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84  2021-11-27
标签:苏教版 高二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4]
浙江省温州十校联合体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温州十校联合体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学科试题
考生须知:
1.本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长征万岁!”会场里刹时升起欢呼声。
“二万五千里长征万岁!”口号声此起彼伏。
毛主席打断口号声继续说:“二万五千里中,红军占领了几十个中小城镇,筹款数百万元。扩红数千人,建立了数百个县、区的苏维埃政府,我们走遍了五岭山脉、苗山、雷公山、娄山、云雾山、大凉山、六盘山,渡过了于都河、信来河、潇水、湘江、清水江、乌江、赤水河、北盘江、金沙江、大渡河、白龙江、渭水河,经过了苗、瑶、彝、回、藏等兄弟民族地区。我们完成的空前伟大的远征,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毛主席说到这里略略停顿了下,然后又接着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上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没有,从来没有的。长征又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辈则是完全无用的。长征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长征又是宣传队。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不因此一举,那么广大的民众怎会如此迅速地知道世界上还有红军这样一篇大道理呢?长征又是播种机。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中国共产党,它的领导机关,它的干部,它的党员,是不怕任何艰难困苦的。谁怀疑我们领导革命战争的能力,谁就会陷入机会主义的泥坑里去……”
(节选自杨成武《长征胜利万岁》)
材料二:
《伟大的转折》用镜头寻觅红军战士的闪光足迹,用艺术丈量惊心动魄的血色距离,力图通过一幕幕以少胜多的浴血搏战、一场场殊死战役的惨烈与凶险,叩问如今的人们:我们当年为什么出发可还记得清?红军在长征路上书写的壮烈史诗可还读得懂?
《伟大的转折》植根史实,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尽量对长征的真实状态作历史和艺术的还原——艰难的抉择、艰苦的跋涉、艰窘的生活和浴血的战斗。作品描写的是红军长征最关键的一段时间,即湘江战役后转战黔、滇、川等地的5个月。应当说,这是我党的一次思想解放,是我党带领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走向胜利与复兴的伟大转折。
经过80多年的岁月淘沥、时空化合,长征精神已不仅仅属于一支军队、一个政党、一片地域,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部分,表现出人类敢于牺牲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伟大的转折》真实地再现历史,艺术地揭示历史经验,这是为了坚守和传承留存在历史中的高贵英雄主义精神,以期其成为今天的思想烛照和精神钙质。当然,我们也必须承认,这部剧还存在一些不足,有制作不够精良、特型演员的形与神拿捏得不够到位等问题。长征有着说不尽的深厚历史内涵、思想内涵,人文内涵,虽然它在历史的长河中渐渐远去,但艺术创作的长征依旧任重道远。


浏览完整试题(节选自李树声《让长征精神成为我们的精神之钙》,《光明日报》2019年11月5日)
材料三: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激励着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
在2020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深情回望一年来的红色足迹:“我沿着中国革命的征程砥砺初心。从江西于都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到河南新县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从甘肃高台西路军纪念碑到北京香山革命纪念地,每个地方都让我思绪万千,初心和使命是我们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不竭动力。”习近平主席真挚的话语、深沉的情感,传递着对初心使命的坚持、对理想信念的坚守,让我们感受到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精神伟力。
2019年,我们党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定不移把党的自我革命推向深入,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定不移整治“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定不移深化反腐败斗争。习近平主席在新年贺词中再次强调初心和使命,就是要提醒全党同志,党的初心和使命是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奋斗目标的集中体现,越是长期执政,越不能丢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色,越不能忘记党的初心使命,越不能丧失自我革命精神。从一辈子深藏功名、初心不改的张富清,到把青春和生命献给脱贫事业的黄文秀,再到用自己身体保护战友的杜富国,他们以普通人的平凡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更彰显了党员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不忘初心方能行稳致远,牢记使命才能开辟未来。今天,我们正在进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现在所处的,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摆在我们面前的使命更光荣、任务更艰巨、挑战更严峻、工作更伟大。只有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作为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把党的自我革命推向深入,才能战胜各种艰难险阻、风险挑战,始终保持政治本色和前进动力,引领承载着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航船破浪前进,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承载着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美好梦想,是近14亿中国人民的共同期盼,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在2020年取得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胜利,意味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将迈出关键一步。现在,冲锋号已经吹响。越是在这个时候,越是要把初心使命变成党员干部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气神和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自觉行动,把理想信念转化为攻坚克难的强大力量,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确保全面小康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才能让中国共产党永远年轻。”一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将在新时代长征路上继续奋勇前行,带领人民把伟大梦想变为现实。
(节选自《初心和使命是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不竭动力》,《人民日报》2020年1月3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长征时间长,跨度大,难度高,但红军仅用了十二个月克服了种种说不尽的艰难险阻,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完成了空前伟大的远征,取得了长征的胜利。
B.《伟大的转折》通过一幕幕以少胜多的浴血搏战、一场场凶险惨烈的殊死战役解释红军当年出发的原因,并向观众解读红军长征路上书写的壮烈史诗。
C.张富清、黄文秀、杜富国等人以普通人的平凡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也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因而他们成为了拥有高尚政治品格的党员干部
D.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承载着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梦想,而且成为了近十四亿中国人民的共同期待,也是共产党向人民以及历史上交的完美答卷。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毛主席对长征的功绩和历史意义的高度评价,是对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的高度赞扬,也使作者更加坚定革命信念,对革命胜利充满信心。
B.长征精神具有独特性,因为它属于一支军队、一个政党、一片地域,但同时它也具有普适性,因为它已经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部分。
C.艺术创作的长征因艺术要真实再现长征深厚的历史、思想、人文内涵而显任重,因艺术要匡扶这些都将淹没于历史长河的内涵而显道远。
D.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既是长征时期的信仰和精神内核,也是新时代走好长征路的精神伟力和不竭动力。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不能支撑材料一画横线句的一项是( )(3分)
A.一九三五年二月,遵义战役打响,红军占领桐梓、娄山关和遵义,击溃和歼灭敌军两个师,同时还缴获了大批军用物资,遵义战役成为蒋介石的奇耻大辱。
B.长征途中,红四方面军在短短两年时间内连破二十座县城,在培江地区扩红七千五百人以上,在松理茂地区扩红了一千多人,在岷洮西地区扩红三千多人,
C.中央红军从江西苏区出发时有十万人。抵达延安时大约只剩下一万人,损失可谓巨大,途中充满了艰辛,胜利来之不易,但艰苦卓绝绝对吓不倒红军战士。
D.考虑到丹巴藏民独立师的特殊情况,红军解散了丹巴苏维埃政权及藏族武装。返回藏区的这些人因长期怀念红军,后纷纷成为帮助解放军进藏的积极分子。
4.材料三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应该如何传承和发扬长征精神?请结合材料和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没有被斗败的人(节选)
海明威
公牛追着帆布,刚冲了一半,就停了下来。它又采取守势。曼纽尔拿着剑和红巾,朝它走去。曼纽尔在它面前挥动红巾。公牛就是不冲。


展开余下试题曼纽尔侧身朝着公牛,顺着下垂的剑锋瞄准地方。公牛一动不动。仿佛站在那儿死掉了,再也不能向前冲似的。
曼纽尔踮起脚尖,顺着钢剑瞄准,猛扎下去。
又是一下冲撞,他只觉得自己给猛的一下顶了回来,重重地摔倒在沙地上。牛在他上面。曼纽尔躺在那儿,像死了似的,头伏在胳臂上,牛在抵他。抵他的背,抵他那埋在沙土里的脸。牛角抵穿他的一个袖子,牛把袖子扯了下来。曼纽尔把袖子给挑了起来甩掉了,牛便去追披风。
曼纽尔爬起身,找到剑和红巾,用拇指试了试剑头,跑到围栏那儿去换一把剑。
牛站在那儿,在一场搏斗以后,又变得迟钝和发呆了。
曼纽尔拿着红巾朝它走去,挥动红巾。牛没有反应。他在牛嘴跟前把红巾从右到左,从左到右地摆动。牛用眼睛盯着红巾,身子跟着红巾转动,可是它不冲。
曼纽尔着急了。除了走过去,没别的办法。又快又准。他侧着身子挨近公牛,把红巾横在身前猛地一扑。他把剑扎下去的时候,身子往左一闪避开牛角。公牛打他身边冲过去,剑飞到了空中,在弧光灯下闪闪发光,带着红把儿掉在了沙地上。
曼纽尔跑过去,捡起剑。剑折弯了,他把它放在膝头上扳扳直。
他朝牛奔过去。他从手里拿着披风站在那儿的埃尔南德斯面前经过。
“它全身都是骨头。”那小伙子说。
曼纽尔点点头,一边擦擦脸。他把血污的手帕放进口袋。
公牛就在那儿。它现在离围栏很近。该死的牛。也许它真的全身都是骨头。也许没什么地方可以让剑扎进去。没地方?他偏要扎进去让他们瞧瞧。
他挥动着红巾试了试,公牛不动。曼纽尔像剁肉似的把红巾在公牛面前一前一后地挥动着。还是一动不动。
他收起红巾,拔出剑,侧身往牛身上扎下去。他感到他把剑插进去的时候,剑弯了,他用全身力量压在上面,剑飞到了空中,翻了个身掉进观众当中。剑弹出去的时候,曼纽尔身子一闪,躲开了牛角。
黑地里扔来的第一批坐垫没打中他。接着,有一个打中他的脸,他那血污的脸朝观众看看。坐垫纷纷扔下来,散落在沙地上。有人从附近扔来一个空的香槟酒瓶。它打在曼纽尔的脚上。他站在那儿望着扔东西来的暗处。接着从空中呼的一声飞来一样东西,擦过他身边,曼纽尔俯身把它捡起来。那是他的剑。他把剑放在膝头上扳扳直,然后拿着它向观众挥了挥。
“谢谢你们,”他说,“谢谢你们。”
呸,这些讨厌的杂种!讨厌的杂种!他跑的时候,脚底下给一个坐垫绊了一下。
公牛就在那儿。跟以前一样。好吧,你这讨厌的、可恶的杂种!
曼纽尔把红巾在公牛的黑嘴跟前挥动着。
牛一动不动。
你不动!好!他跨前一步把杆子的尖头塞进公牛的潮湿的嘴。
他往回跳的时候,公牛扑到他身上,他在一个坐垫上绊了一下,就在这时候,他感到牛角抵进了他的身子,抵进了他的腰部。他双手抓住牛角,像骑马似的往后退,紧紧抓住那个地方。牛把他甩开,他脱身了。他就一动不动地躺着。这没关系。牛走开了。
他站起身来,咳嗽着,感到好像粉身碎骨,死掉了似的。这些讨厌的杂种!
“把剑给我,”他大声叫道,“把那东西给我。”
埃尔南德斯拿着红巾和剑过来。
他用胳臂搂着他。
“上医务所去吧,老兄,”他说,“别做傻瓜了。”
“走开,”曼纽尔说,“该死的,给我走开。”
他挣脱了身子。埃尔南德斯耸耸肩膀。曼纽尔朝公牛奔去。
公牛站在那儿,庞大而且站得很稳。
好吧,你这杂种!曼纽尔把剑从红巾中抽出来,用同样的动作瞄准,扑到牛身上去。他觉得剑一路扎下去。一直扎到其护圈。四个手指和他的拇指都伸进了牛的身子,鲜血热乎乎地涌到他的指关节上。
牛踉踉跄跄似乎要倒下,接着他站到了地上。他望着,公牛先是慢慢地向一边倒翻在地;接着突然就四脚朝天了。
然后他向观众挥手,他的手刚给牛血暖得热乎乎的。
好吧,你们这些杂种!他要说些什么,可是他咳嗽起来。又热又闷。他低头望望红巾。他得过去向主席行礼。该死的主席!他坐了下来,望着什么。那是公牛。它四脚朝天,粗大的舌头伸了出来。他挣扎着站起来,又开始咳嗽了。有人过来,扶他站直。
他们抬着他,穿过场子到医务所去。医生和两个穿白衣服的人正等着他。他们把他放在手术台上,给他剪开衬衣。曼纽尔觉得很疲乏。他整个胸腔感到发烧。他咳嗽起来,他们把一样东西放在他嘴跟前。人人都十分忙碌。
一道电灯光照着他的眼睛。他把眼睛闭上了。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加点部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它又采取守势”“又是一下冲撞”“又变得迟钝和发呆了”,暗示选文之前曼纽尔和公牛之间就有过多次决斗,公牛以守为主,曼纽尔以攻为主。
B.“它全身都是骨头”,通过对旁观者埃斯南德斯的语言描写突出了与曼纽尔决斗的公牛瘦骨嶙峋的特点,在提示曼纽尔的同时也暗含了对他的担忧。
C.“挥动着”“收起红巾”“拔出剑”“扎下去”“身子一闪”“躲开”等动作一气呵成,体现出了曼纽尔斗牛技术的高超以及骨子里的坚强与勇敢。
D.“你这讨厌的、可恶的杂种”“你这杂种”“你们这些杂种”,前两者是对狡黠而顽强的公牛的愤怒和蔑视,后者则是对观众的愤怒的反击与蔑视。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线索清晰、情节集中,以曼纽尔多次对牛的进攻为线索,集中选取典型的决斗情节,在多次失败与最后成功的情节中凸显出了曼纽尔对斗牛活动的热爱。
B.小说在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通过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手法侧面烘托,通过埃尔南德斯的言行正面塑造曼纽尔的形象。
C.小说善于制造反差,从曼纽尔一次次的失败到最后的成功,从观众起初的怒不可遏到最后的鼓励欢呼,小说在巨大的落差中突显了勇者的力量和人性的张力。
D.小说使用多种叙述人称,第三人称与第二人称交替,将写作者的客观叙述与主人公的主观情感相融合,既客观冷静地再现了故事,又拉近读者与文本的距离。
8.“冰山在海面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这就是著名的“冰山理论”。请据此简要说明本小说的情节安排及其效果。(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本文和《老人与海》均塑造了硬汉形象,请结合文本分析这两个硬汉形象的异同点。(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孔子世家(节选)
司马迁
他日,灵公问兵陈。孔子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军旅之事木之学也。”明日,与孔子语,见蜚雁,仰视之,色不在孔子。孔子遂行,复如陈。
夏,卫灵公卒,立孙辄,是为卫出公。六月,赵鞅内太子蒯聩于戚。阳虎使太子绝,八人衰绖,伪自卫迎者,哭而入,遂居焉。冬,蔡迁于州来。是岁鲁哀公三年,而孔子年六十矣。齐助卫围戚,以卫太子蒯聩在故也。
夏,鲁桓厘庙燔,南宫敬叔救火。孔子在陈,闻之,曰:“灾必于桓厘庙乎?”已而果然。
秋,季桓子病,辇而见鲁城,喟然叹曰:“昔此国几兴矣,以吾获罪于孔子,故不兴也。”顾谓其嗣康子曰:“我即死,若必相鲁;相鲁,必召仲尼。”后数日,桓子卒,康子代立。已葬,欲召仲尼。公之鱼曰:“昔吾先君用之不终,终为诸侯笑。今又用之,不能终,是再为诸侯笑。”康子曰:“则谁召而可?”曰:“必召冉求。”于是使使召冉求。冉求将行,孔子曰:“鲁人召求,非小用之,将大用之也。”是日,孔子曰:“归乎归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吾不知所以裁之。”子贡知孔子思归,送冉求,因诚曰“即用,以孔子为招”云。


展开余下试题冉求既去,明年,孔子自陈迁于蔡。蔡昭公将如吴,吴召之也。前昭公欺其臣迁州来,后将往,大夫惧复迁,公孙翩射杀昭公。楚侵蔡。秋,齐景公卒。
明年,孔子自蔡如叶。叶公问政,孔子曰:“政在来远附迩。”他日,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孔子闻之,曰:“由尔何不对曰其为人也学道不倦诲人不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去叶,反于蔡。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以为隐者,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彼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然。”曰:“是知津矣。”桀溺谓子路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子,孔丘之徒与?”曰:“然。”桀溺曰:“悠悠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与其从辟人之士,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子路以告孔子,孔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他日,子路行,遇荷蓧丈人,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以告,孔子曰:“隐者也。”复往,则亡。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由尔何不对/曰/其为人也/学道不倦/诲人不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B.由尔何不对/曰/其为人也学道/不倦诲人/不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C.由/尔何不对曰/其为人也/学道不倦/诲人不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D.由/尔何不对曰/其为人也学道/不倦诲人/不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俎豆,古代祭祀、宴飨时盛食物用的礼器,亦泛指各种礼器,后引申为祭祀和崇奉之意。
B.衰绖,泛指丧服,围在头上和缠在腰间的散麻绳为衰,丧服胸前当心处缀有的麻布名绖。
C.小子,此为老师对学生的称呼,与“小子何莫学夫《诗》”中的“小子”意义完全相同。
D.大夫,古代官职,先秦诸侯国中在国君之下分别设有卿、大夫、士三级,大夫仅次于卿。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季桓子死前曾因没有好好任用孔子而错失使鲁国强盛的机会而懊悔不已,还嘱托季康子务必要将孔子请回来匡扶社稷,季康子听从父亲的嘱托迎孔子回国。
B.子贡从孔子的感喟中得知孔子想要回到鲁国,于是就在送别冉有时特别嘱托,要求冉有任职后定要想方设法迎接老师回鲁国,第二年孔子就如愿回到鲁国。
C.孔子认为像长沮、桀溺这样的人连鸟兽都不如,因为天下混乱、时局动荡,君子理应四处奔走以改变动乱的局面,而不应该隐居山林追求安逸自在的生活。
D.孔子从荷蓧丈人对子路的回答中感知他是个有见识的隐者,后孔子派子路复往则希望能以君臣之间的大义告知丈人,这体现了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品质。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昔吾先君用之不终,终为诸侯笑。今又用之,不能终,是再为诸侯笑。(4分)
(2)明年,孔子自蔡如叶。叶公问政,孔子曰:“政在来远附迩。”(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请结合文本并联系《<论语>十二章》有关章句分析孔子身上具备的“君子”品格。(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
贺铸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15.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苏词擅长于细节描写,通过“尘满面”“鬓如霜”“正梳妆”“相顾无言”“泪千行”等细节,表达了作者的落拓之悲以及对亡妻的追怀之痛。
B.苏词下阕结尾三句侧面落笔,并不直接写对亡妻的思念,而是设想亡妻的痛苦,从而寄寓自己的悼念之情,使得诗词意味更加蕴藉和深沉。
C.贺词巧用比喻,“清霜”二字以秋天霜降后梧桐枝叶凋零、生意索然来比喻妻子死后自己也垂垂老矣,艺术地刻画出作者本人的孤独和凄凉。
D.两词均以真挚沉痛见称,但抒情艺术不尽相同:苏词长于直抒胸臆,纵情放笔,结尾戛然而止;贺词情景交融,情感物化,结尾韵味悠长。
16.两词均用到了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开遍鲜花的树林闪烁着雪珠般的光芒。
(2)《将进酒》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是李白由悲及乐的转折,看似宣扬及时行乐、暂时沉醉酒乡的思想,实则宣泄了内心的愤激之情。
(3)《礼记·大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说的是无论是天子还是普通百姓都要把修养自身品德当作为人的根本。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了小题,10分)
孟子曰:“虽千万人吾往矣。”一股浩然之气、英雄之气,始终奔腾激荡于炎黄子孙的血脉。我们从抗击疫情以来,这一脉相承的英雄气概,振奋着我们,感动着我们,也给了我们弥足珍贵的安全感。基辛格在他的《论中国》中感慨:“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这最勇敢的人,也就是鲁迅先生笔下那些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才是中国的脊梁。
疫情是一面镜子,照见星空和道德,也照见阴沟与不堪。
有人为官一方,却无治事之谋、决断之勇,成天捧着自己的乌纱帽,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思想严重:有人倒是一身武功,但面对困难,忘记了“初心使命”,敷衍应付,左躲右闪;有人一身名头,顶着桂冠不担当,带着光环不发光,面对矛盾往后溜,面对________忙“甩锅”;还有的人临阵脱逃,________,丑态毕露……当然,也有人隐瞒行程、隐瞒病情。致使自己成为病毒突破口,殃及一条线、一大片甚至有人________,借机诈骗、制贩假口罩,发国难财……大疫当前,挑战道德和法律底线,也会为此付出代价。
中华民族是个多灾多难的民族,流传下一句“多难兴邦”。然而灾难是可以磨砺人的精神的,当养成一种坚韧而顽强的民族精神,愈挫愈奋,生生不息,这个民族将无往而不胜。疫情之后,当发挥文化的自净功能,________——让高贵的得到应有的
标签:苏教版 高二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浙江省温州”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