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完整试题③实际上,在现代主义的狂欢之下,焦虑感如影随形,人们比以往更加渴望生活的真实、生命的真实。但那些碎片化的信息、只言片语的评论,常常遮蔽真实,曲解真实。2019年年初咪蒙团队所写的“非虚构”作品《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被指造假,撕破了“非虚构”的堂皇。这时,长于个人经验叙事引起大众共鸣的“非虚构”应该意识到,自己的敌人并非报告文学,两者之间并非“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关系。借助新媒体蓬勃发展的“非虚构”为独立性摇旗,暗合现代主义“忠于当下鲜活的个人经验”的命题;但这也意味着在某些时候,“非虚构”极力逃离主流,刻意回避积极,从而陷入消极悲观等情绪之中,借渲染以共情,点燃更广的社会负面情绪,而报告文学却常可“以光明的心地和远大的眼光”安抚个人的焦虑和不安。 ④从“非虚构”的发展之中,报告文学也应取其长处,躬亲自省。在宏大叙事之中如何避免陷于“言不及物”的尴尬境地,以及在媚俗和颓废猖獗的名利场中如何自持,这是新的挑战,也是新的机遇。无法引起共鸣的“言不及物”的尴尬,一来可能是因为大而空的书写内容无法切中肯綮,二来可能是呆板滞塞的书写方式不够形象生动。这两点恰恰丢失了报告文学新闻性和文学性并重的文体原则。“非虚构”的警钟敲响,正是报告文学的自救契机。介入生活,落到实处,宏大而不夸张,载道而不说教,回归初心和本真。 (摘编自丁佳雯《在“非虚构”挑战下的报告文学》)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果没有《人民文学》倡导“非虚构”写作从而引起热烈响应,报告文学的主体地位也就不会被“非虚构”写作消解。 B. 非虚构作品 理直气壮决定了它的受众接受度高、关注度高和对现实的介入度广,而报告文学因底气不足正好相反。 C. 报告文学传到中国后,延续了中国的写实传统和述史传统,并非如一些评论家所说的那样,没有深广的传统根基。 D. 材料一中提到的“非虚构写作对现实的介入性”,与材料二中提到的“非虚构”“长于个人经验叙事”,两者内涵相同。 2.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报告文学是专业化写作,不能像非虚构写手那样写切身的经历和感受,生命体验的“带入性”相对处于劣势。 B. 名为“非虚构”的《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受到批评,文章以此证明人们渴望生活及生命的真实的观点。 C. 报告文学需要克服自身“言不及物”的问题以保持“新闻性”和“文学性”,也需要克服外部名利场的不良影响。 D. 报告文学要认准“介入生活,落到实处,宏大而不夸张,载道而不说教”这个方向和目标,否则难以自救。 3. 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 ) A. 作家胡平:“报告文学能够写实、写全时代精神,弘扬正确的价值观,并促进对历史真相与历史现象的还原和反思。” B. 作家丁晓原:“人生历程丰富多彩,个体生命跌宕起伏,报告文学关注其中的故事性、传奇性,会使叙事充盈饱满。” C. 美国学者索尔•贝娄:“现代主义在形式上千变万化,传统的现实主义再也无法深刻地表现现代人复杂的生活。” D. 艺术评论家:“作家要立足生活的真实,因为艺术的真实来源于生活的真实,没有真实的生活,就没有艺术的真实。” 4. 材料二第一段针对报告文学消亡理由的反驳,是如何做到充分有力的?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 5. 有人说:“非虚构作品是报告文学消亡的推手。”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1~5题答案】 【答案】1. C 2. B 3. A 4. ①运用归谬法(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指出逻辑错误。如果没有深广的传统根基便会消亡,那么报告文学和“非虚构”同为“舶来品”却结局不同,在逻辑上是不成立的。②破立结合。批驳他人认为报告文学消亡的理由的同时,也说明报告文学立足的依据。③运用辩证思维阐明问题本质。“伤害”换一种角度看,其实是“周全”。 5. ⑴同意。①“非虚构”恶化了报告文学的生存环境,它抢夺了报告文学的受众,使报告文学受到冲击。②“非虚构”写作的冲击使报告文学的创作主体产生不自信,影响报告文学的存续发展。③“非虚构写作的鲜明特点,凸显放大了一些报告文学内容和样式的缺陷,更使其失去竞争力。 ⑵不同意。①报告文学承继了中国文学写实和叙史传统,有在“非虚构”写作冲击下的立足根基。②报告文学承载的社会职能并没有丧失,能有效消除社会负面情绪,安抚焦虑不安,这是“非虚构”写作不能替代的。③“非虚构”写作的冲击对报告文学是警钟,会唤醒它的自信,进行自救。 (二)现代文阅读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冬天的橡树 尤里•纳吉宾 一月的早晨,空气清冷,浴满阳光。女教师满心愉快地想着生活,想着她自己。离开大学校门来到这里才刚刚两年,她已经获得了能干而有经验的俄语教师的美名。大家尊敬地称呼她安娜•瓦西里耶夫娜。 宣布上课的铃声响起,教室里一下子安静了下来。“今天,我们继续讲词的分类……名词是表示事物的词类……” “可以进来吗?”半掩的门口露出一个小小的身影。他破旧的毡靴上亮晶晶的冰花正在融化,圆圆的脸冻得通红,眉毛上染了一层白霜。 “又迟到了,萨乌什金!”安娜的声调带着抱怨。萨乌什金赶紧溜到座位上。“都听懂了吗?”安娜向全班问道。 “听懂了!”孩子们齐声回答。 “好,那么你们来举例子。” 有几秒钟的功夫,教室里鸦雀无声。最后,终于有人不甚有把握地说道:“猫……” “对,”安娜说完就马上想起去年那个班上的学生举的头一个例子也是“猫”。 这一下,闸门打开了,“窗户!桌子!屋子!轮子!……”“拖拉机!椋鸟巢!小钉子!……” “好了”安娜说,“我看你们都明白了。” 大家都只好停住了嘴,突然,萨乌什金如梦初醒似地从课桌上欠起身来,高声地喊道:“冬天的橡树!” 孩子们轰然大笑起来。 “安静!”安娜用手拍了一下讲桌。 “冬天的橡树!”萨乌什金又重复了一遍,他既不理会同学们的笑声,也不理会老师的呵斥声。他举例时的神情语调不同于别的同学,像是在倾吐内心深处再也按捺不住的幸福的秘密。
展开余下试题安娜一点也不明白他这莫名其妙的激动,竭力掩饰住怒气,“坐下,萨乌什金,这就是你迟到的结果。‘橡树’是名词,而‘冬天的’是什么词,我们还没学到。下课后请到教员休息室来一趟。” “坐下!”当萨乌什金走进教员休息室时,安娜对他说道。孩子高高兴兴地坐到软软的圈椅上,借着弹簧的劲儿,颠晃了几下。 “请你解释一下,你为什么总是迟到?我知道你上学只要走十五分钟的路程,我要找你父母谈谈。” “安娜•瓦西里耶夫娜,我可只有妈妈。”萨乌什金笑了一下。 安娜的脸微微一红。她想起来了,萨乌什金的爸爸在卫国战争中牺牲了,萨乌什金的母亲一个人拉扯四个孩子,每天三点钟还要去水疗疗养院上中班。真的,这位妇女的操心事本来就够多的了,但是安娜还得见见她。“萨乌什金,我还是得找你母亲谈谈。两点钟上完课我们一起去你家!” 萨乌什金领安娜走一条穿过林子的近路。枞树上那冰坠雪压的枝梢在身后合拢,顷刻间他们进入了一个恬静安谧的魔幻世界。一群群的喜鹊和乌鸦不停地从一棵树飞到另一棵树,摇动树枝,碰落球果。 “这里刚刚走过一只驼鹿!”萨乌什金指着地上的足迹说道。说起驼鹿,他简直像是在谈论自己的一个什么好朋友似的。接着,他又赶忙说:“不过您甭害怕,驼鹿可老实呢。”因为他注意到了女教师匆匆投向树林深处的目光。萨乌什金走到女教师前头,微微弓着身子,留神地看着自己周围。 树林里的小道蜿蜒曲折、纵横交织,把他们愈引愈深。突然,远处透出一道缝隙,射来一束烟青色的亮光。林中顿时出现一大块空地,空地中央一株巨大的橡树岿然矗立,银装璀璨。 “啊,原来这就是冬天的橡树。”安娜怯怯地向橡树走近了几步。 “安娜•瓦西里耶夫娜,您瞧!”他使劲儿推开树旁的一大团雪,刨出一个小坑,坑里有个小圆球,裹在烂成细蛛网似的败叶中,叶子上戳出许多尖尖的针刺。安娜一下子就猜出这是冬眠的刺猬。 “瞧它包得里三层外三层的!”萨乌什金小心翼翼地给刺猬盖上那床不讲究的被子。 接着他继续领着安娜参观自己的小天地。橡树根上还收留着许多房客:甲虫、蜥蜴、瓢虫……有的躲在树根底下,有的藏在树皮缝里,它们就这样在沉睡中熬过冬天。这株强健魁梧、生机勃勃的大树,在自己身上蓄集了那么多热量,使那些可怜的小生灵获得栖身之所。安娜十分感兴趣地、快乐地观察着这对她来说完全陌生的森林的奥秘。 突然,她听到萨乌什金着急的喊声:“啊呀,我们已经见不到妈妈了!” 安娜赶忙把表凑近眼睛——三点一刻了。“那又怎么样呢?萨乌什金,谢谢你陪我在林中走了一趟。” 萨乌什金的脸红了,他非常想对老师说,今后他再也不迟到了,可又怕自己做不到。他拉起外衣的领子,对老师说:“我送您……” “不用了,萨乌什金,我自己回得去。” 他用怀疑的目光望了望老师,然后从地上捡起一根棍子,折去弯的一头,递给安娜•瓦西里耶夫娜。 “要是驼鹿冲着您跑来,您往它背上揍一下,它就会逃走的。不过,最好还是只挥挥棍子,使它害怕就够了!不然,它生了气,可就会跑掉,再也不回到这森林里来了。” “好,萨乌什金,我一定不打它。” 走出不远,安娜又回过头来,最后一次望着那株老橡树。橡树脚下,模模糊糊有一个小小的身影,原来萨乌什金并没有走,他在远处保护着自己的老师哩! 她向孩子挥了挥手,沿着弯曲的小道缓缓走去。 (有删改)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安娜自以为很有教学经验,通过自己的才干获得了尊重,但起初的她并没有真正走近和了解学生。 B. 孩子们列举的很多名词如“拖拉机!椋鸟巢!小钉子!……”在他们眼中可能都有着特别的意味。 C. 安娜自己都陶醉在林间,以致于错过了时间,所以原谅了萨乌什金因为上学路上贪玩导致的迟到。 D. “冬天的橡树”收留庇护着森林中那些可怜的小生灵,也给萨乌什金提供了一方纯净的小小天地。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写萨乌什金“破旧的毡靴上亮晶晶的冰花正在融化”这一细节是在设置伏笔,下文交代他的家庭境遇和经常迟到的原因是对此的呼应。 B. 小说多处运用象征的手法,比如驼鹿象征自然的灵性,它需要人们保持敬畏,善加爱护,温柔地对待,因为一旦失去,可能再也不回来了。 C. 小说从生活的细微之处出发,挖掘生活给予成长的馈赠和人生中“顿悟”的瞬间,给人以温暖和触动,具有浓郁的抒情性和深刻的思想性。 D. 小说结尾部分展现“温情的怅望”,这是一种典型的“纳吉宾式结局”——顺理成章的,现实而又残酷,缓缓蓄积,在最后的时刻喷薄而出。 8. 通过这趟林中的行走,安娜了解到了萨乌什金是个什么样的孩子?请简要概括。 9. 有人说青年教师安娜的家访无功而返;也有人说安娜虽然没能顺利进行家访,但其家访的目的得到了一定的实现。你同意哪种说法?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 【6~9题答案】 【答案】6. C 7. D 8. ①热爱大自然,敬畏生命。②纯真善良,保持着孩子的天性。③勇敢、独立。④细心、体贴,懂得关心和保护他人。 9. 同意后者。①真正地走近并了解了萨乌什金,知道了迟到的原因,萨乌什金也希望不再迟到;②了解到萨乌什金是个独立、能干的男孩,虽然家境困难,但相信他的成长能够支撑家庭;③看到了孩子丰富的世界,感受了天性的美好,促进反思自己的教学。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梁高祖武皇帝讳衍,字叔达,姓萧氏。初,皇妣张氏尝梦抱日,已而有娠,遂产帝。帝生而有异光,状貌殊特,有文在右手曰“武”。及长,竟陵王子良开西邸,招文学,帝与沈约、谢朓、王融等并游焉,号曰“八友”。融俊爽,识鉴过人,尤敬异帝,每谓所亲曰:“宰制天下,必在此人。”寻以皇考艰去职,归建邺。 建武二年,魏将王肃、刘昶攻司州刺史萧诞甚急,齐明遣左卫将军王广之赴救,帝为偏帅隶广之。后遣徐玄庆进据贤首山,魏绝其粮道。众惧,莫敢援之,惟帝独奋请先进。于是广之益帝精甲,衔枚夜前。失道,望见如持两炬者,随之果得道,径上贤首山,广之军因得前。时王肃自攻城,一鼓而退,刘昶有疑心,帝因与书,间成其隙。一旦,有风从西北起,阵云随之来,当肃营,寻而风回云转,还向西北,帝曰:“此所谓归气,魏师遁矣。”令军中曰:“望麾而进,听鼓而动。”肃乃倾壁十万阵于水北帝扬麾鼓噪响振山谷敢死之士执短兵先登长戟翼之城中见援至,因出军攻魏栅,魏军表里受敌,因大崩。肃、昶单骑走,斩获千计,流血绛野。得肃、昶巾箱中魏帝敕曰:“闻萧衍善用兵,勿与争锋,待吾至;若能禽此人,则江东吾有也。” 帝少而笃学,能事毕究,虽万机多务,犹卷不辍手,然烛侧光,常至戊夜。修饰国学,增广生员,立五馆,置五经博士。于是四方郡国,莫不向风。爰自在田,及登宝位,躬制诏诰、诔、奏诸文,又百二十卷。六艺备闲,棋登逸品,阴阳、纬候、卜筮、占决、草隶、尺牍、骑射,莫不称妙。身衣布衣,木绵皂帐,一冠三载,一被二年。每冬月,四更竟,即敕把烛看事,执笔触寒,手为皴裂。然仁爱不断,亲亲及所爱愆犯多有纵舍,故政刑弛紊。每决死罪,常有哀矜涕泣,然后可奏。 (节选自《南史•梁本纪》)
展开余下试题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肃乃倾壁十万阵/于水北/帝扬麾/鼓噪响振山谷/敢死之士/执短兵先登/长戟翼之/ B. 肃乃倾壁十万/阵于水北/帝扬麾鼓噪/响振山谷/敢死之士/执短兵先登/长戟翼之/ C. 肃乃倾壁十万阵/于水北/帝扬麾鼓噪/响振山谷/敢死之士执短兵/先登/长戟翼之/ D. 肃乃倾壁十万/阵于水北/帝扬麾/鼓噪响振山谷/敢死之士执短兵/先登/长戟翼之/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妣,是对亡母的尊称,《礼记•曲礼下》:“祭王父曰皇祖考,王母曰皇祖妣,父曰皇考,母曰皇妣,夫曰皇辟。” B. 江东,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晋、南朝之时,又常称江东为“江左”。李清照所写“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江东”即指此地。 C. 五经博士,学官名。汉武帝设五经博士,教授弟子,从此博士成为专门传授儒家经学的学官,如董仲舒曾担任讲授《春秋》的博士。 D. 四更,我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四更又称四鼓、鸡鸣、戊夜、平明,如“平明送客楚山孤”中的“平明”指的是四更。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梁武帝出世不凡,出身兰陵萧氏,母亲张氏做梦抱日而孕,出生就有一种异常的光,相貌特殊,右手有文为“武”字。 B. 梁武帝年少勤学,长大后进入竟陵王萧子良开创的西邸文人集团,成为“竟陵八友”之一,尤为见识过人的王融看重,一语成真。 C. 梁武帝精于用兵,善于利用敌人的疑心,用写信造成王肃和刘昶的矛盾,又通过望气的方式,预言魏军败退,决定趁机进攻。 D. 梁武帝仁爱不断,亲人和所爱的人恣意妄为却常常被原谅,所以政治、刑法松弛紊乱,对于死罪,常因人哭泣说情,不置可否。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众惧,莫敢援之,惟帝独奋请先进。于是广之益帝精甲,衔枚夜前。 (2)爰自在田,及登宝位,躬制诏诰、诔、奏诸文,又百二十卷。 14. 世人称赞梁武帝萧衍在南朝诸帝中位列第一,请根据文本概述原因。 【10~14题答案】 【答案】10. B 11. D 12. D 13. (1)众人害怕,没有谁前去援助他,只有武帝独自奋勇请求首先进军。于是王广之增加武帝的精兵人数,在夜里口中衔枚,急速前进。 (2)从他在野,到登上帝位,亲自写作的诰、诔、奏等文字,共有一百二十卷。 14. (1)博学多通,精于谋略;(2) 人节俭,以身作则;(3)勤于政务,孜孜不怠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武威①春暮闻宇文判官②西使还已到晋昌③ 岑 参 岸雨过城头,黄鹂上戍楼。 塞花飘客泪,边柳挂乡愁。 白发悲明镜,青春换敝裘。 君从万里使,闻已到瓜州。 【注】①武威:凉州(边塞),今甘肃武威,诗人所在地。②宇文判官:岑参好友。③晋昌:瓜州,今甘肃敦煌。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的景物描写似有一丝苍凉,而黄鹂成了这边塞城楼的一抹亮色,有一缕温情蕴含其中,彰显了诗歌的含蓄之美。 B. “边柳挂乡愁”运用了化虚为实的手法,把无形的、抽象的乡愁化为有形的、可观可触的具体事物,并且与“柳”联系在一起,是为了突出乡愁的沉重。 C. 颈联作者以“敝裘”代指自己官职低微,委婉地表达了年华易逝的苦闷与哀愁。 D. 诗题“春暮”点出了时节,“武威”和“晋昌”交代了地点,全诗结构谨严,对仗工整,情感真切而又有波折变化。 16. 从整首诗来看,尾联在内容表达上有“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特点,请简要分析。 【15~16题答案】 【答案】15. C 16. ①出人意料:尾联表达了好友出使顺利返回而感到由衷的高兴,而前三联主要表达诗人自己的乡愁和年华逝去功业未成的感伤,尾联与前三联的情感表达看似不相关,出人意料。②情理之中:尾联与诗题照应;尾联在为友人出使返回高兴之余,含蓄地表达了自己仍然留守边塞的感伤,这与前三联表达的情感内容是紧密关联的 (三)名篇名句默写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贾谊的《过秦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象地描写出秦始皇派遣得力的将领、士兵守卫要塞,盘问过往行人的情景。 (2)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写出词人心物融合的美妙体验,且难以诉诸言语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典诗歌中的“猿”意象具有多重文化意义。哀鸣与清啸之猿,就分别代表了愁苦哀怨与超脱快慰之情,如杜甫的“_______________”和李白“_____________”诗句,即为例证。 【17题答案】 【答案】 ①.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②.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③. 悠然心会 ④. 妙处难与君说 ⑤. 风急天高猿啸哀 ⑥. 渌水荡漾清猿啼 三、语言文字运用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不同于往届奥运会,以羊毛绒线编结而成的颁奖花束,将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上首次亮相。______的背后,是上百位中国民间手工艺人的智慧和劳动结晶。一束束绒线花,工艺源自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海派绒线编结技艺”,将在奥林匹克的舞台上______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不仅是弘扬体育精神和竞技实力的舞台,却也是向全世界展现中国文化。会徽、吉祥物、体育图标、火炬、奖牌、火种灯……每一次发布,都给人们带来惊喜,这样的精彩,多因为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讲述着动人的中国故事,彰显着强烈的文化自信,承载着厚重的东方文化底蕴。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场馆改造建设融入了很多中国元素。不论是依山而建、形似游龙的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雪游龙”,还是晶莹剔透、仿佛披着一件冰雪外衣的国家速滑馆“冰丝带”,一座座______、令人赞叹的冬奥场馆与自然山水、历史文化交相辉映。以“中国风”托起“奥运范”,正是文化自信的冬奥______。 18. 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独出心裁 表现 五光十色 表示 B. 匠心独运 绽放 流光溢彩 表达 C. 独出心裁 绽放 五光十色 表达 D. 匠心独运 表现 流光溢彩 表示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不仅是展现体育精神和竞技实力的舞台,却也是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文化。 B.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不仅是弘扬体育精神和竞技实力的舞台,也是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文化。 C.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不仅是展现体育精神和竞技实力的舞台,也是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契机。 D.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不仅是弘扬体育精神和竞技实力的舞台,也是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契机。 20.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18~20题答案】 【答案】18. B 19. C 20. ①三个句子都采用了动宾的结构,句式整齐,有节奏感,有语势;②从“中国故事”到“文化自信”,再到“东方文化底蕴”,内容上层层递进,突出强调了“会徽”等物品因加入中国元素而产生的精彩和意义。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 阅读下面 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简称“七人普”)经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