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阅读:42  2022-11-13
标签: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2]
江苏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分类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
非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
江苏省苏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一) 现代文阅读Ⅰ (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温柔敦厚”诗教观是如何形成的?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实际上关系到对“温柔敦厚”诗教观思想文化内涵的理解问题。
周代贵族教育崇尚君子之德,是“温柔敦厚”诗教观念产生的重要文化基础。随着礼乐教化的不断深入,周代贵族的理想人格典范逐渐形成,“温”、“柔”、“和”、“中”等品质成为君子之德的基本内涵,它们对“温柔敦厚”诗教观念的形成有直接影响。另外,“温柔敦厚”诗教观念的形成,与周王朝及各诸侯国在政治、外交中的用《诗》用乐以及周人的诵谏传统也有密切联系。
总之,“温柔敦厚”诗教观根植于周代宗法伦理社会的土壤之上,与当时的政治文化生态有密切的关联。马克思曾指出:“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发展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周文化作为一种伦理本位的文化,温柔和顺、持中合度是周代教育所着力培养的一种人格典范,从某种意义上说,“温柔敦厚”诗教观就是周代贵族理想人格在诗学观念上的体现。“温柔敦厚”诗教观念是源于社会实践的理论概括,是周代礼乐文明的客观反映,周人的歌《诗》、弦《诗》、引《诗》、赋《诗》以及乐工的诵谏,都具有柔和逊顺的特点。
(摘编自边家珍《“温柔敦厚”诗教观新论》)
材料二:
情操,名词。
情操,此中含有理智在内。情操虽然说不得“发乎情止乎礼义”,也要“发而皆中节”。情操完全不是纵情,“纵”是信马由缰,“操”是六辔在手。总之,人是要感情与理智调和。
感情与理智调和,说虽如此说,然而若是做来,恐怕古圣先贤也不易得。吾辈格物致知所为何来?原是为的求做人的学问。学问虽可由知识中得到,却万万并非学问就是知识。学问是自己真正地受用,无论举止进退、一言一笑,都是见真正学问的地方。做人处世的学问也就是感情与理智的调和。
“诗三百篇”含义所在,也不外乎“情操”二字。
要了解《诗》,便不得不理会“情操”二字。《诗》者,就是最好的情操。也无怪吾国之诗教是温柔敦厚,无论在“情操”二字消极方面的意义(操守),或积极方面的意义(操练),皆与此相合。所谓学问,浅言之,不会则学,不知则问。有学问的人其最高境界就是吾人理想的最高人物,有胸襟、有见解、有气度的人。梁任公说英文gentleman不易译,若“士君子”则庶几近之矣,便“君子”二字即可。
君子之材,实在难得。“士君子”乃是完美无瑕疵的,吾人虽不能到此地步,而可悬此高高的标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此则人高于动物者也。人对于此“境界”有所谓不满,孔夫子尚且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五十学《易》,韦编三绝,至此正是细上加细,而止于“无大过”,可知夫子尚不满足其境界。
学问的最高标准是士君子。士君子就是温柔敦厚,是“发而皆中节”。表现这种温柔敦厚的、平凡的、伟大的诗,就是“三百篇”。而其后者,多才气发皇,而所作较过,若曹氏父子、鲍明远、李、杜、苏、黄;其次,所作不及者,便是平庸的一派,若白乐天之流。乐天虽欲求温柔敦厚而尚不及,但亦有为人不及处。吾国诗人中之最伟大者唯一陶渊明,他真是“士君子”,真是“温柔敦厚”。这虽是老生常谈,但往往有至理存焉,不可轻蔑。犹如禅宗故事所云:诸弟子将行,请大师一言,诗曰:“诸恶莫作,诸善奉行。”弟子大失所望,师曰:“三岁小儿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吾人之好高骛远、喜新立奇,乃是引吾人向上的,要好好保持、维护,但不可不加操持;否则,小则可害身家,大足以害天下。


浏览完整试题走“发皇”一路往往过火,但有天才只写出华丽的诗来是不难的,而走平凡之路写温柔敦厚的诗是难乎其难了,往往不能免俗。有才气、有功力,写华丽的诗不难,要写温柔敦厚的诗便难了。一个大材之人而嚅嚅不能出口,力举千钧的人蜕然若不胜衣,这是怎么?才气发皇是利用文字——书,但要使文字之美与性情之正打成一片。合乎这种条件的是诗,否则虽格律形式无差,但算不了诗。“三百篇”文字古,有障碍,而不能使吾人易于理解;唯陶诗较可。“月黑杀人地,风高放火天”,美而不正;“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正而不美。宗教家与道家以为,吾人之感情如盗贼,如蛇虫;古圣先贤都不如此想,不过以为感情如野马,必须加以羁勒,不必排斥,感情也能助人为善。情与欲固有关,人所不能否认。
(摘编自顾随《中国经典原境界》)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学问的最高标准要符合“温柔敦厚”的诗教观。在作者看来,达到这一标准的有《诗》,有陶渊明,而像白居易这样的大文豪达不到这一境界。
B.感情与理智调和,用理智约束情感,做到“发而皆中节”,甚至“发乎情止乎礼义”,是很难的。
C.《诗》是最好的“情操”,因为不管是“情操”的积极意义还是“情操”的消极意义,都与《诗》的“温柔敦厚”契合。
D.情操,是指由感情和思想综合起来的,不轻易改变的心理状态。情操既要“发乎情止乎礼义”,也要“发而皆中节”。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有学问的人是有胸襟、有见解、有气度的人,这类人秉持“发而皆中节”的理念,自然可以创作出温柔敦厚的诗。
B.孔子五十岁还在学习《易》,而且细致严谨,以求为人处世“无大过”,这说明心里有
“士君子”的标准,并坚持实践,就能达到让人“高山仰止”的境界。
C.“温柔敦厚”的诗教观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与周代贵族日常生活中用《诗》交流、抒发感受有关,理想人格的追求也是促使它形成的重要因素。
D.禅宗故事告诉我们为人不能好高骛远、喜新立奇,作文时要在感情和理智之间达到平衡,否则贻害无穷。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的诗句最能体现顾随“温柔敦厚”的诗教标准的一项是(3分)
A.太华峰头玉井莲,开花十丈藕如船。冷比雪霜甘比蜜,一片入口沈痾痊。(韩愈《古意》)
B.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饮酒》其五)
C.吾闻京城南,兹惟群山囿。东西两际海,巨细难悉究。(韩愈《南山诗》)
D.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何不策高足,先踞要路津?(《古诗十九首》)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4分)
5.唐初经学家孔颖达在《礼记正义》中说:“诗依违(依顺,依仗)讽谏,不指切(指摘,指责)事情,故曰温柔敦厚诗教也”,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6分)
1.D
2.C
3.B
4.材料一:首先提出问题“温柔敦厚”的诗教观是如何形成的,然后从政治、外交、文化等领域的社会实践分析,最后总结“温柔敦厚”诗教观形成的原因。(每点1分,答出三点给4分)
5.“依违讽谏”是要求诗歌发挥讽谏的社会功能,说的是诗的作用,是儒家“入世”的精神体现;“不指切事情” 要求诗歌的怨刺必须“止乎礼义”,表现出一种温文谦恭、含蓄儒雅的诗学风格;要求诗人情感与理智契合,性情之正与文字之美兼而有之,即“文质彬彬”才能达到“温柔敦厚”的境界;温柔敦厚是儒家对诗歌的一种伦理规范,诗人创作时应做到温柔敦厚,施行教育,感化人心。(每点2分,答出任意3点给6分)
江苏省常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比较文化的研究,是人们认识人类文化的共性和各自民族性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其中,关于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即双边文化关系或多边文化关系的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它通过揭示异质文化之间复杂而生动的关系,进一步来解明各民族文化的发生、发展,并有助于深刻认识文化的本质特性。
文化与文学的双边与多边关系研究包含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在两种或几种不同的文化与文学样式中,探讨和揭示相互融入的异文化形态。这一研究属于“关系研究”的表层形态。它对于深入地探讨双边关系的内在机制,具有引领作用。目前,中日文学与文化的关系研究大体上停留在这一层面上。由于未能作进一步的推进,读者对“何其相似乃尔”已经感到厌倦。
第二层次,探讨和揭示异文化融入的传递轨迹,包括传递中的分解形态,以及中间媒体的作用与意义。两种不同质的文化形成“关系”,一定存在着传递的渠道,它的形式应该是多样的。在传递的过程中,诚如法国文艺学家布吕纳提埃尔所说:“文学类型也像生物的种族一样,也会分解和合成。”例如,在早期中国诗向日本传递,并参与成为和歌“三十一音数律”形成和因素方面,我相信我们已经开始找到了中国诗被“分解”并和“三十一音数”相“合成”的若干传递轨迹。
这一层次的研究,还特别注意到“中间媒体”的形态与作用。此处的所谓“中间媒体”,是为了解明异质文化传递中复杂的变异而特别确认的一种特定的文化形态——它是指在本土文化消融异质文化的相关因子、尚未最后完成变异时,异质文化因子所呈现的若干状态。例如,从日本神话、传说等向物语的发展过程中,我们相信我们也已经找到了它们的中间媒体——一种由文人运用汉文或准汉文创作的,类似于中国古传奇的文体。
第三层次,探讨与揭示在异文化浸润中本土文化与文学的变异,特别是本土文化因子与异文化因子相互组合的模式,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本土文化与文学的新样式。这些新样式,它们应当是属于民族文化与民族文学的新的形式。
这一层次的研究,就双边(与多边)文化的关系来说,具有“定位”的意义。实际上,当我们要对“异质文化关系”作学术界定时,其概念的意义最后将落实在这一层次。到底什么是比较文化意义上的“文化关系”?并不是说两个文本有相似之处,则它们就有了某种“关系”。它指的是在一个独立完整的文本中,确实内含着异质文化的因子——这些异质文化因子,程度不同地已经被“变异”而融汇于文本之中,只是研究者采用实证的手段使它得以还原。


展开余下试题(摘编自严绍璗《双边文化关系研究与“原典性的实证”的方法论问题》)
材料二:
“平行研究”作为比较文学研究方法之一,指的是对没有事实关系的跨文化的文学现象进行比较研究时所运用的一种方法。
平行研究方法的第一种功能,是使文学现象“连类比物”、“相类相从”,从而为总结民族文学、世界文学中的基本规律提供整理大量相似、相同或相通的文学事实。一般地说,寻找和发现类同和同类,既是人们的一般心理需求,也是科学研究的最初的起点。我们在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欣赏中,经常是以已有的阅读经验、阅读积累为背景的。我们在阅读中读到“何其相似乃尔”的文学现象时,常常就会有一种“发现”的喜悦,并试图探讨其中的原因。现有的“连类比物”、“相类相从”式的类同的平行比较,已经揭示了古今中外文学中许多普遍现象。然而,一旦要使这种类同的文学现象进入研究状态,事情就不那么简单了。这里有一个关键问题:作为人类精神现象来说,所谓“同”不是绝对的。平行研究要搞明白: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在何种意义上是相同的;这种类同是表面性的,还是实质性的;是“不言而喻”的东西,还是尚未被充分认知的东西;这种类同的比较是否有助于研究者探讨出某种规律性的东西。
平行研究方法的第二种功能,是使比较的对象“相映成趣”、“相得益彰”,并由此形成“相映成趣”、“相得益彰”的互衬式、比照式的平行比较模式。任何事物都处在一定的时空关系和逻辑关系中,平行比较有助于被比较的两种或多种事物的特性、价值得到映衬和凸显。比照式平行研究的对象,不必是类同的东西,也不是相反的、对立的东西。他们的关系彼此有别,又相互依存、相互关联。在比较文学中,这种比照式的平行研究,主要不是为了求同,也不是为了辨异,而是要在比照之下使两者相映成趣,相得益彰,达到珠联璧合的效果。
平行研究方法的第三种功能,是使研究对象处在“相生相克”、“相反相成”的对比式、反比式的关系中。有些文学现象虽然没有事实上的关系,但它们却有着“相生相克”、“相反相成”的对比式、反比式的关系,也只有通过平行比较来揭示这种关系。反比式的比较研究,仿佛在一个画面上将黑白两种相反的颜色放在一起加以对比,突出它们的对立,使黑者愈见其黑,白者愈见其白。
(摘编自王向远《比较文学平行研究功能模式新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由于“关系研究”只能停留在表层形态,读者对“何其相似乃尔”已经感到厌倦。
B.本土文化与文学在异文化影响下发生变异而产生的新样式,仍属于民族文化与文学。
C.文本的相似不等于文本之间的事实关系,建立在相似性基础上的比较研究是肤浅、随意的。
D.要使类同的文学现象进入研究状态,研究者就必须以在类同比较中得出规律为唯一目标。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侧重论述有事实关系的“关系研究”,材料二侧重论述没有事实关系的“平行研究”。
B.“关系研究”的三个层次之间为递进关系,“平行研究”的三种功能之间为平行关系。
C.鲁迅留学时通过阅读日文译著了解西方文化,这里的日文译著即材料一所说的“中间媒体”。
D.中国人读到圣经中耶和华用泥土造人的故事时会心一笑,此即材料二所言的“‘发现’的喜悦”。
3.下列选项中研究案例与研究模式不匹配的一项是(3分)
A.双边文学关系研究:通过实证的手段还原汪曾祺文学创作中来自其师沈从文的文化因子,解明后者对前者的影响。
B.相类相从式平行研究:通过比较王熙凤与克劳狄斯的相似之处,领会文学中“美”与“善”的关系——伦理上的“非善”也具有审美价值。
C.相映成趣式平行研究:通过大量经典作品的比照指出中西诗歌各自的情趣所在,“西方诗以直率胜,中诗以委婉胜”。
D.相反相成式平行研究:通过比较德国反思“二战”题材的文学作品和日本美化侵略战争的文学作品,认识人类文化的共性和各自的民族性。
4.两则材料中都提到“何其相似乃尔”,它们的含义有什么不同?(4分)
5.如欲采用平行研究的方法,对蒲松龄的《促织》和卡夫卡的《变形记》加以比较探究,请你列出主要的探究方向。(4分)
(一)
1.(3分)B
2.(3分)C
3.(3分)A
4.(4分)材料一:对中日文学和文化关系的研究,大多还停留在探讨和揭示相互融入的异文化形态的层次。材料二: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学作品中相似、相同和相通的文学现象。
5.(4分)两篇小说都虚构了人化为虫的故事,可以探究两篇作品在情节设计、叙述风格、主题内涵等方面的实质性不同。探究两篇作品的差异与作家创作风格、作品创作时代的关系,以及所体现的民族文化心理。(每点2分,其他观点如合理,也应酌情给分)
(二)
6.(3分)B
7.(3分)A
8.(6分)①“化石”指M脑海中不时出现的那块矿石,是小说的核心意象(或“贯穿小说的重要物像”);②“化石”是人物的隐喻:在追求生命长久和无龄的时代,M的存在,在男子看来就像一块古老的矿石,而男子的肉身存续再久,他的人生也只能是一块透明的“琥珀”;③化石象征永恒和造物,有暗示主题的作用,表达作者对人类存在的主体性与时间永恒关系的思考。(每点2分,其他观点如合理,也应酌情给分)
9.(6分)①对人的存在及意义的思考——真正体现存在的是个体的独特性,而不只是肉身的存续;②关于科技发展对人的影响的思考——科学技术的无限制使用,可能使生命异化、物化,人虽无法拥有对生命的绝对自由,但应尽最大努力寻求和保持生命的自我性;③对人性的思考——人应该坦然地面对衰老和逝去。(每点2分,其他观点如合理,也应酌情给分)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5题。
材料一∶
对于悲剧美和喜剧美这对范畴,古典美学在进行形而上的论述之余,也会破例运用一些心理分析,亚里士多德在定义悲剧时就用了“通过怜悯和恐惧使心灵获得陶冶”的说法,这里的“怜悯”“恐惧”“陶冶”,都已经是心理学概念。但是,他在论述喜剧时就无法沿用类似的心理学概念完成立论。直到德国古典主义美学家康德,才用“心理预期逆反性失重”来论述喜剧,却也存在“以偏概全”之弊。
在社会的一般认知上,人们也习惯用心理学概念来解释悲剧美和喜剧美。例如把悲剧美说成是对悲哀记忆的释放,把喜剧美说成是对愉悦欲求的满足。这种说法也没有错,只不过停留在浅层心理之上。
从深层心理上说,悲剧美和喜剧美,对应着人类对社会物象的仰视需要和俯视需要。悲剧营造英雄,而悲剧英雄就是人们仰视的对象。在艺术中,仰视与地位、财富、学识无关,而主要决定于他是否遭遇悲剧,以及在悲剧中的表现。其他物象的崇高感,也都与不可抵达有关,甚至与牺牲有关。仰视,是人类的一种基本心理需要,而悲剧美的仰视,则是这种心理需要的最高实现方式。
悲剧美所提供的仰视,既崇高又感人,但时间一长就太令人疲劳了。克服这种心理疲劳只有两个方法∶一是把仰视的高度降低;二是让自己内心产生与被仰视对象近似的因素,造成感同身受的效果。但这两点,在古典主义悲剧中很难做到。那种悲剧为了摆脱人们的疲劳只能寻找新的刺激,而那种刺激总是让悲剧英雄更加走向惨烈,结果与观众的心理距离越来越大。


展开余下试题在西方,古典主义悲剧的转型从雨果的浪漫主义时期就已经产生重大突破,而真正获得理论成果的却是比利时文学家梅特林克。
梅特林克认为,莎士比亚悲剧中的毒药、自杀、决斗,都太偶然,又离普通观众太远,因此那种悲剧是“偶然悲剧”,对观众而言是“与自己很远的悲剧”。其实日常生活中也有大量与人人有关的悲剧,例如某天早晨在镜子里发现了自己的第一根白发。这种悲剧看似琐碎却最为普遍,而且可以撬动人生的前前后后。第一根白发是一个转折点,从童年到这里的过程产生了另一种意义,从这里到死亡的过程也产生了另一种意义。这一来,这种日常生活中的悲剧也就成了“必然悲剧”,而且对观众而言是“与自己很近的悲剧”。但是这种悲剧也有重大失落,那就是与悲剧美紧紧相连的崇高和庄严,不见了。
(摘编自余秋雨《观众心理美学》,有删改)
材料二∶
对悲剧体裁的界定,或者说对“悲剧性”的理解,是西方古典诗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悲剧人物是“比我们好”但又不完美、“遭受了不该遭受之不幸”的人,悲剧情节的主要成分是“突转”“发现”和“苦难”(《诗学》)。这些论断影响深远,也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悲剧性”。
在思考悲剧冲突时,要努力理解在那些看似偶然或带有幻想特征的情节之后,悲剧冲突深层的必然性、严肃性,理解悲剧冲突既是人与人的冲突,也是思想的冲突。在理解悲剧主人公时,要探讨其悲剧命运的深层原因,透过其具体性格特点,把握这一人物所承载的思想意义。悲剧主人公导致悲惨结局的行动,古典诗学称之为过失,但这一范畴的实际内容,在不同时代和不同戏剧作品中又是千变万化的,它可能表现为悲剧主人公因为某种性格缺点或对真实情况暂时无知而采取的错误行动,也可能表现为悲剧主人公面对两难处境时作出的某种自觉抉择。悲剧主人公犯下过失,而又自觉承担这一过失的后果,宁愿毁灭,也不向悲剧命运低头,“通过自己的牺牲,英雄表现出配得上悲剧性之伟大”。(帕特里斯•帕维斯《戏剧艺术辞典》)要全面地看待悲剧作品的情感价值和思想认识价值,要避免在欣赏悲剧作品时将其简单化,在缺乏充分的阅读(观看)体验基础时进行抽象的思想探讨,而应该首先驻足于悲剧作品带来的情感震荡,以面对作品时的实际体验为基础,透过具体的细读品味来导入思想主题的探讨。这实际上是学习一切文学作品时的基本原则。也只有坚持这个原则,才能够真正通过学习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
(摘编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第二单元编写说明》,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亚里士多德无法用类似的心理学概念完成对喜剧的立论,康德却出色地完成了这一任务。
B.在社会的一般认知上,把喜剧美说成是对愉悦欲求的满足,只是停留在浅层心理之上。
C.古典主义悲剧很难借助降低仰视高度和与之造成感同身受的效果来克服观众心理疲劳。
D.面对两难处境时作出的某种自觉抉择,常常成为悲剧主人公过失的可能表现之一。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亚里士多德率先使用心理学概念对悲剧进行定义,体现了他在古典美学论述上的进步。
B.因悲剧美提供的仰视是心理需要的最高实现,崇高且感人,故时间一长就令人产生疲劳。
C.在古典主义悲剧的发展历程中,亚里士多德、康德、雨果、梅特林克均是关键性人物。
D.“必然悲剧”比“偶然悲剧”更为普遍,与观众的心理距离更近,但崇高和庄严缺失。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最不能体现“看似偶然或带有幻想特征的情节”一项是(3分)
A.关汉卿《窦娥冤》∶窦娥法场发誓愿引发天降大雪。
B.曹禺《雷雨》∶周朴园偶然想起让侍萍取衬衣。
C.莎士比亚《哈姆莱特》∶哈姆莱特误杀波洛涅斯。
D.易卜生《玩偶之家》∶娜拉毅然离家出走。
4.材料一使用了哪些论证手法请简要说明。(4分)
5.王利发是话剧《茶馆》中的主人公,请依据材料二分析其悲剧性。(4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1.A(3分)(A项“出色的完成”说法有误,原文认为其存在“以偏概全”之弊)
2.D(3分)(A项古典美学会“破例”使用一些心理分析,而亚里士多德是否“率先”使用,文中并无体现;B项因果关系不当,原文时间一长不是产生疲劳的原因;C项根据材料内容,康德论述的是喜剧”,而不是“悲剧”)
3.D(3分)(D项“娜拉毅然离家出走”是必然性情节)
4.(4分)①引用论证,分别引用亚里士多德、康德的观点来证明古典美学对悲剧美和喜剧美会破例应用心理分析的方法;(2分)
②举例论证,如举生活中“某天早晨在镜子里发现了自己的第一根白发”的例子,阐释“必然悲剧”的内涵。(2分)
(注意仅罗列手法而无说明不得分)
5.(4分)
①性格特点∶王利发性格软弱,缺乏反抗性;(1分)
②深层原因∶其生活的时代的黑暗注定悲剧的发生;(1分)
③思想意义∶借王利发的悲惨人生,表达对底层百姓的同情(1分),对黑暗社会的批判(1分)。(答案分析∶依据材料中“其悲剧命运的深层原因,透过其具体性格特点”“全面地看待悲剧作品的情感价值和思想认识价值”等)
江苏省常熟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抽测(一)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材料一
什么是意境?人与世界接触,因关系的层次不同,可有五种境界∶(1)为满足生理的物质的需要,而有功利境界;(2)因人群共存互爱的关系,而有伦理境界;(3)因人群组合互制的关系,而有政治境界;(4)因穷研物理,追求智慧,而有学术境界;(5)因欲返璞归真,冥合天人,而有宗教境界。功利境界主于利,伦理境界主于爱,政治境界主于权,学术境界主于真,宗教境界主于神。但介乎后二者的中间,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景而为虚境,创形象以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这就是“艺术境界”。艺术境界主于美。
所以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映射,是无所谓美的。瑞士思想家阿米尔说∶一片自然风景是一个心灵的境界。中国大画家石涛也说∶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也。……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
艺术家以心灵映射万象,代山川而立言,他所表现的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这灵境就是构成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意境”。
意境是“情”与“景”(意象)的结晶品。王安石有一首诗∶“杨柳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三十六陂春水,白头相见江南。(《题西太一宫壁二首(其一)》)”前三句全是写景,江南的艳丽的阳春,但看了末一句,全部景象遂笼罩上,一层无边的惆怅,回忆的愁思,和重逢的欣慰,情景交织,成了一首绝美的诗”。
在一个艺术表现里,情和景交融互渗,因而发掘出最深的情,一层比一层更深的情,同时也透入了最深的景,一层比一层更晶莹的景;景中全是情,情具象而为景,因而涌现了一个独特的宇宙,崭新
标签: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相关:关于“江苏省部分”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