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32  2022-11-13
标签: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2]
江西省赣州市十六县市二十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2022年赣州市十六县(市)二十校期中联考
高三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孔孟之道”就是至圣孔子、亚圣孟子之道,就是以孔孟思想为核心的价值观。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将“孔孟之道”置入两个系统中予以考察:一是文庙祭祀系统,其中有颜子、曾子、子思、孟子的“四配”;二是科举教育系统,其中有《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的“四书”。这两个系统相互呼应,但有主次之分。从相互呼应看,假如认为“孔孟之道”只是孔子与孟子之道,就会忽略颜子、曾子、子思的思想与贡献。以文庙祭祀系统补充科举教育系统,目的就是让颜子、曾子、子思能够与“孔孟之道”保持牢固的精神联系。从主次之分看,文庙祭祀系统涉及四位配享,科举教育系统涉及四本经典。以文庙祭祀系统为辅、以科举教育系统为主,是为了让以“孔孟之道”为纲领的“四书”通过社会化的教育制度及其考试机制得以代代相传。
今天,“孔孟之道”已经成为儒学的代名词。儒学的代名词为何不是涉及颜子、二程、朱熹、王阳明的“孔颜之道”“孔程之道”“孔朱之道”“孔王之道”,而是独独选择了“孔孟之道”呢?历史的选择自然有其理由,这些理由有可能是:
第一,从先秦儒学传播过程看。孔子传给颜子,颜子传给曾子,曾子传给子思,子思传给孟子,到孟子这里绝传。如果讲一头一尾,就是从孔子开始、到孟子终结,所以将孔子与孟子连在一块,有了“孔孟之道”的说法。
第二,从儒家道统的以心传心看。《孟子》末章讲“见而知之”“闻而知之”。唯有圣人能够闻而知之,闻而知之尧舜之道的是汤、文王、孔子,闻而知之就是以心传心。孔子之后有颜子,有曾子,有子思。他们见过孔子,所以是见而知之者。孟子说:“由孔子而来至于今,百有余岁,去圣人之世,若此其未远也;近圣人之居,若此其甚也,然而无有乎尔,则亦无有乎尔。”(《孟子•尽心下》)孟子没有见过孔子,属于闻而知之者。基于以心传心,将孔子与孟子连在一块而形成“孔孟之道”,这是一种体例,而且是一种大体例。
第三,从“四书”作者的确切程度看。颜子没有作品,或者说没有留下作品。所谓《大学》代表曾子的思想、《中庸》代表子思的思想,历来存有异议。从司马迁开始,有了子思写《中庸》之说(《史记•孔子世家》);曾子写《大学》之说,肇始于二程,定调于朱熹(《大学章句•经一章》)。这两个说法都是慢慢形成的,但有人提出了异议。《论语》代表孔子的思想,《孟子》代表孟子的思想,古已有之,毫无疑义。从这个角度看,将孔子与孟子连在一块而形成“孔孟之道”,可谓水到渠成、自然而然。
“孔孟之道”最大的精神内涵是内在超越,内在超越是相对外在超越而言的。外在超越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依靠宗教信仰,这是一种高阶位的外在超越;第二种是依靠物质财富,这是一种低阶位的外在超越。依靠宗教的高阶位的外在超越,是神文;依靠物质的低阶位的外在超越,是物文。“孔孟之道”是真实的内在超越,代表了人文的方向,这种人文主义通过道德理想主义与文化守成主义相结合的方式得以实现。“孔孟之道”一方面是道德理想主义,一方面是文化守成主义,旨在通过实现文化守成主义而达成道德理想主义。时至今日,“孔孟之道”仍有其举足轻重的现实意义与时代价值,就在于它是内在超越的,是人文主义的内在超越,是一种将道德理想主义、文化守成主义集于一身的理想,是真正契合当代社会人文建设的。


浏览完整试题(摘编自杨海文《“孔孟之道”的精神内涵》)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们需要将“孔孟之道”置入文庙祭祀系统和科举教育系统这两个系统中予以考察,这两个系统相互呼应,但有主次之分。
B.“孔孟之道”是以孔孟思想为核心的价值观,今天已成为儒学的代名词,这可能与儒学传播过程中从孔子开始、到孟子终结有关。
C.颜子、曾子、子思与孔子之间的传承属于“见而知之”;而孟子没有见过孔子,他们之间的传承属于“闻而知之”,即以心传心。
D.“孔孟之道”是人文主义的内在超越,是一种将道德理想主义、文化守成主义集于一身的理想,最终目的是达到文化守成主义。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从先秦儒学传播过程、儒家道统的以心传心等三个角度逐层深入分析儒学选择“孔孟之道”的原因。
B.文章引用《孟子•尽心下》中的话,论证了将孔子与孟子连在一块而形成“孔孟之道”是一种体例。
C.文章举子思写《中庸》之说、曾子写《大学》之说的例子,是为了论证这些说法都是慢慢形成的观点。
D.文章最后一段阐述“孔孟之道”的精神内涵,阐述了“孔孟之道”是真实的内在超越,代表了人文的方向。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为了让文庙“四配”中颜子、曾子、子思与“孔孟之道”保持牢固的精神联系,要以文庙祭祀系统补充科举教育系统。
B.在“四书”四部著作的作者中,孔子和孟子名气最大,所以将孔子与孟子连在一块而形成“孔孟之道”,可谓水到渠成。
C.内在超越是相对外在超越而言的,在外在超越中依靠宗教信仰的阶位要高于依靠物质财富的阶位,也即神文超过物文。
D.“孔孟之道”在当今仍然具有举足轻重的现实意义与时代价值,是人文主义的内在超越,是真正契合当代社会人文建设的。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对许多人来说,特别是在发达经济体中,使用野生物种听起来好像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去甚远的事。但是对于部分国家的人来说,使用野生物种却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他们常常没有意识到正如此频繁地使用野生物种制品。
事实上,利用野生物种是人类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生活与野生动植物之间联系密切,我们吃的鱼、服用的止咳药当中的某一味草药,很可能来自野生物种。甚至我们使用的木质家具,曾经或许也是一棵生长在野外的参天大树。甚至我们从大自然当中获得的快乐与灵感,比如观察野生动物,也是野生物种的另一种用途。
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IPBES)发布的《2019年全球评估报告》指出,人类的直接开发是导致100万种动植物面临灭绝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许多物种将在未来几十年内灭绝。这给人类敲响了警钟,我们的一些行为正在伤害野生物种,几个世纪以来,我们一直依赖其中一些物种提供的食物、衣服、住所等。
换言之,我们人类一直在利用野生物种来满足我们的需求。然而当我们破坏自然的同时,我们也在伤害我们自己——我们关于使用野生物种的政策和决定对我们的健康、粮食安全、生计和总体福祉都有影响。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再也不应该吃鱼,不能吃止咳药或是使用其他材料来建造我们的房屋,我们迫切需要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健全且不断更新的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共享,确保人类对野生物种的使用是可持续的。
(摘编自《野生物种的可持续利用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材料二:
生物多样性关系人类福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特别是近10年来,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升为国家战略,采取一系列有力举措,不断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大力推动就地与迁地保护,有序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评估,实施最严格执法监管,持续提升社会参与度和公众意识,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不断取得新成效。2021年10月,我国成功举办《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一阶段会议,会议通过《昆明宣言》,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注入了强劲动力。
截至2021年,我国已建立近万处自然保护地,约占陆城国土面积的18%,提前达到17%的“爱知目标”。不断建立植物园、野生动物救护繁育基地以及种质资源库、基因库等,迁地保护体系日趋完善。近年来,东北虎、东北豹、亚洲象、朱鹮等物种数量明显增加,曾经野外消失的麋鹿总数已突破8000只,112种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实现野外回归。完善就地与迁地保护体系、创新性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等中国实践,为全球保护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恢复脆弱地区生态提供了宝贵经验。
(摘编自《守护生物多样性我国提前达到17%的“爱知目标”》)
材料三:
保护生物多样性,人类需要有进有退。所谓进,是主动帮助濒危的动植物,让它们能够重新适应物竞天择的大自然;所谓退,就是把生存空间还给生物,让它们休养生息。这“一进一退”的努力,中国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而其中最根本的硬道理就是发展,是舍得而且有能力为生态文明花钱,包括短期内看不到回报的钱。保护生物多样性事关人类家园的终极存亡,世界各国在目标上没有分歧,可是怎样承担责任,怎样把资金和技术引流到发展中国家,怎样补贴那些为了全球生态牺牲经济利益的地方,必然会有分歧和博弈,需要真诚地沟通和合作。所有人都知道:这条路不走不行,半途而废也不行。在这个全球共识基础上,相信我们终将形成一套有智慧的行动方案。
(摘编自《在全球共识基础上形成有智慧的行动方案》)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不是所有国家的人都非常频繁地使用野生物种制品,但人类社会避免不了要利用野生物种,我们的生活与野生动植物之间联系密切。
B.《2019年全球评估报告》指出100万种动植物灭绝了,主要原因之一是人类的直接开发,这给人类敲响了警钟,应该引起重视。
C.我国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并取得积极成效。近年来,东北虎、朱鹮等物种数量明显增加,一些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实现野外回归。


展开余下试题D.保护生物多样性事关人类家园的终极存亡,世界各国在目标上没有分歧,但在怎样承担责任上会有分歧和博弈,需要沟通和合作。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人类从野生动物身上获得的快乐与灵感比从野生植物身上获得的要多一些。
B.中国创新性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等实践,为全球恢复脆弱地区生态提供了经验。
C.中国审议通过并发布的《昆明宣言》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注入了强劲动力。
D.中国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上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所以人类需要有进有退。
6.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上述材料提供了哪些建议和借鉴?请简要概括。(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突围 衣向东
其实敌人并不知道周校长到了二中队[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日军急于在中国战场上取得主动权,把“清剿”八路军的重点放在山东抗日根据地。侵华日军总司令畑俊六坐镇济南,指派日第十二军司令官土桥一次,调集五万日伪军,采取“铁壁合围”和“蚕食”的战术,对山东抗日根据地实行了残酷的“大扫荡”。土桥一次不久前秘密抵达日军临沂指挥部,召开了中队长以上指挥官会议,布置了下一步行动计划,其中一项就是“剿灭”抗大一分校。这个任务交给了号称“运动战和突袭战专家”的加藤少佐。
加藤四处寻找抗大学员的踪迹,得到密探报告,最近有不少陌生人打探去东梭庄怎么走。加藤怀疑东梭庄一带隐藏着抗大学员,于是调集兵力对这一带展开搜查。二中队的哨兵发现日伪军后,奋力阻击。抗大校部警卫连连长听到枪声,带领十几名警卫员前去支援,他们都是清一色的卡宾枪,火力凶猛,击退了敌人的进攻。
此时夜色已浓,加藤并没有向东梭庄继续发起进攻。按照习惯,日军很少在夜间行动,尤其遇到强大火力之后,加藤从枪声中就能判断出东梭庄里的八路军非同寻常,于是下令封锁了东梭庄几个主要的出口,快速收紧包围圈。在加藤看来,东梭庄里的抗大学员已经插翅难逃,天亮后再发起进攻,消灭他们如探囊取物一般。
学员们都打起背包,做好了突围准备。到底如何突围,大家吵得不可开交。周校长跟邱平安等人在二中队队部紧张地研究突围方案,门突然被推开,王天浩愣头愣脑地闯进来,把大家吓了一跳。王天浩焦急地说:“队长,我知道怎么突围,你们跟我走!”
程克一看是王天浩,气愤地说:“王天浩,出去!一点规矩都不懂!”
周校长摆手示意程克别冲动,让王天浩把话说完。王天浩说:“东梭庄北边是悬崖峭壁,敌人在那里的兵力肯定不多。”周校长疑惑地说:“既然是悬崖峭壁,怎么突围?”王天浩当即蹲下,在泥地上画了一个方位图:“几十米深的悬崖怪石林立,看似无路,但距离地面十几米的峭壁上,有一道自然形成的裂缝,直通谷底。这道石缝恰好被悬崖边的一块巨石罩住了,而且周边杂草丛生,站在上面很难发现。从巨石上搭一根绳子滑到下面的峭壁上,就可以顺着峭壁裂缝成功突围。”
周校长很奇怪,问道:“你是怎么知道的?”王天浩回答说:“行军打仗,安营扎寨,首先要找好退路。我把东梭庄四周转遍了,从中队部后面的小路,可以通往悬崖边。”
颜青想起那天早晨王天浩从小路走来的情景,恍然大悟。程克不以为然:“就算北边的日伪军力量薄弱,你也总要突破他们的防线吧?只要听到枪声,四周的日伪军就会合围上来。上百名学员顺着绳子滑下去,来得及吗?”
“我有办法引开敌人,不费一枪一弹。”
周校长严肃地看着王天浩,说道:“你下去过吗?确定那道石缝能走人?”
王天浩自信地说:“我对天发誓。”
周校长不再犹豫,下达了突围的命令。三个区队的学员,跟随王天浩绕来绕去,最后趴在一片草丛里,观察对面的情况。日伪军封锁了东梭庄的大小路口,在四周的山头上安营扎寨,点起篝火,能清晰地听到他们狼一样的吼叫声。
王天浩判断得没错,通往悬崖边的小路旁,只有十几个伪军把守。
周校长和二中队的干部围在一起,听王天浩讲解他不费一枪一弹的突围计划。邱平安摇头说:“太不靠谱了,你以为这是小孩子藏猫猫?”
周校长却笑了,说:“邱队长,我们八路军的游击战跟藏猫猫没什么两样。我觉得可以试试。”
周校长命令抗大校部警卫连连长做好战斗准备,如果行动暴露,立即消灭那十几个伪军,掩护学员们强行通过路口。
大家藏在草丛中,屏住呼吸,盯紧前面。王天浩在草丛里左腾右挪,慢慢接近篝火旁的伪军,他变戏法似的从布口袋里掏出一只公鸡,公鸡的嘴和爪子都用布条缠着。他靠近那两个巡逻的伪军,除掉公鸡爪子和喙上的布条,把公鸡抛向一侧。公鸡惊叫两声,扑棱着穿过一片草地,钻进了旁边的小树林。篝火旁的哨兵发现后,以为是山里的野鸡,兴奋地招呼伪军去小树林里围捕。
邱平安和程克带领学员们快速通过路口,从侧面绕过了伪军的篝火,到达悬崖边。王天浩将早已准备好的绳子拴好,几位身强力壮的学员率先下去探路,然后其他学员抓住绳子,一个个顺溜下去。颜青参加过不少战斗,按说胆子很大,可偏偏有恐高症,拽着绳子不敢往下滑。大家一时慌了神,不知怎么办。王天浩二话不说,摁住颜青,把绳子系在她腰上,狠劲儿缠了几圈。颜青明白他要干什么,死死地抱住他的腿不放。王天浩干脆把她提溜起来,然后拽紧绳子往下滑⋯⋯
(有删改)
[注]周校长,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一分校校长,此次是从校部到二中队检查工作。后文的邱平安是抗大一分校五大队二中队队长,程克是二中队指导员,颜青是文化教员。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日军对山东抗日根据地进行“大扫荡”时,号称“运动战和突袭战专家”的加藤少佐调集兵力对东梭庄一带展开搜查。
B.抗大战士的奋力阻击击退了敌军的进攻,加上夜幕降临,日军于是封锁了东梭庄的主要出口,准备天亮后再发起进攻。
C.在危急关头,王天浩提出从东梭庄北边悬崖峭壁处突围并跳出敌人包围圈的建议,有人质疑,但周校长采纳了这个建议。
D.王天浩用一只公鸡把伪军引开的描写生动,周校长对王天浩的相关想法最开始不看好,并命令做好应对行动暴露的准备。
8.小说塑造的王天浩这一人物有哪些形象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9.小说内容围绕日军的“大扫荡”和抗大学员的“突围”展开。有评论认为小说的情节看似简单,实则一波三折,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人君之道如何?”对曰:“人君之道,清净无为,务在博爱,趋在任贤,广开耳目,以察万方;不固溺于流俗,不拘系于左右,廓然远见,踔然独立,屡省考绩,以临臣下。此人君之操也。”平公曰:“善。”成王封伯禽为鲁公,召而告之曰:“尔知为人上之道乎?凡处尊位者,必以敬下,顺德规谏,必开不讳之门,蹲节安静以藉之。谏者勿振以威,毋格其言,博采其辞,乃择可观。夫有文无武,无以威下;有武无文,民畏不亲。文武俱行,威德乃成。既成威德,民亲以服,清白上通,巧佞下塞,谏者得进,忠信乃畜。”伯禽再拜受命而辞。禹出见罪人,下车问而泣之。左右曰:“夫罪人不顺道,故使然焉,君王何为痛之至于此也?”禹曰:“尧、舜之人,皆以尧、舜之心为心。今寡人为君也,百姓各自以其心为心,是以痛之也。”《书》曰:“百姓有罪,在予一人。”成王与唐叔虞①燕居,剪梧桐叶以为珪而授唐叔虞,曰:“余以此封汝。”唐叔虞喜,以告周公。周公以请,曰:“天子封虞耶?”成王曰:“余一与虞戏也。”周公对曰:“臣闻之,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工诵之,士称之。”于是遂封唐叔虞于晋。周公可谓善说矣,一称②而成王益重言,明爱弟之意,有辅王室之固。武王问太公曰得贤敬士或不能以为治者何也太公对曰不能独断以人言断煮殃也武王曰:“何为‘以人言断’?”太公对曰:“不能定所去,以人言去;不能定所取,以人言取;不能定所为,以人言为;不能定所罚,以人言罚;不能定所赏,以人言赏;贤者不必用,不肖者不必退,而士不必敬。”


展开余下试题(选自《说苑•君道》,有删改)
[注]①唐叔虞,周成王弟弟姬虞。②一称,一说。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武王问太公曰/得贤敬/士或不能以为治者/何也/太公对曰/不能独断/以人言断者/殃也/
B.武王问太公曰/得贤敬士/或不能以为治者/何也/太公对曰/不能独断/以人言断者/殃也/
C.武王问太公曰/得贤敬/士或不能以为治者/何也/太公对曰/不能独断以人/言断者殃也/
D.武王问太公曰/得贤敬士/或不能以为治者/何也/太公对曰/不能独断以人/言断者殃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不固溺于流俗”与“因其固然”(《庄子•庖丁解牛》)两句中的“固”字含义不同。
B.“毋格其言”与“致知在格物”(《礼记•大学》)两句中的“格”字含义不同。
C.“遂封唐叔虞于晋”与“不拘于时,学于余”(《师说》)两句中的“于”字含义不同。
D.“周公可谓善说矣”与“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两句中的“善”字含义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师旷认为,人君应该努力做到博大仁爱、任用贤能,明察各方面情况,不受世俗偏见和亲信的影响,见解独特超群,经常检查考核官吏的政绩。
B.周成王分封伯禽为鲁公,召见他并告诫他:凡是身居高位的人要更加恭敬地对待自己的下属,只有文治和武功并用,威信与德政才会建立起来。
C.周成王退朝后与他的弟弟姬虞在一起玩耍,周成王剪了一片梧桐叶当作玉珪信符授给唐叔虞,并说要封他在晋地,可见周成王爱弟的心意。
D.周武王问太公什么叫“靠他人的意见做决断”,太公从自己不能决断什么应该舍弃和什么应该选取、自己不能决定应该做什么等方面进行了阐释。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夫罪人不顺道,故使然焉,君王何为痛之至于此也?(5分)
(2)臣闻之,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工诵之,士称之。(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咏梅 王安石
颇怪梅花不肯开,岂知有意待春来。
灯前玉面披香出,雪后春容取胜回。
触拨清诗成走笔,淋漓红袖趣传杯。
望尘俗眼那知此,只买夭桃艳杏栽。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写诗人责怪梅花为何迟迟不肯开放,还写诗人猜测梅花推迟开放的原因。
B.颔联运用了拟人手法,把灯下、雪后的梅花比拟为佳人,玉容清香,艳压群芳。
C.梅花展现出无穷的魅力,引发了诗人的诗情、酒兴,诗人笔走龙蛇、红袖传杯。
D.这首诗寓意深刻,赞赏梅花不争名利、不惧风雪、高洁幽香、坚贞不屈的品质。
15.尾联中,诗人运用对比手法来表情达意,情感意蕴丰富。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屈原《离骚》中,与成语“方枘圆凿”意思相近,表达“道不同,不相为谋”之意的两句是“ ▲ ? ▲ ”。
(2)《逍遥游》中,庄子认为宋荣子和列子虽有“未数数然也”的人生态度,但分别存在“ ▲ ”和“ ▲ ”的不足,还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境界。
(3)欧阳修《醉翁亭记》中,“ ▲ , ▲ ”两句描绘出对比鲜明的两幅画面,再现了琅琊山明暗交替的朝暮景致。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8题。
乡村直播发展迅速,无论是大叔大妈,还是少男少女,都八仙过海, ① ,尽情展现当地的风土人情,大力叫卖当地的土特产(特别是红薯)。网上还出现了很多引发广泛关注的与当地红薯的育苗和栽种、收获和储存、销售和加工有关的视频。
一些主播并不是只想着直播带货赚钱,他们还直播当地的山山水水和人情趣事,他们对家乡的热爱 ② ,感染了很多人。新时代,在广袤的乡村,他们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事业 ③ ,接续奋斗。
17.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8.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四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一般来说,只有军事上的极端需求,才会促进工程上的巨大突破,对于卫星导航技术来说, ① 。20世纪70年代,美国解决核潜艇上弹道导弹的导航问题,下定决心要研制一种覆盖全球的新一代卫星导航系统,最终促使了著名的GPS系统。GPS系统和子午仪系统最大的不同,就是改用了导航码来测定目标的具体位置,就是把一长串数字变成无线电波发射出去,这款无线电波里包含了卫星的身份信息和时间信息。接收机利用这些信息,就可以计算出自己到卫星的距离是多少。
导航卫星被称为太空里的指南针,其中的原理是这样的:电磁波的传播同样是需要时间的,虽然从距离地球表面20200千米的GPS卫星上,发出的导航电文在转瞬之间就能够到达地球,耗时一般不超过0.1秒。然而高精度的电子系统却能够准确计算出电波到底跑了多远,可以精确到米。那么根据几何学的基本原理,只要拿到3颗卫星的导航电文,就可以 ② ,从而达到导航的目的,这就是GPS导航的基本原理。随后建立起来的俄罗斯格洛纳斯系统、欧洲伽利略系统和中国北斗系统,都采用了同样的原理。GPS的优点在于定位速度快,这为实时定位奠定了基础。只要接收机的计算速度够快, ③ 。这对高速运动的物体有巨大意义,比如汽车、高速铁路、飞机、导弹,甚至低轨道卫星,都可以用GPS定位了。
19.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20.“中东地区被称为世界的‘火药桶’”中的“火药桶”与文中“指南针”的用法类似,都使用了词的比喻义,请简述“指南针”与“火药桶”的比喻义。(4分)
2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3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八达岭长城脚下,两条铁路在此交会:一条是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一条是作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配套交通工程的京张高铁。1909年,在詹天佑的带领下,一群年轻人,在巍峨长城的见证下,奋战四年,于苍莽群山中建成了中国第一条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铁路——京张铁路。如今,京张高铁每一段路线的勘测、每一份施工的设计、每一项技术的完成,都蕴含着高标准、高质
标签: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江西省赣州”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