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43  2022-11-12
标签:统编版 高二 选修上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3]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考生考试条形码由监考老师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条形码粘贴处”。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的对应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答题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上、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由监考老师将答题卡收回。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李杜风格,论者纷纭,而以严羽的两句话最为中肯:“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沧浪诗话•诗评》)。飘逸与沉郁这两种风格的形成,取决于李杜两人思想、性格的不同,以及创作态度和题材的差异,具体则表现在意象的运用上。前人说李诗万景皆虚,杜诗万景皆实,固然未必十分确切,但从意象的虚实上看,的确可以看出李杜风格的不同。
李诗的意象常常是超越现实的,他很少对生活的细节作精致的描绘,而是驰骋想象于广阔的空间和时间,穿插以历史、神话、梦境,用一些表面看来互相没有逻辑联系的意象,拼接成具有浓烈艺术效果的图画。《梦游天姥吟留别》《梁甫吟》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李白的夸张是最大胆的,像“白发三千丈”“燕山雪花大如席”;杜甫虽然也有夸张的手法,但总的看来却是偏于写实的,如“鸬鹚西日照,晒翅满鱼梁”“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给人以逼真之感。杜甫的一些记游诗,如《铁堂峡》《盐井》《泥工山》等简直是一幅幅描绘山水景物和风土人情的图画,可补地理记载之不足。
杜诗的意象多取自现实生活,他善于刻画眼前真实具体的景物,表现内心感情的细微波澜。杜甫写诗往往从实处入手,逐渐推衍到有关国家和人民命运的统摄全局的问题上。杜甫曾在《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中夸赞画家王宰,说他能在尺幅的画面中表现出万里之势,杜甫自己的诗也是如此。杜甫有些诗是从身边琐事中引出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还有些诗是把重大的社会政治内容和生活细节穿插起来。《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大处着眼,何等悲壮!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改从小处落笔,又是何等细腻!又如《北征》用自己一个家庭的遭遇反映整个国家的变化。在纵论国家大事之中,插入一段关于儿女衣着的细节描写,用这个真实的细节反映战乱带给人民的苦难。
李白的《古风(其十九)》和杜甫的《悲陈陶》,都是写安史之乱的古体诗,但虚实的处理不同。《古风》大半是写游仙,最后四句才写到安史之乱,也似乎不甚着力,但它给人留下的印象却是深刻的,诗人的忧虑和悲愤也流落在字里行间。《悲陈陶》则围绕着陈陶战役,官军、安史军和长安人民三个方面都写到了,犹如用诗写成的通讯报道,真实而深挚,是典型的沉郁之作。
李白写诗往往在虚处用力,虚中见实。杜甫写诗则在实处用力,实中有虚。在虚处用力,妙在烘托,虚写好了,实可以让读者自己去联想补充,意象不粘不滞,显得飘逸。在实处用力,妙在刻画,在深入的刻画之中见出气魄,意象不浮不泛,显得沉郁。
(选自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浏览完整试题A. 李杜风格分别为飘逸与沉郁,这两种风格的形成,取决于两人在诗歌创作中具体意象的运用上的不同。
B. 李白诗歌以超越现实和互相没有逻辑的意象,于广阔的时空甚至虚拟之境中驰骋想象,具有强烈艺术效果。
C. 杜甫诗歌往往于实处用力,逐渐推衍到有关国家和人民命运的问题上,小中见大,细腻之中不乏家国情怀。
D. 李白写诗往往在虚处用力,虚中见实,用大胆的夸张与精妙的刻画,为读者展现了不粘不滞的意象和飘逸之感。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篇以前人对李杜风格的评论和作者的评析为引子,为后文展开论述张本。
B. 文章多处将李杜风格进行对比,很好地突出了两种不同诗歌风格的特质和魅力。
C. 第二段采用了引用论证论述李杜诗的夸张,有力地证明了两者夸张效果的不同。
D. 文章末段巧妙照应首段的“未必十分确切”,辩证地阐述了李杜诗虚实的问题。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虽然李杜诗中都有夸张,但是杜诗的夸张偏于写实,给人以逼真之感,更具有艺术感染力。
B. 杜诗多取材于现实,善于刻画眼前真实具体之景,既有大处着眼,又有小处落笔,借此表现内心情感的波澜。
C. 《北征》一诗既有对当时重大的社会政治生活的纵论,又穿插有对儿女衣着的细节刻画。
D. 李杜均有反映战争之诗,如李白的《古风(其十九)》和杜甫的《悲陈陶》,但在虚实的处理上各有不同。
【答案】1. C 2. C 3. A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A.“取决于两人在诗歌创作中具体意象的运用上的不同”错误,意象的运用是两人风格不同的具体表现,而非成因,并且原文有明确的表述“飘逸与沉郁这两种风格的形成,取决于李杜两人思想、性格的不同,以及创作态度和题材的差异”。
B.“互相没有逻辑的意象”错误,原文是“表面上看来互相没有逻辑的意象”,选项表述过于绝对。
D.“精妙的刻画”错误,末段“妙在刻画”应是沉郁的具体表现,而非李诗风格。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C.“有力地证明了两者夸张效果的不同”错误,第二段采用引用论证,引用李杜的诗句论证二者诗歌中夸张的特点,李诗的夸张是大胆的,杜诗的夸张是逼真的。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 .“更具有艺术感染力”错。原文只展示两人的各有千秋的夸张,未将其一较高下,选项属于无中生有。
故选A。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记者:《红楼梦》是一部经典小说,它被置放在一个非常高的地位,甚至与民族的文化自信联系在一起,您认为呢?
张庆善:伟大的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的名字,就是一个民族的自豪和民族精神的象征,对增强民族的凝聚力、自信力有着重要作用。曹雪芹与《红楼梦》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在世界文学史上,《红楼梦》与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共同矗立在世界文学的顶峰。
记者:今天的年轻人,应从什么价值角度来读《红楼梦》?
张庆善:我认为欣赏、审美、感悟,是年轻人阅读《红楼梦》的主要追求。首先要把《红楼梦》当成一部文学作品阅读,而不要总是去猎奇、猜测是不是映射当时的政治,甚至将其当成了“清宫秘史”,这些都是不正确的。其次,对当代读者来讲,伟大文学经典给予你的价值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有两点,即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阅读《红楼梦》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社会、对人生、对人情世故的认识,可以提高你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摘编自《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张庆善谈〈红楼梦〉:一幅完备的社会历史画卷》)
材料二:
今日“文化自信”已成为主流意识形态,文化自信的底气尽管来自多方面,但不可否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其中一个重要来源。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红楼梦》在推动文化自信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如何让《红楼梦》这部古代作品融入当代读者中,从而激活经典呢?
首先,使《红楼梦》“融进去”,为文化自信注入活力。所谓“融进去”,就是让《红楼梦》这部传统文化的集大成之作融进每个中华儿女的血液里,融入当代社会中去,而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呼吁和顶层设计的层面。《红楼梦》是了解封建社会、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扇窗子,通过对《红楼梦》的阅读和学习,可以让读者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看清历史的沧桑与人间的正道。要将《红楼梦》融入人们的生活,把阅读、学习、领悟《红楼梦》当作一种生活习惯、一种精神追求。
其次,让《红楼梦》“活起来”,为文化自信厚植底蕴。所谓“活起来”,就是重拾红学经典,深入挖掘《红楼梦》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为文化自信厚植底蕴。习近平强调,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要加强对《红楼梦》的深入研究和进一步普及,让这部经典“活起来”,通过对《红楼梦》的研究增加对其他传统文化的了解,建立起既有中国特色又适应新时代特点的文化体系,这定将有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此外,让《红楼梦》“走出去”,为文化自信增添底气。所谓“走出去”,就是让《红楼梦》在海外广泛传播,被越来越多的他国人民所喜爱、肯定和认同。在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的过程中,伟大的文学经典尤其像《红楼梦》这样的经典不能缺席。在2017年全国《红楼梦》学术研讨会开幕词中,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张庆善谈道:“伟大的文学经典在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交流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打开了《红楼梦》艺术的大门,你就会进一步了解中国、读懂中国。因此,《红楼梦》及其红学不仅应该而且一定会成为沟通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摘编自李响《文化自信视域下的〈红楼梦〉当代价值思考及传播策略》)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张庆善认为伟大的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的名字象征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可以大大增强民族的自信力。
B. 张庆善认为要把《红楼梦》当成一部文学作品阅读,而不能猎奇、猜测它是不是当时政治的映射。


展开余下试题C. 加强深入研究并普及《红楼梦》,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和适应新时代特点的文化体系,必将有益于坚定文化自信。
D. 张庆善认为《红楼梦》会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只要打开了《红楼梦》艺术的大门,就会进一步了解、读懂中国。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张庆善认为当今的年轻人应从文学价值、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角度阅读《红楼梦》,从而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B. 激活《红楼梦》这部经典,不是停留在理论呼吁和顶层设计的层面,而是要让它融进中华民族的血液里和当代社会中。
C. 深挖《红楼梦》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为文化自信厚植底蕴,符合习近平强调的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D. 在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的过程中,《红楼梦》绝不能缺席,它是我们民族的自豪,应该成为一个“文化使者”。
6. 《红楼梦》在当今有什么意义?请根据材料进行概括。
【答案】4. B 5. B
6. ①《红楼梦》象征着民族的精神,厚植着文化自信的底蕴,能帮助我们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自信力;
②帮助了解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深对社会、人生等的认识,从而提升我们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③它是沟通中外文化的桥梁,在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交流中,帮助人们进一步了解、读懂中国。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
B.“而不能猎奇、猜测”错,原文是“不要总是去猎奇、猜测”,所以选项说法绝对。
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不是停留在理论呼吁和顶层设计的层面”逻辑关系错误,原文“就是让《红楼梦》这部传统文化的集大成之作融进每个中华儿女的血液里,融入当代社会中去,而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呼吁和顶层设计的层面”是递进关系,而选项变成了并列关系。
故选B。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
通读文本,勾画出与“意义”相关的语言材料,不难发现一共有三个层面:第一层是对于阅读者而言,材料一第四段、材料二第二段均有涉及;第二层是对于民族文化自信而言,材料一第二段,材料二第三段均有涉及;第三层是对于国家文化交流而言,材料二第四段有所涉及。
根据材料一原文“伟大的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的名字,就是一个民族的自豪和民族精神的象征,对增强民族的凝聚力、自信力有着重要作用”“《红楼梦》……充分表达了作者曹雪芹对美被毁灭的悲愤。这种对民族心灵的深刻投射,正是《红楼梦》200多年来为何一直打动人心,让人产生心灵共鸣的根本原因”和材料二原文“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红楼梦》在推动文化自信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可归纳出:反映民族心灵和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自信力。
根据材料二原文“《红楼梦》是了解封建社会、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扇窗子,通过《红楼梦》的阅读和学习,可以让读者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看清历史的沧桑与人间的正道”可归纳出:了解并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历史底蕴。
根据材料一原文“其次,对当代读者来讲,伟大文学经典给予你的价值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有两点,即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阅读《红楼梦》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社会、对人生,对人情世故的认识,可以提高你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具备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帮助我们加深对社会、对人生,对人情世故的认识,提高我们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根据材料二最后一段“就是让《红楼梦》在海外广泛传播,被越来越多的他国人民所喜爱、肯定和认同”“打开了《红楼梦》艺术的大门,你就会进一步了解中国、读懂中国。因此,《红楼梦》及其红学不仅应该而且一定会成为沟通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可知它是沟通中外文化的桥梁,在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交流中,帮助人们进一步了解、读懂中国。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本一:
齐老太太
冯骥才
齐老太太有滋有味地住在西城一个小院里。老头死了后,就一个念想——家别散了。
她有三个孩子,两个儿子一个闺女。闺女老三没出嫁,两儿子老大老二虽然都成了家,但还全住在家里,守着老娘。
老娘心里一幅幅画。一家人在这院子里春天栽花种草,夏天纳凉说话,秋天举竿打枣,冬天扫雪堆人。平时全家围着摆在堂屋正中一张方桌,一日三餐,虽无山珍海味,却有荤有素,有饭同吃,有福同享。闲时老太太叫来老三和两房儿媳妇陪她打打牌。孙男娣女们在院里玩耍。齐家人全都本分平和,彼此没斗过气、拌过嘴、红过脸。老太太说自己活在天堂里。可等到将来哪一天自己上了西天,想这个家,怎么办呢?说到这儿就掉眼泪了。
打牌是老太太平生一大好。可是她七十岁后,打多了便要歇一会儿。几个孩子便在堂屋一角,给她支了一张软榻,她累了,就倚在榻上伸伸胳膊腿儿,有了精神招呼闺女媳妇接着再来。反正全家人对老太太一呼百应,只顺不呛,每天最后一把牌都要叫老太太胡。
齐老太太的两房媳妇人都不错。平时都在家中料理杂事,一人一天轮流做全家的饭菜,还一起伺候婆婆,陪着玩牌。玩牌对谁都是乐事,一边玩,一边说闲话、吃零嘴、喝茶;玩牌不玩钱没劲,可这家人的钱都不多,赢输也不过三五个铜子儿,大半都“输”给了老太太。玩牌时,二儿媳特别,总把手上一个金戒指摘下来,放在一块手帕上,她怕洗牌时总磨这戒指。她是穷人家的闺女,这金戒指是她当年最金贵的陪嫁。
天天打牌,这戒指天天放在她右手一边。可是一天,她抽空去灌暖瓶回来时,忽然“哟”一声,戒指没了。她找,别人帮她找,桌上地下找,一遍遍找,居然就找不着了。老太太说:“甭急,自己家还会丢东西,细找找。”二儿媳就这一件宝贝,丢了自然心急,还有火,忍不住冒出一句:“就出去灌水这一眨眼的功夫,光天化日的怎么会没,除非闹鬼了。”
大儿媳有点沉不住气,说:“哎哟二妹,我挨着你,你说闹鬼,可别是说我拿的。”
二儿媳说:“你干嘛往你身上揽,我能说谁?只能怪我不该把这么值钱的东西撂在桌上。”话再说下去,就会呛起来。
齐家从来没过这种事,最坐不住的是老太太。她脸色像张纸,忽然双手把桌子一推,这么大年纪,居然推出半尺远。她大声说:“现在谁也别出屋,你们给我翻箱倒柜地找,相互别客气,搜身!我不信找不出来。我不信我齐家——关着大门会丢东西!”
老太太头一遭发火!
大伙乖乖地按照老太太的话做。把屋里从明面到暗处,再到犄角旮旯,每一寸地界全都细细找过,连老太太歇身的软榻也拉出来,翻一个儿。姑嫂相互之间,头一次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搜身。那一瞬,齐老太太把双眼闭上,好像死了一样;她心里觉得这个家该是好到头了,要毁了。无论这戒指在谁身上,一翻出来,全是给这家捅上一刀。可是奇怪的是,戒指还是没影儿。真还是应了二儿媳那句话——除非闹鬼了!闹不闹鬼不知道,反正一股阴气从此罩住了齐家。先前那股子劲没了。人人各有心事,相互之间没话,老太太的牌局还摆,却打不起劲儿来。一天老太太忽然“哗啦”一声把牌全推倒了,阴沉着脸说:“我气力不济了,打不下去了。”牌局一停,齐家冷清了一大半。
老太太心里那些画儿,也就一幅幅扯下来。
谁也不知该怎么把这局面掰回来,反正那金戒指找不回来,事情就过不去。
可是一天晚饭后,老太太趁着全家都没离开饭桌,忽然对大家说:“我要跟你们说一件事。你们听好了!二媳妇那戒指的事你们别再瞎猜,戒指是我拿的!我有急用。你们也甭问我拿去干什么用了。回头我会想办法把这事圆上。”


展开余下试题老太太这话像晴天打雷,全家脸对脸看着,不敢相信。可是,老太太一辈子没说过半句谎,她的话从来不会掺一点假。不论她说什么,大家全信。再说老太太的话也有道理,丢戒指那天,人人都搜了身,没搜身的只有老太太本人。当时谁也不会去搜她呀。如果不是她拿的,好好一个金戒指跑哪儿去了?如果是她拿了,怎么拿的?拿去干嘛用了?
老太太不说,没人敢问,也没人敢议论。可是从此,不知不觉对老太太的感觉就变了,她怎么能偷自己儿媳妇的东西呢?想都不敢想。素来对老太太的敬意,自然少了几分。这一切,老太太嘴里不说,心里有数。虽然她把事情的真相撩开,彼此的猜疑和别扭没了,可是从此她在这家里老老少少眼中,脸上没光,说话差劲,身子矮了半截。人就一下子老下去许多。往后很少出屋了,吃饭都是叫老三把饭菜端到里屋,不愿别人看到她。她是不是没脸见人?
一年多后,老太太过世。
齐家办过丧事,整理正房。当拆掉堂屋一角的软榻清扫地面时,老三忽然发现地砖缝里有个东西亮闪闪,她有点奇怪,蹲下来,从头上拔下簪子把这东西拨出来一看,大声叫喊兄嫂,大家过来一瞧,全都大吃一惊!原来就是那只丢失的金戒指!
在丢戒指那天,这地方也都找过,只是因为那时屋里没有阳光,自然看不到。现在一道阳光射进来,正好照在这砖缝之间,金戒指便灿然夺目地重回齐家。
老三流着泪对着这戒指说:“你干嘛躲在这儿了,你要了我娘的命啊!”
这家人想到老太太,不知不觉全都淌下泪来。
(摘自《俗世奇人》,有删减)
文本二:
小说《俗世奇人》已经写了两本,缘何又写?因为这两本书为吾乡之奇人搭了一个台。再有奇人冒出,自然一个个蹦上来,都想在台上演一演自己得意的故事。这些人物个个标新立异,又执意太强,叫我不好谢绝。只好上来一个写一个,不觉间又是十八篇,于是有了这本《俗世奇人之三》。
天津这地方自有特别之处,寻常百姓,茶余饭后,津津乐道者,往往就是乡土异士和市井奇人。他们不崇尚精英,偏爱活在身边的那些非凡的凡人。这些人物的身上也就融入此地百姓集体的好恶,地域性格因之深藏其中。
(摘自《俗世奇人•前言》有删减)
7.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本一提到齐老太太心里的一幅幅画及“老太太说自己活在天堂里”,表明齐老太太把天伦之乐看作最大幸福。
B. 文本一中戒指是小说矛盾冲突的焦点,推动着情节一步一步向前发展,也丰富了齐老太太的形象。
C. 文本一综合运用了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等手法来刻画齐老太太的形象。
D. 文本二表明作者是从文化视角来塑造《俗世奇人》中的人物,并借此展现天津的地域性格。
8. 文本一结尾处戒指重现这一情节令人印象深刻,请赏析其妙处。
9. 文本二中说天津人偏爱“身边的那些非凡的凡人”,请结合文本一分析“齐老太太”有哪些“非凡”和“凡人”的特征。
【答案】7. C 8. ①情节:使情节完整且有波澜。结尾处交代戒指的下落,使情节完整,同时结尾又与前文老太太“承认”拿了戒指的情节形成转折。
②阅读效果:结尾的转折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使情节生出波澜,更具震撼人心的力量。
③人物:丰富人物形象,使齐老太太为了家庭和睦忍辱负重,牺牲自己的形象得以突出。
④主旨:凸显小说主旨,即以齐老太太为代表展示天津的地域性格和浓厚的家庭伦理观念。
9. 凡人特征:
①身份平凡。齐老太太是世俗的平凡之人,住在普通小院里,过着平凡日子。
②性情平凡。齐老太太有平凡人对家庭和睦的渴求,会因家里丢东西而生气、担忧,有着平凡人的喜怒哀乐。
非凡特征:
③忍辱负重、独当家难、大仁大义。齐老太太将家庭和睦看得至高无上,为修补因丢戒指产生的家庭裂痕,独自承担“偷东西”的骂名。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C.“外貌描写”错误。文中没有对齐老太太进行外貌描写。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结尾作用的把握能力。
前文说到玩牌的时候,二儿媳妇的戒指丢了,大家把屋里从明面到暗处,再到犄角旮旯,每一寸地界全都细细找过,连老太太歇身的软榻也拉出来,翻一个儿,最终也没有找到这枚戒指,而结尾交代了戒指的下落,从而使情节结构更加地完整。前文说到有一天晚饭后,老太太趁着全家都没有离开饭桌,忽然对大家说戒指是她拿的,而结尾交代了戒指在地砖缝隙里,所以这样的结尾和前文老太太“承认”拿了戒指的情节形成转折。
前文说到二儿媳的戒指丢了之后大家把屋里从明面到暗处,再到犄角旮旯,每一寸地界全都细细找过,连老太太歇身的软榻也拉出来,翻一个儿,最终也没有找到这枚戒指。所以结尾在地板缝隙里找到戒指就在大家的意料之外。在戒指丢了之后,大家互相搜了身,并且即使后来齐老太太“承认”是自己拿了戒指,又因为齐老太太在丈夫死后就家别散了这一个念想,所以老太太的话也是不可信的,所以戒指在屋内的某个不易发现的角落也是在情理之中的。这样写能够使情节生出波澜,更具震撼人心的力量。
齐老太太在丈夫死后就家别散了这一个念想,而当二儿媳妇的戒指丢了大家互相搜身怀疑之后,一股阴气从此罩住了齐家,先前那股子劲没了,齐家冷清了一大半。齐老太太为了把局面掰回来,就对儿孙们说戒指是自己“拿”的,从此之后大家对老太太的感觉就变了,少了几分敬重。所以结尾交代了戒指掉在了地板的缝隙里,从而丰富了人物形象,使齐老太太为了家庭和睦忍辱负重,牺牲自己的形象得以突出。
齐老太太在丈夫死后就家别散了这一个念想,所以老太太的所作所为都是在挽救这个大家庭,具有浓厚的家庭伦理观念。而根据文本二可知,齐老太太就是寻常百姓,是非凡的凡人,这也是天津这个地方的特别之处,是地域性格因素藏在里面。所以这一结尾凸显了小说主旨,即以齐老太太为代表展示天津的地域性格和浓厚的家庭伦理观念。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
凡人特征:
由原文“她有三个孩子,两个儿子一个闺女。闺女老三没出嫁,两儿子老大老二虽然都成了家,但还全住在家里,守着老娘”“一家人在这院子里春天栽花种草,夏天纳凉说话,秋天举竿打枣,冬天扫雪堆人。平时全家围着摆在堂屋正中一张方桌,一日三餐,虽无山珍海味,却有荤有素,有饭同吃,有福同享。闲时老太太叫来老三和两房儿媳妇陪她打打牌。孙男娣女们在院里玩耍”可知,齐老太太身份平凡,是世俗的平凡之人,住在普通小院里,过着平凡日子。
由原文“老头死了后,就一个念想——家别散了”“齐家从来没过这种事,最坐不住的是老太太。她脸色像张纸,忽然双手把桌子一推,这么大年纪,居然推出半尺远。她大声说:‘现在谁也别出屋,你们给我翻箱倒柜地找,相互别客气,搜身!我不信找不出来。我不信我齐家——关着大门会丢东西!’”可知,齐老太太性情平凡,有平凡人对家庭和睦的渴求,会因家里丢东西而生气、担忧,有着平凡人的喜怒哀乐。
非凡特征:
当二儿媳妇的戒指丢了大家互相搜身怀疑之后,一股阴气从此罩住了齐家,先前那股子劲没了,齐家冷清了一大半。齐老太太为了把局面掰回来,就对儿孙们说戒指是自己“拿”的,所以齐老太太能够忍辱负重、独当家难、大仁大义。齐
标签:统编版 高二 选修上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四川省成都”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