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芜湖市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监控 高二年级语文试题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8页,“答题卷”共6页。 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对紫砂没有兴趣、()的人,可以把它仅仅当作喝茶的器具,这也没有错——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虽然失之简单,但不妨碍用它享用香味醇郁的茗茶。 ① ,就可以从紫砂壶中品味出“方非一式,圆不一相”,看出微妙肌理、光润色泽、深厚意蕴……这时候, ② 。到了最高境界,就越发不同了,竟是收拾起大地山河一壶装,用紫砂来容纳大千世界了。大千世界有多少奥妙,紫砂就有多少丰富来对应;大千世界有多少种气韵, ③ 。但是,无论如何气韵生动,如何千变万化,又永远是一把茶壶。你可以(),只当它是一把茶壶,朝夕相对,随手拿来,茶水一斟便出。这次第,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壶,又是壶了。可以说,看壶看出什么,往往要看人是什么人;看壶看到第几层,端的要看人的境界活到了第几层。但是不论第几层,紫砂都可以和你朝夕相处,和谐默契,紫砂壶有一种()的淡定、一种()的大气。 1. 依次填入文中括号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一知半解无思无忆随遇而安宠辱偕忘 B. 不求甚解无忧无虑安时处顺宠辱偕忘 C. 不求甚解无思无忆随遇而安宠辱不惊 D. 一知半解无忧无虑安时处顺宠辱不惊 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答案】1. C 2. ①对紫砂有雅兴(兴趣)、有所了解的人②就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了③紫砂就有多少生动(变化)来呼应 (二)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首《夜雨寄北》是晚唐诗人李商隐的名作。一般认为这是诗人写给妻子王氏的一封“家书”,当时诗人身处巴蜀,妻子远在长安,夫妻伉俪情深,适逢秋雨之夜,诗人作此诗遥寄爱妻以慰相思。但也有学者指出,这首诗实际上是诗人寄给友人的。 以下最能支持“是诗人寄给友人”观点的一项是() A. 李商隐之妻王氏卒于唐宣宗大中五年(公元851年),而此诗作于大中七年,此时诗人处无妻状态。 B. “西窗”在古代专指客房、客厅,起自尊客于西的先秦古礼,并为后世所习用,唐诗中也常沿此传统。 C. 明清小说戏曲中经常将家庭塾师或官员幕僚称为“西席”“西宾”,李商隐也曾经有一段幕僚生涯。 D. 温庭筠《舞衣曲》中有“回颦笑语西窗客,星斗寥寥波脉脉”句,就是在叙写作者与友人的深厚情谊。 【答案】B 二、现代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大风(节选) 莫言 最早跟爷爷去荒草甸子割草,是刚过了七岁生日不久的一天。 我们动身很早,河堤上没有行人。堤上的绿草叶儿上挂着亮晶晶的露水珠儿,在微微颤抖着,对我打着招呼。雾越来越淡。太阳从挂满露珠的田野边缘上升起来,云彩也红得像鸡冠子,天地间顿时十分辉煌,草叶子上的露珠像珍珠一样闪烁着。田野里还是很寂静,爷爷漫不经心地哼起歌子来:
展开余下试题(有删改)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本一中对歌声的描写,写出了爷爷生活的酸甜苦辣,也写出“我”对歌声的感受:既新奇又惶惑,既幸福又痛苦。 B. 文本一中“淡淡地说”“脸还是木木的,一点表情也没有”等细节描写都可以表现爷爷对于龙卷风无所畏惧的心理。 C. 文本一中“爷爷像一尊青铜塑像一样保持着用力 姿势”,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一个倔强不屈、可亲可敬的老人形象。 D. 文本二中“他看见城市灯光……”,作者借对灯光的描写,交代了老人对航行位置的判断,反映了他对归航的渴盼。 5. 两篇小说在叙述上各具特色,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6. 节选文本无论是写爷爷与龙卷风的抗争,还是写桑地亚哥最后一次同鲨鱼搏斗,“悲壮”色彩都很浓郁,请结合文本内容分析“悲壮,,是如何体现的。 【答案】4. B 5. ①《大风》从第一人称“我” 视角来展开叙述;《老人与海》从第三人称全知全能视角来展开叙述。 ②《大风》采用倒叙,叙写了“我”七岁后不久与爷爷第一次割草的经历;《老人与海》采用顺序,叙写了桑地亚哥老人最后一次与鲨鱼搏斗的情景。 ③《大风》侧重于从侧面对大风天气的描写来衬托爷爷的形象;《老人与海》侧重于从正面对人物进行神态、语言、动作和心理等描写来刻画桑地亚哥形象。 6. ①环境烘托极其悲壮:蔽日的黑云,飞速旋转的大风,雷鸣般的呼噜声,是爷爷搏斗的背景;猛烈的海风,波涛汹涌的大海,黑暗的夜幕,是桑地亚哥战斗的背景。 ②力量对比彰显悲壮:疲惫不堪的爷爷与疯狂肆虐的大风,年老疲惫的桑地亚哥与凶猛顽强的鲨鱼,力量悬殊。 ③搏斗过程无比悲壮“钉”“定住”等词突出爷爷顽强不屈、不肯放弃的精神和毅力;“扭”“砍”“攥”“砸”“打”“抡”“刺”等词写出桑地亚哥永不服输的英雄气概。 ④搏斗结果尽显悲壮:爷爷拼尽气力,只留住一根茅草;桑地亚哥受伤,捕获的大鱼仅剩下一个骨架。(任答3点可) 三、古代诗文阅读(33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孟子,邹人也。名轲,字则未闻也。或曰孟子鲁公族孟孙之后孟子仕于齐丧母而归葬于鲁也三桓子孙既以衰微分适他国孟子生有淑质,夙丧其父,幼被慈母三迁之教。长师孔子之孙子思,治儒术之道,通五经,尤长于《诗》《书》。周衰之末,战国纵横,用兵争强以相侵夺;当世取士,务先权谋以为上贤。先王大道陵迟隳废,异端并起,若杨朱、墨翟放荡之言以干时惑众者非一。孟子闵悼尧舜汤文周孔之业将遂湮微,正涂壅底,仁义荒怠,佞伪驰骋,红紫乱朱。于是则慕仲尼周流忧世,遂以儒道游于诸侯,思济斯民。然由不肯枉尺直寻,时君咸谓之迂阔于事,终莫能听纳其说。孟子亦自知遭苍姬之讫录,值炎刘之未奋,进不得佐兴唐虞雍熙之和,退不能信三代之余风,耻没世而无闻焉,是故垂宪言以诒后人。仲尼有云:“我欲托之空言,不如载之行事之深切著明也。”于是退而论集所与高第弟子公孙丑、万章之徒难疑答问,又自撰其法度之言,著书七篇,二百六十一章,三万四千六百八十五字。包罗天地,揆叙万类,仁义道德,性命祸福,粲然靡所不载。帝王公侯遵之,则可以致隆平,颂清庙;卿大夫士蹈之,则可以尊君父,立忠信;守志厉操者仪之,则可以崇高节,抗浮云。有风人之托物,风雅之正言,可谓直而不倨,曲而不屈,命世亚圣之大才者也。 (节选自赵岐《孟子题辞》) 文本二: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燃,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节选自《孟子•公孙丑上》) 7.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或曰/孟子鲁公族孟孙之后/孟子仕于齐/丧母而归葬于鲁也/三桓子孙/既以衰微/分适他国 B. 或曰/孟子鲁公族孟孙之后/孟子仕于齐丧母/而归葬于鲁也/三桓子孙/既以衰微/分适他国 C. 或曰/孟子鲁公族孟孙/之后孟子仕于齐/丧母而归葬于鲁也/三桓子孙/既以衰微/分适他国 D. 或曰/孟子鲁公族孟孙/之后孟子仕/于齐丧母而归葬于鲁也/三桓子孙/既以衰微/分适他国 8.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字,即表字,与名有关联,古人男女皆可取字,男子弱冠而字,女子则及笄而字。 B. 墨翟,即墨子,名翟,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崇乐、重礼。 C. 风雅,指《诗经》中的“国风”“大雅”“小雅”,也常用以指代《诗经》或者诗文之事。 D. 四海,古人以为我国四周环海,称中国为“海内”,外国为“海外”,“四海”指天下。 9. 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孟子心忧天下。他哀怜先王圣人们的思想业绩衰微,仁义不存,奸佞横行,邪道取代正道,于是效法孔子周游列国,希望能够济世安民。 B. 孟子生不逢时。他生于战国乱世,各诸侯国凭借武力相互倾轧,争夺利益,当时诸侯选用人才以精通权谋之术为首选,孟子怀才不遇。 C. 孟子坚守本心。他自知其思想迂阔,无法在当世实现,又担心死后思想不为后人所知,于是和优秀的弟子一起著书七篇以流传后世。 D. 孟子思想卓越。赵岐认为,践行孟子思想对于帝王公侯、卿大夫士、守志厉操者等都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孟子是仅次于孔子的圣人。 10.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长师孔子之孙子思,治儒术之道,通五经,尤长于《诗》《书》。 (2)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11. 文本二中孟子的论证思路是怎样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7. A 8. B 9. C 10. (1)(孟子)长大以后拜孔子的孙子子思为师,研究儒家学问,精通五经,尤其精通《诗经》和《尚书》。 (2)所有具有这四种萌芽的人,如果知道扩大充实它们,(它们就会)像火刚刚开始燃烧的火(终必不可扑灭),刚刚开始涌出泉水(终必汇成江河)。 11. 以人突然看见小孩子将要掉入井里时的反应为依据,论证“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由此提出人都有“四端”,进而论述“四端”对为人处世、治理天下的重要性。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12.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写诗人遥想当年北望中原、收复失地的豪情壮志,“气如山”三字洋溢着激奋之情。 B. 颔联追写战斗生活,选用“楼船”“夜雪”“铁马”“秋风”等意象,描绘了雄浑壮阔的画卷。 C. 尾联追慕先贤,感慨良多,诗人苦恨无诸葛亮之才,无法一展抱负,建功立业,扬名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