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课文同步练习
阅读:76 2022-05-25
标签:
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下
课文同步练习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76]
《登岳阳楼》《桂枝香·金陵怀古》随堂练习
念奴娇•过洞庭、游园(【皂罗袍】)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张孝祥继承并发扬了苏东坡、辛弃疾的豪放风格,以翻云覆雨的笔力、激昂跌宕的气势,针砭时弊,写出了光照千秋的诗篇。
B.施老师生性沉静淡泊,宠辱不惊,无论贫困,还是富贵,无论身处逆境,还是身处顺境,都能甘之如饴,泰然处之。
C.有媒体刊登消息,对道路交通违法行为进行曝光,并配上当事人的照片,社会各界议论纷纷,不少人认为此举矫枉过正。
D.在得知将要征用村里的土地建开发区的消息后,新华村的村民们为了多得拆迁补偿款,突击装修、非法建房在村里蔚然成风。
【答案】C
【解析】成语主要有语意内涵不明、褒贬误用、对象错配、似是而非四种误用方式,成语只能分类记忆,没有什么捷径,如果不知道意思一切方法都失灵,所以要注意平时的积累。选项A“翻云覆雨”形容人反复无常或惯于耍手段,此句对象错配。B“甘之如饴” 指为了从事某种工作,甘愿承受艰难、痛苦,和句中的“还是身处顺境”矛盾;C“矫枉过正” 比喻纠正错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运用正确;D“蔚然成风” 指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良好风气,褒义词,此句褒贬误用。
2.对(皂罗袍)这支曲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支曲子借姹紫嫣红的无人赏识,良辰美景在无可奈何中虚度,引起人们对美好青春被扼杀的深悲与共鸣。
B.“朝飞暮卷”形容轩阁的高旷,源自王勃的《滕王阁》:“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C.“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是对丽娘乘坐画船游玩时所见的园中春景的描写,表现了丽娘生活的无聊与苦闷。
D.“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是对绚烂春景的惊讶与赞叹,也是对辜负美好春光的遗憾,是对美好青春无人赏识无人陪伴的深沉的哀怨。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词曲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词曲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词曲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整首词曲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词曲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题要求选出“对【皂罗袍】这支曲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C项,“丽娘生活的无聊与苦闷”说法错误,应该是表明了杜丽娘内心的开阔旷远。故选C。
3.下列各项中,画线的诗文引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为什么有些同学的作文有写不完的有趣事儿呢?奥秘就在朱熹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一诗句里,原来他们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呢。
B.在奋斗过程中,我们必定会经受许多挫折和失败,只要我们坚信“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树立信心,鼓足勇气,一定会有成功的一天。
C.世上的路万千条,最值得你走的只有一条,此路在何方,当须你苦苦寻觅,这就不免要“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放出眼光用心抉择了。
D.南宋词人张孝祥被贬途经洞庭湖,写下了“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这样的好词以明高洁情怀,与王昌龄的“一片冰心在玉壶”有异曲同工之妙。
【答案】B
【解析】“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出自王维的《终南别业》,意为诗人兴致来了就独自信步漫游,走到水的尽头就坐看行云变幻。这两句诗是刻画的隐居者自由惬意的形象,与全句意境不合。
浏览完整试题
4.对联是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艺术形式,而集句联更是兼有趣味性和艺术性。它是从古今文人的诗词、赋文、碑帖、经典中分别选取两个有关联的句子,按照对联中的声律、对仗、平仄等要求组成对联。例如,上联:风定花犹落(谢贞)下联:鸟鸣山更幽(王籍)请选择下列的诗句组成集句联,注意上下联顺序。
A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 D诗在千山烟雨中(张孝祥)
B瑞草唯承天上露(王建) E名高八斗星辰上(王延珪)
C劝君更尽一杯酒(王维) F绣衣却照镜中花(方干)
①上联:________下联:__________
②上联:________下联:__________
③上联:________下联:__________
【答案】C A B F E D
【解析】本题实质考查有关对联的基本常识。CA“劝君”与“与尔”句意相联,故组成集句联。 BF“天上露”与“镜中花”相对,故组成集句联。ED“八斗星辰上”与“千山烟雨中”相对,故组成集句联。对于不同体裁的文体常识平时复习应学类归类,然后强化记忆。
5.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有关问题。
(一)新华网北京3月17日电 据新华社“新华视点”微博报道,春暖花开时节,中原大地充满生机。习近平17日来到他在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联系点——河南兰考县。兰考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工作过的地方。一下车,他就直接来到焦裕禄同志纪念馆。2009年4月,习近平曾来兰考参观焦裕禄事迹展,并种下一棵泡桐。
参观过程中,总书记认真听取讲解。在焦裕禄半身铜像、“十条工作方法”电子屏、“干部十不准”图示、办公桌和旧藤椅等展品前,他仔细察看。遇到前来参观学习的河南省中牟县的党员、干部,总书记说:“我们来是同一个目的,我也是来学习的。”
总书记说,虽然焦裕禄离开我们50年了,但焦裕禄精神是永恒的。焦裕禄精神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一样,体现了共产党人精神和党的宗旨,要大力弘扬。只要我们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要我们还是共产党,这种精神就要传递下去。党中央号召全党继续学习焦裕禄精神。
(二)念奴娇•追思焦裕禄
习近平
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①。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②。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
依然月明如昔,思君夜夜,肝胆长如洗。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
【注】①焦裕禄当年为了防风固沙,帮助农民摆脱贫困,提倡种植泡桐。如今,兰考泡桐如海,焦裕禄当年亲手栽下的幼桐已长成合抱大树,人们亲切地叫它“焦桐”。②焦裕禄临终前说:“我死后只有一个要求,要求党组织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丘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⑴两段文字,所写的共同话题是什么?从体裁和表达方式看,有何不同?
⑵结合两段文字,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评论。(150字左右)
【答案】
(1)共同话题是学习焦裕禄。前者为消息,后者为词;前者是实用文体(新闻文体),后者是文学体裁;前者重记叙,后者重抒情(直抒胸臆)。
(2)一、优秀的民族产生优秀的民族文化,优秀的民族文化培育永恒的民族精神。这种优秀的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一经产生与出现,就超越时空,为全人类所吸收,成为人类共同的文化瑰宝和精神财富。而同时,世界也会向她送出感激的目光,并报以深情的微笑。
无疑,焦裕禄这个人,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民族记忆。焦裕禄精神,也成为中华民族艰苦奋斗、自强自立、坚忍不拔的精神符号,在人民心中巍然屹立起永恒不倒的民族精神长城。
二、习总书记《念奴娇•追思焦裕禄》的词从艺术特色上讲做到了以情胜、以意胜、以气胜。
发自肺腑,饱含深情。是对焦裕禄的深情怀念,默默地表达了对祖国前途、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与忧虑。中国共产党人坦荡无私的家国情怀,赤子之情,可谓跃然纸上。
意境开阔,通体透明。立意点全在国家、民族和执政党。作者和盘托出一个共产党人的心境。这样的胸襟与心境足可以温暖人心、温暖社会,引起读者的心灵回响。
正气流贯,天地动容。20世纪90年代来追思焦裕禄,体现了习总书记的不同凡响,目光远大,大处着墨,升腾起一种安排山河、指点时令的天地浩然之气。
【解析】
(1)按所问内容,依次作答,不要遗漏要点。注意条理性。表达方式即记叙、议论、描写、抒情、说明等,不要和表现手法技巧混为一谈。
(2)写评论,可以是习近平的角度,可以是焦裕禄的角度,还可以是读者的角度。其他角度,只要言之有理也可。
6.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昆曲表演亦歌亦舞。舞的部分就是身体的各种动作跟姿势。动作跟姿势大概重在对称,向左方做了这么一个舞态,接下来就向右方也做这么一个舞态,意思是使台下的看客得到同等的观赏。譬如《牡丹亭》里的《游园》一出,杜丽娘小姐跟春香丫头就是一对舞伴,从闺中晓妆起,直到游罢回家止,没有一刻不是带舞蹈的,而且没有一刻不是两人互相对称的。前年看见过一本《国剧身段谱》,详记平剧里各种角色的各种姿势,也繁复非凡;可是我们去看平剧,发现演员很少有动作,如《李陵碑》里的杨老令公,直站在台上尽唱,两手插在袍甲里,偶尔伸出来挥动一下罢了。
本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案】①举例论证,举《牡丹亭》里《游园》一出的例子,证明昆曲舞蹈的动作和姿势重在对称。②对比论证,将平剧与昆曲表演的动作和姿势进行对比,突出昆曲表演动作跟姿势过于繁复。
【解析】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结合文本分析如下:
①文章列举了《牡丹亭》里的《游园》、《国剧身段谱》、《李陵碑》里的杨老令公等,证明昆曲舞蹈的动作和姿势重在对称。运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
②文章把平剧与昆剧进行对比进行论证。平剧演员很少有动作;昆曲表演亦歌亦舞,舞的部分就是身体的各种动作跟姿势。运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
7.《念奴娇•过洞庭》名句默写。
①《念奴娇•过洞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颇有自然造化全都供“我”所用的意味,有力地衬托出词人的豪迈气概。
展开余下试题
②《念奴娇•过洞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明点月华星辉,暗写波光水色,表现了上下通明的境地,仿佛是一片琉璃世界。
③洞庭湖是澄澈的,词人的内心也是澄澈的,《念奴娇•过洞庭》表达物境与词人心境相会,妙处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张孝祥在《念奴娇•过洞庭》里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自己的光明磊落、襟怀坦白。
⑤《念奴娇•过洞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因夜气清冷,所以觉得头发稀疏,如今被免职了,不免带有几分萧条与冷落。但词人的气概却丝毫不减,“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出词人不管处境如何,自己心神毫不动摇的气度。
【答案】①玉鉴琼田三万顷 着我扁舟一叶 ②素月分辉 明河共影 ③悠然心会 妙处难与君说 ④孤光自照 肝肺皆冰雪 ⑤短发萧骚襟袖冷 稳泛沧浪空阔
【解析】本题考查常见的名句名篇的默写。高考名篇名句情景式默写,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和内涵的理解。因此在默写的时候,我们就要在紧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把握好情景式默写题所提示的语境:包括题干所给出的叙述性情景,以及题干给出的要默写语句的关键词,题干提示所要默写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等。特别要注意所默写语句中的难写字、易混字、易错字、通假字,还有虚词等。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玉鉴、顷、一叶、悠然、萧骚、襟袖、沧浪。
8.《游园([皂罗袍])》名句默写。
①《游园(皂罗袍)》开头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园中景色,以及由此引起的感情波澜,蕴含着无限的感叹和惋惜。
②《游园(皂罗袍)》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化用谢灵运的“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句意,写出杜丽娘联想到自己的身世、遭遇以后,从胸中涌出无限哀怨。
③《游园(皂罗袍)》中以合唱的形式,展现了一幅绚丽而略带迷惘色彩的画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游园(皂罗袍)》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是春心的萌动,更是追求美好生活和自由人性的觉醒。这样的呼声在当时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
【答案】①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②良辰美景奈何天 赏心乐事谁家院 ③朝飞暮卷 云霞翠轩 雨丝风片 烟波画船 ④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解析】本题考查名句的默写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姹紫嫣红、断井颓垣、良辰美景、翠轩、锦屏、忒、韶光。
上一篇:
《登岳阳楼》《桂枝香·金陵怀古》练习精选
下一篇:
《念奴娇·过洞庭》《游园(皂罗袍)》随堂练习
标签:
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下
课文同步练习
相关:
关于“登岳阳楼》”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7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