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阅读:58  2022-10-09
标签: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8]
202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语言综合运用题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语言综合运用题
(一)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不久,党中央就突出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在贫困的老乡能不能脱贫”,承诺“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拉开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的序幕。高三某班正在开展“精准扶贫我参与”语言综合运用活动,请你积极参加。
(1)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请围绕活动主题,在下列甲、乙两条宣传语中任选其一,仿照上句,补写下句。
甲:精准精确精到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坚定信念跟党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脱贫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奋斗的起点。请你根据脱贫项目示例,再为老百姓脱贫致富支两招。
示例一:发展养殖业
示例二:打造农家乐
招数一:___________________
招数二: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两则材料,请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
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材料二:
带领乡亲们历时7年在绝壁上凿出一条通向外界道路的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党支部书记毛相林说:“山凿一尺宽一尺,路修一丈长一丈,就算我们这一代人穷十年苦十年,也一定要让下辈人过上好日子。”身残志坚的昆明市乌龙镇芭蕉箐小组村民张顺东说:“我们虽然残疾了,但我们精神上不残,我们还有脑和手,去想去做。”贫困群众的精神世界在脱贫攻坚中得到充实升华,信心更坚,脑子更活,心气更足。
你的探究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们村扶贫工作队李队长正 召开脱贫群众科技致富动员会,邀你参加并请你在大会上作一个即席讲话。
【答案】(1) 甲示例:扶贫扶智扶到人或真帮真扶真到人; 上句二示例:精准脱贫奔小康或脱贫致富感党恩等。
(2)示例:修通致富路 架设连心桥 建设科技屋 发展乡村游
(3)示例: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决定性胜利,脱贫群众精神风貌焕然一新,增添了自立自强的信心和勇气。
(4)注意称呼(尊敬的李队长、各位父老乡亲),内容要围绕“科技致富”来讲,结束语“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紧扣“简明、连贯、得体”。
【解析】
(1)考查拟写宣传标语的能力。解答时,首先要明确宣传标语拟写要求,所拟写内容必须符合宣传对象的特点:简洁、响亮。同时注意与例句字数一致,句式一致。
示例:甲,扶贫扶志扶到人;乙,脱贫致富奔小康。
(2)考查列举脱贫项目,要求根据脱贫项目示例,再为老百姓脱贫致富支两招。要仿照示例,根据实际情况作答,切实可行。
示例:发展特色游、推广互联网、拓宽销售路。
(3)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解答时,全面把握材料内容,抓住重点语句进行分析概括。
通过材料一中“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 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的内容可概括为:我国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人间奇迹;
通过材料二中“贫困群众的精神世界在脱贫攻坚中得到充实升华,信心更坚,脑子更活,心气更足”的内容可概括为:贫困群众的精神世界得到充实升华,增强了继续创造美好生活的信心。


浏览完整试题(4)考查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解答时,要围绕“脱贫群众科技致富动员”的语境,要注意称呼(尊敬的李队长、各位父老乡亲),内容要围绕“科技致富”来讲,结束语“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语言要简明、连贯、得体。
示例:
尊敬的李队长、各位父老乡亲:首先感谢党和国家的精准扶贫政策的开展,为我们开辟了科技致富的道路。也感谢扶贫工作队在李队长的带领下,精准到户,扶贫到人,与我们大家同甘共苦,兢兢业业,舍己为人,感谢你们的无私付出。最后我希望大家在国家政策的引领下,在扶贫工作队的带领下,运用科技知识,早日脱贫致富。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二)
“自强不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之一。学校将开展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语言综合运用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内涵我诠释】
(1)请分别概括下面诗句所揭示的自强不息的内涵。(句式不限)
①志向坚定,奋斗不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②_________________——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③_________________——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活动我策划】
(2)你班响应学校号召,将开展一次演讲比赛,请你完善活动环节。
●赛前准备
①个人搜集资料,撰写演讲稿;
②小组比赛,推荐选手;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场比赛
①选手依序上场,发表演讲;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获奖选手发表感言,评委点评。
【答案】(1)历经磨难,坚韧顽强(答成“坚韧刚毅、执著坚守”也可) 任重道远,求索不止(答成“不畏艰难,积极进取”也可)
(2)示例一:推选主持人,撰写串词,安排演讲顺序。
示例二:推选评委,设计奖项,制定评选细则。
(3)示例:评出奖项(或等级),公布结果。
【解析】
(1)本题考查对诗句主题的概括。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句意是“经历了无数的磨难和打击仍身骨坚劲,任凭你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寒的西北风”,由此可以总结出“历经磨难,坚韧顽强”或“坚韧刚毅、执著坚守”。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句意是“尽管道路又窄又长无边无际,但我仍然要努力寻找心中的目标”,由此可以总结出“任重道远,求索不止”或“不畏艰难,积极进取”。
(2)本题考查活动准备。根据“小组比赛,推荐选手”可知“已经经过小组角逐,并且推荐出了决赛选手”,那么下一项的准备必然是“评委或主持人”方面的准备,因此可以总结为“邀请评委,制定评选规则”或“遴选主持人,安排串词”。
(3)本题考查活动设计。根据“选手依序上场,发表演讲”,可知比赛开始,选手开始演讲;根据“获奖选手发表感言,评委点评”可知比赛结束,选手获奖。那么中间环节必然 “测算分数,公布获奖结果”等内容,故可以概括为“测算分数,公布结果”。
(三)
复兴学校开展“君子自强不息”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小亮同学将在班会上做一次主题发言,下面是他准备的发言稿的部分内容,请你帮助他补充、修改。
“自强不息”出自《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之句。但是,我相信,早在《周易》成书之前,人类便孕育了自强不息的精神。它在神农栉风沐雨尝百草的艰辛中生根;在大禹走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与大自然的搏斗中【甲】________________;在人类那一次次的钻木中开花。中华民族代代传承的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千百年来感动了多少人,【乙】________________,又成就了多少人!我相信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也会被世世代代传承下去,为后人所推崇。
【丙】近代中国史同时也是一部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抗争史和觉醒史。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中华民族陷入亡国的绝境,就在这最危险的时刻,中国军民奋起反击,抵御外侮,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血洗了中华民族百余年来的民族耻辱。倘若没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岂能如此?
①在【甲】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②请你仿照前后句子 格式,在文中【乙】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句子,使【乙】句与前后两个句子构成排比。
③【丙】处画线句子有语病,请你修改。
④请你搜集两句体现“自强不息”的名言分享给要参加演讲的同学。
(2)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自强不息的精神在深度和广度方面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为了弘扬社会主旋律,发挥青年正能量,共青团中央和全国学联主办,中国青年报报社和中国高校传媒联盟承办了寻访“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活动,如图是活动的标志,请有条理地说明该标志的内容。

【答案】(1)①抽穗②鼓舞了多少人。③“抗争史”与“觉醒史”对调④示例: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韧不拔之志。(意思对即可)
(2)“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志由青年大学生头像、火炬等元素共同组成,形似一个活泼跳跃的五角星。青年大学生头像呈火炬状,昂首向前,寓意着“自强之星”作为青年模范,像火焰一样传递正能量,展示了中国大学生拼搏奋进、自强不息的精神面貌和时代形象。(意思对即可)
【解析】
(1)①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
结合【甲】处的前后文“它在神农栉风沐雨尝百草的艰辛中生根”“在人类那一次次的钻木中开花”可知,“生根”和“开花”是植物生长的不同阶段,处于这两者之间的阶段便是抽穗。
②本题考查仿写。结合【乙】处前后文“感动了多少人”“又成就了多少人”可知,此处应填写的句子结构为:两个字的动词+了多少人。这两个字的动词应体现出积极向上的力量”,因此可以是“鼓舞”“激励”等,即“鼓舞了多少人”或“激励了多少人”。
③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结合划线句“近代中国史同时也是一部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抗争史和觉醒史”可知,本句的语病是语序不当,应将“觉醒史”和“抗争史”互换位置。
④本题考查名言的收集。收集的名言体现“自强不息”即可。
例如:男儿千年志,吾生未有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展开余下试题(2)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作答此类题,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1)观察画面,弄清画面的构成要素。(2)抓住特征,客观描述画面。(3)注意说明顺序。
本题根据题干的提示可知,这是“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的标志。通过认真观察,该图标由图形、文字和字母组成,主体部分是一个由青年大学生头像变形而成的五角星。下边是“中国大学生”和“自强之星”九个汉字和“中国大学生”的英文。五角星的右边青年大学生的头像呈火炬状,头像展现昂首向前的姿态,这寓意为“自强之星”是青年模范,火焰代表这力量和热情,用它作为青年大学生的头像寓意青少年像火焰一样传递正能量,这与“自强”二字凸显出的精神相照应,进一步展示了中国大学生的自谦不息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
(四)
班级开展以“自强不息”为话题的演讲活动,请你参加。
(1)9月25日,一袭红裙的孟晚舟女士乘坐中国政府包机抵达深圳机场。正如孟晚舟所说的,没有强大的祖国,就没有她今天的自由。祖国永远是每一位中国公民的坚强后盾。
班级准备以此为契机举行主题演讲比赛。请你为演讲比赛确定主题词。
(2)小滨同学想以《少年志当存高远》为题写一篇演讲稿,他就选材问题邀请你参加组内讨论。
小滨:我搜集了两则材料:一个是周恩来少年时勤奋苦学,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故事,另一个是南宋诗人陆游临终仍想收复失地的故事。大家觉得我的演讲稿中用哪一个材料更合适呢?
小晶:我认为用周恩来的故事更合适。
小舒:我不同意小晶的观点,我觉得陆游的故事更好。
组长:大家在发表意见的时候除了要明确观点,还要说出一点依据。下面请你来说说。
你:________________
(3)小亮同学与大家分享了《艾青诗选》中他最喜欢的诗句,你读后深受感染,就仿写了两句用在自己的演讲稿中。
即使我们只是一根火柴,也要在关键时刻有一次闪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示例:①放飞青春梦想②我的“中国梦”③志当存高远④不可知难而退(答出一个即可)
(2)我认为周恩来的故事更适合(我同意小晶的看法)。因为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体现了年少立志,为国家民族的命运努力自强的精神;而陆游的故事首先在发生时间上与“少年”不符,其次在行为上更多的体现为个人美好愿望与期待,与立志无关。
(3) 即使我们是一朵云彩 也要为人间奉献甘霖(即使我们只是一汪浅水,也可以让风尘仆仆的旅人消渴解乏)
【解析】
(1)本题考查拟写演讲主题词。
材料反映的是孟晚舟女士在中国政府的帮助下,回到祖国的怀抱,并发文感叹祖国的强大,感谢祖国的帮助。由“没有强大的祖国,就没有她今天的自由”“祖国永远是每一位中国公民的坚强后盾”等语句可见,国家对个人给予了莫大的支持和帮助,强大的国家是人民最大的靠山和底气。据此可拟写为:为祖国强大奉献青春。或其他有关“自强不息”的主题词皆可。
(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
首先要有明确的观点,其次能结合材料的意思,来说明与立志的关系。周恩来的故事更合适。原因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革命前辈周恩来在少年时代立下的宏伟志向,表现了为国家和民族而奋斗终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契合《少年志当存高远》演讲稿的内容;而陆游欲收复失地,是在临终时美好愿望,体现不出“志向”,且年龄也与“少年”不符。答题时扣住这两点说明理由即可。
(3)本题考查句子仿写。
例句由两分句构成,注意它们之间的意义关联,按照句式“即使我们只是一……,也要……”仿写即可。
示例:即使我们只是一棵小草,也要为人间奉献一片新绿。
(五)
学校九(1)班将于本周二(11月16日)下午3点,在班内举办以“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班会,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盛情邀约】李明同学写给语文老师一封邀请函,其中有两处错误,请找出错误并改正。
邀请函
尊敬的杨老师:
您好!我们班将于本周二(11月16日)在班内举办以“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班会,特邀请您参加,敬请到时出席。
2021年11月12日
九(1)班班委会
(2)【活动心得】下面是小叶同学写的活动心得的部分内容,其中有两处语病,请你帮助修改。(写出修改意见即可)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自强不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作为承载未来的中学生,我们应当建立远大理想,永远奋发向上。让我们行动起来,把自强不息这一精神发扬光大。
(3)【反面教材】说说下面这幅漫画《包“懒”》(作者:朱慧卿)讽刺了一种什么社会现象?

讽刺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社会现象。
【答案】
(1)①“11月16日”不够具体,可改为“11月16日下午3点” ②署名和日期位置不当,署名在上,日期在下
(2)①删除“通过”或“使” ②将“建立”改为“树立”
(3)家长溺爱孩子
【解析】
(1)本题考查邀请函的修改。邀请函的一般结构由标题、称谓、正文、落款组成。但要注意,语言要简洁明了,看懂就行,遣词用句要大方得体,讲究文明用语。因此修改时应关注格式,语言。①具体时间不确定,应是“(11月16日)下午3点”;②落款格式不对,应把时间放到署名的下面。
(2)本题考查病句修改。
①“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自强不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此句成分残缺,缺主语,删除“通过”或“使”;
②“我们应当建立远大理想”其中“建立理想”动宾搭配不当,将“建立”改 “树立”。
(3)本题考查图表的理解与信息概括能力。图文转化应注意:①注重整体阅读。对这类考题,应当先对材料或图表资料等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一个大主题或方向。要通过整体阅读,搜索有效信息。②注意图的细节。图中一些细节不能忽视,它往往起提示作用。如图画中的字、图下的“注”等。③把握题目要求。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回答,才能有的放矢;同时题目要求往往对内容有一定的提示性。这样,比较分析有关内容,就可准确回答问题。解答此题时要看清楚图片所包含的要素,再结合文字信息去理解图片。对于漫画的寓意,可以通过漫画所褒贬的社会现象悟出其中蕴含的道理。从本题漫画中图文可知:爷爷奶奶专门负责孙子的穿袜子系鞋带,爸爸负责给儿子穿衣,妈妈专门负责给孩子喂饭,孩子坐着,啥也不干。可见家里从上到下对孩子的生活大包大揽,其寓意是对批判“家长对孩子的溺爱”的社会现象。
(六)
高三某班要开展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性语文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请列举一位具有自强不息精神的人物并仿照示例写一句颁奖词。
示例:范仲淹断齑画粥,刻苦读书,终成仁人志士。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
2018年上半年,“芯片”一词因中兴事件而成为网上热词,向来不关注芯片的人们突然发现,原来我国芯片这类产品竟如此依赖进口!这一事实引发了人们的深思,暴露出中国在核心技术包括芯片等方面仍受制于人的现状,也让国内企业深刻认识到只有掌握核心技术,企业才能拥有蓬勃且持久的生命力。
材料二:
中国高铁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发展过程,实现了从“技术引进”到“中国制造”再到“中国创造”的跨越式赶超,形成了完整的高速铁路勘察、设计、建设、装备、运营、安全管理标准体系以及高铁装备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成功开辟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高速铁路跨越式自主创新之路。撸起袖子加油干,中国高铁创造辉煌的业绩,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铁路发展的伟大成就。


展开余下试题我的探究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示例1:张海迪身残志坚,刻苦自学,无愧“当代保尔”。示例2:邓稼先心怀祖国,鞠躬尽瘁,无愧“两弹元勋”。
(2)示例:国家只有自强不息,勇于创新,掌握核心技术,才能不受制于人,引领世界潮流。
【解析】
(1)考查仿写。开放类试题,符合题目的要求,与示例格式相同即可。如:史铁生身残志坚,勤于写作,成就文坛翘楚。
(2)考查材料探究。根据材料一中的“暴露出中国在核心技术包括芯片等方面仍受制于人的现状,也让国内企业深刻认识到只有掌握核心技术,企业才能拥有蓬勃且持久的生命力”可知,只有掌握核心科技,企业才能拥有持久的生命力,才能不受制于人。根据材料二中的“中国高铁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发展过程”“成功开辟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高速铁路跨越式自主创新之路。撸起袖子加油干”可知,中国高铁因为自强不息,走自主创新之路,最终创造出了中国高铁的辉煌,领先于世界。据此可概括为:国家只有自强不息,勇于创新,掌握核心技术,才能不受制于人,引领世界潮流。意近即可。
(七)
融水县×××中学高三正在开展以“青春•奋进”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与活动并完成以下任务。
(1)请你拟写一条简洁优美的主题宣传语。
(2)班主任计划召开青春励志会,拟分别围绕“励志”“拼搏”“奉献”开展三项活动。他已经设计好前两项,请你帮他设计第三项。
活动一:讲“励志的青春”故事
活动二:宣“拼搏的青春”誓言
活动三:_______________
(3)龙马精神出自唐代诗人李郢的诗:四朝忧国鬓如丝,龙马精神海鹤姿。比喻人精神旺盛,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崇尚的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民族精神。请谈谈中学生应如何弘扬这种精神?(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有理,70字左右)
【答案】
(1)示例:①青春的魅力永放光芒;②珍惜青春,笑看生活;③放飞青春,放飞梦想;④青春在拼搏中闪光。
(2)示例:看“奉献的青春”电影
(3)示例: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刻苦努力,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继承底蕴丰厚的传统文化;自强不息,勇于进取,迎难而上,做一个合格的、与时俱进的当代中学生。
【解析】
(1)本题考查宣传标语。宣传标语要语言简洁、具有宣传性。句式简短、字数较少、表达准确。宣传标语要围绕主题“青春•奋进”设计,可体现活动的内容或意义。如:青春奋进正当时,筑梦不负新时代。
(2)本题考查设计活动。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结合主题,然后设计具体可行的活动形式,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设计的活动形式有:朗诵比赛、演讲比赛、读书活动、手抄报比赛、黑板报等,然后结合具体的内容再具体设计。
根据题干可知我们应围绕“奉献”设计活动。根据活动一“讲‘励志的青春’故事”,活动二“宣‘拼搏的青春’誓言”可知,实际的活动名整体应为动宾短语,双引号中间的应为偏正短语,且要与青春有关。如:汇“奉献的青春”画报。
(3)本题考查语言表达。首先明确观点,接下来阐述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该如何去做,如何弘扬“龙马精神”。根据题干可知“龙马精神”比喻人精神旺盛,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崇尚的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民族精神。
示例: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努力学习知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应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身能力,自强不息,不断求知。我们在遇到困难时,应该不畏惧,不退缩,迎难而上,敢于挑战,敢于突破,生命不止,奋斗不息。
(八)
“自强不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之一。下面的活动围绕“自强不息”这一中华传统美德展开,请完成以下任务。
【积累探究——认识“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涵】
(1)搜集中国古代关于自强不息的名言或故事,探究自强不惜的精神内涵,将表格中画横线处空缺的内容补充完整。
探究材料 内涵
名言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①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开拓进取
故事 范仲淹断齑画粥 ②
③ 不屈不挠
【答案】示例:①自立自强 ②勤思苦学 ③苏武持节不屈十九载
【解析】
本题考查语句理解。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意思是:战胜别人的只能说有力量,而能克服自身的缺点才是真正强大。强调应该自立自强,不断努力来提升自己(奋发图强)。
范仲淹断齑画粥:北宋时期,范仲淹小时家贫,只好住在庙里读书,昼夜不息,每日生活十分清苦,用两升小米煮粥,隔夜粥凝固后用刀一切为四,早晚各吃两块,再切一些腌菜佐食,经过苦读终于被录取为官员。在艰苦的环境中仍坚持学习,表现了范仲淹勤思苦学的精神。
不屈不挠:比喻在压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故事:唐雎出使秦国守住安陵国土。唐雎奉安陵君之命出使秦国,与秦王展开面对面的激烈斗争,终于折服秦王,保存国家,完成使命,歌颂了唐雎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爱国精神,面对困难不屈不挠,揭露了秦王的骄横欺诈、外强中干的本质。
【名著解读——欣赏“自强不息”的别样演绎】
(2) 品读艾青的《礁石》,将下面的诗歌鉴赏卡补充完整。
礁石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
象刀砍过的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1954.7.25)
我的鉴赏
(1)“扑”字有气势,有力度,拟人化的手法突出了海浪的①______。
(2)“浪”“上”“样”“洋”同韵,语音和谐,构成了歌一样的旋律。
(3)整首诗表现了礁石虽饱受打击折磨,却仍②_________的精神。(避开“自强不息”这个词)
【答案】 示例:①凶猛 ②坚强不屈、自信乐观 (根据诗意,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礁石》这首诗是艾青1954年7月写的一首短诗。在《礁石》一诗中,诗人把他对生活的独到思考熔铸于“礁石”这一象征性的形象之中,不仅使礁石人格化,而且赋予礁石以“弦外之音”和“象外之旨”,从而大大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①礁石屹立在海上,受到的恰恰是海浪无休止的袭击。为了求得生存,它顽强地同海浪进行搏斗,而且总是把“扑过来”的每一个海浪都“打成碎沫”。
故“扑”既表现了海浪的凶狠、猛烈,也写出了礁石的顽强;
②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
从“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一样”知,这是礁石搏击海浪留下的伤痕,也就是礁石胜利的代价。更可贵也更具鼓舞力的,不是这些伤痕,而是礁石战斗的精神状态。诗人用一个“但”字转出了礁石那并不留连于伤痕,也不趋于消极的精神:“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站”昭示着立场的坚定,“微笑”显示着对敌的从容,“看着海洋”,那是时刻
标签: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相关:关于“2023届高三”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