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80  2021-09-28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0]
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开学考)语文试题
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19级(2022届)高三学年月考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2021年8月27日考试时长: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血缘关系因天生存在而具有超强的稳定性,使得亲情成为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情感。血缘关系与亲情关系叠加,使亲子间既相互给予又相互接纳,共同型塑着代际伦理。社会转型越剧烈,人们就越会珍视血缘亲情,藉以增强日常生活的稳固性,但亲子间的相予与相纳随着社会转型又极易发生断裂,继而出现代际纠纷。
就代际关系的内部机理来说,西方奉行接力模式:甲代抚育乙代,乙代抚育丙代,且乙代对甲代无赡养义务,丙代对乙代亦无赡养义务,呈现出代间接力景象。中国奉行反馈模式:甲代抚育乙代,乙代赡养甲代:乙代抚育丙代,丙代赡养乙代,呈现出下代对上代的反馈景象。反馈模式是基于儒家文化影响下的孝道理念。赡养父母在中国语境中就是孝敬父母。
反馈模式及孝道理念传承之时,西方的家庭伦理观念以强劲的势头汇入中国。当代中国人可以借助于法律及其内在的权利话语来应对家庭伦理的观念来自西方,尤其是其中的权利话语更是舶来品。有学者指出,西方人常以意志自由与自我选择为理论依据来论证子女对父母不具赡养义务。任何一种行为若要被认为在道德上是应该做的,那就必须建立在行为主体对此行为自愿的基础上。
西方的接力模式固然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的家庭伦理,现代的政治意识形态固然曾对儒学展开批判,但社会转型并没有促使反馈模式及其内在的孝道理念随之发生转型,而随之发生转型的当是情感表达的制度。反馈模式体现着亲子关系双向的情感表达。父权制度仅仅只是情感表达于反馈模式上的一种表现。它被打破后,亲子代际法律地位平等的制度得以确立。无论制度为何,人类情感的表达其实都趋于自然主义,即服从自己的内心感受并且于行为上不加任何修饰顺其自然地表现出来。
代际平等制度的确立使得当代民众更趋向于自然而然地表达自己的亲情。如果说现代的情感表达自然主义旨在打破传统的父权制度及其伦理规范,而伦理规范越少必然会使得人的本能以及本性受到的规制越来越疏松,继而出现代际关系越来越不可靠的情形。
代际平等制度也体现着现代法律的基本理念。既然情感表达趋于宽松使得仅凭伦理制度来维持代际关系越来越不可靠,便需要比伦理制度更加具有规范性的法律制度来维持代际关系。当代的涉孝纠纷(涉及子女是否孝敬父母之类的代际纠纷)进入司法领域,非但不意味着代际平等制度受到了挑战,反而彰显着父母与子女要以平等的身份借助法律展开对话。现代法律可以从外在行为的角度作用于代际关系并不可靠的问题,但无法从内在情感的角度起作用,希望法律做出更为乐观的规定。
(节选自伊涛《家庭伦理的儒学内涵与权利的备选位置》,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认为西方人常以意志自由与自我选择为理据来论证子女对父母不具赡养义务。
B.西方模式深刻影响着中国的家庭伦理,并促使反馈模式及其内在的孝道理念转型。
C.代际平等制度的确立已使当代民众在表达自己的亲情时变得不受约束、自然而然。
D.当代涉孝纠纷进入司法领域,彰显着父母与子女要以平等的身份借助法律展开对话。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浏览完整试题A.文章开篇从血缘关系与亲情的特点谈起,再提到代际关系的变化,具有现实意义。
B.文章三、四段着重论述西方家庭伦理观念深刻影响当代中国家庭伦理及情感表达。
C.文章末段通过正反对比论证了在维持代际关系上,法律制度要比伦理制度更优越。
D.文章从代际关系在社会转型时期变化的必然性论及其原因、解决办法,层层深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当代中国人能借助权利话语来应对家庭伦理,说明西方接力模式获得部分国人认同。
B.情感表达自然主义一旦盛行,仅凭人的本能和本性来维持代际关系就越来越不可靠。
C.中国社会的儒学伦理根基深厚,因此中国的家庭代际伦理很难完全地接受接力模式。
D.在中国,一旦父母提起涉孝诉讼,就意味着父母选用了权利话语,而放弃伦理话语。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打赢脱贫攻坚战,第三方评估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数据是评估的基础,大数据技术不仅可以给政府提供精准扶贫的数据管理、可视化分析和可视化预测,而且也可拓展第三方评估扶贫数据来源渠道,丰富数据内容,为评估结果提供多维度的数据支撑。
精准扶贫第三方评估应改变以往单纯将贫困户和村干部作为访谈主体的方式,将访谈对象扩展至引导员、非抽样村民、社会组织、民间团体和部分企业的相关人员,同时发挥大数据技术的数据挖掘算法功能,归纳不同访谈主体之间的联系,构建多样化的数据模型,拓展数据内容的广度和深度。还可借助大数据信息共享平台整合各扶贫业务部门的数据,结合多方数据作出精准评判。比如通过社保部门的医疗报销记录和教育部门的教育帮扶记录等数据资源的交互,第三方可获取贫困户医疗救助和教育帮扶内容,此种方式既可核实对贫困人口访谈信息的准确程度,又可实现基础数据对扶贫进程的动态监管,为第三方评估政府扶贫成效提供数据证明。
第三方评估应当集合所收集的数据,构建随贫困人口不同阶段而变化的动态数据库,保证数据的时效性。可利用大数据技术排列组合不同名义的数据,通过可视化分析手段,深度挖掘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表象看到本质联系,把握事物之间的相关性并做出直观的科学评价。例如在医疗帮扶中,结合乡村医生入户走访和社保部门医疗费用报销统计数据测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潜在农户的数量,为第三方评估政府医疗帮扶工作提供事实证明。
除此之外,还应当利用大数据建模与解读的技术优势,增加对多源大数据的分析对比、多元与多主体大数据的整合分析和数据动态跟踪等模块,提高对扶贫数据的应用能力。通过这些手段可从扶贫教据中挖掘出隐含的致贫原因和贫困需求,辅助政府构建精准帮扶匹配模型,为贫困户提供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
大数据技术的关键性应用价值在于分析预测。对于推动贫困人口持续性发展而言,第三方应借助大数据技术动态追踪贫困人口发展现状,并将其数字化和镜像化,综合运用分析手段前瞻性地预测贫困趋势、脱贫能力和返贫风险,让政府及时精准地为贫困人口提供帮扶。此外,第三方评估能在大数据预测技术基础上研究脱贫成效巩固提升的对策方案,为政府完善自身工作和制定扶贫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摘编自《精准扶贫第三方评估大数据运用及发展》)
材料二:
在湖南安化,黑茶产业摆脱粗放生产模式,走出一条茶旅融合发展之路:在安徽长丰双河社区,“稻虾共养”产业扶贫模式让村民腰包更厚实....精准,是一个又一个中国脱贫故事背后的关键词,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成为中国减贫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宝贵经验之一。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正是因为精准扶贫方略坚持以“实”字当头,各项政策红利才能落到扶贫对象身上,从而保证脱贫攻坚顺利实施。中国幅员辽阔,各地贫困问题复杂多样,只有贯彻精准扶贫方略,一切从实际出发,才能确保扶贫举措对症下药,取得实效。在这个意义上,“精准”既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方法论之一也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在宁夏,曾有一位扶贫干部被称为当地扶贫办的“数据中心”他掌握的数据能具体到贫困户养了几只羊、种了几亩马铃薯。在全国各地,如此用心的扶贫干部还有很多。他们之所以能精准掌握贫困户的详细情况,正是因为他们始终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精准扶贫方略背后,是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的辛勤付出,是无数扶贫工作者呕心沥血的倾情奉献。他们是新时代的卓越画师,精心用心,耐心细心,时时刻刻为困难群众着想,才绘出脱贫奔小康的锦绣画卷。
随着脱贫攻坚不断攻城拔寨,精准扶贫方略的意义和影响也在走出国门,为世界减贫事业作出了贡献。在泰国孔敬府,当地官员借鉴参考中国脱贫经验,制定了符合当地实际的“结对子扶贫”项目,帮助贫困户制定个性化脱贫方案。2018年,“精准扶贫”等理念被写入第七十三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关于消除农村贫困问题的决议。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明确表示,精准扶贫方略是帮助贫困人口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设定的宏伟目标的唯一途径,中国的经验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有益借鉴。
(摘编自《精准扶贫,“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借助大数据信息共京平台,可以比较分析各种数据,相互印证,去伪存真,拓展对贫困人口访谈信息数据的广度和深度。
B.如果数据不能共享,乡村医生入户走访和社保部门医疗费用报销统计的数据将很难被第三方拥有,会影响评估的事实证明。
C.第三方评估能够通过访谈为贫困人口提供帮扶,也可以在大数据预测技术的基础上,研究脱贫成效巩固提升的对策方案。
D.中国幅员辽阔,贫困问题复杂多样,各地的扶贫方式虽可以相互借鉴,但只有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才能实施精准扶贫。
5.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造成贫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果能全方位采集准确的数据样本,构建多样化的数据模型,就能帮助贫困对象实现脱贫目标。
B.预测贫困趋势、脱贫能力和返贫风险,需要动态追踪贫困人口发展现状,并将其数字化和镜像化,综合运用分析手段进行研究。
C.扶贫干部在精准扶贫中要能成为“数据中心”,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始终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时刻为困难群众着想。


展开余下试题D.精准扶贫方略能够帮助联合国实现贫困人口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设定的宏伟目标,是其他发展中国家脱离贫困的唯一途径。
6.材料中所举的三处例子分别论证了什么观点?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卖胡琴的乡下人毕飞宇
风已经长指甲了,华灯初放就下起了雪,霓虹灯的商业缤纷把雪花弄得浓妆艳抹。雪花失却了汉风唐韵、颜筋柳骨,都不像雪了。
乡野的雪全不这样。雪瓣从天上款款而至,安详、从容,任何时刻都见得永恒,哪像城里头这样浮躁过。卖琴人抬起头想看一眼城里的天,天让高层楼群和霓虹灯赶跑了。
第二天清早卖琴人出现在小巷。他的吆喝就是一路演奏他的胡琴,前朐后背挂满了家伙。地上全是薄雪。胡琴害怕下雪,蛇皮在雪天里太紧。蛇皮的松紧是琴声的命,琴的味道全在松与紧的分寸中,在极其有限的局限里极尽潇酒旷达之能事。钢琴和胡琴比算什么机器。
胡琴声在雪巷里四处闲逛,如酒后面色微酡的遗少。走了四五条小巷腿就酸了,卖琴人找了块干净石阶坐下去,很专心地拔弦。他的手指干枯瘦长,总有一股仙气,变成琴声在雪地里仙雾缭绕。卖琴人童子时代练过茶壶功,捧着灌满滚烫的水的茶壶,十只指头飞快地拍打,不能停一拍,要不你的手就熟了。卖琴人十八岁那年得了一个绰号,五指仙。人们说,五指仙的指头会说会道,弦上鬼精鬼灵,御风驾电。
店里走出来一个人,把卖琴人叫起身,食指往他口袋里摁下一张纸币,手背往远处挥了挥。卖琴人走进店里,把纸币平铺在吧台上,大声说,买一碗酒。一个疲倦的女人,半闭的眼由卖琴人移向毛玻璃酒瓶,懒懒地说,老头,你干一辈子也挣不来这瓶X0,老头出门时自语说,肯定是玉帝老儿的尿。
化雪天冷得厉害,卖琴人的肚子饿得旋转起来。走上大街,光秃秃的梧桐树下是年终的热烈气味。拥挤的人行色匆匆,为节前贸易而兴高采烈。广告牌上的女人在严寒之中面如春风,为商业宣传尽忠尽孝。但卖琴人的胡琴贸易没有进展,城市记忆对胡琴早就失却了怀旧。他的马尾弓声音过于沧桑,难以唤醒城里人的疲惫听觉。城里人的听觉钙化了,需要平滑和湿润去滋补。一个十字路口,卖琴人目睹了奥迪牌轿车制造的车祸,呆站了一会儿。大街如故。城里人对一切惊变失去了兴趣。卖琴人的耳朵里充满了汽车喇叭声,想象不出这样的声音是怎么弄出来的。
人缝里敏锐地捕捉到了另一把胡琴的声音。声音不沉着,但肯定是一把胡琴。卖琴人挤进店里,看见一张电子琴正在模拟胡琴的伤感调子。卖琴人站在柜台前闻到了黑白键盘上奇怪的气味,十分唐突地问,这是什么?雅玛哈。怎么是胡琴的声音?营业员说,只要有电,它学什么是什么。
卖琴人端起胡琴拉了一段琶音,说,这才是胡琴。营业员说,你干什么?卖琴人说,我是卖琴的。营业员笑起来,说,这里只有一个卖琴人,是我,您走好。
走出商店后他的故事成了笑柄,他的背影显得滑稽可笑。卖琴人离开商店时恶狠狠地说,他娘的,花活。
当年“花活”这句话差点断送了如日中天的五指仙,用这话评点五指仙的是一位算命瞎子。他们的相遇是在一个清晨,五指仙坐在河岸边练功,听见后头有人说,你弦上功夫名不虚传,弓上头却远不到家。瞎子要过胡琴一口气拉了七个把位的琶音。他的运弓充满气韵,如初生赤子的啼哭。
瞎子说,笛子的眼位全定在那儿,气息的轻重尚且能使声音变化万千,胡琴靠着两根弦,手指的把位不定,越发需要气息去整理,要不全飘了。你玩的是花活,弓不听你的话,又怎么肯为你呼风唤雨?
听不见风雨看不见日月,宇宙大千离你就远了。
天冷得厉害。卖琴人失去了吆喝的兴趣,最终给饥饿说服了,走到了馄饨摊前。卖馄饨的也是一个老头,脸上均和,不见风霜。卖琴人说,老哥,肚子里没油水了,想听什么你点什么。卖馄饨的小心地看过左右,悄声说,《听松》。卖琴人知道遇上了里手,如实说,我的弓上力道差,加上饿,拉不动,我来一段《潇洒走一回》,也是刚学。卖琴人坐在小凳子上摆开阵势,只拉了两句,手就让卖馄饨的捂紧了。卖馄饨的弯着腰说,先生到底是谁?遇上知音卖琴人羞得满脸难看,他低着眼望着卖馄饨人手指尖上的条形茧,说,羞于启齿,先生又是谁?卖馄饨的怔在那里,最后说,羞于启齿。
知音相遇作为一种尴尬成了历史的必然格局。卖琴人站在这个历史垛口,看见了风起云涌。历史可不在乎后人遗憾什么。它要断就断。
又下雪了。卖琴人对面是一个马路圆盘,数不尽的车在圆盘上呆头呆脑呈逆时针运转人类的运行必须采纳这个流向,和时间背道而驰。卖琴人站在逆时针运转的斜坡之间,遗忘了生计与胡琴贸易,对雪花中匆匆而下的车流视而不见。许多车轮在转。这和当初的戏台结论大有不同,老板说,流水的看客铁打的戏。
卖琴人混了两碗牛肉拉面后躺进了圆柱形水泥管道。胡琴的琴弦被风吹出了哨声。风用了跳弓。这时候远处传来卡拉0K,一股烤羊肉的味道。
(有删节)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刻画了一个卖胡琴的乡下人在城市中一天的遭遇,同时插入卖琴人早年锤炼琴艺的经历,出了卖琴人身世的传奇,也暗示着卖琴人必然在现实中抗争。
B.作者善用新奇独特的修辞,语言蕴臧丰富的意蕴,比如“如酒后面色微酡的遗少”,巧妙的比喻既写出了卖琴人的执着恋旧,也写出了他忧愁、颓唐的心情。
C.本文的文字具有画面感和动作感。如第5段,“摁”“挥”写出了动作的力度,也传递出鄙夷的情感,而“平铺”一词则写出卖琴人虽贫穷但依然保有自尊。
D.作品以第三人称讲述故事,有利于串联起不同时空的线索;文中对相关情节的议论、说明,丰富了小说内容,增加了故事的深度,引导读者思考故事的意义。
8.小说开篇两段描写“雪”,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分析。(6分)
9.小说中酒吧女人、营业员、卖馄饨的三个人物从不同角度表现“传统文化和人文传统的没 落”这一主题,请结合作品作简要分析。(6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作为新经济新业态,直播带货搭乘移动互联网快车,可谓 。但直播中的“翻车事件”也 。除了产品质量问题,直播带货中的“槽点”,主要集中在明星带货涉嫌刷单造假,售后服务满意度低、体验较差等方面。有的玩起套路直播、靠演技忽悠消费者,有的不惜下血本造假、靠虚假数据忽悠投资人....这些乱象不铲除,如何支撑起直播经济的繁荣?
直播经济,首先应该是信任经济、法治经济。在这一点上,不论是头部带货主播,还是正在成长中的从业者,都要坚守原则底线保持清醒认识。直播带货本应该是一个良好的产昭展示窗口,给商家带来全新的流量入口。如果忽视了对售后服务的提升、对产品质量的把关,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那么也就会沦为“一锤子买卖”,注定无法长久。对直播从业者来说,能够
数量庞大的粉丝并不容易,越是如此,越应该珍惜消费者的信任,越要对自已所卖商品负责。那种只注重流量不注重质量的做法,甚至把粉丝当韭莱来收割的想法,将会透支消费者的信任、损害行业发展的基石。要知道,失去信任,再大的主播也会被市场 。
10.下列各中的省略号,和文中省略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我们齐声朗诵起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B.在人迹罕至的深山密林里,假如突然看见一缕炊烟……
C.对政治的敏感,对生活的敏感,对性格的敏感......都是作家必须要有的素质。
D.她磕磕巴巴地说:“可是…....太太….....我不知道…...你一定是认错了。”


展开余下试题1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有声有色 比比皆是 积攒 遗弃
B.风生水起 触目皆是 积攒 抛弃
C.风生水起 比比皆是 积累 抛弃
D.有声有色 触目皆是 积累 遗弃
1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石语病,下列修改坡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如果忽视了对产品质量的把关、对售后服务的提升、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那么就会沦为“一锤子头卖”,注定无法长久。
B.如果忽视了对售后服务的提升、对产品质量的把关、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而且会沦为“一锤子买卖”,注定无法长久。
C.如果忽视了对产品质量的把关、对售后服务的提升、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而且会沦为“一锤子买卖”,注定无法长久。
D.如果忽视了对售后服务的提升、对产品质量的把关、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那么就会沦为“一锤子买卖”,注定无法长久。
三、古代诗文阅读(55分)
(一)一轮复习检测(本题共2小题,6分)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A.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 候,拜访
会论虞常,欲因此降武 论,讨论
B.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 属,连缀
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 幽,杰闭
C.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案,按照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孰,仔细
D.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 让,辞让
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寿,献礼
14.下列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御史,在战国时本是史官,后为执掌监察职能官员的一种泛称。
B.通侯,为秦代十级爵位的最高级,本称彻侯,汉武帝后改称。
C.孝廉,是汉代对由中央征召、品行端正、拟任官职的人的称呼。
D.豪右,指豪族大户,秦汉时期,因其居住在城市的右边故称之。
(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阅读下而语段,完成15~17题。
蔡襄,字君谟,兴化仙游人。举进士,为西京留守推官、馆阁校勘。范仲淹以言事去国, 欧阳修等移书责司谏高若讷,皆坐谴。襄作《四贤一不肖诗》,都人士争相传写。鬻书者市之,属契丹使至,买以归,张于幽州馆。庆历三年,仁宗更用辅相,亲擢(余)靖、修及王素为谏官,襄又以诗贺,三人列荐之,帝亦命襄知谏院。襄喜言路开,而虑正人难久立也乃上疏日:“朝廷增用谏臣,三人一日并命,朝野相庆。然任谏非难,听谏为难;听谏非难,用谏为难。愿陛下察之,毋使有好谏之名而无其实。
(节选自《宋史●蔡襄传》,有删改。)
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4分)
15.范仲淹以言事去国,欧阳修等移书贵司谏高若讷,皆坐谴。(5分)
16.鬻书者市之,属契丹使至,买以少,张于幽州馆。(5分)
17.然任谏非难,听谏为难听谏非难,用谏为难。(4分)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8~19题。
宇文之邵,字公南,汉州绵竹人。举进士,为文州曲水令。会神宗即位求言,乃上疏曰: “京师者,四海之视效,俗宜敦厚,而勿檢 薄浮侈是尚。公卿大夫,民之表也,宜以名节自励,而势利合杂是先。百里之邑,有利未必兴,有害未必除者,郡制之也。前日赦令,在公逋负一切蠲除,而有司操之益急,使上泽不下流。如择贤才以为三司之官,稍假郡县以权,则民瘼除矣。”疏奏不报。
(节选自《宋史。宇文之邵传》,有删改。)
注: 檢,奸邪。
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8.京师者,四海之视效,俗宜敦厚,而勿檢薄浮侈是尚。(4分)
19.在公逋负一切蠲除,而有司操之益急,使上泽不下流。(4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20~21题。
发太城留别田父 范成大
秋苗五月未入土,行人欲行心更苦。
路逢田翁有好语,竞说宿来三尺雨。
行人虽去亦伸眉,翁皆好住莫相思。
流渠汤汤声满野,今年醉饱鸡豚社。
20.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第一联写诗人将要远行,与田父离别难舍之情,也突出为秋苗未栽种而忧苦。
B.第四句中的“竞”字,写出了田翁们争着告诉诗人昨晚下了一场大雨的喜悦。
C.第五、六句写诗人高兴的原因:田翁们不必再为收成愁虑,可以安心生活了。
D.全诗以质朴无华的语言,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农事和农民生活的深切关心之情。
21.请赏析最后一联“流渠汤汤声满野,今年醉饱鸡豚社”的精妙之处。(6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3小题,18分)
2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屈原在《离骚》中表现作者受着委屈、压抑着意志、忍受着责骂和侮辱的极端痛苦之状的两句是“ , ”。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运用典故痛惜北方沦陷区的宋朝百姓,已经安于北方统治的两句是“ , ”。
(3)《师说》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韩愈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 , ”。
2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正如杜牧《阿房宫赋》中所说“ ,

(2)苏轼在《赤壁赋》中以“ , ”两句,写出了婉转悠长、延绵不尽的乐声之美。
(3)白居易在《琵琶行》中通过“ , ”描写了深受触动的琵琶女再次演奏时,曲子更为悲恻动人,以至听者无不唏嘘的场景。
2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 。(屈原《离骚》)
(2) ,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诗经•氓》)
(3) ,百年多病独登台。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20210827开学考试参考答案
1.D 2.C 3.D 4.A 5.B
6.举湖南安化、安徽长丰的例子论证因地制宜是精准扶贫的宝贵经验;举宁夏扶贫干部的例子论证干部对群众的关心也是扶贫的重要举措;举泰国孔敬府的例子论证中国精准扶贫方略对世界扶贫有积极的意义和影响。
7.A
8.写出了现实环境的寒冷,渲染了感伤的气氛;(2分)以乡野的雪,烘托出卖琴人身上的传统气质:(2分)城市的雪与乡野的雪对比,表现出城市的浮躁、俗艳。(2分)
9.“酒吧女人”对卖琴人的态度表现出城市人对传统文化价值的无知、贬低;(2分)“营业员”的嘲讽表现出现代技术对传统艺术的冲击,城市人听觉的钙化;(2分)“卖馄饨的”的境遇体现出传统艺术传承者在城市中的尴尬地位和凄凉处境。(2分)
10.C ll. C 12.A 13.B 14.C
15.范仲淹因言事被贬离开京城,欧阳修等【书责斥司谏高若讷,都获罪被斥责。(“国”“移书”“坐”“谴”各1分,句意1分。)
16.卖书的人卖这首诗,契丹使者刚好到宋朝,头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黑龙江省实”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