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阅读:127 2021-10-04
标签:
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27]
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创新题拔高练:小说阅读作用类题型专练
考点3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情节的作用
把握两个角度,分析情节作用
(1)内容上:
①对环境:突出或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使环境更具典型性。
②对人物:塑造了……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人物……的性格或精神,刻画了人物……的心理,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③对主题:揭示或表达或寄托或暗示了……的主题,深化主题,突出主题,丰富主题等。
④对读者感受: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注意力,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
(2)结构上:
<1>位于开头:①总领全文;②引出下文或引出话题;③为下文某一情节作铺垫或与下文构成对比或衬托; ④营造气氛,奠定感情基调。⑤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2>位于中间:承上启下,过渡自然,总结前文,领起后文,照应前后文,铺垫或埋下伏笔,推动情节发展。
<3>位于结尾:总结全文、照应前文,呼应标题、卒章显志,概括并深化主题,耐人寻味,令人深思。
如何概括分析人物形象
①从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入手。因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②从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入手。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③根据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人物的思想性格往往反映得最充分、最深刻。
④从情节发展入手,透视人物的思想性格。人物的性格是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在矛盾冲突中展现出来的,只有了解了故事的全貌,才能更好地把握人物的性格。
⑤从分析环境入手。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特定的自然环境中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或自然环境中去理解。
⑥注意作者和作品中其他人物对该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环境描写的作用
1.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照应题目。
②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
③烘托人物,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
④推动情节发展,为刻画人物作铺垫。
⑤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或展示世态风情。
⑥深化作品主题。
2.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①提供人物活动和事件发展的时代背景。
②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
③影响或决定人物性格。
④揭示社会本质,深化主题思想。
鉴赏小说的语言
一、如何理解语句的含意
1.分析关键词语。把握语句的意思,可以从关键词语入手,分析这些词语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等。
2.联系上下文。明确语句在文中的位置,联系上下文,理解语句表达的深层含意。
3.分析修辞手法。修辞手法可以使语句表达得更加形象、生动、精辟、含蓄等。
4.分析艺术效果。分析语句产生的艺术效果可以从情节结构、人物塑造、情感表达、主题呈现等角度入手。
二、如何鉴赏小说语言艺术
1.词语运用方面
准确使用词语,能够形象地表现人物形象、刻画人物心理、表现小说的主题,分析词语运用的特点,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入手:①看感情色彩是否合适。看词语的感情色彩是否鲜明、是褒还是贬。②看是否使用了叠词、关联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2.句式特点方面
关注长短句的使用、整散句的搭配,以及排比句、对偶句、反复句等的使用。
3.修辞方面
为了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精辟有力,作者常采用修辞手法。赏析小说的语言要注意分析作品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拟人、反问、设问、对比、借代、反语、夸张等;表达效果主要有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准确精当、惟妙惟肖、平实质朴、诙谐幽默等。
浏览完整试题
4.语言特色方面
从语言的地域特色、时代特色、生活特色等角度考虑,把握小说语言的特点。还可以根据小说的题材来分析语言特色,如乡村题材的小说,其语言常常通俗质朴,具有地方特色;城市题材的小说,其语言常常委婉细腻,寓意深刻。
5.语体色彩方面
使用不同的语体能够产生不同的表达效果,语体主要分为书面语和口语两个方面。①书面语:庄重、典雅、含蓄、深沉。②口语:朴实、风趣、形象、生动、有地方色彩。
6.语言风格方面
常见的语言风格如豪放、委婉、明快、幽默、含蓄、辛辣、华丽、质朴、诙谐等。
分析小说的标题
1.标题的分类及作用
①以人物为题:突出人物形象;展开故事情节;紧扣中心,突出主题。
②以某事物为题:表层含义,深层含义(寄托某种情感);线索,贯穿全文;悬念,引发联想,吸引读者;突出文章主旨。
③以某事件为题:突出故事主要情节;突出主题。
④以环境为题:主旨、人物、情节;线索、悬念;象征、双关。
⑤以问题为题:设置悬念;引发读者思考。
2.标题的作用
①交代时间、地点、环境。
②线索作用。
③制造悬念,吸引读者(激发读者兴趣), 引人思考回味。
④概括主要情节。
⑤突出主人公的形象(品质、特点等)。
⑥紧扣(揭示)主题。
⑦象征意味、寓意。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解答词语含义的“三联一依”
1、三联。①联系词语所在句子的内容及前后句。理解词语含义必须联系语境,做到“词不离句”,多用来理解具有临时性意义的词语、有特殊用法的词语等。②联系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情感态度。一般用来分析具有深层含义和特定意义的词语。③联系作者写作的意图和社会背景。
2、一依。依托手法挖掘。为了突出表达效果,使语言生动形象,散文写作往往使用一些修辞手法、描写手法。因此可以依托修辞手法、描写手法挖掘作者要表达的意思和要达到的效果。
答题模式:词语本义+语境义+在修辞、情感、主旨等方面的作用。
理解句子含意的“六条路径”
1、把握中心,整体领悟。有些文章,寓深刻的道理于平凡的小事之中,其中有些句子就需要着眼于全文,从整体上领会和感悟其含意。
2、瞻前顾后,审读语境。必须把所问句子放在文章具体语境中来分析,通过对其前后句子含意的分析,弄清所问句子的含意。-般来说,所问句子的含意常在其前面的句子或后面的句子中就有表述,答题时,或者直接引用原句,或者理解后进行转述。
3、抓关键词,揣摩句意。句子中的关键词往往是动词、形容词、数词、副词等,它们常常是揭示事物性质或状态的重要信息。考生可通过抓关键词,运用替换词语的方法来揣摩句子在文中的含意。
4、参考位置,对应分析。如果是总领句,句意就从下文的内容入手总结;如果是过渡句,要前瞻上�
上一篇:
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创新题拔高练:文言文断句和翻译
下一篇:
202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标签:
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相关:
关于“2022届高考”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2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