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县一中高二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庄子》中自称其创作方法是“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天下》)。寓言即虚拟的寄寓于他人他物的言语。人们习惯于以“我”为是非标准,为避免主观片面,把道理讲清,取信于人,必须“藉外论之”(《寓言》)。重言即借重长者、尊者、名人的言语,为使白己的道理为他人接受,托己说于长者、尊者之言以自重。卮言即出于无心、自然流露之语言,这种言语层出无穷,散漫流衍地把道理传播开来,并能穷年无尽,永远流传卞去。《庄子》一书,大都是用“三言”形式说理。这三种形式有时融为一体,难以分清。“三言”之中,“寓言十九”(《寓言》),寓言是最主要的表现方式。《庄子》内篇及外、杂篇中的许多篇目,都以寓言为文章的主干。大量运用充满“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天下》)的寓言,使《庄子》的章法散漫断续,变化无穷,难以捉摸。如《逍遥游》前半部分,不惜笔墨,用大量寓言、重言铺张渲染,从鲲鹏展翅到列子御风而行的内容,并非作品的主旨,只是为了用他们的有待逍遥来陪衬、烘托至人的无待逍遥,而“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这个主题句,却如蜻蜓点水,一笔带过。《庄子》结构线索上的模糊隐秘,并不意味着文章结构缺乏内在联系,而是深邃的思想和浓郁的情感贯注于行文之中,形成一条纽带,把看似断断续续的孤立的寓言与寓言之间,段与段之间联结在一起,融为一个有机体。《逍遥游》的主题是追求一种“无待”的精神自由的逍遥境界。文章先为主题作铺垫,然后是主题的阐发,最后结束在至人游于无何有之乡的袅袅余音之中。内篇中的其他作品,也是在明确的内在主旨的统领之下,以各种各样的寓言,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加以形象的展示,最后完全避开逻辑推理下判断,而以抒情诗般的寓言作结。《庄子》内篇,可以说是哲理抒情散文。 《庄子》一书的文学价值,不仅由于寓言数量多,全书仿佛是一部寓言故事集,还在于这些寓言表现出超常的想象力,构成了奇特的形象世界,“意出尘外,怪生笔端”(刘熙载《艺概•文概》》。《庄子》哲学思想博大精深,深奥玄妙,具有高深莫测、不可捉摸的神秘色彩,用概念和逻辑推理来直接表达,不如通过想象和虚构的形象世界来象征暗示。同时,从“道”的立场来看待万物,万物等齐一体,物与物之间可以互相转化。而且,庄子认识到了时间的无限、空间的无限、宇宙的无穷,他不仅站在个人的立场看待世界万物,也站在宇宙的高度看待世界万物,因而,《庄子》的想象虚构,往往超越时空的局限和物我的分别,恢诡谲怪,奇幻异常,变化万千。 (摘编自聂石樵《庄子》) 1. 下列对于《庄子》风格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庄子》全书仿佛是一部寓言故事集,其文学价值,不仅在于寓言数量多,也在于这些寓言表现出超常的想象力,构成了奇特的形象世界。 B. 《庄子》的创作方法是“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此书大都是用“三言”形式说理。这三种形式有时难以分清。 C. 《庄子》的文章结构模糊,是以思想和情感为纽带,把断断续续的孤立的寓言与寓言之间,段与段之间联结在一起,融为一个有机体。
浏览完整试题D. 《庄子》内篇,可以说是哲理抒情散文。它在明确的内在主旨的统领下,以多样离言展示,最后避开逻辑推理,以抒情诗般的寓言作结。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人们习惯于以“我”为是非标准,为避免主观片面,取信于人,必须“籍外论本”,因而寓言成为《庄子》采用的重要创作方法之一。 B. 以寓言为主干,大量运用充满“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的寓言,使《庄子》的章法散漫断续,变化无穷,难以捉摸。 C. 《逍遥游》体现了《庄子》运用寓言的风格,从鲲鹏展翅到列子御风而行,是为了用他们的有待逍遥来烘托至人的无待逍遥。 D. 庄子认为用想象和虚构的形象世界来象征暗示,胜于用概念和逻辑推理来直接表达。因而,《庄子》一书中寓言数目众多。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卮言层出无穷,能够散漫流衍地把道理传播开来,并能穷年无尽,永远流传下去。它出于无心,自然流露,因而在庄子自称的创作方法中位列首位。 B. 《逍遥游》先为主题作铺垫,然后阐发主题,最后结束在至人游于无何有之乡的余音之中。其主题是追求一种“无待”的精神自由的逍遥境界。 C. 《庄子》哲学思想撑大精深,深奥玄妙,具有高深莫测、不可捉摸的神秘色彩,从而形成了《庄子》的想象虚构,恢诡谲怪,奇幻异常,变化万千的特点。 D. 庄子认识到了时间的无限、空间的无限、宇宙的无穷,他不仅站在个人的立场看待世界万物,也站在宇宙的高度,可见庄子已经超越了当世的人。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数字经济是指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2019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认为,数字经济包括三部分:一是数字产业化,即信息通信产业;二是产业数字化,即传统产业由于应用数字技术所带来的生产数量和生产效率提升;三是数字化治理,即利用数字技术完善治理体系,提升综合治理能力。该报告测算,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1.3万亿元,占GDP比重为34.8%,数字经济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可见一斑。 (摘自胡继晔《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经济日报》2019年10月29日) 材料二: 2021年地方两会上,数字经济成为热词,多地政府吹响数字经济号角。数字经济为何变得如此火热?这主要得益于其强大的发展韧性和抗冲击能力。2020年,新冠疫情加速了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数字经济成为促进企业复工复产的“生力军”和对冲经济下行压力的“稳定器”。 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球大流行,多数国家实施了严格的跨境旅行和国际运输限制,国际贸易甚至一度中断。国际贸易受阻和中断导致抗疫物资短缺,部分国家在抗疫中捉襟见肘,全球化因此成为疫情危机的“替罪羊”。美国、日本等国誓言以本国生产和区域化替代全球化。 另一方面,数字经济的发展,不仅改变着本国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而且改变了国际贸易和跨国投资的合作方式。数字贸易、数字金融、数字政务和数字安全等极大地维护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成为抗击“逆全球化”的强大力量。 不同于疫情是加剧“逆全球化”浪潮的短期变量,数字经济这一数字化、信息化的力量是抗击“逆全球化”的长期因素。因此数字经济必将对各国经济贸易和社会发展、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产生更加持久的影响。 (摘编自马相东《抵御“逆全球化”数字经济展现韧性》,《光明日报》2021年2月18日) 材料三: 作为引领未来的新经济形态,数字经济既是传统经济转型升级的“跳板”,也是未来新经济快速发展的“蓝海”。一方面,数字产业化释放经济增长潜力,伴随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深度渗透到实体经济中,为产业数字化转型创造了必要条件。另一方面,数字经济催生出大量新业态,在刺激消费、带动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不断开拓出新的经济增长点,让中国经济结构更优、活力更足。 拥抱数字经济时代,既要“抢抓先机”,更要“行稳致远”。在抢占数字经济发展高地的同时,也要防止一哄而上、盲目发展,特别是当前“新基建”站上投资风口,一些地方在大干快上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建设轻运营、重硬件轻软件、重短期轻长期等问题,影响了数字经济的发展质量。以数据中心为例,其建设并非每个地方都适合建设,不合理地布局数据中心,必然导致资源浪费、产能过剩,不仅无法对发展质量带来应有的提升,甚至可能成为经济发展的负担。 与此同时,作为新生事物,数字经济发展必然是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在数字经济快速崛起的同时,其所带来的平台垄断、隐私泄露、大数据杀熟等问题也在日渐显现。需要坚持发展和规范并重,建立健全数字经济时代的治理体系,推动数字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开辟新空间、提供新动力。 (摘编自吴秋余《拥抱数字经济时代,既要抢先更要行稳》,“人民网”2021年4月3日)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数字经济是一种知识和信息数字化的全新经济活动,包括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等三个部分,对经济发展具有明显拉动作用。 B. 新冠疫情期间,国际贸易受阻,导致部分国家抗疫物资短缺,这是由于经济全球化造成的,因此以本国生产和区域化替代全球化很有必要。 C. 2020年,新冠疫情加剧了“逆全球化”浪潮的短期变量,而数字经济维护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成为抗击“逆全球化”的强大力量。 D. 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在“抢抓先机”的热潮中,也存在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布局失衡等现象,若不科学指导,统筹规划,将会影响数字经济的发展。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伴随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技术与传统实体产业将实现深度融合,这就为传统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B. 作为一种新经济形态,数字经济将逐步构建起新的产业生态,形成更强大的创新活力,不断开拓出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 C. 现代生活越来越离不开“数字”,网红带货、云上旅游、线上买菜等已成为人们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数字经济将彻底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展开余下试题D.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崛起,人们在享受“数据红利”的同时,数据安全与反垄断监管等问题逐渐凸显,数字经济面临新的严峻挑战,亟待研究和解决。 6. 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当前数字经济火热的原因。(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老夫老妻 冯骥才 ①他俩又吵架了。 ②可是今天的架打得空前厉害,起因却很平常,不过是老婆儿把晚饭烧好了,老头儿还趴在桌上通烟嘴,弄得纸块呀,碎布条呀,粘着烟油子的纸捻子呀,满桌子都是。老婆儿催他收拾桌子,老头儿偏偏不肯动。老婆儿便像一般老太太们那样叨叨起来。老婆儿们的唠唠叨叨是通向老头儿们肝脏里的导火线,不会儿就把老头儿的肝火引着了。两人互相顶嘴,翻起对方多年来一系列过失的老账,话愈说愈狠。老婆儿气得上来一把夺去烟嘴塞在自己的衣兜里,惹得老头儿一怒之下,把烟盒扔在地上,还嫌不解气,手一撩,又将烟灰缸子打落地上。还抓起桌上沏满热茶的大瓷壶,用力“叭”地摔在地上,老婆儿吓得一声尖叫,看着满地碎瓷片和溅在四处的水渍,老婆子直气得冲着老头大叫: “离婚!马上离婚!” ③同样的怒火也在老头儿的心里燃烧着。只见他嘴里一边像火车喷气那样不断发出声音,一边冲到门口,猛拉开门跑出去,还使劲带上门。好似从此一去就再不回来。 ④老婆儿火气未消,站在原处,面对空空的屋子,一种伤心和委屈爬上心头。她想,要不是自己年轻时候得了那场病,有了孩子,她可以同孩子住去,何必跟这愈老愈执拗、愈急躁、愈混账的老东西生气? ⑤不知为什么,他们每次打架过后两小时,心情就非常准时地发生变化,像刚才那么点儿小事还值得吵闹么?——她每次吵过架冷静下来时都要想到这句话。可是……老头儿总该回来了;他们以前吵架,他也跑出去过,但总是一个小时左右就悄悄回来了。但现在已经两个小时仍没回来。外边正下大雪,老头儿没戴帽子、没围围巾就跑了,外边地又滑,瞧他临出门时气冲冲的样子,别不留神滑倒摔坏吧?想到这儿,她竟在屋里呆不住了,起身穿上外衣,走出房子去了。 ⑥雪下得正紧,雪是夜的对比色,好像有人用一支大笔蘸足了白颜色把所有树枝都复勾一遍,使婆娑的树影在夜幕上白绒绒、远远近近、重重叠叠地显现出来。于是这普普通通、早已看惯了的世界,顷刻变得雄浑、静穆、高洁,充满活鲜鲜的生气了。 ⑦她一看这雪景,突然想到她和老头儿的一件遥远的往事。五十年前,他们在一个学生剧团。她的舞跳得十分出众。每次排戏回家晚些,他都顺路送她回家。她记得那天也是下着大雪,两人踩着雪走,也是晚上八点来钟,在沿着河边的那段宁静的路上,他突然仿佛抑制不住地把她拉到怀里去。她猛地推开他,气得大把大把抓起地上的雪朝他扔去。直打得他浑身上下像一个雪人。他们的恋爱就这样开始了。——从一场奇特的战斗开始的。 ⑧多少年来,这桩事就像一张画儿那样,分外清楚而又分外美丽地收存在她心底。每逢下雪天,她就不免想起这桩醉心的往事。年轻时,她几乎一见到雪就想到这事;中年之后,她只是偶然想到,并对他提起,他听了都要会意地一笑,随即两人都沉默片刻,好像都在重温旧梦。自从他们步入风烛残年,即使下雪天气也很少再想起这桩事。但为什么今天它却一下子又跑到眼前,分外新鲜而又有力地来撞她的心? ⑨可现在她多么希望身边有一只手,希望老头儿在她身边! ⑩真幸运呢!她这么老,还有个老伴。四十多年如同形影,紧紧相随。尽管老头儿爱急躁,又固执,不大讲卫生,心也不细等等,却不失为一个正派人,一辈子没做过一件亏心的事。一副直肠子,不懂得与人记仇记恨……她愈想,老头儿似乎就愈可爱了。 ⑾她在雪地里走了一个多小时,老头儿仍不见,雪却稀稀落落下小了。只有先回去了,看看老头儿是否已经回家了。当将要推开屋门时,心里默默地念叨着:“愿我的老头儿就在屋里!” ⑿屋门推开了,啊!老头儿正坐在桌前抽烟。地上的瓷片都扫净了。炉火显然给老头儿捅过,呼呼烧得正旺。顿时有股甜美而温暖的气息,把她冻得发僵的身子一下子紧紧地攫住。她还看见,桌上放着两杯茶,一杯放在老头儿跟前,一杯放在桌子另一边,自然是斟给她的……老头儿见她进来,抬起眼看她一下,跟着又温顺地垂下眼皮。 ⒀她站着,好像忽然想到什么,伸手从衣兜里摸出刚才夺走的烟嘴,走过去,放在老头儿跟前。什么话也没说,赶紧去给空着肚子的老头儿热菜热饭,还煎上两个鸡蛋……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选择老夫老妻为对象,选择“吵架”这一生活小事为冲突点,正是要歌颂真挚感情的伟大,可贵。 B. 小说中,妻子在家强势,每次都把老头儿气得离家出走,结尾写老头儿“抬起眼看她一下,跟着又温顺地垂下眼皮”正说明了这一点。 C. 小说以时间顺序展开,但又使用插叙来丰富情节,如插入“恋爱时”的场景,来说明他们是有很好的感情基础的,从而为和好作伏笔。 D. 老婆子是一个“刀子嘴豆腐心”的女形象,她生性好强,性情急躁,但又重情重义,还善于反省。 8. 老夫妻吵架过后,老婆子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简要叙述。(6分) 9. 结合文中第⑥段对“雪”的描写,简要分析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彭越,昌邑人,字仲。常渔钜野泽中,为群盗,陈胜之起,少年或谓越曰“诸豪桀相立畔秦,仲可效之。”彭越曰:“两龙方斗,且待之。” 岁余泽少年百余人往从彭越曰仲为长越谢少年强请乃许。与期旦日日出会,后期者斩。旦日日出,十余人后。越谢曰:“臣老,诸君强以为长。今期而多后,不可尽诛,诛最后者一人。”令斩之。皆笑曰:“何至是?请后不敢。”于是越引一人斩,设坛祭,乃令徒属。徒属皆大惊,莫敢仰视。乃行略地,收诸侯散卒,得千余人。 沛公击昌邑,彭越助之。汉二年,沛公与诸侯击楚,彭越将其兵三万余人归汉,拜越为魏相国。擅将其兵,略定梁地。汉王败彭城,越复亡其所下城,将其兵北居河上。汉三年,越往来为汉游兵,击楚,绝其后粮。汉四年,项王与汉王相距荥阳,越下睢阳、外黄十七城。汉五年秋,项王南走,越复下昌邑旁二十余城,得谷十余万斛,以给汉王食。项籍已死。立越为梁王,都定陶。 十年秋,陈稀反,高帝自往击,至邯郸,微兵梁王。梁王称病,使将将兵诣邯郸。高帝怒,使人让梁王。梁王恐,欲自往谢。其将扈辄曰:“王始不往,见让而往,往则为禽矣。不如遂发兵反。”梁王不听。梁王怒其太仆,欲斩之。太仆亡走汉,告梁王与扈辄谋反。上使使掩梁王,梁王不觉,捕梁王,囚之洛阳。有司治反形已具,请论如法。上赦以为庶人,传处蜀青衣①。至郑,逢吕后从长安来,道见彭王。彭王为吕后泣涕,自言无罪,愿处故昌邑。吕后许诺,与俱东至洛阳。后白上日:“彭王壮士,今徙之蜀,此自遗患,不如遂诛之。”于是吕后令其舍人告彭越复谋反。廷尉王恬开奏请族之。上乃可,遂夷越宗族。 (选自《史记•魏豹彭越列传》) 【注】①青衣:县名。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岁余/泽少年百余人/往从/彭越曰/请仲为长/越谢/少年强请/乃许/ B. 岁余/泽少年百余人/往从彭越/曰/请仲为长/越谢/少年强请/乃许/
展开余下试题C. 岁余/泽少年百余人/往从彭越/曰/请仲为长/越谢少年/强请/乃许/ D. 岁余/泽少年/百余人往从彭越/曰/请仲为长/越谢/少年强请/乃许/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臣,君主时代的官吏,也指官吏对君主的自称,有时还可以表示谦卑时自称。 B. 相国,古官名,春秋战国时除楚国,各国都设相,称相国、相邦,为百官之长。 C. 舍人,王公贵人的亲信或门客的通称,主要职责是为王公贵人看守大门。 D. 夷,古代一人犯死罪而诛灭其亲属的刑罚制度,通常犯谋反罪的人会受此刑罚。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彭越为人冷静,富有管理才能。陈胜起义,少年劝他效仿,他没有此想法,成为首领后,他明确命令坚定执行,确立了威信。 B. 彭越助汉灭楚,立下汗马功劳。在楚汉之争中,彭越帮助刘邦攻楚,曾截断过楚国粮道,还攻下很多城池,最后被封为梁王。 C. 彭越拒绝出兵,引来高祖责备。汉高祖率兵讨伐陈稀,向彭越征兵,彭越称病,只派将领带军队到邯郸,高祖派人责备他。 D. 彭越坚持己见,未听造反建议。彭越害怕高祖怪罪,本想亲自前往谢罪,他的部将扈辄建议他发兵反叛,可彭越并未听从。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汉王败彭城,越复亡其所下城,将其兵北居河上。 (2)有司治反形已具,请论如法。 (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共9分) 饮酒 陶渊明 秋菊有佳色,裛①露掇其英,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日入群动息,归鸟趣林鸣。 啸傲东轩②下,聊复得此生。 【注释】①裛(yì):古同“浥”,沾湿。②轩;窗。 14. 下列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一、二句写带露采菊,时间在清晨;七八句写倦鸟归林,时间在傍晚。都是作者眼前所见之景。 B. “忘忧物”指“菊”,通过赏菊,作者忘却了尘世的喧嚣和仕途的忧愁。 C. “壶自倾”有斟酒之意,还有酒壶倾尽之意,写出诗人独酌时间之长,从而表现诗人愁情之重。 D. 末尾两句即有对隐居悠闲之乐的形象描绘,也体现了归隐后的悠然自得,寄情田园之情。 15. 作为陶渊明诗歌的常见意象,秋菊、归鸟有何象征意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分别结合陶渊明其他诗文简要分析。(6分) (三)(每空1分,共6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作者顺随自然的变化走到生命的尽头。 (2)《劝学》中“ , ”两句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登高远望,首先想到孙权这位著名的历史人物,不禁感叹的两句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吴歌是吴语方言地区广大民众的口头文学创作, 于江苏省东南部,苏州地区是吴歌产生发展的中心地区。吴歌 ,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唐诗、宋词、元曲并列于文学之林,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地位。吴歌 ,《楚辞•招魂》即有“吴蔡讴,奏大吕些”的记载。宋代郭茂倩编《乐府诗集》时将吴歌编入《清商曲辞》的《吴声曲》。明代冯梦龙采录宋元到明中叶流传在民间的大量吴歌,辑录成《山歌》《挂枝儿》。( ),经过书商刊刻、文人传抄和民间艺人的口传,保存了大量长篇叙事歌。“五四”运动前后,北京大学发起了歌谣运动,《展报副镌》于190年起连载吴歌。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量吴歌得到搜集、整理和研究。特别是对长篇叙事吴歌的挖掘、发现和“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歌谣卷的出版编纂,大量的吴歌得到了抢救性的搜集和保存。进入21世纪,有关部门又出版了几百万字的吴歌口述和研究资料。吴歌在没有任何乐器伴奏的情况下吟唱,口语化的演唱是其艺术表现的基本方式。刘半农为顾颉刚的《吴歌甲集》作序说,吴歌的意趣不外乎“语言、风土、艺术三项”,而“这三件事,干脆说来,就是民族的灵魂”。吴歌不仅是吴语地区至今仍然 在民间的口头文学形式,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也是研究方言的珍贵资料。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发源 口传心授 生生不息 保存 B. 发源 口口相传 源远流长 存活 C. 发端 口口相传 生生不息 存活 D. 发端 口传心授 源远流长 保存 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清代是长篇叙事吴歌的成熟繁荣时期 B. 长篇叙事吴歌在清代逐渐成熟繁荣 C. 清代 长篇叙事吴歌逐渐繁荣成熟 D. 长篇叙事吴歌在清代开始繁荣成熟起来 19. 文中画横线 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特别是长篇叙事歌的挖掘、发现和“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歌谣卷的编集出版,大量的吴歌得到了抢救性的搜集和保存。 B. 特别是对长篇叙事吴歌的发现、挖掘和“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歌谣卷的出版编纂,大量的吴歌得到了抢救性的搜集和保存。 C. 特别是长篇叙事吴歌的发现、挖掘和“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歌谣卷的编纂出版,使大量的吴歌得到了抢救性的搜集和保存。 D. 特别是对长篇叙事吴歌的挖掘、发现和“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歌谣卷的编纂出版,使大量的吴歌得到了抢救性的搜集和保存。 20. 下面几个话语情境存在五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并加以修改,使之准确、得体。(5分) 情境一:某杂志上有一条请柬:“我明日乔迁新居,为答谢您的祝贺,特于家中备下薄酒……” 情境二:电视剧《新水浒传》中,晁盖送给捕头雷横十两银子,雷横一边接过银子一边说:“多谢晁大哥,那我就笑纳了。” 情境三:记者连载报道:“滨河游园开放后,我已多次光顾,不论是春天的姹紫嫣红,还是冬天的玉树琼枝,我都领略过。……” 情境四:电台新闻广播稿:5日以来的多场豪雨,造成阿里山景区道路阻断……滞留游客可望明日返回住地。 21. 将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合乎要求的七字对联,并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6分) 绿艾悬门 大地蟠桃 青蒲注酒 人间橡树 几度红 益芬芳 千寻碧 漆藻彩 (1)贺寿对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端午节对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评剧表演艺术家新凤霞不小心摔碎一把小茶壶。这把小茶壶跟随她多年,是她的一件心爱之物。所以,壶碎令她心痛。但是,新凤霞马上安慰自己:“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我得马上赔自个儿一把壶!”于是,新凤霞不再责怪自己,扔掉碎壶,迅速上街,买了一把更加漂亮的小茶壶赔给自个儿,新凤霞把新壶摆在原处,禁不住露出舒心的微笑。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也需要一种与自己讲和的智慧。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1. C 【解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