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阅读:162 2021-11-29
标签:
人教版
九年级
总复习
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62]
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练:记叙文阅读之掌握思路写法
记叙文阅读-掌握思路写法
一、阅读下文,完成1~4题。(共16分)
麦 子
①建敏是省城福来酒家的门迎。营业时间一到,她就站在玻璃门一侧,微笑着迎客送客。刚开始,一天站下来,建敏腿都站硬了,双脚沉得像是拖着两坨铁块子,她没跟任何人说,这点儿小苦不算什么,她能吃。只是,姑姑总说她笑得不自然。怎么才算自然呢?她对着镜子笑了一下,又笑了一下,笑着笑着眼泪就出来了。
②国庆节前,店门前的街道翻修了,门口两侧砌了两个长方形的花池。花池里填满了新土,好多天过去了,什么也没种,一直空着。
③建敏呆呆地望着空花池,心里好像也空着。她问姑姑,花池里为什么不种花?姑姑说,种花的事由绿化队管,可能春天才种吧。建敏抓起一把土攥在手里,湿润润的,黏性也好。农家闺女最见不得土地闲着,别人不种,自己来种点什么不行吗?她想种小麦。
④小麦是爹让带的。别人家的孩子到远方打工,父母都是为孩子包一把家乡的土,爹为她包的却是两捧小麦。爹说,这些麦子都是你种出来的,啥时候想家了,你就闻闻。建敏点点头,没说话,她要一开口,眼泪就会掉下来。
⑤酒家打烊后,建敏把带来的麦子分出一半,悄悄地往花池里撒。她把麦子装在口袋里,装作掏麦子时不小心,麦子就自己撒在土里了。每撒下一小撮,她马上用脚趋趋、踩踩,把麦子埋住。偶尔有人经过,她就抬头装作看月亮。来省城两个月了,她好像一次也没有认真看过月亮。
⑥家乡的月亮可亮了,她走的那天清早,月亮还挂在天上,弟弟还睡着。弟弟刚上小学三年级,正是贪玩贪睡的年纪。娘死那年,弟弟才一岁多,是她把弟弟拉扯大的。她今年十八岁了,在家乡,这个年纪出来打工算晚的,倒不是没有机会,是她放不下家里,爹也担心她在外不安全。但总得有人外出挣点钱,把房子翻盖了,还要供弟弟上学。姑姑在省城开了酒家,说让建敏跟着她,建敏这才出来了。
⑦麦子种在花池里,好像也种在了建敏的心田里。这下建敏可有心操了。明知道小麦五六天后才会发芽,可第二天她就忍不住往“麦地”看。午后,下起了雨,看着“麦地”的土色渐渐变深,油黑油黑的,建敏十分欣喜。
⑧几天后的一个早上,小麦像是听到了口令,说发芽都发芽,说立正都立正。小麦刚钻出的芽是鹅黄的,真嫩哪,嫩得让人舍不得碰。那些芽是针形的,很有锋芒的样子,似乎谁碰就会扎谁一下。建敏有些感动,差点儿喊出声,快来看哪,小麦发芽了!
⑨针形的麦芽很快展开了,一片叶变成两片,两片变成四片,鹅黄变成葱绿。一对老人在街边散步,看见麦苗就停了下来。快看,麦苗儿!老太太高兴得像个孩子似的,依我说麦苗比花儿还好看呢!建敏听见了,禁不住想乐。一个年轻的爸爸,看见麦苗也不走了,拉过女儿说,这是麦苗儿,可不是草,你要认准喽。咱们吃的面包、面条还有馒头,都是麦子做的。女儿说,面条是白的,麦子怎么是绿的呢?爸爸笑了,这是麦苗,麦苗还要拔节、抽穗、扬花、结籽儿,把籽儿磨成面才行。女儿长“啊”了一声。这父女俩的对话真好玩儿,建敏再也绷不住,粲然地笑了。
⑩此后,建敏发现每天都有人注意她的麦子,还有人在麦苗前照相。建敏心说,这是我种的,你们看吧。她对每一个人都很欢迎,从中得到相当的乐趣和满足。姑姑说,建敏,你现在笑得比以前自然了。
⑪秋风凉了,麦苗上常常覆盖着金黄的落叶。看到清洁工踩着麦苗清扫花池里的树叶,建敏心疼得想去制止。一天,绿化队的人看到了麦子,说,花池里怎么能种麦子?抽空拔了吧。建敏看看姑姑,姑姑悄悄说,让它们先长着吧,绿着挺好看的。
浏览完整试题
⑫转眼就入冬了,一夜大雪,“麦地”的积雪有半尺多厚。看不见麦子,建敏心里有些着急,她把积雪拨开了些,一棵麦苗露了出来,在晶莹的白雪中,碧鲜碧鲜的。建敏知道麦子喜欢下雪,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头枕白馍睡。建敏把雪拨回原处,又从别处捧了一把雪盖上。【A】
⑬过了春分到清明,麦子起身了,开始拔节了。但没过几天,麦子还是被拔掉了。看着花池里新种上的花草,建敏的心空落落的。【B】
(作者:刘庆邦。有删改)
1.第①段和第⑩段的画线句都写到了建敏的笑。建敏以前为什么笑得不自然?现在为什么笑得自然了?请简要分析。(4分)
2.阅读第⑧段,分析作者是怎样描写麦芽的。(4分)
3.【叙事的顺序】小说在讲述建敏种麦子的故事中,插入了她的一些回忆。用这种方式讲故事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4分)
4.【材料段落位置】下面这段文字,你认为它适合放在小说的【A】【B】哪一个位置?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述理由。(4分)
晚上,建敏梦见麦子长大了,抽穗了,扬花了,面积也很大,一片绿汪汪的。除了麦子,还有东黄一块、西黄一块的油菜花。建敏不记得自己种了油菜,怎么会开出这么多油菜花儿呢?原来,她把店门前的“麦地”梦成老家的麦地了。
二、阅读下文,完成1~4题。(共16分)
槐树下,槐花飘
“槐树下,槐花飘,老歪就要回来喽……”
每到槐花飘飞时节,在村口的老槐树下,爷爷总会叫我哼唱这首在村里流传了很久的儿歌。爷爷告诉我,老歪总在槐花飘飞时来我们村,最后一次是十几年前了。老歪说槐花飘的时候再回来,可他一直没回来。
爷爷和村里的老人们在槐花飘飞时节,眼窝总是蓄满了期待。
那年我9岁,不知道老歪是个什么样的人,只是从爷爷和老人们的叙述中,隐约知道,老歪是个走街串巷的补铁匠。
爷爷和老人们谈论老歪的时候,我很怅然,要么和小伙伴去老槐树下荡秋千,要么就伏在爷爷腿上打瞌睡,谁愿意去听他们讲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说什么王家奶奶的铁锅坏了,几天无法生火做饭,病中的老歪硬撑着身子为她补好了锅;说什么瘸子老万无儿无女,穷得叮当响,老歪每次走时,总悄悄给他留点儿钱;说什么张爷爷家的小孙子掉进了河里,要不是老歪他就没命了……
那都是啥时候的事了,还没完没了地说。再说,现在谁还用容易生锈的铁锅?一个铁锅值多少钱?破了再买呗。我每说到这儿,爷爷总会用粗糙的手掌抚摸着我的头,叹息一声,孩子,那个年代的艰难,你不懂啊!
时不时地,老歪的故事就会从老槐树下传出来。真的,我都听腻了,听得槐花都几开几落了。我忽然讨厌起那个老歪了,他是何方神圣?要不是叨叨他的那些旧事儿,爷爷他们肯定会讲更多更好听的故事。
没想到,老歪还真的回来了。
一个雪意欲滴的午后,老歪在村口出现了。在老槐树下玩耍的我瞥见他的时候,并不知道他是老歪,以为是个叫花子。他穿着黑乎乎的破棉袄,挑着一副沉甸甸的担子。
爷爷一看见他,赶紧走过去,紧紧握着他的双手不放,兴奋地嚷着:“老伙计,你可回来了!你可回来了!”爷爷转身冲着村里大声地喊:“老歪回来啦!老歪回来啦!”我纳闷,这就是我们儿歌里唱的那个人?
村里的老人们都颠儿颠儿地赶过来了。他们摇着老歪的手,拍着老歪的肩,问寒问暖。孩子们也围了过来,对老歪担子里的东西产生了兴趣,风箱、铁炉、碎木炭、小铝片……
老人们问东问西,我断断续续听到,什么去了山西,什么老伴儿走了,什么无依无靠,什么想念老伙计……
老人们争相拉老歪去家里,只听爷爷说,现在日子好了,年轻人都外出了,留下做个伴儿吧。老歪连连说,不用了,不用了,手艺还在,能养活自己。一边说着一边从担子里搬出各种物件。
老人们渐渐安静下来,他们交换着眼神,若有所悟地离开了。
不久,他们就挤满了我爷爷的房间,我也凑了过去,却被爷爷赶了出来。哼,我才不稀罕听他们又说老歪呢!不过,我还是隐约听到了,什么管饭啊,什么给钱啊,什么他那脾气不行啊……
过了一会儿,他们一个个叹息着离开了。爷爷坐在大门槛上,铜头烟管敲得石阶“嘣嘣”响。
“槐树下,槐花飘,老歪就要回来喽……”小伙伴在老槐树下奔跑着,又唱起了儿歌。
老歪支起小铁炉,点燃了烟火。一缕烟冉冉升起,氤氲在老槐树上。
不知什么时候,呆坐在门口的爷爷不见了,我家尘封已久的阁楼却亮了灯。
不到半个时辰,村里的老人们不约而同地朝老槐树走来,看到对方拎着抱着的东西时,先是露出吃惊的神情,继而会心地笑了。
老槐树底下,一圈破破烂烂的铁锅很快把老歪围在了中央。
最后一个朝老槐树走来的是瘸子老万。他捧着一口铁锅,一瘸一拐地,着急但又缓慢地走着。铁锅上有一道崭新的豁口。
雪花从槐树的枝丫间飘落下来,像春天的槐花,纷纷扬扬……
(作者:刘会然。有删改)
1.请结合全文内容,概括村里的老人们和老歪之间的故事。(4分)
2.请从细节描写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语句。(4分)
他捧着一口铁锅,一瘸一拐地,着急但又缓慢地走着。铁锅上有一道崭新的豁口。
3.【分析情节作用】儿歌在文中出现了两次,分别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4分)
4.文章用第一人称“我”来讲述故事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4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4题。(共16分)
除夕的夜
①漫天大雪下了整整一天,整座城市变成了雪国。夜里,雪花还未收脚,仍在不识相地穿街走巷,被寒流环绕的这座城,令人有点迷茫和感伤。
②老伴重病已住院半年多,医生说,看能熬过这个年吧,要是能,或者有可能再延长一段时间,我暗自落泪,内心依然巴望奇迹发生。
③除夕回不了家,只能在病房守岁。我想,无论如何也要过个像点样的年啊,我知道老伴吃不下东西了,但哪怕是摆摆样子,让她看一看也好啊。于是,我上街寻找饭店,去买几样老伴爱吃的菜。
④大雪刚落,东北的除夕夜更加寒气袭人。街道两旁大小商店、饭店都关门了。十里长街上只有我一个人的脚印。我踏着雪向前走,内心很是凄凉。
⑤今年的除夕或许就是老伴的最后一个年了,我无论如何也要把这十里长街寻遍!
展开余下试题
⑥路过一个胡同口,我看到几个流浪汉正在用小铁桶涮“火锅”,个个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们对我说,兄弟,过来喝酒!咱们一块儿过年吧!
⑦我说,谢谢,不了,我还有事,附近有还开门的饭馆吗?我想弄几个菜给住院的老伴儿。他们答道,往前走到头有一家小饭馆开门,我们的佐料就是她给的呢。
⑧我离开时,那几个流浪汉在喊,祝你老伴儿早日康复!
⑨我听了,眼泪就流下来。自老伴患病后,我第一次听到陌生人祝福我老伴早日康复。老伴得了重病,我没有通知单位任何人。我始终认为,自己的困难,要自己去面对。
⑩雪愈下愈大。在街的尽头,终于看到一家小饭馆,我禁不住热泪盈眶。
⑪年轻的老板娘见我进来,便站起身。我问,我想买几个菜带走可以吗?给医院的病人。
⑫老板娘说,当然可以,你先选菜吧。
⑬我点了几样老伴儿平时爱吃的菜。问大过年的,饭馆能不能做,老板娘说,没问题。我又问,今天和平时还是一个价钱吗?老板娘说,大过年的,不能乘人之危,平时卖什么价还是什么价,还要做得更好、更精细些才对呀。
⑭菜做好了,品相不错,我决计打车回医院。上车后,司机说,过年好!去哪儿?我说,第一医院。司机说,家里有人住院?我说,老伴儿。
⑮司机长叹了一声,这年哪,有人欢喜有人愁哇。刚才我拉了一位老大娘。我问,大娘咋才回家过年哪?她一听就流泪了。我就跟她说,大娘,大过年的,咱得高高兴兴的,对吧?临走时,大娘非要给我一百块钱。我说,我怎么能要您钱呢!您留着吧。大娘说,就当是我给你的压岁钱了。我一听,眼泪哗哗的。最后,我还是悄悄把钱塞到大娘包里了,看她进了进站口才走……人人都有犯难的事呀。老哥,你看我,媳妇在家等着我呢,可我为了家人还在路上奔波哩!
⑯回到医院,病床上的老伴儿很高兴。看着一桌子的菜,她竟然慢慢地坐起身来。零点的钟声响了,我们老两口儿举起酒杯祝福彼此。老伴儿说,难为你了。我说,别这么说,我愿意,高兴着呢。
⑰老伴儿闪动着泪花说,好好活着。
(选自2019年第1期《长城》,作者:阿成。有改动)
1.请在下面横线上将文章主要情节补充完整。(3分)
“我”上街寻找饭店→(1) →(2) →(3) →“我”和老伴共度除夕
2.请结合上下文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6分)
(1)夜里,雪花还未收脚,仍在不识相地穿街走巷,被寒流环绕的这座城,令人有点迷茫和感伤。
(2)老伴儿闪动着泪花说,好好活着。
3.【叙事的线索】请简要分析本文以“我”买菜为线索布局谋篇的作用。(4分)
4.【主题理解】有人认为本文讲述的是一个温暖的故事,有人认为本文讲述的是一个凄凉的故事,你认为呢?请结合文本内容,谈谈你的想法。(3分)
四、 阅读下文,完成1~5题。(共13分)
又见鹭鸶
①那是春天的一个傍晚,我沿着水边的沙滩漫不经心地悠步。水草已经蓬勃起来,河川一片盎然生机。在桌椅间窝蜷了一天的四肢和绷紧的神经,渐渐舒展开来。
②绕过一道防洪坝,我突然瞅见了鹭鸶,两只,当下竟不敢再挪动一步,生怕冲撞了它、惊飞了它。我蹑手蹑脚地在沙地上坐下来,压抑着冲到唇边的惊叹:哦!鹭鸶又飞回来了!
③在顺流而下大约三十米处,河水朝南拐了个大弯,便拐出一大片生动的绿洲。两只雪白的鹭鸶就在那个弯头上踯躅,在那一片生机盎然的绿草中悠然漫步;曲线优美到无与伦比的脖颈迅捷地探入水中,倏忽又在草丛里扬起头来;两只峭拔的长腿淹没在水里,举趾移步闲适优雅……
④不见鹭鸶,少说也有二十多年了。小时候在河边割草,鹭鸶就在头前或身后的浅水里,有时竟在草笼旁边停立;上学和放学涉过河水时,鹭鸶在头顶翩翩飞翔,我曾妄想把一只鸽哨戴到它的尾毛上;大了时给稻田放水,鹭鸶又在田埂上悠然踱步,丝毫不戒备我手中的铁锹……与我相依相伴、永远鲜活的鹭鸶的倩影,现在就从心里扑飞出来,化成活泼的生灵在眼前的河湾里。
⑤至今我也搞不清鹭鸶突然绝迹的因由,鸟类神秘的生活习性令人难以揣摩。许是水流逐年衰枯稻田消失绿地锐减,这鸟儿瞧不上越来越僵硬的小河川道了?许是乡民滥施化肥农药污染了流水污浊了空气,鹭鸶感到窒息而逃逸了?许是那些藏在树后的猎手暗施的冷枪,击中了鹭鸶夫妻中的一只,剩下的一只悲怆遁逃了?
⑥又见鹭鸶!又见鹭鸶!
⑦落日已尽,红霞隐退。两只鹭鸶悠然腾起,翩然闪动着洁白的翅膀逐渐升高,朝北岸葱茏的村庄飞去了。我猛然想起,以前我所在村庄临河的一片白杨林里,枝枝杈杈间竟有二十多个鹭鸶搭筑的窝巢,乡民们都引以为荣。一只刚刚生出羽毛的雏儿掉在地上,竟然惊动了整个村庄的男女老少,大家商议着推选一位爬树利落的姑娘把它送回窝里。鹭鸶和人类同居一处无疑是一种天然和谐,是鸟类对人类善良天性的信赖。现在,这两只鹭鸶飞到北岸的哪个村庄里去了呢?在谁家门前或屋后的树上筑巢育雏呢?
⑧从此,天天傍晚我都到河湾里来,等待鹭鸶。连续五六天,不见踪影,我才发现没有鹭鸶的小河黯然失色。我感觉自己是在重演“守株待兔”的故事,然而还是忍不住要来。鹭鸶的倩影太富有魅力了,那端庄的姿容透着一种自然,一种优雅;它起飞时悠然翩然,落水时也悠然翩然,看不出得意时的张扬恣肆,也看不出失意下的气急败坏;即使在水里啄食小虫小虾青叶草芽,也不似鸡们鸭们雀们饿不及待的贪婪相。二三十年不见鹭鸶,我早已不存再见的奢望,一见便不能罢休。
⑨我随之改守候为寻找,隔天顺流而下,隔天又溯流而上,竟是一周的寻寻觅觅而终不得见。我又决定改变寻找的时间,在晨曦中沿着河水朝上走。大约走出五里路程,河川骤然开阔起来,河对岸有一大片齐肩高的芦苇,那两只鹭鸶正在悠然漫步,刚出山顶的霞光把白色的羽毛染成霓虹。
⑩哦!鹭鸶还在这小河川里。
⑪哦!鹭鸶对人类的信赖毕竟是可以重新建立的。
⑫我在一块河石上悄然坐下来,隔水眺望着那一对圣物。此刻,心头便涌出这样的诗句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作者:陈忠实。有删改)
1.请根据提示,把选文行文脉络图补充完整。(2分)
A B
2.请结合选文内容,分别简析下面两个句子中加点词语所表达的情感。(2分)
(1)我突然瞅见了鹭鸶,两只,当下竟不敢再挪动一步,生怕冲撞了它、惊飞了它。
(2)我在一块河石上悄然坐下来,隔水眺望着那一对圣物。
3.【段落作用】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第⑥段在结构上的作用。(3分)
4.请简要分析第⑧段画线句子寄寓了作者怎样的志趣。(3分)
5.选文第⑪段说“鹭鸶对人类的信赖毕竟是可以重新建立的”。请根据选文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五、 阅读下文,完成1~4题。(共16分)
高贵的清贫
①油菜花开时节,我们来到方志敏的故乡——江西省弋阳县漆工镇的湖塘村。此处是个适合人居的山坳,四面环山,一幢古色古香的木楼坐落在山根处,旁边是两汪平静的水塘。毫无疑问,在一百年前,这幢阔大的木楼象征着主人的富足和气派。这就是方志敏故居。
②一路上,不时听到当地朋友介绍方志敏家族历史,有几个年轻女子,还眉飞色舞地说方志敏是她们心目中的白马王子——据说,方志敏身高一米八二,高大俊朗,才华横溢自不必说,在担任闽浙皖赣苏维埃主席的时候,身穿白色西装,骑一匹白色骏马,当真是白马王子的标志性装束。当地人说,方志敏很讲生活质量,他喝的咖啡,那是要从外国进口的。
展开余下试题
③是的,方志敏有阔绰的童年和少年时代。事实上,回顾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那些投身革命的知识分子,大都有殷实的家境,他们不缺吃穿,不乏体面的生活,可是他们放弃了,因为信仰,因为要革命,因为要建设可爱的中国。他们放弃了高贵的物质生活,追求着精神上的高贵。从他们的手里经过的财富成千上万,可是他们自己的身上,却往往连一个铜板也没有。
④并不是每个人都配得上“清贫”这个字眼的,仅仅身无分文,还不是清贫。清贫是一种境界,只有高贵着的清贫才是清贫。
⑤方志敏的故事很多,散珠碎玉一般遗落在闽浙皖赣的山水草木之间。给我印象深刻的,还是在他被俘之后,国民党屡次派出高官劝降,甚至蒋介石亲自出面许以高官厚禄,均被方志敏在谈笑中拒绝。
⑥我们后来从各种渠道看到的方志敏,戴着镣铐,神色泰然自若。在方志敏创立的闽浙皖赣苏维埃根据地首府葛源,我看到一张方志敏身穿军装挥手告别的照片,那是在他率部北上抗日的前夕,在葛源的枫林村,那个高高举过头顶、直直指向天空的手势,让我好像明白了,为什么那么多女孩子说方志敏是她的梦中情人。那个手势沉稳、自信、决绝,释放出一个男人、一个具有骑士精神的革命者勇敢无畏的力量。那一瞬间,我对身边的朋友说,方志敏不仅是一位革命英雄,也是一个贵族。
⑦贵族是什么?不是世代因袭的爵位,也不是显赫的权势,真正的贵族,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心,有一腔实现理想信仰的热血,有一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铮铮铁骨。这个当年才30多岁的年轻人,在闽浙皖赣四省交界的地方创建了革命根据地,发行货币,兴办学校,开设医院,还构建了股市,这一切都是超前的,他是按照苏联社会主义的模式经营着他的根据地,让那里的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那时候的方志敏,掌管着闽浙皖赣苏区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可谓一言九鼎,从他手里经过的真金白银不在少数。可是,在“方志敏式”的苏维埃政府内,节俭却蔚然成风,连铅山县委买了12元黄烟,都受到严厉的批评,被挖苦为“好阔气的铅山县委”。
⑧回想小学时代读过的《清贫》,我突然发现那个时候我并没有真正读懂,不,几十年后仍然没有读懂。放眼望去,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心里再默默地诵读那些文字,似乎从字里行间领略到另一种风景。北上部队受到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在生死考验的关头,方志敏拒绝脱离部队,拒绝逃生,坚持和同志们战斗在一起,后因叛徒出卖,在藏身的柴堆里被俘。在敌人的刺刀面前,这个命悬一线的囚徒,就像个调皮的孩子,居高临下地打量着因为搜不到铜板而失望的士兵,冷静地看着他们的眼神和表情,甚至还有几分幸灾乐祸:“是不是还要问问我家里有没有一些财产,请等一下,让我想一想,啊,记起来了,有的有的,但不算多。去年暑假我穿的几套旧的汗褂裤,与几双缝上底的线袜……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岂不要叫那些富翁齿冷三天?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⑨尽管多少年过去了,我至今仍然记得伏尼契的小说《牛虻》中,作为革命者的牛虻——亚瑟被执行枪决的那个情节。亚瑟从一开始就对即将到来的死亡谈笑风生并且评头论足,唇枪舌剑拒绝忏悔。在士兵向他射击时,他一次次地嘲笑和校正士兵的枪法,“来吧,孩子们,不要害怕,朝这儿打!”
⑩而在今天,行走在蒙蒙细雨的湖塘村,我清晰地看到了另一个更加伟大的亚瑟,因为他领导了更多的亚瑟,还因为他的清贫,而他的清贫是为了更多的人不再清贫,今天的清贫是为了明天不再清贫,这样的清贫才是高贵的清贫。
(作者:徐贵祥。有删改)
1.具体分析文章⑧至⑨段所展现的方志敏的形象。(5分)
2.结合文中两处画波浪线的语句,谈谈你对“高贵的清贫”的理解。(4分)
3.【选材特点】梳理文中所使用的材料,简要分析文章选材的特点。(4分)
4.赏析文中画横线的语句。(3分)
贵族是什么?不是世代因袭的爵位,也不是显赫的权势,真正的贵族,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心,有一腔实现理想信仰的热血,有一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铮铮铁骨。
六、阅读下文,完成1~4题。(共16分)
老 闷
①老闷是个“义士”。名声响得很远,香远益清,像莲。老闷像个舞者,乐意将话附着在行为上表达。
②那次他的二小子虎子偷了李寡妇家一兜酸杏,被李寡妇骂骂咧咧找上门来,好一番数落。等李寡妇颠着小脚走后,老闷将儿子扔进粪堆的青杏疙瘩一个个捡了出来,拿手捧了往儿子面前一撴,嘴巴紧紧绷着,手指着“赃物”,眼瞪着儿子。他儿子就乖乖地一个一个拿了往肚里吞,小脸跟眼睛挤一块了,挤出好多的泪珠儿,和着酸口水,流了一肚皮。
③老闷不说,或者说他那肢体语言告诉儿子:小子,“青疙瘩”吞多了,你脑瓜里跟种庄稼似的,自会长出道理。
④邻庄上一个愣头青掂着砍刀来庄上骂街,庄上的人没伸头的。恰好老闷从城里送货回来,赶上了,他东西朝地上一丢,紧前两步,铁塔似的在小青年面前站成八字,瞪圆眼睛,指指自己的左脸。那楞小子被老闷的眼神激怒了,举起砍刀“哑哑”着照老闷脸上砍去。再看老闷,还是铁塔一样立着,那小子却似扳倒的木头桩子,横地上了。老闷的颧骨跟凸额头上因此贯串着一条长长的刀疤,像搭在眼帘上的一根紫藤。
⑤老闷的长相原本就有个性,头顶早早败了,头皮光滑得像脸面,脱落的头发倒像大面积移栽到嘴巴四周,耳下腮边,郁郁葱葱,很是丰茂。起初他还每天刮,可越刮脸青得像杨树皮般不说,胡子倒更旺盛了。奶奶的,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它去吧。不管理,抛了荒了。村里人戏说,老闷是“一头好脸,一脸好头”。
⑥“一头好脸,一脸好头”的容颜上不离不弃地悠荡着一根紫藤疤,这让老闷看上去特别像个奇人物。初次跟老闷交往的人都心生畏怯,自觉或不自觉地就质疑到老闷的人品。
⑦老闷是个生意人,少不了跟五行八作的人打交道,没话可不行。老闷也知道不行。他说,只是说得极其经济、简约,比如这事成,就说:好、中、是了;不成就是:球、别、散了。可但凡跟老闷合作过的人,总是后脚拎了重礼来求老闷八拜为兄弟。
⑧常跟老闷合作的有个陈老板,这人为事巧诈、世故。他欺老闷是乡里巴人,眼力短,路子窄,就经常在老闷的货物上采取地毯式寻“刺”,借机压价。
⑨自己的货心里有数,砍不下价你不乐意,本里头我也不乐意。老闷的交易有一条底线,在他的成本与同等货物市场价格的中间画着。生意嘛,讲究双赢,我不多赚,绝不亏本;你不多占,绝不吃亏。
⑩说是一天下午,陈老板将货物验了四个多钟头,价格一压再压。老闷烦了,脸上的疤像一条暴突的血管,他突地站起身,一挥手,示意跟车的几个人装车走人。陈老板慌了,拉他到背静处,说明缘由,说他老母亲要换眼角膜,手术费十几万,他一时手紧,才出此下策,实在没别的。
⑪老闷的神情缓了,但坚定地举出四个指头,那是这一车货的触底价。陈老板心疼地把四万现金交到老闷手上,挥手谢客。没想到老闷一把抓住陈老板挥过来的手,将刚刚过到自己名下的四捆“老人头”啪地拍回上面,再紧紧一握,点点头,转身走出门去。陈老板诧异了许久。他过后懂老闷了,刚才是你的钱,现在是我的钱;刚才叫交易,现在叫帮忙。本质不同,心情不同。事后不久,陈老板就提重礼上老闷的门了,执意要拜老闷为大哥,并许诺老闷的货物一律免检。
⑫老闷做事,“义”字当头。大人不蒙,小孩不欺,权富不攀,贫贱
上一篇:
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练:说明文阅读
下一篇:
甘肃省武威市武威第九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无答案)
标签:
人教版
九年级
总复习
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相关:
关于“2022年中考”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6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