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77  2021-11-04
标签: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77]
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2022届高三上学期10月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罗山县2021—2022学年度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调研考试
语 文 试 题
一、现代文阅读200(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所谓诗话,就是评述有关诗歌问题所写的随笔式著作。其内容繁杂,结构松散,涉题广泛,笔调轻松,表达灵活。诸家诗话虽各有偏重,但兼及其他内容是其共同点。
北宋中叶是诗话的起始时期,欧阳修《六一诗话》是诗话体著作的开山之作。书中当然不乏真知灼见,而该书最具代表性和深远意义的则是开创了“诗话体”,此后一倡百和,仿效者不绝于后,成为中国古代文论的一大看点。北宋中期以后,江西诗派及其追随者活跃于诗坛,出现了一些带有这派倾向的诗话著作,如吕本中的《紫薇诗话》、陈师道的《后山诗话》、洪刍的《洪驹父诗话》、范温的《潜溪诗眼》、周紫芝的《竹坡老人诗话》等。至南宋,由于有了前面诗话的积累,出现了诗话总集一类的著作。如《诗话总龟》,开创了以内容性质分类的诗话体例,在诗歌鉴赏和诗论建设方面提供了大量资料。
南宋后期,诗话发展已进入成熟期,出现了比较系统的诗论之作,如严羽的《沧浪诗话》,它具有鲜明的针对性、理论性和系统性。书中分别论述了诗辨、诗体、诗法、诗评和诗证。从论述中看出,“以禅喻诗”是其诗论的命脉和基调,尊唐抑宋是其诗评标准和基本倾向。该书最显著的特点是将“以禅喻诗”“妙悟”等学说加以理论化和系统化,所谓“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主张“学诗以识为主”,有“识”的能力才能辨别“体制”的艺术特征,进入悟境。作者将这些主张和观点贯穿于全书之中,从而形成系统、完整的诗学理论体系,这标志着宋代诗话已经进入了成熟期。
宋代诗话还辑录了记述类和评论类的诗,资料保存十分丰富。更难得的是保存了许多古代已经散佚的诗歌资料,如《诗话总龟》《苕溪渔隐丛话》《诗人玉屑》等诗话汇编著作中就保存了逸书、逸诗、逸事之类的材料。另外,自《六一诗话》诞生后,诗话体著作久盛不衰,到清代还大量出现,说明其有文体传承的价值。诗话中常以诗歌作品作为切入点,从审美的视角深入细致地探讨诗歌创作的艺术性问题,时有精辟之见,能起到以小见大、举一反三、闻一见十的作用。宋代诗话发掘、整理、提炼和总结了前人诗歌创作上的经验,显示出前人的聪明才智和艺术成就,为后人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创作经验和有价值的研究资料。
有一种话语方式常在宋代诗话中出现,这就是评点式批评方法。这种方法,不求全面系统,也不考虑其间的连贯性,仅就某个问题或摘论、摘句进行析评,随感而发,要言妙道,一则一段,一目了然。不求高谈阔论,但求说深、说透而具说服力。宋代诗话中发挥得淋漓尽致的评点式批评方法,是一笔不可多得的文论遗产,对后人研究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确有助益。宋代诗话探讨了诗学理论方面的一些重要问题。宋代诗话中还出现了大量名词术语,这是古人诗学观念和文艺思想的一种反映,独具中国特色,有深入研究的价值。同时还能看出论者在诗学上的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理论水平所能达到的高度和深度。凡此种种,均有其理论研究价值。
当然,宋代诗话难免有其时代的局限和著者的缺憾,但就其整体而言,毕竟是瑕不掩瑜,不愧是中国古代文论的宝藏之一。
(摘编自殷光熹《略论宋代诗话》)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浏览完整试题A.欧阳修的《六一诗话》出现后之所以被纷纷效仿,主要原因在于其独特的“诗话体”形式和真知灼见。
B.南宋时期的《诗话总龟》能在诗歌鉴赏和诗论建设方面成就突出,与前代诗话的发展密不可分。
C.《沧浪诗话》是宋代诗话发展成熟的标志,它在诗学理论体系方面超越了前代作品。
D.诗话著作长盛不衰,在于它具有的文体传承价值,也在于其提供的具体创作经验和大量的研究资料。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从诗话的概念入手,介绍了其内容、形式等方面的特征,并指出了各家诗话的共性。
B.文章第二段回顾了诗话的初步发展历程,指出了不同时期诗话的代表作品及其基本特点。
C.文章第三段中以举例、对比、比喻等论证方法,表现了宋代诗话的多个方面的成就。
D.文章采用“总一分一总”的结构形式,不仅分析了宋代诗话的优点,也指出了其局限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沧浪诗话》中确立了“以禅喻诗”的诗论命脉和基调,将佛家的“妙悟”等理论引入到诗话中,主张以“识”辨“体”,进入悟境。
B.宋代诗话有记述和评论两种类型,保存了许多古代散佚的逸书、逸诗、逸事等材料,如《诗话总龟》《诗人玉屑》等。
C.评点式批评方法不能全面系统连贯性地评价诗歌,但它能抓住一句诗或者一个问题随感而发,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D.探讨诗歌的形象性、抒情性、功能性、真实性、典型性及诗歌原理方面带有规律性的问题,是宋代诗话最为重要的成就。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万众瞩目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被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这座世界上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单体机场航站楼不仅代表了北京未来的战略规划发展,更是艺术设计、科学技术、勤劳智慧的结晶,完美诠释中国基建实力的新高度。大兴机场成功通航的背后,凝聚了我国众多的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承担整体基建和总体方案实施的东方航空、5G解决方案提供商华为、网络运营商联通以及人脸技术提供方云从都大显身手。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设计创新和技术突破是中国建筑飞速发展的缩影,这场空中国门的巨大变革背后凝聚多方建设者的 智慧协同、攻坚克难、甘于风险和勇于创新精神。
(摘编自《诠释中国基建实力新高度》)
材料二:
“新基建”是与传统基建相对应,结合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特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为经济社会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提供底层支撑的具有乘数效应的战略性、网络型基础设施。2020年4月20日,国家发改委首次明确“新基建”的范围,主要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三个方面内容。融合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进而形成的基础设施。比如,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它不仅仅是某一项信息通信技术与传统基础设施的简单叠加,更是围绕行业需求,通过打造高效的云计算能力、构建先进的网络基础部署广泛的感知终端,加强传统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从而进一步挖掘传统基础设施服务能力。“新基建”具有突出的跨行业、跨领域属性,涉及多个主管部门,需要加强跨部门统筹协调,实现服务智慧化和管理网络化,拓展传统基础设施服务空间范围,提高传统基础设施的运行效率、管理效率、服务能力,重构服务供给与公共管理关系。
(摘编自马相东、王跃生《加快发展新基建新服务》)
材料三: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就是一场典型的数字时代抗疫战争,也是“新基建”发挥效能的实战演练。此次战疫,大量运用信息化手段支撑抗疫复工,”“密切接触者测量仪”累计提供服务已逾16亿人次;“一网畅行”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大数据系统累计服务4000多家企业或部门;以“卫星遥感”保障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建设任务;为各地空管装备提供24小时技术支持;通过算法,对监控视频进行高清还原,有效解决寻人不便问题……中国电科已形成包括社会治理、社会服务、自主安全、民航空管、智能交通等在内的新基建布局体系,正不断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帮助企业打造自主创新教字智能工作环境,成体系推出全产业链整体解决方案。当“新基建”的快车启动,中国电科已在拥抱变化,主动变革,肩负起“国之重器”的时代责任,在接续奋斗中加快“新基建”进程。
(摘编自《中国电科:拥抱变化、积极变革,加快推进“新基建”》)
4.下列对“新基建”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新基建”具有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等适应国家战略需求的特点,是战略性、网络型的基础设施。
B.“新基建”的范围在国家层面上有明确的界定,就是指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三个方面内容。
C.“新基建”中的融合基础设施包括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它已不属于某一项信息通信技术与传统基础设施的简单叠加。
D.“新基建”并不排斥传统基础设施,而是致力于拓展传统基础设施服务空间范围,提高传统基础设施运行、管理效率和服务能力。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北京大兴机场”的建设凝聚了众多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具有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特征,属于“新基建”的范畴。
B.凝聚多方建设者智慧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代表了中国基建实力的新高度,更是艺术、科学和勤劳的结晶,居世界领先地位。
C.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数字时代对“新基建”效能的一次实战演练,大量事例证明“新基建”在抗疫和复工方面效果显著。
D.在此次疫情防控中,中国电科形成的新基建布局体系,体现了新基建跨行业跨领域的特性,帮助许多企业实现了提高效率的目标。
6.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和中国电科在打造“新基建”的进程中有哪些共同点?请概括说明。(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一9题。
命 若 琴 弦
史铁生
“你师爷一辈子才冤呢。”
“他弹断了多少根?”
“他本来能弹够一千撂,可他记成了八百。要不然他能弹断一千根。”
天不亮老瞎子就上路了。他说最多十天就回来。准也没想到他竟去了那么久。


展开余下试题 老瞎子回到野羊坳时已经是冬天。漫天大雪,灰暗的天空连接着白色的群山。没有声息,处处也没有生气,空旷而沉寂。所以老瞎子那顶发了黑的草帽就尤其躜动得显著。他蹒蹒跚跚地爬上野羊岭。庙院中衰草瑟瑟,蹿出一只狐狸,仓皇逃远。
村里人告诉他,小瞎子已经走了些日子。
“我告诉他等我回来。不知道他干嘛就走了。他没说去哪儿?留下什么话没?”
“他说让您甭找他。”
“什么时候走的?”
人们想了好久,都说是在兰秀儿(小痞子的心上人)嫁到山外去的那天。老瞎子心里便一切全明白。
众人劝老瞎子留下来,这么冰天雪地的上哪几去?不如在野羊坳说一冬天书。老瞎子指指他的琴,人们见琴柄上空荡荡已经没了琴弦。老瞎子面容也憔悴,呼吸也孱弱,嗓音也沙哑了,完全变了个人。他说得去找他的徒弟。
若不是还想着他的徒弟,老瞎子就回不到野羊坳。那张他保存了五十年的药方原来是一张无字的白纸。他不信,请了多少识字而又诚实的人帮他看,人人都说那果真是一张无字的白纸。老瞎子在药铺前的台阶上坐了一会儿,他以为是一会儿,其实已经几天几夜,骨头一样的眼珠在询问苍天,脸色也变成骨头一样的苍白。有人以为他是疯了,安慰他,劝他。老瞎子苦笑:七十岁了再疯还有什么意思?他只是再不想动弹,吸引着他活下去、走下去、唱下去的东西骤然间消失干净。就像一根不能拉紧的琴弦,再难弹出悦耳的曲子。老瞎子的心弦断了,准确地说,是有一端空无所系了。老瞎子在一个小客店里住了很久觉得身体里的一切都在熄灭。他整天躺在炕上,不弹也不唱,一天天迅速地衰老。直到忽然想起他的徒弟,他知道自己的死期将至,可那孩子在等他回去。
茫茫雪野,皑皑群山,天地之间躜动着一个黑点。走近时,老瞎子的身影弯得如一座桥。他去找他的徒弟。他知道那孩子目前的心情、处境。
他一路走,便怀恋起过去的日子,才知道以往那些奔奔忙忙兴致勃勃的翻山、赶路、弹琴,乃至心焦、忧虑都是多么欢乐!那时有个东西把心弦扯紧,虽然那东西原是虚设。老瞎子想起他师父临终时的情景。他师父把那张自已没用上的药方封进他的琴槽。“您别死,再活几年,您就能睁眼看一回了。”说这话时他还是个孩子。他师父久久不言语。最后说:“记住,人的命就像这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不错,他的一辈子都被那虚设的目的拉紧,于是生活中叮叮当当才有了生气。重要的是从那绷紧的过程中得到欢乐,老瞎子知道怎么对自己的徒弟说了。
在深山里,老瞎子找到了小瞎子。
小瞎子正跌倒在雪地里一动不动,想那么等死。老瞎子懂得那绝不是装出来的悲哀。小瞎子哭了几天几夜,老瞎子就那么一声不吭地守着。火光和哭声惊动了野兔子、山鸡、野羊、狐狸和鹞鹰……
终于小瞎子说话了:“干嘛咱们是瞎子!”
“就因为咱们是瞎子。”老瞎子回答。
终于小瞎子又说:“我想睁开眼看看,师父,我想睁开眼看看!哪怕就看一回。”
“你真那么想吗?”
“真想,真想……”
老瞎子把篝火拨得更旺些。
雪停了。铅灰色的天空中,太阳像一面闪光的小镜子,鹞鹰在平稳地滑翔。
“那就弹你的琴弦,”老瞎子说,“一根一根尽力地弹吧。”
“师父,您的药抓来了?”小瞎子如梦方醒。
“记住,得真正是弹断的才成。”
“您已经看见了吗?师父,您现在看得见了?”
小瞎子挣扎着起来,伸手去摸师父的眼窝。老瞎子把他的手抓住。
“记住,得弹断一千二百根。”
“一千二?”
“把你的琴给我,我把这药方给你封在琴槽里。”老瞎子现在才懂了师父当年对他说的话……你的命就在这琴弦上。
“怎么是一千二,师父?”
“是一千二。我没弹够,我记成了一千。”老瞎子想:这孩子再怎么弹吧,还能弹断一千二百根?永远扯紧欢跳的琴弦,不必去看那无字的白纸……
这地方偏僻荒凉,群山不断。荒草丛中随时会飞起一对山鸡,跳出一只野兔、狐狸,或者其他小野兽。山谷中鹞鹰在盘旋。
现在让我们回到开始:
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走着两个瞎子,一老一少,一前一后,两顶发了黑的草帽起伏躜动,匆匆忙忙,像是随着一条不安静的河水在漂流。无所谓从哪儿来到哪儿去,也无所谓谁是谁…… (有删改)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中老瞎子和他的师父都是智者勇者,都历经了世事沧桑和梦想幻灭,都通过追加两百根琴弦来给徒弟留下活着的目标和希望。
B.小说结构严谨,详略得当又前后照应。老瞎子离开那么久的原因篇首并未详细展开,先设疑;文中再通过回忆叙写原因进行照应。
C.小说中“雪停了。铅灰色的天空中,太阳像一面闪光的小镜子”从侧面预示着小瞎子在万念俱灰后又重新获得活着的支撑。
D.小说语言优美,有一种诗意苍凉的韵味。文中反复对群山和雪野加以渲染描写,既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又使小说具有诗化特点。
8、小说的题目“命若琴弦”意蕴深远,请结合对此题目的理解分析小说的主题。(6分)
9、本文最后两段有怎样的表达作用?请结合文本内容进行赏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费祎,字文伟,江夏鄳人也。少孤,依族父伯仁。伯仁姑,益州牧刘璋之母也。璋遣使迎仁,仁将祎游学入蜀。会先主定蜀,祎遂留益土,与汝南许叔龙、南郡董允齐名。时许靖丧子,允与祎欲共会其葬所。允白父和请车,和遣开后鹿车给之,允有难载之色,祎便从前请先上。及至葬所,诸葛亮及诸贵人悉集,车乘甚鲜,允犹神色未泰,而祎晏然自若。持车人还,和问之,知其如此,乃谓允曰:“吾常疑汝与文伟优劣未别也,而今而后,吾意了矣。”
先主立太子,祎与允俱为舍人,迁庶子。后主践位,为黄门侍郎。丞相亮南征还群僚于数十里逢迎年位多在祎右而亮特命祎同载由是众人莫不易观亮以初从南归以祎为昭信校尉使吴。诸葛恪、羊衜等才博果辩,论难锋至,祎辞顺义笃,据理以答,终不能屈。权甚器之,谓祎曰:“君天下淑德,必当股肱蜀朝,恐不能数来也。”还,迁为郎中,亮北驻汉中,请祎为参军。建兴八年,转为中护军,后又为司马。值军师魏延与长史杨仪相憎恶,每至并坐争论,延或举刃拟仪,仪泣涕横集。祎常入其坐间,谏喻分别,终亮之世,各尽延、仪之用者,祎匡救之力也。亮卒,祎为后军师。顷之,代蒋琬为尚书令。琬自汉中还涪,祎迁大将军,录尚书事。
延熙七年,魏军次于兴势,假祎节,率众往御之。光禄大夫来敏至祎许别,求共围棋。于时羽檄交驰,人马擐甲,严驾已讫,祎与敏留意对戏,色无厌倦。敏曰:“向聊观试君耳!君信可人,必能办贼者也。”祎至,贼遂退,封成乡侯。琬固让州职,祎复领益州刺史。祎当国功名,略与琬比。十一年,出驻汉中。自琬及祎,虽自身在外,庆赏刑威,皆遥先咨断,然后乃行,其推任如此。十六年岁首大会,魏降人郭循在坐。祎欢饮沉醉,为循手刃所害,谥曰敬候。 (选自《三国志•蜀书》)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丞相亮南征还群僚/于数十里逢迎/年位多在祎右/而亮特命祎同载/由是众人莫不易观/亮以初从南归/以祎为昭信校尉使吴


展开余下试题B.丞相亮南征还/群僚于数十里逢迎/年位多在祎右/而亮特命祎同载/由是众人莫不易观亮/以初从南归/以祎为昭信校尉使吴
C.丞相亮南征还/群僚于数十里逢迎/年位多在祎右/而亮特命祎同载/由是众人莫不易观/ 亮以初从南归/以祎为昭信校尉使吴
D.丞相亮南征还/群僚于数十里逢迎/年位多在祎右/而亮特命祎同载/由是众人莫不易/观亮以初从/南归以祎为昭信校尉/使吴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舍人,随侍身边的亲近属官的通称,战国及秦初王公贵族都有舍人。
B.践位,文中指后主刘禅承继皇位。与“践位”意思相近的还有“履至尊”“君临天下”等词语。
C.建兴,后主刘禅的年号。年号是我国从秦初开始使用的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D.刺史,官职,汉初指出刺各地检核问事的官员;汉武帝时每部置刺史一人;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费祎出生于江夏鄳地,小时候父亲死了,靠族父伯仁拉扯成人。后来,刘璋召见费祎,伯仁就将他带入蜀地。
B.费祎与董允一同乘坐简陋的车子前往许靖儿子的墓地。董允脸上露出难以乘坐的神色,而费祎“从前请先上”,始终无怨言,神态泰然自若。
C.魏延与杨仪不睦,每次一见面都争论不休。费祎对他们极力劝说,晓以利害,让两人都发挥了各自的职能作用。
D.费祎退魏军后封侯,主持国事政绩名望堪比蒋琬,即使在地方任职,朝廷重要的事情也要先征求他的意见请他决断,深受后主信任。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权甚器之,谓祎曰:“君天下淑德,必当股肱蜀朝,恐不能数来也。”(5分)
(2)延熙七年,魏军次于兴势,假祎节,率众往御之。(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两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一15题。
欲与元八卜邻①先有是赠
白居易
平生心迹最相亲,欲隐墙东②不为身。明月好同三径③夜,绿杨④宜作两家春。
每因暂出犹思伴,岂得安居不择邻?可独终身数相见,子孙长作隔墙人。
【注】①卜邻:选择做邻居。②墙东:出自《后汉书•逸民传》,指隐居之地。③“三径”出自陶渊明诗句“三径就荒,松菊犹存”。④绿杨:出自《南史•陆慧晓传》;“慧晓与张融并宅,其闻有池,池上,有二株杨柳。”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直抒胸臆,诗人与元八志趣相投,都渴望隐逸,不谋求自身的功名利禄。
B.颈联直述与反问,暂时外出尚且期待良侣偕行;长期定居,又怎可不择佳邻?
C.尾联由喜转悲,即使与好友为邻,可常与好友见面,自己还是难免孤独终身。
D.全诗语言平白浅切,生动自然,与他惯常“老妪能解”的诗歌风格如出一辙。
15、颔联有怎样的表达特点?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登高》中诗人远离故乡,又处暮年,表达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
, 。
(2)善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人总是更容易成功,《劝学》中表达上述意思的概括性的两句是 , 。
(3) 《逍遥游》中描绘的鲲鹏体型硕大无比,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即使如此,在作者看来也并非逍遥,因为 , 。它依然有所恃。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毛笔——“文房四宝”之一,其起源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随着文化的发展,毛笔被赋予很多 。毛笔虽然是一种书写工具,但是它所衍生出来的毛笔文化,已经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并体现在了“用笔之道”上。“用笔之道”便是“做人之道”,简单来讲,就是外柔内刚。毛笔的毛很软,蘸上墨后则要写出力度,要 ,这就叫以柔克刚。毛笔的毛是个柔软的东西,写出来的字却很有风骨,这是中国人的一种美学。把那么多柔软的毛集中在一起,体现了君子 的文化理念。每个人 可以提出不同的意见,但是都朝着相同的目标努力前进,彼此尊重,形成合力。那么在我们书写的过程当中,就得把握住中锋,用笔一定不散,这就是智慧的中华民族。
17.下列各句中破折号和文中“毛笔——‘文房四宝’之一”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变——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
B.吱——前面一个紧急刹车,我自行车的前轱辘差点顶住了那辆车的尾灯。
C.一首优美而真挚的小诗可能长久地波动人们的心弦——只要人们的心中还存有诗意。
D.“娘娘!”——这种叫法,是我们地方上对年龄长于自己母亲的女人的昵称。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内涵 入木三分 和而不同 都
B.内含 入木三分 和而不同 虽然
C.内涵 大笔如椽 同而不和 都
D.内含 大笔如椽 同而不和 虽然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那么我们在书写的过程当中,就得把握住中锋,用笔一定不散,这就是中华民族的智慧。
B.所以在我们书写的过程当中,就得把握住中锋,用笔一定不散,这就是智慧的中华民族。
C.那么我们在书写的过程当中,就得把握住中锋,用笔一定不能让它散,这就是智慧的中华民族。
D.所以我们在书写的过程当中,就得把握住中锋,用笔一定不能让它散,这就是中华民族的智慧。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第一次接触到2021年,是在作文课上,那时候我们正年少,咬着铅笔,在本子上一笔一画写下20年后的自己。那是我们一生的黄金时代,对未来有着许多奢望与幻想。我们以为我们会永远在一起, ① 。如今,幻想中的2021年已经到来,你当年的梦想和期待都实现了吗?那些以为永远不会分开的人,是否还陪在你的身边?曾觉得,时间是最可怕的东西,让我们不断变老,又不断失去。如今惊觉,时间其实是最宝贵的力量,你现在的生活,  ②  ;而现在的选择,  ③ 。人生应是一次次地选择的过程、一次次地奔向希望的过程的叠加。
21、请根据下面一段话分析2020年度微信使用及微信用户的特点,不超过65个字。(5分)
2021年,腾讯公布了2020年微信年度报告。报告显示,目前微信月活跃用户为11.51亿,活跃高峰为午饭前、下班后这两个时段,公众号打开的活跃高峰是21:00。在朋友圈中,男性更爱分享工作和游戏,女性更热衷分享美食和晒娃。朋友圈分享的热门歌曲TOP3为《我和我的祖国》《你笑起来真好看》《芒种》。微信支付方面,吃饭多为男性买单,购物大多女性买单。微信运动方面,日人均步数6932步,但周末少于100步的用户数达1200万。在百步青年中,女性占64%,男性占36%。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
2019午“国家科学
标签: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河南省信阳”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7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