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中试卷
阅读:725 2021-11-25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期中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725]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绝密★启用前
天一大联考
2021-2022学年高三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逸周书•谥法解》有言:“谥者,行之迹也。”谥号是古人逝后的特殊称谓,谥法则是与此相关的一系列规制。谥法在发展过程中,衍生出公谥与私谥两种类型:前者由朝廷给谥,后者泛指民间私人给谥。
虽然关于私谥的起源,古来有不同认知。但这并未影响到私谥谥主的身份特性,他们多是在学问、道德方面堪称楷模之人。大体分为“文苑”“隐逸”“忠义”“孝子列女”几类。在礼制严明的封建社会,私谥一直是非正统礼仪,不为官方所认可,却也不被取缔。究其根源,它在民间社会的蓬勃生命力是关键。东汉后期,大批不满朝政的节士避居山林,隐士之风掀起私谥发展的第一个高潮。隋唐前后,门生故吏和业师府主间依傍紧密,学缘关系造就私谥发展的第二个高潮。明清时期,旨在维护封建纲常的理学思想大作,又有明清鼎革发生,致使忠孝贞节诸类私谥见长,带来私谥发展的第三个高潮。作为潜流存在的私谥,一直游走于“礼”之边缘,其合法性始终难掩质疑声。
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曾不遗余力地改造谥法,通过提出“贱不诔贵,幼不诔长,礼也”(《礼记.曾子问》)、“生无爵,死无谥”(《礼记•郊特牲》)等观点,将仅作讳名之用的谥法与强调等级、贵贱、褒贬的“正名”思想联系起来,追求一种“细行受细名,大行受大名”的给谥功效,使其成功迈入“礼”之范畴,从而为后世儒生反对私谥提供了来自学理层面的注脚。
两宋司马光、程颢等人,都对私谥持否定态度。他们旗帜鲜明地站在私谥的对立面,形成经久不衰的“私谥非礼”之说。从孔子倡导的“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论语•季氏篇》)引出“凡谥必请于天子,天子命有司考其行实。善则受善谥,恶则受恶谥。是谥者,天下之公法也”(《春秋集注》),再对照私谥“出于下”的鲜明特性,最终断定私谥不合古礼,是“私谥非礼”之说的核心要点。他们也从道义、政治层面否定私谥,一方面,他们认为逝者留“贤名”绝非必要之举,即“谥不能使欺者传,无谥不能使实者没”(《宛丘文粹》)。另一方面,以荀爽等为代表的学者指出“私谥非古”,更愿意将其与东汉末年党锢之祸联系起来,认为简单的称谓背后实则有着复杂的人际勾连。
面对公谥的压迫以及“私谥非礼”之说的诟病,处于弱势地位的私谥确实很难奋力一搏,只能长期表现出静默抗争的姿态。所以找寻那些支持私谥的文字十分困难。目前来看,清代江藩所著《私谥非礼辨》是难得一见的为私谥正名的完整文章,彰显出江氏的勇气和魄力。
以江文为代表的抗辩文字,传递出的部分信息如下:第一,从情感上理解民间私谥的出现,即因公谥门槛太高,多数行善之人无缘获取易名盛典,“门人弟子之心实有所不能自安”(《嵩渚文集•私谥答问》),而私谥恰好弥补了死者和生者的双重遗憾;第二,举例春秋展禽私谥“惠”、黔娄私谥“康”,否认荀爽等人提出的“私谥非古”观点,试图将私谥拉出东汉政治泥潭,还原其本初特色;第三,公谥与私谥兼具讳名功效,应以自然分流、各行其道的理想状态共存于世。
浏览完整试题
那些认可私谥的人士,不愿坚执谥法的正统性,而是更加实际地关注谥法在“为尊者讳”和“为贤者讳”两种途径下展现出的道德示范意义。双方争鸣的背后,一是对公谥与私谥关系的理解有差,二是通过私谥谋求一定的社会认可,未尝不是公谥人群以外的边缘人物对“生有名,死有谥”这种礼遇的自觉追求。正是公谥和私谥的交相辉映,方才塑造出谥法绚烂多彩的历史面貌。
(摘编自王美珏《古代“私谥非礼”论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谥号是古人逝世后,被生者赋予的一种特定称谓,能够反映出死者生前的道德品行。谥号分为公谥与私谥两种类型。
B.私谥的蓬勃发展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如在东汉后期,隐逸节士获私谥者居多,明清时期忠孝贞节类获私谥居多。
C.儒家将仅作讳名之用的谥法与强调等级等“正名”思想联系起来,纳入礼之范畴,这是其礼治天下思想的根本体现。
D.司马光等人旗帜鲜明地站在私谥的对立面,其中重要的原因是私谥“出于下”的特性违背了凡谥必“出于上”的理念。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引用《宛丘文粹》中的观点说明司马光等人在道义层面反对私谥的原因。
B.文章分条列举以江文为代表的抗辩文字传递出的信息,有助于清晰完善地呈现其观点。
C.文章立足于“私谥非礼”的论争,旨在论证公谥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高于私谥的观点。
D.文章呈现了私谥的发展情况、双方论争的观点及背后原因,逻辑清晰,探讨深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私谥的追求,体现了未被官方殊荣恩泽到的下层人士对死后能获得礼遇的渴望,以及一些门人弟子对求取自身心安的渴望。
B.以江藩为代表的私谥提倡者站在对立的角度思考公谥与私谥的关系,肯定私谥的劝善功效,所以经常被公谥压迫。
C.谥号的谥主都是在学问、道德方面的楷模之人,即所谓“为尊者讳”“为贤者讳”中的“尊者”和“贤者”。
D.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公谥和私谥的关系此消彼长,正是二者的交相辉映,才塑造出中国谥法绚烂多彩的历史面貌。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2021年,上半年,我国数字乡村建设工作不断推进,带动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进一步提升。“十三五”期间,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财政部组织实施了六批电信普遍服务试点,支持13万个行政村通光纤和5万个4G基站建设,全国行政村通光纤和通4G比例均超过99%,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摘自《2021年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材料二:
温度控制是保障大棚蔬菜品质的秘诀,冬季大棚内外温差、昼夜温差都很大,一旦温控失败,极有可能出现裂果、败秧。山东省高青县花沟镇花东高效农业示范园引进智能温控器后,可根据需要自动控制大棚开合和风口大小。新安装的传感器能够在手机上监控棚内温度,随时手动调节。
基地在云南,“大脑”在北京。在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实时展示着云南示范基地实况,还可实施远程访问和作业。该系统可实时获取基地信息,通过视频接入,让专家在千里之外即可查看作物长势,分析园区数据,为管理者提供管控方案。
江西新余市是首批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之一。全区建有村级电商服务站点51个,实现了村级全覆盖,满足了农民对电商服务的多样化需求。该区还大力开展农产品电商培训,组织致富带头人、新型经营主体、贫困户等相关人员参加村播带货培训,组织区内12家涉农企业参加江西省商务厅举办的直播电商扶持开店培训。空间上的“万水千山”正在变为网络里的“近在咫尺”,蓬勃发展的农村电商让农产品出村进城、农民脱贫增收。
(摘编自乔金亮《乡村数字化从哪里起步——我国数字乡村新变化调查》,《经济日报》2021年1月15日)
材料三:
数字政务和智慧村务是数字技术提升社会治理效率的两大途径。前者旨在实现行政事务的线上办理,以及政府借助物联网和区块链等技术实现对教育、医疗、交通、药品和公共安全等重点领域的数字化监管。后者则强调的是集体组织的基层治理实现数字化,包括基层党建、民主选举、村务公开、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等方面的数字化应用。未来,积极探索通过信息技术与传统社会治理经验的结合,推动监管式、科层式政务管理模式向数据驱动的网络化治理转变。
(摘编自肖文东等《以数字技术赋能驱动乡村振兴》,“人民网”2021年8月30日)
材料四:
通光纤、通4G并不代表基础设施建设目标就此达成。通网,只是农村地区互联网建设的第一步。加速城乡一体化,不断缩小城乡数字化建设的差距,就必须保障整个农村基础网络能够承载起当下互联网生活所需。在此,解决网络基础设施等硬件条件是一方面,消弭城乡数字鸿沟则是更深层次的问题。我国农村网民规模2.97亿,但许多人还没有将互联网作为生活和工作的工具,仅是将其作为通信手段,对互联网应用场景既不了解,更不会使用其应用功能。
在当下,多数情况下的互联网应用还只限于城镇。互联网对农村而言,还仍旧停留在买东西的电商平台应用或卖东西的短视频以及其他新兴娱乐方式方面,没有实现更多扩展,没有让无数“互联网+”从更多方面介入和改变农村的生活生产方式。这种观念和现实上的差异,在相当程度上是互联网建设及其应用场景建设滞后造成的。通网和有网,是农村地区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的第一步。消弭数字鸿沟,那些与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相应的应用场景建设也必不可少。
(摘编自陈城《通网只是农村地区互联网建设的第一步》,《光明日报》2021年9月1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数字乡村建设工作不断推进,离不开政策的大力支持与引导,也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B.不论是花沟镇引进智能温控器,还是专家对云南示范基地的“云监控”,都是数字化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C.在江西新余市,农村电商蓬勃发展,农民脱贫增收,“互联网+”已完全介入和改变了新余村民的生活生产方式。
展开余下试题
D.数字政务可实现行政事务的线上办理,便利政府在重点领域的数字化监管;智慧村务可以实现村内的数字化治理。
5.下列对材料一图表相关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网络直播的用户规模和使用率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2019年6月至2020年3月期间,上升幅度最大。
B.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间,网络直播用户规模的整体上升与城乡地区互联网普及率的逐年攀升不无关系。
C.从图表一能够看出,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网络直播用户的规模越大,其使用率就越高,反之则越低,二者呈正相关的关系。
D.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城乡地区互联网普及率由相差36.2个百分点缩减至19.1个百分点,可见城乡经济发展的鸿沟得到了大幅度缩减。
6.假设你将投身基层建设,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肩负着带领乡村走上数字化之路的责任,以上材料能够给你哪些借鉴?(6分)
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二月
柔石
萧涧秋次日一早就醒来。他望见窗外有白光闪动,他奇怪,随即将向小花园一边的窗帘打开,只见窗外飞着大雪,地上已一片白色,草,花,树枝上,都积着约有小半寸厚。
他穿好衣服,开门。阿荣给他来倒洗脸水,他们迎面说了几句关于天气奇变的话,阿荣结尾说:
“昨天有许多穷人以为天气从此会和暖了,将棉衣都送到当铺里去。谁知今天又突然冷起来,恐怕有的要冻死了。”
他无心地洗好脸,在沿廊下走来走去许多圈。他又想着昨天乘船来芙蓉镇时在船中所见。他想那寡妇与女孩一家,或者竟要冻死了,如阿荣所说,他心里非常不安,仍在廊下走着。最后,他决计到她们那里去看一趟,且正趁今天是星期日。
九点钟,雪还一样大。他按阿荣告诉他的路径,一直往西村走去。他走得非常快,他全身似乎有一种热力,有一种勇气,似一只有大翼的猛禽。他想着,她们会不会认得他就是昨天同船上的客人。但认得又有什么呢?他只愿一切都随着自然做去。雪上的脚印,留在他身后,整齐的,蜿蜒的,又有力的,绳索一般穿在他的足跟上,从校门起,现在是一脚一脚地踏近她们门前了。
手轻敲了几下,一息,门就开了。出现那位妇人,两眼红肿的,泪珠还在眼檐上,满脸愁容,又蓬乱着头发。她见是一位陌生青年,随想将门关上。萧涧秋却随手将门推住,愁着眉,温和地说:
“请原谅,这是不是李先生家?”
妇人一时气咽答不出话,许久才问:
“你是谁?”
萧涧秋随手脱下帽,抖了抖雪,凄凉地说道:
“我姓萧,是李先生的朋友,听闻李先生不幸过去了!所以不辞冒昧,特来访一访。李先生还有子女,可否使我认识他们?我一见他们,或和李先生一样,你能允许吗?”
年青的寡妇,一时手足无措,她含泪的两眼,仔细看看他,随说:
“请进来罢,可我的家是不像一个家的。’
她衣单,全身为寒冷而颤抖,她的语气非常辛酸,每个声音都从震颤的身心中发出来。在地窖似的房内,两个孩子在一张半新半旧的大床上坐着,拥着七穿八洞的棉被。女孩这时手里捻着一块饼干,在喂她的弟弟。这时妇人就向女孩说:
“采莲,有位叔叔来看你!”
女孩扬着眉毛向来客望,小眼睁得大大的。萧涧秋走到床前,凑近头向女孩问:
“小妹妹,你认得我吗?”
女孩摇了摇头。他又说:
“小妹妹,我已认识你了。”
纸窗的外边,雪正下得起劲。他又看一遍房内,房内是破旧的,各种零星的器物上,都反映着一种凄惨的黝色。房内沉寂片时,只听窗外嘶嘶下雪声。萧涧秋说:
“你们以后怎样的过去呢?”
妇人奇怪地看他一眼,慢慢的答:
“先生,我们想不到怎样的过去啊!”
“产业?”
“有一点儿,都为死者卖光了!”
她的眼里又涌起泪。
“亲戚呢?”
“穷人会有亲戚么?”
他一时默着,实在选择不出相当的话来说。于是妇人接着问道:
“先生,人总能活过去的罢?”
“自然。”他答,“否则,天真是没有眼睛。”
“你还相信天的么?”妇人稍稍起劲的,“先生,天的眼睛在哪里呢?”
“不是,不过我相信好人终究不会受委屈的。”
“先生,你是照戏台上的看法。戏台上是好人团圆的。现在我丈夫却是被枪炮打死了!先生,叫我怎样养大孩子呢?”
妇人竟如疯一般说出来,泪从她眼中飞涌出来。
“我家里,只有一升米了。”
萧涧秋到此,就立刻站起,强装着温和,好像不使人受惊一般,说:
“我到这里来为什么呢?我告诉你罢,——我此后愿意负起这两个孩子的责任。采莲,你能舍得她离开么?我当带她到校去读书。我每月有三十圆的收入,我没有用处,我可以以一半供给你们。你觉得怎样呢?”
妇人简直呆了似的睁眼视他。
“这里,——”他语声颤抖着,向袋内取出一张五圆朗钞票,“你……”一边更苦笑起来、手微颤地将钱放在桌上,“现在你可以买米。”
妇人身向床倾,几乎昏去似的说:
“先生,你究竟是……你是菩萨么?……”
“无用介意的,”一边转向采莲,“现在我要回校去了。明天我来带你去读书。你愿意读书么?”
“愿意的。”
女孩终于娇憨的说出话来。他回头向妇人说:“我要回校去了。望你以后勿为过去的事悲伤。”一边就向门外走出,他的心非常愉快。妇人眼看着桌上的钱,竟想得又流出眼泪。她对于这件突然的天降的福利,不知如何处置好。但她能拒绝一位陌生的青年的所赐么?天知道,为了孩子的缘故,她接受了。
萧涧秋在雪上走,如一只鹤在云中飞一样。他贪恋这时田野中的雪景,白色的绒花,装点了世界如带素的美女,他顾盼着,他跳跃着,内心竟有一种说不出的微妙的愉悦。
1929年
(有删改)
[注]小说中寡妇的丈夫作为北伐军在战斗中牺牲。寡妇一家奔赴,上海求要慰问金不得,无奈便乘船返回家乡芙蓉镇,与接受朋友邀请到芙蓉镇任教的青年教师萧涧秋同乘一船。期间,寡妇一家之辛酸悲苦被萧听闻,回到芙蓉镇,萧又得知寡妇的丈夫正是其儿时同学。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对大雪环境的描写,不仅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环境,也是后文萧涧秋去看望寡妇一家的重要原因,有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B.小说善用细节凸显人物心理,如“泪从她眼中飞涌出来”这一细节,是寡妇对世道愤怒、对未来生活绝望的强烈情感喷涌而出的表现。
C.小说从萧涧秋的视角展开相关描写与叙事,不论是对环境的描写、对寡妇及采莲的形象刻画,还是对故事的讲述,都是萧涧秋的所见所闻所感。
D.小说的语言质朴,同时也蕴含着诗意,如人物对话质朴真实,符合身份;而其中穿插的对环境以及人物的描写,细腻又生动。
8.在去看望寡妇一家时,萧涧秋“似一只有大翼的猛禽”,从她们家中出来后,他“如一只鹤在云中飞一样”,请赏析这两处描写。(6分)
答:
9.有人说,柔石的《二月》反映了20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的某些生活面貌和人情世态,请结合选文部分谈谈你的理解。(6分)
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孝定弘治元年春正月召南京兵部尚书马文升为左都御史文升陛见赐大红织金衣一袭盖上在东宫时素知其名故也文升感殊遇自奋励知无不言闰正月,诏天下举异才。二月,上耕籍田毕,宴群臣,教坊以杂伎承应,或出亵语。文升厉色曰:“新天子当知稼穑艰难,岂宜以此渎乱宸聪!”即斥去。时山陵未毕,而中官郭镛请选妃以广储。谢迁力言不可,文升主之。御史以纠仪下狱,文升谓“即位之初,不宜辄罪言官”。于是得释,时论伟之。三月,上视学,释奠先师,吏部尚书王恕请加礼于孔子前,特用币,改太牢。起用谪降主事张吉、王纯,中书舍人丁玑,进士敖毓元、李文祥。先是,五人并以言事远谪,南京吏部主事储瓘上言:“五人者,既以直言徇国,必不变节辱身。乞取而寘之风纪论思之地,则言论风采必有可观。与其旋求敢谏之士,不若先用已试之人。”上命吏部皆起用之。少詹事杨守陈上开讲勤政疏,上嘉之。初开经筵。讲毕,赐讲官程敏政等茶及宴,上皆呼先生而不名。吏部尚书王恕上言:“正统以来,每日止一朝,臣下进见,不过片时。圣主虽聪明,岂能尽察,不过寄聪明于左右。左右之人,与大臣相见者不多,亦岂能尽识大臣贤否。欲察识之真,必须陛下日御便殿,宣召诸大臣详论治道,谋议政事,或令其专对,或阅其章奏。如此非惟可以识大臣,而随材任使,亦可以启沃圣心而进于高明矣。”夏四月,右庶子张升劾大学士刘吉,不报。先是,大学士万安、尹直既劾罢,吉附阿科道,建言当超迁,待以不次之位。升遂上疏言:“应天之实,以人才为先,人才以辅臣为先。初科道以万安、刘吉、尹直为言,安与直以次罢遣,惟吉独存,遂建言超迁科道。自是无复肯言,而群臣靡然附之。李林甫之蜜口剑腹,贾似道之牢笼言路,吉实合而为一。请亟遣斥,以应灾异,以回天心。”不报。御史魏璋附吉劾升,迁南京工部员外。六月,王恕上言禁文职夺情起用。上从之。
展开余下试题
(节选自《明史纪事本末•弘治君臣》)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孝宗弘治/元年春正月/召南京兵部尚书马文升为左都御史/文升陛见/赐大红织金衣一袭/盖上在东宫时/素知其名故也/文升感殊/遇自奋励/知无不言/
B.孝宗弘治元年春正月/召南京兵部尚书马文升为左都御史/文升陛见/赐大红织金衣一袭/盖上在东宫时/素知其名故也/文升感殊遇/自奋励/知无不言/
C.孝宗弘治/元年春正月/召南京兵部尚书马文升为左都御史/文升陛/见赐大红织金衣一袭/盖上在东宫时/素知其名故也/文升感殊遇/自奋励/知无不言/
D.孝宗弘治元年春正月/召南京兵部尚书马文升为左都御史/文升陛/见赐大红织金衣一袭/盖上在东宫时/素知其名故也/文升感殊/遇自奋励/知无不言/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籍田,中国古代官田的一种,每逢春耕前,天子、诸侯于此亲耕,以示重视农耕。
B.太牢,祭礼的最高等级。天子祭礼为太牢,祭祀时用牛、羊、猪三牲为祭品。
C.经筵,汉唐以来帝王为讲经论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是帝王接受儒家教育的一种方式。
D.夺情,指朝廷为减轻官员服丧期间的哀痛,在其守丧期限未满便起用任职的制度。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马文升赞同郭镛向皇帝提请选妃以扩后宫的建议,当御史认为郭镛违反仪礼要将其下狱时,马文升以皇帝即位之初,不应动辄治罪言官的理由,使其免罪。
B.储瑾认为当初因言事而被贬的张吉等五人既然因国家利益而敢于直言进谏,今日也不会改变节操、辱没身份,建议皇帝将他们合理安排,皇帝听取了他的意见。
C.王恕认为皇帝若想做到事事明察,必须每日坐于便殿,与大臣详论治道、谋议政事等,这样不仅能熟识他们,还能正确任用他们,也可使皇帝圣心受到启发,处事更加精进高明。
D.张升上书弹劾刘吉像李林甫一样口蜜腹剑,像贾似道一样擅自钳制言论,是二者德行合于一身的表现,请求贬斥他,但并未达到目的,自己反而被人弹劾。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文升厉色曰:“新天子当知稼穑艰难,岂宜以此渎乱宸聪!”
译文:
(2)安与直以次罢遣,惟吉独存,遂建言超迁科道。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石州慢•己酉秋,吴兴舟中作①
张元幹
雨急云飞,惊散暮鸦,微弄凉月。谁家疏柳低迷,几点流萤明灭。夜帆风驶,满湖烟水苍茫,菰蒲零乱秋声咽。梦断酒醒时,倚危樯清绝。
心折。长庚②光怒,群盗纵横,逆胡猖獗。欲挽天河,一洗中原膏血。两宫何处?塞垣只隔长江,唾壶空击悲歌缺③。万里想龙沙④,泣孤臣吴越。
[注]①宋高宗建炎三年,金兵大举南下,直逼扬州。作者避乱南行,秋天在吴兴乘舟夜渡。②长庚:金星,又名太白星。③《世说新语》:“王处仲每酒后辄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壶,壶口尽缺。”④龙沙:泛指沙漠,这里指宋徽宗、钦宗被囚禁的地方。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片描绘的夜景色彩黯淡、凌乱萧索,既是眼前所见之景,又暗示当时政局的形势。
B.上片“夜帆风驶”照应标题,交代写作的时间、地点,“梦断酒醒”点明此刻的人物状态。
C.“长庚光怒”一句承接上片夜景,下转入作者对时事的感慨,上下相承,过渡自然。
D.整首词用语劲健,抒情直接而强烈,一位秋夜独倚桅杆、伤心到极点的孤臣形象跃然纸上。
15.词的末句说“泣孤臣吴越”,作者为何而泣?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苏轼《赤壁赋》中,在面对长江,发出人生短暂的感慨后,“客”又生发出了“ , ”的愿望。
(2)《诗经•氓》中,通过动作描写来表现女子对男子到来的期待的两句是:“ , ”。
(3)柳宗元《小石潭记》中,“ , ”两句写出了树木藤蔓的动态美。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9月2日,第八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迎回仪式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举行。共有109名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以及1226件遗物回归祖国的怀抱。70余年前,离家尚是少年之身;70余年后,归来已是报国之躯。魂兮归来,英雄不朽!对于那些“最可爱的人”,丰碑上的功勋不会因生命消亡、岁月流逝而 。
1950年,在新中国 的艰难时刻,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入侵朝鲜,进而对中朝边境中国一侧的城市农村进行轰炸。为了朝鲜和祖国人民的安全和福祉,1950年10月,新中国决定出兵朝鲜。( )。历时近三年的时间里,先后有19万7千多英雄儿女把生命奉献给祖国, 了一个又一个荡气回肠的英雄传奇,锻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今天,我们迎接他们归国,既是文化传承的应然,也是民族精神的洗礼。英烈,不是一个个名字,也不是一串串数字,而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和信念力量之源。铭记和致敬。应当当作一种行动自觉,因此厚待那些长
上一篇:
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2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语文
下一篇:
四川省遂宁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零诊考试(11月)语文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期中试卷
相关:
关于“河南省天一”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72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