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阅读:115  2022-06-17
标签: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5]
《赤壁赋》挖空训练教师版语文试题
五莲一中2019级高三语文课内文言文复习导学案(3)教师版
编制人:岳成坤 审核人:高三语文组 使用时间:第三周
第3课 赤壁赋
【学习目标】
1、背诵全文,并默写。2、理解、落实关键字句,积累文化常识。
【学习过程】
一、课前检测
1.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文末所说的“好古文”,点出李蟠的文章爱好,而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
2.《荀子•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踮起脚极目远望,也“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3.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春花秋月之外,“小楼昨夜又东风”也是勾起作者故国之思的景象;而“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则是作者无尽愁绪的形象描绘。
4.杜牧在《阿房宫赋》的结尾处感叹道,如果六国爱护自己的百姓,就足以抵抗秦国,紧接着说:“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5.杜牧《阿房宫赋》中以“一肌一容,尽态极妍”描写阿房宫宫人的美丽,她们伫立远眺,盼望皇帝临幸。
6.在《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提到自己的种树经验时谦虚地说,自己的树之所以种得好,原因在于:“ 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
7.作者认为,世人不能准确说明石钟山得命又来的原因是“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
8.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离骚》文章的内容虽然细小但含义却极弘大,所举的事例虽然浅近但意义却很深远的两句是“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
二、重点实词释义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通常指农历每月十六日),苏子与客泛舟游(游玩)于赤壁之下。清风徐(缓缓)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劝请)客,诵明月之诗,歌(吟咏)窈窕之章。少焉(一会儿),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指白茫茫的水汽)横(笼罩)江,水光接天。纵(放任,任凭)一苇之所如( 往,去 ),凌(越过 )万顷之( 的 )茫然(旷远的样子)。浩浩乎如冯(“凭”,乘)虚(太空)御风,而( 却 )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飞升成仙)而登仙。
于是( 在那时 )饮酒乐甚,扣舷而( 表修饰 )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逆流而上 )流光。渺渺兮予(我的)怀,望(眺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 依,循 )歌而和( 伴奏 )之。其(代指箫)声呜呜然,如( 像 )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 声音婉转悠长 ),不绝如缕(细丝)。舞( 使……起舞 )幽壑(深谷)之潜蛟,泣( 使……落泪 )孤舟之嫠妇( 寡妇 )
苏子愀( 容色改变的样子 )然,正( 整理 )襟危( 端正 )坐而问客曰:“何为其(曲调)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不是)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 “缭”,盘绕、围绕 ),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被 )周郎者乎?方(当)其破荆州,下(攻占)江陵,顺流而东( 名作动,东下 )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斟酒)临江,横槊(长矛)赋诗,固(本来 )一世之雄也,而今安( 哪里 )在哉?况吾与子渔( 捕鱼 )樵( 打柴 )于江渚之上,侣( 以……为伴侣 )鱼虾而友( 以……为朋友 )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劝、请 )。寄( 寄居)蜉蝣于天地,渺( 小 )沧海之一粟( 米粒 )。哀吾生之须臾(短暂),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一下子,很轻易地)得,托遗响于悲风。”


浏览完整试题苏子曰:“客亦知(理解)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 水 ),而未尝往也;盈(满)虚(缺)者如彼( 月亮 ),而卒( 终究 )莫(没有)消长也。盖将(表示假设)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 否定词前,加强语气 )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 假如 )非吾之所有,虽( 即使 )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无人 )禁,用之不竭(完,穷尽 )。是( 这 )造物者(自然界 )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享有、 享受 )。”
客喜而笑,洗盏更(再)酌。肴核既(已经)尽,杯盘狼藉( 凌乱)。相与枕藉乎( 在 )舟中,不知东方之既( 已经 )白(明亮)。
三、易写错字填空,并翻译句子
1、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翻译:举起酒杯劝客人饮酒,吟咏《诗经•陈风•月出》一诗。一会儿,月亮从东山上升起,在斗宿和牛宿之间徘徊。
2、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翻译:任凭小船漂去,越过那茫茫的江面。多么辽阔啊,像是凌空驾风而行,不知将停留在何处;多么飘逸啊,好像脱离尘世,升入仙境。
3、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翻译:箫声呜呜,像是怨恨又像是思慕,像是哭泣又像是倾诉,尾声细弱而婉转悠长,如同不断的细丝。
4、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翻译:使深谷中的蛟龙听了起舞,使独坐孤舟的寡妇听了落泪。
5、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翻译: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山水环绕,一片苍翠,这不是曹孟德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
6、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翻译:本来是一代的英雄啊,可如今又在哪里呢?
7、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翻译:何况我同你在江边捕鱼打柴,以鱼虾为伴,与麋鹿为友。
8、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翻译:希望同仙人一起遨游,与明月一起长存。我知道这是不可能轻易得到的,因而只能把这箫声寄托在悲凉的秋风中。
9、(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翻译:只有这江上的清风和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到了就成为声音,眼睛看到了就成为色彩,怎样获取它们也无人禁止,怎样使用它们也不会用完,这是自然界无穷无尽的宝藏,而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
四、情境式名句默写巩固练习
1.苏轼在《赤壁赋》中概括了曹操军队在攻破荆州顺流而下时的军容盛状的句子是“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2.在《赤壁赋》中,苏轼以“酾酒临江, 横槊赋诗”两句形象地描绘出了曹操率领军队攻破荆州之后顺流而下时能文能武、志得意满的一代英雄形象。
3.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
4.苏轼在《赤壁赋》中以月亮作比,描写世间万物变化的规律的句子是“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5.苏轼在《赤壁赋》中面对浩浩荡荡、奔流不息的长江,吹洞箫的客人由此发出人生短暂感慨的句子是“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 ”。
6.(2019年高考全国卷Ⅱ)苏轼在《赤壁赋》中以“余音袅袅,不绝如缕”两句,写出了婉转悠长、延绵不尽的乐声之美。
7.(2018年高考全国卷Ⅱ)苏轼《赤壁赋》中描写明月初升的句子是“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
8.(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Ⅲ)在《赤壁赋》的开头,苏轼写自己与朋友泛舟赤壁之上,朗诵《诗经•陈风》中的《月出》篇,即文中所谓“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
9.苏轼在《赤壁赋》中以“余音袅袅,不绝如缕”两句形容箫声的美妙动听,如细丝般回旋不止,给人以美的享受。
10.苏轼在《赤壁赋》中形容乐声的悲伤感人,以“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两句侧面写出了箫声超强的感染力。
五、《赤壁赋》自主检测:
1.苏轼在《赤壁赋》中写江上水汽弥漫,江水无边无际和远方天际相接的句子是“ , ”。
2.苏轼在《赤壁赋》中概括了曹操军队在攻破荆州顺流而下时的军容盛状的句子是“ , ”。
3.苏轼在《赤壁赋》中用高超的手法侧面描写箫声悲凉的句子是“ , ”。
4.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 , ”。
5.苏轼在《赤壁赋》中写清风与明月可尽情享用,无人禁止,无穷无尽的句子是“ , ”。
6.苏轼在《赤壁赋》中写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句子是“ , ”。
7.苏轼在《赤壁赋》中写作者引吭高歌,吟诵古代咏月的诗歌的句子是“ , ”。
8.苏轼在《赤壁赋》中描绘秋江的爽朗和澄清,也恰好体现作者怡然自得的心境的句子是“ , ”。
9.苏轼在《赤壁赋》中以月亮作比,描写世间万物变化的规律的句子是“ , ”。
10.苏轼在《赤壁赋》中从不变的角度描述人与万物的关系的句子是“ , ”。
11.苏轼在《赤壁赋》中告诉我们别人的东西虽小也不能占有的道理的句子是“ , ”。
12.苏轼在《赤壁赋》中面对浩浩荡荡、奔流不息的长江,吹洞箫的客人由此发出人生短暂感慨的句子是“ , ”。
13.苏轼在《赤壁赋》中写自己与友人于扁舟中举杯共饮的句子是“ , ”。
14.苏轼在《赤壁赋》中描写自己行舟的感觉,像身上长了翅膀的句子是“ , ”。
15.苏轼在《赤壁赋》中“ , ”生动表现了作者任由小船飘荡于广阔江面的潇洒惬意。
【参考答案】1.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 2.舳舻千里 旌旗蔽空 3.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4.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5.取之无禁 用之不竭 6.挟飞仙以遨游 抱明月而长终 7.诵明月之诗 歌窈窕之章 8.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 9.盈虚者如彼 而卒莫消长也 10.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11.苟非吾之所有 虽一毫而莫取 12.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 13.驾一叶之扁舟 举匏樽以相属 14.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羽化而登仙 15.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


展开余下试题六、本课需要积累的文化常识






七、本课易错字词积累(每个写三遍)



五莲一中2019级高三语文课内文言文复习导学案(3)学生版
编制人:岳成坤 审核人:高三语文组 使用时间:第三周
第3课 赤壁赋
【学习目标】
1、背诵全文,并默写。2、理解、落实关键字句,积累文化常识。
【学习过程】
一、课前检测
1.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文末所说的“ ”,点出李蟠的文章爱好,而
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
2.《荀子•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 ”,踮起脚极目远望,也“ ”。
3.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春花秋月之外,“ ”也是勾起作者故国之思的景象;而“ ”则是作者无尽愁绪的形象描绘。
4.杜牧在《阿房宫赋》的结尾处感叹道,如果六国爱护自己的百姓,就足以抵抗秦国,紧接着说:“ , , ?”
5.杜牧《阿房宫赋》中以“ , ”描写阿房宫宫人的美丽,她们伫立远眺,盼望皇帝临幸。
6.在《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提到自己的种树经验时谦虚地说,自己的树之所以种得好,原因在于:“ , ”。
7.作者认为,世人不能准确说明石钟山得命又来的原因是“ , ”。
8.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离骚》文章的内容虽然细小但含义却极弘大,所举的事例虽然浅近但意义却很深远的两句是“ , ”。
二、重点实词释义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苏子与客泛舟游( )于赤壁之下。清风徐( )来,水波不兴。举酒属( )客,诵明月之诗,歌( )窈窕之章。少焉(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 )横( )江,水光接天。纵( )一苇之所如( ),凌( )万顷之( )茫然( )。浩浩乎如冯( )虚( )御风,而( )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 )而登仙。
于是( )饮酒乐甚,扣舷而( )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 )流光。渺渺兮予( )怀,望( )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 )歌而和( )之。其( )声呜呜然,如( )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 ),不绝如缕( )。舞( )幽壑( )之潜蛟,泣( )孤舟之嫠妇( )。
苏子愀( )然,正( )襟危( )坐而问客曰:“何为其( )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 )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 ),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 )周郎者乎?方( )其破荆州,下( )江陵,顺流而东( )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斟酒)临江,横槊(长矛)赋诗,固( )一世之雄也,而今安( )在哉?况吾与子渔( )樵( )于江渚之上,侣( )鱼虾而友( )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 )蜉蝣于天地,渺( )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 )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 )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 ),而未尝往也;盈( )虚( )者如彼( ),而卒( )莫( )消长也。盖将( )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 )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 )非吾之所有,虽( )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 )禁,用之不竭( )。是( )造物者( )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
客喜而笑,洗盏更( )酌。肴核既( )尽,杯盘狼藉( )。相与枕藉乎( )舟中,不知东方之既( )白( )。
三、易写错字填空,并翻译句子
1、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 )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翻译:

2、纵一苇之所如,凌万( )之茫然。浩浩乎如( )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翻译:
3、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 ),不绝如缕。
翻译:
4、舞幽( )之潜蛟,泣孤舟之( )妇。
翻译:
5、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 ),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翻译:
6、( )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翻译:
7、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 )鹿。
翻译:
8、挟飞仙以( )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 )得,托遗响于悲风。
翻译:

9、( )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翻译:

四、情境式名句默写巩固练习
1.苏轼在《赤壁赋》中概括了曹操军队在攻破荆州顺流而下时的军容盛状的句子是“ ,
”。
2.在《赤壁赋》中,苏轼以“ , ”两句形象地描绘出了曹操率领军队攻破荆州之后顺流而下时能文能武、志得意满的一代英雄形象。


展开余下试题3.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 , ”。
4.苏轼在《赤壁赋》中以月亮作比,描写世间万物变化的规律的句子是“ ,
”。
5.苏轼在《赤壁赋》中面对浩浩荡荡、奔流不息的长江,吹洞箫的客人由此发出人生短暂感慨的句子是“ , ”。
6.(2019年高考全国卷Ⅱ)苏轼在《赤壁赋》中以“ , ”两句,写出了婉转悠长、延绵不尽的乐声之美。
7.(2018年高考全国卷Ⅱ)苏轼《赤壁赋》中描写明月初升的句子是“ ,
”。
8.(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Ⅲ)在《赤壁赋》的开头,苏轼写自己与朋友泛舟赤壁之上,朗诵《诗经•陈风》中的《月出》篇,即文中所谓“ , ”。
9.苏轼在《赤壁赋》中以“ , ”两句形容箫声的美妙动听,如细丝般回旋不止,给人以美的享受。
10.苏轼在《赤壁赋》中形容乐声的悲伤感人,以“ , ”两句侧面写出了箫声超强的感染力。
五、《赤壁赋》自主检测:
1.苏轼在《赤壁赋》中写江上水汽弥漫,江水无边无际和远方天际相接的句子是“ , ”。
2.苏轼在《赤壁赋》中概括了曹操军队在攻破荆州顺流而下时的军容盛状的句子是“ , ”。
3.苏轼在《赤壁赋》中用高超的手法侧面描写箫声悲凉的句子是“ , ”。
4.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 , ”。
5.苏轼在《赤壁赋》中写清风与明月可尽情享用,无人禁止,无穷无尽的句子是“ , ”。
6.苏轼在《赤壁赋》中写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句子是“ , ”。
7.苏轼在《赤壁赋》中写作者引吭高歌,吟诵古代咏月的诗歌的句子是“ , ”。
8.苏轼在《赤壁赋》中描绘秋江的爽朗和澄清,也恰好体现作者怡然自得的心境的句子是“ , ”。
9.苏轼在《赤壁赋》中以月亮作比,描写世间万物变化的规律的句子是“ , ”。
10.苏轼在《赤壁赋》中从不变的角度描述人与万物的关系的句子是“ , ”。
11.苏轼在《赤壁赋》中告诉我们别人的东西虽小也不能占有的道理的句子是“ , ”。
12.苏轼在《赤壁赋》中面对浩浩荡荡、奔流不息的长江,吹洞箫的客人由此发出人生短暂感慨的句子是“ , ”。
13.苏轼在《赤壁赋》中写自己与友人于扁舟中举杯共饮的句子是“ , ”。
14.苏轼在《赤壁赋》中描写自己行舟的感觉,像身上长了翅膀的句子是“ , ”。
15.苏轼在《赤壁赋》中“ , ”生动表现了作者任由小船飘荡于广阔江面的潇洒惬意。
六、本课需要积累的文化常识





七、本课易错字词积累(每个写三遍)
标签: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相关:关于“赤壁赋》挖”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