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阅读:150 2022-10-09
标签:
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50]
2023高考一轮语文复习专练:比较材料异同与侧重点
论述类文本阅读 之 比较材料异同与侧重点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人类学在中国经历近百年的发展,成就斐然,为历史学提供了诸多启示。“田野作业”是人类学的基本方法,对历史学者有重要的方法论启迪,可以改变传统史学单纯依靠文献的局限。但“田野作业”难免遭遇困难。
首先,“田野”是什么就很难说清。人类学者最初的“田野作业”,主要针对的是相对“原始”的族群,是没有文字传承的部落文化。对于非原始族群来说则情况迥异。中华各民族中有些很早就有自己的文字,有些在近代接受帮助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其社会状况及历史演变,往往有详细的文字记载。这就使中国的人类学研究面临两难境地:依靠田野吧,人家有文字;依靠文字吧,又好像离开了人类学的研究轨范。由于这一问题的存在,以中国为研究对象的人类学者便开始强调历史文献的重要性,除田野调查“访问活人”外,也辛勤钻研历史文献,做“访问死人”的工作,由是中国丰富的历史文献成为人类学的又一宝藏。
【甲】这一变化并不意味着中国人类学者自废武功。中国人类学的研究取向,虽然少了一些西方人类学者喜欢玩的形而上元素,但其崇实精神对人类学而言,颇有点返璞归真的意味,实际上就是人类学与历史学的结合。人类学家威廉斯在谈到历史学与人类学的关系时曾把历史学比喻成“小提琴家的左手”.历史学者是否可以将人类学视为“小提琴家的右手”,在自己从事的研究中,也主动吸纳人类学者重视抽象理论与宏大叙事的积极元素,以避免当下史学研究出现的“碎片化”倾向呢?其次,与田野相关的是历史遗存问题。
“田野作业”最重要的是看遗存,即世代传承下来的物质和精神的制作.然而正如马林诺夫斯基所言,遗存能够延续,在于它已获得新的意义,除非采取某种明确的道德和价值态度,而不是按这一现象在今天的形态来研究它,否则,我们就只能对其用途和意义作失真的描述。很多流传至今的文化习俗或遗存,一旦其原生态环境不复存在,就已经变化失真了。以纳西古乐为例,你能相信它是真正的唐乐吗?在远离文明繁衍中心的边缘之地能有中原古礼的原生态环境吗?我以为是很难有的。作为“礼”重要标志的原本是中原的古乐,离开故土,脱离原先的“生态系统”,要在类似纳西族所在地区孤独存在下去,实在难以想象。
这提醒研究者,随着现代文明的推进,很多号称“原始”的生活环境及生存方式,实际上已不复存在,或者至少已发生性状变化,研究者不能轻信“田野”里看到的文化场景。同时,提醒历史学者必须保持高度的学术警惕,不能轻易相信“田野”里所谓的“原始”见闻。
(摘编自杨天宏《人类学对历史学的方法启示》)
材料二:
当我们在图书馆和档案馆阅读着装订整齐、入档清楚的文献时,常常会忘了这些材料其实原来是存在于图书馆和档案馆之外的。面对那些不愿超越文献的历史学者,我至少能提出这样的忠告:这类材料在庙宇的墙壁上、在私人的收藏里多得是,除非你到现场考察,否则你是没有机会读到它们的。
然而,多收集些文献材料,不过是从事实地考察最起码的理由。事实上,到田野去的好处远远不止于此。最简单的理由是:你是无法读得懂那些文献的——除非你知道这些文献为何书写,如何使用,谁写,谁保存,保存了什么,扔掉了什么。换句话说,经过层层筛选,最终流入图书馆和档案馆的文献只属极少数。到那些曾经发生过某些事情或行动的地点看过,会启发我们想到在文献最终落到历史学家的手中之前,曾经历过怎样的过程。去过一个地方,你会对这个地方产生感觉。有时老房子还在,有时老房子不在,但基石犹存;有时人还在,你甚至可以跟他聊天。在这方面,历史学者可以从人类学家身上学到一二,因为后者更习惯从活生生的人身上多于从文献中学习。
浏览完整试题
【乙】我说“人还在”,我的意思是人们从历史中走出来吗?不错,我的确是这个意思。每当我走访一个地方,我会特别留意该地方是否一直有人居住,定居的历史有多久。在这些地方,你还可以看到知识代代相传,尽管人们已受现代教育、电视和互联网的影响甚深。你还可以从当地人的谈话中,听出书写传统在当地出现以来,对人们发挥了怎样的影响。我猜过去的私塾先生、歌者优伶、乡村道士,都曾经以他们的文献,在乡村传播着某种原生的知识,情况就好比我们今天的学校教育和现代媒体把过去这些知识逐渐擦掉一样.你从人们谈话的方式捡拾到一点这方面的历史,这样一种聆听历史的方法的窍门是:重要的不在于人们说些什么,而在于他们如何说。如有一次在山东,我问一位老人家为什么他的村子只有一个姓氏,他回答说:嗯,在过去,很少男人会入赘到这个村子来。
历史学家从一个参与的观察者转化为科学的观察者—―我知道用“科学”这个词不是太恰当,我的意思是我们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不错,中国正以惊人的速度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中国依旧是中国——依旧是那个中国人从他们的历史中取得诸多灵感的中国。
(摘编自科大卫《历史人类学者走向田野要做什么》)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对中华民族展开人类学方面的研究,不能只采用“田野作业”的方法,因为有些民族的社会状况及历史演变过程往往会有详细的文字记载。
B.威廉斯借用小提琴家的左手与右手来比喻历史学与人类学,准确形象地说明了两大学科的密切关系,强调它们之间互相影响,应彼此协调。
C.历史学者运用人类学的“田野作业”这一研究方法时,应注意不要简单地相信所看到的历史遗存,因其离开所处的时代可能发生性状变化。
D.尽管已经深受电视和互联网等现代文明的影响,但在不少地方还是能看到原生知识的代代相传,学者们依然能从“田野作业”中发现历史。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想在历史学研究方面取得更好的成绩,历史学者就应借鉴人类学的研究方式,不能只关注历史文献,还必须做“访问活人”的“田野作业”。
B.虽然纳西古乐在远离文明繁衍中心的边缘之地被保存至今,但仍不能确信它是真正的唐乐,这个例子说明了现有的历史遗存很难不变化失真。
C.与经过层层筛选最终流入图书馆和档案馆的文献相比,那些在“田野作业”中搜集的资料数量更多,对学者们的研究来说也更有历史价值。
D.“田野作业”中关注受访者如何说是聆听历史的方法的窍门,文中山东那位老人家对他的村子只有一个姓氏相关原因的解释,正是典型例证。
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最后两段中心论点的一项是( )(3分)
A.王国维运用现代考古学成果,结合文献史籍资料,对汉代边塞和烽燧、西域丝绸之路等一系列问题做了详尽的考释,创立“二重证据法”。
B.摩尔根研究与他同时代的印第安人部落,其著作却冠以《古代社会》名称,是因为原始部落文明在尚未走出原始状态时,很少性状变化。
C.费孝通先生在上个世纪30年代先后开展了著名的“江村调查”和“云南三村”等人类学研究工作,接触到了文明发达程度较高的民族。
D.世界第一部人类学纪录片《北方的纳努克》导演在回忆录中透露,影片中展现爱斯基摩人部落原始的捕猎海象方法的画面其实是摆拍的。
4.两则材料都围绕“田野作业”展开论述,但目的各不相同,请分别说明。(4分)
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何理解文中两个画横线句子的作用?请分别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甲】这一变化并不意味着中国人类学者自废武功。
【乙】我说“人还在”,我的意思是人们从历史中走出来吗?
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材料一:
文学与历史是人类源远流长的两种文化形态,两者有着紧密联系。从文学与历史的关联处来考察文学与历史的关系,二者之间显而易见的相通之处是叙事性。中国古代就非常重视历史的叙事功能。唐代的刘知几说:“夫史之称美者,以叙事为先。至若书功过,记善恶,文而不丽,质而非野,使人味其滋旨,怀其德音。”美国学者海登•怀特更认为历史叙事具有意义建构作用,历史学家按照某种叙事秩序对过去的事件进行了编排,使之呈现为当下的样子,“历史叙事不仅是有关历史事件和进程的模型,而且也是一些隐喻陈述,因而暗示了历史事件和进程与故事类型之间的相似关系,我们习惯上就是用这些故事类型来赋予我们的生活事件以文化意义的”。
历史与文学相通处之二是想象性与情感性。培根较早意识到想象对于历史是必不可少的,“编年史的作者编撰较长历史阶段的著作时,必然面临许多空白之处,他只能利用自己的才智和猜测来填充这些空白”。这里所说的“猜测”就是想象。我国古人也认为历史需要合理的想象。例如《左传》中“晋灵公不君”中鉏麑自尽前的自白,清人纪昀通过申苍岭之口说:“鉏麑槐下之词,浑良夫梦中之噪,谁闻之欤?”说起历史的情感性,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司马迁《史记》中对屈原和李广父子的描写去感受作者写作时倾注的无限同情。以至于怀特认为历史也是诗性的行为,一种想象性的文学活动,“本质上尤其是语言学的”,因为历史学家总得突出一些事件而贬低另外一些事件,描述特征,变更视角,转换叙事策略等。
展开余下试题
但是怀特无疑夸大了历史的文学性。历史终究以记述事件为主,叙事技巧与想象在历史编纂学中还是处于比较低的位置。而情感性在历史写作中的作用更是有较大的争议。如有人认为司马迁本人遭受过宫刑,所以他对历史上同样受过冤屈的人如屈原或李广父子等投射了过多的同情,对他们进行了拔高和美化。这里不去辨析上述争议的是非曲直,但至少说明叙事性、想象性与情感性对于文学来说是整体的、必备的,而对于历史来说则相对是次要的、附属的,也就是说,历史通常只具有低度文学性。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历史的对象是实在的,文学的对象是虚拟的。历史毕竟还有一个独立于历史学家的历史实在,它作为客观给定物,过去和现在的所有历史学家,尽管观点不同,都可以讨论它。这个“实在”是可公度的,所有历史阐释可以进行有意义的比较、批评和判断。文学则是虚拟的世界,没有这个实在可以比较、批评和判断。可以说,历史是以实在为依据的建构,文学则是以虚拟为基础的创造。用金圣叹的话说,前者是“以文运事”,后者是“因文生事”。
(节选自汪正龙《重审文学的历史维度——兼论文学与历史的关系》)
材料二:
后现代历史学中最重要的观念之一,就是“把历史看成语言的虚构、一种叙事散文体的论述”。怀特说“史皆文也”,连“历史”也瓦解了,历史成了文学,也不是真实的了。说实在话,我并不认同后现代历史学对真实存在的“过去”和书写出来的“历史”的漠视和瓦解。对于后现代历史学,我们需要问几个问题。
首先,历史学是否承认那个“过去”始终在制约着历史叙述的边界,是否承认那个真实存在过的历史始终在限制着历史的书写。我们不能把这个隐约的制约力一概抹杀,总不能面对着巨大的殷墟遗迹,说它只不过是一个叙述吧。特别是当我们做历史叙述时,过去存在的遗迹、文献、传说、故事等,始终制约着我们不要胡说八道。所以,我们要质疑后现代历史学是否承认一个曾经存在的过去,毕竟是制约着和规定着历史叙述的边界,如果承认,那么历史就不可能是文学式的“散文”。
其次,是否承认不同的“叙述”只是各个不同视野的历史观察。尽管后现代历史学非常深刻地揭露出叙述和书写的意义,但它有意无意地忽略了这种叙述和书写,只是代表了个人,只是某一个片断、某一个角度,它本来并不应当把这种叙述和书写放大来当作普遍性的东西。你看,后现代历史学在进行自己的叙述时,它也希望别人承认它是“历史”。这就有矛盾了,因为,你在强调历史只是一种叙述和书写的时候,应该承认它只是个人视野中的历史,不能宣称自己已经叙述了历史,甚至叙述了真正正确的历史,也不能强迫别人服从这种叙述。
再次,要追问后现代历史学的就是,它是否承认自己的历史书写也是一种权力,也是隐含了权力的话语,隐含了某种意识形态的书写。而且需要追问,是否承认在某个阶段,权力话语下的叙事是有意义和必要的。比如美国学者安德森,他说国家只不过是“想象的共同体”,但这个想象共同体一旦存在,它在某一个历史阶段是否就具有了正当性与必要性?
(节选自葛兆光《历史是虚构作品吗?》)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历史与文学的关系并不是完全隔离的,而是有着诸多的关联之处,但不能过度夸大历史的文学性。
B.怀特认为,历史学家通过重建历史叙事,暗示历史事件和进程与故事类型的关系,赋予生活事件以意义。
C.一些学者不大认同司马迁在《史记》中对李广父子的评价,认为司马迁在叙事时主观色彩太浓烈。
D.殷墟遗迹的存在,为相关历史叙述提供了客观依据,所以目前学界对殷墟的研究与认识相对一致。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学性的强弱程度是区分被叙述的事件在文化形态上究竟是属于文学还是历史的决定性因素。
B.对于同一历史事件,不同的历史学家或许存在阐释的差异,这瓦解了历史的真实性与客观性。
C.后现代历史学在叙述历史时,也会受到意识形态影响,所叙述的历史也是自己视野中的历史。
D.葛兆光不认同安德森对“国家”的理解,认为“国家”并非想象的共同体,而是事实存在的。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表述与材料二作者的态度立场最接近的一项是(3分)( )
A.清代学者章学诚在《章氏遗书外编•丙辰札记》中评价《三国演义》:七分实事,三分虚构,以致观者往往为之惑乱。
B.列宁指出,每一个别情况都有其具体的历史环境。如果事实是零碎的和随意挑出来的,那么它们就只能是一种儿戏,或者连儿戏也不如。
C.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在其作品前言中写道:法国社会将写它的历史,我只能当它的书记……这样我也许能写出许多历史学家没有想起写的那种历史,即风俗史。
D.历史学家安克斯密特认为,过去是混沌的一片,历史编纂学的目标不再是指向背后的“实在”,而是把“实在”吸纳到表现自身之中。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4分)
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春秋》记载郑庄公与共叔段相争仅“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一句,而《左传》将其扩为一篇长文,文中母子“隧而相见”的情节尤为动人。请结合材料分析这种叙述差异。(6分)
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材料一:
虎吼一声,威震山河。自从老虎跻身十二生肖,这位森林里的大王,便带着威猛之气、骁勇之神、智慧之光,走进了国人的精神世界。十二生肖的动物中,兔、鸡、羊,甚至身高体大的牛和马都被人类驯化,老虎依然我行我素,或在深山老林,或在荒野僻壤,世袭着百兽之王的尊责地位。
威猛的老虎没能成为六畜中的一员。但是,这并不妨碍老虎与人的亲密关系,其幻化出的形象早就走进了千家万户,最具代表性的化身应属布老虎。先民将仁爱寄寓在威风凛然的老虎身上,布老虎与孩童形影不离。
老虎变成布老虎,没有了威猛,没有了骁勇,走进中国人生活的老虎早就人格化了,如果说,布老虎身上体现的是仁爱,那出现在《醒世恒言》里的老虎便是道义的化身。
冯梦龙在《醒世恒言》第五卷里写大唐天宝年间,福州有个勇武少年名叫勤自励,打猎归来路过大树坡,看见陷阱里掉进了一只黄斑老虎。老虎见到他便前足跪地,像是磕头求救。勤自励心一软放走了老虎。
这只老虎后来大义报恩,为他拦下要改嫁的媳妇。冯梦龙将人间大义维系在了老虎身上。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不仅用《三字经》《弟子规》等教育人,而且将老虎人格化了,让它承载了大义,感染人。这就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明代的冯梦龙让老虎承载了道义,清代的蒲松龄也不甘人后,《聊斋志异》里蹦出来一只“赵城虎”。
赵城虎吃了人,吃掉的还是一个寡身老太婆的独生子。儿子死了,谁来供养老太婆?老太婆痛不欲生,哭闹到县宰那里状告恶虎。捕捉猛虎是件危险事,弄不好会搭上自家的性命,县宰担心无人领命,没想到小吏李能竟敢领命。但李能忙碌数日,没有交差,还挨了一顿板子。李能跑到庙里哭诉。门口竟蹲着一只老虎,乖乖待着,他绑缚着老虎并带到县衙,完成了差事。
展开余下试题
县宰问老虎:“你吃了老人家的儿子?”老虎居然点头承认。县宰要老虎给老太太当儿子养老,老虎又点点头。要老虎给老人家当儿行孝,岂非笑话!次日老太太开门,门前有一只死鹿。是老虎送来的。老人家卖了鹿皮鹿肉,买来柴米油盐度日。老人家衣食丰裕,安享晚年。老人家走到了生命的终点。左邻右舍帮助安葬了老人家,平日的积蓄足够所需费用。老虎跑到坟前,大声吼叫,声如雷鸣,胜似痛哭。蒲松龄真乃大手笔,老虎被赋予了道义、诚信和礼仪。
冯梦龙和蒲松龄笔下的老虎,比照儒家的“五常”还差一个字:智。老虎是智者还是愚者?小学课本上出现过《狐假虎威》的故事。是呀,大老虎竟被小狐狸玩弄了一把,还能说老虎聪明?《黔之驴》与《狐假虎威》正好相反,似乎是要给遭到贬损的老虎正名。柳宗元从容走笔,一步一步展示老虎的智慧。第一步写老虎从没见过这个庞然大物,以为是神,小心翼翼地挨近。第二步写驴一声高叫,老虎以为要吃它,吓得跑出好远。森林之王吓成这般样子,实在可笑,不过老虎并未吓破胆,一走了之。第三步写老虎觉得这庞然大物无能,却没有轻易冒犯。第四步写老虎稍微接近并挑逗,看看老虎多有心计。驴子大发雷霆之怒,不过就是跃动后蹄来踢老虎。老虎暗自欣喜,庞然大物就这般本事。第五步写老虎“断其喉,尽其肉”。
老虎乃大智者也。
即使老虎身上不携带仁、义、礼、智、信的基因,也难以动摇其在国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老虎是力量的象征。东汉应劭辑录的《风俗通义》指出:“虎者阳物,百兽之长,能执搏挫锐,噬食鬼魅。”何其勇武!何其威风!国人视之为神兽、瑞兽,赋予其美好的人格。
在国人的精神文化世界,随处都活跃着老虎。书籍里有,绘画上有,最传神的是成语。如形容身体健壮的虎背熊腰,如形容智慧谋略的调虎离山,如形容胆量过人的降龙伏虎,如形容人才济济的藏龙卧虎,如形容威武气势的虎啸龙吟……
数千年积淀的丰厚的虎文化,影响着国人的思维。简而言之,虎是威风凛凛的图腾,虎是势运昌盛的象征。虎文化的精髓是威武雄健,勇往直前;虎文化的标识是王者气魄,无往不胜。
(摘编自乔忠延《漫谈中国文化里的虎》)
材料二:
西方人把狮子当作百兽之王,中国人则把老虎当作百兽之王。中国人自古就崇虎,喜爱老虎的勇猛和力量,认为老虎威震山林而使群兽畏服,是权力的象征;在中国古老的农业社会中,老虎是“四瑞兽”之一,它能“驱恶镇邪”,是保护神。据说,古时中原有个“虎氏族”,是黄帝的一个胞族,后来曾建立过“虎方国”。而在川蜀一带,古代巴人也有一支叫白虎巴人。
在中国文化中,虎文化是起源较早的图腾文化之一,它源于远古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属于初民原始文化内容之一,也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的发展中,虽然虎没有成为帝王的象征,但它一直是权力或力量的象征,如虎符、虎将、虎师等。在普通民众的心里,虎是力量和正义的象征,能驱除灾难和邪恶。受其影响,在民间传说、民间美术、民间戏曲等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中,虎的形象无所不在,如民间年画、民间剪纸、民间雕塑、民间刺绣、民间布艺等各种民间工艺美术品都在反复地刻画虎。人们以虎为瑞兽,认为它是力量的象征,让它来守护家、保卫家人;认为它是正义的化身,用它来镇宅、驱逐邪恶。
虎文化最早分布在以狩猎为主的黄河流域。在上古时期,黄河流域就有了虎图腾。在河南省濮阳市西水坡距今六七千年前的古墓中,挖掘出了一对蚌塑龙虎图形,由于其年代很早,被称为“天下第一虎”,可见虎是中原地区的原始图腾之一。黄河流域的虎文化一直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贯穿于人生礼仪的各个方面,在人民群众的生活中,虎文化一直处于重要的地位。
位于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从远古到北宋,一直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后由于受战争影响,主要是唐末战争、宋朝南迁,特别是宋代“靖康之变”后,中原人大规模南迁,有的追随宋高宗赵构,有的则自找去处,总的流向是长江以南地区。迁徙到江南的,以寓居浙江、江苏者为多,他们将中原地区的民俗文化也一并带到了江南。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迁移而来的民俗文化,慢慢与当地传统相融合,形成了新的民俗文化。(摘编自刘涟《虎文化在中国的诞生和流传》)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老虎能够跻身十二生肖,是因为老虎威猛、骁勇、智慧,拥有着百兽之王的尊贵地位。
B.先民将仁爱寄寓在老虎身上,将老虎变成布老虎,表明先民畏惧老虎的威猛和凶悍。
C.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不仅用《三字经》《弟子规》等教育人,还让人格化的老虎感染人。
D.老虎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是难以动摇的。数千年积淀的虎文化主导着国人的思维。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聊斋志异》里写县宰担心无人愿领捕捉猛虎的差事,没想到小吏李能竟敢领命。但李能最终没能交差,还挨了板子。
B.国人视老虎为神兽、瑞兽,赋予其美好的人格。老虎活跃在书籍、绘画、成语里,活跃在国人的精神文化世界里。
C.与西方人不同,中国人把老虎当作百兽之王。中国人崇虎,认为老虎威震山林而使群兽畏服,是权力的象征。
D.中原地区的民俗文化被中原人带到了江南。这些迁移而来的民俗文化与当地传统相融合,形成了新的民俗文化。
3.下列选项中,不能直接支持“虎是权力或力量的象征”观点的一项是(3分)
A.《风俗通义》里写“虎者阳物,百兽之长,能执搏挫锐,噬食鬼魅”。
B.和虎有关的成语众多,形象传神,如调虎离山、三人成虎等。
C.统兵将领使用虎符调兵,调兵遣将时需要两半虎符吻合,才能生效。
D.人们张贴刻画着虎的民间年画和民间剪纸,让虎来守护家、保卫家人。
4.老虎在材料一的相关文学作品中是如何被人格化而赋予“义”和“智”的?请简要概括。(4分)
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两则材料都谈论了虎文化,但阐述的侧重点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篇:
2023高考一轮语文复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练之《红楼梦》类
下一篇:
2023届高考语文小说阅读一轮复习:“爱国”主题练
标签:
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相关:
关于“2023高考一”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5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