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末试卷
阅读:145 2021-09-28
标签:
人教版
高二
总复习
期末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45]
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普通高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高二下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朝阳市建平县普通高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高二上期末考试)
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当代创作中彰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是很多文艺工作者的追求。这些年,我们能明显感受到中国建筑师的进步,同时也发现,有些设计方案虽着力强调中国文化理念,文本上也有对中国文化的解读,但多数设计对“中国”的理解还停留在形式、语言层面,只是通过对汉字、纹祥、坡屋顶、马头墙等具象演绎来表达中国特色;有些设计方案理念与实际脱节,未能摆脱对流行理念的模仿,更有少数方案追求夸张和新奇。
对于什么是中国文化精神,如何在建筑创作中彰显中国特色、中国气派,还有待理论与创作深度结合的反复实践。在认清方向以后,路需要坚定地走下去。
实践创新、理论思考与价值体系建构相辅相成。世界建筑就如一片多姿多彩的森林。无论海南的椰树,还是西北的胡杨,它们都是从自己土地上独立生长起来的,中国建筑不能作他者嫁接的枝条。一些研究者总是自动地将中国建筑理论看作是对当前已有建筑学的“补充”。所以很多理论探索总是浅尝辄止,不求体系。这样的观念大大限制了中国建筑理论发展。
建构以自己的哲学和美学思想为基础的理论体系,是值得我们重视并加以研究的重要课题。建筑师们需要从不同角度加以探索,让多样化理念与不断求变的创作实践相结合,促进中国现代建筑的蓬勃涌现。
中国气派文艺创作需立足中国文化土壤转化创新。需指出的是,这个“文化”绝不仅仅是传统文化,更是基于当下现实的中国当代文化。唯有这样的中国文化体系,才能对今天文艺创作起到指引与支撑作用。建筑也好,其他艺术创作领域也好,只有在自身文化土壤滋养下才能不断生发新的方向。因此,传承中华文化,重在古为今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是以古人之精神,开自己之生面,是在传统与当代对接中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现在有一个倾向,将继承传统等同于符号拼贴,如将昆曲与嘻哈音乐结合在一起,作为中国当代文化介绍给世界。这样一种拼贴与混搭作为一种尝试未尝不可,但对文化转换创新的理解还是太简单化。对于传统,我赞成冯友兰先生提出的“抽象继承”,即透过物质与非物质遗存去理解传统的内在精神、价值判断与认知模式等,将其中仍有生命力的东西融入到今天的价值、思想体系中。
在跨文化对话中坚持自身文化精神建设。世界文化已经出现跨文化发展趋势,中国文化发展也必须顺应这一潮流,发展前景如何,取决于我们对不同文化的精神实质能否有较为深入和全面的认识。如果只是喊着“民族化”口号,但在什么是传统、传统如何与现代结合的问题上没有深入研究,是“食古不化”;如果只是为他方文化倾倒,不明白最应该向他人学习什么,就是“食洋不化”。“食古不化”造成“复古”,“食洋不化”则导致“模仿”。
如果我们能够在深入了解不同文化精神基础上,坚持在全球化语境中的跨文化对话,坚持多元文化视野中自身文化精神建设,实现中国文艺创作突破和创新,大有可期。
快速城镇化的社会进程、多样共生的文化背景、“美丽中国”的伟大愿景,这都是考察当代中国建筑设计发展必须面对的现实语境,理想与困惑并存、挑战与希望同在,我们应该以具有文化特色的优秀作品,为多元化的世界文化作出中国建筑师应有贡献。
浏览完整试题
(摘编自《让当代创作更具中国气派——以建筑设计为例》)
材料二
按一般的解释,传统文化为世代相传、具有特点的社会因素,如风俗、道德、思想、作风、艺术、制度等。现代既指现在这个时代,也指这个时代应具有的一切因素。两者反映在建筑上,应指过去与现在相应的技术及影响技术的思想领城。传统文化与现代表现在建筑中,是一对辩证统一的矛盾体,应该说没有传统文化就没有现代;没有现代,也无所谓传统文化。它们是通过互相衬托来得以体现的。关键问题在于,在今天人们要求现代物质享受的同时,如何满足他们内心深处对民族的地域的传统文化的精神需求;在保护传统文化建筑样式、传统文化生活方式的同时,如何使生活在其中的人们能同时享受到现代化的优越生活条件,这对矛盾统一体如何在我们的设计实践中得以完美的体现,这确是当今中国建筑界要认真研究讨论的重要问题。
(摘编自《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这些年很多文艺工作者都在追求在当代创作中彰显中国气派,但只有建筑领域进步明显。
B.只有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不偏不倚的中国文化体系,才能指引与支撑今天的文艺创作。
C.尝试用符号拼贴的方式继承传统也是一种创新,但对文化转换创新的理解过于简单化。
D.没有传统文化就没有现代,没有现代,也无所谓传统文化,二者是一对辩证统一矛盾体。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材料一以建筑设计为例,论证了如何让当代创作更具有中国气派,以小见大,构思巧妙。
B.中国建筑师还存在诸多问题,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是对“中国”的理解停留在形式、语言层面。
C.材料二运用连续提问的方式提出了中国建筑界要认真研究的关键问题,引人深思。
D.能否深入和全面认识不同文化的精神实质是中国文化发展能否顺应跨文化趋势的重要因素。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与材料二观点不符合的一项是(3分)( )
A.对于传统民居,既要保护其历史人文风貌,又要适当对其内部进行现代化设施更新,改善生活环境。
B.金茂大厦被人称道,不仅因为它现代化的气质,还因其让人隐约感觉到中国传统建筑的神韵。
C.中国古典建筑有许多内涵需要我们去挖掘,其神韵需得到进一步展现,这也应是我们追求的目的。
D.在规划现代建筑体系时,充分了解当地风土人情,从中寻找传统文化的内涵,古为今用。
4.概括分析材料一本论部分论证结构特点和主要论证方法。(4分)
5.请结合材料,概括如何让当代文艺创作更具中国气派。(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星空肖像(节选)
傅菲
祖父过了八十岁,就不能下地了,而祖母还是异样的强悍。坐在高脚凳上的祖父有点像个孩子。每到吃饭,他会说,今天怎么没客人呢。有客人,就有人陪他喝酒了,年轻时的祖父酒量大,很少醉,现在客人来了,他坐在上座,拉开架势,吆喝我:“把酒拿上来,我要开开酒戒。”其实他每餐都喝,谁都劝不住。他说,酒都不能喝,还做人干嘛。我祖母就骂他,一个老不死的老头,饭都盛不了,喝起酒来有使不完的劲。祖父是个乐观的人,即使下不了地,也还是清清爽爽的,他说,你别看我箩筐腿,我一辈子走了三辈子的路,你看看,这栋房子的木料,哪一根不是我从高浆岭扛来的,一个晚上要走八十里山路,走了整整三年。
后院的枣树下,祖母坐在笸箩边,把旧鞋底拆下来,用来糊一层层地粘上布料,又一针针地纳起来。祖父坐在她边上晒太阳。隔一会儿,祖父喊一声:“荷荣,荷荣。”我祖母应一声:“老头子啊。”一个叫着,一个应着,但彼此都没有别的话说。柚子花开的时候,整个院子有一种粘稠的青涩香味,给人潮湿温润的感觉。矮墙的瓜架一天天抽出丝蔓,撑开毛茸茸的瓜叶。一地的枣花如蓝花布上斑斓的图案。
1993年的秋天,是一个特别暖和的秋天,祖母在酣睡中再也没有醒来。祖母面容慈祥,像一块被雨水冲刷多年的瓦,纹理细密,手摸过去,有时间的质感。她的眼角有浑浊白色的液体。这是她每到秋天就有的。每到秋天,祖父端一把锄头,提一个竹篮,到山涧边,挖一些金钱草、蛤蟆草,晒干,熬汤给祖母喝。
死亡变得不像我恐惧中的那般可怕——一个拒绝聆听和观看世界的人,不会介入喧哗。祖父睡在另一个房间,他静静地听着我们干涸的痛哭,只有在沉睡的时候,他不断地叫:“荷荣,荷荣。”声音低沉,像一股岩浆埋在废弃的井里。十多年之后,我仍然能听到这个声音,从井盖的裂缝里突然冒出来,荡然回响。
溽热的夏天,南方的空气会冒出噼噼啪啪的火花。三哥背着祖父去饶北河洗澡。菟丝子缠绕着柳树,西瓜地上的茅棚在旷野里显得孤零零。祖父的手臂干枯如藤条一般,搭在三哥的肩膀上,脚细瘦,弯曲,略有变形。祖父的身体,在那漫长的岁月里,都涨满潮水,汹涌着力量,现在潮水已经完全退却,露出石头嶙峋的河床。他甚至说话都需要耗费巨大的精力。祖父曾经是村里最好的水手。饶北河暴涨的季节,上游冲下来浮木,他跳进水里,把浮木捞上来。他打个赤膊,泥礅一样壮实,阔大的脚板打在地上,有噗哒噗哒的声音,大腿上的肌肉一坨一坨地晃动,晃动得那样有节奏。他扛着浮木,竖直的腰板就是我记忆中的墙。根根浮木都可以做房梁,一个雨季,我家的后院堆满了木头。
有一天,我祖父对我说,你把酒缸搬到你父亲房间去吧。我说,这个酒缸在你身边有五十多年了,还是放在你这儿吧。祖父说,酒一点味儿都没有,倒像一把刀子,割人。我把手按在祖父的上腹部,说,你可能胃受寒了。他戒酒没几天,整个人完全失去了知觉。我们叫他,他喉结蠕动,好像他的声音从千里迢迢赶来,汇聚在喉管里,再也走不了,彼此扭结,形成洪流,却冲不出那道闸门,被堵着。他厚重的眼睑包裹着一个旷阔邈远的星空,星光细雨般撒落。瓦蓝深邃的星空,他反反复复地梦见它,他变得越来越轻,一缕光一般与整个苍穹融为一体。
我的女儿骢骢今年七岁,她不知道饶北河有多宽。或许她无需知道,夏家墓矮小的荒冈上,是我记忆的源头,那是我庞大家族最高的山峰。山冈有常年油绿绿的山茶树,我有多年没去那儿,仿佛它与我的生活无关。
展开余下试题
时间是一种腐蚀剂,没有什么东西不可以被它腐蚀。人从出生开始,它就潜伏下来,像个伺机而动的特务,随时准备摧毁一切。我们强大的时候,鄙视它,觉得它是条蛔虫而已,吃一把韭菜就可以把它排出体外。事实上,我们错了,时间是液体的,分布在我们的毛细血管里,它每天排泄出我们无法察觉的腐蚀液,侵袭我们。毋庸置疑,我们都是时间的标本。能够衰老的人是有福的。
文本二
傅菲说,散文重要的不是美,而是力量。那些平常琐碎的家常里短,那些和我们的亲人分外相像的底层小人物,让我们倍觉亲切,并感受到一股仿佛从底层生活和原始生命深处滋长出来的原生态情感,我称之为“底层情怀”。可以说,正是底层生活的历练和参与,帮助傅菲荡涤去些许知识分子高高在上的精英意识,而能够以一种平视、平静、平和的目光与心态“插入生活”,关注芸芸众生。而文本所呈现的生活化的、叙事的、有人物和故事的散文样式,则吸纳了小说、戏剧甚至新闻的多重技法,把对现实生活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转化为生命体验,把现实世界和想象世界转化成自己的心灵世界。这种“新散文”自然的就与抒情写意、摹景状物的传统散文区别开来,虽写人事,却是以一个旁观者的姿态和眼光“冷眼旁观”,虽也抒情,却是不动声色的“冷抒情”,近似于罗兰·巴尔特所言的“零度叙述”,如此使得博菲的散文获得一种客观、准确、内敛的审美向度,以有限的个体体验、生活截面、文章篇幅等彰显出诱人的力量。
(节选自江飞《傅菲散文:个体精神与底层情怀》,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中的祖父曾经勤劳能干,箩筐腿却能“一辈子走了三辈子的路”,也因此落下病根,导致不能下地,但却依旧乐观清爽。
B.晒太阳的祖父,纳鞋底的祖母,一声“荷荣”,一声“老头子”,彼此都没有别的话说,也无需说些别的,此时无声胜有声。
C.祖母的突然离世,让我不再那么恐惧死亡,而相对于我们干涸的痛哭,相父沉睡中不断呼唤着祖母的名字更加让人动容。
D.文中之“酒”贯穿祖父一生,既见证了祖父曾经的健壮善饮,也见证了其病中的豪爽率性,最终戒酒又见证了祖父衰老。
7.下列与文本有关的手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本一开篇交代祖父和祖母的不同,为后文祖母骂祖父做了铺垫,也和后文祖母先于祖父离世形成反差,让人颇感意外。
B.文本一“祖母在酣睡中再也没有醒来”与《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C.文本有很多体现地域特点的名词,如蛤蟆草、菟丝子、石头嶙峋的河床,表达作者乡情的同时,也反衬出老人的衰老。
D.江飞认为傅菲经历过底层生活,这种经历让傅菲更能以一种平视、平静、平和的目光与心态去关注生活,关注芸芸众生。
8.傅菲认为散文的力量很重要。结合文本二,分析傅菲散文的力量来自于哪些方面。(4分)
9.有人说,“《星空肖像》是一本散文集,并不是一部小说”。请结合本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胡大海,字通甫,长身、铁面,智力过人。太祖初起,大海走谒滁阳,命为前锋。与诸将略地,以功授右翼统军元帅,宿卫帐下。从破宁国①,拔徽州,略定其境内。元将杨完者以十万众来攻大海战城下大破走之遂与邓愈李文忠自昱岭关攻建德败元师于淳安遂克建德再败杨完者降溪洞兵三万人进枢密院判官。克兰溪,从取婺州,迁签枢密院事。移兵攻绍兴,再破张士诚兵。太祖以宁、越②重地,召大海使守之。士诚将吕珍围诸全③,大海救之。珍堰水灌城,大海夺堰,反灌珍营。珍势蹙,子马上折矢誓,请各解兵,许之。王恺曰:“珍猾贼,不可信,不如因击之。”大海曰:“言出而背之,不信;既纵而击之,不式。”师还,人皆服其威信。陈友谅寇龙江,命分军捣信州,以牵制敌。大海用王恺言,亲引兵往,克信州,以为广信府。信方绝粮,或劝还师。大海曰:“此闽、楚襟喉地也,可弃之乎?”筑城流隍以守之。先是,军粮少,所得郡县,将士皆征粮于民,名曰寨粮,民甚病之。大海以为言,始命罢去。苗将蒋英、刘震、李福来归,大海喜其骁勇,留置麾下。三人者谋作乱,请大海观弩。大海出,英遣其党跪马前,诈诉英过,大海未及答,反顾英。英出袖中槌击大海,中脑仆地。英等大掠城中,奔于吴。后李文忠攻杭州,杭人执英以降。太祖命诛英,刺其血以祭大海。大海善用兵,每自诵曰:“吾武人,不知书,惟知三事而已:不杀人,不掠妇女,不楚毁庐舍。”以是军行远近争附,又好士,所至辄访求豪隽。刘基、宋濂之见聘也,大海实荐之。追封越国公,谥武庄,肖像功臣庙,配享太庙。
(节选自(明史》三百三十二卷)
【注】①宁国,县名,在今安徽省境内。②越,绍兴古称越州。③诸全:诸全州,今浙江诸暨。
10.下面句子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元将杨完者/以十万众/来攻大海战城下/大破走之/遂与邓愈/李文忠自昱岭关攻建德/败元师于淳安/遂克建德/再败杨完者/降溪洞兵三万人/
B.元将杨完者/以十万众来攻/大海战城下/大破走之/遂与邓愈/李文忠自昱岭关/攻建德/败元师于淳安/遂克建德/再败杨完者/降溪洞兵三万人/
C.元将杨完者/以十万众来攻/大海战城下大破/走之/遂与邓愈/李文忠自昱岭关/攻建德/败元师于淳安/遂克建德/再败杨完者/降溪洞兵三万人/
D.元将杨完者/以十万众来攻/大海战城下/大破走之/遂与邓愈/李文忠自昱岭关攻建德/败元师于淳安/遂克建德/再败杨完者/降溪洞兵三万人/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宿卫是在宫禁中值宿、担任警卫之意,担负保卫皇帝、皇宫安全的使命。
B.枢密院是古代管理军国要政的最高国务机构之一,始于唐朝,止于明朝。
C.府是古代行政区划的名称,是明清时期一级行政区划,相当于现代的省。
D.配享太庙,指宗亲、功臣等经皇帝特批供奉在太庙,是至高无上的荣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胡大海英勇善战,屡次立下战功。胡大海投靠朱元璋后,跟随他攻取了宁国、徽州;他击退率军前来进攻的杨完者,同邓愈、李文忠攻下建德。
B.胡大海胆识过人,坚决守卫广信。陈友谅率军进攻信州,他亲自迎敌;当时信州粮食不足,有人劝他撤军,他认为信州是战略要地,坚决守卫。
C.胡大海喜爱人才,却被降将杀害。他喜欢三个前来投降的苗将,认为他们骁勇善战,把他们留在自己军中,可三人却谋反作乱,设计将他杀害。
D.胡大海心怀悲悯,百姓争相归附。他认为自己是一介武夫,只是坚持着不杀人、不掠妇女、不焚毁庐舍的原则;而这也正是人们归附他的原因。
13.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先是,军粮少,所得郡县,将士皆征粮于民,名曰寨粮,民甚病之。
(2)又好士,所至辄访求豪隽。刘基、宋濂之见聘也,大海实荐之。
14.胡大海在与吕珍作战时,展现了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回答。(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诗句,完成15~16题。
寄全椒①山中道士
【唐】韦应物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洞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②。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注】①全椒:今安徽省全椒县,唐属滁州。②白石:《神仙传》云:“白石先生,常煮白石为粮,因就白石山居,时人故号曰白石先生。”此指山中道士艰苦的修炼生活。
展开余下试题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冷”字明写天气之冷,暗寓诗人心头之冷,诗人由此想起山中道士。
B.道士在山中修炼,要自己打理日常生活,砍柴做饭的事都是亲力亲为。
C.风雨交加之时,诗人想给山中道人送去一瓢酒,让他得到友情的慰藉。
D.尾联借落叶满山、人迹全无之景突出道人超凡脱俗,诗人非常羡慕他。
16.请从虚与实的角度简要赏析本诗。(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以螃蟹为反例,指出其虽“六跪而二螯”,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学习必须用心专一。
(2)杜牧《阿房宫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夸张手法,极言梳洗宫女之多。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道,“____________”突出周瑜以火攻取得胜利;抚今追昔,苏轼产生了人生如梦的感慨,自己只能“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太阳一沉,下去了。众山都松了一口气。天______亮,森林却暗了。路自然开始模糊,心于是提起来,贼贼地寻视着,却不能定下来在哪里宿。
急急忙忙,犹犹豫豫,又走了许久,路明明还可分辩,一抬头,天______黑了,再看路,灰不可辩,吃了一惊。
______摸到一株大树下,用脚蹚一蹚,将包放下。把烟与火柴摸出来,各抽出一支,正待点,想一想,先收起来。附身将草拢来,择干的聚一小团,又去寻大些的枝,集来罩在上面。再将火柴取出,试一试,划下去。硫火一窜,急忙拢住,火却忽然一缩,屏住气望。终于静静地燃大。手映得透明,极恭敬地献给干草,草却随便地着了,又燃着枝,噼噼啪啪。顾不上高兴,急忙在影中四下望,抢些大枝,架在火上。
火光映出丈远,远远又寻些干柴。这______坐下,抽一枝燃柴,举来点烟。火烤的头发一响,烟也着了。烟在腔子里胀胀的,待有些痛,才放它们出来,急急的没有踪影,一尺多远才现出散乱,扭着上去。那火说说笑笑,互相招惹着,令人眼呆。渐渐觉出尴尬,如看别人聚会,却总也找不出理由加入,于是闷闷地自己想。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依然 已 因此 才
B.依然 却 于是 才
C.依旧 却 因此 就
D.依旧 已 于是 就
19.下列不属于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表现手法的一项是(3分)( )
A.比拟 B.夸张
C.对比 D.比喻
20.请简要分析选文第三段两个“摸”字的不同意蕴。(3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冬天,一个适合和一切擦出“火花”的季节,这不,静电又出现了。开车门的瞬间,脱毛衣的瞬间,我们经常能感受到静电的存在。不仅被电还到处放电……虽然静电十分常见,但是我们也不能小看了它,如果不积极预防、及时释放,静电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成为冬季里的一大烦恼。
那么,冬季来临,____________?一般来说,我们应尽量选择柔软顺滑的丝绵类衣物,少穿易起静电的化纤类衣物。针对常见的毛衣、针织衫等衣物,清洗时可提前用柔顺剂浸泡一遍,或将柔顺剂用水稀释,喷洒于衣物上,____________,从而有效减少因摩擦产生的静电。____________,可在衣物之间夹进报纸,或将纯棉衣物夹放在编织衣物之间,可以防止衣物摩擦产生静电。
21.在上面第二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22.请根据上面两段文字,概括静电特点。(5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清华国学院刚成立时,梁启超向清华校长曹云祥力荐陈寅恪。曹问:“陈寅恪是哪国博士?”梁答:“他不是学士,也不是博士。”曹又问:“他有没有著作?”梁答:“也没有。”曹摇头道:“既不是博士,又没有著作,这就难了!”梁说:“我梁某算是著作等身了,但总共还不如陈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就这样,当时既无名望、又无著作、也无学位的“三无”学者陈寅恪,被聘任清华大学国学院教授。陈寅恪非常博学,他学贯通中西,连清华的教授们也常来听课,被称为“教授的教授”。成为清华国学四大导师之一。
至于陈寅恪为什么没有学位,陈寅恪的侄子曾经问过他本人:“您在国外留学十几年,为什么没有得个博士学位?”他回答:“考博士并不难,但两三年内被一个专题束缚住,就没有时间学其他知识了。只要能学到知识,有无学位并不重要。”
班级计划举行讨论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梁启超、曹云祥和陈寅恪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建平县统考试题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1.C 【解析】A项,“只有”二字无中生有,根据材料一选文题目《让当代创作更具中国气派——以建筑设计为例》可知,建筑只是其中一个例子。B项“不偏不倚”错,由“这个‘文化’绝不仅仅是传统文化,更是基于当下现实的中国当代文化”可知。D项以偏概全,由原文“传统文化与现代表现在建筑中,是一对辩证统一的矛盾体,应该说没有传统文化就没有现代;没有现代,也无所谓传统文化”可知。
2.B 【解析】归因错误,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不是对“中国”的理解停留在形式、语言层面。
3.C 【解析】材料二的观点是强调“传统文化与现代表现在建筑中,是一对辩证统一的矛盾体”,要把二者合理的结合在一起。C项只强调挖掘“中国古典建筑的许多内涵”,忽略了现代文化,所以错误。
4.①本论部分采用并列格式,分别从三个角度进行论证,层次清晰;②本论部分每层并列内部均有正反对比论证,观点鲜明。(每条2分,共4分)
5.①实践创新、理论思考与价值体系建构相辅相成(或者“建构自己的以哲学和美学思想为基础的理论体系”);②立足中国文化土壤,在传统与当代对接中创造性转化;③深入了解不同文化精神,在跨文化对话中坚持自身文化精神建设;④考察快速城镇化的社会进程等现实语境,创作具有文化特色的优秀作品;⑤着眼当下人们各种需求,让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前4条各1分,第5条2分,共6分)
6.A 【解析】“也因此落下病根,导致不能下地”于文无据。
7.C 【解析】“反衬出老人的衰老”错,“金钱草、蛤蟆草”是祖父为祖母采的药草,“石头嶙峋的河床”是喻体,正面写出祖父的衰老。
8.①扎根底层、关注众生的深厚情怀;②吸纳多重技法,注重表现自我生命体验、心灵世界。③站在旁观者角度叙事、抒情。(每条1分,2条3分,3条满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9.①从人物形象看,本文所写的人物,无论是祖父、祖母还是我,都是真实的人物,抒发的都是我的真情实感,并非小说虚构的人物,所以是散文;②从内容结构看,文中取材自由,有虚有实,跳跃性强,但全文并没有一个完整的情节或矛盾冲突,而是依据我的所见所闻所想串联起来,形散神聚;③从主题表现方式看,本文是通过描摹祖父祖母的衰老死亡,深入发掘内涵,表达对时间的深刻认知,所以是散文;④从文章
上一篇:
山东省“山东学情”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A版)
下一篇:
江苏省苏州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调研语文试题
标签:
人教版
高二
总复习
期末试卷
相关:
关于“辽宁省朝阳”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4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