八股(节选)
毛泽东
党八股的第二条罪状是:装腔作势,借以吓人。有些党八股,不只是空话连篇,而且装样子故意吓人,这里面包含着很坏的毒素。空话连篇,言之无物,还可以说是幼稚;装腔作势,借以吓人,则不但是幼稚,简直是无赖了。鲁迅曾经批评过这种人,他说:“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⑺科学的东西,随便什么时候都是不怕人家批评的,因为科学是真理,决不怕人家驳。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的东西,表现在党八股式的文章和演说里面,却生怕人家驳,非常胆怯,于是就靠装样子吓人;以为这一吓,人家就会闭口,自己就可以“得胜回朝”了。这种装腔作势的东西,不能反映真理,而是妨害真理的。凡真理都不装样子吓人,它只是老老实实地说下去和做下去。从前许多同志的文章和演说里面,常常有两个名词:一个叫做“残酷斗争”,一个叫做“无情打击”。这种手段,用了对付敌人或敌对思想是完全必要的,用了对付自己的同志则是错误的。党内也常常有敌人和敌对思想混进来,如《苏联共产党(布)历史简要读本》结束语第四条所说的那样。对于这种人,毫无疑义地是应该采用残酷斗争或无情打击的手段的,因为那些坏人正在利用这种手段对付党,我们如果还对他们宽容,那就会正中坏人的奸计。但是不能用同一手段对付偶然犯错误的同志;对于这类同志,就须使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这就是《苏联共产党(布)历史简要读本》结束语第五条所说的方法。从前我们那些同志之所以向这些同志也大讲其“残酷斗争”和“无情打击”,一方面是没有分析对象,一方面就是为着装腔作势,借以吓人。无论对什么人,装腔作势借以吓人的方法,都是要不得的。因为这种吓人战术,对敌人是毫无用处,对同志只有损害。这种吓人战术,是剥削阶级以及流氓无产者所惯用的手段,无产阶级不需要这类手段。无产阶级的最尖锐最有效的武器只有一个,那就是严肃的战斗的科学态度。共产党不靠吓人吃饭,而是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吃饭,靠实事求是吃饭,靠科学吃饭。至于以装腔作势来达到名誉和地位的目的,那更是卑劣的念头,不待说的了。总之,任何机关做决定,发指示,任何同志写文章,做演说,一概要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要靠有用。只有靠了这个才能争取革命胜利,其他都是无益的。


展开余下试题[乙]
修辞立其诚(节选)
张岱年
①“修辞立其诚”,是《易传•文言》的一句话。这句话虽然是二千年以前讲的,现在仍应加以肯定,仍应承认这是发言著论写文章的一个原则。“立其诚”即是坚持真实性。诚者,实也,真也,现代所谓真,古代儒家谓之为“诚”。
②“立其诚”可以说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名实一致,二是言行一致,三是表里一致。
③名实一致即是言辞或命题与客观实际的一致。一般言辞的内容包括许多命题。哲学命题与科学命题都是表示客观事实或客观规律的。哲学命题与客观命题都可称为理论命题,理论命题符合于客观实际,就是真理的揭示。文学不是表示客观事实或客观规律的,然而也必须对于事物现象的本质有所显示,才能够感动人心。
④言行一致亦即理论与实践一致,思想与行动一致。浅言之,即一个人的言论与他的行为一致;深言之,即学说理论与社会实践一致。古语说“听其言而观其行”,听一个人的言论还要看他的行为是否符合他的言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与社会实践相符合的,才能称为真理。
⑤表里一致即心口一致,口中所说的与心中所想的应该一致。……,是最明显的不诚。“修辞立其诚”,首先要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
……
⑥“修辞立其诚”,包含端正学风的问题。据《汉书•儒林传》记载,齐诗的经师辕固曾对公孙弘说:“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所谓曲学阿世即是哗众取宠,曲解经典的原义以讨好于时尚,也就是背离了原则而顺风转舵,这就违反了追求真理的学术宗旨。“修辞立其诚”应是端正学风的首要准则。汉代经师所尊崇的是儒家的原则,我们今天则应强调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1.甲文中,与乙文“修辞立其诚”的“诚”这个概念含义最接近的是( )
A.科学 B.有用 C.自我批评 D.实事求是
2.选择最合适的语句,填入乙文第⑤段画线部分省略处( )
表里一致即心口一致,口中所说的与心中所想的应该一致。……,是最明显的不诚。
A.如果表里不一致,必然说假话
B.所谓说假话,就是表里不一致
C.如果口说的是一套,心里所想的却是另一套,是谓说假话
D.所谓说假话,就是口说的是一套,心里所想的却是另一套
3.乙文第⑥段用《汉书》为论据证明观点,你认为论证是否充分?请具体分析。
4.乙文倡导“立其诚”要“言行一致”,甲文即“言行一致”的典范。请加以阐释。
三、迁移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世间事物有真、善、美三种不同的价值,人类心理有知、情、意三种不同的活动。这三种心理活动恰和三种事物价值相当:真关于知,善关于意,美关于情。人能知,就有好奇心,就要求知,就要辨别真伪,寻求真理。人能发意志就要想好,就要趋善避恶,造就人生幸福。人能动情感,就爱美,就欢喜创造艺术,欣赏人生自然中的美妙境界。求知、想好、爱美,三者都是人类天性;人生来就有真、善、美的需要,真、善、美具备,人生才完美。
教育的功用,就在顺应人类求知、想好、爱美的天性,使一个人在这三方面得到最大限度的调和发展,以达到完美的生活。“教育”一词的英文是从拉丁动词来的,原义是“抽出”。所谓“抽出”就是“启发”。教育的目的在“启发”人性中所固有的求知、想好、爱美的本能,使它们尽量生展。中国儒家的最高的人生理想是“尽性”。他们说:“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参天地之化育”。教育的目的,可以说就是使人“尽性”,“发挥性之所固有”。
物有真、善、美三面;心有知、情、意三面;教育求在这三方面同时发展,于是有智育、德育、美育三。三育对于人生本有同等的重要,但是在流行教育中,美育在实施与理论方面都很少有人顾及。20年前蔡孑民先生一度提倡过“美育代宗教”,他的主张似没有发生多大的影响。还有一派人根本仇视美育,觉得美育对于德育有妨碍。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就以为多受诗和艺术的熏染,人就会失去理智的控制而变成情感的奴隶,近代哲学家卢梭怀疑文艺,因为他把文艺看成朴素天真的腐化剂。他们的根本错误在认定情感是恶的,理性是善的,人要能以理性镇压感情,才达到至善。这种观念何以是错误的呢?人是一种有机体,情感和理性既都是天性固有的。若情感让理性压抑下去,便是一种损耗。人好比一棵花草,要根茎枝叶花实都得到平均的和谐的发展,才长得繁茂有生气。有些园丁不知道尽草木之性,用人工去歪曲自然,使某一部分发达,另一部分则受压抑摧残。这种畸形发展是不健康的。理想的教育是让天性中所有的潜蓄力量都得尽量发挥,所有的本能都得平均调和发展,以造成一个全人。
美感教育的重要,我们的古代儒家是知道的。《论语》有一段话总述儒家教育宗旨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诗、礼、乐三项可以说都属于美感教育。诗与乐相关,目的在怡情养性,养成内心的和谐;礼重仪节,目的在使行为仪表就规范,养成生活上的秩序。内具和谐而外具秩序的生活,从伦理观点看,是最善的;从美感观点看,也是最美的。他们的着重点无疑地是在道德方面,德育是他们的最后鹄的,这是他们与西方哲学家宗教家柏拉图和托尔斯泰诸人相同的。不过他们高于柏拉图和托尔斯泰诸人。因为柏拉图和托尔斯泰诸人误认美育可以妨碍德育,而儒家则认定美育为德育的必由之径。道德并非陈腐条文的遵守,而是至性真情的流露。所以德育从根本做起,必须怡情养性。美感教育的功用就在怡情养性。所以是德育的基础功夫。严格地说,善与美不但不相冲突,而且到最高境界,根本是一回事。
美育不但不妨害德育,而且是德育的基础。不过美育的价值还不仅在此。西方人有一句恒言说:“艺术是解放的,给人自由的。”第一是情感的解放。第二是眼界的解放。第三是自然限制的解放。
从历史看,一个民族在最兴旺的时候,艺术成就必伟大,美育必发达。史诗悲剧时代的希腊、文艺复兴时代的意大利、莎士比亚时代的英国、哥德和贝多芬时代的德国,都可以为证。我们中国人,古代对于诗乐舞的嗜好也极普遍。《诗经》、《礼记》、《左传》诸书所记载的歌乐舞的盛况,常人觉得仿佛是置身近代欧洲社会。现在,我们要想复兴民族,必须恢复周以前歌乐舞的盛况,这就是说,必须提倡普及的美感教育。这是负教育责任的人们所应该特别注意的。
(摘编自朱光潜《谈美感教育》)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类具有知、情、意三种心理活动,这决定了追求世间的真、善、美是人类的天性。
B.对英文中
标签:统编版 高二 选修中 课文同步练习
相关:关于“2021-2022学”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7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