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课文同步练习

阅读:111  2022-02-17
标签:统编版 高二 选修下 课文同步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1]
《大堰河——我的保姆》课前预习作业(10分钟)
课前预习记录: 月 日 星期
大堰河——我的保姆
一、选择题
1.下列对课文中的句子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沁园春•长沙》) ——这一问句激励所有的革命者应该保持革命的蓬勃朝气,做革命的中流砥柱。同时含蓄地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表示要像祖逖中流击水那样,勇敢地投身于革命风浪中,担负起主宰国家前途的重任。
B.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雨巷》)——“悠长”“寂寥”象征当时社会现象的黑暗沉闷。这几句,以情而言,是独自彷徨、寂寥、愁怨;以景而言,是纸伞、雨巷、丁香、姑娘。此情此景,水乳交融,幻化为一体。
C.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再别康桥》)——“榆阴下的一潭”即拜伦潭,在康河上游,相传拜伦曾在那里游玩。在这里,诗人融情于景,将自己对祖国的留恋全部融入康桥的风光中。
D.我被生我的父母领回到自己的家里。啊,大堰河,你为什么要哭? (《大堰河一一我的保姆》)——问句间接地表现了大堰河对乳儿离开时的依依不舍和对乳儿的无比疼爱。
2.阅读《大堰河—我的保姆》中的节选,回答问题。 
我是地主的儿子,
在我吃光了你大堰河的奶之后,
我被生我的父母领回到自己的家里。
啊,大堰河,你为什么要哭?
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
我摸着红漆雕花的家具,
我摸着父母的睡床上金色的花纹,
我呆呆地看着檐头的我不认得的“天伦叙乐”的匾,
我摸着新换上的衣服的丝的和贝壳的纽扣,
我看着母亲怀里的不熟识的妹妹,
我坐着油漆过的安了火钵的炕凳,
我吃着碾了三番的白米的饭,
但,我是这般忸怩不安!因为我
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
为了加强情感和音节的旋律,诗中采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
A.排比 夸张 反复 B.对比 反复 拟人
C.反复 排比 对比 D.借代 对比 排比
3.阅读《大堰河——我的保姆》节选,完成各题。
大堰河,深爱着她的乳儿;
在年节里,为了他,忙着切那冬米的糖,
为了他,常悄悄地走到村边的她的家里去,
为了他,走到她的身边叫一声“妈”,
大堰河,把他画的大红大绿的关云长
贴在灶边的墙上,
大堰河,会对她的邻居夸口赞美她的乳儿;
大堰河曾做了一个不能对人说的梦:
在梦里,她吃着她的乳儿的婚酒,
坐在辉煌的结彩的堂上,
而她的娇美的媳妇亲切地叫她“婆婆”
…… ……
大堰河,深爱她的乳儿!
大堰河,在她的梦没有做醒的时候已死了。
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
她死时,平时打骂她的丈夫也为她流泪,
五个儿子,个个哭得很悲,
她死时,轻轻地呼着她的乳儿的名字,
大堰河,已死了,
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
下列对这两节诗的赏析,不恰当的项是( )
A.节选的这两节诗围绕“大堰河,深爱着她的乳儿”这一表达中心组织材料。
B.大堰河之所以深爱着她的乳儿,是因为想让乳儿走到她的身边叫一声“妈”。
C.大堰河把乳儿画的关云长像贴在灶边的墙上,表现了对乳儿的宠爱之情。
D.“乳儿不在她的旁侧”重复出现,突出了诗人未给大堰河送终的歉疚之情。
4.对下列各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浏览完整试题A.大堰河,是我的保姆。/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她是童养媳,/大堰河,是我的保姆。(反复)
B.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在你搭好了灶火之后,/在你拍去了围裙上的炭灰之后;/在你尝到饭已煮熟了之后……(排比)
C.大堰河,含泪的去了!/……同着四块钱的棺材和几束稻草,/同着几尺长方的埋棺材的土地,/同着一手把的纸钱的灰,/大堰河,她含泪的去了。(对偶,反复)
D.大堰河,/我是吃了你的奶而长大了的/你的儿子,/我敬你/爱你!(呼告)
二、语言表达
5.下面的示例是一个学生学习《大堰河——我的保姆》后写的一副对联。请根据《再别康桥》的内容写一副对联。要求:不必讲究严格的平仄,但总字数不得少于12个字。
示例:所选课文:《大堰河——我的保姆》
对联:四块钱棺材几束稻草 几尺长坟地一世凄凉
所选课文:《再别康桥》
对联: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6.下面的示例是一学生学习《大堰河——我的保姆》后写的一副对联。请根据《再别康桥》《雨巷》两首诗的内容,任选一首写一副对联。要求:不必讲究严格的平仄,但总字数不得少于12字。
示例:所选课文《大堰河——我的保姆》
对联:四块钱棺材几束稻草 三尺长坟地一世凄凉
所选课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堰河——我的保姆(节选)
(一)
大堰河,是我的保姆。①
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
她是童养媳,
大堰河,是我的保姆。②
我是地主的儿子,
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
大堰河的儿子。
大堰河以养育我而养育她的家,
而我,是吃了你的奶而被养育了的,
大堰河啊,我的保姆。③
(二)
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你的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
你的关闭了的故居檐头的枯死的瓦菲,
你的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园地,
你的门前的长了青苔的石椅,
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三)
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
在你搭好了灶火之后,
在你拍去了围裙上的炭灰之后,
在你尝到饭已煮熟了之后,
在你把乌黑的酱碗放到乌黑的桌子上之后,
在你补好了儿子们的为山腰的荆棘扯破的衣服之后,
在你把小儿被柴刀砍伤了的手包好之后,
在你把夫儿们的衬衣上的虱子一颗颗地掐死之后,
在你拿起了今天的第一颗鸡蛋之后,
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
(四)
大堰河,为了生活,
在她流尽了她的乳液之后,
她就开始用抱过我的两臂劳动了;
她含着笑,洗着我们的衣服,
她含着笑,提着菜篮到村边的结冰的池塘去,
她含着笑,切着冰屑悉索的萝卜,
她含着笑,用手掏着猪吃的麦糟,
她含着笑,扇着炖肉的炉子的火,
她含着笑,背了团箕到广场上去
晒好那些大豆和小麦,
大堰河,为了生活,
在她流尽了她的乳液之后,
她就用抱过我的两臂,劳动了。
7.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诗,是著名诗人艾青的成名作。这首诗以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感情,集中地展现了乳母——大堰河一生的悲苦经历,表达了诗人对乳母的依恋、怀念和赞美。
B.节选的第(一)部分,“我是地主的儿子,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大堰河的儿子”,这句坦诚的话告诉我们,“我”是地主的儿子,大堰河和“我”只不过是养育与被养育的关系。
C.节选的第(三)部分,诗人饱含深情地回忆起“我”在大堰河家里的生活。诗人连续用了八个“在你……之后”的排比句,真实地再现出勤劳、慈爱的大堰河留在“我”心中的母亲形象。
D.节选的第(四)部分,写大堰河做佣工的生活。诗人连续使用六个“她含着笑……”的排比句,突出了她勤劳善良的美好品质。
8.下列对诗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中画线部分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交代“我”与大堰河的关系,表明“我”以她为骄傲,倾注了“我”对她的深厚感情。
B.这首抒情长诗中有许多叙事成分和细节描写。节选部分中的日常生活场景给人强烈的画面感和情感冲击力。在动情的陈述之中,表达了诗人对大堰河的怀念和挚爱。
C.节选的第(二)部分,选用“草盖的坟墓”“枯死的瓦菲”“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园地”“长了青苔的石椅”四个意象,构成一幅故园荒废、人去屋空的悲凉图画,表达了诗人的悔恨之情。
D.诗歌开篇就用了复沓手法,使全诗笼罩在婉转回环的音乐气氛里,以下许多诗节交替使用排比与复沓,构成一种“奔放与约束之间的调谐”,加强了诗的内在韵律美。
9.诗人在开头写道:“大堰河以养育我而养育她的家,而我,是吃了你的奶而被养育了的。”诗句中对大堰河的称代,由“她”而改换为“你”,在下面的内容中也有这样的称代变化。这种称代上的变化,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10.节选的后两节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请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的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大堰河,是我的保姆。
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
她是童养媳,
②大堰河,是我的保姆。
我是地主的儿子,
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
大堰河的儿子。
大堰河以养育我而养育她的家,
而我,是吃了你的奶而被养育了的,
③大堰河啊,我的保姆。
11.诗中画线部分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下列对其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①说明其卑微。②进一步说明其身份。③倾注了“我”对她的感情。
B.①交代了“我”与她的关系,②表明了“我”以她为骄傲。③倾注了“我”对她的深厚感情。
C.①说明“我”与她的关系。②进一步说明其身份。③表明了“我”对她的深厚感情。
D.①点明身份。②突出“我”对她的热爱,③倾注了“我”对她的深情厚谊。
12.“我是地主的儿子,/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大堰河的儿子。”这几句诗坦诚地告诉我们( )
A.“我”虽然出身于地主家庭,但却是农民的儿子。
B.“我”是地主的儿子,与大堰河只不过是劳资关系。


展开余下试题C.“我”不忘养育之恩。
D.“我”与大堰河的被养育与养育关系比与生身父母的血缘关系更密切。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复活的土地
艾青
腐朽的日子
早已沉到河底,
让流水冲洗得
快要不留痕迹了;
河岸上
春天的脚步所经过的地方,
到处是繁花与茂草;
而从那边的丛林里
也传出了
忠心于季节的百鸟之
高亢的歌唱。
播种者呵
是应该播种的时候了,
为了我们肯辛勤地劳作
大地将孕育
金色的颗粒。
就在此刻,
你——悲哀的诗人呀,
也应该拂去往日的忧郁,
让希望苏醒在你自己的
久久负伤着的心里:
因为,我们的曾经死了的大地,
在明朗的天空下
已复活了!
——苦难也已成为记忆,
在它温热的胸膛里
重新漩流着的
将是战斗者的血液。
1937年7月6日,沪杭路上
13.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腐朽的日子/早已沉到河底”,作品开篇语出惊人,腐朽的生活即将结束,表达了对民族美好的未来充满信心。
B.“春天的脚步所经过的地方,/到处是繁花与茂草”,通过写河岸上欣欣向荣的春景,表达了对民族觉醒的乐观态度。
C.“播种者呵/是应该播种的时候了”,诗人呼吁播种者及时播种,就是呼吁人民大众为了民族的复兴而奋起抗争。
D.“在它温热的胸膛里/重新漩流着的/将是战斗者的血液”,写出了诗人为了民族的奋起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的决心。
14.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整首诗的语言典雅绚丽,大量形容词的使用让读者强烈地感受到震慑心魄的艺术魅力。
B.“为了我们肯辛勤地劳作/大地将孕育/金色的颗粒”暗示大地即将复活,照应标题。
C.第二节运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看到春天到来、大地充满生机时的激动与喜悦之情。
D.“就在此刻,/你—悲哀的诗人呀”,通过声音的延长、节奏的变化,使得情感得到释放,增强了抒情效果。
15.如何理解诗句“你——悲哀的诗人呀,/也应该拂去往日的忧郁”的含意?
16.法国散文家蒙田把预兆或预言称为“内心骚动的影像”和“神圣的灵感”,艾青也说“预言是‘照亮灵魂的火花’”。有人说艾青就是一位伟大的“预言家”。本诗以“复活的土地”为题,有何妙处?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C
【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文中句子的能力。
C项,“对祖国的留恋”表述有误,这首诗是诗人“离别康桥”时所写,表达了“对康桥的留恋”,而并非对祖国的留恋。
故选C。
2.C
【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手法。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常用的修辞包括比喻、比拟、借代、对偶、夸张、设问、排比、反问等,本题着重考查反复、排比和对比的修辞手法。反复,是有意让一个句子或词语重复出现的,反复就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子或者段落等。排不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修辞手法。
反复:“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重复两句;
排比:“我摸着……我摸着父母的睡床上金色的花纹……我呆呆地看着……,我摸着……,我看着……,我坐着……,我吃着……”句式一致;
对比:将自己家生活的富裕和大堰河家生活的贫穷作对比。
故选C。
【点睛】
现代诗鉴赏的方法:1、抓诗眼。诗眼是诗中最富表现力、最能开拓诗歌意境的关键词句,是能使诗歌生辉的聚光点。诗眼的锤炼和设置在诗歌创作中具有重要地位,古今诗评家无不从这点出发赏析诗歌。2、析意象。意象是诗人的主观意念和外界客观物象撞击的产物,是诗人为了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把客观的物象经过选择、提炼,重新组合而产生的一种含有特定意义的语言艺术形象。诗歌中,诗人不仅要用意象进行思考和感受,还要用意象进行表达。
3.B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对这两节诗的赏析,不恰当的项是”,B项,“是因为想让乳儿走到她的身边叫一声‘妈’”分析不当,原因只看到表面现象,没有揭示出大堰河深爱着她的乳儿的根本原因。
故选B。
4.C
【详解】
此题考核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能力,考纲规定的常用的修辞主要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借代和反复,有人也把对比列入到修辞的行列,注意明确修辞的特征,然后具体的区分,题中C项,“对偶”错误,修辞手法应为“排比,反复”。故选C。
5.一潭清泉榆荫下 半道彩虹浮藻间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拟写对联的能力。
题目示例中的对联“四块钱棺材几束稻草 几尺长坟地一世凄凉”是写给大堰河的,化用了课文中的“同着四块钱的棺材和几束稻草,/同着几尺长方的埋棺材的土地”,这几句诗对大堰河凄惨的一生进行了概括,数量词的运用尤为出色。考生可以仿照这种形式,回顾《再别康桥》中的名句,抓住句子中的意象进行拟写,注意上下联词性和结构要对应。
6.《再别康桥》 一潭清泉榆荫下 半道彩虹浮藻间
《雨巷》 小巷绵绵寂寞雨 丁香淡淡哀愁心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拟写对联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根据《再别康桥》《雨巷》两首诗的内容,任选一首写一副对联。要求:不必讲究严格的平仄,但总字数不得少于12字”,然后回顾对联的有关知识,再仿照所给示例进行拟写即可。示例“四块钱棺材几束稻草,三尺长坟地一世凄凉”,这是给大堰河写的对联,化用了课文中“同着四块钱的棺材和几束稻草,同着几尺长方的埋棺材的土地”这几句诗对大堰河的凄惨一生进行了概括,数量词的运用尤为出色。考生可以仿照这种形式,回顾《再别康桥》和《雨巷》两首诗歌中的名句,抓住这些句子中的意象进行拟写。
7.B
8.C
9.本诗是一首回忆童年生活的抒情诗。由于具有回忆性,用“她”便于写实,写大堰河的勤劳、善良、纯朴,但不便于抒情;而用“你”则有利于抒发自己对大堰河的深切怀念、赞美之情,更容易激起读者在感情上的共鸣。
10.相同之处:都表现了乳母对“我”的关爱和“我”对乳母的挚爱、感激和怀念。
不同之处:前一节侧重于表现大堰河对“我”的无限关爱;后一节着力表现大堰河勤劳善良的高尚品质。
【分析】
7.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B. “大堰河和‘我’只不过是养育与被养育的关系”错。此句重点在于表明“我”和大堰河的关系比生身父母的血缘关系更密切。
故选B。
8.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C. “表达了诗人的悔恨之情”的说法错误,这一节抒发了诗人对大堰河悲惨命运的不平之慨和对乳母的悼念之情。
故选C。
9.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人称变化的表达技巧的能力。
诗人在人称运用上有两个方式,其一是集中使用一种人称,其二是有规律地变换人称,人称变换常常是出于抒情的需要。这首诗从回忆写起,形象遥远而且模糊,如远望,且主要是回忆大堰河的事件和整体印象,所以用了第三人称,便于回忆大堰河勤劳、善良、纯朴,显得更加客观真实。


展开余下试题当人物走近了,成为面对面的交谈,则开始描绘人物的形象,侧重抒情,所以用了第二人称。如“而我,是吃了你的奶而被养育了的”“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等,
由“她”改换为“你”,便于作者抒发对大堰河的感情,或痛悼与怀念、眷恋与感激,或同情与控诉、讴歌与赞美。
10.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诗歌情感变化的能力。
分析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异同,要紧紧扣住诗句内容。前一节,重点展示出大堰河在窘困劳苦的生活中对乳儿的爱,以及“我”对乳母绵绵不绝的思念之情。连用八个排比句式具体形象地描绘了大堰河穷困的生活和繁重的劳动。她是那样窘迫,又是那样劳累,她仍用她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我们从这平常而又细微的动作里,看到了一颗温存善良的母亲的心。这一节侧重表现大堰河对“我”的无限关爱。
后一节,连用六个“她含着笑”来写乳母的劳动场景,重点突出大堰河的仁爱、善良和勤劳。诗歌连用六个排比句,描写大堰河“含着笑”洗衣、做饭、晒大豆和小麦,她勤劳、辛苦,生活如此艰辛,大堰河却始终“含着笑”,这是一个母亲的坚韧和善良。这一节侧重表现大堰河勤劳善良的高尚品质。
诗人用清晰的笔触掺合着他感激的泪花,勾画了一位普通农妇性格的轮廓,细腻真实地写出了她是怎样勤劳、怎样健壮、怎样淳朴、怎样善良。这两节的共同点是都表现了乳母对“我”的关爱和“我”对乳母的挚爱、感激和怀念。
11.B
12.D
【分析】
11.
本题考查学生对现代诗手法技巧赏析能力。
首先找出划线的内容,“大堰河,是我的保姆”在文段中出现三次,考生可以结合不同的位置分析其作用,诗歌第一句就说“大堰河,是我的保姆”,这是交代了“我”与“大堰河”之间的关系,诗人是地主的儿子,长在“大堰河”的怀中,吮吸着她的乳汁,这不仅养育了诗人和身体,也养育了诗人的感情;“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诗歌中的“大堰河”以某种象征意义,已经升华为永远与山河、村庄同在的人民的化身,或者说是中国农民的化身,而这样的人是“我”的保姆,养育了“我”,表明我以她为骄傲的情感;大堰河以自己的乳汁养育了我,“而我,是吃了你的奶而被养育了”,诗人转变称呼,以第二人称直接抒发自己的情感,倾注我对大堰河的深厚感情。反复的作用如下:强调,增强语气或语势;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情感的作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还可以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所以诗歌中三处划线句子作用依次是:①交代了“我”与她的关系,②表明了“我”以她为骄傲。③倾注了“我”对她的深厚感情。
故选B。
1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现代诗诗句含义,品味现代诗语言能力。
第一句“我是地主的儿子”交代了“我”的出身,出自于地主家庭,他们是“我”的生身父母;“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大堰河的儿子”,这是交代“我”和大堰河的关系,大堰河以她的乳汁养育了我,诗人深深领受了她的爱,从诗句的表述来看,艾青告诉我们,自己和大堰河的养育关系比与生身父母的血缘关系更密切。而事实上,诗人是地主的儿子,却长在“大堰河”的怀中,等到到了上学的年龄离开养母回到亲生父母身边的时候,他感到父母的陌生,更感到养母的对他的重要。养母正直、善良、朴素的品格影响了诗人的一生。
故选D。
13.D
14.A
15.①水深火热的生活即将结束,诗人勉励自己拂去往日的忧郁;②“悲哀的诗人”就是指诗人自己,诗人让希望在自己负伤的心里苏醒,也就是暗示光明即将到来;③诗人也是民众的一员,诗人的情感,就是民族的情感,所以也可以理解为借勉励自己来勉励人民大众。
16.①“土地”贯穿全诗,从眼前所见的大地想到播种者诗人自己和战斗者,使诗歌浑然一体;②“复活”指看到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充满生机之时,诗人发现了别人还没有看见的新事物,联想到了苦难即将过去,发现了曙光似的预兆;③“复活的土地”采用了象征的手法,诗人预言中华民族全面抗战时期即将来临,并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对革命、对人民美好前景的向往,对中华民族的觉醒充满信心;④“复活的土地”中的“地”与整首诗的韵脚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
【解析】
13.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诗歌内容的能力。
D.“献出自己的生命”错误,这里表现的是“战斗者”因土地的复活而产生的情感激荡、热血沸腾的高昂情绪。
故选D。
14.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诗歌艺术特色的能力。
A.“典雅绚丽”“大量形容词的使用”错误,本诗语言肃净庄重,且并没有大量运用形容词以描写景物、抒发情感,只是运用了“高亢”“明朗”“温热”等少量形容词。
故选A。
15.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句子含义的能力。
1937年7月6日,艾青在沪杭路车厢里写下这首《复活的土地》,诗人预言伟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即将来临。他的预言得到了证实,第二天在古老的芦沟桥响起了划破历史长空的枪声。《复活的土地》虽不足三十行,却是一首真正意义上的大诗。诗人以大笔如椽的大笔,纯净而庄重的语言,将一个受尽凌辱的伟大民族正在觉醒奋起的姿态和精神,以及诗人自己“拂去往日的忧郁”与苏醒的大地一起迎接战争的欢欣和誓言,如铭刻碑文似的简洁而深刻地勾勒了出来。
根据全诗可以推断出“悲哀的诗人”指的就是诗人自己。“拂去往日的忧郁”是诗人劝自己不要再闷闷不乐,暗指希望正在内心复苏,光明也即将来临。另外,还要考虑到本诗的写作目的和时代背景,即本诗也意在勉励人民大众。
16.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标题作用的能力。
要回答标题的妙处,首先需要明确标题的内涵。本诗以“复活的土地”为题,采用了一语双关、点明主要意象、比拟手法等。联系全诗可知,“复活”既指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也暗指希望和曙光来临。“土地”既指播种者的土地,也指诗人和战斗者为了光明而奋战的地方。那么,“复活的土地”就是指播种者的土地将迎来复苏,也指诗人和战斗者奋战的地方将迎来光明。“复活的土地”采用了象征的手法,联系题干中的“预言家”和写作时间、地点“1937年7月6日,沪杭路上”分析,这一题目预示着中华民族全面抗战时期即将来临,也暗示着中华民族的觉醒,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美好前景的向往。而从结构上来说,“土地”贯穿全诗,令诗歌浑然一体。另外,“地”字与整首诗的韵脚和谐,使诗歌富有韵律美。
【点睛】
标题有如下作用:①交代文章写作对象(人或物);②点明文章中心思想;③交代文章写作情感;④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⑤作为文章的线索。
标签:统编版 高二 选修下 课文同步练习
相关:关于“大堰河——”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