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课文同步练习

阅读:92  2021-11-17
标签:统编版 高二 选修中 课文同步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2]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树和天空》同步课时作业
13.4 树和天空
1.下列各句中加粗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2月的清晨,重庆10余万群众高举“舍身为人民,热血铸警魂”等字样的横幅来送别为保护人民生命安全而临危受命的英雄周鑫。
B.虽占有备位“总统”的战略优势,但她的言行一再前合后偃,不仅失去了主导局面的先机,还沦为各方都不讨好的境地。
C.如果老师对课文讲解得过偏过细,那么学生在理解课文时会出现目无全牛的现象。
D.唐诗就是不涉理路,不落言筌,靠艺术上深刻的诗性取胜。在很大程度上,自然精神的浸润是唐诗得以神妙的关键所在。
2.把下面六句话按恰当的顺序填入横线处,正确的一项是( )
别了,大城市的一切。__________________
①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②他确实受了重创,这只能让这片能容纳人世间所有痛苦的土地来抚慰了。
③他从荣誉的巅峰重重摔下,不摔死也会受一身重伤。
④他在一个夜晚静悄悄地踏上了归途。
⑤大地宽厚的胸怀能够容纳人世间的所有痛苦。
⑥不,他没有徐志摩潇洒,回家的路,他每一步都走得步履蹒跚。
A.⑥③④①②⑤ B.①⑥③④②⑤ C.④①⑥③②⑤ D.④①②⑤⑥③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民主型”教养方式有利于孩子独立性的培养,成人不可以将自己的观点和要求强加给孩子,剥夺孩子独立解决问题和自我发展的机会。
B.如果说,是历史造就了一个民族,那么必然是苦难在营造着国民之性格和公民之精神。一些重大的灾难正是以一种更加惨烈的方式,让我们看清一个国家的公民性格的养成。
C.号称源自德国的欧典地板被证实其宣传的德国欧典总部根本是子虚乌有,在“3•15”打假之际被冠上了严重欺诈消费者的行为。
D.古老的智慧、经典的知识尽管难以具有实际的功效,但它具有益人心智、怡人性情、改变气质、滋养人生的价值不可小视。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他每年栽在母亲坟头上的花都不易存活,但他还是想试着将她坟头上的花种活,___①___,也不放弃这个努力。因此他一直在等待一场雨。从青年等到中年,又从中年等到老年。雨年年都下,他年年都跑去种花。有一年,也许是雨水来得丰沛,他种下去的花开出了一朵。他兴奋得在雨里狂奔,雨水也替他感到高兴,噼里啪啦地朝他脸上打。他闭上眼,跟雨水下跪,跟花朵下跪,跟睡在坟堆里的她下跪。可没过多久,那朵小花就凋零了,像她的命运一样,比春季本身还要短暂。
他不知道如何是好,他已经越来越老了,正在一天天走向她去的那个地方。可他仍在等一场雨,仍年年都盘算着去她的坟头上种花。他不想辜负她的嘱托和信任,也不想辜负那一年一度的春雨对他的信任。假如他种花的梦想不能实现,那她的梦想也不能实现。一个人怕的不是死去,___②___。他要替她弥补这个遗憾。雨年年都下,他年年都跑去种花。因为,她一直是他人生最大的梦想。他希望她能好好地活着,当哪一天她老得再也走不动路的时候,他就在院子周围种出一片花圃,将她背到如海的花丛里,看阳光照在她那慈祥而又安静的脸上,看花的繁杂的颜色点缀她的疲惫和忧伤,看花香染绿她的白发染红她的笑靥。如果恰好遇到下雨天,他就将她带到屋檐下,陪她远远地看着花圃,听细雨和花朵的低语,听回忆和岁月的呢喃,听幽梦和彩虹的话别。
(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
A.比喻 拟人 排比


浏览完整试题B.比喻 引用 排比
C.比喻 对偶 引用
D.引用 对偶 借代
(2).请在文中画横线的①②两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3).文中画框的句子可改写成:“他闭上眼,跟雨水、花朵、睡在坟堆里的她下跪。”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5.围绕“中国文化走出去”这一话题,联系社会生活,写一段文字。要求:立意明确,有思想性,150字左右。
6.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被遗忘的船长【注】
【瑞典】特朗斯特罗姆 李笠译
我们有许多影子。我走在
九月夜晚的回家路上,Y
从躺了四十年的坟墓里走出
与我结伴
起初他空如虚影,只是个名字
但他的思想
比时间走得快
并追上了我们
我把他的眼睛放在我的眼睛里
于是看到战争的海洋
他驾驶的最后的那条船
在我们的脚底下生长
前前后后爬动着大西洋的船队
有的将幸存下去
有的被打上了记号
(看不见的记号)
失眠的昼夜竞相交替
但与他无关——
救生衣穿在油布大衣下
他没有回家
一阵内心的哭泣
让他的血在加的夫的一家医院流尽
他终于躺下
变成地平线
再见,时速十一迈的船队!再见1940!
世界史在这里结束
轰炸机悬挂在空中
石南的野地开花
一张世纪初的照片展示一道海岸
六个穿盛装的男孩站在那里
他们手捧帆船
多么严肃的表情!
对他们中的一些人船变成了生死
而描述死者
也仅仅是游戏
因将到的东西而变得沉重
(有删改)
【注】本诗描写的是二战初期发生在欧洲北海靠近英国一侧的一场海战,准确地说,是德国空军对一支盟军运输船队发动的空袭。诗中称Y为船长而非舰长,表明他是一名盟军货船船长。
(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第一句“我们有许多影子”中的“我们”指孤独存在的集合,而“许多影子”则指每一个个体所对应的虚无世界。
B.“他空如虚影,只是个名字”一句,诗人借此表明Y并不一定指向某个具体真实的人,Y可以指向任意一个军人。
C.“失眠的昼夜竞相交替”“内心的哭泣”写的是遭遇空袭后,Y船长重伤垂死时的无意识状态。
D.“他终于躺下/变成地平线”“再见,时速十一迈的船队!再见1940!”,从这几句诗中可以看出Y船长的生命结束于1940年。
(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前后后爬动着大西洋的船队”运用拟物的手法,将船队当作爬行的动物来写,写出了船队行进的缓慢。
B.诗中说船长“躺下”“变成地平线”,这种写法与陶渊明的“托体同山阿”有异曲同工之妙。
C.“再见,时速十一迈的船队!再见1940!/世界史在这里结束/轰炸机悬挂在空中/石南的野地开花”,是插叙,交代了Y船长眼中最后的画面。
D.诗歌倒数第二节写了Y船长小时候的纯真理想,其与Y船长的牺牲形成对比,突出了战争、死亡的残酷。
(3).第二节中,诗人说“我把他的眼睛放在我的眼睛里”,那么诗歌的叙述视角发生变化了吗?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4).你是如何理解“而描述死者/也仅仅是游戏/因将到的东西而变得沉重”这几句诗的?
7.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又一个五月之夜
【俄】费特
多美的夜色!温馨笼罩了一切!
午夜时分亲爱的家乡啊,谢谢!
挣脱冰封疆界,飞离风雪之国,
你的五月多么清新,多么纯洁!
多美的夜色!繁星中的每颗星,
重新又温暖柔和地注视着心灵,
空中,尾随着夜莺婉转的歌声,
到处传播着焦灼,洋溢着爱情。
白桦期待着,那半透明的叶子,
腼腆地招手,抚慰人们的目光。
白桦颤动着,像婚礼中的新娘,
既欣喜又羞于穿戴自己的盛装。
啊,夜色,你温柔无形的容颜,
无论什么时候都不会让我厌倦!
唱着情不自禁的,最新的歌曲,
我又一次信步来到了你的身边。
(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色?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2).本诗第一节和第二节均以“多美的夜色”开头,二者的作用相同吗?
(3).诗的第三节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刻画白桦树?这样写可以收到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临危受命: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语境为周鑫为保护人民生命安全牺牲,危难之际,勇于献出生命,使用错误,应该用“临危授命”。前合后偃:跌跌撞撞,站不稳。此处用来描写言行,属用错对象。目无全牛:指眼睛看到的不是完整的牛,形容对事物所有组成部分都了如指掌,处理起来极其准确熟练,并不是指“关注局部”之意。此处望文生义,当作学生无法看到全局之意,错误。
2.答案:C
3.答案:A
解析:B项“营造”与“性格”、“精神”动宾搭配不当。C项“冠上”“行为”搭配不当。D项杂糅,“具有……价值不可小视”杂糅。
4.答案:(1).A
(2).①哪怕自己种到老死;②而是在梦想还未实现时死去
(3).原文运用短句、整句,句式整齐,节奏紧凑,动作连贯,富有气势。写出了他的兴奋、喜悦和期望,表达了他见到花开时的激动心情。
解析:(1).“如海的花丛”等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雨水也替他感到高兴,噼里啪啦地朝他脸上打”“也不想辜负那一年一度的春雨对他的信任”等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听细雨和花朵的低语,听回忆和岁月的呢喃,听幽梦和彩虹的话别”等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文段中没有使用引用、对偶、借代的修辞手法。
(2).①处,根据后文“也不放弃这个努力”,可知此处应填一个假设复句,可用“哪怕……”的句式。根据后文“他已经越来越老了”“仍年年都盘算着去她的坟头上种花”可知,此处应填“哪怕自己种到老死”之类的句子。②处,前句是“一个人怕的不是死去”,那么该处就应该是“而是……”,与“不是……”相对应,从而构成并列关系,如此文意才能贯通一致。再根据全文可知,“去母亲的坟头上种花”是选文的中心事件。结合这个中心,根据上文“她的梦想也不能实现”和下文“他要替她弥补这个遗憾”可知,该处可填“而是在梦想还未实现时死去”之类的句子。
(3).句式上本题考查的是长短句、整散句的变换,原向是短句、整句,修改后的句子是长句、散句。原文“跟……下跪”,句子整齐一致,富有气势,简洁明快,节奏感强,突出强调了他见到花开时心情的激动。修改后的句子则没有原句那样的表达效果。


展开余下试题5.答案:略。
解析:写作提示:可以就几个核心问题多角度立意,如“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实质是什么?为什么要走出去?怎样走出去?“走出去”之后将会面临哪些问题?
6.答案:(1).B;(2).C
(3).没有发生变化。诗人通过“把他的眼睛放在我的眼睛里”,穿越时空,进入了Y船长的视界,看到了他死前的遭遇。但因为是将“他的眼睛放在我的眼睛里”,故主要叙事视角还是“我”,是诗人在替Y船长回忆叙述当年的情景。
(4).描述、谈及他人之死,对于创作此诗的特朗斯特罗姆、对于读者(我们),固然轻巧如游戏,然而死亡是没人能够回避的“将到的东西”,它如此“沉重”,是每个个体必须面临的终结。
解析:(1).“Y可以指向任意一个军人”错,在这首诗中,Y可以指向任意一个在二战期间牺牲的军人。
(2).“插叙”错。应为“倒叙”。本诗先写Y船长已死在加的夫一家医院里,再写船长遭遇空袭后眼中看到的最后一幅画面(轰炸机悬挂在空中/石南的野地开花),属于“倒叙”。
(3).这句诗是指“我”借助Y船长的眼睛,以“全知视角”叙述看到的景象,也就是他亲历的一切。但这又是诗人“我”在替“他”回忆叙述,故虽然“我”通过Y船长的眼睛看到他死前所经历的一切,但叙述视角还是诗人本人。
(4).本诗写“我”通过Y船长的眼睛,看到他遭遇空袭,流尽了血,死在加的夫的医院里的故事。对于诗人特朗斯特罗姆和读者来说,描述、谈及这个故事是轻而易举的,因此诗人说“而描述死者/也仅仅是游戏”。但是“死亡”本身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将到的东西”,是每一个个体都必将面临的终结,无比沉重,因此诗人说“因将到的东西而变得沉重”。
7.答案:(1).①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家乡五月夜晚的美景。②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无比热爱之情以及自己回归家乡的喜悦之情。
(2).不同。第一节,“多美的夜色”奠定了赞美家乡五月夜景、抒发喜悦心情的感情基调;第二节,“多美的夜色”则引起下文,引出对家乡五月夜景的具体描写。
(3).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白桦树在夜色下的柔美风姿,融情于景,富于感染力。
解析:(1).第一问,联系诗歌的标题和内容不难概括诗歌所描写的景色。第二问,诗歌中的“亲爱的家乡啊”“无论什么时候都不会让我厌倦”“又一次……来到了你的身边”等内容表明诗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以及回归家乡的喜悦之情。
(2).位置不同,作用也就不同,第一处“多美的夜色”位于第一节的开头,即诗歌的开头,起了奠定抒情基调的作用;第二处“多美的夜色”位于第二节开头,即诗中,起了引起下文的作用。结合诗歌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即可。
(3).诗中的“腼腆”“招手”“像”等词语表明诗歌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分析表达效果时既要答出修辞手法本身的作用——生动形象,又要指出这些修辞手法描绘出了白桦树什么样的特点。
标签:统编版 高二 选修中 课文同步练习
相关:关于“2021-2022学”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