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汇区2022届高三语文考前评估试卷 一 积累应用 l0分 1. 按要求填空。 ⑴忧心烈烈,________。(《诗经•小雅•采薇》) ⑵__________,巴山夜雨涨秋池。( )《夜雨寄北》) ⑶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诗句与陶渊明《饮酒》的“________,________”两句意思相近。 【答案】 ①. 载饥载渴 ②. 君问归期未有期 ③. 李商隐 ④. 此中有真意 ⑤. 欲辨已忘言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有:“载”“真”“辨”“已”。 2. 按要求选择。 (1)下列诗句不合适写在高中毕业纪念册上赠别同学的一项是( ) A.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B.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C. 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孟郊《游子诗) D. 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佚名《箜篌谣》) (2)填入下列语段的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当我们为“机器换人”而欢呼时,也决不能忘记人工智能的终极意义在于“造福于人”。有人说,谁掌握了人工智能,谁就掌握了未来。这句话有道理但不完整。准确地说, , 。 A. 能掌握未来的,是那些掌握了人工智能且“造福于人”的人。 B. 谁掌握了人工智能又能“造福于人”,才能掌握未来。 C. 能掌握人工智能又能“造福于人”,才能拥有未来。 D. 谁掌握了人工智能并“造福于人”,谁才掌握了未来。 【答案】(1)C (2)D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得体的能力。 A.句意:不要担心前方的路上没有知己,普天之下还有谁不知道您呢?表达对同学的祝福之意,符合“赠别”这一情境。 B.句意:只要有知心朋友,四海之内不觉遥远。即便在天涯海角,感觉就像近邻一样。表达情感之相通永恒,可以穿越时间、空间,符合“赠别”这一情境。 C.句意:萱草长在母亲堂前的石阶上,在外漂泊的游子行走天涯。表达慈母思儿、游子念亲的情感,不符合同学赠别这一情境。 D.句意:知心朋友比骨肉之亲还要亲。表达情感之深厚。符合同学赠别这一情境。 故选C。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衔接连贯的能力。 从句式对称一致的角度来看,此处补写两句应与前面“谁掌握了人工智能,谁就掌握了未来”结构一致,应使用“谁掌握了……谁……”的句式,这就排除ABC。 故选D。 二 阅读 70分 (一)(16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艺术家与匠人 叶廷芳 ①同样一件作品,可以出之艺术家之手,也可以是匠人的作为。但彼此的价值含量或艺术品位往往大相径庭。因为艺术家的天性是创造,而匠人的习性是重复。创造凭借的是想象,而重复则是模式的照搬。 ②艺术想象是一种智慧能量的消耗。那些不同凡响的石破天惊之作,皆出于那些智慧过人的艺术家之手。它们所透露的审美信息和艺术韵味总是让人知其奥妙,却妙不可言。自古以来虽有无数的人画过女人的微笑,却只有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让人折服不已,谈论不尽。究其奥秘,盖因它的作者是个多才多艺、学识渊博的“巨人”。他的大脑不仅属于绘画,还属于天文地理数理化,这些综合的成分使他的大脑成了经年多汁的“泡菜坛子”,从那里面出来的菜都是鲜美的!难怪古罗马建筑学家维特鲁威要求建筑师掌握了十一门知识,其中有的知识门类看起来与建筑毫不相关,如医学、心理学等,实际上它们是彼此关联、相互作用的。大脑“灵犀”里有了多种元素的储备,就容易“触类旁通”或融会贯通;有时则经过糅合发酵,酝酿出某种未曾有过的“香醇”,一种艺术中“有意味”的韵致,这就是作品中“灵气”的体现。
浏览完整试题③凡是有灵气的作品是不可模仿的,原创的美是不可重复的。这是匠人的局限,尤其是中国匠人的局限。中国与欧洲不同,她的知识和技术传授方式自古以来就不是采用集群性、规模性的学校教育,而是依靠师徒传授制度。这种制度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徒弟一般只能就地求师,很少有选择的可能性;他只许跟着师傅依样画葫芦,不敢越雷池半步。师傅只能教他自己懂得的那点手艺,最后还得留一手;他没有横向联系,不知道现今这一行的最高水平在哪里;更谈不上学习其他门类的知识,离上述维特鲁威要求的相差何止十万八千里!自负的师傅还往往坐井观天,让徒弟“高山仰止”。在这种桎梏下,一个人即便有某种创造的天性,在徒弟阶段多半就被扼杀了!于是,陈陈相因,不断重复前人,也不断重复自己,成了匠人的习性,也成为他们的宿命。只有个别的天才人物才有可能成为例外。这也许可称为中国的“匠文化”。 ④与中国封建社会的顽固性相适应,中国的“匠文化”是非常强大的。中国旧时代的知识分子尤其是技术人员从来没有享受过现代意义上的“家”的地位。例如,我们有举世无双的木构建筑,但“鲁班”们从来没有改变过“工匠”的身份;我们有过杰出的表演艺术家,他们却从来没有改变过“戏子”的地位;我们也不乏世界一流的美术家,他们照样被称为“画匠”!这种培养匠人与贬低杰出人物的“匠文化”的长期延续,造成了我国艺术家相当普遍的“匠人心态”,其主要特征是创造意识薄弱,习惯于承袭前人,仿效他人,重复自己;不敢超越,不敢反叛,从而窒息了自己的创造灵气,增添了创作中的匠气。须知,灵气乃是艺术个性的灵魂,而匠气则是平庸的同义语。纵览我国的艺术史,具有这种匠人心态的艺术家和带有匠气的作品何其多也! ⑤正是这种被动性的匠人心态,我们的艺术史少有更新换代的变革,主要表现为缓慢的、渐进式的发展。其实,更新换代才是艺术发展的规律,而反叛则是这种变革的动力。一位现代意识觉醒了的艺术家这样说:“传承是一种美德,反叛是我的责任”。这两句话看起来似乎互相矛盾,其实是一致的:传承并不在于传统的形式和风格,而在于前人的创造精神。而真正传承了这种精神的,从艺术史上看,无不见之于那些敢于反传统的人之中。事实上,正是那些反传统的人才开了新思潮的先河,从而丰富并发展了传统。只要回顾一下现代主义思潮兴起以来美术中的毕加索、音乐中的勋伯格、舞蹈中的邓肯、建筑中的高迪以及文学中的卡夫卡就足以说明问题了。从世界范围看,现代的文学、艺术家都以重复为忌、为耻,每一件创作都必须是独一无二的“这一个”,否则你就有可能沦为“匠人”的危险。 3. 第③段中的“高山仰止”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 4. 对第②段列举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事例意图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强调原创画作“蒙娜丽莎”的微笑让人知其奥妙而难以言传。 B. 说明《蒙娜丽莎》画作因出自“巨人”之手而让人折服不已。 C. 揭示多种知识门类 糅合发酵对艺术创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D. 表明艺术作品酝酿时间越长、创作灵感越新鲜就越有生命力。 5. 下列对于中国“匠文化”形成原因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没能采用集群性、规模性的学校教育制度。 B. 中国沿袭千年的“陈陈相因”师徒传授制。 C. 习惯承袭前人、重复自己窒息了创造灵气。 D. 缺乏尊重艺术创造人才的文化传统与氛围。 6. 下列对文章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①段提出文章讨论的对象,总领全文。 B. 第②③段对比阐述了艺术家与匠人的不同。 C. 第④段承接上文分析中国匠文化及其特征。 D. 第⑤段总括了上文,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7. 以《红楼梦》或艺术史上一个例子,阐释第⑤段画线句的观点。 【答案】3. 把师傅的手艺看作是某一行的最高水平 4. C 5. A 6. B 7. 示例1:画家张大千主张“师古而不泥古”,他在继承传统的设色方法基础上创作出了具有浓丽、新奇风格的泼墨泼彩山水画,从构图、笔墨、色彩等方面让人耳目一新,被画坛赞为“当代世界第一大画家”,这是对张大千“反叛”精神与艺术成就的高度评价。 示例2:以《红楼梦》这部章回小说的创作为例,小说在承续传统章回小说的基础上(比如传承《三国演义》等小说回目的评价和叙事功能)有创新,创新之处既有双线交织的构思,又不以扁平性格符号化人物,而是在情节推进中塑造人物丰富、变化的品性,在人性的真实、典型和主旨的超越上独树一帜。 【解析】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 结合“自负的师傅还往往坐井观天,让徒弟‘高山仰止’”分析“高山”使用了比喻,指高水平,“仰”的意思是仰望,强调徒弟对师傅的态度——敬仰钦佩,再结合上文“师傅只能教他自己懂得的那点手艺,最后还得留一手;他没有横向联系,不知道现今这一行的最高水平在哪里”分析,得出答案:徒弟把师傅的手艺看作是某一行的最高水平,其实师傅未必是高水平。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作者观点态度并分析论点和论据的能力。 A.“……微笑让人知其奥妙而难以言传”错,原文信息是“它们(石破天惊之作)所透露的审美信息和艺术韵味总是让人知其奥妙,却妙不可言”,可见选项张冠李戴偷换概念。 B.“因出自‘巨人’之手”错,原文信息是“究其奥秘,盖因它的作者是个多才多艺、学识渊博的‘巨人’。他的大脑不仅属于绘画,还属于天文地理数理化,这些综合的成分使他的大脑成了经年多汁的‘泡菜坛子’,从那里面出来的菜都是鲜美的!”,比喻突出了“多才多艺、学识渊博”的重要性,选项遗漏了修饰限制成分,扩大了范围。 D.“表明艺术作品酝酿时间越长……”错,原文信息是“他的大脑不仅属于绘画,还属于天文地理数理化,这些综合的成分使他的大脑成了经年多汁的‘泡菜坛子’,从那里面出来的菜都是鲜美的!……大脑‘灵犀’里有了多种元素的储备,就容易‘触类旁通’或融会贯通;有时则经过糅合发酵,酝酿出某种未曾有过的‘香醇’,一种艺术中‘有意味’的韵致,这就是作品中‘灵气’的体现”,可见选项表述遗漏了“储备多”,曲解文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