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课文同步练习

阅读:59  2022-02-15
标签:统编版 高二 选修下 课文同步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9]
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蜀道难》同步练习
3.1蜀道难
1.下列句中加粗字“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A.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B.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C.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D.何陋之有
2.从词类活用角度看,下列句中加粗词的用法与“使人听此凋朱颜”中的“凋”相同的一项是( )
A.砯崖转石万壑雷
B.雄飞雌从绕林间
C.地崩山摧壮士死
D.又闻子规啼夜月
3.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危乎高哉 危:高
B.扪参历井仰胁息 历:经历
C.连峰去天不盈尺 盈:满
D.隔叶黄鹂空好音 空:徒然
4.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与例句中加粗词的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问君西游何时还
A.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B.使人听此凋朱颜
C.砯崖转石万壑雷 D.猿猱欲度愁攀援
5.下列各句中,加粗字的古今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开国何茫然 B.地崩山摧壮士死
C.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D.猿猱欲度愁攀援
6.下面是对《蜀道难》一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大约是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第一次到蜀地时写的,他袭用乐府古题,结合自己所见,并展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自秦入蜀的道路上绮丽惊险的山川。
B.诗人大体按照由古及今、自秦入蜀的线索,抓住了各处山水特点描写,以展示蜀道之难。
C.诗人以变幻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描绘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
D.诗人善于把想象、夸张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来写景抒情,从蚕丛、鱼凫开国到五丁开山,六龙回日到子规夜啼,天马行空般地驰骋想象,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李白艺术成就最高的是他的乐府诗。诗人自己也认为擅长乐府诗,晚年还把古乐府之学传授给好友韦冰的儿子。李白现存乐府诗一百四十九首,多为旧题乐府。这些诗和前人创作已经形成的传统题材、主题、气氛、节奏有紧密联系。如《陌上桑》《杨叛儿》等内容与古辞相同,《白头吟》写卓文君的故事,与本事紧密相连。《玉阶怨》明显是模拟谢朓的同题作品。即使像《丁都护歌》似乎与原曲主题无关,但诗中仍有“一唱《都护歌》,心摧泪如雨”,说明创作时对原乐曲的悲惨意境有深切的联想。李白乐府诗包括《静夜思》《宫中行乐词》等新题乐府在内,几乎都是写思乡、饮酒、失意等传统题材的,而且在表现这些题材时,总是将个别特定的感受转化为普遍传统的形象表现出来。例如《战城南》,有汉乐府本辞,经过梁、陈的吴均、张正见以及唐初卢照邻的创作,已经形成描写北方战争悲惨形象的特定内容。尽管李白的《战城南》可能是对唐代某一战争的独特感受,也写到一些具体地名,但很难考证出具体写的是哪一次战争,给人的印象并不是对某个特定战役的反映,而是自古以来北方战争的集中概括,与古辞主题相同。又如《将进酒》的主题也与前人之作类似,但李白诗中充满乐观豪迈之情:“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种合理的极度夸张使黄河具有震撼人心的魅力。其文笔纵横驰骋,他的伟大之处,并不在于扩大题材,改换主题,恰恰相反,他是在继承前人创作总体性格的基础上,沿着原来的方向把这题目写深、写透、写彻底,发挥到淋漓尽致、无以复加的境地,从而使后来的人难以为继,再也无法在这一旧题内超越他的水平。


浏览完整试题李白的乐府诗多表现出浑成气象,多用比兴手法,不显露表现意图,这在一些代表作杂言乐府中尤为明显。
同时,他又把瑰丽奇幻的想象注入这些作品,使乐府题获得新的生命。这些特点造成李白许多乐府代表作至今存在很大的认识分歧。妙处还在于这些乐府可以允许有的人认为有寄托,有的人认为没有寄托,所以胡震亨说:“乐府妙在可解可不解之间。”但如果我们掌握了这些特点,对李白一些有分歧的代表作也可以取得较为一致的认识。如《蜀道难》的主旨和寓意是历来分歧最大的,前人作品中,阴铿的《蜀道难》已有“蜀道难如此,功名讵可要”的思想,唐人姚合也认为李白《蜀道难》乃因功业无成而作。由此可以明白李白在诗中再三用“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极度夸张,正是寄寓着初入长安追求功业无门而郁积的强烈苦闷。李白现存的乐府代表作大都是出蜀以后追求功业时期的作品,尤其是初入长安失意而作的居多。《梁甫吟》原是诸葛亮出山前隐居隆中之作,李白选用此题表明自己亦未出山,作品开头就说:“长啸《梁甫吟》,何时见阳春?”可知尚未见过明主,诗中用雷公、玉女、阍者等神话中形象以喻张垍等小人,写出了自己初入长安被小人阻于君门之外的激愤心情。后期的《北风行》则一开头用极度夸张的形象渲染严酷气氛:“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最后又用“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这样极度夸张的比喻,将思妇失去丈夫后的深切痛苦刻画得入木三分。
由此可见,李白把旧题乐府发展到顶峰,对旧题乐府做了辉煌、伟大的完成和结束。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能用乐府旧题写出超越李白的作品。
(摘编自郁贤皓《李白选集•前言》)
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白擅长乐府诗,在题材和主题方面既继承传统,又有大胆创新,使后人无法超越。
B.李白《战城南》可能包含着特定时代的感受,但也概括了古代北方战争的悲惨形象。
C.李白乐府诗比兴和想象的运用给读者带来了无法消除的认识分歧,但这恰是其妙处。
D.李白《北风行》以极度夸张手法来渲染气氛、抒发情感,与其前期乐府诗风格迥异。
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内容和艺术特色两个角度论证,得出李白将旧题乐府发展到顶峰的结论。
B.文章运用例证法和引证法,论证了李白乐府诗在旧题内让后人无法超越的观点。
C.文章引用阴铿同题诗句,印证了对李白《蜀道难》的主旨、寓意可以有一致认识。
D.文章以为读者介绍李白乐府诗为目的,观点鲜明,材料丰富,娓娓道来,雅俗共赏。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拓独特新颖的文学题材,或在传统题材的基础上深入开掘并超越前人,这都是诗歌创作取得成就的途径。
B.李白擅长极度夸张的艺术手法,除了源于他瑰丽奇幻的想象力之外,也出于表达他强烈深厚的情感的需要。
C.结合李白出蜀之后追求功业但不遇明主的人生际遇,我们可以理解他乐府诗代表作中隐含的主旨和寓意。
D.李白对旧题乐府做了辉煌、伟大的完成和结束,这意味着后世的乐府创作再也没有多少开拓的空间与价值。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古风•昔我游齐都
李白
昔我游齐都,登华不注峰①。
兹山何峻秀,绿翠如芙蓉。
萧飒古仙人,了知是赤松②。
借予一白鹿,自挟两青龙。
含笑凌倒景③,欣然愿相从。
【注】①华不注峰:古山名,在今山东省济南市东北。②赤松:赤松子,古代神话中的仙人。③倒景:景,日光。在日月之上向下看,故曰倒景。
10.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回忆以前在齐地登山的经历,整首诗语言通俗自然,清新明了。
B.诗人把山比作芙蓉花,极写山的峻拔秀丽,为后面神仙出场做了铺垫。
C.诗人想象骑着白鹿畅游仙界,这个场景在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也出现过。
D.诗人希望远离世俗,和同样不满现实的仙人遨游天际,过安闲的生活。
11.这首诗被人们归类为“游仙诗”,请结合诗句对此加以分析。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中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秦蜀之间崇山峻岭不可逾越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融汇了五丁开山的神话,极言蜀道来之不易。
(3)李白《蜀道难》中运用夸张手法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作者针对蜀道之难有三叹,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概括“三叹”内容,填入图中空缺处。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A项,助词,的。B项,助词,的。C项,和例句相同,均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D项,宾语前置的标志。
2.答案:A
解析:A项和例句均为使动用法,其他项为动词的一般用法。
3.答案:B
解析:历:穿越。
4.答案:A
解析:A项和例句都是名词作状语。B项和C项都是使动用法,D项是为动用法。
5.答案:C
解析:C项,“然后”在句中指“这样以后”。今义是连词,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
6.答案:A
解析:“李白第一次到蜀地时写的”错误,是诗人在长安时为送别友人入蜀而作。
7. B
8.B
9.D
解析:7.A项,“又有大胆创新”说法错误,由原文“其文笔纵横驰骋,他的伟大之处,并不在于扩大题材,改换主题,恰恰相反,他是在继承前人创作总体性格的基础上,沿着原来的方向把这题目写深、写透、写彻底,发挥到淋漓尽致、无以复加的境地,从而使后来的人难以为继,再也无法在这一旧题内超越他的水平”可知李白在题材和主题方面没有创新;C项,“无法消除的认识分歧”错,原文是说“但如果我们掌握了这些特点,对李白一些有分歧的代表作也可以取得较为一致的认识”;D项,“与其前期乐府诗风格迥异”说法错误,以极度夸张手法来渲染气氛、抒发情感是李白乐府诗的一贯风格。
8.“文章运用例证法和引证法”说法错误,文章并未使用引证法。
9.“这意味着后世的乐府创作再也没有多少开拓的空间与价值”曲解文意,文章是说“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能用乐府旧题写出超越李白的作品”,不能说后世的乐诗创作再也没有多少价值。
10.D
解析:.“同样不满现实的仙人”错,由“萧飒”可知,仙人是潇洒自由的。
11.①“了知是赤松”运用神仙典故,使诗歌富有浪漫主义色彩。②诗人想象自己骑白鹿俯瞰日月,想象奇特壮丽。③“含笑凌倒景”,极写飞升之快乐,写出了诗人超越世俗社会局限的愿望。
.【诗歌鉴赏】
以前我游齐国国都的时候,曾经攀登上华不注峰。只见山岭苍翠,高峻入云,犹如一朵擎天的绿荷花。我还遇见了一位白发童颜的仙人,他就是赤松子。赤松子借给我一头白鹿,他自己却乘坐两条青龙。我欣然含笑与他一起凌空而上,日月大地都留在我们的身下成为倒影。这是一首游仙诗。写游华不注,遇仙人赤松子,共同升天。写山峻拔秀丽,“绿翠如芙蓉”。写游仙,飞升于日月之上,甚是浪漫。
12.答案:(1)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2)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3)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13.答案:①开辟;②行走;③把守;④五丁开山而死;⑤山水险恶;⑥剑阁险要
标签:统编版 高二 选修下 课文同步练习
相关:关于“2022学年统”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