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完整试题A. 传统中国画是传统审美最集中、典型的表现之一,将习画与对人的修身、立德、养慧融为一体。 B. 由于受中国儒家哲学思想影响,传统中国画家秉持孔孟之道,在绘画创作时也以笔寄情,托物言志。 C. 画家的画与文人的文、诗人的诗,三者所表述的内容和情趣是相同的,不同的只是它们的表达形式。 D. 造就传统中国画家并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但必须长期研习与厚积传统文化以形成深厚的文化根基。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针对现实状况提倡“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强调传统中国画在其中的重要作用。 B. 文章从三个方面论述了传统中国画为何理应成为“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的主力军。 C. 文章以徐渭、朱耷、吴昌硕等人为例,旨在论证传统中国画家须到中晚年方有成就。 D. 文章结尾批评当下有些人 错误观点,强调重视传统中国画教育,使其发挥更大作用。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学习传统中国画先要观赏、游历大自然,提高个人审美;再学习古人的典籍与智慧,陶冶道德情操。 B. 传统中国画家往往借美好的自然对象来比喻君子之德,其绘画的过程也是君子内心情感的一种表达。 C. 中华美育精神的主体内涵就蕴含在传统中国画之中,努力培育传统中国画家利于弘扬中华美育精神。 D. 传统中国画提倡“欲学作画先学做人”,人品高则艺品高,人品不好的画家注定创作不出好的作品。 【答案】1. D 2. C 3. 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D.“造就传统中国画家并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错误,原文说的是“中国画家不是训练成的,而是养成的”。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C.“旨在论证传统中国画家须到中晚年方有成就”错误,应是旨在论证中国画家“是养成的”,需筑牢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之基。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先要观赏、游历大自然,提高个人审美;再学习古人的典籍与智慧,陶冶道德情操”错误,原文是说“提高个人审美和陶冶道德情操是一体的”,并无先后之分。 C.“中华美育精神的主体内涵就蕴含在传统中国画之中”错误,以偏概全,原文只说“传统中国画中所蕴含的这些美好寄寓,正是中华美育精神的主体内涵”。 D.“人品高则艺品高,人品不好的画家注定创作不出好的作品”错误,说法过于绝对。原文“传统中国画家的培养过程,恰好诠释了中国传统美育思想对人格的塑造”强调的是作画与做人的密切关系。 故选B。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实施10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水平有了持续提升。“十三五”期间新增地方性保护条例37部,非遗保护法律法规体系日趋健全: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体系,认定非遗代表性项目10万余项,认定各级代表性传承人9万多人。截至目前,我国共有4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关名录名册,居世界第一。整个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尊重、保护和传承意识有了质的提升。数据显示,10年来,中央财政每年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从2011年的4 14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8.08亿元,累计77.66亿元。文化和旅游部支持地方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扶贫就业工坊超过2000所,带动项目超过2200个,带动近50万人就业,助力20多万贫围户实现脱贫。 (摘编自郑海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令人瞩目》) 材料二 近年来,随着非遗保护工作的推进,各地对非遗项目申报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但一旦进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工作似乎也就此终结。把非遗项目的数量视为政绩,重申报而轻保护,就会导致非遗项目申报泛化。还有一些基层工作人员,对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做好非遗保护的专业技能,只知组织申报,却不知如何保护。 许多地方对非遗项目的申请是从经济角度出发,更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金字招牌,推进非遗项目产业化,进而拉动经济发展。那些可以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非遗项目,往往存在过度开发的情况,很多非遗项目被“符号化”规模生产,有些甚至被人为改造成其它形式,完全与原生态保护的原则背道而驰,造成消极影响。 很多地方的非遗保护,只注重对遗产本身的稳定性的延续和保护,认为非遗就应该保持“原汁原味”,否则就是破坏,以至于非遗保护出现僵化的现象。一些地方热衷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的建设,展示了大量的实物、图片、视频和文字,但更多是“物的展览”,忽略了与之密切相关的传承人,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博物馆化”。一些地方在非遗创新上走了弯路,把非遗变为精髓尽失的“转基因”产品,弱化甚至异化了传统文化的内涵,实质上就是对非遗项目的破坏和伤害。 (摘编自吴伟珍《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避免三个误区》) 材料三 从根本上看,要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性质、特点、规律出发,从实际出发,制定实施一整套科学的保护规则、标准、方法、机制。这项工作还需要下很大功夫。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口头的、无形的、活态的,要通过文字和音像的记录、整理与编制,才得以“看得到、摸得着”。这就需要我们给每一项已经被列入国家保护范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精确的档案,以制度化体系化运行确保传承保护落实到位。此外,做好保护工作还需要建立切实有效的监督机制。应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依据科学制定的保护标准与规范加强监督。历史和实践都表明,只有建立起一整套科学规范并严格执行的保护传承体系,保护才有保证,发展才有依据。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需要专业人才,没有专业人才就无法做到科学保护传承。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量很大,相比较而言人才远远不足。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要深刻认识人才的重要性,加大人才培养力度。这就需要加强学科建设,积极培育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高度责任感的人才。有学科优势的大学可以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等课程,大力培养一支奋发有为的保护传承生力军。应当认识到,有计划地、源源不断地培养这方面的人才,不仅能满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事业的需要,还能建设一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骨干力量。
展开余下试题(摘编自冯骥才《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今,我国不仅颁布实施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也出台不少地方性保护条例,这有助于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水平。 B. 目前我国已建立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体系,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关名录名册的非遗项目数量居世界第一。 C. 中央财政10年来投入巨额非遗保护经费;文化和旅游部也大力支持地方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扶贫就业工坊,脱贫成效显著。 D. 近年来,各地都非常热衷于申报非遗项目,把非遗项目数量当作政绩,一旦申报成功,保护工作便随之终结,导致申报泛化。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近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就令人瞩目,不但法律法规体系日趋健全,而且整个社会对非遗的尊重、保护和传承意识有了质的提升。 B.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进行原生态保护,保持其“原汁原味”,不能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对其过度开发,甚至将其人为改造成其它形式。 C. 相对于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而言,培养非遗传承人更加重要;相对于实物、图片、视频和文字而言,非遗项目的文化内涵更有价值。 D. 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通过文字和音像的记录、整理与编制才能“看得到、摸得着”,只要为其建立精确的档案就可将保护传承落实到位。 6. 未来,我国应如何搞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请结合材料二、三概括说明。 【答案】4. D 5. A 6. ①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自觉避免各种误区;②建立一整套科学规范并严格执行的保护传承体系;③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形成一支保护传承生力军。(意思对即可)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D.“保护工作便随之终结”说法错误,材料二说的是“保护工作似乎也就此终结”。 故选D。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B.“必须……保持其‘原汁原味’”不正确。由材料二可知,“认为非遗就应该保持‘原汁原味’,否则就是破坏”是一种僵化的现象,是不提倡的。 C.“更加重要”于文无据。“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培养非遗传承人”均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手段,并未比较谁更重要。文中只是说“一些地方热衷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的建设,展示了大量的实物、图片、视频和文字……忽略了与之密切相关的传承人”的做法不恰当。 D.“只要为其建立精确的档案就可将保护传承落实到位”错,原文的表述是“这就需要我们给每一项已经被列入国家保护范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精确的档案,以制度化体系化运行确保传承保护落实到位”,“只要……就……”说法过于绝对。 故选A。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解答本题要回归材料,从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作答。 依据材料二“各地对非遗项目申报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但一旦进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工作似乎也就此终结。把非遗项目的数量视为政绩,重申报而轻保护,就会导致非遗项目申报泛化”“还有一些基层工作人员,对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做好非遗保护的专业技能,只知组织申报,却不知如何保护”“许多地方对非遗项目的申请是从经济角度出发,更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金字招牌,推进非遗项目产业化,进而拉动经济发展”“那些可以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非遗项目,往往存在过度开发的情况,很多非遗项目被‘符号化’规模生产,有些甚至被人为改造成其它形式,完全与原生态保护的原则背道而驰,造成消极影响”可知,对待非遗的保护传承工作,很多地方和工作人员有错误的思想和理解,致使保护工作有漏洞,因此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自觉避免各种误区; 依据材料三“这就需要我们给每一项已经被列入国家保护范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精确的档案,以制度化体系化运行确保传承保护落实到位。此外,做好保护工作还需要建立切实有效的监督机制。应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依据科学制定的保护标准与规范加强监督。历史和实践都表明,只有建立起一整套科学规范并严格执行的保护传承体系,保护才有保证,发展才有依据”可知,要建立一整套科学规范并严格执行的保护传承体系,才能有效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 依据材料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需要专业人才,没有专业人才就无法做到科学保护传承。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量很大,相比较而言人才远远不足。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要深刻认识人才的重要性,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可知,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形成一支保护传承生力军。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祖父瓷 张建春 那年冬天,雪特别大,迷迷茫茫地封了门。天黑下来,祖父去收门,见场地下沿,有一个黑黑的影子躺在地下,在雪地里特别戳眼,祖父冒雪走向前去,是一个倒卧的人。 祖父并不吃惊,那年头饿殍不鲜见。祖父还是低下身子,用冻得麻木的手探了探倒卧人的鼻息。还有口气!这倒让祖父大吃一惊。 祖父一把拖起了倒卧的人,向家门拽去。雪地上留下了一道深深的犁痕。 不用说是饿坏了。祖母看了祖父一眼,再望了眼倒卧的人,忙去缸里抓米,先抓一把,想了想,又添了一把,赶紧生火熬米汤,火在灶洞里急急地舔。祖父也忙,忙着把倒卧的人抱起,平放在床上,不忘给他盖上家中唯一的一床薄絮。 米汤熬好了,祖父撬开倒卧人的牙关,祖母把米汤一勺勺倒进他的口中。倒卧的人喉结蠕动,一碗米汤灌下去,倒卧的人长长嘘了一口气,哦——醒了。 祖父和祖母互望了一眼,他们也饥肠辘辘,但还是会心地笑了。 倒卧的人开口了:我叫羊,多谢了! 祖父回了句:哦,羊朋友。再也没有一句多余的话。 羊朋友摸摸周身,把手指向门外。祖父明白了,走进黑了的雪地,拎回了一个蓝花布包袱。羊朋友一把搂进了怀里,搂得紧紧的。 羊朋友在祖父家住了三天,祖母还是天天熬米汤,一顿,两把米,先紧了羊朋友吃。朋友也不客气,一口气喝一碗,再一口气喝一碗。喝完了,再紧紧搂着包袱。 第四天早展,羊朋友不见了,门口的雪地上的脚印深深地通向了大路。 羊朋友走了,祖父发现堂屋的桌子上多了个青花瓷瓶。祖父早发现,羊朋友搂着的包袱里是个瓷瓶。 瓷瓶留下了,蓝花的包袱带走了。 祖父望着雪地,野外一片白茫茫,不见个尽头。瓷瓶戳在桌子上,冷冷地泛着光亮。 祖父自言自语;放这吧,存着,存着呢。祖父年轻时走南闯北,知道青花瓷瓶的分量。祖父也因此指望着羊朋友回头。 羊朋友没有再回头,一年,两年,三年,五年……不在了? 能吃饱饭了。祖父开始谋划,将家中的土墙草顶的房子翻建了,这是祖父的一个梦想。 没钱,去不远的山砍荒草,一担荒草能卖上八角钱。祖父思谋,砍上几个冬天,或许能攒上买瓦的钱。 瓦买了一堆,就差砖的钱了。不可预料的是祖父吐血了,再也砍不动荒草、挑不动荒草了。 还是冬天,一个人进了祖父的门。说想买祖父手中的青花瓷瓶,开口出价五百元。祖父把青花瓷瓶从旮旯里取出,灰积了一层,擦干净了,还是清朗明丽。祖父心中算了一笔账,五百元是六百多担荒草,足能盖三大间一砖到顶的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