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课文同步练习
阅读:117 2022-02-21
标签:
统编版
高二
选修下
课文同步练习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7]
《归去来兮辞并序》优秀练习
第18课《归去来兮辞》
一、基础知识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分组正确的一项是( )
① 瓶无储粟,生生所资 ② 眄庭柯以怡颜 ③ 倚南窗以寄傲 ④ 审容膝之易安 ⑤ 园日涉以成趣 ⑥ 乐琴书以消忧 ⑦ 或棹孤舟
A.①④/②/③/⑤/⑥⑦ B.①④/②/③/⑤⑦/⑥
C.①④/②/③/⑤⑥⑦ D.①②④/③/⑤⑥⑦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舟遥遥以轻飏/农人告余以春及
B.门虽设而常关/饥冻虽切,违己交病
C.感吾生之行休/深愧平生之志
D.既自以心为形役/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3.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可追:可以补救
B.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征夫:出征的人
C.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情话:知心话
D.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乘化:顺随自然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乃瞻衡宇 乃设九宾礼于廷
B.门虽设而常关 时矫首而遐观
C.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不如因善遇之
D.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其真不知马也
5.下列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径:古代隐士住处的代称。隐居之地的代称常见的还有:墙东、五柳、沧浪等。
B.《归去来兮辞》是篇辞赋,辞是一种形式比较自由灵活的古体韵文,篇幅长短不限,句子以五言七言为主,可以错落参差。一般都比较讲究文采,内容上以抒情为主。
C.“序”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也有列在后面的,如《史记•太史公自序》),列于书后的称为“跋”或“后序”。这类文章,按不同的内容分别属于说明文或议论文,说明编写目的、简介编写体例和内容的,属于说明文。对作者作品进行评论或对问题进行阐发的属于议论文。
D.帝乡:天帝居住的地方,也即所谓仙境。
二、基础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陶渊明传
萧统
陶渊明,字元亮。或云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也。曾祖侃,晋大司马。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
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圣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后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①,以为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不以家累自随,送一力给其子,书曰:“汝旦夕之费,自给为难。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劳。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公田悉令吏种秫②,曰:“吾尝得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秔③。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秔。
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
征著作郎,不就。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渊明尝往庐山,弘命渊明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之间邀之。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舁篮舆③。既至,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迕也。
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浔阳与渊明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浔阳,日造饮焉。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
浏览完整试题
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郡将尝候之,值其酿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漉毕,还复著之。
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与其同志。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自宋高祖⑤王业渐隆,不复肯仕。元嘉四年将复征命,会卒,时年六十三。世号靖节先生。
(选自《笺注陶渊明集》,有删改)
【注】①弦歌:据《论语•阳货》记载,孔子门徒子游任武城宰,以弦歌为教民之具。后因以“弦歌”为出任邑令之典。②秫:黏性的高粱,多用来酿酒。③秔(jīng):粳稻,稻谷的一种。④舁(yú)篮舆:抬竹轿。⑤宋高祖:南朝宋武帝刘裕。
6.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圣贤志不及也/
B.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圣贤/志不及也/
C.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圣贤志不及也/
D.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圣贤/志不及也/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起:是古代官职任免调动的专用词语之一,指起用人任以官职。
B.解绶:解去官印之绶,文中借指辞官归隐田园。绶,即绶带,用以系官印或勋章。
C.九月九日:我国古代以九为阳,九月九日故名“重阳”。在重阳节那天,民间有插茱萸、饮菊花酒、登高等习俗
D.元嘉:是南朝宋文帝刘义隆所用的年号。年号由汉高祖刘邦所创,是古代皇帝为了纪年所用的名号。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陶渊明博学多识。他擅长写文章,《五柳先生传》中五柳先生的形象被当时的人认为是他自己的真实写照。
B.陶渊明不喜为官。曾做过州祭酒,但时间不长就辞职回家了;州里召他担任主簿,他没有前去任职;朝廷征召他做著作郎,他也不去。
C.陶渊明素爱饮酒。他曾下令让吏员在官府的公田上种了五十亩高粱以备酿酒;他曾将颜延之馈赠的两万钱全都送至酒家。
D.陶渊明率真任情。来拜访的人不论贵贱,只要有酒就招待,自己如果喝醉了,就叫客人先回去。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劳。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
(2)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与其同志。
10.陶渊明为什么辞官归隐田园?请结合文段和《归园田居(其一)》分析。
三、提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陶徵士诔(节选)
颜延之
有晋徵士浔阳陶渊明,南岳之幽居者也。弱不好弄,长实素心,学非称师,文取旨达。在众不失其寡,处言愈见其默。少而贫病,居无仆妾。井臼弗任,藜菽不给。母老子幼,就养勤匮。远惟田生致亲①之议,追悟毛子捧檄②之怀。初辞州府三命,后为彭泽令,道不偶物,弃官从好。遂乃解体世纷,结志区外,定迹深栖,于是乎远。灌畦鬻蔬,为供鱼菽之祭;织绚纬萧,以充粮粒之费。心好异书,性乐酒德,简弃烦促,就成省旷。殆所谓国爵屏贵,家人忘贫者与?有诏征为著作郎,称疾不到。春秋若干,元嘉四年月日,卒于浔阳县之某里。近识悲悼,远士伤情,冥默福应,鸣呼淑贞。
陶渊明传(节选)
萧统
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浔阳与渊明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浔阳,日造渊明饮焉。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渊明若先醉,
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
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节选)
苏辙
是时,辙亦迁海康,书来告曰:“古之诗人有拟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追和古人,则始于东坡,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吾前后和其诗凡百数十篇,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今将集而并录之,以遗后之君子。子为我志之。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渊明临终,疏告俨等:‘吾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黾勉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渊明此语,盖实录也。吾今真有此病,而不早自知,半生出仕,以犯世患,此所以深服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
【注】①田生致亲:田过,战国时期齐国人,他认为父母比君王更重要,给君王效力是为了获得俸禄来奉养自己的父母。②毛子捧檄:庐江毛义,家贫,以孝称。官府征为守令,捧檄而喜;及母死,去官归家,屡辞征召。
11.对下列各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弱不好弄 弄:嬉戏
B.井臼弗任 臼:春米
C.忽值弘送酒至 值:适逢
D.与物多忤 忤:对视
1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于是乎远/郁乎苍苍
B.日造渊明饮焉/于是余有叹焉
C.子为我志之/于是秦王不译,为一击缶
D.然其诗质而实绮/蟹六跪而二螯
13.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檄,原是文书载体名称,指用比较长的竹木简,来书写晓谕或呈报的文书。
B.诏,先秦时代指上级给下级的命令文告。秦汉以后,专指帝王的文书命令。
C.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多以登高、赏菊、插茱萸等活动作为庆祝方式。
D.追和,根据古人所写某首诗或词的原韵或诗意写成的诗或词,被称为和诗。
1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
A.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
展开余下试题
B.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
C.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
D.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
15.对上面三段文言文阅读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陶徵士诔》一段,概括了陶渊明做官的原因、辞官的理由及辞官之后的生活,字里行间寄托了作者的悲悼之情。
B.《陶渊明传》一段,记载陶渊明虽不懂音律,却保存有一张无弦琴,客观地反映出陶渊明的附庸风雅。
C.《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一段,从苏轼给苏辙的信中可以看到,陶渊明在出仕和归隐之间的矛盾、愧疚的复杂情感。
D.三段文字出自三位不同时代的作者之手,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记述了陶渊明,但是共同表达出对陶渊明的赞美之情。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殆所谓国爵屏贵,家人忘贫者与?
(2)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
(3)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
17.综合三则材料,可以看出陶渊明为人具有怎样的特点?
四、语言表达
18.请参照下面材料中画线的部分,另选我国两位古代诗人的名句,仿写句子。
生活是什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陶渊明说,生活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静;
19.陶渊明在《桃花源记》里描绘了一个他理想中的世外桃源。假如真有“桃花源”这一乡村旅游胜地,请你为它设计一段旅游广告词。(40字以内)
参考答案:
1.A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
“生”,动词用作名词,生活。
“怡”,使动,使……愉快。
“傲”,形容词用作名词,傲然自得的情怀。
“容膝”,动词用作名词,仅能容纳双膝的小屋。
“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琴书”,名词用作动词,弹琴,读书。
“棹”,名词用作动词,用桨划。
①④名词作动词;②使动;③形容词作名词;⑤名词作状语;⑥⑦名词作动词。
故选A。
2.B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 “以”,连词,表修饰。/介词,把。
B. “虽”都是连词,虽然。
C. “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的。
D. “为”,介词,被。/介词,为了。
故选B。
3.B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
A.句意: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经不可挽回,知道未来的事还可以补救。可追:可以补救。解释正确。
B. 句意:向行人打听前面的路,遗憾的是天亮得太慢。征夫:行人。解释错误。
C. 句意:听着亲朋的知心话使我高兴,以弹琴读书为乐来消除我的忧愁。情话:知心话。解释正确。
D. 句意:姑且顺随自然,度到生命的尽头。抱定乐安天命的主意,还有什么可犹疑的呢!乘化:顺随自然。解释正确。
故选B。
4.A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乃”均为副词,于是。
B.“而”,连词,表转折。/连词,表修饰。
C.“因”,介词,依﹑随着。/介词,趁机。
D.“其”,代词,它的,指曲水的。/副词,表推测。
故选A。
5.B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B.“句子以五言七言为主”成为,应是以四六言为主。
故选B。
6.D
7.D
8.C
9.(1)现在派给你这个佣人,(让他)帮助你砍柴打水。他也是别人的儿子,你要善待他。
(2)陶渊明的妻子翟氏也能安于勤劳清苦,和陶渊明志趣相投。
10.①生性淡泊,以入仕为苦。②世事浑浊,不愿同流合污。
【解析】
【详解】
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D .“对曰”后的“曰”字为对话标志词,其后应断开,排除AC;“今子生文明之世”中,“文明之世”为“生”的宾语,故中间不应断开,排除B。
故选D。
句子翻译:檀道济说:“贤人处世,朝廷无道就隐居,政治开明就出来做官。如今你生在文教昌明的时代,为什么如此糟践自己呢?”陶渊明回答说:“我怎敢充当贤人,我的志向比不了他们。”
2.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D.“年号由汉高祖刘邦所创”错误,古代皇帝用年号纪年是“汉武帝刘彻”开创。
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概括的能力。
C.“种了五十亩高粱”错误,原文“公田悉令吏种秫,……妻子固请种秔。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秔”可知,应是用二顷五十亩的田地种高粱,用五十亩种稻谷。
故选C。
4.本题考查学生翻译句子的能力。
赋分点:(1)此力,这个佣人;薪水,名词作动词,砍柴打水;“此亦人子也”为判断句;善遇,友好对待。
(2)安,安心、满足;勤苦,勤劳清苦;同志,志趣相投。
5.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题目要求结合文段和《归园田居(其一)》分析陶渊明辞官归隐田园的原因,可以从内因(个性特点)和外因“官场现实”两个方面结合文段和诗词加以分析。
从其性格特点来看,由《归园田居(其一)》中的“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和《陶渊明传》中的“不堪吏职”可知,陶渊明本性喜爱大自然,追求自由的生活,忍受不了官场琐事。所以,本性淡泊,以入仕为苦是陶渊明辞官归隐田园的内因。
从官场现实来看,由《陶渊明传》中的“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可知,官场黑暗,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放弃尊严。所以,世事浑浊,不愿同流合污是陶渊明辞官归隐田园的外因。
参考译文:
陶渊明,字元亮,也叫陶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他的曾祖父陶侃,是晋朝的大司马。陶渊明少年时就有高雅的志趣,博学多识,擅长写文章;超脱世俗的拘束,卓尔不群,率真任情。曾经写作《五柳先生传》以自比,当时的人称这篇文章为实录。
(陶渊明)父母年老,家里很穷,被起用任命为州祭酒。忍受不了官场琐事,不久,自请解职归家。州郡召他担任主簿,(他)没有前去任职。(他)亲自耕种自给自足,竟得了羸疾(慢性虚弱性疾病)。江州刺史檀道济前去探望他,陶渊明卧床挨饿好几天了。檀道济说:“贤人处世,朝廷无道就隐居,政治开明就出来做官。如今你生在文教昌明的时代,为什么如此糟践自己呢?”陶渊明回答说:“我怎敢充当贤人,我的志向比不了他们。”檀道济送给他粮食和肉,他却挥手让檀道济离开。后来担任镇军、建威参军,陶渊明对亲戚朋友说:“我打算做邑令,用俸禄作为隐居生活的费用,可以吗?”当政者听说后,任命他为彭泽县令。不带家眷独自上任,送了一个仆人给他的儿子,写信说:“你每天的用度,难以自给自足。现在派给你这个佣人,(让他)帮助你砍柴打水。他也是别人的儿子,你要善待他。”(陶渊明)下令让吏员在官府的公田上种高粱,他说:“我常常能喝醉酒就够了。”妻子和儿女们坚持要求种稻谷,于是用二顷五十亩的田地种高粱,用五十亩种稻谷。
年终,恰逢州郡派督邮到彭泽县,下属请示陶渊明说:“您应该装束整齐穿官服面见他。”陶渊明叹气说:“我岂能为五斗米的俸禄向乡里小儿弯腰鞠躬(丧失尊严)啊!”当天就解下印绶辞去官职,写了一篇《归去来兮辞》。
朝廷征召他为著作郎,他没有前去任职。江州刺史王弘打算和他结交,却没有办到。陶渊明曾经去庐山,王弘让陶渊明的老朋友庞通之准备酒席,在半路栗里间邀请他。陶渊明有脚疾,让一个门生和两个儿子交替抬竹轿。到了以后,欣然和庞通之一同饮酒。不一会儿,王弘到了,陶渊明也没有什么抵触。
展开余下试题
起初,颜延之担任刘柳后军功曹,在浔阳和陶渊明有交情。后来他任始安郡太守,经过浔阳,常常去陶渊明的住所饮酒。每次去,都要畅饮直到喝醉。王弘打算邀请颜延之赴宴,整天都找不到他。颜延之临调走的时候,留下两万钱给陶渊明。陶渊明全部送给酒家,以便来了就能喝酒。
曾经在九月九日的一天,(陶渊明)在房子边上的菊花丛中闲坐,时间长了,采了一把菊花,忽然赶上王弘送酒来了,随即就喝,喝醉才回去。陶渊明不懂音律,却保存了一张无弦琴,每次酒后快意,都弹拨一番寄托心意。来拜访的人不论贵贱,只要有酒就招待他们。陶渊明如果先喝醉,就告诉客人:“我喝醉了要睡觉,你可以走了。”他的天真直率达到这种地步。郡守曾经来拜访他,正赶上他酿的酒熟了,陶渊明就取下头上的葛巾滤酒,滤完,又把头巾戴在头上。
陶渊明的妻子翟氏也能安于勤劳清苦,和陶渊明志趣相投。陶渊明自认为曾祖父是晋朝的宰相,耻于自己作为后代又屈居人下,自从宋高祖的基业渐渐兴盛,他再也不愿意做官。元嘉四年将要接受朝廷的征召,恰好去世了,当时年仅六十三岁,世人称他为“靖节先生”。
11.D
12.C
13.A
14.B
15.B
16.(1)这不是所谓拥有国家的爵位却摒除名利之心,以至于感染家人都忘却了贫寒吧?
(2)来拜访的人不论贵贱,只要有酒就招待他们。
(3)但是我对于渊明,哪里只是喜爱他的诗呢?
17.①孝顺父母;②天真直率;③文采斐然;④性情刚烈,不合世俗。
【解析】
1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D.“忤”,结合“性刚才拙”“自量为己必贻俗患”等分析可知,性子刚烈,才智笨拙,和事物多有抵触,自己估量照我的性子干下去,一定会给你们留下祸患。“对视”错误,应该译为“抵触”。
故选D。
1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介词,于、在;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B.兼词,于之、于此;句末语气词,不译。
C.介词,替、给。
D.连词,表转折;连词,表并列。
故选C。
13.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A.“来书写晓谕或呈报的文书”错误。“檄”,是中国古代官府往来文书的文种名称之一。原是文书载体名称,指比较长的竹木简,用于书写比较重要的文书。以后用檄书写的文书也称为檄。
故选A。
14.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酣”修饰“饮”,结合句意内容分析,不应该断开,排除A、C。
“弥日”是整天的意思,修饰“不得”,不应该断开,排除D。
句意:每次去,都要畅饮直到喝醉。王弘打算邀请颜延之赴宴,整天都找不到。颜延之临调走的时候,留下二万钱给陶渊明。
故选B。
15.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客观地反映出陶渊明的附庸风雅”错误。结合文本内容“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分析,每次喝酒喝到酣畅之处,都弹拨一番寄托心意。并不是为了反映陶渊明的附庸风雅。
故选B。
16.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殆”,大概、恐怕,此处意译为“不是”;“屏”,排除,除去;“贵”,名利之心;“忘”,忘却;“贫”,贫寒;“殆所谓国爵屏贵,家人忘贫者与”,反问句。
(2)“贵贱”,高贵、低贱;“造”,拜访;“之”,代词,他;“辄”,连词,就;“设”,设宴、招待。
(3)“然”,连词,表转折,但是;“于”,介词,对于;“好”,喜欢、喜爱;“其”,代词,他的;“岂独……也哉”,哪里……呢。
17.
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进行评价探究的能力。
从文段一的两个典故可见陶渊明对父母的孝顺。文段二的结尾部分直接点出陶渊明的“天真直率”。文段三中,苏轼从两个角度来评价陶渊明,一是将陶渊明的诗与多位诗人对比及其对其诗的直接评价,可见其文采;二是认为陶渊明性情刚烈,和事物多有抵触,不能圆滑处世。
参考译文:
陶徵士诔(节选)
晋代的征士、浔阳的陶渊明,是在南岳幽居的人。幼年的时候不喜欢嬉戏,长成之后有一颗不加掩饰的诚实之心,做学生时不称老师的心意,但写出的文章主旨通达。在众人眼里他郁郁寡欢,与他交谈总是保持沉默。年少时家贫有病,家中没有仆人和小妾。汲水舂米他不能胜任,野菜和豆类也不能有保障。母亲年老孩子幼小,侍奉父母的东西非常匮乏。信奉田生致亲的议论,追想领悟毛子捧檄的情怀。开始辞去了州府的三命,后来做了彭泽令,为官之道与世不相合,就弃官干自己爱好的事。于是就与世间的纠纷告别,有志于官场之外,定迹深居简出,离尘世更加远了。浇灌菜畦卖蔬菜,为的是得到一些菲薄简陋的祭祀之物;结网编席,来补充粮食的消费。心中爱好奇异的书籍,性格喜欢饮酒,抛弃了烦琐的催促,养成了简约安闲的习惯。这不是所谓拥有国家的爵位却摒除名利之心,以至于感染家人都忘却了贫寒吧?皇帝下诏任命为著作郎,他称有病不到官任。过了好多年,到元嘉四年某月某日,死于浔阳县的某地。附近认识的人悲悼,远方的朋友伤情,行善得福的报应因其死亡而沉寂不可知了,呜呼!这种淑贞的性格。
陶渊明传(节选)
起初颜延之(人名)担任刘柳后军功曹(官职名),在浔阳和陶渊明有交情,后来到始安郡做官,经过浔阳,常常到陶渊明的住所饮酒。每次去,都要畅饮直到喝醉。王弘打算邀请颜延之赴宴,整天都找不到。颜延之临调走的时候,留下二万钱给陶渊明。陶渊明全部送给酒店,以便一来就能喝酒。曾经在九月九日在房子边上菊花丛中闲坐,时间长了,采了一手菊花,忽然赶上王弘送酒来了;随即就喝,喝醉才回去。陶渊明不懂音律,却保存了一张无弦琴,每次喝酒喝到酣畅之处,都弹拨一番寄托心意。来拜访的人不论贵贱,只要有酒就招待他们。陶渊明如果先喝醉,就告诉客人:“我喝醉了要睡觉,你可以走了!”他的天真直率达到这种地步。
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节选)
这时,我也被贬谪到海康,子瞻来信对我说道:“自古以来,已经有诗人写过模拟古人的作品,却没有人追和古人的诗。追和古人的诗,便从我东坡开始,在诗人中没有谁是我非常喜爱的,我唯独喜爱陶渊明的诗。陶渊明作诗不多,但他的诗表面朴质而实际上华美,表面清瘦而实际丰腴。即使是曹植、刘桢、鲍照、谢灵运、李白、杜甫众位诗人,都赶不上他。我前后追和渊明的诗共一百几十首,至于那些得意之作,自认为在渊明面前并不觉得很惭愧。现在我要把它们编成集子并且抄录下来,为的是把它们送给后世的君子。你为我把这些记下来。但是我对于渊明,哪里只是喜爱他的诗呢?如对于他的为人,我确实是很有感触的。渊明临死前写信给陶俨等人说:‘我年轻时生活穷苦,常常因为家里贫穷东奔西跑。我性子刚烈,才智笨拙,和事物多有
上一篇:
《归去来兮辞并序》课前预习作业(10分钟)
下一篇:
2022学年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种树郭橐驼传》同步课时作业
标签:
统编版
高二
选修下
课文同步练习
相关:
关于“归去来兮辞”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