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共20分)
1.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节能减排,低碳生活,家园福祉(zhǐ)。/植树造林,让濯濯(zhuó)童山重披绿装。/山可清我目,水能沁我心:请呵护我们山清水秀的共同家园。(摘自某地环境保护标语)
B. 稿件12月底截止,逾(yù)期不候。/主题鲜明,除诗歌外体裁不限。/反映生活,袒(tǎn)露心灵,宣泄自我,用最真的你打动最真的我。(摘自杂志征稿启事)
C. 用一炷香的时间,在记忆的杯里,斟上满满的甜蜜和遗憾。/我仿佛与深藏于浩瀚宇宙中心的神祇(qí)灵犀相通,犹如醍(tí)酮灌顶,天目霎时洞开。(摘自新浪微博)
D. 黄金地段,一流装潢,贴心物业。/绿城房产匹配您烜(xuǎn)赫威仪,打造您的传世家徽。/之江阆(liàng)苑:巴黎的灵魂,上海的风情,台北的雍容。(摘自房产广告)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
B.“逾期”的“逾”应读作yú。
C.“醍酮灌顶”的“酮”应改为“醐”。
D.“阆苑”的“阆”应读作làng。
故选A。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雅乐,原是周代礼乐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用充满仪式感的音乐舞蹈来彰显至高无上的王权。而近年来,国内“新雅乐”的诞生,则是秉承了“中正和平之性,翩翩君子之风”的儒家哲学思想。【甲】“新雅乐”将“以礼塑身,以乐兴国”作为终极艺术使命,通过打造具象的文化形态体现出典雅、淡雅、雅正的审美诉求。
古典诗词文化与乐舞文化率先在“新雅乐”中得到了良好的传承与创新拓展。【乙】在古典雅乐的精神指向中,创作者们将“诗、乐、舞”三位一体,融会贯通:“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礼记•乐记》)。受其启发,当代“新雅乐”作曲家林海依古词填曲创作《关雎》,将“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文重现于世,追忆周代社会风俗景象。从传承的角度来看,“新雅乐”抛弃了礼乐制度在政治和思想层面的捆绑之后,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对意境美的追求上。【丙】“新雅乐”之“雅”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其鲜明的文化特征钩沉历史,将“形式美”与“内涵美”相反相成,传递着“以礼修身,以乐感人”的优秀品格。
2. 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秉承 B. 通过 C. 融会贯通 D. 相反相成
3.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 甲 B. 乙 C. 丙
【答案】2. D 3. B
【解析】
【分析】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A.“秉承”,按命令或指示办事或处理问题。这里的语境是说“新雅乐”按照儒家哲学思想的精神来打造文化形态,使用正确。
B.“通过”,以人或事物为媒介或手段而达到某种目的。这里的语境是说以具体的文化形态来体现审美诉求,使用正确。
C.“融会贯通”,把多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合而得到全面的透彻的理解。这里的语境是将“诗、乐、舞”融合起来,从而体现了“新雅乐”的内涵,使用正确。
D.“相反相成”,指相互矛盾的事物既相互排斥又相互联结在一起。根据前文说“通过打造具象的文化形态体现出典雅、淡雅、雅正的审美诉求”,可见形式美与内涵美并非是相互矛盾、相互排斥的;而是互相补充,互相配合,缺一不可的。故使用错误,应使用“相辅相成”。
浏览完整试题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B. 括号内 内容是对前面整句话“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的解释,因此,句末的句号应放在“动其容也”之后、双引号之内。
故选B。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一个小女孩在寒冷的街头为武汉募捐,如果这是日本官方行为,则并不能令我们感动,但这恰恰是日本民间自发、自愿地以行动来为武汉加油,这就不能不令人不动容了。
B. 对于重症患者,李兰娟院士团队采用“四抗二平衡”的救治策略,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使重症患者的住院天数、核酸转阴时间平均缩短两天以上。
C. 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了无痕”都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智慧,那些返璞归真、肯下一番“无痕”功夫的,最终往往能超越庸常,赢得尊重与认可。
D. 近日,德国通过文件,不再禁止中国华为公司参加德国5G网络建设,该文件旨在缓和国内异议者视华为为国家安全威胁的疑虑,并为默克尔政府的5G立场奠定基础。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A.“不能不令人不动容”错,多重否定失当,应改为“不能不令人动容”。
B.不合逻辑,“平均缩短两天以上”错,平均数应该是确数,不能是概数,故应改为“平均缩短两天”。
D.“缓和……疑虑”错,搭配不当,应改为“消除国内异议者视华为为国家安全威胁的疑虑”
故选C。
5. 将下面这则新闻压缩成60个字以内的文字,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连贯。
受疫情影响,今年1月至4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税收收入同比分别下降14.5%和16.7%。另一方面,要实现“六保”“六稳”、利民惠企又离不开资金鼎力支持。中央财政建立2万亿元特殊转移支付机制,直达市县基层,另又进一步加大减税降费力度,预计全年为企业新增减负超过2.5万亿元……一增一减,数额巨大,平衡收支压力,财政必须在能节流的地方锱铢必较。党和政府将目光投向自身,中央政府带头大幅削减预算,印证了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
6月11日,102个中央部门集中向社会公开预算,大多数中央部门的“三公”经费预算大大压缩,不少部门降幅超过50%,一般公共预算拨款同样大幅缩减,财政部压减50%,民政部在多项支出上甚至压减100%,如此“晒预算”,显然是对中央政府带头过紧日子要求的坚决贯彻落实。
【答案】中央财政建立2万亿元特殊转移支付机制并加大减税降费力度,政府带头大幅削减预算,多个部门向社会公开预算。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压缩语段的能力。
第一段主要叙述了因疫情影响,中央政府和中央财政建立2万亿元特殊转移支付机制、进一步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带头大幅削减预算的内容。其中,“受疫情影响,今年1月至4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税收收入同比分别下降14.5%和16.7%”是对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