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291  2021-09-28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91]
贵州省贵阳市、黔南州2022届高三上学期8月摸底联考语文
保密★开考前
黔南州2022届高三年级摸底考试试卷
语文
2021年8月
注意事项:
1.本试题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报名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觉醒年代》以具有年代感的逼真生活场景、视角开阔的多维全景式刻画以及众多鲜活的人物形象,再现出百年前中国历史新纪元开创时刻的生动画卷。这些艺术形象此前已经在不同电视剧中,程度不同地得到过一些刻画,但像在《觉醒年代》中这样,紧密依托《新青年》杂志的传播轨迹,将多种多样的人物和事件共同组合成一幅完整而又多元、多元而又归一的群像作品还是第一次见到。
这部电视剧在叙事结构上体现出一个鲜明特点:将百年前相继发生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和建立中国共产党三大历史性事件相互贯通,对建党进行多维度全景式描绘,由此而产生一种美学效果——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先后成为建立中国共产党的两大必然而又重要的历史性步骤。
如果说,从李大钊和陈独秀在日本早稻田大学首次会面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消息传来,叙述的中心事件是新文化运动,那么,从青岛问题凸显至陈独秀被营救出狱,主要叙述重点在“五四”运动;而从李大钊和陈独秀在长城谈话中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及道路选择到剧终,则主要叙述建党前夕的诸多人和事,风起云涌而又纷纭繁复的线索九九归一地共同指向一个中心——建党伟业的成就。
从这个结构设置可知,全剧叙事的重心看起来在于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进程,而对建党过程主要采取侧写、渗透或贯穿于前两场运动的方式,但其实后者才真正是前者的叙事主旨。这种结构设计可以起到两方面作用:一方面突出建党这一开天辟地事件具有深刻的历史必然性,另一方面展示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作为先导性事件而成为建党运动的铺路石同样具有深刻的历史必然性。
电视剧把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作为建党大业的先导性事件加以叙述,因而两大运动中的重要人物就必然被赋予中国历史新纪元开创者的正面历史地位及其意义。陈独秀被视为与李大钊一样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而又作用有别的人物加以叙述,毛泽东和周恩来等在“五四”时期的作用得以突出,胡适、蔡元培、鲁迅、钱玄同、刘半农、易白沙、辜鸿铭等曾经发挥的正面作用得到直接描写,现代文学首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的写作和发表被浓墨重彩地渲染等,共同构成《觉醒年代》创作中的一次具有集成式意义的美学收获。为了突出这种多元归一的必然性,全剧体现出一种历史人物评价上的辩证法:多元道路选项中的任何一道选项,在当时无法未卜先知的有限条件下,都是一种道路选择的艰苦探索过程。
在重绘这组多元归一群像的过程中,该剧在故事情节设计上体现了独特的叙述追求:以一刊、二人、三事和多元思潮为中心,组织全剧故事框架和塑造人物群像。一刊即《新青年》,二人即两个主角李大钊和陈独秀,三事即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和建党三次历史性事件,多元思潮即保皇、复古、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社会主义等多种思潮。重要的是,以《新青年》杂志为基本叙事线索,由此展开全剧故事情节,有效串联起该刊创始人陈独秀和重要参与者李大钊的所有重要活动,重点强化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和建党这三大历史事件之间的紧密联系,及其在多元思潮激荡中最终通向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作用。


浏览完整试题总之,该剧的显著突破,集中在有关百年前中国历史新纪元开创者群像的完整而多元的塑造上,传达出当代电视艺术创作者的美学自信和文化自信,对于今后同类题材艺术创作也有着启示和借鉴意义。
(摘编自王一川《<觉醒年代>的美学突破:重绘新纪元开创者的多元归一群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电视剧《觉醒年代》是一部以一个刊物的传播轨迹将人物和事件组合成一幅完整而又多元、多元而又归一的群像作品。
B.从李大钊和陈独秀在早稻田大学首次会面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消息传来,《觉醒年代》叙述的中心事件是新文化运动。
C.电视剧《觉醒年代》正面叙述的是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进程,其中心和叙事主旨却是建党伟业的过程及成就。其少
D.电视剧《觉醒年代》故事情节设计的独特叙述追求是以《新青年》为基本叙事线索,串联起陈、李土人的所有重要活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篇先概括性介绍电视剧《觉醒年代》,接着通过对比论证突出其在叙事结构和叙事追求方面的独特性。
B.文章从美学角度评价《觉醒年代》,阐述其美学突破,指出其美学价值、文化价值及对其他作品的借鉴意义。
C.文章的主体部分呈并列结构,从叙事结构、人物塑造和叙述追求三个角度对电视剧《觉醒年代》进行了评述。
D.文章在阐述电视剧《觉醒年代》的美学突破时,既有整体性的概括,又有具体的举例分析,二者相互结合。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电视剧《觉醒年代》的成功取决于其人物形象的鲜活、生活场景的高度还原和全景式刻画视角的多维开阔。
B.百年前中国历史新纪元开创者的多元群像得以在《觉醒年代》中辩证地重绘,折射出当代人们的文化自信。
C.《觉醒年代》正面呈现了辜鸿铭等具有争议性的人物以及他们所做的艰苦探索,这也是本剧美学收获所在。
D.如果没有多元思潮的较量,我国最终通向社会主义的道路也许更漫长,《觉醒年代》艺术地传达了这一观点。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文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中国坚定践行多边主义,努力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贏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中方将在今年10月承办《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同各方一道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迈上新台阶,支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会议取得积极成果。中方秉持“授人以渔”理念,通过多种形式的南南务实合作,尽己所能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从非洲的气候遥感卫星,到东南亚的低碳示范区,再到小岛国的节能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成果看得见、摸得着、有实效。中方还将生态文明领域合作作为共建“一带一路”重点内容,发起了系列绿色行动倡议,采取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金融等一系列举措,持续造福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各国人民。
(摘编自习近平《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2021年4月22日)
材料二
贵州省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全面建立河长制、林长制,制定绿色制造三年专项行动计划。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考核办法和绿色发展指数等试验区建设的34项核心制度的制定已经全面完成,努力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贵州经济增速在过去的40个季度连续位居全国前三位,其中3年经济增速居全国第一位。绿色经济占GDP的比重达到42%,同时生态环境指标持续向好并保持在全国前列,森林覆盖率达到61.51%,县城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9.4%,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优良率保持在100%,世界自然遗产地达到4个、居全国第一位,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居全国第二位。去年,国家印发《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改革举措和经验做法推广清单》,我省的多类型自然资源资产统一确权登记制度、磷化工行业“以渣定产”、河湖长制+河湖司法协作机制、赤水河流域跨省生态补偿机制、水电矿产资源开发资产收益扶贫机制、生态护林员意外伤害保险、单株碳汇精准扶贫机制、长江上游环境资源审判协作机制等30项改革成果列入国家推广清单,涵盖了自然资源资产产权、环境治理体系、生态补偿、生态扶贫、生态司法等13个方面,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重大制度经验。
(摘编自《2021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新闻发布会》,2021年7月7日)
材料三
绿色,是贵州最鲜明的底色;生态,是贵州最靓的招牌。从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荔波喀斯特,到全国面积最大、发育最美丽壮观的丹霞地貌,从地球最美盆景的施秉云台山喀斯特,到世界上同纬度保护最完好的原始森林梵净山,贵州以独有的生态资源,吸引天下客,走出了一条生态旅游、绿色发展的新路子。2021年“五一”假期,全省旅游市场复苏强劲,累计接待游客3412.1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67.96亿元。
大力依托生态优势发展旅游的同时,全省各地不断探索生态旅游与多产业的深度融合。“夜郎无闲草,黔地多灵药”的美誉在旅游业的兴旺中不断得到提升,贵茶飘香让世人喝上“干净茶”,刺梨以“维C之王”之名风行天下,兴义薏仁畅销国内外市场……生态黔货不断走出大山,享誉世界。
曾经污浊的黔西市化屋村水体,随着全面禁渔生态修复,现在成了乌江画廊的一江碧水;加上民族风情绚丽,森林植被蓊郁,如今的化屋村成为人们向往的宜居村庄。30年前,铜仁印江自治县石漠化严重,人均耕地不足半亩,“穷”是这里的代名词;30年后,大力发展绿色产业,种绿护绿,山上茶园、山腰果园、山麓莱园、山下菌园,百姓从石头缝中种出“花果山”,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端稳绿水青山这个“金饭碗”,深挖绿色产业宝藏。如今,贵州生态产业与乡村振兴协同推进,生态工业、生态城镇、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在黔贵大地风生水起,多彩贵州“绿色经济”和“美丽产业”比翼齐飞,走出了一条百姓富、生态美、产业兴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展开余下试题(摘编自《贵州:优良生态成为“幸福增长点”》,《贵州日报》,2021年7月11日)
4.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贵州制定专项行动计划,从而完成了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考核办法和绿色发展指数等试验区建设的34项核心制度的制定。
B.近10年贵州经济增长速度在全国各省市中名列前茅,在过去的3年里增速连续位居首位,绿色经济GDP占比超四成。
C.贵州省生态环境指标持续向好,森林覆盖率高,县城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省内河流出境断面水质优良率保持100%。
D.贵州省30项改革成果列入国家推广清单,涵盖了自然资源资产产权、生态扶贫等多个方面,可作为复制推广的经验。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中国致力于同《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一起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迈上新台阶。
B.断“授人以渔”的理念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中得以充分体现,亚非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在合作中得到了实质性的提高。
C.贵州要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美好愿,景,需要从多方面努力,其中制度保障是很重要的一环。
D.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在黔贵大地上风生水起,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金融等举措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6.贵州省是如何让优良生态成为人民的“幸福增长点”的?结合材料三的相关内容简要概括。(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特利尔的幽灵 梁衡
《共产党宣言》的第一句话就是:“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中国人的习惯,幽灵者,幽远神秘,缥缈不定,威力无穷。看不见,摸不着,似有似无,信又不信,几分敬重里掺着几分恐惧,冥冥中看不清底细,却又摆不脱对它的依赖。
或许这就是幽灵的魅力,我一到德国就急着去看马克思的故居。马克思出生在德国西南部的特利尔小城。我们在一条小巷里找到了一座灰色的小楼,这是一处很不引人注意的房舍,在清静的街道上,在鳞次栉比的住宅区中,落日的余晖正为它洒上一层淡淡的金黄。
陈列馆里,最引人注目的是墙上的一张马克思像,不是照片,也不是绘画,是一部用《共产党宣言》的文字组成的肖像。连绵不断的英文字母排成长长的线,勾勒出马克思的形象——我们所熟悉的大胡子、宽额头和那双深邃的眼睛。我在这张特殊的肖像前默站了好大一会儿。一个人能用自己驰名世界的著作来标志和勾勒自己的形象,这真是难得的殊荣。
150年前马克思宣布了“共产主义幽灵”的出现,欧洲一切反动势力真是茫茫然,吓得手忙脚乱。150年后,当我站在特利尔这座小房子里时,西方人已经不怕马克思了,这窗户外面就是资本主义世界。这个世界完整地保存了这座房子,还在它的旁边开辟了马克思纪念图书馆。在对马克思主义的幽灵进行了“神圣的围剿”后,他们现在已不得不承认它的存在,并认真地从中汲取着养分。他们就像一位输在对方剑下的武士,恭手垂剑,平心静气地讨教技艺。
马克思主义于中国有太多太多的悲欢。这个幽灵在中国一登陆,旧中国的一切反动势力立即学着欧洲的样子“对这个幽灵进行神圣的围剿”。当这个幽灵一入国门,围绕着怎样接纳它、运用它,人们便开始了痛苦的争论。中国这个封建文化深厚、崇神拜上、习惯一统的国度,总是喜欢有一个权威来简化行动的程序,省却思考的痛苦。中国历次农民起义总要先托出一个神来。陈胜吴广起义托狐仙传话,刘邦起义假斩蛇树威,直到洪秀全创拜上帝会自称上帝的代言人。总之,要从幽冥之处借来一个威严的声音,才好统一行动。于是传播共产主义幽灵的书一到中国,便立即有了革命的“本本主义”。这种借天上的声音来指导地上的革命所造成的悲剧,择其大者有两次。一次是土地革命时期,王明的“左”倾路线,导致根据地和红军损失殆尽。是毛泽东摈弃了洋本本,包括摒弃了共产国际派来的那个马克思的老乡、军事指挥官李德,而只用其神,只用其魂。他不要德国的、欧洲的外壳,他用中国语言,甚至还带点湖南味道大声说:“打得赢就打,打不贏就走,农村包围城市。”一下就讲清了中国革命的战略问题。幽灵才真的显灵了,革命重又“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第二次是新中国成立后,对生产关系的错误估计导致了“大跃进”、公社化对生产力的破坏。是邓小平再次摈弃了洋本本,他再一次甩开强加给共产主义幽灵的沉重的外壳,用中国语言,甚至还有点四川味道说了一声“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一下子就使中国这个老大社会主义跳出了急于实现共产主义的狂想。当我们这几年逐渐追上了发展着的世界时,回头一看,不禁一身冷汗,一阵后怕。
从故居出来,天已擦黑。我带着圣地给我的兴奋和沉思慢慢进入梦乡。第二天早晨一醒来,满屋阳光。推开窗户,惊奇地发现街对面竟是一座古罗马的城堡,一座完整的城门和向两边少许延展的残墙,距今已2400年。我注视着这个宁静的历史的港湾,不禁想到,凡先驱者的思想,总是要留给我们一段长时间的理解和等待。就在离特利尔不远的乌尔姆,还诞生了德国的另一个大哲人爱因斯坦,他的相对论发表之初,据说全欧洲只有8个人懂,到40年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人们才真正信服了他。而就是现在,许多人对其深奥也还是似懂非懂。马克思的老乡、天文学家开普勒经过16年的呕心沥血,终于发现了行星运行规律,他欣喜若狂,在实验笔记上大书道:大事告成,书已写出,可能当代就有人读它,也可能后世才有人读它,甚至可能要等一个世纪才有读者,这我就管不着了。
思想家只管想,具体该怎么做,是我们这些后人的事。既然是灵魂,它就该有不同的躯壳,它就有永远的生命力。
(有删改)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将历史与现实结合,不仅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及其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进行了追溯,还提到它在当代的影响,表达了作者心中崇高的敬意。
B.文章开头,马克思故居“在鳞次栉比的住宅区中”“很不引人注意”,引发作者的失落之情,结尾“满屋阳光”又使其陷入兴奋,情感先抑后扬。
C.文章将马克思主义的反对者形容为“一位输在对方剑下的武士”,以形象化的语言凸显了马克思主义在欧洲的巨大生命力,具有抒情性和说服力。
D.文章虽然是一篇游记,但是写景、叙事并不多,写作意图也不在记游,而是要借参观马克思故居来表情达意、论道说理,情感饱满,思想深刻。
8.如何理解“凡先驱者的思想,总是要留给我们一段长时间的理解和等待”这句话?结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践情况简要分析。(6分)
9.“特利尔的幽灵”在文中实指什么?作者以此为标题有何作用?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司马穰苴者,田完之苗裔也。齐景公时,晋伐阿、甄,而燕侵河上,齐师败绩。景公患之。晏婴乃荐田穰苴曰:“穰苴虽田氏庶孽,然其人文能附众,武能威敌,愿君试之。”景公召穰苴,与语兵事,大说之,以为将军,将兵捍燕晋之师。穰苴曰:“臣素卑贱,君擢之闾伍之中,加之大夫之上,士卒未附,百姓不信。人微权轻,愿得君之宠臣,国之所尊,以监军,乃可。”于是景公许之,使庄贾往。穰苴既辞,与庄贾约曰:“旦日日中会于军门。”穰苴先驰至军立表下漏待贾贾素骄贵以为将己之军而己为监不甚急亲戚左右送之留饮 日中而贾不至。穰苴则仆表决漏,入,行军勒兵,申明约束。约束既定,夕时,庄贾乃至。穰苴曰:“何后期为?”贾谢曰:“大夫亲戚送之,故留。”穰苴曰:“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军约束则忘其亲,援桴鼓之急则忘其身。今敌国深侵,邦内骚动,士卒暴露于境,君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百姓之命皆悬于君,何谓相送乎!”召军正问曰:“军法期而后至者云何?”对曰:“当斩。”庄贾惧,使人驰报景公,请救。既往,未及反,于是遂斩庄贾以徇三军,三军之士皆振栗。久之,景公遣使者持节赦贾,驰入军中。穰苴曰:“将在军,君令有所不受。”问军正曰:“驰三军法何?”正曰:“当斩。”使者大惧。穰苴曰:“君之使不可杀之。”乃斩其仆,车之左驸,马之左骖,以徇三军。遣使者还报,然后行。士卒次舍,井灶饮食,问疾医药,身自拊循之。悉取将军之资粮享士卒,身与士卒平分粮食,最比其羸弱者。三日而后勒兵。病者皆求行,争奋出为之赴战。晋师闻之,为罢去。燕师闻之,度水而解。于是追击之,遂取所亡封内故境而引兵归。


展开余下试题(节选自《史记•司马穰苴列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穰苴先驰至军/立表下漏/待贾/贾素骄贵/以为将己之军而己为监/不甚急/亲戚左右送之/留饮/
B.穰苴先驰至军/立表下漏/待贾/贾素骄贵/以为将己之军/而己为监不甚急/亲戚左右送之留饮/
C.穰苴先驰至/军立表下漏/待贾/贾素骄贵/以为将己之军而己为监/不甚急/亲戚左右送之留饮/
D.穰苴先驰至/军立表下漏/待贾/贾素骄贵/以为将己之军/而己为监不甚急/亲戚左右送之/留饮/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司马,西周始置,掌管军政和军赋,“司马穰苴”表示穰苴担任司马之职。
B.苗裔,指后代子孙,出自战国屈原的诗篇《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句。
C.日中,古代二十四时辰之一,是现在的11点至13点,这时阳气达到极限。
D.军正,古代军中的执法官,掌管军事刑法。自春秋至汉代,都曾设置此官。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司马穰苴出身卑贱,才能出众。他虽然是齐国田氏妾生之子,但是他的文德可让部下亲附,武略能使敌人畏惧。
B.司马穰苴不畏权贵,依法治军。庄贾未能按时赴约,他将其斩首;景公使节驾车飞驰入营,他斩杀了使节的仆从。
C.司马穰苴体恤士卒,深得军心。他把自己的军资物品全部拿出来让士兵享用,和士兵同甘共苦,深受士兵爱戴。
D.司马穰苴临危受命,不负重托。在燕晋之师入侵齐国之际,受景公赏识担任将军之职,经激战后收复了全部失地。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臣素卑贱,君擢之闾伍之中,加之大夫之上,士卒未附,百姓不信。(5分)
(2)穰苴曰:“何后期为?”贾谢曰:“大夫亲戚送之,故留。”(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清平乐 博山道中即事 辛弃疾
柳边飞鞚注,露湿征衣重。宿鹭窥沙孤影动,应有鱼虾入梦。一川明月疏星,浣纱人影娉婷。笑背行人归去,门前稚子啼声。
[注]飞鞚(kòng):纵马疾驰。鞚,马笼头。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浓密的柳树旁边纵马疾驰,露水拂落,衣衫湿润,行人心里感到沉重压抑。
B.宿鹭孤影轻动,词人猜想它应是梦见常以为食的鱼虾,想像合理,生动有趣。
C.词人上片写景,过片由景及人,摄取的沿途的几个镜头动静相生、形神俱到。
D.本词语言风格简朴淡雅清丽,环境清新秀洁,人物风韵悠然,富有诗情画意。
15.简要赏析“笑背行人归去,门前稚子啼声”两句的妙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 , 。”
(2)在《永遇乐(千古江山)》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 ”,但是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 ”。
(3)欧阳修《醉翁亭记》中“ ”“ ”两句分别赞美滁州鱼美酒香,体现太守宴席之丰盛。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2021年3月9日,人社部正式发布了包括集成电路工程技术人员、调饮师、碳排放管理员等18个新职业信息,越来越多的新职业走进公众 。新职业不会凭空出现,而是 。近年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越来越强烈。从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催生的区块链工程技术人员、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到受“线上经济”影响而兴起的网约配送员、互联网营销师,再到因健康需求日益增长而出现的健康照护师、卡路里规划师……各种新职业 ,带给人们全新的就业体验。
( )。在机遇面前,谁能率先把握住,谁就有可能成为“弄潮儿”。当今职业选择呈现多元化、个性化趋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摒弃传统的择业观,大胆尝试新生事物,勇于应对变化挑战,通过掌握新技能、学习新本领,拓宽自己的人生舞台,使个人价值得到充分发挥。新职业不断涌现, 出的是社会变迁和时代发展。面对新职业,使人们可以看到一个洋溢生机与活力的中国,更能感受到科技革命大潮涌动、生活品质显著提升。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视线 接踵而至 风起泉涌 影射 B.视野 应运而生 风起泉涌 折射
C.视线 接踵而至 星罗棋布 影射 D.视野 应运而生 星罗棋布 折射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除了就业体验不同以往外,新职业还意味着就业空间更多元、职业转型机会更广阔
B.新职业意味着就业空间更多元、职业转型机会更广阔,但是就业体验却不同于以往
C.除了就业体验不同以往外,新职业还意味着就业空间更广阔、职业转型机会更多元
D.新职业意味着就业空间更广阔、职业转型机会更多元,但是就业体验却不同于以往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面对新职业,使人们可以感受到科技革命大潮涌动、生活品质显著提升,更能看到一个洋溢生机与活力的中国。
B.透过新职业,人们可以感受到科技革命大潮涌动、生活品质显著提升,更能看到一个洋溢生机与活力的中国。
C.面对新职业,人们可以看到一个洋溢生机与活力的中国,更能感受到科技革命大潮涌动、生活品质显著提升。
D.透过新职业,使人们可以看到一个洋溢生机与活力的中国,更能感受到科技革命大潮涌动、生活品质显著提升。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题。
“万物生长靠太阳”似乎是自然界牢不可破的“金科玉律”,但科学家发现,① ,那儿一缕阳光也没有,这些生物靠什么能量生存呢?其实,地球上有两种能量可以支撑生命活动。一种是来自地球外部的能量,即太阳能。它们通过太阳光的形式到达地球,地球上绿色植物的生长就是依靠这种能量。② 。这些能量由地球内部物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贵州省贵阳”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9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