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79  2021-12-17
标签: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79]
河北省省级联测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第二次考试语文试题
绝密★启用前
河北省省级联测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第二次考试
语文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建党一百周年之际,走上小康之路的“乡土中国”如何丰富自身的价值内涵?回溯并展望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发展,需要以当代中国社会进程与文化建设为坐标解读。
自1978年中央电视台播出《三家亲》拉开中国农村题材电视剧发展的帷幕以来,大量讲述改革开放的乡村故事涌现出来。20世纪80年代的《今夜有暴风雪》等激情讲述农村建设初期的风云变幻与山乡巨变,《外来妹》等捕捉新旧文化冲突以及人物内心的激荡,《篱笆·女人和狗》等“农村三部曲”系列用心灵史般的笔触透视农村文化的跃迁……不少优秀之作既延续了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又注入了改革开放的现代视角,形成了兼具乡土气息和内省意识的乡村叙事风格。
20世纪90年代,农村剧在社会转型和娱乐大潮的冲击下一度被边缘化,但仍然有《庄稼汉》等作品继续审视改革大潮中农民意识和精神结构的变化。进入2l世纪,《插树岭》等记录并表现多业态开发下新农村的新气象。同时期还有悲情式的《民工》,轻喜剧式的《刘老根》《乡村爱情》等,这些作品一度成为农村剧的新标识,使乡村叙事的面貌更加丰富多元。
近年来,一些优秀作品对国家的乡村振兴政策及农村治理经验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总结,特别是对农村未来的发展之路进行了思考和讨论,这些成为新时代农村题材电视剧创作的新主题。其中,《山海情》聚焦城乡互助、东西部协作;《经山历海》反映基层党员干部的成长;《江山如此多娇》更触碰到乡村建设的深广层面,提出“敬畏土地、永续农耕”是农民的根与魂……这些影视创作对农村发展理念的全新阐释,彰显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验的独特性。
不识真农村,何以识中国?在新时代的发展逻辑下,新型乡村治理的良性结构应该什么样?我们从历史经验中应该获得哪些启示?什么才是更好的生活?影视创作需要在新的艺术转化中,呈现出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发现。
首先,要坚持社会主义文艺实践的“现实性”,需要与大地、心灵紧密结合。除了扎实的生活积累和田野素材,更重要的是有思辨性洞察力和介入能力,以解决如何呈现全新的城乡关系,并以此描绘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前景等问题。
其二,站在新的起点上,对于现代文明与农业文明关系的表现需要进入新境界。我们应该反思、修正关于农村的种种惯性定见。美丽乡村不是“度假村”,除了环境、自然生态,还应该呈现其经过现代化洗礼的精神文化内涵。
其三,在叙事核心上,应着重思考如何解决经济富裕与精神贫困之间的矛盾。广大创作者必须意识到,对农民精神关怀向度的宽窄,以及对新村、新人的丰富性呈现,最终决定创作的品质。携带着乡村社会经山历海的历史记忆和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强烈诉求,乡土故事在今天再度成为影视创作的焦点。期待迈入新发展阶段的乡村叙事,能够通过更丰富的作品充分发掘题材内涵,以此形成一种文化推动,促进中国故事的传播和中国理念的推广。


浏览完整试题(摘编自卢蓉《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乡村题材剧用影像呈现新“乡土中国”》)
材料二
乡村振兴,关键是人才。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初期,一大批本身能力强的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敬业爱乡、造福一方,带动了本地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因此,要振兴乡村就要将全面激活乡村本土人才资源活力置于乡村人才振兴工作的重要位置,充分发挥本土人才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识”上宽视野,挖掘本土人才。田间地头是乡村本土人才的“练兵场”,在农业农村广阔天地里,埋藏着无数可塑性“老把式”人才,只要农民“身上有本事、手里有绝活”,都可以纳入人才范围。
“育”上下功夫,提升本土人才资源。就地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结合乡村特色产业和市场需求,因材施教“育才”,促进乡土人才“提档升级”,增强乡村本地内生发展动力。
“励”上强创新,建立健全本土人才激励机制。乡村要贯彻落实好减税降费、融资贷款、配套设施建设补助、用地等政策;落实落细乡村人才关爱激励政策,重点对在基层一线真抓实干、苦干能干的乡村人才给予奖补;建立符合农业农村职业特点的职称制度,让“土专家”也能拿到职称证和聘任书,让干得好的乡土人才有奔头,激励其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加强对本土人才的人文关怀,完善住房、就医、社保、子女入学等政策,切实解决人才后顾之忧,激励本土人才安心、用心干事创业;强化荣誉激励提升乡村人才社会地位,加大对乡村人才先进典型的选拔宣传力度,对乡村振兴中表现突出的创新创业就业本土人才给予表彰奖励并重点宣传,形成社会示范效应,带动和激励更多人才服务乡村振兴。
(摘编自游霭琼《激发乡村本土人才活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以当代中国社会进程与文化建设为坐标解读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发展,有助于丰富“乡土中国”自身的价值内涵。
B.为了彰显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验的独特性影视创作要总结经验、思考未来,对农村发展理念进行全新阐释。
C.要表现新的现代文明与农业文明关系,不能只注重环境、自然生态,还应该呈现其经过现代化洗礼的精神文化内涵。
D.乡土故事再度成为影视创作焦点的两个因素是:乡村社会有着经山历海的历史记忆和农民对美好生活有着强烈诉求。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优秀影视剧《山海情》聚焦城乡互动、东西部协作,思考和讨论了农村未来的发展之路,体现了国家的乡村振兴政策。
B.从《外来妹》到《民工》,从《今夜有暴风雪》到《经山历海》,内容越来越丰富,主题越来越深刻,都是对农村发展理念的全新阐释。
C.要想认识中国,就必须认识中国农村,具体影视创作来说在掌握现实素材的基础上,最重要的是要有思辨性、洞察力和介入能力。
D.改革开放初期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敬业爱乡、造福一方注重挖掘本土人长并培养,带动了本地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3.下列选项中,属于建立健全本土人才激励机制的一项措施是( )(3分)
A.将种养殖能手、致富带头人等登记在册,纳入整体人才库。
B.增强仍在乡村的青年农民的爱农意识精勤意识,提高其市场化经营能力。
C.发挥血缘、亲缘、地缘纽带作用,吸引各类人才返乡创业。
D把优秀乡村人才优先作为党员发展对象优先推荐评定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行文思路。(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关于如何更好地振兴乡村建设,两则材料分别是从哪个角度来谈的?请概括并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补天
鲁迅
(一)
女娲忽然醒来了。
伊似乎是从梦中惊醒的,然而已经记不清做了什么梦;只是很懊恼,觉得有什么不足,又觉得有什么太多了。煽动的和风,暖暾的将伊的气力吹得弥漫在宇宙里。
伊在这肉红色的天地间走到海边,全身的曲线都消融在淡玫瑰似的光海里,直到身中央才浓成一段纯白。这纯白的影子在海水里动摇,但伊自己并没有见,只是不由的跪下一足,仲手掬起带水的软泥来,同时又揉捏几回,便有一个和自己差不多的小东西在两手里。
“阿,阿!”伊很诧异了。然而这诧异使伊喜欢,以未曾有的勇往和愉快继续着伊的事业,呼吸吹嘘着,汗混和着……
伊看定他们,他们笑了。这是伊第一回在天地间看见的笑,于是自己也第一回笑得合不上嘴唇来。
伊一面抚弄他们,一面还是做被做的都在伊的身边打圈,但他们渐渐的走得远,说得多了,伊也渐渐的懂不得,只觉得耳朵边满是嘈杂的嚷嚷得颇有些头昏。
伊在长久的欢喜中,早已带着疲乏了。几乎吹完了呼吸,流完了汗,而况又头昏,两眼便蒙胧起来,两颊也渐渐的发了热,自己觉得无所谓了,而且不耐烦。然而伊还是照旧的不歇手,不自觉的只是做。
终于,腰腿的酸痛逼得伊站立起来。伊自己也不知道怎样,总觉得左右不如意了,便焦躁的伸出手去,信手一拉,拔起一株从山上长到天边的紫藤,一房一房的刚开着大不可言的紫花,伊一挥,那藤便横搭在地面上,遍地散满了半紫半白的花瓣。伊接着一摆手,紫藤便在泥和水里一翻身,同时也溅出拌着水的泥土来,待到落在地上,就成了许多伊先前做过了一般的小东西,只是大半呆头呆脑,獐头鼠目的有些讨厌。然而伊不暇理会这等事了,单是有趣而且烦躁,夹着恶作剧的将手只是抡,愈抡愈飞速了,那藤便拖泥带水的在地上滚,像一条给沸水烫伤了的赤练蛇。泥点也就暴雨似的从藤身上飞溅开来,还在空中便成了哇哇地啼哭的小东西,爬来爬去的撒得满地。
伊近于失神了,更其抡,但是不独腰腿痛,连两条臂膊也都乏了力,伊于是不由的蹲下身子去,将头靠着高山,头发漆黑的搭在山顶上,喘息一回之后,叹一口气,两眼就合上了。紫藤从伊的手里落了下来,也困顿不堪似的懒洋洋的躺在地面上。


展开余下试题(二)
轰!!!
在这天崩地塌价的声音中,女娲猛然醒来,同时也就向东南方直溜下去了。只见几座山奔流过来,望那山坳里,还伏着许多未曾见过的东西。
女娲圆睁了眼睛,好容易才省悟到这便是自己先前所做的小东西,只是怪模怪样的已经都用什么包了身子,有几个还在脸的下半截长着雪白的毛毛了。
女娲同时也仰了脸去看天。天上一条大裂纹,非常深,也非常阔。伊皱着眉心,向四面察看一番,打起精神来向各处拔芦柴:伊已经打定了“修补起来再说”的主意了。
伊从此日日夜夜堆芦柴,柴堆高多少,伊也就瘦多少,因为情形不比先前,——仰面是歪斜开裂的天,低头是龌龊破烂的地,丝毫没有一些可以赏心悦目的东西了。
芦柴堆到裂口,伊才去寻青石头。当初本想用和天一色的纯青石的,然而地上没有这么多,大山又舍不得用,有时到热闹处所去寻些零碎,看见的又冷笑,痛骂,或者抢回去,甚而至于还咬伊的手。伊于是只好搀些白石,再不够,便凑上些红黄的和灰黑的,后来总算将就的填满了裂口,止要一点火,一熔化,事情便完成,然而伊也累得眼花耳响,支持不住了。
“唉唉,我从来没有这样的无聊过。”伊坐在一座山顶上,两手捧着头,上气不接下气的说。
这时昆仑山上的古森林的大火还没有熄,西边的天际都通红。伊向西一瞟,回手便从火树林里抽出一株烧着的大树来,向芦柴堆上去点火。火势并不旺,那芦柴是没有干透的。
很久很久,终于伸出无数火焰的舌头来,合成火焰的重台花,又成了火焰的柱,赫赫的压倒了昆仑山上的红光。大风忽地起来,火柱旋转着发吼,青的和杂色的石块都一色通红了,饴糖似的流布在裂缝中间,像一条不灭的闪电。
火柱逐渐上升了,只留下一堆芦柴灰。伊待到天上一色青碧的时候,才仲手去一摸,指面上却觉得还很有些参差。
“养回了力气,再来罢。……”伊自己想。
伊于是弯腰去捧芦灰了,一捧一捧的填在地上的大水里,芦灰还未冷透,蒸得水澌澌的沸涌,灰水泼满了伊的周身。大风又不肯停,夹着灰扑来,使伊成了灰土的颜色。
“吁!……”伊吐出最后的呼吸来。
伊的以自己用尽了自己一切的躯壳便在这中间躺倒,而且不再呼吸了。
(三)
有一日,天气很寒冷,却听到一点喧嚣,那是禁军终于杀到了。他们左边一柄黄斧头,右边一柄黑斧头,后面一柄极大极古的大纛[注],躲躲闪闪的攻到女娲死尸的旁边,在死尸的肚皮上扎了寨,因为这一处最膏腴,他们检选这些事是很伶俐的。然而他们却突然变了口风,说惟有他们是女娲的嫡派,同时也就改换了大纛旗上的科斗字,写道“女娲氏之肠”。
(节选自《故事新编·补天》,1922年11月作,有删改)
【注】纛(dào):古代军队里的大旗。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对女娲抟土造人、女娲补天、女娲聚芦灰止水的神话故事进行了创造性的重组。
B.“那藤便拖泥带水的在地上滚,像一条给沸水烫伤了的赤练蛇”运用比喻,写出女娲恶作剧般飞速地抡藤。
C.女娲为造福人类不惜牺牲自己,死后又被无情利用,揭露了民国时期令人悲观与残酷的现实。
D.女娲在补天过程中,“看见的又冷笑,痛骂,或者抢回去,甚而至于还咬伊的手”体现出女娲的脆弱与软弱可欺。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肉红”“纯青”“灰黑”等富有色彩感的词语,充满了作者对创世神话的浪漫化的想象。
B.女娲补天过程中发出“我从来没有这样的无聊过”的牢骚,表现其补天的无聊与不情愿。
C.女娲本是人类的创造者,在故事中却陷人了困窘,作者运用暗喻和象征,将神话世俗化。
D.本文与《西游记》等诸多经典小说一样,在故事情节组织方面,秉承虚拟原则超越时空,想象奇特大胆。
8.女娲在造人与补天过程中心理发生了很多变化,请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结合文本,分析小说是如何塑造女娲形象的。(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鲁襄公二十二年孔子生。字仲尼,姓孔氏。昭公十七年秋,郯子来朝,公与之宴。昭子问焉,曰:“少皞氏[注]鸟名官,何故也?”郯子曰:“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仲尼闻之,见于郯子而学之。既而告人曰:“吾闻之,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犹信。”
定公十五年,孔子适周,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日:“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后,孔子学乐于苌弘,言终退。苌弘语刘文公曰:“吾观孔仲尼有圣人之表,河目而隆颡,黄帝之形貌也;修肱而龟背,长九尺有六寸,成汤之容体也。然言称先王,躬履谦让,洽闻强记,博物不穷,抑亦圣人之兴者乎。”刘子曰:“方今周室衰微而诸侯力争,孔丘布衣,圣将安施?”苌弘曰:“尧、舜、文、武之道,或弛而坠,礼乐崩丧,亦正其统纪而已矣。”既而夫子闻之,曰:“吾岂敢哉!亦好礼乐者也。”
孔子学鼓琴于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也。”
(摘编自《左传》《史记》《孔丛子·嘉言第一》)
【注】少皞氏:黄帝之子。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
B.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
C.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
D.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四夷古代统治者对四方少数民族的蔑称。即指东夷、西戎、南蛮、北狄。
B.黄帝,姓公孙,居轩辕之丘,故号轩辕氏,一说为古代神话中的五个天帝之一。
C.布衣,布制的衣服,指衣着俭朴。古时也常借指平民。文中意为前者。
D.再拜,拜两次古人表示恭敬的礼节。也可用于书信的开头或结尾。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郯子的高祖少皞挚即位时,凤鸟正好来到,所以少皞挚就用鸟记事,用鸟为各部门长官命名。孔子听到这件事,便向郯子学习古代官制。
B.孔子不知道龙能驾着风而飞腾升天,但是依然认为自己见到的老子就像龙一样具有君子的高尚品德,虚怀若谷,大智若愚。


展开余下试题C.刘文公认为在周王室衰微各国诸侯都忙于以武力相争的时代,孔子作为一个普通人不能成为圣人。这与苌弘的观点相同。
D.孔子学习弹琴,从领略乐曲的形式到弹奏技巧,再到领悟主旨,最终领悟到作者的身形气质,从而判定乐曲的作者为周文王。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然言称先王,躬履谦让,洽闻强记博物不穷,抑亦圣人之兴者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孔子在求学过程中体现出哪些优秀品质?请结合文本,简要概述。(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15~16题。
赤壁
赵翼
依然形胜扼荆襄,赤壁山前故垒长。
乌鹊南飞无魏地,大江东去有周郎。
千秋人物三分国,一片山河百战场。
今日经过已陈迹,月明渔父唱沧浪。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从山河形胜落笔,“故垒”化用了苏轼名句“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B.颔联运用典故貌似写景,其实隐寓着诗人对曹操兵败的贬低,对周瑜赤壁取胜的赞扬。
C.颈联以时间和空间结对:赤壁之战奠定三国鼎立之势眼前山河即是当年杀伐不休旧战场。
D.尾联以冷静幽远的笔墨抒写心怀,结束全诗,与前三联宏阔的气象形成对照,令人回味。
16.这首诗既放言于怀古,又坦陈个人心志,请概括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情感。(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沁园春。长沙》中诗人面对着色彩斑斓、生机勃勃的湘江秋景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谁主沉浮”的感慨。
(2)《登高》中杜甫化用屈原《九歌·湘夫人》中“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并继之以“滚滚长江”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和赞美了周瑜从容破敌、大败曹军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天问一号”搭载“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新一代“人造太阳”首次放电,北斗导航全球组网……近年来,基础研究和工程科技领域捷报频传,_____________出我国科技实力的整体跃升。不断涌现的最新科技成果,是自主创新的有力_____________。
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 )前不久,龙芯发布新一代自主指令系统架构,让“中国芯”自主化再进一步。这得益于20年来龙芯团队走自主研发道路,啃下一个个硬骨头。眼下,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验证了我国科技创新有_____________、敢打硬仗的能力。相信我国科技工作者一定能肩负起历史责任,发扬_____________、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为国家发展筑牢战略支撑。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折射 解释 迎难而上 自食其力 B.表现 注脚 克服困难 自力更生
C.折射 注脚 迎难而上 自力更生 D.表现 解释 克服困难 自食其力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无论是探索未知奥秘,推进产业应用,还是攻克“卡脖子”难题,增进人类对世界的认识,都需要科技工作者把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B.无论是探索未知奥秘,增进人类对世界的认识,还是攻克“卡脖子”难题,推进产业应用,都需要科技工作者把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C.如果是探索未知奥秘,推进产业应用,或者攻克“卡脖子”难题,增进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就需要科技工作者把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D.如果是探索未知奥秘,增进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或者攻克“卡脖子”难题,推进产业应用,就需要科技工作者把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20.借喻是比喻的一种,是以喻体来代替本体,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直接把甲(本体)说成乙(喻体)。请找出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喻体及其对应的本体,并分析表达效果。(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把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当作目标,以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持续规范校外培训为重点,以构建教育良好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为方向的《意见》印发实施。《意见》统筹校内和校外两个方面,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体现出对当前义务教育突出问题和深层矛盾的系统思考、综合施策,有利于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的愉快,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双减”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众多利益群体。家长和社会均是做好“双减”工作的重要责任主体,密切家校联系、营造良好的社会育人氛围,统筹学校、社会、家庭力量,真正形成相互支持、理解的三位一体育人格局,就能确保治理效果的最大化、最优化。
2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动宾搭配要恰当。“统筹学校、社会、家庭力量”中,“统筹”不能与“力量”搭配,应当将“力量”去掉。
B.逻辑顺序要正确。“真正形成相互支持、理解的……”中,“支持”和“理解”有一定的前后逻辑关系,应先“理解”,再“支持”。
C.关联词语表示的关系要厘清。“就能确保治理效果的最大化、最优化”表述过于绝对,应将“就”改为“才”。
D.赘余的词语要删去。“确保治理效果的最大化、最优化”中,效果的“最大化”包含“最优化”,可以去掉“最优化”。
22.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为四个
标签: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河北省省级”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7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