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完整试题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这本书也是基本按照阐释核心概念、梳理人与人社会关系特征、探讨维护社会关系的方法、指出乡土社会的变迁因素这样一个逻辑顺序展开的,逻辑结构非常严密。整本书阅读,首先应该把这个整体框架理清楚,胸有整本书才能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阅读意识,通达全书的脉络才能从任何一个章节入手皆可自然圆通。 (摘编自孙晋诺《<乡土中国>的逻辑框架》)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为一本学术著作,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为了解乡土社会的特征提供了重要参考。 B. 虽然《文字下乡》与《再论文字下乡》分析的内容基本一致,但是选取的角度不同。 C. 孙晋诺从研究视角出发,认为《系维着私人的道德》一章与上下章的衔接不够协调。 D. 《礼治秩序》认为“礼”让人在接受精神上的约束后,可以有效地应付生活的需要。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以“据我知见”“在我看来”等语,对观点表述作出限制,立论审慎。 B. 文章用比喻论证的方法,论证了每个人都是他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 C. 文章多次征引《乡土中国》里的一些概念,通过对其进行解释,推进论述。 D. 文章对费孝通著作的评述,既有整体概括,又有具体分析,二者相互结合。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孙晋诺阐释《乡土中国》的逻辑框架,既立足于原文,又体现出了学术批判的精神。 B. 对于如何协调统筹自己的“圈子”,东方因为有道德观念的统领,从而效果优于西方。 C. 《乡土中国》从理论的角度去研究乡土社会,本文作者对该书的整体结构表示认可。 D. 在整本书阅读的背景下,孙晋诺认为只有理清书本结构,才能拥有良好的阅读意识。 【答案】1. D 2. B 3. B 【解析】 【分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D.逻辑关系错误。原文为“‘礼’让乡土社会从人的内在精神上接受约束,接受这个约束的前提是可以有效地应付生活的需要”,即在“有效地应付生活的需要”之后才会接受“礼”对人的内在精神上的约束。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B.“论证了每个人都是他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错误,由原文“《差序格局》是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角度来探讨人与人的关系的,在这个‘圈子’里,个人是圆心,以此为起点向外辐射状展开,就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可知,运用比喻论证征,论证的是“在人际交往的‘圈子’里,个人是圆心,以此为起点向外辐射状展开”。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从而效果优于西方”错误。原文为“如何来协调统筹这些圈子,那就是东方与西方最大的不同之处:我们拥有一个笼统性的道德观念来统领,这就是《系维着私人的道德》的内容”,这里只是点明东西方协调统筹这些圈子不同,东方有道德观念的统领,没有比较效果孰优孰差,选项无中生有。 故选B。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山上的田野中,伫立着一块块大石头,是哪个隐居的高人搬上来的吗,还是传说中的飞来之石?其实,它的身世和地球的沧桑变化紧密相关,讲述着这里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山上的石头各种各样,有的圆有的方。一些球形风化后的石头外形浑圆,一些在重力作用下自然掉落的石头有棱有角,但还有一些石头,比如地震落石,它们不圆也不方,或者说近圆又近方,甚至呈现凹凸不平的不规则形态。之所以近方,是因为它们在地震时,沿原有的裂隙崩落,形成了近长方体的初始形态;之所以近圆,是因为它们从山崖上滚落至此,一路起伏翻滚,不断打磨着棱角,由于“搬运”的距离不远,只能磨掉一部分的棱角,使得它们最终的形态介于方圆之间。 崩落的石头,每次翻滚都会消耗掉一部分向前的能量,到了坡度较小、平坦开阔的地方,就会慢慢停下前进的脚步,最终站立在山前。随着时光流逝,老的地震落石被山上不断带下来的新的泥土砂石所覆盖,埋在地表以下。再一次比较大的地震发生时,从山上新掉落下来的地震落石就直接砸在这些覆盖层之上。所以我们能够看到既有露出在地表的地震落石,也有埋在土里的地震落石,它们记录了两次不同的地震事件。 地震落石的一大突出特点就是个头很大,小的和人一般,大的像房子一样,与周围的平坦地形形成鲜明对比,而且经常十几块甚至几十块大石头同时在一个地方出现,这也是它不同于普通石头堆积物的两大特点。 一般的风化过程会导致岩石的结构松散,在重力作用下一小块一小块地撒落下来,形成上部尖下部圆的半锥状体,称作倒石锥,从锥顶到锥底,石块从小变大,倒石锥的形成是一个长期不断的发育过程,分布的范围也很有限。而地震导致的崩塌堆积物则是在短时间内快速形成,巨大的震动能量,导致许多巨大的石块离开山体,翻滚而下,形成的堆积物杂乱无序,称作倒石堆,常常沿着一定的方向广泛分布,形成一系列的地震落石。 倒石锥在我国西北地区的戈壁中比较常见,这些地方气候干燥、植被稀少,陡坡上的石头非常松散,很容易在重力作用下滚落,形成一个个大型的倒石锥。而倒石堆则在地震多发的地方较为常见。此外还有很多和两者相同或类似的崩塌现象,比如发生在山里的崩塌称作山崩,发生在岸边的崩塌称作塌岸,发生在岩溶地区的崩塌称作塌陷,以泥土砂石为主的崩塌称作塌方,以冰雪为主的崩塌称作雪崩。 在汶川、玉树等地发生地震时,也形成了许多的地震落石,仅在5•12汶川地震中就形成了近万余处地震落石,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一般石头要离开山体发生滚动,首先受地震纵波的影响,上下震动使原本相对稳定的岩石松动,再在地震横波的影响下向外抛出,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由落体飞落,撞向地面,把树木拦腰砸断,或者在山坡上形成一两米的凹坑,然后不停地跳跃滚动,消耗能量直至停止。停止后的石头,有些已经抵达平坦的台地,但有些仍然在较陡的山坡上。当余震来临,或者在暴雨等外力作用下,非常有可能再次活动,造成二次破坏。这些暂时保持安静的“定时炸弹”,对人类生命财产的威胁,一点都不亚于地震发生时落石的破坏力。
展开余下试题虽然落石惊悚恐怖,但动荡过后又会留下别样的风景,它们或傲视群山,或孤芳自赏,或三五为伴,默默地向我们讲述这片大自然曾经的故事和今天的瑰丽。 沧海桑田,随着时间的流逝,也许有一天这些离开“母体”的地震落石还会再次踏上新的征途,为大自然构筑新的壮丽风景。 (摘编自杨帅斌《小心,地震落石!》)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地震落石最终的形态介于方圆之间,是因为在地震时,它们在重力的作用下从山崖滚落,一路起伏,不断打磨着棱角。 B. 老的地震落石被覆盖,埋在地表以下,只要再次发生地震,从山上新掉落下的地震落石就会直接砸在这些覆盖层之上。 C. “倒石锥”与“倒石堆”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一个在西北的戈壁,一个在地震多发的地方,不会在同一个地方出现。 D. 在地震纵波和横波的影响下,有些石头会离开山体发生滚动,经过一段时间的能量消耗,最后会停留在不同的地方。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是哪个隐居的高人搬上来的吗,还是传说中的飞来之石?”文章开篇的选择疑问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读者的阅读兴趣。 B. 当地震发生时,许多巨大的石块离开山体,翻滚而下,进而形成杂乱无序的倒石堆,这种自然现象表现了自然界的风化作用。 C.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崩塌现象,作者用发生在山里的山崩、发生在岸边的塌岸以冰雪为主的雪崩等现象为例进行说明。 D. 读完本篇科普文,我们可以知道,假如我们在爬山时遇到突发地震,我们逃生的时候就一定要小心地震落石,远离陡峭山体。 6. 文中画横线句子中“昨天、今天和明天”各指的是什么?请根据材料简要说明。 【答案】4. B 5. B 6. 昨天:老的地震落石 今天:能够看到的露出在地表的地震落石 明天:由于地震的作用,有一天这些离开“母体”的地震落石还会再次踏上新的征途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A.“地震落石最终的形态介于方圆之间,是因为在地震时,它们在重力的作用下从山崖滚落,一路起伏,不断打磨着棱角”说法片面,这只是圆的方面的原因,方的方面原因是“之所以近方,是因为它们在地震时,沿原有的裂隙崩落,形成了近长方体的初始形态”。 C.“不会在同一个地方出现”说法错误。原文只是说“倒石锥在我国西北地区的戈壁中比较常见”,“而倒石堆则在地震多发的地方较为常见”,并没有结论说“不会在同一个地方出现”。 D.“最后会停留在不同的地方”说法绝对,原文说“一般石头要离开山体发生滚动,首先受地震纵波的影响,上下震动使原本相对稳定的岩石松动,再在地震横波的影响下向外抛出,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由落体飞落,撞向地面,把树木拦腰砸断,或者在山坡上形成一两米的凹坑,然后不停地跳跃滚动,消耗能量直至停止”,并没说“最后会停留在不同的地方”。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评价材料的相关内容的能力。 B.“当地震发生时,许多巨大的石块离开山体,翻滚而下,进而形成杂乱无序的倒石堆,这种自然现象表现了自然界的风化作用”说法错误,原文是“地震导致的崩塌堆积物则是在短时间内快速形成,巨大的震动能量,导致许多巨大的石块离开山体,翻滚而下,形成的堆积物杂乱无序,称作倒石堆”,可见,“倒石堆”不是由于风化作用,而是地震导致。 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词义含义的能力。 本文是一篇科普文,文章主要谈地震落石的特点、形成和分类等。因此这里的“昨天、今天和明天”都指地震落石的情况。 由原文“随着时光流逝,老的地震落石被山上不断带下来的新的泥土砂石所覆盖,埋在地表以下。再一次比较大的地震发生时,从山上新掉落下来的地震落石就直接砸在这些覆盖层之上。所以我们能够看到既有露出在地表的地震落石,也有埋在土里的地震落石,它们记录了两次不同的地震事件”,可知“昨天”指老的地震落石;“今天”指能够看到的露出在地表的地震落石; 由原文“沧海桑田,随着时间的流逝,也许有一天这些离开‘母体’的地震落石还会再次踏上新的征途,为大自然构筑新的壮丽风景”可知,“明天”指由于地震的作用,有一天这些离开“母体”的地震落石还会再次踏上新的征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杜鹃为什么这样红 红边瑾 过了三月,春风就开始为小兴安岭送暖,一点一点地化去树下的冰雪,一点一点地拂醒冬眠的树枝,于是,就有了报春的杜鹃花盛开满山了。 是啊,这片土地曾经历过历史的寒冬,有一条红色的河流奔腾在白山黑水之间,那么悲壮不屈,气壮山河。 记得,位于小兴安岭西侧的龙门石寨是抗战时期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的密营所在地,每一株杜鹃花里,都浸染着先烈们抗日救亡的铁血。 1931年秋天,东北三千万同胞沦为亡国奴。松江悲歌盘旋,辽河两岸人哭。眼看日寇的铁蹄肆意践踏,个头不高的辽宁朝阳青年赵尚志,毅然肄业离开了远在广东的黄埔军校,返回家乡从事抗日活动。他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拥有了出众的军事指挥才能。1936年山菊花盛开的时候,赵尚志在中共北满临时省委成立大会上被选为执行主席。省委确定了抗联第三和第六军扩大抗日根据地,向新区发展,向日伪统治薄弱的狭缝中突击的策略,提出了在北满通北、海伦一代开拓新的游击区、建立抗联后方基地的任务。 比之南方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东北抗日联军的西征也很艰苦,因为他们要在林区高寒的无人区求生。1937年3月初,远征部队挺进到小兴安岭的通北林区,吸引了日伪军从各地调集来的8000多人对远征部队实施前堵后追,敌人意欲将三军主力一举歼灭。时至隆冬,许多战士被冻伤冻死。由于敌人严密的封锁,部队给养发生极大困难,粮食吃尽,只好宰食瘦弱的战马,马肉吃光了吃马皮,马皮吃光了就以橡子为食。当部队行至通北八道林子时,部队已经断炊数日,危机之下,赵尚志决定在这里埋伏狙击鬼子。 部队在密林深处卧雪静等了两个多小时后,步行的一个营伪军和马爬犁拉着的100多名日本兵先后进入了伏击圈。赵尚志指挥部队放过伪军,一齐向日本兵射击。突如其来的袭击打得日伪军措手不及,拉爬犁的马受惊扭头就跑,一时间人仰马翻。有的日伪军仓促抵抗,有的日伪军拼命外跑,趁着日伪军失去指挥、乱了阵脚的机会,赵尚志命令部队向敌人发起冲锋。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紧张战斗,西征的抗联将士取得了首胜。赵尚志率领部队到达通北后,为扭转被围追堵截的被动局面,又打了一次“冰趟子伏击战”,部队又一次大获全胜。 “八道林子阻击战”和“冰趟子伏击战”是赵尚志指挥抗联三军远征队进行的两次较大的战斗,也是抗联斗争史上敌众我寡、以少胜多的两次著名战例。 抗联三军两次西征打下了稳固的群众基础,在通北林区南北河流域建立起了抗联后方基地,这一地区成为黑嫩平原游击战争的指挥中心,指挥北满抗联部队在大小兴安岭林区与敌人进行殊死抗争、浴血奋战,赵尚志、李兆麟、冯仲云、金策、许亨植、戴鸿宾、冯治纲、张兰生、王明贵、王钧、赵敬夫、高禹民、于天放、陈雷、郭铁坚、雷炎等留下了许多流血牺牲的悲壮故事。 在抗联艰苦卓绝的斗争中,李兆麟、于天放、陈雷以战斗生活为背景,一段一段写出了著名的歌曲《露营之歌》。这首歌,边写边改边唱,从西征开始,写到西征结束:
展开余下试题朔风怒吼,大雪飞扬, 征马踟蹰,寒气侵入夜难眠。 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 战士们,精诚奋发横扫嫩江原。 伟志兮!何能消灭! 全民族,各阶级,团结起, 夺回我河山。 其中,“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两句歌词的故事催人泪下。 当时,部队露营在外,寒冷的天气里,抗联战士只能围坐篝火取暖。篝火燃烧,耗尽了周围氧气,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人睡着后,很容易吸进二氧化碳中毒昏迷,有的人昏倒在篝火里,等战友发现时人已经死去,更有甚者,有的被火烤焦了,烤干了,只剩下了半个躯体…… 杜鹃为什么这样红?我想,该是啼血的黎明和迎春的诗句吧? 7.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在写作时运用夸张的手法去凸显抗联战士们遭遇的困境,例如“许多战士被冻伤冻死”“部队已经断炊数日”。 B. 出身于黄埔军校的赵尚志,军事指挥才能出众,在省委确定战斗策略和提出作战任务后,他指挥了两次著名的战役。 C. 文章依次列出流血牺牲英雄的姓名,表现了作者对众多牺牲英雄的尊重,因为每个为国牺牲的英雄都值得被铭记。 D. 在文章的结尾,作者由抗联战士的悲惨命运生发开去,将“杜鹃为什么这样红”这问题置于读者面前,启人深思。 8. 作者看到小兴安岭的杜鹃花盛开满山,为什么会联想到龙门石寨?请谈谈你的看法。 9. 《露营之歌》是理解本文的钥匙,请简要分析。 【答案】7. A 8. (1)杜鹃花是红色的,就像是用烈士的鲜血染成;杜鹃代表一种悲壮的情感,这与抗联战士为了抵抗日本侵略保家卫国而不惧牺牲的精神一致;(2)龙门石寨是抗联第三营所在地,赵尚志带领抗联战士在这里打了两次以少胜多的大胜仗,极大地鼓舞了抗日的士气;同时有很多战士牺牲在这里,留下了许多悲壮的故事;他们用热血滋润了这片土地,如今的杜鹃花才会开得这么鲜艳美丽。 9. (1)《露营之歌》描写了当年抗联战士们的艰难处境,也展现了战士们保卫祖国的雄心壮志;(2)正是有了这样的思想境界,他们才能够冒着饿死、冻死的危险,宁可牺牲生命也要把敌人赶出中国;(3)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崇高的精神,他们才能够克服无法想象的困难,把抗战进行到底。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A.“夸张的手法”错。“许多战士被冻伤冻死”“部队已经断炊数日”,这些都是当时遇到的实际情况,并非夸张。 故选A。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形象及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要找到杜鹃花与龙门石寨之间的关系。 先看杜鹃花。中国文化中有“杜鹃啼血”的传说,杜鹃代表一种悲伤的情感;而杜鹃花是红色的,与鲜血的颜色相同,漫山遍野的杜鹃开放,代表一种悲壮的情感; 再看龙门石寨。“位于小兴安岭西侧的龙门石寨是抗战时期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的密营所在地,每一株杜鹃花里,都浸染着先烈们抗日救亡的铁血”,这里是东北抗联的密营,赵尚志带领抗联战士在这里打过两次漂亮的战斗,“部队在密林深处卧雪静等了两个多小时后……赵尚志命令部队向敌人发起冲锋。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紧张战斗,西征的抗联将士取得了首胜。赵尚志率领部队到达通北后,为扭转被围追堵截的被动局面,又打了一次‘冰趟子伏击战’,部队又一次大获全胜”“‘八道林子阻击战’和‘冰趟子伏击战’是赵尚志指挥抗联三军远征队进行的两次较大的战斗,也是抗联斗争史上敌众我寡、以少胜多的两次著名战例”;同时,这里也牺牲了很多抗联战士,“时至隆冬许多战士被冻伤冻死”“这一地区成为黑嫩平原游击战争的指挥中心,指挥北满抗联部队在大小兴安岭林区与敌人进行殊死抗争、浴血奋战,赵尚志、李兆麟、冯仲云、金策、许亨植、戴鸿宾、冯治纲、张兰生、王明贵、王钧、赵敬夫、高禹民、于天放、陈雷、郭铁坚、雷炎等留下了许多流血牺牲的悲壮故事”。战士们的鲜血染红了这片土地,滋润着杜鹃花盛开得更加鲜艳。因此,作者看到小兴安岭的杜鹃花盛开满山,就会联想到龙门石寨。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段落作用及文本内容、主题的理解鉴赏能力。 “《露营之歌》是理解本文的钥匙”,意味着这首歌表达的思想情感能够让我们理解这篇文章中赵尚志等革命战士的选择和他们的思想情感。 首先看《露营之歌》的内容、情感。“朔风怒吼,大雪飞扬,征马踟蹰,寒气侵入夜难眠。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这些歌词描写了当年抗联战士们的艰难处境,这与文中描写的“时至隆冬许多战士被冻伤冻死”“有的人昏倒在篝火里,等战友发现时人已经死去,更有甚者,有的被火烤焦了,烤干了,只剩下了半个躯体……”一致,通过歌词,我们更能理解当年战士们克服了怎样的困难,作出了怎样的牺牲。 “伟志兮!何能消灭!全民族,各阶级,团结起,夺回我河山”,这几句歌词写出了战士们 理想和气魄,正是因为他们心怀祖国,期盼全民族团结起来夺回被日本侵占的土地,才能忍受这样的艰难困苦,作出这样的牺牲。这几句歌词揭示了战士们崇高的精神境界,也让我们理解了为何他们能够在“断炊数日”的情况下仍能够取得“八道林子阻击战”和“冰趟子伏击战”的胜利;理解了他们能够不畏牺牲,宁可饿死冻死也要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的拳拳爱国之心。 因此,《露营之歌》是理解本文的钥匙。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竟宁元年春正月,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自言愿婿汉氏以自亲。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嫱字昭君赐单于。单于欢喜上书愿保塞上谷以西至敦煌传之无穷请罢边备塞吏卒以休天子人民天子下有司议议者皆以为便郎中侯应习边事,以为不可许。上问状,应曰:“周、秦以来,匈奴暴桀,寇侵边境,汉兴尤被其害。今圣德广被,天覆匈奴,匈奴得蒙全活之恩,稽首来臣。夫夷狄之情,困则卑顺,强则骄逆,天性然也。前已罢外城,省亭燧,令裁足以候望、通烽火而已。古者安不忘危,不可复罢,不可一也。中国有礼义之教,刑罚之诛,愚民犹尚犯禁,又况单于能必其众不犯约哉,二也。自中国尚建关梁以制诸侯,所以绝臣下之觊欲也。设寨徽,置屯戍,非独为匈奴而已,亦为诸属国降民,本故匈奴之人,恐其思旧逃亡,三也。往者从军多没不还者,子孙贫困,一旦亡出,从其亲戚,四也。又边人奴婢愁苦,欲亡者多,日闻匈奴中乐,无奈候望急何?然时有亡出塞者,五也。盗贼桀黠,群辈犯法,如其窘急,亡走北出,则不可制,六也。如罢戍卒,省候望,单于自以保塞守御,必深德汉,请求无已,小失其意,则不可测。开夷狄之隙,亏中国之固,七也。非所以永持至安,威制百蛮之长策也。”对奏,天子有诏:“勿议罢边塞事。”使车骑将军许嘉口谕单于曰:“单于上书愿罢北塞吏士屯戍,子孙世世保塞。单于乡慕礼义,所以为民计者甚厚。此长久之策也,朕甚嘉之。中国四方皆有关梁障塞,非独以备塞外也,亦以防中国盗贼放纵,出为寇害,故明法度以专众心也。敬谕单于之意,朕无疑焉。为单于怪其不罢,故使嘉晓单于。”单于谢曰:“愚不知大计,天子幸使大臣告语,甚厚。”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匈奴归汉》)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单于欢喜上书/愿保塞上谷以西/至敦煌/传之无穷/请罢边备塞吏卒/以休天子人民/天子下有司议/议者皆以为便/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