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单元练习

阅读:69  2022-02-17
标签:统编版 高二 选修下 单元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69]
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二单元任务群阅读专题练习
第二单元
任务群阅读•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
小 说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明天(节选)
鲁 迅
原来鲁镇是僻静地方,还有些古风:不上一更,大家便都关门睡觉。深更半夜没有睡的只有两家:一家是咸亨酒店,几个酒肉朋友围着柜台,吃喝得正高兴;一家便是间壁的单四嫂子,他自从前年守了寡,便须专靠着自己的一双手纺出棉纱来,养活他自己和他三岁的儿子,所以睡的也迟。
这时候,单四嫂子正抱着他的宝儿,坐在床沿上,纺车静静的立在地上。黑沉沉的灯光,照着宝儿的脸,绯红里带一点青。单四嫂子心里计算:神签也求过了,愿心也许过了,单方也吃过了,要是还不见效,怎么好?——那只有去诊何小仙了。但宝儿也许是日轻夜重,到了明天,太阳一出,热也会退,气喘也会平的:这实在是病人常有的事。
单四嫂子是一个粗笨女人,不明白这“但”字的可怕:许多坏事固然幸亏有了他才变好,许多好事却也因为有了他都弄糟。夏天夜短,老拱们呜呜的唱完了不多时,东方已经发白;不一会,窗缝里透进了银白色的曙光。
单四嫂子等候天明,却不像别人这样容易,觉得非常之慢,宝儿的一呼吸,几乎长过一年。现在居然明亮了;天的明亮,压倒了灯光,——看见宝儿的鼻翼,已经一放一收的扇动。
单四嫂子知道不妙,暗暗叫一声“阿呀!”心里计算:怎么好?只有去诊何小仙这一条路了。他虽然是粗笨女人,心里却有决断,便站起身,从木柜子里掏出每天节省下来的十三个小银元和一百八十铜钱,都装在衣袋里,锁上门,抱着宝儿直向何家奔过去。
天气还早,何家已经坐着四个病人了。他摸出四角银元,买了号签,第五个便轮到宝儿。何小仙伸开两个指头按脉,指甲足有四寸多长,单四嫂子暗地纳罕,心里计算:宝儿该有活命了。但总免不了着急,忍不住要问,便局局促促的说:
“先生,——我家的宝儿什么病呀?”
“他中焦塞着。”
“不妨事么?他……”
“先去吃两帖。”
“他喘不过气来,鼻翅子都扇着呢。”
“这是火克金……”
何小仙说了半句话,便闭上眼睛;单四嫂子也不好意思再问。单四嫂子接过药方,一面走,一面想。他虽是粗笨女人,却知道何家与济世老店与自己的家,正是一个三角点;自然是买了药回去便宜了。于是又径向济世老店奔过去。店伙也翘了长指甲慢慢的看方,慢慢的包药。单四嫂子抱了宝儿等着;宝儿忽然擎起小手来,用力拔他散乱着的一绺头发,这是从来没有的举动,单四嫂子怕得发怔。
宝儿吃下药,已经是午后了。单四嫂子留心看他神情,似乎仿佛平稳了不少;到得下午,忽然睁开眼叫一声“妈!”又仍然合上眼,像是睡去了。他睡了一刻,额上鼻尖都沁出一粒一粒的汗珠,单四嫂子轻轻一摸,胶水般粘着手;慌忙去摸胸口,便禁不住呜咽起来。
宝儿的呼吸从平稳到没有,单四嫂子的声音也就从呜咽变成号咷。这时聚集了几堆人:门内是王九妈蓝皮阿五之类,门外是咸亨的掌柜和红鼻子老拱之类。王九妈便发命令,烧了一串纸钱;又将两条板凳和五件衣服作抵,替单四嫂子借了两块洋钱,给帮忙的人备饭。
这时候,单四嫂子坐在床沿上哭着,宝儿在床上躺着,纺车静静的在地上立着。许多工夫,单四嫂子的眼泪宣告完结了,眼睛张得很大,看看四面的情形,觉得奇怪:所有的都是不会有的事。他心里计算:不过是梦罢了,这些事都是梦。明天醒过来,自己好好的睡在床上,宝儿也好好的睡在自己身边。他也醒过来,叫一声“妈”,生龙活虎似的跳去玩了。
但单四嫂子虽然粗笨,却知道还魂是不能有的事,他的宝儿也的确不能再见了。叹一口气,自言自语的说:“宝儿,你该还在这里,你给我梦里见见罢。”于是合上眼,想赶快睡去,会他的宝儿,苦苦的呼吸通过了静和大和空虚,自己听得明白。


浏览完整试题单四嫂子终于朦朦胧胧的走入睡乡,全屋子都很静。这时红鼻子老拱的小曲,也早经唱完;跄跄踉踉出了咸亨,却又提尖了喉咙,唱道:
“我的冤家呀!——可怜你,——孤另另的……”
蓝皮阿五便伸手揪住了老拱的肩头,两个人七歪八斜的笑着挤着走去。
单四嫂子早睡着了,老拱们也走了,咸亨也关上门了。这时的鲁镇,便完全落在寂静里。只有那暗夜为想变成明天,却仍在这寂静里奔波;另有几条狗,也躲在暗地里呜呜的叫。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写鲁镇的古风——不上一更,大家便都关门睡觉,与后文所写深更半夜没有睡的只有两家——咸亨酒店和单四嫂子家,形成了鲜明对照。
B.单四嫂子,夫丧子幼,只能靠纺纱来维持生活。半夜不熄灭的灯光不仅是她生活艰辛的表现,也是她想通过自己的劳动换取生活的一线希望的象征。
C.为了治好宝儿的病,单四嫂子想尽办法,求神、许愿、吃单方,到最后甚至寄希望于何小仙,文章借此揭示了宝儿的死亡是单四嫂子的愚昧导致的。
D.小说通过描写寡妇单四嫂子痛失独子的故事,展示了一幅令人震悚的图景,抨击了黑暗社会的吃人本质和没落社会中人们的无情和冷漠。
2.本文除塑造了单四嫂子之外,还写了“红鼻子老拱”“何小仙”“店伙”“王九妈”“蓝皮阿五”等,他们的形象特点是什么?描写他们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这篇小说,写了一个悲惨的故事,却以“明天”为题,其用意是什么?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探究。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
带伞的女人
吴富明
很多年以前,我还是报社的一名见习记者,我的第一个采访对象是一名舞蹈教师。她的伞舞获得了全国文艺大奖。
那天,她正在指导学生排演舞蹈。她显得活泼、开朗、轻盈,可说是个人见人爱的姑娘。我的采访很顺利。
可是当我和她从少年宫出来时,天却下起了大雨。她就将随身带的油纸伞撑开。我心想,她真有先见之明呢。
我的采访稿第二天就见了报,反响不错。我从报社出来时,正好又碰到她。我发觉她又带了那把油纸伞。我想,她真是个敬业的人,走路还忘不了自己的舞具。不过,天正火热,也许是为遮阳。
后来,她结婚了。过不久,她和她的先生去旅游了,在旅途中就发生了变故。在她下榻的宾馆里,她的那把油纸伞丢了。
那个晚上,她颤抖不已,并不时抱住头,往墙角躲。她的丈夫不住地劝慰:不就一把伞么,买一把就得了,干吗闹成这样?丈夫的话并没改变她的态度。这事让在宾馆住宿的人都觉得可笑,有人开始怀疑丈夫所为了,这让做丈夫的难堪极了。
不可思议的是,宾馆服务员送来了伞。走时说了句,您的伞忘在楼底了,不就一把伞,还是把油纸伞,就这么急的,要是丢了别的不就……
看服务员出去,丈夫才想起是自己在妻子睡着时,带伞出去买烟了,天正下雨。没想,到楼底进了趟厕所,就忘记伞了。
她见了伞后,一把夺过,呼地打开,罩在头上叫道:来呀,来呀,我不怕!丈夫这时才发觉自己的女人是疯了。丈夫就不理她了,由她闹去。在极度困乏中丈夫睡去了。她下意识地发现了自己的失态,就吃了一惊,只好无奈地一笑,把伞放在床边,也睡去。
可以想象,结婚的旅程就被打乱了。他们不得不回了家。丈夫要带她去找医生,可她却说,我没事,干吗找医生?丈夫说,你肯定是练舞过头了,那么多舞蹈,非要用伞当道具不可?她没有说话,只有无尽的泪流。
我第二次采访她时,是她的又一个伞舞获了奖。只是,她已是一个离了婚的女人。
你们不是很般配吗,怎就……我问她。
男人护不了我的,在我无助时,还不如我这伞呢。她笑了一下说。稍顿,她发觉我在发愣,忙说,不包括你这样的男人的。
我就笑了。可心里却想,这个女人是不是真有毛病,还是心理上有障碍呢?
你在想什么?她说,你们当记者的就是敏感。
再次祝贺你,愿你的伞舞更加成功。我热情地说。
太谢谢你了。她真诚地向我伸出了手。那手真柔滑,可以想象,伞在她的手里该是怎样的一种景象呀!
待我大学毕业的那年,我正式成为报社的一名记者。能取得如今的这个职位,对她的成功报道,正是对我的最好回报。我在心里感激她。
不过,我却一直不明白,她在无人时,为何总在腋下夹着那把油纸伞呢?我渴望解开这个谜。
那时,我开始对武侠小说感兴趣。常读到小说中武林中人用伞当武器,抵挡来自各方的暗器,我想,她带伞可不会是挡东西吧,除了雨、太阳,又能挡什么呢?我对自己有这种想法觉得可笑。然而,她突然打来的电话让我吃了一惊。
她说,我不知怎的,老记起你。我知道你在注意我的伞,今天就告诉你……她的话里流着一股悲怆。
原来如此。一个在农村长大的女孩,就因被心爱的人抛弃,反被村人误解、嘲笑、诽谤,还时不时受着冷不丁的石块、菜叶的袭击。由于多次被伤害,她就养成了带伞的习惯。有了伞,她仿佛就有了依靠,伞没了,她就感到恐惧,精神也垮了。
后来呢?我的心颤动着。
  那年冬天,我考上了艺院,我面试能过关,凭的就是当年锻炼的伞技。说真的,伞还真管用,一撑一旋,什么物什全飞了,叫那些人目瞪口呆……可至今,我却离不开伞了,特别是一个人的时候,脑子里常会有幻觉……
我感到电话那端气息有些凝固了。我忙改变了话题说,你今晚有空吗?可否出来走走,我一个也闲着。
这……好吧,我有空,我一定来。她的气息让话筒热起来了。告诉你吧,我可是个武侠小说迷,那伞在书中真有许多精彩情节呢。
哦,是吗?我的心被惊得都奔了起来。
那晚,她没有带伞。她把我的手臂挽得很紧,走得特别轻盈。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通过“我”的视角,写主人公与伞的关系的变化,生动地讲述了她曲折的命运遭际,展现了她复杂的性格特征和内心世界。
B.文章写“我”前两次见她带伞,觉得她是个细心、敬业的女人,先从理解写起,继而写到一系列不理解,既为后文蓄势,也为小说增加了波澜。
C.“难堪极了”“不理她”“由她闹去”“睡去了”等细节,都表明丈夫是个冷漠、心胸狭隘的人,对她缺乏理解和关爱。
D.“不包括你这样的男人的”“她真诚地向我伸出了手”“她把我的手臂挽得很紧”,这些细节描写都暗示了故事的美好结局。
5.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展开余下试题A.题目“带伞的女人”富有特色,能给读者一个鲜明的印象和一种强烈的视觉感受,同时还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B.“她的气息让话筒热起来了”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出她的情绪的变化,以及对“我”的友好态度。
C.小说中有许多生动的细节描写,不仅含蓄地揭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微妙变化,也很好地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D.作者善于设置悬念,层层铺垫,以引起读者对人物经历、结局和内心世界的关切,收到了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
6.针对后文讲到的主人公早年曾在农村“被村人误解、嘲笑、诽谤,还时不时受着冷不丁的石块、菜叶的袭击”这一情节,前文设置了几处伏笔,请列举两例,并说明其作用。




7.结合文本,分析概括“伞”这一事物在小说中所起的作用。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
王 嫂
沈从文
厨房中忽然热闹起来,问一问,才知道帮工王嫂的女儿来了。年纪十八岁,眼睛明亮亮的。梳一大大的发髻。脸圆圆的,嘴唇缩小如一个小荷包。头上搭了一片月蓝布,围裙上绣了一朵大红花,还钉上一些小小红绿镜片。说话时脸就发红,十分羞涩,在生人面前总显得不知如何是好。问问王嫂,才知道女儿才刚出嫁五个月,丈夫在乡下做田,住在离昆明四十里的乡下,穿的衣还是新娘子衣服。主人说:“王嫂,你大姑娘到这里来是客,炒几个鸡蛋,留她吃饭去!”王嫂就望着那女儿痴笑:“太太说留你吃饭,不要走!”女儿也笑着。一家大小知道王嫂有个好女儿,都来看看,都交口称赞王嫂福气真好,闺女可长得波俏逗人爱。
王嫂只是笑,做事更热心了一些。王嫂不特有个好女儿,还有个好儿子!儿子十二岁,已到城西区茶叶局服务当差,净挣十五块钱一个月。局里管教严,孩子长得干净清秀,穿上一件灰色制服,见过的人都说相貌有福气,长大一定有出息。王嫂怕他不学好,一来就骂骂,装成生气样子,要孩子赶快回去。孩子虽是她的宝贝,可并不溺爱成性,守规矩,从不胡乱花钱。
王嫂在这一家中的工作是洗衣烧饭,间或同卖鸡蛋清茅房的乡下人嚷嚷,一切动机无不出于护主。为人性情忠诚而快乐,爱清洁,又惜物不浪费,所以在一家中极得力,受一家重视。这点重视为王嫂感觉到时,引起她的自尊心,事情便做得更有条理。
有一天,另外一个乡下妇人来了,带了些新蚕豆来看王嫂,两人一面说一面抽抽咽咽。来人去后,问起原因才知道一年前那个作新媳妇的女儿,已在两个月前死掉了。来的就是那女儿的婆婆。女儿因为生产,在乡下得不到医药照料,孩子生下地两天,女儿流血不止,家里人全下了田,想喝水不得水喝,喝了些水缸脚沉淀,第二天腹痛就死去了。孩子活了两个月,也死去了。经过这样大变故的王嫂,竟还是一切照常,用来稳定她的生命或感情的,原来是古人的“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八个字。
吃晚饭时,王嫂加添一碗新蚕豆,就是白天那亲家送来的。两亲家说起女儿时,心酸酸的,眼睛湿盈盈的,都念着女儿。
王嫂死了女儿,儿子却好好的。一个月必来看她一次,就把工薪全部缴上,王嫂点清了数目,另外送他两块钱作零用。
这家里同别的人家一样,有鸡,有狗,有猫儿。这些生物在家中各有一个地位。这一切却统由王嫂照管。
把午饭开过,锅碗盘盏洗清楚后,王嫂在大院中石碌碡上坐下喂鸡,看鸡吃食。看见横蛮霸道的大公鸡欺侮小母鸡时,就追着那公鸡踢一脚,一面骂着:“你个良心不好的扁毛畜生,一个小小肚子吃多少!我打死你!”公鸡还是大模大样不在乎,为的是这扁毛畜生,已认识清王嫂实在是个好人。每天大清早,家中小黑狗照例精神很好,无伴侣可以相互追逐取乐,因此一听公鸡伸长喉咙鸣叫,就似乎有点恶作剧,必特意来追逐公鸡玩。这种游戏自然相当激烈,是公鸡受不了的。
因此这庄严生物,只好一面绕屋奔跑一面叫唤,表示对这玩笑并不同意,且盼望有人来援救出险。这种唤声自然引起了一家人的关心,但知道是小狗恶作剧,谁也不理会,到后真正来援救解围的,照例只有王嫂一人。
那时节王嫂也许已经起床,在厨房烧水了,就舞起铁火钳出来赶狗,同小狗在院中团团打转。也许还未起床,小狗恶作剧闹到自己头上,必十分气愤,从房中拿了一根长竹竿出来打狗。这根竹竿白天放在院中晒晾衣服,晚上特意收进房中,预备打狗。小狗聪明懂事,食料既由王嫂分配,对王嫂自然相当敬畏,眼见那根竹竿,是王嫂每天打它用的。只是大清早实在太寂寞了,兴致又特别好,必依然折磨折磨大公鸡,自己也招来两下打,因此好像一个顽皮孩子一般,跑到墙角去撒一泡尿,不再胡闹,乐意结束了这种恶作剧。尽管挨骂,挨打,小狗心中还是清楚明白,一家中唯有王嫂最关心它。
(有删改)
8.下列对小说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王嫂的儿子在城西区茶叶局当差,他一来,王嫂就骂骂他,这并不是因为他犯了错,而是因为王嫂怕他学坏。
B.王嫂的女儿来看王嫂,大家都来看王嫂女儿并称赞她,就连主人也热情地留她吃饭,这说明王嫂的生活环境风气淳朴。
C.王嫂的女儿生产后流血不止,又得不到照料,去世了,生的孩子不久后也没了,但王嫂在主人家还是“一切照常”,这表现了她的麻木。
D.这篇小说以自然朴实的语言记叙了一个旧社会底层人物王嫂的故事,表现了作者对小人物命运的关注。
9.小说首段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10.请简要分析小说主人公王嫂这一人物形象。





11.小说后半部分写王嫂对待公鸡和小狗的情况,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现代诗歌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题。
祈 祷
闻一多
请告诉我谁是中国人,
启示我,如何把记忆抱紧;
请告诉我这民族的伟大,
轻轻的告诉我,不要喧哗!
请告诉我谁是中国人,
谁的心里有尧舜的心,
谁的血是荆轲聂政的血,
谁是神农黄帝的遗孽。
告诉我那智慧来得离奇,
说是河马献来的馈礼①;
还告诉我这歌声的节奏,
原是九苞凤凰的传授。
谁告诉我戈壁的沉默,
和五岳的庄严?又告诉我
泰山的石霤②还滴着忍耐,
大江黄河又流着和谐?
再告诉我,那一滴清泪
是孔子吊唁死麟③的伤悲?
那狂笑也得告诉我才好,——
庄周,淳于髡,东方朔的笑。
请告诉我谁是中国人,
启示我,如何把记忆抱紧;
请告诉我这民族的伟大,
轻轻的告诉我,不要喧哗!
[注] ①河马献来的馈礼:传说伏羲氏时,有龙马出于黄河,背负“河图”;有神龟出于洛水,背负“洛书”。《周易•系辞上》:“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②石霤(liù):滴下的水。③孔子吊唁死麟:史书记载,鲁哀公郊外狩猎捕获一怪兽,请孔子辨察,孔子视之,曰:“麟也。”以袖掩面,涕泪湿袍。麟,麒麟。
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想从抱紧的“记忆”里寻找问题的答案,但是又担心惊扰了这数千年记忆的静谧与庄严,所以反复提醒“轻轻的告诉我,不要喧哗”。
B.“告诉我那智慧来得离奇,/说是河马献来的馈礼”,表现了诗人对离奇传说的质疑,凸显出诗人超出常人的清醒和勇于批判的精神。
C.对于“谁是中国人”这样一个无须回答的问题,闻一多偏偏要固执地追问,可见,他所谓的“中国人”并非单纯以“国籍”概念界定的。
D.本诗赞美之中含有迷惘,诗人另一首诗《死水》把旧中国比作“一沟绝望的死水”,诅咒中蕴含希望,两者表达的炽烈的爱国情感是相通的。
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运用四行一节的新格律体,并采用两行一换韵的技法,在视觉上给人以整齐和谐的建筑美,在听觉上给人以抑扬顿挫的音乐美。


展开余下试题B.诗歌标点的使用别具匠心,如第二节有疑问词却用逗号、句号,第四、五节中陈述句却用问号,是语气的变化,更是情感的变化,耐人寻味。
C.诗歌的最后一节与第一节完全相同,感情上是对第一节的重复,形式上首尾照应,形成精致圆熟的结构,有回环往复的咏叹之美。
D.诗歌语言庄严肃穆、蕴意深远;排比手法的运用使情感更浓烈,相关典故及古代人物的运用使诗歌具有穿越历史的深邃,引人怀想。
3.诗人是如何解答“谁是中国人”这一疑问的?请结合诗歌简要概括。




4.诗歌题为“祈祷”,祈祷往往源于痛苦而指向希望,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诗人有怎样的痛苦和希望。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5—7题。
沉默的芭蕉
邵燕祥
芭蕉
你为什么沉默
伫立在我窗前
枝叶离披
神态矜持而淡漠
从前你不是这样的
在李清照的中庭
在曹雪芹的院落
你舒卷有余情
绿蜡上晴光如泼
近黄昏,风雨乍起
敲打着竹篱瓦舍
有约不来
谁与我相伴
一直到酒酣耳热
啊,沉默的芭蕉
要谈心请拿我当朋友
要争论请拿我当对手
在这边乡风雨夜
打破费尔巴哈[注]式的寂寞
芭蕉啊我的朋友
你终于开口
款款地把幽思陈说
灯火也眨着眼睛
一边听,一边思索
芭蕉,芭蕉
且让我暖了搁冷的酒
凭窗斟给你喝
夜雨不停话不断
孤独,不是生活
1980年4月6日
[注] 费尔巴哈,德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曾在埃尔兰根大学任教,因发表宣传无神论的著作而被辞退,后隐居乡间。
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的妙处在于赋予芭蕉以人的情感,从写它矜持淡漠到写同它对话,将一种身在边地的孤寂之苦表达得淋漓尽致,极富情趣和活力。
B.诗的前三节从芭蕉落笔,并展开联想。第一节运用拟人,赋予芭蕉以人的性格;第二、三节是诗人的联想,流露出落寞孤独的心情。
C.“啊,沉默的芭蕉/要谈心请拿我当朋友/要争论请拿我当对手”,貌似在嗔怪芭蕉,其实意在含蓄表达自身才华无法施展的苦闷之情。
D.“你终于开口/款款地把幽思陈说”,打破前面冷清的气氛;“夜雨不停话不断”,更显得热闹而充满活力,一位热爱生活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6.本诗多处化用了古典诗文名句,请至少找出两处并写出原句。然后简析这样化用的好处。


7.有人称,诗的最后一句“孤独,不是生活”是“神来之笔”,请简述理由。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8—11题。
一朵野花
陈梦家
一朵野花在荒原里开了又落了,
不想到这小生命,向着太阳发笑,
上帝给他的聪明他自己知道,
他的欢喜,他的诗,在风前轻摇。
一朵野花在荒原里开了又落了,
他看见青天,看不见自己的渺小,
听惯风的温柔,听惯风的怒号,
就连他自己的梦也容易忘掉。
一九二九年一月
(选自《新月》第3卷,1930年6月10日)
8.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朵野花在荒原里开了又落了”,从空间和时间的角度交代了野花的境遇,在看似轻描淡写的叙述中蕴含着诗人的慨叹。
B.“向着太阳发笑”正是“上帝给他的聪明”的具体表现,“不想到”则写出诗人对小小野花做出这一举动感到意外和惊喜。
C.“他看见青天,看不见自己的渺小”,前后形成了对比映照,借以揭示了人类普遍存在的好高骛远、妄自尊大的人性弱点。
D.这首诗将一朵野花进行了人格化的塑造,诗人以饱满而轻婉的诗情入笔,以小见大,透露出深切的生命感怀与由衷的生命礼赞。
9.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前后两节的首句形成复沓,成为两节诗咏唱的基础,虽然一字不改,却在情感上呈现出强化效果。
B.“他的欢喜,他的诗,在风前轻摇”将野花如诗般的欢喜化为具体可见的形态,寓诗于画,生动活泼。
C.诗人站在全知视角,用第三人称指称野花,易于更加灵活地刻画野花的形象,展示其内心世界。
D.诗歌采用象征手法,咏物喻人,语言清新自然,节奏急促紧凑,情感真挚朴素,充溢着生命力。
10.如何理解“就连他自己的梦也容易忘掉”的含意?




11.结合全诗,简要分析野花的形象特点。




散 文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风 景
贾平凹
我说的风景是在我家那一方小小的窗上。我常坐在窗前,无聊地向外张望。数年前,天上的星子很稠,后来渐渐归稀,待到高大的建筑撵过来,建筑上的窗便装扮了我的风景,我的窗也即或装扮了人家的风景吧?这么想着,很有些卞之琳先生的诗味,我就将头偏过去,久久地看建筑物下的那块生长着五谷的空地。见有一个老头,好高的个子,细细瘦瘦,从地埂的这边走到地埂的那边,再从地埂的那边走到地埂的这边,来回均一百一十步,一步也不差的,就像一把活动着的人尺。
“老伯,在练功吗?”一日,我终于走出屋去,想找他说个解闷儿的话。
“气功。”
“噢,人老了要健身的。这是哪家气功?”
“生气的功!”
他站住了,虎虎地拿眼睛瞪我。这是一双有着血丝的眼睛。瞪得久了,他便松下劲来,一扑沓僵坐在了地上。我认出这是一位农夫,有一双硬壳的手,虽然是穿了一件呢子中山短装,但没有紧扣子,里边的衬领很油腻。我知道这里的农村已陆续划归城市,土地被征用,村子里不时要噼噼啪啪鸣放鞭炮,农民获得一笔巨款,又焕然一新作了市民,那些年轻人兴高采烈了。我就投其所好,说:
“听说你们都可住高楼了?”
“人是雀儿吗?”
“你们好幸运,没文凭也‘农转非’了!”
“有地气吗?”
“住小土屋有地气,却得关节炎的。”
“亲戚来了就不患水土病吗?”
“都吃自来水了,闹不了肚子的。”
“开电梯还行?”
“让你去厂里开电梯?那是好工作啊!”
“好,好,上去下来上上去下下来上上上去下下下来。”
“这操什么心?”
“小时候,夏天在院子里乘凉,爹睡在席左边,娘睡在席右边,我睡在中间,为的是怕狼叼了去。天一黑,常看见田埂上有狗,叫‘哟哟哟’,它就来了,一看见一条大尾巴扫帚一样扫在地上,便猛叫一声:‘狼!’狼就吓跑了,我也吓得回家害了一场病。现在倒想见一见狼哩。”
“动物园不是有吗?”
老头是不慈祥的,话难投机,我便觉无聊了。又回坐到我的窗前,想所谓的两代人的鸿沟,想所谓的观念陈旧,想所谓的农民意识,觉得这老头可笑,他该是我作品中的一个什么典型。再不愿看到他人尺似的走动。他哪里会明白这个世界越来越小的道理呢?
一天,窗外突然有狗叫声,很凄惨。我朝外望去,那人尺还在那里丈量着,而空地的那头,一群年轻人在杀一条狗。多半是为着一张完整的皮,狗就被绳索勒住,但勒一次,一放到地上就又活了,一个就说:“狗是土命,吊起来勒,不要放到地上!”果然狗彻底死了。我瞧见年轻人大呼小叫,而人尺再没有丈量,呆立了许久,就走掉了。
这一走,老头就再
标签:统编版 高二 选修下 单元练习
相关:关于“2022学年统”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6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