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64  2022-05-12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64]
西藏林芝市、日喀则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林芝-日喀则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高三第一次联考
汉语文 试卷
分值: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知识与运用:本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的选项填涂在答题卡上。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富强 倔强 强人所难 强词夺理
B.累计 连累 硕果累累 日积月累
C.提供 口供 供不应求 供认不讳
D.模板 模具 一模一样 装模作样
2.下列各项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皎洁 障碍 流光益彩 得不偿失
B.顽皮 繁琐 楚楚动人 催枯拉朽
C.斑斓 驱使 卧薪尝胆 语无伦次
D.延绵 蜂拥 珠丝马迹 无精打采
3.下列词语全是反义词的一项是( )
A.美丽——丑陋 孤寂——寂寥 不知所措——从容不迫
B.高尚——卑鄙 稠密——稀疏 认认真真——马马虎虎
C.谗言——忠言 迅速——缓慢 谈虎色变——闻风丧胆
D.优雅——庸俗 密切——疏远 心安理得——问心无愧
4.下列各组短语,搭配不完全恰当的一项是( )
A.强烈的要求 猛烈的炮火 剧烈的运动 热烈的掌声
B.鲜丽的色彩 鲜明的对比 鲜艳的花朵 鲜活的事例
C.深厚的感情 深切的怀念 深重的灾难 深奥的道理
D.严酷的剥削 严正的立场 严峻的制度 严厉的打击
⒌下列各组成语中全是贬义词的一项是( )
A.居心叵测 矫揉造作 死皮赖脸 沾沾自喜
B.独具慧眼 废寝忘食 断章取义 丰功伟绩
C.投机取巧 挑拨离间 自作自受 侃侃而谈
D.自食其力 专心致志 金碧辉煌 勇往直前
6.下列各句中画线的词,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我国政府有坚定的反腐决心,就算追溯到天涯海角,也要将腐败分子缉拿归案,绳之以法。
B.汽车拐了弯,只见树木蓊郁,山谷深邃,清新的山风扑面而来。
C.雨后的巴松措湖如出浴的美人,舟行寂寥的湖面,游人沉湎于氤氲的云气中,如梦如幻,喜不自胜。
D.初春的拉萨,街道两旁的桃花竞相绽放,空气中充斥着一股甜蜜而又醉人的味道。
7.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每年三月,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都聚集北京,共商 。
②连学好母语都要花大力气,下苦工夫, 学习外语呢?
③这种偷梁换柱的行为对中国人的诚信造成了负面影响,国人也因此觉得 受损。
A.国是 况且 荣誉 B.国事 何况 名誉
C.国是 何况 名誉 D.国事 况且 荣誉
8.依次填写关联词恰当的一项是( )
其实“低碳生活”,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 能力问题, 一种态度。 以中国传统文化来解释这一理念的主要内涵, 可理解为“勤、俭”二字。我们老一辈人可以说就是低碳生活的忠实践行者。比如,不开着水龙头洗碗,用淘米水浇花浇菜,随手关灯拔电源,出门选择乘公交车……
A.既是 也是 如果 还 B.不是 而是 如果 还
C.不是 就是 如果 就 D.既是 也是 如果 就
9.将“助人也要讲究方式方法,古语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话还原到下面语段中,最恰当的一处是( )
助人无疑是美德,但也应该讲究“度”。①助人最好是“一臂之力”,即在关键之处相助,切不可大包大揽,“越俎代庖”。②眼下许多家长一味地“助而无度”,忽视培养孩子自主自立的能力。③“自己能做的,别人不帮忙”,应该是助人的首要原则。④在扶贫解困活动中,一些单位和个人只知道捐钱捐物,最终只解决了表面的衣食问题,而要彻底变贫困为温饱,继而达到小康,文化和科技才是重中之重。


浏览完整试题A. ① B.② C.③ D.④
10.下列句式变换错误的一组是( )
A.原句:要把文字工具熟练地掌握起来是很困难的。
变换句:要把文字工具熟练地掌握起来,不是很容易的。    
B.原句:这是非常感人的故事。
变换句:这是多么感人的故事啊!
C.原句:《红楼梦》是一部优秀的古典小说。
变换句:难道能否认《红楼梦》不是一部优秀的古典小说吗?
D.原句:这个秘密终于被我发现了。
变换句:我终于发现了这个秘密。
1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扎西那爽朗的笑声,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B.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C.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我市加大了巡查整治的力度。
D.经过三年的使用,隧道内相继出现了顶部渗漏、路面坑陷和横沟盖板松动。
12.对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方法的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柳树迎着风儿翩翩起舞,花儿们笑弯了腰。(拟人)
B.祖国大地换新颜,一天等于二十年。(夸张)
C.河水涟漪,花絮飞扬,谁能说这不美呢?(反问)
D.次仁的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比喻)
13.下面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生,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
B.“春雨惊春清谷天”,点出了春天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和谷雨的节气。
C.“这一局我本来是没有计划让扎西上场的,但这家伙每天都在努力。”主教练说:“是他站出来抓住了机会。”
D.这篇文章辞藻华丽,材料庞杂,人们读后根本不知道作者在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14.给下面一段打乱顺序的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历来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
②古琴被视为圣人治理国事的圭臬,君子修身养性的凭借
③所以只要是违反了圣人和君子的风范,一律不准弹琴
④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
⑤古时,琴、棋、书、画并称,用以概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⑥而在棋术、书法、绘画中居于首位
A.⑤②①④⑥③ B.④⑤①②③⑥ C.⑤①④⑥②③ D.④①②⑤⑥③
15. 中国古代以农业立国,农业讲究时令节气,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下列诗词和时令节气相关的一项是( )
A.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B.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D.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二、阅读:本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16-17题,共6分。
读书惟在记牢,则日见进益。陈晋之一日只读一百二十字,后遂无书不读,所谓日计不足,岁计有余者。今人谁不读书日将诵数千言初若可喜然旋读旋忘虽一岁未尝得百二十字也况一日乎?予少时实有贪多之癖,至今每念腹中空虚,方知陈晋之为得法云。
16.对上面文章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今人谁不读/书日将诵数千言初/若可喜然旋读/旋忘虽一岁/未尝得百二十字/也况一日乎
B.今人谁不读书/日将诵数千言初/若可喜/然旋读旋忘/虽一岁未尝得百二十字也/况一日乎
C.今人谁不读书/日将诵数千言/初若可喜/然旋读旋忘/虽一岁未尝得百二十字也/况一日乎
D.今人谁不读/书日将诵数千言/初若可喜然旋/读旋忘/虽一岁未尝得百二十字/也况一日乎
17.对文中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见:通“现”发现 B.计:计算 C.旋:随即 D.癖:毛病
(二)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8-21题,共12分。
细菌环保塑料
两名年轻的美国企业家研制出了一种绿色材料,这种材料以农业废物和菌类为原料,并且可以生物降解为一种天然肥料。
发明者之一埃本•拜尔说,这种被称为“生态摇篮”的产品还能用于隔热,而且,它是生长而不是制造出来的。这种材料能完美地取代在包装中使用的聚苯乙烯,而且它还能够生物降解,在生长过程中几乎不消耗能源,不排放二氧化碳。
拜尔说:“与相同单位或数量的聚苯乙烯相比,我们使用的能源只有十分之一,在该产品的生产、使用和处理的整个周期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只有八分之一。”
他说:“事实上,我们的长期设想是,取代所有塑料和泡沫,减轻这些材料对环境的影响。我们发现或者说发明的这种天然材料将使我们实现这一目标。”
目前,聚苯乙烯这种塑料材料在包装行业中的使用是如此广泛,甚至在美国的垃圾填埋场中,30%的垃圾都是聚苯乙烯。
“生态摇篮”在接触到水或潮气时会自然降解,而且作为植物的天然肥料,对环境有积极影响。这一新产品的生产过程是:将棉籽壳、荞麦壳和稻谷壳等农业副产品与一种发挥粘结剂作用的丝状真菌——茵丝体——相混合,放入模子,任其生长。茵丝体分泌出一种作用强大的酶,能分解这些有机废物。在室温和黑暗条件下放置7天后,会产生一种质地紧密、具有可塑性并且能抗800摄氏度高温的超轻材料。
“生态摇篮”的生产成本与聚苯乙烯差不多。拜尔计划对年产值200亿美元的聚苯乙烯行业发起挑战。他说:“我们的设想是,在未来3年内,逐步向美国中西部、欧洲以及亚洲发展。”他说,开办工厂需要的投资不多,大约数百万美元。这是一种低科技生物技术……更接近于种植或烹饪蔬菜,而不是基因控制。
18.下列对“生态摇篮”的说明,不准确的一项是( )
A.生态摇篮是一种用真菌培养生长而成的天然材料型的环保塑料。
B.生态摇篮以农业废物和菌类为原料培育而成,并可生物降解为一种天然肥料。
C.生态摇篮是一种可取代聚苯乙烯塑料和泡沫,对环境污染轻的绿色材料。
D.生态摇篮是一种低能耗、低碳、低科技生物技术生产出来的绿色材料。
19.下列对“它是生长而不是制造出来的”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它是以天然的农副有机废物与丝状真菌混合后在模子里自然生长而成的。


展开余下试题B.它是菌丝体分泌出的强大的酶分解有机废物后自然形成的。
C.它是以低科技生物技术方式,像种植或烹饪蔬菜一样简单,在自然状态中生成的。
D.它的生产过程是一种在自然环境下使产品自然生长的简单的手工操作的模式。
20.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生态摇篮是能够完美取代包装中使用的所有的聚苯乙烯,并能用于隔热的绿色材料。
B.生态摇篮是一种质地紧密、具有可塑性并能抗800摄氏度高温的超轻天然绿色材料。
C.生态摇篮接触到水或潮气会自然降解成为植物的天然肥料,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D.生产生态摇篮消耗的能源只是聚苯乙烯的十分之一,排放的二氧化碳只有八分之一。
21.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生产生态摇篮投资不多,因此,在未来三年内生态摇篮将向欧美及亚洲发展并取代聚苯乙烯。
B.生态摇篮的生产不是高科技的基因控制,因而为低科技手段利用废物降低成本寻找到了商机。
C.生态摇篮能自然降解,是对造成白色污染的聚苯乙烯行业发起的革命性的挑战。
D.生态摇篮的研制成功,为农业副产品有机废物的利用拓展了广阔的空间。
(三)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22-30题,共27分。
望春风
王韵
  ①一夜之间,微风把田野山间的野菜吹绿了,几次探头探脑后,终于在黎明到来之前晕出活泼泼的一片。
  ②在往年那些很忙的日常,没有人顾得上这些入微的细节,都在各自生活的轨道上,行色匆匆。今年的一切,因着一场疫情,生活顿时静止了一般,时间也突然长出了一截,有了一大把一大把让人无所适从的空闲。
  ③“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春天在人们的翘首盼望中,终于如约而来。惊蛰了,万物萌动的季节,宅家一个多月的我,也终于跟随内心越来越强烈要出门的念头,戴上口罩,走下楼梯,走出家门,走向城外的那片久违的土地。
  ④路边的大树开始摆脱了岁月的枯黄,和田间的桃枝一起绽出了新叶。一切开始向好发展,一个新的奔赴,已经进入了轨道。我的心情也受到感染,顿时明媚了许多。路上行人明显多了起来,每个人无一例外地戴着口罩,车来车往,马路又恢复了往日的喧嚣热闹。不时看到戴着口罩、装备齐全的骑行者,他们塌下身子,稳稳地双手攥把,极速飞驰,像极了在惊涛骇浪中掌舵的大副,又如一尾尾机智灵活的鱼儿,在车流的汪洋中穿行。
  ⑤第一批被春天惊醒的,总是乡间的农人。属于村庄的人永远是土地的守候者,灵魂的皈依者,大地上的静修者。这些,都需要一种生命的韧性来养育。所以,除了乡村,谁都不会知道,一年的农作,都是伴着惊蛰的春雷开始一个春天以及四季的忙碌。
  ⑥在乡村,春风是人们最好的朋友。它把山坡吹绿,带来大地上莺莺燕燕、翠翠红红的芬芳;把枝头的新芽催绽,结出丰美的果实;更会与田野上每一个蛰守土地的人不期而遇,捎来野花的馨香山果的美味。
  ⑦疫情逐渐解禁,卡口渐次开放。农民已经陆陆续续走入田中,土豆已经种上了。麦子地里,有农业站的技术管理员在查看麦苗长势,指导农民除草施肥、播撒农药。苹果地里,果农们在为果树剪枝、开沟、追肥。度过这一个多月焦灼紧张的日子,农民们终于回到那片一生难以割舍的土地,扑向那地毯般铺张开来的田野,那滚动着摇晃着天空的云朵,浓酽酽拧得出水的绿荫,加速打发着惊蛰前后的每一个日子。打理鸡犬桑麻,抚育杏花梨花,延续着梦想和希望,是他们对土地的热爱与虔诚。他们在晨曦微熹前再一次把惊蛰、春分、谷雨、雨水等等这些词汇在心底一一排列,然后在农事中勾提点圈,写下四季的去向和来历。
  ⑧郊外整个田畦都齐齐整整,荠菜花满坡满地,不时有三五行人戴着口罩、全副武装地在麦地里挖野菜。那些肥嫩的荠菜、苦菜子被行人们摘下收进随身带来的布袋、提篮,借着挟裹着乡土气息的清风,带着满心的喜悦回家摘择清洗,在灰蒙蒙的蛰居高楼中,欣然品尝这大自然恩赐的美味。
  ⑨姜地里,一家家姜农带着口罩,扛犁带锨,拉着竹竿和塑料薄膜,他们提着推着正月里在土炕上生的姜芽,开始下地种姜了。姜农们干活干得起了兴,脱掉了羽绒服外套,但依旧记得戴着口罩,只露出两只眼睛,忙得满头大汗。白花花的塑料膜包上地畦,一大块黄土地就这样落了一层亮亮的白雪。
  ⑩村庄路口,一个穿深绿棉衣的老太太正拉着一个穿暗红衣服的老太太的手,隔着彼此的口罩,絮絮地嘱咐着什么。两位老太太应该都是70多岁的年纪,干瘦矮小的身体,核桃般沟壑纵横的面孔,灰白的头发,包裹得如一枚严严实实的粽子。暗红衣服的老太太拉扯了一会,终于摆脱深绿棉服的老人,向对面走去,步子缓慢,但是很沉着,稳稳地没有回头。春天的风依然很冷,北风吹着老人灰白的头发,矮矮的枣核一般的身体,佝偻着,让人担心一阵大风吹来,会把老人刮起。路北,深绿棉服的老人一直站在那里,目光始终追随着前面那件矮小的、步履蹒跚的红衣。终于走到了路南侧的人行道上,红衣老太默契地回首,仰起菊花般的笑脸,挥舞着胜利的手势,向对面的老太太大声喊着什么。隔着一条路的距离,只能看到口罩在动。绿衣老太也挥起了手,大声地喊着什么,那笑容也如菊花般,层层叠叠。然后,红衣老太转过身,步子似乎轻盈了很多,继续向前方走去。路北侧的绿衣老太突然意识到了寒冷,肩膀缩了起来,搓着两只手,缓缓转身离去。
  ○11她们应该是一对老友吧,疫情阻隔多日不见,那位红衣老太太,一定是穿过村庄路口,去看望对面的闺蜜。老人故意走得镇静而从容。因为她知道,有一双温暖的眼睛,会一直陪伴着她前行。
(节选自《光明日报》2020年3月20日第15版)
22.文章①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23.联系上下文,揣摩④自然段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24.文中主要写了城外的哪几类人?
25.用简短的文字概括第⑩自然段的写作内容。
26.文章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下列选项中没有用到的一项是( )
A.排比 B. 比喻 C. 拟人 D.夸张
27.文章第⑩自然段,作者用了大量笔墨描写两位乡村老妪的形象,其中没有运用到的描写手法是( )
A.外貌描写 B.神态描写 C.动作描写 D.心理描写
28.俗话说:“好题一半文”,题目对文章的解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列对本文题目含义及作用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作者在疫情缓解后外出观看春日景象。
B.人们盼望疫情尽快结束,“春天”尽快过去,对恢复正常生活秩序充满期待。
C.“望”字引领全文,“春风”交代了时间背景,塑造了一幅幅春日乡村自然、生活景象。
D.一语双关,含蓄蕴藉,写出了疫情缓解,人们渴望疫情尽快结束的美好期盼,使文章富有诗意美。
29.下列对本文文体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散文 B.记叙文 C.议论文 D.说明文
30.下列对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由乡村春景着手,移步换景,远近结合,形象地描绘了疫情缓解后乡村中的一幅幅生机勃勃的景象。
B. 文中用菊花来比喻两位老奶奶的笑容,生动形象地描摹出了两张因老友重逢而喜悦绽放的被岁月侵蚀而沟壑纵横的脸庞。
C. 结尾处,绿衣老太太在老友温暖的目光中走得镇静而从容,体现了老友间浓浓的情谊,展现了疫情逐渐退去,人情不减的浓浓的人情美,深化了文章主旨。
D. 文章通过一幅幅朴实自然的劳动、生活画面,塑造了一个个勤劳、淳朴、乐观、对生活充满希望的农人形象。


展开余下试题三、作文(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董存瑞、黄继光、雷锋、王进喜、焦裕禄等英雄模范形象激励了无数青年,献身祖国建设发展事业;影视明星迷倒了无数青年,他们渴望像明星一样能出名、暴富、光鲜亮丽;比尔•盖茨、乔布斯、李嘉诚、马云、俞敏洪、王健林、马化腾等商界精英红极一时,成为青年们津津乐道的焦点人物;更有每年的感动中国人物,也让人们受到深深的触动;2020年中国武汉成功战胜新冠肺炎疫情后,无数青年开始以挽救生命的医生、护士为心目中的榜样,崇拜他们的专业、勇气和担当……青年人总是存在精神偶像与价值追求,那么我们需要怎样的时代偶像?一个健康的社会应该怎样对待偶像呢?
请结合材料内容,谈谈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林芝-日喀则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高三第一次联考
汉语文 参考答案
一、客观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D C B D A B C B D C B D A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B C B A D C A D D B A C
二、阅读理解
22.总领全文,点明题旨。
23.表层意义:春天来临,大地焕发出生机,一切新生命开始了新的轮回。深层含义:经过全国人民的努力奋战,疫情的“冬天”已经过去,“春天”已然降临,人们开始陆陆续续复工复产,迈入正常生活的轨道。
24.乡间农人、踏青人、互相探望的老人
25.写了村口两个老人相聚又相离(见面又分开)的场景。
三、作文(60分)
参考立意:
1.青年当追求富于正能量的精神偶像。
2.偶像崇拜不能迷失方向,盲目崇拜。
3.追随英雄偶像,献身祖国建设。
4.谁感动中国,谁就是青年的偶像。
5.一个健康的社会应该将有专业、有勇气、有担当的人当作偶像。
评分建议:
一档:48—55分,切题,结构完整,材料丰富,语言流畅。
二档:41—47分,切题,结构尚可,材料、语言一般。
三档:36—40分,偏题,结构完整,材料丰富,语言流畅。
四档:31—35分,偏题,结构尚可,材料、语言一般。
五档:25—30分,跑题,基本能形成完整文章。
抄袭、套作:25分以下,每少100字扣3分,没有题目扣2分,文章只写三大段或文体不规范减档给分。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西藏林芝市”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6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