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中试卷
阅读:80 2021-11-10
标签:
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期中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0]
黑龙江省八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合考试语文试题
黑龙江省2021-2022学年度上学期八校期中联合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青春审美文化是“青春”“审美”“文化”三概念含义叠加或交叉的一个复合概念。因此,我们可以简要地将青春审美文化定义为:一种以青春为主题的审美化的文化。
“青春”是人生在儿童与成人之间的一个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特殊性,是以多重意义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矛盾结构来标志的。首先,在生理意义上,青春期是人体结构趋于成熟、定型的时期;其次,在心理意义上,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和个你人格开始形成并初步确立的时期。因此,青春期是个体开始同时作为生物和社会的独立主体进入世界生活的时期,这个时期对于个体的特殊意义是:个体第一次独立地面对世界,并且开始确立了自我意识的过程。这个自我意识,具有双重内涵:第一,生物的,即性别自我意识:第二,社会的,即人格自我意识。然而,人的青春期的自我意识的双重内涵,并不是分离的,相反,它们是交叉、混合的。在青春期、自我意识不仅是交叉混合的,而且是作为未来成熟定型的雏形而活动着的,因此也是一个向未来开放的活动体。可以说,青春期自我意识的生物性与社会性的混合组成和其向未来的开放性,组合成了我们在这里说的“青春”主题。
“审美化”是当代文化对“青春”的一种独特的呈现方式。说它是独特的,因为它不只是在传统艺术呈现的意义上对“青春”做“审美的呈现”,而且是在当代文化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整体语境中,将“青春”置换为一种“审美化的生活方式”。“日常生活审美化”,是指当代文化运动中,通过先锋艺术运动,消除了生活与艺术的界限,生活与艺术相互转化,两者混合在无限制的形象生产和体验中。因此.“审美化”的当代文化意义在于,它消除了传统审美的心理距离,将对形象的有距离的审美静观,转化为无距离的审美沉浸。在日常生活审美化活动中,有两个特点必须指出:第一,鲍德里亚所指出的,影像与实在的界限的消除,即我们在审美化的生活中,不再能够区分影像与实在;第二,拉什所指出的,在对形象的审美沉浸的体验中,我们强调的不是自我表现的二级体验,而是欲望投射的初级体验——取消主客体分化的即时感官享受。简单讲,“审美化”是日常生活与艺术混合之后的形象化、平面化和无距离化运动。
对“青春”的审美化呈现,就是将“青春”主题展现为无距离的感性形象,让个体沉浸其中,投射个人关于“青春”的欲望,并且即时获得关于“青春”的感性体验。“青春”作为个体在青春期的“自我意识”,不仅混合着生物性与社会性的因素,而且具有向未来开放的特性,因此,对青春的审美化呈现也必然相应地展现出形式多变、不可定型的状态。在当代文化背景上,有三个原因极度强化了青春审美化的变化倾向:第一,主导当代社会的“求新”的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将“新”确立为个体存在的意义中心,并且规定了“当代青春”的文化内涵。第二,消费文化体制的确立。消费文化体制,为了扩大文化消费而持续制造“断”的文化消费欲望,这就使它天然地要利用和扩张青春审美化的变化机制。第三,青春的审美化呈现,是在高新技术主导的电信技术体系中进行的。新的电信技术不仅为满足大众文化消费需要提供高效生产、复制和传播声像产品的技术条件,而且从技术上赋予青春审美化无限变异的特性。简言之,当代青春的审美化有三个时代特点:变异性、消费性、电信化。而这三点都集中体现为“新”的时尚。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青春审美文化就是在当代文化中,以“青春”为主题的、由新电信技术制造的消费性的“新”的时尚文化。
浏览完整试题
(摘编自肖魔《青春审美文化论--电子时代的“青春”消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青春审美文化是复合概念,其含义由“青春”“审美”“文化”三概念叠加而成,其文化审美主题就是“青春”。
B.“青春”是人生由儿童过渡到成人的一个时期,其特殊性是由多重意义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矛盾结构来决定的。
C.“审美化”是当代文化对“青春”的一种独特的呈现方式,是日常生活与艺术混合之后的形象化、平面化和无距离化运动。
D.“青春”作为个体在青春期的“自我意识”,其向未来开放的特点,导致对“青春”的审美化呈现出多变不定的状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陈述观点时使用“可以说”“简单讲”等说法,体现了作者说理的分寸感。
B.文章列举鲍德里亚和拉什的理论,主要是为了论证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特点。
C.文章在当代文化背景之下进行原因分析,从而确定了青春审美文化的基本定义。
D.文章先提出论题,然后从三个层面由浅入深层层展开论述,条理清晰,逻辑严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青春期意味着自我意识的觉醒,而青春期自我意识具有生物性、社会性和向未来的开放性等特征。
B.在当代,“求新”的意识形态、消费文化体制、新的电信技术直接导致了青春审美化的变化倾向。
C.“审美化”借助当代文化运动中的先锋艺术,消除生活与艺术的界限并实现两者的转化。
D.当代青春审美化的“新”具体体现在它的三个时代特点上,即变异性、消费性和电信化。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3小题,12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在这片总人口超过14亿的土地上,很少有一个人的逝去会像袁隆平那样,引发如此广泛而强烈的哀思。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病逝,享年91岁。两天后,他的遗体送别仪式在长沙市明阳山殡仪馆举行,人们从全国各地赶来,献花送别的队伍绵延几公里。
此前十年,袁隆平指导的超级杂交稻亩产首次突破900公斤。2011年12月袁隆平和作家易中天有过一场对话。当时袁隆平向易中天描述自己的愿望,说想要水稻比高粱还高,穗子比扫帚还长,穗粒有花生米那么大。
“很少的土地,能产很多的粮食,多出来的土地种经济作物,穷的问题就解决了。”
2019年3月28日,博鳌亚洲论坛期间,袁隆平受李克强总理接见。临行前一天,为他拍摄纪录片的记者问,有什么特别想对总理讲的?他只答,搞海水稻、盐碱地,别的没有什么了。
他是语文教科书上的“杂交水稻之父”,他的生命,是共和国从孱弱走向强大这一进程的历史切片。而凝结在一束稻穗上的,有科学家个人对生活的热望,对真理的信仰,同时兼有举国体制带来的庞大力量,显现在时代细微之处的善意。
“国家的支持”,不仅是意志上的支撑,而是一连串实际的措施。在其他国家纷纷折戟的“三系配套”阶段,中国能够成功的原因,就在于开展了全国范围内的地区协作。这是一场发生在上世纪70年代的全国性科研会战,目标是以“野败”为雄性不育材料,得到能够配套的水稻雄性不育系,保持系以及恢复系。
2009年,新华社曾总结发生在1973年的杂交水稻攻关带来的粮食产量变化,那是一串奇迹般的数字:
1976年,全国粮食总量达到28631万吨,比1965年增长47.2%。
从1976年到1987年,中国的杂交水稻累计增产1亿吨以上,每年增产的稻谷可以养活6000多万人。
让我们回到文章开篇,2011年袁隆平与易中天的那场对话中。
在袁隆平描述完自己的“禾下乘凉梦”后,易中天接着问他,梦若成真,我们的粮食都吃不完了,全体中国人民都富起来了,那时候干吗呢?“搞文化娱乐,搞精神文明。”袁隆平说。
节选自《好好吃饭的每一天,我们都想您》
材料二
三次水稻育种革命,带动中国水稻单产水平不断上升。【下图中间线上文字从左到右依次是“系统资料、杂交育种、杂优利用(三系)、杂优利用(二系)、设计育种”】
资料中国杂交水稻数据库,国家统计局,长江证券研究所
材料三
这一天,长沙小雨。
袁隆平去世消息得到确认3小时后,载着他灵枢的车队自湘雅医院出发,经远大路,笔直驶入水稻中心。
一起送行的,还有许多闻讯赶来的市民,细密的雨落在围观者严肃的脸上。灵车绕水稻中心一圈,“沉痛悼念袁隆平院士”的黑色条幅连绵至道路尽头。
吴朝晖顾不上去见袁老师最后一面。作为水稻中心后勤处处长,他忙着安排安保、车队和现场管理,“没有心思哀伤。”
有一件事,吴朝晖一直记在心里。年初在三亚开高产攻关会时,袁隆平反复对他说,“你要认真搞科研。”后来回过头再琢磨这句话,吴朝晖估计,袁老是不想自己因为行政后勤工作而把科研放下。
“他一直都要我多搞科研。”2016年,吴朝晖挂任龙山县主管科技的副县长两年后,组织部找他谈话,有意继续留任他。他私下和袁老讲这事,老人说,我都不懂政治。吴朝晖决定放弃,回到水稻中心一边管理后勤,一边继续水稻栽培方向的科研。
2013年,吴朝晖被袁隆平派到山东负责“超级稻”的高产攻关,随后,在青岛市委的提议下,“海水稻”(耐盐碱水稻)的概念成形。
这一概念引发争议,不看好者称,“良田老百姓还不愿意种,还搞什么海水稻。”当地农田抛荒严重,谷贱伤农,农民不愿种水稻。“这种情况全国各地都有,所以袁老师一直提出要补贴粮食。”吴朝晖介绍。
“嗲嗲”是湖南话中对亲昵长辈的称呼。对整个水稻中心来说,袁隆平是大家长,“像父辈一样”。生前,水稻中心的人、财、事他都管,小到3万元以上的经费开支,大到科研方向的规划与任务安排,事无巨细,一一经手、主持。
在袁隆平身边工作了16年的胡忠孝早已熟稔老师的风格,“他安排好任务后,我们就自己去做,不用早晚汇报。他完全放手让你去干。”他对结果当然很关心。“成功了,他很高兴,像个孩子一样。没有成功,他感觉有些闷闷不乐,鼓励大家明天继续搞。”
展开余下试题
大家的“袁嗲嗲”走了。几天来,水稻中心笼罩在悲伤的阴影下。胡忠孝说,“没关系的,过几天我们就好了,照样下田。”5月24日,接回袁老的骨灰后,胡忠孝就下田去了,“科研还得继续。”
摘编自《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年轻人:“科研还得继续”》
材料四
距离袁隆平院士逝世将近一个月,袁隆平的儿子、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袁定阳已继承衣钵,北上内蒙古,继续“袁梦计划”。
18日,中国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兴安盟分中心、中国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兴安盟试验基地(下称“一中心一基地”)落户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
同日,袁定阳和10名从事数字农业的青年来到兴安盟袁隆平院士工作站,开展了“袁梦计划”二期发布会:计划在“十四五”期间在兴安盟的盐碱地上种植耐盐碱水稻20万亩,帮助当地水稻种植户实现收入翻番。
袁定阳表示,研究中心将借助“一中心一基地”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逐步实现袁隆平院士生前规划的“袁梦计划”,力争3年内实现兴安盟水稻每亩增产100公斤;培育兴安盟自主知识产权的水稻新品种;实现兴安盟耐盐碱水稻种植面积3年达到20万亩。
2020年1月13日,袁隆平在三亚发布“袁梦计划”,在盐碱地上种水稻。这一技术既可改良盐碱地和沙漠地区的生态环境,又可为沙漠地区的人口解决口粮问题,并实现种植户收入翻番。
报道介绍,1990年,袁定阳考入广西农业大学农业专业。1994年毕业后,他就进入了当时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现为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996年袁定阳又考入湖南农业大学遗传育种学专业攻读硕士。1999年,他进入香港中文大学生物系研究分子生物学,并获得博士学位。
此后,袁定阳一直从事杂交水稻的研究工作,主要从事水稻分子育种、水稻杂种优势理论与应用和第三代杂交水稻研发等研究,主持和参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863计划、省部重大等项目10余项。他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一项,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二、三等奖各一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一项,发表科技论文60余篇,申请专利20余项(其中授权专利10余项)。
摘编自中国新闻网《守护中国饭碗,接力父亲梦想》
4. 下列关于材料一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文章从袁隆平逝世引发的哀思写起,引入新闻事件,自然而引人共鸣。
B. 文章首尾两次写袁隆平和易中天的对话,既首尾呼应,又深化了主旨。
C. 文章认为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个人努力和国家支持。
D. 文章引用新华社曾总结的“一串奇迹般的数字”能增添作品的说服力。
5. 下列关于材料三、四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材料三通过吴朝晖和胡忠孝的讲述,侧面体现了袁隆平对科研的重视。
B. “补贴粮食”体现了袁老对农民的关爱,而这是他矢志科研的动力。
C. 根据材料四,“袁梦计划”的前提是改良盐碱地和沙漠地区的生态环境。
D. 材料三学生继续下田,材料四儿子北上内蒙,可见杂交水稻后继有人。
6. 如果你大学毕业,到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应聘,请结合材料的主要内容,提炼三个你想要到这里工作的理由。(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木工刘建华
王安忆
第一次看见刘建华,我就注意到他那双眼睛,特别地亮,烁烁地看着你,看到你先转开眼睛,他才转开。这样的眼神,使得他原本清秀的长相,变得尖刻起来。
刘建华是我们的第二个木工。我们将刘建华带到老黄跟前,告诉他这是我们的监工,老黄将要做的木工活一一报给他,然后让他报价。刘建华一开口报出个天价,老黄一挥手:不可能!杀下去一半。照规矩,刘建华再报一个居中的价位,这就叫讨价还价嘛。可小刘不,他依然是报原价,老黄也跟着坚持半价。我们只得出面调停,居中。刘建华一挥手,少一分不行!最后,还是依了刘建华。这样一来,等于是老黄向他让了一步。可刘建华并没有因此满足。接下来,老黄向他交代如何如何做时,每一项,他都要反着来。我们的装修工程就在这样敌对的气氛底下拉开了帷幕。
后来,我们才明白,刘建华和老黄没有仇,刘建华和我们也没有仇,只是一上来这关系就错了——我们将刘建华置于老黄的领导之下。这使他一直愤愤然,好像不是来做工,而是来报仇。每一样材料,他都要求最好的,倘若说“我们不讲究”,他便说“要有问题我不负责”。这样受刘建华折磨,真的不想再继续了。老黄也三天两头在我们面前撺掇,还暗示刘建华要是不走,他走。可是,刘建华一直作出这样的姿态:谈得拢谈,谈不拢不谈。再有,看见刘建华干活的样子,不由地,你又被他感染了。
首先,他们的工具特别齐整。电锯,擦拭得锃亮,锤、刨、键、凿,均是称手牢实,干起活来当当地响。其次,是刘建华的技术。连成见极深的老黄,都不得不承认:小赤佬基本功是好的,料忒坏!“料”是指人的品质。第三,也是最打动我们的一点,他们干活的气氛,称得上热火朝天。在一片锯刨声中,还响着乐声。那是一架小小的单放机,立在木屑堆里,放着憨直又带些委婉的淮剧唱腔。逢到副歌式的段落,刘建华和他的兄弟们便大声应和:哦唷喂,嗬嚯哉,咿兹唷嚯哉!他们穿着旧衣服,额头上冒着汗气,眼睛里放光,使你感受到劳动的快乐和骄傲。
他们能做也能吃。中午一顿,比较马虎,有时就吃菜泡饭。晚上一顿就要认真对待了。有一日,我们晚上过去,看见刘建华正在电炒锅里煎一条一尺长的花鲢。锅比鱼小,可他周转腾挪十分灵活,一条鱼煎得面面俱到,黄灿灿的,然后放进一把葱姜蒜,喷香扑鼻。
活做到一半的时分,旧历年也到了。起初,刘建华是说旧历年不回家的。临到小年夜,他才通告我们他要回家。我们说,当初不是说好的,不回家过年吗?他便微笑着反话:过年能不回家吗?这是他第一次对我们笑,虽然是带着狡黠,可我们心里还是软了。一年里不就这么一个团圆日吗?再想,不让他回,他就不回了吗?车票早二十天就订好了,倘是别人大约还可以试试,可这是谁?没有一件事,我们是较得过他的。不过,他说他过了初十,立马回来。我们自然也不敢全信了。
他是小年夜晚上走的。人去楼空的房间里,木屑都扫净了,机器擦得锃亮,锅碗瓢勺也归置整齐。壁上的架子都打齐了,散发着松木的清香。长条地板解开包装,摊开放着收干,上面摆了几件他们干活穿的旧衣服。一切有条不紊,没有一点邋遢相。心里不由感慨:倘若不是与刘建华这样的雇主关系,又弄得有些僵,那么,刘建华这样的劳动者,其实正是我们喜欢和欣赏的。可是,现在,我们不可能客观地看问题了。
元月初十这天,我们抱着试一试的心情,去了新房子。打开门,看见摊开着的白木长条地板上,搁着刘建华的大红旅行包,人不在,想必是去泡澡了。以后的几天里,人陆续回来,新房子里又响起锯刨声,还有放音机里淮剧唱腔,以及他们兴高采烈的应和:哦唷喂,嗬嚯哉,咿兹唷嚯哉!
基本上在约定的期限内完了工,结清工钱。大约是一年以后,我们才发现刘建华给我们留下的一个纪念。他将热水器百叶箱的门框打小了一圈,使得我们无法将热水器的铁罩拆下来,清除里边
(有删改)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以“木工刘建华”为题,带有为人物立传的色彩,既交待了主人公的身份和姓名,又突出了人物形象,使小说具有一种真实感。
展开余下试题
B.“我”没有受老黄关于刘建华品质不好的鼓惑,相反,在他俩之间“我”选择留下刘建华,因为刘建华他们劳动的快乐和骄傲感染了“我”。
C.本文善于运用平白如话的字词、简洁短促的语句,精准地表达出难以描摹的情境,这种平白素淡、纯朴自然的语言风格体现了作家的写作能力。
D.文章以敏感、细致的笔触叙述了都市平民琐碎而真实的日常生活,表现了木工刘建华给“我”带来的厌倦、欣赏、疑虑等复杂的心理。
8.刘建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9.作品是怎样叙述刘建华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周公旦者,周武王弟也。自文王在时,旦为子孝,笃仁,异于群子。及武王即位,旦常辅翼武王,用事居多。武王九年,东伐至盟津,周公辅行。十一年,伐纣,至牧野,周公佐武王,作《牧誓》。破殷,入商宫。已杀纣,周公把大钺,召公把小钺,以夹武王,衅社,告纣之罪于天及殷民。遍封功臣同姓戚者,封周公旦于少昊之虚曲阜,是为鲁公。周公不就封,留佐武王。
其后武王既崩,成王少,在襁褓之中。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周公乃践阼代成王摄行政当国。管叔及其群弟流言于国曰:“周公将不利于成王。”周公乃告太公望、召公夷曰:“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无以告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三王之忧劳天下久矣,于今而后成。武王蚤终,成王少,将以成周,我所以为之若此。”于是卒相成王,而使其子伯禽代就封于鲁。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管、蔡、武庚等果率淮夷而反。周公乃奉成王命,兴师东伐,作《大诰》。遂诛管叔,杀武庚,放蔡叔。宁淮夷东土,二年而毕定。诸侯咸服宗周。
成王长,能听政。于是周公乃还政于成王,成王临朝。周公之代成王治,南面倍依以朝诸侯。及七年后,还政成王,北面就臣位,歔歔如畏然。
及成王用事,恐成王壮,治有所淫佚,乃作《多士》,作《毋逸》。《毋逸》称:“为人父母,为业至长久,子孙骄奢忘之,以亡其家,为人子可不慎乎!”《多士》称曰:“自汤至于帝乙,无不率祀明德,帝无不配天者。在今后嗣王纣,诞淫厥佚,不顾天及民之从也。其民皆可诛。”作此以戒成王。成王在丰,天下已安,周之官政未次序,于是周公作《周官》,官别其宜,作《立政》,以便百姓,百姓说。周公在丰,病,将没,曰:“必葬我成周,以明吾不敢离成王。”周公既卒,成王亦让,葬周公于毕,从文王,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
《史记•鲁周公世家》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B. 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C. 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D. 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公,古代的爵位名称,周代有五等封爵制,即公、侯、伯、子、男。后代相沿,多以“公”作为“王”以下的最高爵号。
B. 崩,指帝王的离世。古代“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甍,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这反映了古代社会里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
C. 践阼,古代庙寝堂前两阶,主阶在东,称阼阶,阼阶上为主位,“践阼”就是走上阼阶主位。后来引申为天子登基,即位。
D. 世家,即世世代代相沿的大姓氏大家族,古代指门第高贵、世代为官的人家。司马迁撰写《史记》时用“世家”来记述王侯诸国及大臣之事。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周灭殷商后武王大封功臣,把辅政有功的弟弟旦封到曲阜,称为鲁公,但是旦没有到封地去,而是留下来继续辅佐武王。
B. 成王长大后周公就把朝政治理权归还给成王,自己面向北回到臣子的位置上,谦恭谨慎,不再接受其他臣子的朝拜了。
C. 虽然天下安定了,但是周朝的官吏制度还没有安排得当,于是周公制定了官吏职责次序,天下的百姓得以便利,很高兴。
D. 周公去世后,成王并没有按照周公的遗嘱把他葬在成周,而是把他葬在毕邑伴随文王,表明自己并不敢把周公当做臣子。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武王蚤终,成王少,将以成周,我所以为之若此。
(2)子孙骄奢忘之,以亡其家,为人子可不慎乎!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浣溪沙①
苏轼
麻叶层层苘②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③。
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麨④软饥肠,问言豆叶几时黄?
【注】①北宋元丰元年春,徐州大旱,苏轼作为太守,求雨得雨后去谢雨,当年初夏在谢雨路上写下该词。②苘(qĭng):麻的一种。③络丝娘:虫名,即络纬,又名放置娘,其声如织布。这里用来指缫丝的女娘。④麨(chǎo):炒的米粉或面粉,一种干粮。
14.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上阕描写农作物的生长状况和人的活动,既充满田园情趣,又富有生活气息。
B. 上阕综合运用视觉、嗅觉和听觉描写,把雨后农村的景象写得有声有色有味。
C. 下阕描写了谢雨途中遇到的一位农村老人,这位老人因久旱逢雨而喜悦醉酒。
D. 这首词对农村风物人情的细致描写,隐藏着作者对百姓生活的深切关怀。
15. 对比上阕和下阕,作者的心情有怎样的不同?为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6分)
(1)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先写 ,以美人衬托周瑜的英姿勃发;再写 ,以曹操军队的惨败衬托周瑜的军事才能。
(2)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 和 ,令人叹为观止。
(3)《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 , 。
三、语文文字运用(20分)
(一)语文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农耕民族推崇 的自然经济,手工业随之发达。几千年来,中华民族面朝黄土耕作,利用工暇之时制作生活工作所需,凡用具、工具、农具、家具以及衣帽鞋袜,都自己动手制作,久而久之,手工成为了手艺。
较之工业文明,手工业文明更能寄托人类的情感:人们将生活和工作的必需化解,成为一条条有效的途径,打开幸福之门。( )
中国手艺的积累大都以实物诉说。中华文明硕果累累,仰韶的彩陶、良诸的玉器、先秦的青铜、汉代的漆器、唐之金银、宋之陶瓷,元明清时期的手工艺品更是 ,中国古人的手艺不经意间将生活艺术化,让后人仰而视之, 。
而劳作之中,工具
上一篇:
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下一篇:
辽宁省阜新市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标签:
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期中试卷
相关:
关于“黑龙江省八”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