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阅读:156  2021-11-29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总复习 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56]
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记叙文阅读专题练习
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记叙文阅读练习
(一)现代文阅读,回答问题。
赶鸟的孩子
①有时候,我似乎回到了过去,又成了那个赶鸟的孩子。
②老屋对面有一块菜地,那是一家人的菜篮子。从夏往秋走的时节,母亲会在那里陆续种下萝卜。白莱,还有香菜和蒜。秋渐渐转深,第一场霜降临,到处一片白,看上去毛毛茸茸的,但莱地好像忽略了寒冷,萝卜缨子似涨潮般覆盖了裸露的泥土,白菜身子也一个劲地胀起来。那旺盛的绿色,像片浓缩的春天。
③这时候,一群鸟如约而来,有二十多只。这是一群与众不同的鸟,鲜红的嘴和爪子,腹部有一小块黑色,拖着长长的蓝色尾巴。我们不认识,把它们称为长尾巴鸟。它们盯上了我家的菜地,专吃菜叶子,菜长成了,它们盯上了我家的菜地。
④起先,母亲并没怎么在意,说弄个稻草人吓一吓吧。父亲费了番心思,稻草人弄得有模有样,戴了帽子,穿了衣服,一只手里还举着根细细的竹竿,竹竿另一头吊着块小石头,风一吹来回摆动,像谁的手在不停地挥舞。刚开始似乎管点用,那群鸟围着稻草人飞来绕去,就是不敢落下。可没过两天,它们就识破了这个招数,把稻草人晾在一边,毫无顾忌地飞到地里大快朵颐。群鸟过后,菜叶到处是洞,七零八落。
⑤(A)看到好好的菜被鸟糟蹋了,母亲心疼不已。假人没用,母亲就催我“亲自下场”。我很乐意领受这个任务,就赶个鸟嘛,又轻松又好玩,比在家扫地或去外面扯猪草舒服多了。我在屋角的竹林里折了根竹丫,抓在手里,满怀信心地去了菜地。
⑥我刚一出现,它们就发现了我,呼的一下全飞走了,落在旁边的一棵枫树上,冲着我叫个没停。我心里高兴,它们到底还是怕我的,果然不用费什么力气。我朝它们挥了下手里的竹丫:你们就大声地叫吧,我来了,再也别想吃我家的菜了。
⑦菜地狭长,有好几十米。那群鸟叫了一会,见我没有进一步行动,便从树上飞下来,到菜地的另一头去了。它们扇动着翅膀,边吃边叽叽喳喳地叫着,我不知道在说什么,但那声音听起来充满了快乐,像在庆祝什么,又像在向我挑衅。我挥动起竹丫,嘴里吆喝着追了过去。它们见了,呼的一声,一齐飞回到枫树上。我刚喘口气,它们又伺机飞向菜地的另一头。我只能左追右赶,像在和它们做一场游戏。
⑧霜还没有化,风一阵比一阵硬,但我的额头上还是冒出了细密的汗珠。折腾了一阵,我累了,一屁股坐在田埂上。我生自己的闷气,也生那群鸟的气。我随手抠了把泥土,朝那群鸟扔去。它们抬起头对着我喳喳地叫了几声,声音干涩,好像比我还气。
⑨那段时间,我天天守在菜地里,一边徒劳地追赶那些长尾巴的鸟,一边想着该如何对付它们。我烦它们,把我家好好的菜弄得乱七八糟;我知道,它们可能也烦我,我的到来,阻碍了它们心无旁骛地享受盛宴。在这场拉锯战中,我和这群鸟儿不知不觉成了敌人。
⑩我把这事跟哥哥说了,哥哥帮我出了个主意。他说,抓两把谷,拌上农药往菜地里一撒,那些鸟儿一个也逃不掉。我一听,觉得这个办法不错,简单省事,一了百了。
⑪可不知怎么的,事情被母亲知道了。母亲指着我俩厉声责问,声音比哪一次都大:它们就吃了一点菜叶子,赶一赶就行了,你们却想下这样的手?鸟的命也是命啊!我和哥哥一下子蒙了,没想到这样一件小事,竟然会招来母亲的盛怒。
⑫我俩低着头杵在那里,别说回话,连大气都不敢喘。停了一会儿,(B)母亲对我说,你也不用去管了,菜叶子吃光了算了。


浏览完整试题⑬事后才知道,最后那句是母亲的气话。第二天一早,她拿着镰刀去了菜地,一连干了好几天,在菜地里支起一些树枝,树枝上面搭满了荆棘。那群鸟照旧来,只是没原来那么放肆了,它们虽然胆大,但也不敢钻到那些荆棘里面去。
⑭再后来,我们搬走了,老屋也拆掉了,那片菜地成了荒地,那群鸟儿也不知所终。但母亲的那番教训,这么多年始终在我脑海中,不时浮现,难以忘记。
⑮前些日子,我回老家,又看到了一群同样的鸟,鲜红的嘴和爪子,拖着长长的蓝色尾巴,在哥哥家菜地的上空盘旋。我相信,这就是我赶过的那群鸟,它们至今还快乐地活着。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阅读选文④-⑬段,按照时间顺序,围绕“赶鸟”这一件事,将下列情节补充完整。
父亲做稻草人吓鸟,被鸟识破→________“我”和哥哥准备药鸟,母亲责问→________
2.选文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秋渐渐转深,第一场霜降临,到处一片白,看上去毛茸茸的,但菜地好像忽略了寒冷,萝卜缨子似涨潮般覆盖了裸露的泥土,白菜身子也一个劲地胀起来。
3.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可没过两天,它们就识破了这个招数,把稻草人晾在一边,毫无顾忌地飞到地里大快朵颐。
4.选文结尾写道:“我相信,这就是我赶过的那群鸟,它们至今还快乐地活着。”这句话有丰富的内涵,请谈谈你的理解。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书店主人
①孩子就读的学校对面有一家书店,因为经常给孩子买书籍和学习资料,渐渐就和书店主人熟悉了,不买书的时候,也喜欢在这里等孩子放学。
②这个书店并不大,楼上楼下加起来不过三十平方米,三面靠墙的书架一直顶到天花板,中间一排书架,四周通道的宽度刚好够两个人错开身体。书店主人是一对中年夫妻,都是高高瘦瘦的样子,无论买不买书,他们都是一脸真诚温和的笑容。
③每天早上六点钟左右,书店准时开门,以方便学生购买需要的书籍资料。放学是书店最忙碌的时候,学生一批批拥进有些窄小的书店,像春天欢喜的鸟雀般叽叽喳喳地询问着自己所需书籍、资料的价格。书店主人忙不迭地一一回答,然后将书或资料递到孩子们的手里。
④在书店呆的时间长了,我发现有很多急需书籍或资料的孩子都不给钱,只把自己的班级和名字记在书店的一个笔记本上。我不无担心地问书店主人:“这样子随便记账,你们不怕孩子们不还吗?”温和善良的书店主人笑呵呵地说:“不怕,这些孩子都很诚实,记性好的,第二天就把钱拿来了;记性不好的,也许很长时间才会把钱拿来,但总是记得的。”我疑惑不解,继续追问:“就没有永远忘记了的?”书店主人还是一脸暖心的笑容:“有,但是不太多,可能有些是真的忘了,也可能有些孩子家里经济条件不好,一时拿不出来,这样的孩子毕竟不多,就算我们伸手帮一把好了。”
⑤听着他们善解人意的回答,我被感动得直想流泪。我想起自己读高中时常去的那家书店,同样的笑容,同样的温和善良。那时候就读于一所重点高中的我家庭经济拮据,有时候连一张八分钱的邮票都买不起,更别说买书了。善良的书店主人得知我的情况后,允许我在店里免费读书,还允许我把特别喜欢的书籍带回宿舍抄读,只要别把书损坏就好。他说他极喜欢热爱读书的孩子,看着孩子们神情专注地读书,是他最开心的事情。
⑥二十余年过去,在不同的书店遇上相同的笑容,让我感受到生活的无限美好。
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叙述了一件什么事。
6.阅读全文后我们知道:店主人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美好品质。(请用原文中词语填空)
7.第④段运用了 和 两种人物描写方法来表现书店主人的美好品质。请结合文中具体内容,选择一种人物描写方法加以阐述。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光头胡哥
陆宗成
光头胡哥走进教室时,我们的眼睛亮了——确切地说,是被他颈上那颗亮晃晃的硕大的灯泡照亮的;我们的嘴张着——仿佛里面塞进了一个小灯泡。我叫胡建伟,华东师大毕业,教语文,任咱班班主任,上课同学们叫我老师,下课可叫我胡哥。胡老师一张口声如洪钟,论调更是惊世骇俗。上课叫老师,下课叫胡哥?我们的眼睛更亮了,我们的嘴更圆了。有的女生尖叫起来,有的男生鼓起掌来。
我们这个班,声名显赫,不是因为成绩好,而是因为纪律差,盛产活跃分子。这当然不是我们的错,要怪也只能怪学校,搞什么实验班,搞什么三六九等归类,这不是明摆着排挤差生,伤差生的自尊吗?三个差生一台戏,难道你还指望我们头悬梁锥刺股为母校争光吗?没门。
现在上课,胡哥说。我们吃了一惊:怎么不约法三章?怎么不演讲自己的苦难史或辉煌史?转身,挽袖,板书:“《诗经》三首。”几个遒劲有力、龙飞凤舞的粉笔字雄赳赳地霸在黑板上,牢牢地拴住了我们的目光。我鬼使神差般放下了高高翘着的二郎腿——这个胡哥看来有两下子。
“诗经,穿越中国西周到春秋时期长达500年的岁月风尘,在历史的长河中缓缓流淌,三百故事,三百心情,在风起处高唱与低吟,大雅与小雅前呼后应,三颂声声由远及近,由近及远。淘过时光的细沙,涤尽尘埃,穿过蒹葭,袅袅娜娜地走来。诗经中的女子,或明眸善睐,或娴静柔美,或大胆执着,或活泼顽皮……”古老的诗经,美丽的诗经,在胡哥抑扬顿挫的语言中复活了。什么叫如沐春风,什么叫五体投地,什么叫心向往之,我想,我们听课的感觉就是吧。这个胡哥,真牛。他的课我们认了。
班上体育特长生很多,有时候教室免不了成为练兵的场所,墙壁上免不了落些球印。一次,上语文课,胡哥指着一个球印说,有些同学是不是想通过它来证明自己的球技或者精力呢?这节课我们到操场练练,打球的人,回来写篇《打球记》;看球的人,回来写篇《观球记》。大家异口同声:好,好。体育委员站起来说,那你给我们当裁判吧。胡哥说,不,我上。
胡哥夹在众多高大的队员间,一点也不起眼,但是他前盘后带,左冲右突,既像灵活的猴子,又像勇猛的豹子,很快成为观众注目的焦点。他恰到好处的传球以及精准的投球,不时激起阵阵掌声。毫无疑问,他成了场上叱咤风云力挽狂澜的人物。从此,班上再没有出现过玩球的现象,墙上的球印也销声匿迹了。那些体育生一有空就跑到操场去练球,他们羞愧得很——堂堂体育生的风头竟被一个文弱书生抢走了,这实在不是什么光彩的事。


展开余下试题有一同学在学校阅览室的一本杂志上偶然看到一篇署名胡建伟的文章,马上将杂志借出,兴冲冲跑去问胡哥,这篇文章是你写的吗?胡哥云淡风轻,是的,豆腐块文章,没有任何分量的。那同学把那篇文章复印下来,贴在班里的学习园地上。大家见了,啧啧称奇。此后,大家就多了份心眼,一旦在报刊上发现胡哥的文章,就照例复印,一一贴在学习园地上。一学期下来竟满了。
胡哥上作文课,从不讲什么怎样开头,怎样结尾,怎样呼应,怎样遣词造句,他只讲感受——阅读美文的感受,自己创作的感受。有时候,他什么都不讲,他只是抱来自己多年珍藏的报刊,叫同学挑着看,然后要求大家天马行空地写一篇读后感。怪了,平时我们这些听讲评就打瞌睡写作文就头疼的,一到他的作文课居然觉得有话可写了——有时甚至还有不吐不快的感觉。两个学期下来,我们居然无可救药地爱上了写作,学习园地上也不再是胡哥一统天下,我们也攻占了一些阵脚。胡哥看在眼里喜在心上,有时突然摇头晃脑地来一句:孺子可教乎?孺子可教也!
说真的,我们好像找回了点自信和班级荣誉感。谁再说我们破罐子破摔,谁再说我们班是差班、烂班,我们肯定会跟他急,胡哥也会跟他急。胡哥的口头禅是,挺起胸膛做人,俯下身子做事。他的宣言是,我的班上没有一个差生。
确实,我们没有给胡哥丢脸。我们班连续四个学期被评为“先进班级”。高考时,我们班58人中有42考上了大学,其中语文平均分全州第一。这对一个县级中学的慢班来说,不能不说是奇迹。而这奇迹不是用干瘪的说教而是用独特的魅力缔造的。
8.文中记叙了新班主任光头胡哥做了三件令我们佩服、让我们改变的事,请概括。
(1)
(2)
(3)
9.对于文中第二自然段分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本段是插叙,插入了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帮助展开情节。
B.交代了我们这个班“声名显赫”的缘由,突出了我们的桀骜不驯的特点。
C.解释了我们大吃一惊的原因,为后文我们的转变做铺垫。
D.引出下文,深化主题,表达了我们对学校分实验室的强烈不满。
10.结合语境,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1)品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几个遒劲有力、龙飞凤舞的粉笔字雄赳赳地霸在黑板上,牢牢地拴住了我们的目光。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
古老的诗经,美丽的诗经,在胡哥抑扬顿挫的语言中复活了。什么叫如沐春风,什么叫五体投地,什么叫心向往之,我想,我们听课的感觉就是吧。
11.根据全文,说说胡哥是个怎样的老师?
12.“挺起胸膛做人,俯下身子做事。”对于胡哥的这句口头禅你是怎样理解的。
(四)阅读以下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代愚公
杨学义
①如今,一条蜿蜒8公里的公路悬挂在巨石嶙峋的山崖边,从高空俯瞰,竟似一条缠绕在群山之中的卧龙。如果天气晴朗,站在路途最险处的“私钱洞”观景台眺望,人们不禁会慨叹:有谁能想到,这竟是下庄村村民用双手硬生生凿出来的“天路”!带领村民凿出这条“天路”的,就是在2021年2月25日获得“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的下庄村党支部书记毛相林。
②有着五百年历史的下庄村,从自然条件来看,农业种植堪称得天独厚,一年四季都有收入。这种情况在20世纪90年代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下庄村姑娘出去了就不再回来,外村的姑娘也不愿嫁到这里来。1997年,一组修路前的数据让人触目惊心。在下庄村96户397人中,有100多人没去过县城,也没见过公路、汽车和高楼;有300多人没见过电视;有100多人从没看过电影。
③再高的山,都挡不住时代的变化。毛相林深刻地意识到:下庄村的闭塞与时代的巨变越来越格格不入。如果再不见世面,下庄村就难生存下去了。
④1997年,刚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不久的毛相林与驻村干部一拍即合,铁了心要在悬崖峭壁上凿出一条路来。毛相林对村民们说:“山凿一尺宽一尺,路修一丈长一丈,就算我们这代人穷十年,苦十年,也一定要让下辈人过上好日子。”村民们动容了,短短5天,就筹集了3960元,作为第一笔修路资金。毛相林的母亲是位老党员。毛相林找到母亲,母亲将省吃俭用的700块养老钱借给他。毛相林还将房子抵押出去,贷款修路。“如果这个时候我不冲在前面,不带头,老百姓怎么会服?”
⑤村民最担心的,还是安全问题。但最终村民们被说服了,纷纷签订生死状。1997年农历十一月初八,首批80名修路村民集体奔赴悬崖之上,去开凿他们的希望之路!
⑥几乎每一个村民,都有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经历。从1997年开工到2004年贯通,全村因修路一共牺牲了六位村民。
⑦二十多年过去了,毛相林对黄会元至今心存愧疚。黄会元本来已经举家迁往湖北荆门,他在当地采石场学会了凿岩机技术。毛相林说服他回来。但是,在一次施工中,黄会元不幸被石头砸中,坠崖身亡。毛相林做好了被黄会元父亲打骂的准备。但没有想到,黄父将原本为自己准备的那口棺材给了儿子用,并且在儿子葬礼上说:“我儿牺牲了,我还要动员全村老幼再努一把力,再添一把火,把这条路修通。只有把路修通了,子孙后代才可以摆脱贫困!”后来又有四位村民牺牲,也有不少人受伤,但毛相林和村民们没有动摇过。
⑧2004年4月,这条8公里长的“天路”终于凿通了。可是,毛相林清醒地意识到,修路只是让他们摆脱贫困的开始。不久,他开始规划村中产业,种植利润最高的漆树,失败了;养蚕、养羊,又失败了。经历了这些教训,他又意识到,脱贫致富还是要靠科学。于是,他遍访县里的农业专家,还到周边各地请教能人。2013年,毛相林经过深思熟虑,重新出发,推广种植“纽荷尔”脐橙。他还积极争取上级的政策支持,得到了县农委的专项资金保障。现在的下庄村,种植了650亩脐橙,还成立了专业合作社。2019年,他们迎来第一个丰收年。
⑨每个人都向往美好的生活,但通往美好生活的道路,注定和那条“天路”一样,惊心动魄,险象环生。
⑩毛相林被称为“当代愚公”。
⑪宁静整洁的村落、袅袅升腾的炊烟、绝壁间顽强生长的树木、缓缓向上流动的云雾……雨后天晴的下庄,犹如一幅动态的泼墨山水画。毛相林坐在“下庄人事迹”陈列馆前的广场上,抬头望向那条镶嵌在绝壁间的公路,夕阳将他那“沟壑纵横”的脸庞镶上了金边。他仿佛看到,未来的下庄村,喜迎八方来客,奔向更美生活。
(有删改)
1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颂扬毛相林的愚公精神为线索,叙述了他的感人事迹,脉络清晰。
B.第②段提到“修路前的数据”,突出下庄村的封闭和落后,点明修路背景。
C.第⑧段两个“失败”,可看出农村干部缺乏经济头脑,管理水平有限。
D.本文运用倒叙手法,引起阅读兴趣,文章最后一句暗示下庄的旅游前景。
14.毛相林被称评为“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细读文章的(4—8)段,梳理他的主要事迹。
15.联系上下文,按照要求赏析。
(1)A如今,一条蜿蜒8公里的公路悬挂在巨石嶙峋的山崖边,从高空俯瞰,竟似一条缠绕在群山之中的卧龙。(赏析加点词)
(2)毛相林坐在“下庄人事迹”陈列馆前的广场上,抬头望向那条镶嵌在绝壁间的公路,夕阳将他那“沟壑纵横”的脸庞镶上了金边。(赏析句子)
16.第⑦段叙述黄会元父子的事迹有何作用?从内容上和结构上简要分析。
17.“当代愚公”有哪些精神品质?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展开余下试题(五)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最小的星星也闪光
①潘小锋是个寡言少语、性格内向的学生,瘦削的脸上有着一双透着忧郁却又叛逆的眼睛。他总是喜欢一个人躲着看他的动漫书,偶尔也会在纸上涂鸦着什么,平时很少参与班集体的活动,与班上的其他同学也极少来往,似乎成了被遗忘的人。
②那天,①我正在神采飞扬地讲着课,学生都安静地听着。突然,原本安静的教室却被一声窃笑搅起了层层波浪。我怒火中烧,循声望去,发现是潘小锋的同桌张晓琴在笑。张晓琴发觉我盯着她,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③我铁青着脸说:“张晓琴,你笑什么? ”
④张晓琴立马站起来小声说:“老师,他在画你——”
⑤一下子,全班的目光齐刷刷地锁定在我和他的身上。旁边的几个学生猫着身子偷看他的画,也都偷笑起来。我一个箭步过去,一把抢过他的画,圆睁着愤怒的双眼,看着他画的我上课的样子,真是气不打一处来!
⑥“潘小锋,你给我站到墙角去!”我用强硬的命令口吻叫嚷着。他耷拉着脑袋晃悠悠地走了过去。“上课开小差也就算了,竟敢丑化老师,岂有此理!明天叫你家长来。”②他仍然低头不语,脸一下子红到了脖子。那堂课是我与他头一回交锋,也是他进入我视线的开始。
⑦放学后,我拿着缴来的画来到办公室,教师应有的品行规范让我慢慢平静下来。细细端详他的画,觉得倒十分形象,有几分趣味,心情也渐渐舒展开来。
⑧第二天,我在办公室静等他和他家长的到来,可是他没有来。后来得知他因害怕父亲打他而躲进了网吧。知道这一切后,我和他父亲一起在一家网吧中找到了他,并把他带回了家。
⑨到他家天色已晚了,天边零星地冒出几颗闪着光亮的星星。他父亲把我让进家门,招呼我:“老师辛苦了!坐一坐,家里太小太乱,不好意思。”我笑笑便坐了下来,环视了一下房间。这是一间不到30平方米的低矮房,墙壁灰暗,摇摆的蛛丝零落地挂在屋角,一些旧式家具零乱地堆放在各处,上面随意堆放着一些图书报刊,看来已许久没整理过了。
⑩“你小子尽给我惹事,骨头又痒了,想挨揍啊——”他父亲说着就要打他,我连忙制止。
⑪“不是,这野小子自从我和他妈离婚后就没人管,没办法。我也下岗了,一个人忙着照看书摊,难得有时间在家。他要是有空就到书摊来帮我照看,喜欢看动漫书,没事时也瞎画,我看他有这兴趣就给他报了个绘画班。老师, 您瞧, 这墙上的奖状是他得的奖。”
⑫我朝他指的方向看去,好几张奖状端端地贴在墙上。他的书桌上也散落着一些他画的画,有各种可爱有趣的人物,惟妙惟肖。我顺手拿起一张来看,这时他父亲迅速地收拾起来,说道:“老师见笑了,小孩子瞎画着玩,上不了台面的。”
⑬我笑道:“其实,你儿子挺有天赋的,画得不错,他画我的那张我还留着呢, 别说还蛮像。”
⑭“对不起,老师!我不是有意画您,我当时只是觉得您上课很有精神,所以不知不觉就画了下来。”潘小锋说道。
⑮“潘小锋,既然你有这方面的天赋就应好好学习,可以向这方面发展,创作出更好的动漫画。”我还是用老师的职业口吻教育他,“以后要是有这样的活动,希望你能发挥出你的特长哦,为班集体争得荣誉! ”
⑯③“我会的,没问题。”他爽快地答应了。
⑰我欣慰地点点头,说:“好了,我也该走了。”他父亲忙说道:“那我送送您吧!”
⑱“不用,我一个人走就行了。好好培养你儿子,他会有出息的。”
⑲告别了他父子俩,我走在星光和灯光掩映的路上,抬头望着天空,繁星满天,装饰着静谧的夜,忽然发现一颗微小的星星正闪着微弱的亮光,脑海里不禁浮现出潘小锋天真可爱的神情。我沉思良久,④觉得他就像天空中的那颗最小的星星,虽然小,其实也一样会发光。
18.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①句说明“我”是一个爱岗敬业的老师,“神采飞扬”说明老师课上得投入,老师的高涨情绪也感染着学生,学生都听得很认真,为后文的发脾气做了一个铺垫。
B.②句“低头”“脸红”这些动作神态的描写,写出了潘小锋不被老师理解的委屈,挨训后的后悔以及被叫家长的害怕心理,“不语”表明潘小锋内心对老师的不满与失望。
C.③句坚定的语气写出了潘小锋受到老师的肯定和鼓励后的兴奋、激动的情绪。
D.④句意思是每个人都有闪光的地方,我们要善于发现那些微光的不起眼的小星星。
19.下列对标题“最小的星星也闪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标题告诉我们,我们不仅要看到明亮的星星,更要善于发现那些微光的不起眼的小星星。
B.标题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星星比喻人,形象地说明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
C.标题也暗示了潘爸爸虽然只是一个不起眼的人物,但是也是伟大的父亲。
D.标题形象新颖,设下了悬念,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题目点明了小说的主旨。
2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无误的一项是( )
A.从第①段对潘小锋特点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内向、安静、自私、不关心班集体的学生。
B.第②段到第⑧段,文章设置了两个小插曲——课堂上的笑声和潘小锋的逃学,有一定的悬念,目的都是为了表现潘小锋的叛逆和推动情节发展。
C.小说以“我”对潘小锋的态度转变为线索组织全文,将人物设定在学校和家庭两个特定场景当中加以表现。
D.本文语言平易朴素,人物语言符合各自的身份特征。如:潘小锋父亲的语言就勾画出了一个粗心、蛮横的父亲形象。
(六)阅读《冬日香山》,完成下面小题。
冬日香山
梁衡
①要不是有公务,谁会在这天寒地冻的时节来香山呢?可话又说回来,要不是恰在这时来,香山性格的那一面,我又哪能知道呢?
②开三天会,就住在公园内的别墅里。偌大个公园为我们独享,也是一种满足。早晨一爬起来我便去逛山。这里我春天时来过,是花的世界;夏天时来过,是浓阴的世界;秋天时来过,是红叶的世界。而这三季都游客满山——说到底是人的世界。形形色色的服装,南腔北调的话音,这一切将山路林间都塞满了。现在可好,无花,无叶,无红,无绿,更没有多少人,好一座空落落的香山,好一个清净的世界。
③过去来时,路边是夹道的丁香,厚绿的圆形叶片,白的或紫色的小花;现在只剩下灰褐色的劲枝,枝头挑着些已弹去种籽的空壳。过去来时,山坡上是些层层片片的灌木,扑闪着自己霜红的叶片,如一团团的火苗,在秋风中翻腾;现在远望灰蒙蒙的一片,其身其形和石和土几乎融在一起,很难觅到它的音容。过去来时,林间树下是厚厚的绿草,绒绒地由山脚铺到山顶;现在它们或枯萎在石缝间,或被风扫卷着聚缠在树根下。如果说秋是水落石出, (1) 。在山下一望山顶的鬼见愁,黑森森的石崖,蜿蜒的石路,历历在目。连路边的巨石也都像是突然奔来眼前,过去从未相见似的。可以想见,当秋气初收、冬雪欲降之时,这山感到三季的重负将去,便迎着寒风将阔肩一抖,抖掉那些攀附在身的柔枝软叶。(甲)它又将山门一闭,推出那些没完没了的闲客,然后正襟危坐,巍巍然俯视大千,静静地享受安宁。我现在就正步入这个虚静世界。苏轼在夜深人静时去游承天寺,感觉到寺之明静如处积水之中,我今于冬日游香山,神清气朗如在真空。
④与春夏相比,这山上不变的是松柏。一出别墅的后门就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总复习 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相关:关于“2022年中考”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5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