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诗词鉴赏专题训练

阅读:390  2021-12-06
标签: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诗词鉴赏专题训练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90]
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思想情感题——咏史怀古类训练
2022届高考考点:高考古诗思想情感题——咏史怀古类训练
考点:
1.吴喻时《过晋公祠》
2.许浑《咸阳西门城楼晚眺》
3.(唐)韩偓《故都》
4.吴潜《水调歌头•焦山》
5.[宋]刘克庄《踏莎行•甲午重九牛山作》
6.(唐) 温庭筠《经五丈原》
7.杜庠《赤壁》
8.(元)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9.李商隐《筹笔驿》
10.魏禧《登雨花台》
【考点研究】
一、词句情感
词句情感题是对关键词句的考查,诗歌的关键词句大多数情况下决定了诗歌抒情的方向和基调。关键词是可以明显看出诗歌情感类型的词语,如包含“愁”“怨”“愤”“恨”“忧”“凄”“喜”“乐”“思”“怜”“泪”“闲”“怆”“怅”等字眼的词语,这些词语多为动词或形容词,表意功能明显。关键句是最能表现诗歌思想内容或情感的句子,一般是抒情性或议论性的句子。当然,有时词句情感题所考查的词句是抒情比较含蓄的写景(人)句或叙事句,这就需要透过景、事来把握情感。
二、情感题概括的四大关注点
1.从诗歌本身出发,逐句分析。一句一种感情,一句几种感情,几句一种感情,皆有可能。
2.不管是哪种描写,都要善于化内容为感情,比如内容写的是游览山村,那么感情往往可以表述为“对山村生活的××(之情)”,如“对山村生活的喜爱”“对山村生活的留恋”等。
3.对感情的概括尽量有具体内容,即给感情加上具体的修饰成分(这种修饰成分实际就是“情由”,情感的由来、原因)。比如“伤感”这种感情,就有很多具体表现:仕途失意的伤感,才华埋没的伤感,理想落空的伤感,国破家亡的伤感,与友人离别的伤感,久戍不归的伤感,羁旅奔波的伤感,思念家乡的伤感,怀念家人的伤感等。
4.如果感情不止一种,回答时要分点,一种感情一个要点。
三、“四抓”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1.抓诗题——感知情感趋向
有些诗歌题目蕴含了诗歌的情感倾向,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的题目表明本诗是一首送别友人诗,其情感倾向就明确了。
2.抓注释——看诗歌暗示的思想内涵
有的诗歌注释暗示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诗歌的思想内容,如写作背景、诗人经历的注释,往往就显示了诗歌的思想内涵。
3.抓关键词——找诗眼,析意象
诗眼 这里的“诗眼”是就某一联某一句而言最精练生动的一个字、或活用的字、或运用了修辞手法的一个字,尤其是有点石成金之效的动词,如“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中的“蔽”“愁”均为诗眼。抓住了诗眼,情感内涵就掌握了一大半。
意象 找出意象并揣摩其特点、含义,尤其要关注意象前后的修饰语、动词等。
4.抓关键句——多角度、多层面理解
写景句 抓住景物特点,揣摩含蓄之情。
状物句 抓住双重感情:一是关乎“物”的,一是“物”中寄托的情志。
特点句 用了比喻、象征、对比、衬托等手法的句子,要还原其本义;用了用典、反语等手法的句子,要理解其曲折之情。
【考题对接】
一、吴喻时《过晋公祠》
过晋公祠①
吴喻时
苍苍城郭绕西川,旧日中书今尚传。
绿野②逍遥看度鹤,香山③寂寞听啼鹃。
策平蔡地④一千里,身系唐朝三十年。
欲仰高风今何在,黄河水曲太行巅。
【注释】①本诗为明嘉靖年间,兵部右侍郎吴喻时过晋公祠留时所作。晋公祠是唐朝宰相裴度祠堂。作者任御史时曾几次弹劾当朝宰相严嵩。②裴度晚年辞官退居的别墅名。③裴度曾在此与当时的著名诗人诗酒唱和。④唐宪宗元和十二年裴度督师攻破蔡州,生擒叛将吴元济。


浏览完整试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首联上以“一水绕城郭”交代晋公祠周围环境,下句点明题旨,与标题相呼应。
B.颔联写出裴度晚年的生活,闲看鹤飞,坐听鹃啼,表达了悠闲自在,怡然自得的感情。
C.颈联“一千里”和“三十年”形成对仗,从空间和时间角度准确概括裴度一生的功业。
D.尾联通过设问的方式,强调了晋公祠所在位置,巧妙地表达了作者对裴度的赞叹之情。
2.全诗表达了作者对裴度的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一、吴喻时《过晋公祠》【答案】
1.B【解析】B.“写出裴度……表达了悠闲自在,怡然自得的感情”错误。这是诗人吴喻时过晋公祠所见所感所闻,物是人非,深入体会裴度当年选择退隐的心境,有惋惜遗憾之情,但更多的是钦佩,并非写裴度晚年的生活,也并非表现裴度的悠闲自在,怡然自得。
2.影响深远:裴度闻名遐迩且世代流传,高风亮节影响至今,表达了诗人的羡慕敬仰之情。洒脱的性格:赞美裴度淡泊名利,自在逍遥,具有开阔的胸襟和进退自如的睿智。恪尽职守成就斐然:裴度一生政绩突出、功名显赫、忠诚爱国,表达了赞颂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结合首联“苍苍城郭绕西川,旧日中书今尚传”分析,可见裴度闻名遐迩且世代流传,影响至今,表达了诗人的敬仰赞颂之情。
结合颔联“绿野逍遥看度鹤,香山寂寞听啼鹃”分析,裴度曾在绿野隐居,在香山与当时的著名诗人诗酒唱和,作者近距离感受裴度晚年的生活,闲看鹤飞,坐听鹃啼,把寂寞时光过程闲适自在,这是何等的智慧,可见裴度生前的性格喜好,淡泊名利,选择回归自然,耐得寂寞孤独,表达作者对其开阔心胸和激流勇退睿智抉择的支持和肯定。
结合颈联“策平蔡地一千里,身系唐朝三十年”分析,裴度督师攻破蔡州,生擒叛将吴元济可见裴度一生政绩突出、功名显赫、忠诚爱国。
结合尾联“欲仰高风今何在,黄河水曲太行巅”分析,一问一答,委婉含蓄地表达诗人对裴度高风亮节的肯定和讴歌,可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二、许浑《咸阳西门城楼晚眺》
咸阳①西门城楼晚眺
许浑②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③。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渭水寒声昼夜流。
【注释】①咸阳,今属陕西,汉时称长安,秦汉两朝在此建都。隋朝时向东南移二十里建新城,即唐京师长安。唐代咸阳城隔渭水与新都长安相望。②许浑,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以怀古、田园诗见长。③汀洲,水边之地为汀,水中之地为洲,这里指代诗人在江南的故乡。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扣题抒情写景。其中“蒹葭”,暗用《诗经•秦风•蒹葭》的诗意,表达思念心绪。
B.“山雨欲来风满楼”形象地写出了山城暴雨即将来临时的情景,景致凄迷,意远而势雄。
C.颈联写近景,诗意转折,鸟下绿芜,蝉鸣高树,其自在悠闲的神态冲淡了诗人内心的愁怨。
D.尾联融情于景,以不变写变,与刘禹锡的“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有异曲同工之妙。
2.这首诗以“愁”字统领全篇,体现了中国文人登高而悲的文学传统,结合全诗分析诗人登高远眺引发了哪些“愁”?








二、许浑《咸阳西门城楼晚眺》【答案】
1.C【解析】C.“其自在悠闲的神态冲淡了诗人内心的愁怨”错误。禁苑深宫,而今绿芜遍地,黄叶满林;唯有鸟雀和虫鸣,不识兴亡,依然如故。历史的沧桑巨变,把诗人的愁怨从“万里”推向“千古”。
故选C。
2.①思念家乡之愁。“蒹葭杨柳似汀洲”,诗人登楼远望,烟笼兼葭,雾罩杨柳,就像家乡江南的汀洲一般,触动了他的思乡之愁。②国势动荡之愁。“山雨欲来风满楼”,凉风突起,咸阳西楼顿时沐浴在凄风之中,一场山雨眼看就要到了。这紧张凄迷的情景引发了诗人对唐王朝日薄西山,危机四伏的没落局势的忧虑。③世事沧桑(昔盛今衰)之愁。颈联写昔日的秦苑汉宫,杂草丛生,枯叶凋零,唯有鸟雀栖息,秋蝉哀鸣,引发了诗人的世事沧桑之叹和怀古之愁。④颓势难救之愁。“渭水寒声昼夜流”,当年的繁华盛事早已不在,只有渭水还像昔日一样长流不止。渭水昼夜无语奔流的景象,让诗人从悲凉颓败的自然景物中钩沉历史的教训,暗示出颓势难救的痛惜之愁。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概括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首联扣题,抒情写景:“高楼”,指咸阳城西楼,咸阳旧城隔渭水与长安相望,代指京师长安;“蒹葭”,暗用《诗经•国风•秦风•蒹葭》的诗意,表思念心绪;“汀洲”,水边之地为汀、水中之地为洲,这里指代诗人在江南的故乡。诗人一登上咸阳高高的城楼,向南望去,远处烟笼蒹葭,雾罩杨柳,很像长江中的汀洲。诗人游宦长安,远离家乡,一旦登临,思乡之情涌上心头。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诗人傍晚登上城楼,只见磻溪罩云,暮色苍茫,一轮红日渐薄远山,夕阳与慈福寺阁姿影相叠,仿佛靠近寺阁而落。就在这夕照图初展丽景之际,蓦然凉风突起,咸阳西楼顿时沐浴在凄风之中,一场山雨眼看就要到了。这是对自然景物的临摹,也是对唐王朝日薄西山,危机四伏的没落局势的形象化勾画,它淋漓尽致而又形象入神地传出了诗人“万里愁”的真实原因。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写晚眺近景,虚实结合:山雨将到,鸟雀仓惶逃入遍地绿芜、秋蝉悲鸣躲在黄叶高林,这些是诗人眼前的实景。但早已荡然无存的“秦苑”“汉宫”又给人无尽的联想——禁苑深宫,而今绿芜遍地,黄叶满林;唯有鸟雀和虫鸣,不识兴亡,依然如故。历史的演进,王朝的更替,世事的变化沧桑,把诗人的愁怨从“万里”推向“千古”,以实景叠合虚景,吊古之情油然而生。


展开余下试题“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以景作结,融情于景。“行人”,泛指古往今来征人游子,也包括作者在内;“故国”,指秦汉故都咸阳;“东来”,指诗人(不是渭水)自东边而来。诗人最后感慨道:羁旅过客还是不要索问当年秦汉兴亡之事吧!我这次来故国咸阳,连遗址都寻不着,只有渭水还像昔日一样长流不止而已。“莫问”二字,让读者从悲凉颓败的自然景物中钩沉历史的教训;一个“流”字,则暗示出颓势难救的痛惜之情。
三、(唐)韩偓《故都》
故都
(唐)韩偓①
故都遥想草萋萋,上帝深疑亦自迷。
塞雁已侵池籞②宿,宫鸦犹恋女墙啼。
天涯烈士空垂涕,地下强魂必噬脐③。
掩鼻计④成终不觉,冯谖⑤无路斅鸣鸡。
【注释】①韩偓:唐昭宗时任职翰林学士,甚得亲信。后受权臣朱温忌恨,终被贬逐出朝。这首诗是他在外地听到迁都的消息后写成的。②池籞:即宫中池塘周围的竹篱笆之类,平时上面网以绳索,禽鸟无法进出。③噬脐:自噬腹脐。比喻后悔已晚。④掩鼻计:楚王夫人郑袖用“掩鼻之计”除去楚王新得宠的美人。⑤冯谖:孟尝君之门客,因学鸡鸣而使孟尝君脱身。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两联写诗人所见故都荒凉、破败的景物。荒草、塞雁、宫鸦等景物,表现了故都的物是人非,给作品笼罩了一层凄迷的气氛。
B.前四句写景,点面结合,将全景与特写剪接在一起。首联总写长安城的衰败,取景浑融概括;颔联集中描绘宫苑废芜,笔触细致传神。
C.颈联正面抒情。“烈士”是诗人自称,诗人抚今追昔,心中悲愤难抑。“垂涕”而又加一“空”字,就把这种心理表达得十分真切。
D.“地下强魂必噬脐”,昭宗时宰相崔胤引进朱温的兵力,结果使唐王朝陷入困境,自己也遭杀戮,此句写崔胤泉下有知,定将悔恨莫及。
2.全诗表达了诗人的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三、(唐)韩偓《故都》【答案】
1.A【解析】A.“作者所见”错误,这些景物都是“遥想”的。“塞雁”不是宫中旧景,不能用于表现了故都的“物是人非”。
2.①慨叹国家将亡的哀痛之情,如“草萋萋”“塞雁侵”“宫鸦”“空垂涕”都表达了一种哀痛、无奈、感伤。②对劫国者(朱温)阴谋夺取天下的愤慨之情,如用典“掩鼻计成”。③自己远在天涯无法使昭宗皇帝脱险的无奈之情,如用典“冯无路”。④自己遭排挤出京,报国无路的愤激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由首联“故都遥想草萋萋”可知,作者想象兵乱后故都长安满目凄凉、野草丛生的景象,表现了作者对国家沦亡、唐王朝即将走向灭亡的哀痛之情。
颔联“塞雁已侵”既写出故都荒凉的景象,含蓄地体现了朱温这个乱臣贼子侵入宫廷的之事;尾联“掩鼻计成”一句,用典写朱温伪装效忠唐室,用阴谋夺取天下。由此表达了诗人对朱温阴谋夺取天下的愤慨之情。
尾联“冯谖无路”一句,诗人以冯谖自况,慨叹自己没有像孟尝君的门客那样设计解救君主脱离困境的办法,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远在天涯无法使昭宗皇帝脱险的无奈之情。
颔联“天涯烈士空垂涕”一句中的“烈士”是诗人自称,结合注释①作者之前甚得亲信后来却受朱温忌恨被贬出朝,尽管流寓在外,但心仍萦注国事,一个“空”字更加体现了作者面临朝政的巨大变故,被排挤后报国无路的悲愤之情。
四、吴潜《水调歌头•焦山》
水调歌头•焦山
吴潜
铁瓮①古形势,相对立金焦②。长江万里东注,晓吹卷惊涛。天际孤云来去,水际孤帆上下,天共水相邀。远岫忽明晦,好景画难描。
混隋陈,分宋魏,战孙曹。回头千载陈迹,痴绝倚亭车。惟有汀边鸥鹭,不管人间兴废,一抹度青霄。安得身飞去,举手谢尘嚣。
【注释】①铁瓮:镇江古名铁瓮城。②金焦:金山和焦山。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作开篇写镇江城古来形胜的特点,长江滚滚东流,金山、焦山相对屹立,读来气势雄伟。
B.上片中“注”“卷”两字用力极大,突显江水浩大的声势,“孤云”“孤帆”衬出江天的浩渺。
C.下片从历史角度,由近到远,表明镇江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直接抒发对人间兴废的感慨。
D.这是一首登临抒怀的词作,写景,视野开阔高远,怀古,感情深沉而不失洒脱,耐人寻味。
2.吴潜任镇江知府时写下了这首词,在他之前,辛弃疾任镇江知府时曾写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请结合两首词的结尾,分析各自的手法及情感。




四、吴潜《水调歌头•焦山》【答案】
1.C【解析】C.“直接抒发”错误。诗歌下片借助历史典故来抒情,应为间接抒情。
2.辛词结尾用典,以廉颇自况,表达了不被朝廷信用、才能无法施展的忧虑;
吴词结尾想象(虚写)自己能与鸥鹭同命,可以飞上天空,离开纷繁复杂的尘世,表达了出尘避世、隐迹遁去的想法。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先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的结尾。“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意思是“有谁会来问,廉颇将军年纪已老,他的身体是否强健如故”,这里使用廉颇的典故,词人以廉颇自比,这个典用得很贴切,内蕴非常丰富,一是表白决心,和廉颇当年服事赵国一样,自己对朝廷忠心耿耿,只要起用,当仁不让,奋勇争先,随时奔赴疆场,抗金杀敌。二是显示能力,自己虽然年老,但仍然和当年廉颇一样,老当益壮,勇武不减当年,可以充任北伐主帅;三是抒写忧虑。廉颇曾为赵国立下赫赫战功,可为奸人所害,落得离乡背井,虽愿为国效劳,却是报国无门,词人以廉颇自况,忧心自己有可能重蹈覆辙,朝廷弃而不用,用而不信,才能无法施展,壮志不能实现。
再看吴词的结尾。“安得身飞去,举手谢尘嚣”是说还争取什么呢,还是辞世归隐为好。词人艳羡江边鸥鹭能够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飞翔,越飞越高,直飞到青霄之上,不管人间兴废。结尾两句由艳羡鸥鹭更进一步,词人想象自己能与鸥鹭同命,可以飞上天空,离开纷繁复杂的尘世,从侧面表现出词人对现实的不满以及壮志难酬的忧闷,流露出出尘避世、隐迹遁去的想法。
五、[宋]刘克庄《踏莎行•甲午重九牛山作》
踏莎行•甲午重九牛山作
[宋]刘克庄①
日月跳丸,光阴脱兔。登临不用深怀古。向来吹帽插花人②,尽随残照西风去。
老矣征衫,飘然客路。炊烟三两人家住。欲携斗酒答秋光,山深无觅黄花③处。
【注释】①刘克庄(1187-1269),字潜夫,号后村,他一生仕途坎坷;②吹帽插花人:暗指那些文采风流、俊逸落拓之士;③黄花:菊花。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词首二句以“跳丸”“脱兔”为喻,写出了时光流逝之急,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展开余下试题B.“登临不用深怀古”用明确的语言告诉读者,本词在内容上并非登高怀古之词。
C.“老矣征衫”一语双关,既写出了“征衫”已残旧破损,又写出词人已近暮年。
D.本词上阕主要抒写登临牛山的感慨,下阕抒写客居他乡的孤寂落寞的心绪。
2.“欲携斗酒答秋光,山深无觅黄花处”是全词的绝妙之句,试从内容、手法、情感方面赏析其精妙之处。






五、[宋]刘克庄《踏莎行•甲午重九牛山作》【答案】
1.B【解析】B项,“‘登临不用深怀古’用明确的语言告诉读者,本词在内容上并非登高怀古词”中“并非登高怀古之词”错误,“向来吹帽插花人”用的是重九登高的典故,词人以“吹帽插花人”暗指那些文采风流、俊逸落拓之士,也都随着“残照西风”尽行归于大化,指明人生短促、岁月无情的客观规律任何人都不可抗拒,由此可知词人实际上已经在怀古了。
2.①从内容上而言,词人虽有斗酒诗百篇的豪情去报答明丽的秋光,然而山深壑幽,无处寻觅斗寒的黄花。
②从艺术手法上而言,运用象征的手法,黄花秋菊是词人期望和理想的象征,黄花的无可寻觅是理想在现实中的失落。
③从思想情感上而言,词人试图以斗酒唤起壮怀,但山路阻隔难觅黄花,理想归于破灭,表达了客居他乡的寂寞文人内心的无奈与悲哀。
【解析】
首先从内容上明确诗句的含义,即:想要用斗酒诗百篇的豪情去报答明丽的秋光,然而山深壑幽,无处寻觅斗寒的菊花。其次,从艺术手法上明确句中“黄花”的象征意义,由注释可知,“黄花”即为菊花,菊花经历风霜,有顽强的生命力,高风亮节,具有清寒傲雪的品格,所以这里的黄花秋菊也象征着词人的期望和理想,菊花的无处可寻就是词人的理想在现实中无法实现;最后,从思想情感上来看,有斗酒诗百篇的豪情,理想却仍然无法实现,只能独自在异乡漂泊,表达了客居他乡的寂寞文人内心的无奈与悲哀。
六、(唐) 温庭筠《经五丈原》
经五丈原
(唐) 温庭筠
铁马云雕共绝尘,柳营①高压汉宫春。
天清杀气屯关右,夜半妖星②照渭滨。
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得鹿不由人。
象床宝帐③无言语,从此谯周④是老臣。
【注释】①柳营:即细柳营,西汉治军有方的周亚夫屯兵之地。②妖星:相传诸葛亮死时,其夜有大星“赤而芒角”,坠落在渭水之南。③象床宝帐:五丈原诸葛亮祠中神龛里的摆设。④谯周:曾任蜀汉光禄大夫,魏入蜀时,劝刘禅降魏。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写作者经过五丈原时举目而望所见到的雄壮铁骑逼近中原的场景。
B.“下国卧龙空寤主”与“隔叶黄鹂空好音”中的“空”字均一字传神。
C.这首诗尾联运用了对比手法,寓褒贬之意于历史事实之中,含蓄蕴藉。
D.温庭筠这首诗寄情抒愤、感慨深切,诗风不同于其秾艳、华丽的词风
2.本诗是诗人经过五丈原时为怀念名相诸葛亮而作,诗中交织着复杂而丰富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内容,赏析诗中所蕴含的多种情感。




六、(唐) 温庭筠《经五丈原》【答案】
1.A【解析】A.“举目而望所见到的雄壮铁骑逼近中原的场景”错,本联所写为诗人想象中的景象,属虚写,说“举目而望”“见到”不正确。
2.(1)首联以在想象中写诸葛亮所率领的蜀汉铁骑的威势及诸葛亮堪比周亚夫的治军才能,来抒发对诸葛亮的敬慕与赞扬之情。②颔联写诸葛亮猝然离世,表达了对诸葛亮壮志未酬身先死的痛惜之情。③颈联写诸葛亮竭忠尽智,却无法使后主刘禅从昏庸中醒悟过来,表达了对诸葛亮最终无法改变蜀汉国势衰颓的叹惋之情。④尾联将谯周和诸葛亮做对比,抒发了对刘禅昏庸和谯周误国的讽刺、批判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首联“铁马云雕共绝尘,柳营高压汉宫春”意思是:云旗飘战马嘶尘头滚滚,大军浩荡直奔长安古城。首句写诸葛亮军队的气势,次句将诸葛亮比作西汉治军有方的周亚夫,表现对诸葛亮的景仰与赞美之情。
颔联“天清杀气屯关右,夜半妖星照渭滨”意思是:函谷关西战鼓号角正响,一颗将星坠落渭水之滨。写将星陨落,暗指诸葛亮的离世,表达对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痛惜之情。
颈联“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得鹿不由人”意思是:蜀国卧龙空自忠心耿耿,统一大业终究难以完成。一个“空”字,包蕴着无穷的感慨,诸葛亮空自忠心耿耿,可后主依然昏庸无能。诗人感慨诸葛亮大业未竟身先死,无法改变蜀汉国势。
尾联“象床宝帐无言语,从此谯周是老臣”意思是:神龛里的遗像默默无语,只好让那谯周随意而行。谯周是诸葛亮死后蜀后主的宠臣,在他的怂恿下,后主降魏。“老臣”两字,本是杜甫对诸葛亮的赞誉:“两朝开济老臣心。”用在这里形容谯周,讽刺性很强。同时,诗人暗把谯周误国降魏和诸葛亮匡世扶主做了比较,突出诸葛亮形象的高大和谯周的卑劣及后主的昏庸愚昧,表现诗人对诸葛亮和谯周的态度,一个敬仰,个痛恨。
七、杜庠《赤壁》
赤壁
杜庠①
水军东下本雄图,千里长江隘舳舻。
诸葛心中空有汉,曹瞒眼里已无吴。
兵销炬影东风猛,梦断箫声夜月孤。
过此不堪回首处,荒矶鸥鸟满烟芜。
【注释】①杜庠:明朝诗人,曾任知县,不久罢归。不得志,放情诗酒。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诗人以惊人的艺术腕力写出了曹军以泰山压卵之势顺长江东下、睥睨一切的气焰和威势。
B.颔联分述诸葛亮和曹操,诸葛亮纵逞其才智终究也是枉费心机,曹操根本不把孙权放在眼里。
C.颈联出句描写曹军的雄姿,将赤壁大战的情景写得有声有色,使人感到英气逼人,用笔锋利。
D.尾联诗人从幽思冥想中重又回到了眼前风物,面对荒矶鸥鸟、哀草寒烟,诗人不禁感慨万端。
2.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全诗简
标签: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诗词鉴赏专题训练
相关:关于“2022届高考”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9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