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阅读:134 2021-12-06
标签:
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34]
2022届高考语文非连续文本训练——文化艺术类题材
2022年高考考点:高考非连文本训练——文化艺术类题材
考点:
1. 话题:“良渚文化”
2. 话题:“二十四节气”
3. 话题:“南戏”
4. (2021年桐庐中学高三)话题:中国建筑
5. (2021平谷一模)话题:角楼
【考点研究】
一、设误方式:混淆时态
设误
手段 命题者命制选项时故意将“未然”(还未实现)说成“已然”(既成事实),或者将“或然”(可能发生的情况)转述为“必然”(必定发生的情况)。也可能反之,将“已然”说成“未然”,将“必然”说成“或然”。
判定
技巧 (1)如果文章或选项中有“目前”“打算”“预计”“已经”“将来”“了”之类表示时态的词语,要注意是否出现未然已然混淆的错误。
(2)如果文章或选项中出现了“可能”“也许”“或许”“大概”“一定”“必定”“必然”等表推测判断的词语时,要认真辨析是否出现或然必然混淆的错误。
二、设误方式:曲解文意
设误
手段 命题者命制选项时故意更换个别关键字词或说法,造成一字、一词之差或说法相异,从而背离原文意思,歪曲作者观点。
判定
技巧 要判断“曲解文意”干扰项,一定要仔细比对原文,充分理解文意,看选项是否在概括转换时更换了意思。
三、设误方式:以偏概全
设误
手段 命题者命制选项时故意增删、改动文中表示范围限制或表示程度轻重的词语干扰考生,主要以部分代整体(或相反)、以个别代一般(或相反)、以特殊代普遍(或相反)、以次要代主要(或相反)等,从而使考生做出错误的判断。
判定
技巧 要判断“以偏概全”干扰项,在阅读文章时,一要特别注意词语前边的修饰与限制词,看一看选项与原文中的指代内容是否存在范围、程度以及频率上的差异;二要注意原文表述是涵盖全部还是有所针对,是特称还是全称。
四、设误方式:混淆是非
设误
手段 命题者命制选项时在事物的性质上设置干扰,有意将阅读材料中肯定了的事物加以否定,或者将否定了的事物加以肯定。
判定
技巧 要判断“混淆是非”干扰项,在阅读文章或选项时,要特别注意区别作者对每一种事物的观点态度,特别注意含有作者观点态度的语句,更要格外关注表示肯定和否定的关键词。
五、设误方式:偷换概念
设误
手段 命题者在解释概念或解释文意时,故意弄错对象,迷惑考生,使考生误入歧途;或者暗中将两个概念的内涵(如属性、作用、发展趋势等)进行调换、改变或混淆,乍看与原文的说法一样,但仔细推敲就会发现实际上并不是一回事。
判定
技巧 要判断“偷换概念”干扰项,在阅读文章或选项时,要特别注意事物的对象,应注意看选项中是否存在信息错误对接的现象,尤其要看选项中的陈述对象(一般是主语或宾语)与原文中句子的陈述对象是否一致。
六、设误方式:张冠李戴
设误
手段 命题者命制选项时在表述对象上设置干扰,有意将此人表述成彼人,将此事物表述成彼事物,将事物的此方面表述成彼方面。比如把某一时间、地点,说成是另一时间、地点。
判定
技巧 要判断“张冠李戴”干扰项,阅读文章时,需要圈出陈述对象,要特别注意选项的主语与宾语,因为“冠”往往出现在选项的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当选项中出现类似“××的观点是×××”这样的句子时,应注意原文中是否有此类情况;另外,还要留心文中代词的指代,要联系上下文弄清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具体内容。
浏览完整试题
七、设误方式:无中生有(于文无据)
设误
手段 干扰项的内容在原文中根本找不到依据,或原文中并无此意,而是命题者凭空捏造出某种意思用来迷惑考生的。
判定
技巧 要判断“无中生有(于文无据)”干扰项,在做题时要仔细检查所给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原文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能根据原文合理地推断出来。
八、设误方式:关系混乱
设误
手段 (1)必要(条件)充分(条件)混乱:必要条件一般用关联词“只有……才……”来表示,充分条件一般用关联词“只要……就……”来表示。两者语意不同,如果混用,就会出现错误。
(2)因果关系混乱:一是强加因果,即把没有因果关系的内容说成有因果关系;二是因果倒置,即将原因说成结果,或将结果说成原因。当选项的表述出现因果关系时,要注意其是否恰当。
(3)条件结果混乱:一是条件结果不对应,即本来是甲条件造成甲结果,乙条件造成乙结果,却错误地说成甲条件造成乙结果或乙条件造成甲结果;二是条件结果颠倒,当选项的表述出现条件关系时,要注意其是否恰当。
判定
技巧 分析各选项分句构成和分句间的关系,比对每一个选项分句之间的关系,能否在原文找到对应的依据,是否符合逻辑关系。特别要关注指示代词、关联词语、副词以及一些修饰性词语。
九、设误方式:推断绝对
设误
手段 命题者不尊重原文中事物的客观性,故意忽略程度、情态、条件、范围、分寸的细微差别,排除个例和特殊现象,从而夸大事物实有的地位、能力、功效等,得出一个不符合实际的结论。
判定
技巧 找到选项所对应的内容,逐句比对,重点关注表程度、情态、条件、范围、分寸的词句,注意选项中“全”“都”“一定”“就”“可以”等词语。
【考题对接】
一、一、话题:“良渚文化”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10分)
材料一:
良渚文化代表遗址为良渚古城遗址,遗址距今5300~4300年,总面积约34平方公里,是人类早期城
市文明的范例。中国学者们研究认为该址是5000年前中国古文明的遗存,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说明这一发现和研究成果得到了国际上认可。
良渚文化时期稻作农业已相当进步。稻谷有籼、粳稻之分,并普遍使用石犁、石镰。手工业也有很高的成就,玉石制作、制陶、木作、竹器编织、丝麻纺织都达到高水平。尤其是琢制的玉器,其数量之多、品种之丰富、雕琢之精美,均达到史前玉器的高峰。玉器上的纹饰主题神人兽面纹,是良渚先民“天人合一”观念的体现和信仰的象征,并逐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玉器和陶器上还出现了不少刻划符号,这些符号在形体上已接近商周时期的文字,是良渚文化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摘编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
大约距今5300年,大量人口移民至良渚地区。由于良渚地区地势低,“治水”仍是头等大事。大量人口的涌入还需要解决吃饭问题,这刺激了灌溉稻作农业的迅速发展。大规模的土木水利工程和灌水农业,使得良渚社会生产力水平迅速提升,也极大提高了良渚社会的组织动员能力,从而催生出灿烂的良渚文化。归根结底,良渚文化是长江下游地区持续文明化进程的结果,这一文明化进程的启动还与来自中原的推动有关,且与周边地区存在互动。因此,良渚文化形成于多元一体的早期中国各区域文化融合互动的背景之下。
不过,良渚文化对中原地区产生影响是晚期以后。大约距今4500年,在晋南临汾盆地出现陶寺文化,其玉、石器都明显属于良渚文化因素:陶寺有近300万平方米的古城,此前中原从未有过如此超大规模的古城,它是受良渚筑城理念启发的产物。良渚式玉器的出现,使得黄河流域人群终于找到了一种绝佳的高等级社会身份标志物;良渚式大城出现的同时,良渚文化那套政治管理模式也相应渗透到中原和北方地区。更重要的是,以陶寺文化为基点,琮、璧等玉器北向影响到老虎山文化石峁类型,西向影响到甘肃、青海、宁夏地区齐家文化,为这些粗犷的北——西北方文化平添了许多温润之气。它们甚至传承到更晚的二里头文化(晚期夏文化),以至于商、周文化。
(摘编自韩建业《如何看待良渚文化的重要地位》,《人民日报》2019年8月10日)
材料三:
目前来看,良渚文明是所能确证的中国最早文明,在这之后的1000多年,陶寺、石峁、二里头的相继繁荣,使得区域文明的重心不断地发生变化。除了文字和青铜器,良渚文化在各个方面均已达到国家文明的要求。青铜器在文明社会中承载的礼制规范的意义,在良渚文化中是体现在玉器上的。这些玉器以玉琮为代表,并与钺、璜、璧、冠状饰、三叉形器、牌饰、锥形器、管等组成了玉礼器系统,或象征身份,或象征权力,或象征财富。礼玉上常见刻绘有'神徽'形象,用以表达良渚人的统一信仰。文字是记录语言、传承思想文化的工具,在良渚文化中,虽然尚未发现文字系统,但这些镌刻在玉礼器上的标识,也极大程度地统一着人们的思想,而大型建筑工事所反映出的良渚社会超强的组织管理能力,也透露出当时一定存在着某种与文字相当的信息传递方式。
(摘编自刘斌《良渚与中华五千年文明》)
1. 下列对材料中“良渚文化”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良渚文化时期稻作农业和手工业已相当进步,城池规模大,又开展了大型的土木水利工程,这些都标志了其进入文明时代。
B.良渚文化的形成基于区域文化融合互动的背景,是长江下流地区持续文明化进程的结果,也离不开周边地区的推动和与中原的互动。
C.晚期良渚文化对中原和北方等地的文明进程产生了影响,在玉石器、城池等物质层面和等级观念管理模式等精神层面都有所表现。
D.良渚文化中的玉器和陶器上出现了不少形体上类似文字的刻划符号,它们是当时社会记录语言、传承思想文化的工具。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良渚古城遗址作为人类早期城市文明的范例,有力地将中国的文明推到了5000年前,这点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
B.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以神人兽面纹为代表的纹饰,既代表了原始信仰,也体现了良渚先民'天人合一'的文化观念。
C.因地势低洼而催生的大规模土木水利工程,及因大量人口涌入而迅速发展的灌溉稻作农业,是良渚文化形成的重要动力。
D.良渚文明的因素随着玉器等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影响直至商周,这表明了区域性文明的动态过程以及中华文明的统一过程。
展开余下试题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作为良渚文化重要载体的玉器具有的特点和作用。(4分)
(1)特点: 。(2分)
(2)作用: 。(2分)
一、话题:“良渚文化”
1.C【解析】A.“这些都标志了其进入文明时代”张冠李戴,文中是指玉陶器上的刻划符号标志了良渚文化进入文明时代。B.“也离不开周边地区的推动和与中原的互动”理解有误,良渚文化的形成“与来自中原的推动有关,且与周边地区存在互动”。D.曲解文意,文字是记录语言、传承思想文化的工具,玉陶器上的刻划符号并不等于文字。
2.B 【解析】曲解文意。文中是指神人兽面纹饰逐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而非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
3.(1)特点:数量多,品种丰富,雕琢精美。(至少写出两点)有形体上接近文字的刻划符号。
(2)作用:①表达人们信仰,统一人们思想。
②规范社会礼制,象征等级观念。(或 规范社会礼制,象征财富身份权力)
二、话题:“二十四节气”
材料一: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农业、畜牧业等生产发展过程中,长期观察天文、气象与农业生产生活的智慧结晶,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二十四节气中每个节气都有特定的文化含义,反映季节变化的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反映气温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反映降水及与水的凝聚物相关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反映物候和农作物生长状况的有惊蛰、清明、小满和芒种。
二十四节气是黄河中下游地区以及部分长江流城的特定地理气候与农耕文明相结合的产物。只有这个纬度的地区才有四季分明的气象条件,并且这循环往复的自然天象、物候是可以被人重复观察并记录的;中国人强调要不误农时,人们只有长期定居在一个特定的地区,才有可能不断地观察和积累与其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自然物候现象,来更好地指导生产,而华夏民族很早便进入了较发达的农耕文明社会。
(摘编自刘迎秋《说说二十四节气》,《文史知识》)
材料二:
当下,人们对节气的认知逐渐淡薄是有原因的。中国长期以农立国,人们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农业生产来认识和利用节气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脱离了农业生产,进入第二、第三产业。这些产业依赖更精细的时间制度,和季节、时令转变的关系相对疏离。
中国传统的宇宙观是以阴阳五行为核心的,认为时间的变化是阴阳互相作用的结果,人在天地间要循时而动,顺应阴阳变化,促成阴阳调和。因此,天象、物候、人事就被统一组织到一个严密的时间秩序中,时间就被划分为依次出现的不同段落。每个段落都被赋予了特殊的文化属性,成为国家政令和社会成员活动的根本依据,要求人的活动和时间特性保持高度一致。近代以来,西方的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宇宙观逐渐取代了中国传统宇宙观。
此外,中华民国成立以后,公元纪年代替了包括二十四节气在内的传统历法,成为官方历法。
(摘编自张勃《二十四节气及其保护》
材料三:
二十四节气对日常生活的影响虽有减弱,却始终在延续。无论清明的踏青、扫墓,还是冬至的团聚、祭祀,都在提醒人们在繁忙工作之余,应有适当的舒缓与休憩,适时地关注家人、朋友以及更宽广的世界。一些地方性浓郁的传统节令仪式,则是人与自然神灵的交流过程,以顺应四季有序,万物有时。北京一些医院开创性地推出“三伏贴”“三九贴”,这种治疗方式的时间依据正是夏至和冬至这两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这种长期在日常生活与生产中发挥影响的特征,同相关学术界及社会上大都把非遗与“濒危性”直接对应起来的认识之间有很大的差距,但这恰恰体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正内涵,即一种传统文化究竟能否被看作“非遗”,能否列入代表名录,同它是否处于濒危状态并没有必然联系;最关键的,反而是它在现实生活中的活态传承:它必须是一种活着的遗产,与活着的人的生活实践密不可分。
(摘编自《每个人都是二十四节气的传承人》,《参考消息》
1.下列对材料中“二十四节气”的相关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二十四节气是在中国农耕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形成的一种时间制度,它是以黄河中下游地区、长江流域的季节特征和鲜明的气象条件为基础而确立的。
B.二十四节气的形成得益于合适的自然环境和发达的农业文明,更离不开人为的划分,它需要人们在长期生产实践中观察和积累相关的自然物候现象。
C.二十四节气把时间的流转直接和自然的变化规律关联,每个节气都有特定的文化含义,随着现代社会城市化进程加快,这些含义离人们生活越来越远。
D.二十四节气是中国文化独特的遗产,虽随社会变迁影响力趋于减弱,但仍是民众生活的组成部分,因此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并获得国际认可。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二十四节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业生产和时间之间的联系,但现代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转变,对时间精细度有更高的要求,节气与社会逐渐走向疏离。
B.中国传统的宇宙观蕴含在节气文化中,认为应将时间设置成不同节气,人们要依据节气而动,顺应阴阳变化,这与西方的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观念不同。
C.“三伏贴”“三九贴”的推出,说明我们在延续节气传统的基础上,也可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再创造”,以便让它更好地融入当下生活,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D.在评判二十四节气这类传统文化是否属于“非遗”时,不能将之与濒危性直接联系起来,而应关注它在现实生活中的活态性,它必须回归日常生活和生产。
3.根据上述材料,分别概括二十四节气在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中的作用。(4分)
(1)传统社会:
(2)现代社会:
二、话题:“二十四节气”【答案】
1.C【解析】A项,扩大范围,“长江流域的季节特征”错。材料一第二段是“部分长江流域”,而非“长江流域”。B项,曲解文意。“得益于合适的自然环境和发达的农业文明,更离不开人为的划分”错。作为二十四节气形成的三个原因,“合适的自然环境”“发达的农业文明”“人为的划分”是并列关系,不存在主次关系,但是该选项说的是“更离不开人为的划分”。D项,强加因果,“因此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并获得国际认可”。材料一只是说“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农业、畜牧业等生产发展过程中,长期观察天文、气象与农业生产生活的智慧结晶,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可见,并没有说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并获得国际认是因为选项说的内容,这前后之间并无因果关系。故选C。
展开余下试题
2.B【解析】B项,曲解文意,“中国传统的宇宙观蕴含在节气文化中,认为应将时间设置成不同节气”错。根据材料二第二段“中国传统的宇宙观是以阴阳五行为核心的,认为时间的变化是阴阳互相作用的结果,人在天地间要循时而动,顺应阴阳变化,促成阴阳调和”可知,“将时间设置成不同节气”并非中国传统宇宙观的内容。故选B。
3.(1)传统社会:①作为官方历法的一部分,用以记录时间。②作为农业生产活动的时间依据,方便人们掌握农事经验,指导农业生产。③作为国家政令和社会成员活动的根本依据,指导社会生活。(答出2点即可,每点1分)
(2)现代社会:①提醒人们劳逸结合,适时关注家人、朋友和更宽广的世界。②推动人与自然神灵的交流,以顺应自然万物的时序。③催生新的治疗方式。(答出两点即可,每点1分)
【解析】材料一、材料二主要谈的是二十四节气对传统社会的影响。根据“中华民国成立以后,公元纪年代替了包括二十四节气在内的传统历法,成为官方历法”概括为:二十四节气作为官方历法的一部分,用以记录时间。根据“二十四节气是黄河中下游地区以及部分长江流城的特定地理气候与农耕文明相结合的产物”“人们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农业生产来认识和利用节气的”概括为:二十四节气作为农业生产活动的时间依据,方便人们掌握农事经验,指导农业生产。根据“每个段落都被赋予了特殊的文化属性,成为国家政令和社会成员活动的根本依据,要求人的活动和时间特性保持高度一致”概括为:二十四节气作为国家政令和社会成员活动的根本依据,指导社会生活。材料三则主要说的是二十四节气对现代社会的作用。根据“无论清明的踏青、扫墓,还是冬至的团聚、祭祀,都在提醒人们在繁忙工作之余,应有适当的舒缓与休憩,适时地关注家人、朋友以及更宽广的世界”概括为:二十四节气提醒人们劳逸结合,适时关注家人、朋友和更宽广的世界。根据“一些地方性浓郁的传统节令仪式,则是人与自然神灵的交流过程,以顺应四季有序,万物有时”概括为:二十四节气推动人与自然神灵的交流,以顺应自然万物的时序。根据“一些地方性浓郁的传统节令仪式万物有时。北京一些医院开创性地推出“三伏贴”“三九贴”,这种治疗方式的时间依据正是夏至和冬至这两个节气”概括为:二十四节气催生新的治疗方式。
三、话题:“南戏”
材料一 :
中国成熟的戏曲形式,产生于宋元之际。在宋金、宋元分治时期,北方和南方几乎同时产生了成熟的戏曲形式。南戏出现得更早一点。1126年,军事崩溃使汉人的统治中心转移到富春江的入海口,也就是京杭大运河的南起点。南宋的首都临安存在了153年,成为最大和最吸引人的都市。大批失意的官宦巨商、落魄文人齐聚临安。商品经济的发展,催生了京城里众多市民冶游娱乐的场所。宴乐表演开始迈向市井民间,通俗的商业化表演使戏曲艺术迅速成熟起来。
南戏产生不久,就跨越浙江一省,相继流传到福建、江西、广东、江苏、安徽等南方各省。其题材和演剧形态也随着地域的不同而呈现出各自的差异性。作为我国最早的成熟的戏剧艺术形式,产生之初的南戏是完全草根的、平民的舞台艺术,曾经长久以来蛰伏于东南沿海一带,不为士大夫和主流文化所关注。与元杂剧高华雄浑的人文情怀有所不同,南戏更多聚焦的是婚姻家庭生活。
(摘编自杨雪帆、陈言《南戏遗响——莆仙戏的前世今生》,《莆田乡讯》2016年6月26日)
材料二:
从戏曲艺术的传播方式和演出机制来考察,“大团圆”结局更契合一般观众的期待视野。 自北宋以来,农业生产以外的手工业和商业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在大城市中市民阶层不断壮大。他们出入勾栏瓦舍等商业演出场所,成为说唱艺术和戏曲表演的主要观众。南戏既是商业演出,观众的喜欢与否,直接关系到南戏作家的经济收益。因此,观众的接受能力和期待视野会对戏曲的内容产生直接的影响。南戏写到书生几乎无一不涉及科考,凡参加科考的无一不高中状元,凡状元及第的无一不被当朝大官看中、招为东床快婿。另外,在南戏中,旦角扮演的都是底层劳动妇女,她们在家中或要侍奉公婆,或要负担繁重的家务,更甚者如李三娘,还要忍受冷酷兄嫂的苛待。生、旦境遇的强烈对比,可以增强戏剧冲突和感情色彩,但也需要建立在满足“善恶到头终有报”——这一普通老百姓的审美期待的基础上。因此,“大团圆”结局成了作家惯用的叙事模式。
(摘编自禹晴《宋元南戏“大团圆”结局的叙事逻辑及其演变》)
材料三 :
随着时代的进步,生活节奏的加快,演戏场所也由农村庙祠转往城市剧院,老百姓的看戏方式也随着网络通讯的发达发生了改变。将戏曲推广与振兴纳入公共文化服务内容,转变传播观念,开拓传播渠道,推进戏曲艺术普及,培养年轻观众群体,已成为必然。借助于文化礼堂送戏下乡,凭借创新推出的“文化驿站”品牌文化项目,将戏曲渗入当下温州人的生活,继续发挥“娱乐休闲”与“高台教化”的作用。开展戏曲进校园、出国门,依托网络销售、微信微博宣传,推广戏曲文创衍生品,吸引年轻观众以及海外人士对温州南戏的关注,引发人们对南戏认知的热度,以求南戏的全面复兴,皆不失为新时代个性鲜明的思考。无疑,把传承与创新的统一,把现代技术、现代生活方式与传统空间、传统文化等进行有机融合,对于文脉传承具有重要意义。戏曲从未离开过人们的生活,只是曲径通幽处,躲在深闺人难识。
(摘编自胡胜盼《弘扬传承南戏文脉正当时》,温州日报瓯网2019年10月9日)
1. 下列对材料中“南戏”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为我国最早的成熟的戏剧艺术形式,南戏是完全草根的、平民的舞台艺术。
B. 为了增强戏剧冲突和感情色彩,南戏中书生大都状元及第,而旦角则境遇凄惨。
C. 南宋都市商品经济 发展,市民冶游娱乐场所的大量出现是南戏成熟的重要条件。
D. 由于南戏是商业演出, 观众的接受能力和期待视野直接决定了南戏戏曲的内容。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南宋时期,大批落魄文人齐聚临安,为南戏的迅速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
B. 为了迎合普通老百姓的审美期待,“大团圆”结局成了南戏作家惯用的叙事模式。
C. 南戏由于不为士大夫和主流文化所关注,所以更多聚焦的是婚姻家庭生活。
D. 随着时代的进步,网络通讯日益发达,老百姓的看戏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3. 结合材料,概述当前弘扬和传承南戏的途径。
上一篇:
2022届高考语文古诗思想情感题——山水田园类训练
下一篇:
2022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送别怀人诗特练
标签:
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相关:
关于“2022届高考”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3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