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206  2022-09-09
标签: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06]
天一大联考顶尖计划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天一大联考
“顶尖计划”2023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考试
语文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土,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尚书》中,“天”已不是人所不能认识的东西,反而是人能认识它,并在行动中达到自己的目的。到了与《尚书》不同的《周易》及先秦诸子出现后,天人观的内涵才实现了人文理性的转向。这其中以孔子为首的儒家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是先秦时期的主要流派,基本上奠定了中国传统思想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涵。孔子的“吾道一以贯之”,老子的“道法自然”,庄子的“道数将为天下裂”,三人都在言说“道”,可见那时“道”已经成为当时思想的主题。
《老子》讲:“道可道,非常道。”这里的道,老子认为是不可以命名的,也即无法用概念来加以界定的,一旦给它强行取了名字,那就不是“道”了。也就是说,“道”是不可以用概念来确切把握的,天不再是最高的存在,而是要师法道,即“天法道”。由此,天成为从属于道的范畴,从而获得了形而上的哲学意义。
可以说先秦诸子思想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本面貌。这一时期,先秦诸子纷纷提出了自己的“道”,用以沟通天人,摆脱原始巫术和传统天命观的束缚,促进了人性的觉醒。而由此形成的“天人”关系被视作一种新的“天人合一”,“道”正式成为中华文化传统的思想主题和核心范畴,一切都要以“道”为本源依据和最终旨归。而由于这种“道”是祛魅后的形而上的范畴,使得中国传统的天人关系实现了人文的转向,而且心成了沟通天人、物我的媒介。
无论是哪一种思想,天人关系一直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问题,其发展确实是经过原始宗教的信仰阶段而逐步发展到形而上的理性层面。经过先秦诸子的改造,天基本上脱去了其神秘外衣,呈现出更多人文理性的色彩。
但不论是具有神秘意义的天,还是自然意义上的天,都是人类赖以生存并指导人事活动的依据,其最终目的都是明吉凶顺人事。在这种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比象(比拟象征)”思维,就被赋予了更多政治伦理层面的内涵。因此,虽然“比象”思维的对象还是天地,但经过先秦诸子的创造性阐释,这时所“比象”的天地的内涵、意义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转化为哲学上具有本体意义的天。
当然,经过改造,天的内涵已经有了很大变化,具有了强烈的人文理性的色彩,但依然没有完全摆脱主宰之天的影子。中国“}匕象”思维的形成,是在原始思维基础上的更高层面的发展。中国原始巫术在神秘形态下固有的直观性,使“比象”思维保留了巫术的形象性、想象性等特征,使“象”具有了超越的形上意义,使得象在后来可以与“道”“德”“心”等联系起来,逐渐祛除了神秘色彩,获得了形而上的理性内涵。
统而观之,“比象”思维强调直感,依赖于事物的具体形象,注重想象作用的发挥,同时又不脱离理性思维。此外,随着先秦诸子百家提出“道”“德”“心”等概念范畴,天逐渐演变为一种道德之天和自然之天。由此出发,“比象”天地逐渐实现了人文理性的转向,从而获得了哲学、政治、伦理等层面更广泛的意涵。这种转变深刻地影响到了“比象”思维的内在结构,使“比象”思维呈现出中华文明思维方式的典型特征——“比道”。


浏览完整试题(摘编自王海龙《“比象”探源-“比象”与道》)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虽然先秦诸子都提出了自己的“道”,但只有老子提出的“道法自然”才真正改变了之前的天人关系。
B.“比象”是一种强调直感的思维,因为被赋予了更多政治伦理内涵而使天地的内涵等发生明显变化。
C.“比象”思维是在原始思维基础上的更高发展,保留了巫术的特征,让“象”具有了超越的形上意义。
D.“象”与诸子百家的“道”“德”“心”等概念联系后,“比象”天地获得了哲学、政治、伦理等层面更广泛的意涵。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列举《尚书》《周易》等对“天”的认识,是为了论证先秦诸子对“天”的认识与此不同。
B.文章引用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是从“道”内涵深刻的角度诠释老子对“道”的理解。
C.在证明先秦诸子思想奠定中华文明的基本面貌时,文章从“道”人手,讨论天人关系的变化。
D.文章在讨论不脱离具象和理性的“比象”思维时,注重分析先秦诸子对天的内涵的理解。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尚书》中,先民们已经能够全面认识“天”的特征,并能在行动中达到自己的目的。
B.经过先秦诸子的改造,“天”基本被祛除了神秘的原始宗教因素,天人观的内涵呈现出更多的人文理性色彩。
C.具有神秘意义的天和自然意义的天的内涵经改造有了理性特征,从而不再作为先民指导人事活动的依据。
D.道让“比象”从原始巫术和传统天命观逐渐转为人文理性,并使“比道”成为中华文明思维方式的典型特征。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人体不同脏器之间的酸碱度存在极大差异,比如胃液呈强酸性,pH值在1.5。2之间;胰液属于强碱性,pH值可达8.8;小肠液也属于碱性,pH值在7.2-7.8之间。虽然各脏器之间酸碱度差异巨大,但分泌的消化液和食物发生作用以后,酸碱度都会发生一些不同变化,不管其变化如何,进入血液以后,都会被分解成pH值为7.35—7.45的弱碱性,不会也不可能出现酸性体质。
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明确规定,生活饮用水的pH值范围为6.5—8.5,这就意味着国家允许生活饮用水6.5~7.0的微酸性。对正常人来说没必要刻意选择弱碱水,只要水质符合国家标准,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要求,每天保证饮水1200毫升,照样能起到润肠通便的作用,满足人体需要。
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报告显示,至今还没发现饮用水pH值的大小与人体健康有直接关系。在人类300多万年的进化过程中,从饮用天然水、井水到自来水,pH值都在6.5—8.5之间。日本著名长寿之乡秋田县八森潭饮用水的pH值为6.39,明显是弱酸性,可是根本没有影响这里的长寿记录;美国人平均每天每人喝2瓶可乐,碳酸饮料pH值为4左右,明显是酸性饮料,但是,美国人并没有因此都成为“酸性体质”。
弱碱水通过食管首先到达胃部,pH值高达1.5—2的胃液一下子就会把它中和,并迅速使之变成“酸水”。专家认为,现代都市人的一些亚健康状态,主要是来源于不良的生活习惯和不合理的膳食结构,加之工作、生活中压力过大,缺乏体育锻炼等。
(摘编自谭敦民《弱碱水真的是健康水吗?》)
材料二:
从国内标准来看,在我国发布的《饮料通则》中,将饮料分为11类。有一类是包装饮用水,包括饮用天然矿泉水、饮用纯净水、其他类型饮用水。“其他类型饮用水”中又包括饮用天然泉水、饮用天然水和其他饮用水。显然,碱性水并不在分类中。
早在几年前,专家已经就弱碱性水能改善体质进行辟谣。饮水的最大功能是补充我们体内缺失的水分,只要饮用足够的水,就能对预防慢性病起到一定作用,至于水的酸碱度,不需要关注太多。人体对酸碱度有自身调节,不会因喝水而改变。
专家表示,碱性水不能替代药物,对于痛风或者是胃酸过多的患者来说,碳酸氢钠是有一定的作用,但弱碱性水里碳酸氢钠的含量少之又少,每天需要喝够7~15升的量,才能勉强够一日碳酸氢钠的处方剂量。此外,饮用水的功能是补充体内水分,对调节体质没有任何作用。
(摘编自张鑫《碱性水能“改体质”?背后藏高价生意经》)
材料三:
国家高级食品检验师、食品安全科普专家王思露表示,“酸碱体质论”从科学角度讲,并不成立,在真正医学的专有名词术语当中根本没有这个概念,人的身体由各个部位构成,各个部位的酸碱程度也不一样,没有任何科学依据支持饮用碱性水就能够改变人体的pH值。
王思露表示,的确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人体的酸碱性质,或是偏向会出现一些改变,比如在一些疾病的困扰下,可能会产生更多的酸,但是在这些疾病状态下,单纯凭借食用碱性食物是不可能控制酸中毒的,恰恰相反,人体本身就有一个自我酸碱调节的体系,有能力将食物代谢后的酸碱物质和自身生理活动产生的酸碱物质进行自由调节。因疾病而导致酸碱失衡,寄希望于食物饮品来改变病症的做法不可取,“食品就是食品,它跟药品不一样,它不存在任何的疗效”。
由此,王思露认为,市面上各种各样不同概念的碱性水,检测时确实是碱性,但其实是水企特意营造的概念,食用后对身体也并无好处,从营养及现代医学角度而言,不推荐消费者过分迷恋和推崇。相比之下,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经消茵杀毒的自来水在煮沸晾温后,其安全性和合理性更高。
北京安贞医院体检科副主任医师于汶在患者询问“长期喝碱性水的危害”时答复称,碱性水其实是一种理化表征和水的种类,与水本身是否经过电解处理,或是水中的物质是天然的还是添加的,都没有直接关系,所以饮用水还是要饮用符合卫生标准的水。人体体质的酸碱性和饮用水的酸碱性是没有关系的。相反,长期饮用碱性水,会加重胃肠道负担,导致肠胃功能紊乱,甚至消化不良,长期喝碱性水也会增加肾脏排碱的负担。
(摘编自《“碱性水神话”死灰复燃喝什么水更健康?》)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展开余下试题A.材料一从世卫组织研究报告、日本八森潭长寿村饮用弱酸性水等角度说明饮用水的pH值大小与人体健康无直接关系。
B.人体饮水的最大功能是补充人体体内缺失的水分,而不是向人体补充所谓的酸、碱等物质,这是许多科学人士的共识。
C.材料三主要通过王思露的观点和于汶答复患者的咨询等内容说明弱碱水能改变人的体质是错误的。
D.于汶认为长期饮用碱性水会给人体造成胃肠道负担、肾脏排碱负担等,并由此得出身体正常的人不要喝碱性水的结论。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体各脏器的酸碱度各有不同,但通过脏器分泌的消化液和食物发生作用后,会使人体酸碱度发生明显变化。
B.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允许饮用水呈微酸性说明人体需要微酸性水,这也说明人不需要刻意饮用弱碱水。
C.王思露分析弱碱水不能改变人体pH值的观点,与材料一表述的人体体质特点、人体脏器酸碱度不同等观点一致。
D.王思露对比了弱碱水和把经过消菌杀毒的自来水煮沸晾温的水后,认为弱碱水对人体没有好处并且安全性也低。
6.某些水企对弱碱水能改善人的酸性体质的宣传,为何是错误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青稞军团之剑叶旗叶
祁建青
①青稞【注】作物“剑叶”“旗叶”的字面含义,使得习以为常的庄稼与农事活动,平添几分军事意味。满目的“剑”与“旗”,茂盛静谧的广阔田野,仿佛立时兵马涌动杀声四起。尤以“剑”字表征是锋利,寒光烁目,“杀伤力”无比。依字典,唯一释义锁定“古代兵器”,直指青铜或铁;“旗”字更一展快意张扬,凝聚众团队意愿的图腾标志,一呼百应。此二字与“叶”组合,口念目读,毫不牵强突兀,反觉精当,不免心生佩服。如此,农田里的枝枝叶叶摇身变换,既犀利锋锐,又飘扬飘逸,古今成败的劳动付出和军旅征战意义叠加,指望的就是这样的旗,以及剑,缺一不可。
②也挺纳闷,这两个熠熠生辉的名词,《汉语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均无收录。“旗叶”没有,“剑叶”也没有。幸而翻找《辞海》有。“剑”字词目有“剑叶:亦称旗叶、止叶”。但《辞海》“旗”字词目里,“旗叶”一词无。不该有的忽略,今后修订中可否考虑补上?
③剑叶,小麦、大麦分蘖到最后那片叶子,长于顶端如立剑一般,故谓之。不过,这只是表象表意。实质是,剑叶包裹涵养着母穗穗朵,这片叶子功能责任实在大了去了。致命环节处,倍加提防、呵护为上。它应当像剑,而且就是剑,一把锋利、意念顽强、飕飕作响、指向精确的剑。以“旗”接“剑”,意义形态转折,实非“旗”一字莫属。植物界不存在不值得敬畏的生命,一草一木皆为先锋。庄稼也开一种花,“穗状花序”其貌不扬,已褪去那种花团锦簇。庄稼一生,原先也可以花团锦簇?嗯,它们是告别鲜花,由剑叶变旗叶的庄稼,它们只需要旗帜,只需要从胜利走向胜利。
④“剑叶”“旗叶”,值得拿来炫耀。有名分的庄稼,仍需响亮的标榜。这属于人类的德行还报。“民以食为天”,“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古今主张,坚定不移。相比,“饭食既是营养又是良药”,经验厘清,左右服人;一句“食不言寝不语”关切日常,偏重仪表、吃相与教养养成,实则体现了对于饭食的尊重和激赏。
⑤同一片叶子的两张金名片,递过来古今粮食的安全理念。时序阶段,性状更迭,见微知著良知一贯。旗叶,哪怕有些残破,它也是一面旗,真正的旗。一语中的,你看青稞的旗叶,到最后临了,大多已显残破。
⑥青稞弯翘的剑叶,更如弯刀。高原大气象,雪线风透骨,烈日溅火星,青稞豪横拔剑出刀。宝刀刀刃,宝剑剑锋,时常磨砺且擦拭一新。唯见青稞,比小麦宽的叶子,比水稻墨绿的叶子,一天到晚明光锃亮,百日千里,纤尘灰土,不落不染。
⑦高原草原,青稞军团,劲旅一支,兵贵神速。山地行军路上,马儿萧萧、旗儿飘飘。它们在冬春之季擂鼓布阵。用整个夏天展开攻防和冲锋。发起冲刺在秋天。很早就有人精准定位,这是一场战争。灾荒、劫掠、瘟疫,不见硝烟的战争;病痛、创伤、死亡,流血不止的战争。这场战争打了很久很久。战术招式,保持古典,以及古典才有的不败经典。那是一种古金属冶炼工艺锻造、锤炼的兵器与武艺,符合现代人审美,一向魂牵梦绕,屡屡切中下怀——好一个今非昔比的陆战野战,年年必有一战。好一个“只有军令状,没有免战牌”。好一个“马放南山刀枪入库”。偃旗息鼓,是入冬以后的事儿。现在,理论上说,一株株青稞最后伤痕累累,是一个个倒下又爬起的兵;实际看来,所谓旷日持久的战役战斗,常态之下,却是一片风和日丽。每次硝烟散尽,谦谦君子兮归来,化干戈为玉帛,还是那一身老军装,一身褪绿洗白泛黄的老军装。收获完成时,忽而反应过来:面前的它们,个个已是身经百战.且分不清谁是士兵、谁是将军。
⑧一个本该守住的秘密可以说破:青稞为家传自留种。耕种管理全程既为产粮消费,也为育种繁殖。收获新粮,好中见优,选种留种头等大事。全部稞麦都是乡亲们的最爱,都可以成为种子。但是不,那长成出落上佳的,才是心头之肉,才有幸被留作种子。高原上的孤本,百病不侵刀枪不入,越活越蓬勃,越生越标致、出众,皆因始终有一个自己的剑叶,有一个自己的旗叶。
⑨由根须到枝节到顶端,那才是美妙的巅峰落脚开花处。早先的智慧思维对于事物的涉猎覆盖,几乎没有盲点,遥遥领先。已有的认知还要不断深入阐释。要潜心复读复习,知识是常新的,“你可以躺在知识上睡大觉”。知识的恩赐只给予渴求的灵魂,你可以笃定一心,不停重复这一项劳作。麦田里劳动生产的诗意范例,拔剑披荆斩棘,举旗高歌猛进。成长和成熟的过程与意义,约略也是剑为始而旗为终。
(节选自《青稞肖像画》,有删改)
【注】青稞:大麦的一种,产于高寒地带。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①段照应标题直接写“剑叶”“旗叶”,但没有解释两个词的意思,这样行文能引发读者阅读兴趣,体现出文章的神秘色彩。
B.文章写辞典很少收录”剑叶”“旗叶”,体现出作者对两个词语很少被辞典收录的遗憾,及对“剑叶”“旗叶”的赞美,并引出下文对两个词语的诠释。
C.《辞海》说“剑叶”“旗叶”是同义词,但作者却说二者不同,特别是“以‘旗’接‘剑”’句,表明青稞的“剑叶”长出之后再长出“旗叶”。
D.文章较为详细地介绍青稞留种问题,体现了劳动者对种子的重视,也体现出一代代青稞都是优中选优,并以此赞美种植在高原上的青稞旺盛的生命力量。
8.第⑦段画横线的语句在语言方面有哪些具体特色?(6分)
答:
9.文章为何要把“剑叶”“旗叶”两个词语与军事联系起来?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晋太史屠黍见晋之乱、晋公之骄而无德义也,以其图法归周。周威公见而问焉,曰:“天下之国孰先亡?”对曰:“晋先亡。”威公问其故,对曰:“臣比在晋也,不敢直言,示晋公以天妖,日月星辰之行多以不当,曰:‘是何能为?’又示以人事多不义,百姓皆郁怨,曰:‘是何能伤?’又示以邻国不服,贤良不举,曰:‘是何能害?’如是,是不知所以亡也。故臣日晋先亡也。”居三年,晋果亡。威公又见屠黍而问焉,曰:“孰次之?”对曰:“中山次之。”威公问其故,对曰:“中山之俗,以昼为夜,以夜继日,淫昏康乐,歌谣好悲,其主不知恶,此亡国之风也。臣故曰中山次之。”居二年,中山果亡。威公又见屠黍而问焉,曰:“孰次之?”屠黍不对。威公固问焉,对曰:“君次之。”威公乃惧。求国之长者,得义莳、田邑而礼之,得史鳞、赵骈以为谏臣,去苛令三十九物,以告屠黍。对曰:“其尚终君之身乎!”曰:“臣闻之:国之兴也,天遗之贤人与极言之士;国之亡也,天遗之乱人与善谀之士。”威公薨,肂【注】,九月不得葬,周乃分为二。故有道者之言也,不可不重也。


展开余下试题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为不善亦然。白圭之中山,中山之王欲留之,白圭固辞,乘舆而去。又之齐,齐王欲留之仕,又辞而去。人问其故,曰:“之二国者皆将亡。所学有五尽。何谓五尽?曰:莫之必,则信尽矣;莫之誉,则名尽矣;莫之爱,则亲尽矣;行者无粮、居者无食,则财尽矣;不能用人、又不能自用,则功尽矣。国有此五者,无幸必亡。中山、齐皆当此。”若使中山之王与齐王闻五尽而更之,则必不亡矣。其患不闻虽闻之又不信然则人主之务在乎善听而已矣夫五割而与赵悉起而距军乎济上未有益也是弃其所以存,而造其所以亡也。
(节选自《吕氏春秋·先识览》)
【注】肂(sì):棺柩暂葬路旁。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其患不闻/虽闻之又不信然/则人主之务在乎/善听而已矣/夫五割而与赵/悉起而距军乎济上/未有益也/
B.其患不闻/虽闻之又不信然/则人主之务/在乎善听而已矣/夫五割而与/赵悉起而距军乎济上/未有益也/
C.其患不闻/虽闻之又不信/然则人主之务在乎/善听而已矣/夫五割而与/赵悉起而距军乎济上/未有益也/
D.其患不闻/虽闻之又不信/然则入主之务/在乎善听而已矣/夫五割而与赵/悉起而距军乎济上/未有益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臣比在晋也”和“比得软脚病”(《祭十二郎文》)中的“比”字含义相同。
B.“歌谣好悲,其主不知恶”和“敏而好学”(《论语》)中的“好”字含义相同。
C.“而礼之”和“设九宾礼于廷”(《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礼”字含义不同。
D.“则信尽矣”和“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曹刿论战》)中的“信”字含义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屠黍认为天下诸侯中,晋国先灭亡是因为晋君不能听取臣子的劝谏,就是听到天象运行不符合规律、人事处理不符合道义造成百姓怨恨的信息也不以为然。
B.周威公礼贤下士,多次询问屠黍关于国家的事情,认为屠黍是有道之人,便听从他的建议去访求国中德高望重的人才,并废除了国家中很多苛刻的法令等。
C.白圭到中山国、齐国时,中山国和齐国的君主都挽留他,但他都坚决离开,原因是他认为这两个国家都出现了五种不好现象,国家必定灭亡。
D.文章列举相关的事例,是证明有道者由于忠言不被采纳,预见国家必然灭亡而先离去,其目的在于从反面论证君主求贤、知贤、任贤的重要性。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晋太史屠黍见晋之乱、晋公之骄而无德义也,以其图法归周。
译文:
(2)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野兴①
陆游
小雨迎藜杖,微风入葛巾。
宁甘结袜②系,不作拜车尘③。
施药乡邻喜,忘机鸟雀驯。
家山又初夏,好在不赀身。
【注】①诗歌写于诗人被罢官多年的晚年时期。②结袜:《.史记·张释之传》记载:“王生尝召居廷中,三公九卿尽会立。王生老人,日:吾袜解。顾谓张廷尉:‘为我结袜!’释之跪而结之。”王生:处士,谓有德才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③拜车尘:《晋书·潘岳传》记载:“岳谄事贾谧,每候其出,辄望尘而拜。”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中“藜杖”“葛巾”与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中的“竹杖芒鞋”“蓑”在塑造人物形象上的作用相同。
B.诗歌以自叙的口吻,述说诗人在微风细雨之中,身背药囊,四处为乡邻施药、治病的情景。
C.“忘机鸟雀驯”借写山间与世无争的鸟雀明确表达诗人即便去官多年但依然希望被朝廷重用的理想。
D.“初夏”写诗人给百姓看病的季节,但诗人认为自己不是高贵的人,所以并不害怕天气热。
15.作为诗歌“诗眼”的第二联,除了使用典故,还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和诗人对人生怎样的深刻理解?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作者出于对李蟠尊师的赞赏,而写下这篇文章赠给他。
(2)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客”看到苏子“愀然”后描述二人坐船、饮酒的美好状态。
(3)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我们要像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样高瞻远瞩,不惧眼前困局。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在湖南澧县鸡叫城遗址被发掘,除了出土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的残破的榫卯木结构外,我们很少在其他遗址上出现类似的榫卯技术。这使一些人怀疑那是一个孤例,而鸡叫城遗址出土的这些榫卯结构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白。
在世界建筑史上,中国人有一项技术是①_____________的,那就是不用一颗钉子,就能使两个分离的木质物件紧密咬合的技术一榫卯技术。什么是榫卯技术呢?这是一种用特定结构形式实现木与木相连接的技术,其中凸出部分为“榫”,又叫“榫头”,凹进部分为“卯”,也叫“卯眼”。这种技术无需一颗铁钉,更不用胶水,就可以使凹凸部分②_____________。
中国人掌握榫卯技术最早可以追溯到什么时候呢?据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文物来看,中国人早在7000年之前就已经掌握了榫卯技术,这里出土的许多建筑木构件上凿卯带榫,尤其是发明使用了燕尾榫、带销钉孔的榫和企口板,是③_____________发现的最早的榫卯结构。
17.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答:
18.结合材料,为中国建筑的榫卯技术下一个合适的定义。要求:不超过55个字。(4分)
中国建筑的榫卯技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标签: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天一大联考”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0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