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完整试题⑦历史上,有“江南第一家”之称的义门郑氏,其《郑氏家规》被视为古代家规典范。该家规对违反规定的行为制定了具体的惩戒措施,即便是一家之长,违背规定也不能例外。该家规还特地要求入仕为官的子弟“须奉公勤政,毋蹈贪黩”,规定了义学的设置等相关事项,十分重视对子弟的教育。正因此,郑氏一门在家规的约束下,取得了突出的治家成效,屡屡受到表彰,其家规也影响深远,为后来的家规或提供了直接或间接的借鉴。 (摘编自王永祥《家教传承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历史经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家庭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家训,家训多由文人士大夫等社会精英所著,一般在训主家庭内部施教,其他家庭不得抄袭。 B. 《颜氏家训》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家训专著,由南北朝文人颜之推所著,直到清代才因为王钺的大力推崇而得以广泛流传。 C. “不学礼,无以立”,如果一个人个体处世的言行合乎家礼的要求,那么在婚、丧、祭等重大事宜仪式化上也合乎礼仪。 D. “家法必遵国宪”,家规的制定者将社会价值观念、法律、道德融入其中,客观上家规具有促进家庭成员社会化的作用。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总说部分讲家庭教育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分说部分则从家训、家礼、家规三个角度加以论述。 B. 文章二、三两段围绕家训的特点,探讨了家训进德修业的理念、知行结合的方法、重教崇化的诉求对主流价值观社会化的促进作用问题。 C. 文章在论证过程中选用《颜氏家训》《朱子家礼》《郑氏家规》作为典型的事实论据,以其在家教中巨大的影响力进行论证,颇具说服力。 D. 文章从历史出发,旨在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为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提供有益借鉴,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家训、家礼、家规不仅对古人治家有帮助,对古代基层社会治理起到了有益的作用;而且在当今社会,乃至未来的社会治理中都会有积极作用。 B. 遵行家礼既是个人教养的体现,也有助于夯实人伦亲情;千千万万个家庭遵行家礼,能起到化民成俗的作用,有助于形成文明向上的社会风气。 C. 家规是家族中受过主流价值观教育熏陶的精英人物制定的,因此他们将社会主流价值观融入家规当中,影响所及细致入微,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D. 家规能直接对违反家规者进行惩戒,如《白鹿原》中白嘉轩对儿子白孝文的惩处;家规有着社会主流价值观所不能企及的下潜作用,二者互补。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2021年4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副部长乐玉成接受了美联社大中华区新闻总监森次健(Ken Teizo Moritsugu)的专访。 森:非常感谢您百忙中接受美联社的专访。现在中美关系正值关键时期,我们的观众和我本人都非常期待听到您如何评价21世纪的美中关系。 乐:很高兴接受你的采访。世界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美关系事关重大。对话总比对抗好,对话可以增进相互了解和信任,为合作创造条件。中美之间竞争难以避免,但应该是你追我赶的良性竞争,而不是你死我活的恶性竞争。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 森:下周美国将主办气候变化峰会,我们也听到拜登政府有些强硬表态,美方希望中国在气变问题上作出更多承诺,您是否能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乐:中美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有过密切合作。奥巴马政府时期,两国为推动达成《巴黎协定》作出重要贡献。特朗普政府退出了协定,严重干扰国际社会的努力。拜登总统宣布美国回来了,回来了就要加倍努力弥补“退群”造成的损失。有些国家要求我们把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时限再提前,这不现实。在应对气变方面,中国就好比是小学生,而美国和有关发达国家已经是中学生了,要求他们同时毕业,这是拔苗助长嘛。中国将继续秉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为全球减排行动作出更大贡献。 森:关于人权问题,拜登政府在涉疆、涉港方面有很多声音,美中之间也有很多言论交锋。美中将如何弥合分歧? 乐:中美两国历史文化背景不同,有分歧是正常的。但不能把分歧点变成冲突点,更不能以此干涉他国内政,好为人师,当教师爷。 人权的内涵很丰富,就是在美国,不同的族群也有不同诉求。被警察“跪杀”的弗洛伊德的诉求是“我要呼吸”,非裔人的诉求是“黑人的命也是命”,亚裔人的诉求是免于伤害、恐惧和歧视。人权有一定的普遍性,但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实践。就说抗疫,中国政府坚持生命至上的理念,将武汉封城76天,却被指责违反人权;而有人愿意以死亡几十万人的代价来维护其所谓自由与人权的价值观,我们无话可说。 美国以“人权高于主权”的口号对叙利亚、利比亚等国进行干预,号称“阿拉伯之春”。十年过去了,我们看不到“春天”,有的只是战乱、饥饿和难民。现在美欧一些国家又制裁中国新疆企业,“理由”是“强迫劳动”,“种族灭绝”。他们先扣帽子,发起制裁,然后再去找证据,这不是典型的有罪推定吗?用新疆棉农的话说,“新疆的棉花是白的,但是制造谣言、对中国搞制裁的人的心是黑的”。 森:在新疆问题上,美国越来越不信任中国,似乎联合国也不能无障碍地去新疆参访。如何让世界、让美国相信“无强迫劳动”是真实的? 乐:美国不相信我们说的话,因为他心里有鬼,他搞的是有罪推定。当年,美国凭一袋洗衣粉就入侵伊拉克,用一个摆拍视频就干涉叙利亚,给地区带来深重灾难。“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新疆是开放的,我们欢迎到新疆访问、考察,但是不能来进行所谓的“调查”。就像朋友来家里做客,我们欢迎,但如果到我家来翻箱倒柜,挖地三尺,要找所谓的“犯罪证据”,我当然不欢迎。你也没有这个资格来调查,谁给你这个权力? 森:下面说南海问题,我想问中国和美国的海军或者海警船能否同时在南海存在?美方的军舰在这里存在了很长时间,中方是否认为美方必须离开南海?
展开余下试题乐:南海在中国的家门口,而美国不远万里频繁地开着军舰、战机,带着武器跑到南海来干什么?南海本来风平浪静,偏偏美国不断地在这里炫耀武力,兴风作浪,制造事端。至于美国能不能来南海?我给你打个比方,你家门口的路通常行人可以来来往往,但是如果有人在你家门口拿着武器耀武扬威,秀肌肉,甚至还向你家里窥探张望,长期逗留不走,那就是一种挑衅、骚扰和威胁,当然遭到坚决反对。所以关键是在这里干什么,而不是能不能来。 森:随着世界形势发生的变化,今天您愿意跟我们分享新的外交政策或思路的转变吗? 乐:在结束今天的采访前,我想与你分享四点体会和感受。 第一,中国未来发展前景看好。中国将更加开放,为世界各国提供更多发展机遇,更大的市场选择和更加广阔的合作前景。 第二,中国外交主张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第三,中美关系要拨乱反正。中国不是美国的对手,更不是敌人,而是美国的抗疫队友和发展伙伴。 最后,想对你们记者提一点希望。你们应该学习你们的前辈——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我希望你们都成为新时代的斯诺,多深入了解中国,把一个真实的中国和中国共产党展现给世界。谢谢。 (摘编自“新华网”,责任编辑:王萌萌)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世界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作为全球两个最大的经济体,21世纪的中美关系应该是你追我赶的良性竞争,而不是你死我活的恶性竞争;合则两利,斗则俱伤。 B. 中美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方面应当密切合作,但中国只能秉持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为全球减排行动作出更大贡献;因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不可相提并论。 C. 虽然人权有一定的普遍性,但由于历史文化背景等不同,人权的内涵也不尽相同;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族群有不同的人权诉求,也有不同的实践;不可“当教师爷”。 D. 美国喊着“人权高于主权”的口号,抱着有罪推定的逻辑,已经把叙利亚、利比亚搞得灾难深重;而今天又用这一套来搞乱新疆,遏制中国,整得中国没有“春天”。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美联社大中华区新闻总监森次健作为采访者,关心新世纪新的格局下中美双方的国际关系以及中国的外交政策;就人权问题,全球气候问题,南海问题进行了深度采访。 B. 作为被采访的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乐玉成,欣然接受了美联社森次健的采访,不卑不亢,有理有据,有宏观论述有微观分析,充分展示了大国外交的相互尊重和公平正义。 C. 中国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已经绘制了中国未来30年和60年国家发展的宏伟蓝图;中国虽然是发展中国家,但力求务实,不同于美国政府的指手画脚。 D. 乐玉成表示中国的外交主张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提供更多发展机遇;在中美关系上强调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并希望记者向埃德加·斯诺学习。 6. 在这次采访中,乐玉成的分析回答可谓深入浅出,形象生动。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6分)
展开余下试题B. 小说善于运用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如“德国人丢烟盒”可见“外来户”环保意识差,“马索把山羊胡子的末稍放进嘴里去吸吮”可见当地农人不讲卫生。 C. 马索讲的故事中,巴黎人最后离开乡村;是因观光客们来到普罗旺斯,置地购房,哄抬房价,破坏了这里的原始生态环境,困扰了农人生存,而被赶走。 D. 马索给“我”讲述的故事中,那个设计让公鸡“赶走”巴黎人的农夫,在愿望实现后,把公鸡做成了美味醉鸡以此庆祝,实际是农夫对巴黎人的一种嘲讽。 8. 作品开头是从哪两个角度描写马索打木桩的情境的,这体现了马索当时怎样的心理?(6分)
9. 小说中马索讲述了农夫的故事,请结合全文分析其有何作用?(6分)
二、古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 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 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 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汉孝文帝。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昂太傅,因家于齐焉。 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 太史公曰:老子所贵道,虚无,因应变化于无为,故著书辞称微妙难识。庄子散道德,放论,要亦归之自然。申子卑卑,施之于名实。韩子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其极惨礉少恩。皆原于道德之意,而老子深远矣。 (节选自《史记·老庄申韩列传》) 10.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姓氏,表明家族的字。姓和氏本有分别,姓起源于女系,氏起源于男系;秦汉以后,姓氏合一,通称姓或兼称姓氏。 B.名字,人的称号。古人不仅有名,而且有字,旧说古时婴儿出生三个月后由父亲命名,男子冠礼女子笄礼时取字。 C.玄孙,直系亲属称谓之一。刑法灭九族,一说,包括高祖、曾祖、祖父、父亲、自己、儿子、孙子、玄孙、曾孙。 D.孝文,谥号。谥号是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给予或褒或贬或明的称号,汉孝文帝刘恒是亲尝汤药的二十四孝之一。 1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老子其人史载不详。老子生卒年月不详,甚至“道家的老子”是谁,说法都不一。 B. 老子修为不同凡响。从圣人孔子向老子问礼,孔子在弟子面前对老子的评价可见。 C. 老子著述博大精深。应函谷关关令尹喜之请,老子作哲学著作《道德经》上下篇。 D. 老子是一个隐君子。主张无为而治,主政者自己清心寡欲,则百姓自然正直守义。 12. 把文中加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3分) 译文: (2)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5分) 译文: 13.司马迁为什么把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庄子和法家的代表人物申不害、韩非子放在一起写?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4~15题。 蚕 妇 杜荀鹤 粉色全无饥色加,岂知人世有荣华。 年年道我蚕辛苦,底事①浑身着苎麻。 蚕 妇 来鹄 晓夕采桑多苦辛,好花时节不闲身。 若教解爱②繁华事,冻杀黄金屋里人。 【注】①底事:为什么。②解爱:了解喜爱。 14.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杜诗首句用衬托的手法描写了蚕妇养蚕的辛苦,朴实浅显,形象直观。 B. 杜诗后两句揭示了蚕妇受到的残酷剥削,批判了统治阶级的不劳而获。 C. 来诗前两句用“晓夕采桑”四字,叙述了蚕妇工作时间长、劳碌无暇。 D. 来诗后两句意为如果蚕妇们也去赏花,那么小姐太太们就只能被冻死。 15. 比较赏析这两首《蚕妇》诗的后两句表情达意技巧的差异。(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