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65  2021-10-08
标签: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65]
吉林省洮南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洮南一中2021---2022学年度上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
语 文 试 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所谓文化,通常是指一个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和它的价值系统。而文化自信则是指一个民族基于对自己民族文化的积极肯定、自觉珍惜而形成的一种对其坚守、传承和发扬光大的文化心理和行为取向。文化自信就其内涵而言,包含两重含义:一是作为一种文化类型自身所具有的文化特质,二是作为这种文化类型的文化主体的文化性格。这就是说,文化自信是一种文化类型的精神特质和文化主体的担当性格的有机统一。
当然,作为统一的中华文化,它是一个有机整体,是同一种文化类型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合规律性发展的文化之链,但是它又存在着传统与现代、历史与当下、客体与主体的不同方面、不同内容和不同性质的区分。因此,我们要增强和提升文化自信就必须对这一概念有一个清晰明确的整体把握和理性对待。否则,就可能在所谓文化自信、繁荣文化的旗号下造成混乱。
那么,继承与弘扬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能不能重建我们的文化自信呢?这涉及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类型,它自身的文化特质问题。事实上,我们民族文化的一个显著的特质就是“自信”,它是一种具有高度自信精神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在它最初萌生时的神话传说中,就是以自信、自强为精神特质的。人们所熟悉的“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等等,不就充满了一种发奋而自信的精神吗?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孟子、荀子就把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精神理性化、理论化了。孔子说“我欲仁,斯仁至矣”,孟子说“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荀子则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命题,这些不正充满了一种一往无前的担当而自信的精神吗?宋儒张载提出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明清时期王夫之的“六经责我开生面”,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及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些思想可以说是一脉相承,无不是充满了一种无畏而自信的精神。
如果说增强和提升文化自信,我们的着眼点要放在坚定对我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上,那么它的落脚点和目标指向就应该放在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具有文化自信的文化主体上。人是文化的主体,又是文化的创造者。离开了作为主体的人,就无所谓文化,而任何优秀的文化也只能是海市蜃楼。因此,培养和造就具有文化自信的文化主体才是我们要着实下功夫的关键所在。
(摘编自唐凯麟《如何增强和提升文化自信》)
材料二:
《解放日报》副刊《朝花周刊》记者就“中国文化自信”这一主题专访了原文化部长、作家王蒙,以下为访谈节选。
朝花周刊:您为什么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必须面对的时代话题?
王蒙:中国的文化传统是活的传统,是与现代世界接轨的传统,是以天下为己任的传统。我们的文化自信,包括了对自己文化更新转化、对外来文化吸收消化的能力,包括了适应全球大势、进行最佳选择与为我所用、不忘初心又谋求发展的能力。
文化的高低分野,不仅代表着公民的个人素质,也可以从一个侧面彰显出一个国家和社会的文明程度,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体现。因此,不论有多么困难,我们必须面对这个时代课题。


浏览完整试题朝花周刊:中国传统文化到底是什么样的文化?它和世界先进文化可否对接?
王蒙:中国文化有一种适应的能力,有一种变化发展的能力,既有自我保护的能力,又有所谓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的能力。也许,我们看到了中华文化的古老,甚至也看到了中华文化的不够用,但是我们还看到了中华文化的适应性,它有自我调整和自我更新的能力,有汲取和消化外来影响的能力。
现在我们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的国家有了巨大的发展,因为对国家前途已经有了自信,所以才有了文化自信。我们所说的文化自信,包括对传统文化中积极、优秀的方面的自信,包含了我们对自己发展模式的自信,也包含了我们对自己文化的汲取能力、选择能力、消化能力、调整能力、本土化能力以及识别能力、分析能力的自信。我们的文化不是一个脆弱的文化,不是手指头一捅就破一个窟窿的,捉襟见肘、岌岌可危的文化。我们的文化是一个能够和世界对话和打交道、能够既保持自己特色又不拒绝任何外来有益影响的文化。
朝花周刊:在全球化时代里,该如何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又怎样才能使中华文化始终焕发光彩?
王蒙: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奋斗历程的见证,更是今天中华民族固本开新的精神动力。全球化与现代化冲击着我们的民族传统,这种时候,更需要文化自信、文化定力,更要勇于与善于实现引领、整合、包容、平衡与进一步提升,以优秀传统文化、主流文化为主心骨,积极构建生气勃勃、富有创新活力,又能够满足人民多方面精神需要的多彩多姿的文化生态格局。
我们中华民族确实应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自信,这不是“老大帝国”的狂妄自大,这是建立在转化与变革的举世瞩目、发展与创新的累累硕果之上的坚实自信。中华民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能更加坦然地面对困难,化解矛盾。我们走过的道路让我们自信,我们创造的业绩使我们能够自信。文化自信是最根本的自信,是由内而外的自信,是有定力的自信,是有凝聚力感召力的自信,是面向世界的自信。我们要以文化自信、文化复兴,托起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创造我们的文化辉煌,助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摘编自《专访王蒙:中国文化自信,是从善如流的自信》)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只有对“中华文化”这一概念有清晰明确的整体把握并理性对待,才能有效提升文化自信。
B.中华文化的适应性,主要体现在对自身文化的调整与更新和对外来文化的吸收与消化两个方面。
C.材料一从文化特质和文化主体两个方面,分析了当下我国文化和文化自信的有机统一的关系。
D.两则材料都以“文化自信”为话题,前者侧重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后者侧重更新与发展。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中国传统文化不仅现在能对接世界先进文化,还能在未来焕发光彩,这与其强大的适应性特质有关。
B.把握文化自信的内涵,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质,有助于我们明确提升文化自信的着眼点和目标指向。
C.提升文化自信的关键,是深入到传统文化中,研究神话传说、儒家学说等体现出来的自信的文化特质。
D.两则材料对防范可能出现的虚假文化自信、繁荣文化的乱象和消除某些人的文化焦虑具有现实意义。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文化自信表现的一项是( 3分 )
A.2021年河南春晚舞蹈《唐宫夜宴》以隋唐歌舞人俑为原型,融合现代科技手段,完美呈现大唐盛世,获得空前好评。
B.许渊冲致力于翻译事业,将《论语》《诗经》《楚辞》《西厢记》等经典作品翻译成英文和法文,获得海内外高度认可。
C.李子柒在社交平台分享田园风光和美食制作的视频,向世界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让无数外国人爱上了中国。
D.近年不断有人提议在原址重建圆明园,再现这一“万园之园”杰出精美的建筑景群,重现昔日盛世繁华与荣光。
4.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材料一第三段论证的严密性。(4分)
5.作为文化主体,青年学生面对展藏文物、古代作品等文化载体时,应当怎样做才真正提升文化自信?请结合材料,提出你的建议。(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曙 光
陈 敏
王丑根四年来一直是老何帮扶的对象。这个老鳏夫一开始总喜欢索取,他常常要求老何为他劈柴、挖土豆、担水,还问他要挂面、白糖、肥皂和卫生纸。
不过,王丑根除了这些毛病外,倒还有一些可爱的小优点,比如,他爱笑,见人就笑,谁问他问题,他只说一个字:“好。”他掌握了说话艺术给自己带来的好处,于是,他倒成了一个有福之人了。这一切源自他从一次事件中得来的教训。
一天,新上任的镇长微服私访,王丑根碰巧被相中,成了被访对象。
镇长问:“你脱贫了吗?”
王丑根:“还没有哩!”
镇长又问:“你啥时脱贫呢?
王丑根:“已经脱了!”
镇长:“怎么脱的?”
王丑根:“干部把眼睛往上一翻,我就脱了!”
王丑根抬头,怯生生地瞅身后站着的老何,立即改口。
这场对话上了当天的新闻头条,凡有手机的人都看到了这则令人发笑的消息。可以想象老何接下来的日子该有多么难过。
王丑根当然不知道老何所受的训斥,老何也没必要将他的委屈对牛弹琴般地讲给王丑根听,老何就窝了一肚子的火气。
老何第二天把他受到的训斥加倍赏给了王丑根。
“我每月给你送的挂面让猪吃了吧?那些米、那些油都进了狗肚子了,那个啥?今后少问我要东西,今天要糖,明天要洗衣粉,后天要卫生纸,我宁肯把那些吃的用的扔到河里也不给你了!你这个吃红肉屙白屎的东西!”
王丑根知道自己说错了话,赶忙嘿嘿地给老何笑,笑完又扇脸,扇嘴巴,用拳头击打自己的头部,最后又像童子军那样举起右手向老何发誓,今后再也不说错话了。老何的心就软了下来,他抱着头,在地上蹲了一阵子。
之后,他们又恢复了正常关系,老何想了一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他送给王丑根一些蔬菜种子,让他整理门前屋后的土地,并要求他在地里种植蔬菜,那样,王丑根就可以用自己的蔬菜和他交换那些他需要的日用品。
王丑根的双手得到了开发和利用,脑袋也随之灵活了,并学会了见机行事,不管谁问他什么,他只是笑,只说个字:“好!”


展开余下试题一次,老何一大早又接到指令:市县各级领导要来检查贫困户家庭的卫生状况,要他做好迎接准备。老何天没亮就起来,跑去通知王丑根。
天已经大亮了,王丑根还长睡不起,鼾声大得像过山车,老何喊了几嗓子也不见王丑根回声。时间不允许他再磨蹭,看来,那家伙是指望不上,老何只好拿起扫把,亲自动手,清理王丑根房前屋后的破柴头、烂布絮、树叶、瓦渣。
打扫完毕,老何抱着膀子转悠,开始漫长的等待。周围依然没有一丝动静,不会又要放一枚空炮吧?他已经被告知过三次,可领导们并没有来,他一直处于待命状态。老何转身去村口,探听动向。
这次,“狼”真的来了!老何老远就认出了一行人中的那位“扶贫攻坚战区指挥长”。他拧过身子,赶紧往回转。
附近上空突然冒出一股浓烟,不用分辨,老何一眼判断出浓烟来自的方向,他觉得自己血管中的血液翻腾,心跳加剧。
四周寂静没有风,浓烟瞬间弥漫了狭窄的山沟。
老何加快步伐,朝前跑,尽快先将火灭掉。
王丑根把老何刚才扫的那堆垃圾点燃了。
老何扛着一把铁锨,朝火堆奋力扑打,狼狈不堪的样子被各级领导们撞了个正着。
老何黑头黑脸,浑身稀脏,低着头,不敢看领导们阴着的脸。
“关键时刻,你给我脸上抹黑!”指挥长离开时斜了老何一眼。
老何用手抹了一把被烟灰熏黑了的头和脸,半天没明白:这分明是自己脸上的黑嘛,咋就抹到指挥长脸上了呢?
倒是王丑根此时得意得不得了,他“嘿嘿”地笑,不住地给每个人说“好”。
“好你个屁呀!”老何顿时怒火上涌,“嘭”的一脚,踢向王丑根额头。这个动作让他立即意识到接下来的结局。
老何连夜写了五千言的检查稿。他被要求在全镇干群大会上作深刻反思。
创卫突击检查,老何挂了,他顺便把晋升正科的机会也给丢了。
老何抽了一夜闷烟。第二天天没亮,他掐灭最后一支烟头,披着大衣,赶往王丑根住处。
黎明的曙光中,隐隐约约出现了一个人的影子。走近,是王丑根。
“你干啥呀?”
“好!我到地里呀!”王丑根扛着板锄,露出一嘴白牙,给老何笑。
王丑根生平第一次勤快起来了。
老何猛一抬头,见东方露出一抹曙光,一轮红日喷薄欲出
(原载《河洛文摘》2020年1月5日)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老何帮扶王丑根脱贫的过程充满艰辛,采取的方法也在不断改进,老何付出了不少心血,最终王丑根在其打骂下主动下地干活,走上脱贫之路。
B.“四周寂静,没有风,浓烟瞬间弥漫了狭窄的山沟”,简单的环境描写渲染了紧张的气氛,烘托了老何紧张焦急的心理,推动下文情节的发展。
C.小说结尾的“曙光”既指老何起早赶往王丑根家时所见到的真实曙光,又指老何从王丑根的变化看到他脱贫的希望和中国扶贫事业成功的希望。
D小说意蕴丰富,既表现了扶贫不在于送物质,而在于改造思想的主旨,也反映出像老何这样的一线扶贫人员压力巨大,需要关注等现状。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开头直接点明老何和王丑根之间的帮扶关系及方式,暗示了老何帮扶工作的坚难,为下文做铺垫。
B.小说情节简单,但曲折有致,通过叙写老何与王丑根两次应对上级检查的不同表现来展示矛盾。
C.小说虽然表现的是脱贫攻坚这样的宏大主题,但是选材很贴近寻常生活,情节和人物富有喜剧色彩。
D.小说语言生动活泼,典雅精致。如“干部把眼睛往上一翻,我就脱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等。
8领导第二次检查工作后,老何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小说是如何刻画王丑根形象的。(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闰三月壬申,上谓太子少师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朕始寤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乃命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数延见,问以民间疾苦及政事得失。八年冬十二月中牟丞皇甫德参上言修洛阳宫劳人收地租厚敛俗好高髻盖宫中所化上怒,谓房玄龄等曰:“德参欲国家不役一人,不收斗租,宫人皆无发,乃可其意邪!”欲治其谤讪之罪。魏征谏曰:“贾谊当汉文帝时上书,云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自古上书不激切,不能动人主之心,所谓狂夫之言,圣人择焉,唯陛下裁察。”上曰:“朕罪斯人,则谁复敢言?”乃赐绢二十匹。他日,征奏言:“陛下近日不好直言,虽勉强含容,非曩时之豁如。”上乃更加优赐,拜监察御史。治书侍御史权万纪上言:“宣、饶二州银大发采之,岁可得数百万缗。”上曰:“朕贵为天子,所乏者非财也,但恨无嘉言可以利民耳。与其多得数百万缗,何如得一贤才。卿未尝进一贤,退一不肖,而专言税银之利。昔尧、舜抵璧于山,投珠于谷,汉之桓、灵乃聚钱为私藏,卿欲以桓、灵俟我邪?”是日,黜万纪,使还家。冬十月,上猎于洛阳苑,有群豕突出林中,上引弓,四发殪四豕。有豕突前,及马镫。民部尚书唐俭投马抟之,上拔剑斩豕,顾笑曰:“天策长史不见上将注击贼邪,何惧之甚!”对曰:“汉祖以马上得之,不以马上治之。陛下以神武定四方,岂复逞雄心于一兽?”上悦,为之罢猎,寻加光禄大夫。十六年夏四月壬子,上谓谏议大夫褚遂良曰:“卿犹知起居注,所书可得观乎?”对曰:“史官书人君言动,备记善恶,庶几人君不敢为非,未闻自取而观之也。”上曰:“朕有不善,卿亦记之邪?”对曰:“臣职载笔,不敢不记。”黄门侍郎刘洎曰:“借使遂良不记,天下亦皆记之。”上曰:“诚然。”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注:唐武德四年(621年)秦王李世民被封为天策上将,在洛阳开天策府,唐俭为天策府长史。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八年冬十二月/中牟丞皇甫德参上言/修洛阳宫/劳人收地租/厚敛俗好高髻/盖宫中所化/
B.八年冬十二月/中牟丞皇甫德参上言/修洛阳宫/劳人/收地租/厚敛俗好高髻/盖宫中所化/
C.八年冬十二月/中牟丞皇甫德参上言/修洛阳宫/劳人/收地租/厚敛/俗好高髻/盖宫中所化/
D.八年冬十二月/中牟丞皇甫德参上言/修洛阳宫/劳人收地租/厚敛/俗好高髻/盖宫中所化/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壬申,壬为天干第九位,申为地支第九位,古人常用干支相配之法来纪年月日,文中是纪日。
B.御史,原为史官,后为监察性质的官职,主要职能为监督军政要务,正风肃纪,纠劾不法等。
C.加,在原来官衔上增加某种荣衔,可表示官职升迁,表示官职升迁的词还有擢、迁、陟、拜等。
D.起居注,是我国古代帝王的言行录,是撰修国史的基本材料之一;也指记录帝王言行的职官。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经由工匠谈论何为良弓,唐太宗自知不能尽晓天下之理,随即广开言路,向五品以上京官了解民间疾苦和政事得失。
B.皇甫上书激怒了唐太宗,魏征认为应体谅臣子的忠贞之心,之后又指出皇帝近来不喜直谏,希望他像原先那样豁达。


展开余下试题C.唐太宗以史为鉴,以尧、舜为榜样,重视贤才轻视银钱,并因此罢黜不进贤才而专言税银之利的治书侍御史权万纪。
D.因担心史官如实记录自己做过的坏事,唐太宗提出要看一看起居注,结果被褚遂良、刘洎反驳了一通,最后放弃了。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朕贵为天子,所乏者非财也,但恨无嘉言可以利民耳。(4分)
(2)史官书人君言动,备记善恶,庶几人君不敢为非,未闻自取而观之也。(4分)
14.唐太宗打猎时,先“笑”后“悦”的原因是什么?(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送四镇薛侍御东归①
岑 参
相送泪沾衣,天涯独未归。
将军初得罪,门客复何依?
梦去湖山阔,书停陇雁稀。
园林幸接近,一为到柴扉③。
【注】①天宝十四年前后,诗人供职于封常清幕府。安史之乱初起,封常清受命征剿安禄山,因仓促而兵败,被削官。这首诗就作于此时。②陇雁:飞越陇山传递家书的大雁。③柴扉:柴门,亦指贫寒的家园。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叙事抒情,诗人泪送薛侍御东归,“独”字奠定了诗歌的感情基调。
B.颌联运用反问手法,写作为门客的诗人因得罪了将军而感到无所依靠。
C.颈联运用梦境表情达意,“阔”字写路途遥远,“稀”字表明信息难通。
D.诗歌语言通俗,言辞凝滞体现出诗人的愁肠百结,读来令人满目凄然。
16.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曹操的《短歌行》 中,借姑娘思念情人来表达渴慕贤才之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使用夸张 、拟人的手法来表现天姥山的高大。
(3)杜甫的《登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时空的角度,表现了自己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处境。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我常常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收藏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是获得______的各式古物藏品,在斋室灯光下独自把玩,从中领略鉴赏的愉悦?是坐拥奇珍,______,享受独有的自我陶醉?抑或是期待成为声名远播的大鉴赏家,获取藏家______般尊敬的荣耀?也许是,也许都不是。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收藏之路其实是充满苦涩的,只要你一不留神踏上了收藏这条不归之路,你便注定从此心灵备受欢乐与痛苦、兴奋与焦虑、得意与懊恼的无尽煎熬。
收藏圈并非至纯的净土,也会泥沙俱下、______,有势利、诈骗、浅薄、浮躁和贪婪,有以牟利为终极目的的商人。我曾亲眼耳闻目睹一位事业有成的朋友终因愚昧无知,过度地偏执和贪婪,百万家私打了水漂;我也看过位古玩铺店主,以百余元捡得一件石涛的尺幅,以8000元倒手给了广东商人,当知道此幅石涛之真迹被转手卖了30万时,顿时捶胸顿足号啕大哭;我亦见过一位退休老干部以平生积蓄购得一块汉玉赝品,从此一病不起;一位老人捡漏淘得一部元代版古籍善本颠狂失态乃至当场中风倒地。我以为,这都是偏离了收藏的本义,而陷入了“物役”“物累”的怪圈。
18.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日积月累 秘不示人 众星捧月 鱼龙混杂
B.日积月累 秘而不宣 众望所归 鱼目混珠
C.与日俱增 秘而不宣 众望所归 鱼目混珠
D.与日俱增 秘不示人 众星捧月 鱼龙混杂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我曾亲眼看到一位事业有成的朋友,终因愚昧无知,过度地偏执和贪婪,百万家私打了水漂;
B.我曾亲眼看到一位事业有成的朋友,过度地偏执和贪婪,终因愚昧无知,将百万家私打了水漂;
C.我曾亲眼耳闻目睹一位事业有成的朋友,过度地偏执和贪婪,终因愚昧无知,百万家私打了水漂;
D.我曾亲眼耳闻目睹一位事业有成的朋友,终因愚昧无知,过度地偏执和贪婪,把百万家私打了水漂;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自然界的花儿不仅形态各异,颜色更是五彩缤纷,那么,鲜花 ① ?原来,花瓣中含有各种色素,
② ,才形成了花儿的五颜六色。造就花儿色泽最主要的色素,叫做“花青素”,它分布在细胞的液泡内,控制花的粉红色、红色、紫色及蓝色等颜色变化。花青素很调皮,在不同的环境下,会形成不同的颜色。在酸性溶液中,它呈现红色,酸性愈强,颜色愈红,比如一串红等。在碱性溶液中,它呈现蓝色,碱性较强,会成为蓝黑色,如墨菊、黑牡丹等。而当它 ③ ,则是紫色,比如桔梗花等。
更为神奇的是有些花的颜色可以一日三变,比如牵牛花的花瓣在清晨是粉红色,之后变成紫红,最后变成蓝色。究其原因,也是花瓣表皮细胞的液泡内pH值产生了变化,( )。
2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花青素跟着变化,花颜色也跟着变化
B.花青素跟着变化,花颜色因此也随之变化
C.花青素随之变化而形成的花颜色变化
D.花青素随之变化,因而形成的花颜色变化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21年7月1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提出了殷切期望和谆谆嘱托,“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已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对于习总书记提出的“三气”,你有何思考?青年学生如何增强“三气”?请据此写一篇作文,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标签: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吉林省洮南”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6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