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课文同步练习
阅读:621 2021-11-08
标签:
统编版
高二
选修中
课文同步练习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621]
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五代史伶官传序》课前预习练习(10分钟)
课前预习记录: 月 日 星期
五代史伶官传序
一、情景默写
1.五代史伶官传序
(1)《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伶官传序》引用《尚书》中的话“满招损,谦得益”,结合庄宗得失天下的史实,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伶官传序》借庄宗困于伶人而亡国警戒后人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盛衰之理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
B.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 而皆背晋以归梁
C.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故方其盛也
D.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莫愁前路无知己
3.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推究
此三者,吾遗恨也 恨:遗憾
B.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告:祭告
负而前驱 负:背着
C.一夫夜呼,乱者四应 应:应答
君臣相顾 顾:看
D.抑本其成败之迹 抑:或者
故方其盛也 方:正当,正在
4.下列词语注音、释义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勖(xù) 仇雠:仇人 忽微:微小的事
B.沮(jù) 逸豫:安乐 仓皇:匆忙的样子
C.襟(jīnɡ) 凯旋:胜利 从事:官名。这里泛指一般属官
D.伶(línɡ) 遗恨:留下的仇恨 自然:大自然
5.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 )
A.一夫夜呼 B.函梁君臣之首
C.仓皇东出 D.负而前驱
6.下列各句中“与”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契丹与吾约为兄弟
B.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C.莫能与之争
D.当与秦相较
7.下列各组句子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B.此三者,吾遗恨也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
C.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虽九死其犹未悔
D.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 数十伶人困之
8.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爱:喜爱
以致天下之士 致:招致,招引
B.惠文、武、昭襄蒙故业 蒙:继承
追亡逐北 北:败逃的军队
C.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推其根本
数十伶人困之 困:困乏
D.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抗:抵抗
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举:全,整个
9.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推其根本 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务:要务
B.有28……杜赫之属为之谋 属:下属 秦人开关延敌 延:迎击
C.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组:绳索 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抗:抗争
D.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举:全,整个 以致天下之士 致:招致,招引
三、其他
10.《伶官传序》推究庄宗得失天下,有很多事例可选,作者选择的事例有何特点?为何要这样选材?
11.词类话用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_______)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_______)
12.分析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
而告以成功 (_______)
泣下沾襟 (_______)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_______)
浏览完整试题
13.判断下列文化常识的正误。
(1)从事,官名,源于汉武帝时期,有刺史属吏之称,分为别驾从事史、治中从事史等,主要职责是主管文书、察举非法。《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的“从事”指一般属官。(______)
(2)古代祭祀用牛、羊、猪各一头叫太牢,用羊、猪各一头叫少牢。一般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______)
(3)伶官:古代宫廷中的乐官和授有官职的演戏艺人。(______)
参考答案
1.盛衰之理 虽曰天命 岂非人事哉 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 自然之理也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岂独伶人也哉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默写时需要注意以下字词书写:衰、岂、逸豫、微、溺、哉。
2.C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之:结构助词,的/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B.以:介词,把/以:连词,相当于“而”表顺承;
C.两个“方”均为副词,正当……时。
D.莫:不定代词,没有谁/莫:副词,不要。
故选C。
3.C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C.应:响应。
故选C。
4.A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常用字字音,理解文言文词语含义能力。
B.“沮”应读“jǔ”;
C.“襟”应读“jīn”;
D.自然:理所当然。
故选A。
5.B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
A.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B.函,名词作动词,用木匣子装;
C.东,名词作状语,从东面;
D.前,名词作状语,向前。
故选B。
6.B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与:介词,和;
B.与:动词,给;
C.与:介词,和;
D.与:介词,和。
故选B。
7.D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于:介词,被/于:介词,在;
B.也:表判断/也:用于句中,表语气停顿;
C.虽:虽然/虽:即使;
D.两个“之”都为代词,代庄宗。
故选D。
8.B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在句中意义的能力。
A项,“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中“爱”解释错误,这里的“爱”,吝惜。
C项,“数十伶人困之”中“困”解释错误,这里的“困”,围困,困扰。
D项,“非抗于九国之师也”中“抗”理解错误,这里的“抗”,匹敌,相当。
故选B。
9.D
【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
A项,“务”,致力于,专力从事。
B项,“属”,类、辈、指某一类人。
C项,“抗”,匹敌、相当。
故选D。
10.为论证中心论点,作者并未赘述庄宗身世或伶官轶事,也未过多地列举事例,而是从纷繁的史料中,仅选取了传奇色彩较浓、颇具典型意义的庄宗得失天下的史事,以洗练的文字、沉挚充沛的感情、抑扬顿挫的语调、纵横捭阖的气势加以叙述。
此处选用这一故事,一者可与《新五代史》中关于庄宗的正史内容构成一种补充和印证关系,避免了将《新五代史》《唐本纪》中
上一篇: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五代史伶官传序》配套作业
下一篇:
选择性必修中册《五代史伶官传序》理解性默写题汇编
标签:
统编版
高二
选修中
课文同步练习
相关:
关于“高二语文选”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62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