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65  2022-10-16
标签: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65]
2023届江苏省海安中学、金陵中学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
2023届江苏省金陵中学、海安中学十月联考(教师版)
语 文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1“公共阐释”也即“阐释的公共性”,是对文学阐释行为根本属性的一种界定。任何一种阐释行为,都是一种参与生活、理解世界的方式,只有“公共阐释”才能让每一个个体有效并且高效地充分对话。与之相对的,则是“个体阐释”,也即阐释的个体性。它强调每一个个体都是独特的,都有着自己的个性、性别、民族与生活经历,对待同一问题的视角与态度确实存在着诸多差异。但是,如果仅仅将两者确定为二元对立的概念,显然是将问题简单化了。一般来说,“个体阐释”中会带有“公共阐释”的烙印,每一个个体都不是独立存在于这个世界的;而“公共阐释”中也会带有“个体阐释”的痕迹,如果没有个体作为基础,就不会出现阐释的具体性与交互性。面对如此棘手的“阐释循环”,诚如海德格尔所言:“决定性的事情不是从循环中脱身,而是依照正确的方式进入这个循环。”这一进入就是一种“介入式”的阐释行为。在置身于他者之中时,个体也在不断地拓宽自己的视域。这里的他者既指向个体(文学作品、个体读者),也指向整体(社会历史环境),更是要领会到“整体只是源于单个情形的范式展露”。文学阐释激活了世界、读者、作者与文本这四个时常被不同的文学理论切割破碎的要素。
2文学阐释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阐释”。它首先面向的是文学作品,即对文学作品作出阐释主体的感受、理解与判断。在具体的文学阐释过程中,存在着以“个体阐释”为基础,并从个人走向社群再到整个人类的一种趋势。这一过程的每一次完成则意味着“个体阐释”得到了时空的检验而成为“公共阐释”。
3从政治学的角度,我们往往会将“公共性”与“私人性”对立起来谈,但是如果转移到文学领域,“公共性”的问题还有其自身独特的理论维度。这就是“文学之内”和“文学之外”的问题。正如韦勒克和沃伦所说,“事实上,任何文学史都不会没有自己的选择原则,都要做某种分析和评价的工作”。从20世纪西方文论发展史来看,文论研究的重点出现了一个从“文学之外”转向“文学之内”,再转向“文学之外”的过程,即我们通常所描述的从“作者中心”向“文本中心”再向“读者中心”的两度转向。而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看来,即使是“文学之内”的隐含作者、叙述者和人物及其关系,也是社会历史的再现或投射,这些均是现实生活在文学世界中的一种艺术化表达。
4因此,强调“公共阐释”或“阐释的公共性”,应该落脚到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批评的基本点上,即在处理“文学内外”关系上,坚持“文学之外”的关系为主来统摄“文学之内”的关系,重建“隐含作者”“叙述者”与“真实作者”“理想读者”“真实读者”以及人物间的社会关系的投射等。只有这样,我们的文艺批评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社会历史功能,这也正是强调“公共阐释”或“阐释的公共性”的要义之所在。
(摘自曾军、辛明尚《文学阐释的公共性及其问题域》)
材料二:
5人类的阐释自始至终都在追求真理性和澄明性,那是人类向往的阐释目标,也是阐释的理想境界。真理和澄明虽然昭示的是阐释的两个不同的层级,但都指向一个事实:阐释是面向公众的。这意味着阐释是一种公共性的行为,只有坚守公共性,才能圆人类的阐释之梦。离开公共性,阐释不可能,更遑论真理性和澄明性!阐释本身有它的内在规则,这个规则总体来说极为复杂,不可一概而论,更不好随意确定。它可能是整个人类的规则,也可能是生活在特定区域或国家、操持不同语言、从事不同专业研究者的规则;它遵循的是人性的共同性,或者是沟通、交流之后业已达成的共同性,其终极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实现意义的澄明。


浏览完整试题6我们言说政治,政治就是一个公共性问题;我们言说历史,历史就是一个公共性问题;我们言说道德、伦理,道德、伦理就是一个公共性问题;我们谈论文学、艺术,文学、艺术就是一个公共性问题。公共性本身不是一种价值判断,但它又蕴含着价值判断。也就是说,公共性包含着真理和谬误。真理不可能对任何人、任何事、任何族群都是真理,更不可能放之四海而皆准。谬误也是。当然,这种公共性是受时间和地域限制的,没有永远的真理和谬误,而公共性却是永远的。公共性的存在需要公共阐释去解惑释疑,需要公共阐释去彰显真理。在一定程度上,公共阐释维持着时代的公开、透明,维持着社会的公平、公正,维持着政治的民主、正义,维持着人类的审美判断。
(摘自李健《共阐释:作为一种阐释理论的合法性》)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世界、读者、作者与文本四个要素被不同的文学理论切割开,文学阐释用个体性和公共性的交互激活它们。
B.文学阐释的公共性,应该回归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批评的基点,以便真正发挥文学批评应有的社会历史功能。
C.真理性与澄明性是人类阐释追求的目标与理想境界,它也揭示了一个事实:阐释活动是面向公众的。
D.公共性之所以能够包含价值判断,是因为公共阐释能够维持时代与社会的公平正义,有效地发挥其功能。
D(D.“……之所以……,是因为……” 错误,选项颠倒了因果。原文说 “公共性本身不是一种价值判断,但它又蕴含着价值判断。……。在一定程度上,公共阐释维持着时代的公开、透明,维持着社会的公平、公正,维持着政治的民主、正义,维持着人类的审美判断” ,由此可知,正是因为 “公共性” 包含 “价值判断” ,所以能够 “维持时代与社会的公平正义” 。 “维持时代与社会的公平正义”是公共阐释的意义,而非“公共性能够包含价值判断”的原因。)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材料一中引用海德格尔的话语,证明个体阐释与公共阐释之间存在着很强的具体性与交互性。
B.材料一运用辩证思维,清晰界定了“个体阐释”与“公共阐释”、“文学之内”与“文学之外”的关系。
C.材料二论述公共阐释的理论,文学只是其中一个例证;而材料一论述的主要对象是文学阐释。
D.材料二大量运用道理论证,作者说理充分,行文逻辑严密,具体地阐明了公共阐释的合法性问题。
A(A.“证明个体阐释与公共阐释之间存在着很强的具体性与交互性”错误,对论证目的解说错误。引用海德格尔的话语是为了指出进入“阐释循环”的方式,“阐释的具体性与交互性”是个体为基础的阐释的特点。 )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3分)
A.弗洛伊德:诗本不过是由梦演变而来的。
B.莎士比亚:一千个读者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C.陶渊明: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D.曹雪芹: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C(材料二的中心观点是“公共阐释是文学阐释的根本属性”。C. “共欣赏” “相与析” 包含了公共阐释的意义。)
4.请以《红楼梦》阐释为例,结合材料一简要说明如何进行文学的公共阐释。(4分)
①首先面对文学作品本身,作出主体的阐释;读《红楼梦》,每个个体都应从中读出自己的人生领悟;②坚持“文学之外”统摄“文学之内”的立场,认识《红楼梦》中各种虚实情景和人生感慨都是当时封建末世社会特点的反映。
5.对于文学艺术,我们常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请结合材料二分析这样说的理由。(4分)
①民族的文艺具有时代和地域性,但借助阐释对真理和澄明的追求而获得公共性得到世界认可;②作为文学艺术,阐释文艺的规则与标准具有公共性,民族的标准与世界的标准可以相通。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怀石投江①
曹尧德
这一夜,对屈原来说是多么短暂,时光的流逝如闪电,似流星,若瞬目,不觉东方已经泛白,雄鸡已经啼鸣。
白马咬咬嘶鸣,并不断地用前蹄刨那栏厩,发出一阵阵单调而枯燥的“嘣嘣”声。这声音提醒了屈原,该给白马添些草料了。然而当屈原来到马厩一看,槽里的草料满满的,昨夜所喂之草料竟然一点未少。这情景使屈原大吃一惊,他认为白马突然患了什么重病,才一夜不饮不食。屈原并未掌灯,借着从木窗棂透进来的微弱晨曦,依稀可见那白马扇着两耳,喷着响鼻,双目半睁半闭,焦躁不安地拽着缰绳走来走去。屈原又在草中多撒了些麸皮,加少许水,用料杈搅拌均匀,亲切地拍着白马的黄脑袋说:“吃吧,我的老伙计,吃饱了好有力气赶路……”白马摇摇头,嗅也不嗅、闻也不闻,伸出长舌舔着主人的手背,两眼挂着混浊的泪水……
回到房中,屈原满脸泪痕地坐在窗前,整理着他那一大堆写满了诗文的简牍。响动将小婴从梦中惊醒,她迷迷糊糊地问道:“爹,天亮了吗?”
屈原信口答道:“早着呢,尚可睡一大觉。”
小婴低声催促道:“爹,您好几夜不曾合眼了,还是上床睡一会儿吧。”
“这就睡,这就睡。”屈原这样应着,重返马厩,深情地望一眼那耳断头低的白马,然后到角落的乱草堆里取出那对硕大的石锁,这是他请石匠毛老爹专门加工的,一个足有三十余斤重,已经在这里掩藏了多日。他将石锁装进了被套里,一头一个,不偏不倚,放在马的鞍背上。一切准备停当,屈原返回堂屋,走到小婴床前。其时小婴睡得正香,她身体微胖,肌肉松弛,脸皮浮肿,嘴角挂着浅浅的微笑,大约正在做着什么美梦。见了女儿的这一美滋滋的睡态,屈原不觉一阵酸楚,热泪把抓般地涌出,滚落。
此时,天光已经大亮,太阳快要出山了。屈原先吹熄了屋内的灯盏,然后走到外间舀一盆清水再次洗脸,为的是洗净满面泪痕,不让女儿生疑。盥洗之后,他又在正间静静地站了一会,想想还有些什么未尽之事或处理得不甚周到之处,然后返回西间,踱至女儿床前轻声唤道:“儿呀,快快起来,今天是端午节,华夏大地处处皆祭图腾,爹应友人之邀,欲到遥远的地方去主祭。你给我缝的那件长袍置于何处?快些拿来我穿。”


展开余下试题小婴闻听爹爹喊她,一个骨碌爬了起来,翻身下床。她知道爹爹要穿着自己亲手缝的袍子过节,还要出远门去做客,主祭,甭提心里有多高兴啦,急忙打开木箱,将折叠得规规整整的长袍,双手捧着交给父亲。
屈原接过长袍,抖开,穿好,又把切云高冠端端正正地戴在头上,然后将那柄陆离长剑挂在腰间,似欲出征的将军。
屈原打马跑了一段路程,然后缓缰而前,沿着汨罗江堤向西南方向走去。一路之上,百姓们看到屈原憔悴的面容,枯槁的形体,没有一个不感到痛心的,大家不断地和他打着招呼,询长问短,但今日屈原的话却特别少,很令众人吃惊纳闷儿。
一位渔翁手拿渔网,站在江边问道:“大夫,近日身体可好?您可千万莫太伤心了啊!”屈原点了点头。
一位中年妇女正在别野菜,见了屈原,硬是要拉他进屋去歇一歇,屈原摇了摇手。
正在这时,曾经将屈原安置到桃花园去避暑养病的那位老渔父从湘江打鱼归来,见了屈原连忙迎上前去,心急火燎地说道:“听说秦军要过扬子江了,我们可往哪儿逃啊!……”
屈原望着老渔父满脸忧伤的表情,嘴唇动了几动,半天没说出一句话来。他咬了咬牙,猛然把缰绳一勒,在马屁股上狠狠地抽了一鞭,那马腾起四蹄,一眨眼就跑出了很远,很远……
屈原骑着马走了一阵,翻身下马,攀上悬崖的顶峰,面对巨谷深渊而立,上顶天,下柱地,岿然崛耸,似巨峰,若山崖,类石雕。
屈原踱至崖边,面向西北,仿佛见到秦兵已渡过扬子江,长驱直入,往南方奔来,遍地烽火,四处狼烟,尸骨狼藉,血迹斑斑;洞庭湖上浊浪排空,玉笥山头乌云滚滚,脚下则是山摇地动,泥沙软绵;举首环顾,天是昏渗渗的,地是黑沉沉的……
屈原依然是面向西北——那是郢都的方向,也是姊归与乐平里的方向,他伫立许久,然后行三拜九叩之大礼,这一切,他做得是那么从容不迫,那么恬然自如。
拜过之后,屈原用尽平生之力将被套从马背上掀了下来,从中取出石锁和麻绳,用麻绳系紧了石锁,一头又系紧了自己的一只腿,然后抱起那对硕大而沉重的石锁,纵身跃入罗渊。这是何等惊心动魄的一跃啊!就在这纵身一跃的刹那间,一道耀眼的闪电蜿蜓长空,转瞬即逝,炸雷落地,只震得山崩地裂,峰峦坍塌。正当这风暴雨狂之际,一颗明星划破铅灰色的苍穹,流向西北——她陨落了。
(有删改)
注:①节选自《屈原传》第36章,题目为临时所加。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白马不饮不食、焦躁不安甚至两眼含泪的表现,既折射出它与屈原的深厚感情,也暗示着屈原的一场悲剧即将到来。
B. 面对熟睡的女儿, “屈原不觉一阵酸楚,热泪把抓般地涌出,滚落” ,这一细节生动地展示了他刚强背后也有一片柔情。
C. 文中用 “接” “抖” “戴” “挂” 等一系列动词描述了屈原出行前的装扮过程,仪式感很强,表现其对过往政治生涯的眷恋。
D. 在屈原投江的刹那, “一道耀眼的闪电蜿蜒长空” “山崩地裂” ,作者极尽浪漫的笔法,昭示了屈原投江的象征意义。
C(“表现其对过往政治生涯的眷恋”错误。屈原整理装束是要以有尊严的形式赴死,意在昭告世人、警示统治者。)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那对石锁在乱草堆里已掩藏多日,说明屈原早就萌生了以死明志的想法。
B. 屈原对女儿编织了自己受友人之邀去远方做主祭的谎言,实属无奈之举。
C. 屈原攀上悬崖面对深渊而立,一个刚正不阿、顶天立地的形象跃然纸上。
D. 屈原最后的一跳,既是对当权者的警示,也是对其生命价值的完美诠释。
D(“对其生命价值的完美诠释”错误。屈原只是在无力挽救国运的情况下,无奈做出投江的选择,并非是对生命价值的完美诠释。)
8. 文中两次写到屈原“面向西北”的内容,分别表现了屈原怎样的心理?请结合文中相关部分简要分析。(6分)
①第一次面向西北,想象秦兵入侵下的楚国,战火不断,生灵涂炭,国破家亡的悲惨景象(1分),为无力挽救国家的命运(1分)而感到痛心不已(1分)。②第二次面向西北,他行三拜九叩大礼,(1分)对国都与故土,既有对国都与故土的依依不舍(1分),更有以死报国的决绝之情(1分)。
9. 在《史记•屈原列传》中,在屈原投江之前,围绕屈原“何故而至此”的问题,重点描写了渔父和屈原的对话,突出了屈原刚正不阿、不愿与小人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但是,在本文中“渔翁”“老渔父”和屈原的表现却与之有很大不同,这样处理有何效果?谈谈你的理解。(6分)
①从“渔翁”“老渔父”的角度看,他们的问询关心的是屈原的健康状况和百姓的前途命运(表现1分),这样就能更好地将屈原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百姓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分析推理1分),从侧面凸显屈原的爱国情怀(效果1分)。②从屈原的角度看,面对“渔翁”“老渔父”的问询,他无力倾诉,只是将满腔的悲愤表现在动作神情上(表现1分),面对国破家亡的现状,他已将个人的荣辱生死置之度外(分析推理1分),其忧国忧民的形象也因此而愈显高大(效果1分)。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苏氏论六国徒事割地赂秦,自弱、取夷灭,不知坚守纵约;齐、楚、燕、赵不知佐韩、魏以摈秦:以为必如是,而后秦患可纾。
夫后世之所以恶秦者,岂非以其暴邪?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当是时,山东诸侯之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者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兵连祸接,曾无虚岁。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当苏秦之始出也,固尝欲用秦,而教之吞天下矣。诚知其易也。使秦过用之,彼其所以为秦谋者,一忧夫张仪也。惟其不用,而转而说六国以纵亲,彼岂不逆知夫纵约之不可保哉?其心特苟以弋一时之富贵,幸终吾身而约不败。其激怒张仪而入之于秦,意可见也,洹水之盟,曾未逾年,而齐、魏之师已为秦出矣。夫张仪之辨说,虽欲以散纵而就衡,顾其言曰,亲昆仲同父母,尚有争钱财,而欲恃诈伪反覆,所以状衰世人之情,非甚谬也。彼六国相图以攻取,相尚以诈力,非有昆仲骨肉之亲,其事又非特财用之细也。而衡人方日挟强秦之威柄,张喙而恐喝之,即贤智如燕昭者,犹且俯首听命,谢过不遑。乃欲责以长保纵亲,与相佐助,岂可得哉!
所以然者,何也?则以误于欲为秦之所为也。六国皆欲为秦之所为,而秦独为之,而遂焉者,所谓得天助云尔。嗟夫!自春秋以来,兵祸日炽;迄乎战国,而生民之荼毒,有不忍言者。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六七君者,肆于人上,日驱无辜之民,胼手胝足、暴骸中野,以终刈于虐乎?其必不尔矣!是故秦不极强不能灭六国而帝不帝则其恶未极其恶未盈亦不能以速亡凡此者,皆天也,亦秦与六国之自为之也。后之论者,何厚于六国,而必为之图存也哉!
曰:“若是,则六国无术以自存乎?”曰:“奚为其无术也。焉独存,虽王可也。孟子尝以仁义说梁、齐之君矣,而彼不用也,可慨也夫。”
(李桢《六国论》,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展开余下试题A. 是故秦不极强/不能灭六国而帝/不帝/则其恶未极/其恶未盈/亦不能以速亡/
B. 是故/秦不极强不能灭六国/而帝不帝则其恶/未极其恶/未盈亦不能以速亡/
C. 是故秦不极强/不能灭六国而帝/不帝则其恶/未极其恶未盈/亦不能以速亡/
D. 是故/秦不极强不能灭六国/而帝不帝/则其恶未极/其恶未盈/亦不能以速亡/
A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山东:崤山、函谷关以东的地区,战国七雄之中,除秦国以外的六国都在崤函以东。
B. 视:对待,看待。与《促织》中 “径造庐访成,视成所蓄” 的 “视” 的意义不同。
C. 张仪:秦国人,战国时期纵横家,辅助秦惠文王以 “横” 破 “纵” ,受封武信君。
D. 昆仲:指兄和弟,也作 “昆弟” ,昆为兄,仲为弟。也比喻亲密友好或同辈的人。
C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人们因秦国统治者残暴而痛恨秦国,但在作者看来,六国弱肉强食,与秦国无异。
B. 苏秦本想助秦国统一天下,然而未得秦王重用,他为自己一时的富贵,合纵伐秦。
C. 张仪的辩说,虽只是想使合纵离散而使连衡成功,却道破了动乱时代人情的悲凉。
D. 本文与苏洵的《六国论》在主旨上不同,但在行文构思上却一致,都是先破后立。
D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⑴ 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4分)
假使拥有的地理形势有利如秦国,并且得到上天的帮助,那么未必不会再出现一个与秦国一样的国家。(“向使”“擅形便之利”“得天助焉”“复增一秦”各1分)
⑵ 自春秋以来,兵祸日炽;迄乎战国,而生民之荼毒,有不忍言者。(4分)
自春秋以来,战祸一天天地严重;到了战国,老百姓被残害的情况,有的(已经)到了不忍说的地步了。(“日炽”“迄乎”“荼毒”“有不忍言者”各1分)
14.结合本文与苏洵的《六国论》,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苏、李二人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3分)
(1)苏洵:①韩、魏、楚三国割地赂秦,削弱了自己的实力导致灭亡,(1分)②使齐、赵、燕三国失去强援,以趋灭亡。(1分)(2)李桢:六国互相争斗,不行仁政,自取灭亡。(1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湖南部曲①
辛弃疾
青衫匹马万人呼,幕府当年急急符②。
愧我明珠成薏苡③,负君赤手缚於菟④。
观书老眼明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
万里云霄送君去,不妨风雨破吾庐。
注:①部曲:部属,部下。②急急符:紧急命令。③薏苡:语出《后汉书·马援传》,马援从交趾还,载一车薏苡,有人告发他私藏一车珍珠。后世用“薏苡明珠”指被人诬蔑,蒙受冤屈。④於菟:老虎的别称。楚人“谓虎於菟”。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诗歌第一句中的“万人呼”采用侧面描写的手法,突出了部属的勇猛形象。
B.三、四句暗示自己遭谗言而去职,有负部属战功,点明“负君”而愧之因。
C.五、六句夸赞部属年纪虽老而眼光明亮,谈论国事能仗义执言,胆量惊人。
D.作者借写为部属送行,表现了关爱部属的可贵精神,又饱含对现实的感慨。
C(C项,是写自己,不是夸赞部属。)
16.本诗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体现了辛弃疾“怨而不怒,乐观昂扬”精神品质,请分别加以赏析。(6分)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诗人写自己虽然年老赋闲,但仍然和当年廉颇一样,老当益壮,勇武不减,可以充任北伐主帅。《送湖南部曲》中,①既有惜别之情,又有祝福之意,祝愿对方鹏程万里,直上青云。②先人后己的情怀。只要部属有光明的前景,能够为国家效力,即使自己遭受挫折,忍受“风雨破吾庐”的困厄生活也是心甘情愿的。
(每点2分,共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⑴ 王安石在《桂枝香·金陵怀古》中描写江水蜿蜒千里、山峰林立的两句是“   ▲   ,   ▲   ”。 
⑵ 苏洵在《六国论》中建议要厚待、礼遇人才,先“   ▲   ,   ▲   ”然后再“并力西向”,就会让秦国寝食难安。
⑶ 假日里,同学们走进美丽的乡村,看到家家户户绿树掩映,不禁赞叹:这正是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   ▲   ,   ▲   ”描绘的图景啊!
⑴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⑵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⑶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三、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金陵“四大家族”是指《红楼梦》中以贾家宁荣二府为代表,由“贾史王薛”四家为主组成的一个封建利益集团。按照他们门当户对的观念,通过长期联姻等方式,形成家族式垄断,攫取经济利益和政治资源,最终导致“一损皆损,一荣皆荣”的共生模式。
金陵“四大家族”内部包括姻亲关系、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金陵“四大家族”外部存在荣辱与共,  ▲  的密切关系。“四大家族”的姻亲关系,使得宝黛爱情注定沦为悲剧,而“金玉良缘”则成为利益权衡的必然;“四大家族”的经济关系,使得他们为维持腐朽生活而加剧对底层劳动者的剥削;“四大家族”的政治关系,激化了他们和无产者之间的阶级矛盾。“四大家族”作为明暗线贯穿《红楼梦》始终,有三:一是通过介绍人物之间  ▲  的复杂关系,为刻画人物性格及昭示其命运起伏增添了现实合理性;二是通过对“四大家族”的铺陈和渲染,营造故事发生的大背景,推动情节的起承转合;三是明写贾府从“钟鸣鼎食”到“树倒猢狲散”, 暗述“四大家族”整体的由盛转衰,以点带面地描绘出封建社会末期贵族的没落衰亡。
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4 分)
唇亡齿寒(唇齿相依、互为表里、生死相依);盘根错节(千丝万缕)
19.下列各项中的引号与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 我拉开一个重彩号的符号时, “通讯员” 三个字使我突然打了个寒战,心跳起来。(《百合花》)
B. 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 “过人头” 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荷塘月色》)
C. 对治疗失忆有效的石杉碱甲,也是从中草药 “千层塔” 中提取的,是我国用于治疗老年性精神障碍的一种临川用药。(《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D. 还有几位 “大师” 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 “发扬国光” 。(《拿来主义》)
B(A着重强调; B直接引用;C特定称谓;D讽刺)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加以修改。(4分)
他们按照门当户对的观念,通过长期联姻等方式,形成家族式垄断,攫取经济利益和政治资源,最终达到“一损皆损,一荣皆荣”的共生模式。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为夏天吃不完的西瓜贴上保鲜膜,这是很多人的习惯做法。连在超市里卖的西瓜,切开的也都会在上面裹上一层保鲜膜。不过,有说法称,食物裹保鲜膜后不仅不会起到保鲜抑菌作用, 反而会繁殖更多的细菌。保鲜膜还能放心使用吗?
保鲜膜,从名称上来看,它是为了帮助食物保鲜而设计制作的一种薄膜。它可以将食物包裹住,与外界环境隔
标签: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2023届江苏”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6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