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阅读:88  2022-05-16
标签: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8]
2022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突破小说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巩固练习(二)
8.(2019•金山区二模)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盈满
凸凹
(1)那时的故乡,虽然贫瘠,但遍地是野草、荆棘和山树,侍炊和取暖,内心是从容的,因为老天给预备着无数的柴薪,无须急。但也有性急的邻人,待到草木枯黄的时候,整天到山上去,树枝和山草,都背回家里,把柴棚堆得满满的。
(2)母亲也催父亲去打柴草,父亲笑着说:“不急。”直到天阴欲雪,父亲才不得不打了一些柴草,离盈冬之需,尚差得远。母亲忧凄地说:“你就不能多打一些?”父亲对母亲说,这里也有生活的道理﹣﹣他的柴棚越是盈满,越说明他心性之空,咱的柴棚虽然空,但整个山场都是咱的柴棚,你可以随用随取,而且也不担心失火,咱这才叫真正的盈满。母亲摇了摇头。
(3)父亲去世之后,县上拆迁移民,母亲来到了平原。公家资助,个人筹集,我给她置备了一座小院。侍炊用煤气,取暖有蜂窝煤,过上了城市居民一样的日子。但她总是发出感叹,说,生活虽然方便了,但心里总是不踏实,感到不盈满。问她为什么,她说,虽住在了平原,但究竟是外来户,老居民都有煤气本,咱没有,做饭要烧高价气,而我又没有收入,就指望你。还有那蜂窝煤,也要用钱买,依旧是指望你。闲下来一想,原来自己成了儿女的累赘,再也活不出自己了。
(4)我说:“养儿防老,自古使然,你老不要多想。”
(5)她凄然一笑,说:“也只能这样。”她沉吟了一下,又说,“让你再破费一次,给妈买辆三轮车。”
(6)一辆三轮车让她找到了自己﹣﹣
(7)每天朝阳初上,她就骑车出门。街巷、旷野、田畴、垃圾场、建筑工地,都能见到她的身影。她捡破烂,又捡柴草,每次都不放空。破烂变卖成现钱,买米面油盐,柴草则堆进庭院,不久就堆得盈满如山。后来她在小院的一角垒了一座泥灶,用捡来的柴草生火做饭,煤气炉灶干脆被她闲置了。
(8)一天晚间,弟弟来看望她,老人家正窝在被窝里看电视,电视里正是我的一个专题访谈。看一眼西服革履、侃侃而谈的我,弟弟说:“妈,我给您提一条意见﹣﹣我哥是官面上的人,特别注意形象,而您整天去捡破烂,就有点儿不般配了,所以您还是待在家里享享清福为好。”
(9)母亲黑了一下脸,说:“叫得再响的大公鸡,也是卵孵的,脸子要是长得白,再浑的水也洗得透亮,这个道理你哥比你懂。”
(10)弟弟把这个情形告诉了我,对我说:“你去劝劝妈,你是老大,她听你的。”
(11)到了她的住处,院门竟落了锁。等了很久的时刻,也未见归来,便驾车去寻。平原乡村的田间土路四通八达,不好确定方向。便循着岸树成排的地方走,果然就寻到了。
(12)三轮车停在路旁,她正在树荫里捡落枝。落枝稀疏,要捡满那爿车斗,是要有足够的耐心的。我心里一热,她哪里是在捡拾让炊烟升起的柴草,分明是在捡拾她残余的生命时光!
(13)我走下车来,轻轻地叫了一声妈,就像黄口小儿叫的第一声那样,既含混,又清晰。母亲分明是听见了,但没有应声,只是静静地看着我,一点也不感到吃惊。
(14)我感到我们娘儿俩一下子回到了过去,内心盈满。
(15)我望了望头顶上的树冠,有不少枯枝期待在那里,便下意识地攀上树去,即便是西服革履,也无一丝犹豫。折下的枯枝,很快就装满了母亲的车子。母亲说:“咱们回吧。”我说:“回。”


浏览完整试题 (16)母亲骑三轮在前边走,我则驾车跟在后面。年近古稀的一个老人,骑三轮的姿态竟是那么轻盈,还不时回头笑笑,一派怡然自得的样子。
(17)母亲开了院门,对我说:“咱先把柴草抱进来,再慢慢说话。”
(18)庭院的柴草果然像弟弟说的那样,堆得盈满如山,以至于新捡来的柴草再扔上去,也不见增长。我说:“柴草已如此盈满,您干吗还那么急切地捡?要是父亲还在,他一准会骂您,骂您贪心。”
(19)“即便他在,他也是骂不出口的。”母亲说,“他那时是站在山场上说话,有盈满的底气;咱现在是站在庭院里,眼前虽盈满了,却没有身后的山场,心里的妥帖,还得靠捡。”
(20)我感到,父母那代人,不仅活在日子里,更活在他们自己的人生哲学里,所以,我无话可说。
(21)母亲用泥灶给我烧了开水,沏了一壶老家的亲戚捎来的用黄芩焙制的山茶。她把两只红薯放到烧水生成的炭火中,一边陪我说话,一边给红薯翻个儿。不久,烤红薯的芳香就袅袅地弥漫开来,直沁心田。不知不觉地,被世事弄皱褶了的心叶,竟情不自禁地伸张、舒展,竟至有了新芽的模样,翠绿晶莹,不挂尘埃。这时,所有的欲望都简化成一个欲望:好好品味一下红薯。
(22)烤到一定的火候,母亲便把红薯拨到一边的冷灰里,说:“让它收收性子。”所谓收收性子,就是让烤过的红薯从焦脆返回到柔韧,托在手心里,虽体温热烈,却可以承受。红薯的口味也绵长也筋道也甘甜,一吃就吃得很本质了。
(23)也许吃相有些贪婪,母亲说:“别急,两个都是你的。”
(24)我甘心享受这种照拂,说:“知道。”
(25)那天,我在母亲那里待得很晚。本来一个场面需要出席,对方也不断来电话催促,我还是推掉了。
(26)这天我突然感到,世间本简单,一个老母亲,两只烤红薯,就很盈满了。

(有删改)
(1)分析第(6)段画线句在结构上的作用。
(2)第(5)段和第(17)段通过母亲的语言描写表现出她前后心理的变化。请结合内容加以分析。
(3)分析第(21)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4)文章最后以烤红薯吃红薯的事收束全文,凸显了主题,请对此作简要评析。
(5)全文围绕“盈满”进行构思,新颖独特,请结合内容加以赏析。
【考点】小说阅读.版权所有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本题考查对小说中重点句子在小说结构上的作用的把握能力,要在理解小说内容的基础上,研究小说结构进行分析,言之成理。
(2)本题考查对小说中语言描写作用的把握能力,要仔细研读相关语言描写,分析人物心理变化,并注意解题技巧的积累。
(3)本题考查对小说中重点句子表达效果的把握能力,解题本题要从句子本身入手,理解句意,分析其手法和表现力。
(4)本题考查对小说中重点情节的分析把握能力,要从内容、情节、主旨等角度进行分析,自圆其说并注意积累方法。
(5)本题考查对小说构思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要结合小说故事内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小说主题等进行赏析,言之成理即可。
【解答】(1)母亲觉得自己成了儿女的累赘﹣﹣买三轮车﹣﹣捡破烂、捡柴草增加收入,减少支出,这个过程中母亲实现了她的“盈满”,在这个过程中,小说的主题得以突出,结构更加完整。
(2)“凄然一笑”、“沉吟了一下”等表现和“也只能这样”、“让你再破费一次,给妈买辆三轮车”两句话表现了母亲内心的不安、不忍和她内心以后的打算,17段中母亲的话则表现了母亲的从容。
(3)画线句子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来描写“我”的心理,刻画了在伟大的母亲和母爱面前,“我”心理的变化过程。
(4)小说结尾详细写了母亲烤红薯和“我”吃红薯以及母子之间的对话,交代了“我”推掉活动的原因,赞美了伟大的母爱,凸显了亲情才是“盈满”的真谛。
(5)小说围绕“盈满”进行构思,分别表现了父亲、母亲和“我”的“盈满”观,在父亲心里,“盈满”就是不贪心;在母亲心里,“盈满”就是自食其力,不成为儿女的负担;在我心里,“盈满”就是亲情。整个构思巧妙,逐步引出和突出了主题。
答案:
(1)母亲“我”提出买辆三轮车的要求,引出下文描写母亲骑着三轮车去捡破烂,又捡柴草,从而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2)第(5)段中的语言描写“也只能这样”和“让你再破费一次”表现了母亲对“我”的安慰和对“我”提出的要求表现出不忍和不安的心理;第(17)段的语言描写则表现了母亲因为骑着三轮车捡破烂和柴草找到自己存在价值以后对“我”说话的从容心理。
(3)“弄皱褶了的心叶”,“有了新芽的模样”用了比喻手法,生动描写了“我”繁杂的心态变得单纯,烦乱的心情变得愉悦,突出了母亲的教育力量,也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感激。
(4)文章用烤红薯吃红薯收束全文,叙写了“我”和母亲之间的对话,交代了“我”回绝出席场面的原因,引出“我”对“盈满”的思考。“母亲”代表亲情,“红薯”代表简朴的物质生活。只要生活简朴,珍惜亲情,孝顺母亲就是理解母亲和支持母亲的想法和做法,就是人生的盈满,凸显了文章的主题。
(5)本文以“盈满”来构思,新颖独特。先通过叙写父亲和母亲关于过冬捡拾柴火,引发作者对“盈满”的思考:不贪心就是盈满。再通过叙写母亲搬到“我”家以后的不适状态,让“我”买了三轮车去外面拾柴捡垃圾来换得生活用品,不成为子女的累赘而获得心灵的安适和满足。在此基础上,引出“我”的思考:“世间本简单,一个老母亲,两只烤红薯,就很盈满了。”生活简朴,珍惜亲情,孝顺母亲就是理解母亲和支持母亲的想法和做法就是人生的盈满。
9.(2020春•浦东新区校级期中)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
朱光潜
①北方人初看到西湖,平原人初看到峨嵋,即使是审美力薄弱的村夫,也惊讶它们的奇景;但是生长在西湖或峨嵋的人除了以居近名胜自豪以外,心里往往觉得西湖和峨嵋实在也不过如此。新奇的地方都比熟悉的地方美,东方人初到西方,或是西方人初到东方,都往往觉得面前景物件件值得玩味。本地人自以为不合时尚的服装和举动,在外方人看,却往往有一种美的意味。
②这些经验你一定也注意到的。它们是什么缘故呢?
③这全是观点和态度的差别。看倒影,看过去,看旁人的境遇,看稀奇的景物,都好比站在陆地上远看海雾,不受实际的切身的利害牵绊,能安闲自在地玩味目前美妙的景致。看正身,看现在,看自己的境遇,看习见的景物,都好比乘海船遇着海雾,只知它妨碍呼吸,只嫌它耽误程期,预兆危险,没有心思去玩味它的美妙。持实用的态度看事物,它们都只是实际生活的工具或障碍物,都只能引起欲念或嫌恶。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我们一定要从实用世界跳开,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欣赏它们本身的形象。总而言之,美和实际人生有一个距离,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须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


展开余下试题④艺术须与实际人生有距离,所以艺术与极端的写实主义不兼容。写实主义的理想在妙肖人生和自然,但是艺术如果真正做到妙肖人生和自然的境界,总不免把观者引回到实际人生,使他的注意力旁迁于种种无关美感的问题,不能专心致志地欣赏形象本身的美。
⑤艺术上有许多地方,乍看起来,似乎不近情理。古希腊和中国旧戏的角色往往带面具,穿高底鞋,表演时用歌唱的声调,不像平常说话。埃及雕刻对于人体加以抽象化,往往千篇一律。波斯图案画把人物的肢体加以不自然的扭曲,中世纪“哥特式”诸大教寺的雕像把人物的肢体加以不自然的延长。中国和西方古代的画都不用远近阴影。这种艺术上的形式化往往遭到人们唾骂,它固然时有流弊,其实也含有至理。这些风格的创始者都未尝不知道它不自然,但是他们的目的正在使艺术和自然之中有一种距离。说话不押韵,不论平仄,做诗却要押韵,要论平仄,道理也是如此。艺术本来是弥补人生和自然缺陷的。如果艺术的最高目的仅在妙肖人生和自然,我们既已有人生和自然了,又何取乎艺术呢?
⑥艺术都是主观的,都是作者情感的流露,但是它一定要经过几分客观化。艺术都要有情感,但是只有情感不一定就是艺术,许多人本来是笨伯,而自信是可能的诗人或艺术家。他们常埋怨道:“可惜我不是一个文学家,否则我的生平可以写成一部很好的小说。”富于艺术材料的生活何以不能产生艺术呢?艺术所用的情感并不是生糙的而是经过反省的。蔡琰在丢开亲生子回国时决写不出《悲愤诗》,杜甫在“入门闻号咷,幼子饥已卒”时决写不出《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两首诗都是“痛定思痛”的结果。艺术家在写切身的情感时,都不能同时在这种情感中过活,必定把它加以客观化,必定由站在主位的尝受者退为站在客位的观赏者。一般人不能把切身的经验放在一种距离以外去看,所以情感尽管深刻,经验尽管丰富,终不能创造艺术。
(节选自朱光潜《谈美书简》)
(1)第③段划线的“无所为而为”在文中指 不带实用目的或者态度来欣赏事物本身的美 。
(2)下列对第①段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C 
A.表现作者对村夫审美能力的鄙视态度。
B.旨在证明审美疲劳的现象普遍存在。
C.有助于激发读者思考现象背后的原因。
D.证明“喜新厌旧”是人类共同的心理。
(3)下列对第⑤段内容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D 
A.波斯图案画对艺术与自然的距离亦有追求和展现。
B.艺术上的形式化是为了弥补对人生和自然的缺憾。
C.诗歌的押韵平仄是诗人对艺术与自然的距离的表达。
D.艺术的最高目的在于能充分再现真实的人生与自然。
(4)下列判断与文章内容不一致的一项是 B 
A.蔡琰和杜甫的诗歌创作,都会把切身情感客观化。
B.退为站在客位的观赏者,每个人都能创作出艺术作品。
C.任何未经客观化的主观情感,都不能成为艺术作品。
D.把切身的经验放在一种距离以外去看,才能创造艺术。
(5)简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考点】论述类文本阅读.版权所有
【答案】(1)不带实用目的或者态度来欣赏事物本身的美
(2)C
(3)D
(4)B
(5)①由日常经验出发,突出要看出美须把事物摆在适合的距离外看的观点;②先通过举例中西艺术中不自然的形式,论证了与自然和人生保有距离的艺术能弥补自然和人生的缺憾;③再通过蔡琰、杜甫诗作,论证了艺术家要把切身的情感和经验客观化,即保持距离,才能创造出艺术。
【分析】(1)本题考查理解文中关键词句含义的能力。解答时要结合文本细致分析,准确理解即可。
(2)本题考查分析文本段落结构的能力。解答时要结合文本细致分析,准确理解即可。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内容的能力。解答时要结合具体语段进行分析,准确判断即可。
(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5)本题考查分析文本结构的能力。解答时要理清原文,准确理解,重点把握即可。
【解答】(1)作答本题,关键在于抓住前文语境“持实用的态度看事物,它们都只是实际生活的工具或障碍物,都只能引起欲念或嫌恶。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我们一定要从实用世界跳开”,突出的是不带实用目的或者态度来欣赏事物本身的美。
(2)理解这一段的作用,如果注意到第二段“这些经验你一定也注意到的。它们是什么缘故呢?”就可以知道,是为了“激发读者思考现象背后的原因”。综合各选项,这里应该选择C。
(3)D.“最高目的在于能充分再现真实的人生与自然”于文无据,第五段说的是“如果艺术的最高目的仅在妙肖人生和自然,我们既已有人生和自然了,又何取乎艺术呢”。
(4)B.“每个人都能创作出艺术作品”错误,原文最后一段为“艺术家在写切身的情感时,都不能同时在这种情感中过活,必定把它加以客观化,必定由站在主位的尝受者退为站在客位的观赏者”。
(5)文本第一段“北方人初看到西湖,平原人初看到峨嵋,即使是审美……服装和举动,在外方人看,却往往有一种美的意味”是日常经验,从日常经验着手,引出美和实际人生有距离。接着,从中西方艺术的实际例子中找到不同的形式与载体,进行具体地论证。最后一段“蔡琰在丢开亲生子回国时决写不出……放在一种距离以外去看,所以情感尽管深刻,经验尽管丰富,终不能创造艺术”通过蔡琰、杜甫诗作,论证了艺术家要把切身的情感和经验客观化,即保持距离,才能创造出艺术。
答案:
(1)不带实用目的或者态度来欣赏事物本身的美
(2)C
(3)D
(4)B
(5)①由日常经验出发,突出要看出美须把事物摆在适合的距离外看的观点;②先通过举例中西艺术中不自然的形式,论证了与自然和人生保有距离的艺术能弥补自然和人生的缺憾;③再通过蔡琰、杜甫诗作,论证了艺术家要把切身的情感和经验客观化,即保持距离,才能创造出艺术。
10.(2020•静安区二模)阅读下文,完成第各题。
为什么要研究历史
吕思勉
①历史到底是怎样一种学问?研究了它,有什么用处?
②提出这一个问题,我知道多数人都能不待思索而回答道:历史是前车之鉴。即,从前的人做的事情,成功了,大家认为好的,我们可奉以为法,照着他做;失败了,大家认为坏的,我们当引以为戒,不照着他做。但世事不会完全相同,用相同的方法去应付不同的事情,哪有不失败之理?所以愤激的人说道:历史是足以误事的。因为不读历史,倒还面对着事实,一件新事情来,要去考察它的真相,以定应付的方针;一有了历史知识:先入为主,就会借重已往的经验,来应付现在的事情,而不再去考察其真相;即使去考察,亦易为成见所蔽,而不能见其真相了。


展开余下试题③历史知识足以误事之言,并不能说它不对。然而没有历史知识,亦未尝不误事。当袁世凯想做皇帝时,先由筹安会诸人列名发出通电,说要从学理上研究中国的国体问题,到底君主民主,孰为适宜?当时大家看见这个通电,就说:袁世凯想做皇帝了。我以为生于现今世界,而还想做皇帝;还想推戴人家做皇帝;除非目不识丁而全不知天南地北的人,不至于此。然而后来,事情一层层披露出来,竟真的如此,这不是一件奇事么?此无他,还是缺乏历史知识。据这件事情看来,历史知识是不会误事的,所以误事,还是苦于历史知识的不足。袁世凯和筹安会中人,想做皇帝,想推戴人家做皇帝时,何尝没有他们的历史知识?在中国历史上,皇帝是如此做成的;推戴人家做皇帝,是如此而成功的;岂能说是没有?以当时的情形而论,反对的人,自然不会没有的,然而据历史上的成例推测,岂不可期其软化?即有少数人不肯软化,又岂不可望其削平?这个,据着他们仅有的、一偏的历史知识推测,自亦可以作此断案,自不免于希冀侥幸。倘使他们再多读一些近代的外国历史;倘使他们的心思再能用得深一点,知道历史上的事情前后不符的甚多,未可轻易地执着前事以推断后事;他们自然不至于有此失着了。所以说:误事的不是历史知识,而是历史知识不足。
④历史上成功的,大家所认为好的事情,既不能摹仿;据历史上的成例,以推断事情,又易陷于错误;而没有历史知识,又要误事;然则如何是好呢?须知道:应付事情,最紧要的,是要注意于学与术之别。学是所以求知道事物的真相的,术则是应付事物的方法。浅薄的人往往说:我能够应付就得了,事物的真相,管它干嘛?殊不知你知道了事物的真相,应付的方法自然会生出来,只有浅薄的应付方法,则终必穷于应付而后已。
⑤我们要用一个人,为什么要打听他的出身?为什么要打听他的经历?岂不以一个人的性格、才能等等,就是他的出身、经历等等造成的。我们试再反躬自省:我为什么成为这样子的我,岂不和我的家庭,我的学校,我的朋友,我的职业,都有很大的关系?我们再放眼纵观:我们所认得的人,为什么成为现在这个样子?读书的人多少有些迂腐气;做官的人多少有些官僚气;生意人多少有些市侩气;白相人多少有些流氓气;这是为什么?他们是生来如此的么?然而中国的社会,为什么和欧洲不同?欧洲的社会,为什么和日本不同?甚而至于英国和美国不同;日本和朝鲜不同;就中国的社会,南北风气亦不能尽同;其故安在?就可以深长思了。寻常人对于一切事物,大都不甚深求,所以觉得不成问题。其实略加思考,任何事物,所以如此,莫不有很深远的原因在内;深求其故,无不可以追溯至于极远之世的。固然,我们对于一切事物,总不能真正寻根究底,然而多知道一些,毕竟要好一些,然则历史怎好不研究呢?
(选自《历史研究法》,见吕思勉《史学与史籍七种》,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
(1)第②段提出的“历史是前车之鉴”“历史是足以误事的”两种看法各有理由,请对这些理由加以概述。
(2)分析第③段的论述思路。
(3)以下对第④段中“学”与“术”两个概念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D 。
A.用来寻找事物真相的被称为“学”。
B.用来应付事物方法的被称为“术”。
C.拥有了“学”,自然会有“术”。
D.“术”与“学”原本是一对矛盾。
(4)下面是对第①段“研究历史的作用”的回答,依据文意推断,不正确的一项 C 。
A.对历史研究得越深入,我们就越能鉴往知来。
B.研究历史,可以加深我们对社会真相的认识。
C.对历史研究得深刻,我们就能回避现实失误。
D.研究历史,能促进我们了解万事万物的原因。
(5)第⑤段中,作者是怎样采用例证法证明其观点的,请对例证的运用进行评析。
【考点】论述类文本阅读.版权所有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本题考查概括段落内容要点;可以剔除文本中做论据的文字,概括段意。
(2)本题考查对论证思路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时,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相关论证方法,把握关键点,分析叙述脉络。
(3)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
(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5)本题考查对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理解能力。解答时,需要结合文章内容,准确找出所使用的论证方法,并结合文章具体分析。
【解答】(1)筛选信息“从前的人做的事情,成功了,大家认为好的,我们可奉以为法,照着他做;失败了,大家认为坏的,我们当引以为戒”,可以看出历史是前车之鉴;从“但世事不会完全相同,用相同的方法去应付不同的事情,哪有不失败之理?所以愤激的人说道:历史是足以误事的”“一有了历史知识:先入为主,就会借重已往的经验,来应付现在的事情,而不再去考察其真相;即使去考察,亦易为成见所蔽,而不能见其真相了”可见,人们有了历史,就不去探究真相,而是直接用过去的办法解决现在的问题,自然就会导致误事。
(2)“没有历史知识,亦未尝不误事”是本段的观点,也是对上段中认为“历史是足以误事的”的一个纠正;接着举例袁世凯称帝,说他“此无他,还是缺乏历史知识”,最后总结“所以说:误事的不是历史知识,而是历史知识不足”,论证观点。
(3)D.“原本是一对矛盾”的说法有误,原文第四段说“最紧要的,是要注意于学与术之别。学是所以求知道事物的真相的,术则是应付事物的方法”“你知道了事物的真相,应付的方法自然会生出来”可见,它们是理论与方法的关系,不是矛盾关系。
(4)C.“我们就能回避现实失误”说法太过绝对,错误。
(5)本段中分别举例“我们要用一个人,为什么要打听他的出身”“我们试再反躬自省:我为什么成为这样子的我”“我们再放眼纵观:我们所认得的人,为什么成为现在这个样子”“中国的社会,为什么和欧洲不同?欧洲的社会,为什么和日本不同?甚而至于英国和美国不同;日本和朝鲜不同;就中国的社会,南北风气亦不能尽同”等,分析了“经历”“历史”对人、对国家、对社会都会有深刻的影响,从而得出“其实略加思考,任何事物,所以如此,莫不有很深远的原因在内;深求其故,无不可以追溯至于极远之世的”的结论,即任何事物都受历史的影响,认识事物必须要深求其故,才能真正理解其原因。这一段的特点是举例都是我们身边所熟知的日常生活,能够让读者感到熟悉,并引导读者思考身边现象,从而理解作者观点的作用。
答案:
(1)①前人做事成功,后人可效法;前人失败,后人引以为戒,所以历史是前车之鉴。②世事不同,用前人办法解决当下问题,易为成见所蔽,所以历史足以误事。
(2)第③段开篇亮出“没有历史知识未尝不误事”的观点,是对第②段有人认为“历史知识足以误事”这个观点的纠偏。然后以袁世凯称帝失败为例,指出其失败是由于历史知识不足。最后得出“误事的不是历史知识,而是历史知识不足”这一结论。
(3)D。
(4)C。
(5)本段以“用人
标签: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相关:关于“2022高考语”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