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阅读:36 2022-11-20
标签:
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6]
2023届高考语文文学类阅读分类训练:叙事类散文
文学类阅读:记叙性散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往事的酒杯
苏童
①我父亲不喝酒,他爱抽烟。家里除了黄酒瓶子,我几乎没见过其他酒瓶。
②但我的两个舅舅爱喝酒,他们不抽烟。我们三家人住互相紧邻的房子里,各家的空气似乎总忙着竞争,我们家有烟味,但我的两个舅舅家经常飘出酒香来,酒香自然轻松胜出。这是我小时候便懂得的常识。
③我大舅家家境较为富裕,讲究吃,我大舅妈擅长做红烧肉,做了红烧肉我大舅必然要喝一盅。他们家的晚餐桌上酒香与肉香齐飞,喧嚣着飞到我们家。我总是被肉香吸引,不能自已,便穿过天井,到大舅家打开大门,往大街上看一眼,然后匆匆地往回走,算是投石问路。我小时候便有羞耻心,羞于开口向人索要,但我的目光无法伪装,总是火辣辣地投向那碗红烧肉。每逢这时,我大舅便尴尬地微笑,他的目光看向我大舅妈,似乎在征询她的意见,但无论她的表情是否活络,舅舅就是舅舅,一块红烧肉会被我大舅夹在筷子上,然后我会听见一个天籁般的声音:“来,吃一块。”我现在一直在回忆一件事:我大舅当年喝的是什么酒?可我怎么也记不起来了。
④我三舅家住在隔壁。他家也清贫,餐桌上的东西与我家的差不多,白菜、青菜、咸菜之类的,无甚风景,但他人穷志不短咧,爱喝几口酒,喝的是五加皮酒。我之所以对这记得很清楚,原因也简单,我对他家的餐桌没兴趣,轻蔑地望过去,忽略一切,就记住了桌上的那个酒瓶子。
⑤我第一次喝酒是在北京上大学期间。有个黑龙江的同学来自体工队,爱吃朝鲜冷面,爱喝啤酒,冷的碰凉的。他带我们去府右街附近那家延吉冷面馆去吃冷面,饭馆就在当时的首都图书馆斜对面。一群大学生不进图书馆,一头扎进冷面馆,毫不汗颜。我们随同学点单,每次都各要一碗冷面,伴以一扎散装啤酒。当时习惯说一升。一升20世纪80年代的啤酒被装在大塑料杯里,泛着白色的泡沫。白色的啤酒泡沫一如虚荣的泡沫,要喝,喝下去太平无事,但就是没有实际意义,还肚子胀。我在回学校的公交车上一直想着教二楼的厕所,为什么呢?因为那是离北师大的大门最近的厕所。
⑥我第一次醉酒是在大四那年。春天的时候,学生们都下到河北山区植树劳动,大家天天觉得饿,吃了上顿惦记下顿。忘了是哪个同学饿得“揭竿而起”,提议大家抛下组织纪律,结伴去县城的饭馆打牙祭。我积极响应。我现在已经忘了在那个燕山山区的县城小饭馆里吃了什么,却记得席间的那瓶酒。那是当地小酒厂生产的粮食烧酒,名字竟然叫白兰地,极其洋气。我们都清楚那不是白兰地,但那烧酒给人一种美好的感觉,醇厚,颇有劲儿。恰逢我们的杨敏如老师刚刚在古典文学课堂上给我们讲过李清照。她太爱李清照了,或许也是爱喝几口的人,讲起“薄醉”,怕学生不懂其意蕴,竟然言传身教,在讲台上摇摇摆摆地走了几步,强调说,薄醉是舒服的醉,走路就像踩在棉花上!我们在小酒馆里谈论杨敏如老师与薄醉,大家都有点贪杯,要寻找薄醉的滋味。令人欣喜的是,走出小饭馆时,我脚下真的有踩棉花的感觉,头脑亢奋却清醒。我听见我的同学都在喊:“薄醉了,薄醉了!”
⑦学生时代结束,喝酒便名正言顺了。毕业参加工作之后,一桌巨大的社会大酒席召唤着你,一般来说,绕开它是很难的,何况你不一定想绕开它。“喝酒喝酒喝酒!干了干了干了!”无论走到哪里聚会、做客,那个声音都会像空气一样追随你,不同的人对那个声音有不同的好恶,要么觉得它像苍蝇,要么觉得它像福音。
浏览完整试题
⑦但我在青年时代其实怕酒。饮酒之事,在我看来更像一种刑罚,所谓薄醉的滋味,竟无法与之重逢。如果一个人想起酒来,想到的是酒臭与呕吐,不免令人沮丧,这是酒的遗憾,也是人的过错。我不怨自己的酒量,下意识地将其归咎于酒桌上的“恐怖主义”。具体地说,我认为很多地方的酒桌上没有李清照,只有“恐怖分子”。酒桌上的“恐怖分子”信奉酒文化。酒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细节是劝酒。各地的劝法不同,各有规矩方圆,但基本目标是一致的,劝到客人酩酊大醉,劝到客人烂醉如泥,只要不喝出人命,都称其为喝好了、尽兴了。
⑧我在杂志社做编辑时经常随团去苏北采风。有一次采风途经六县,六个接待方都对我们热情如火,我们在每地停留两天,每天必喝两场酒。此地劝酒文化极其灿烂,灿烂得过分。每顿饭至少举杯三次,不算多,但每次举杯必须连饮三杯。你若是尊重地主、讲究礼仪之人,每一顿至少要喝九杯。九杯属于“多乎哉?不多也”的范畴,这不过是个基础。当地人的劝酒技术不会让一个小伙子只喝九杯了事。因此,同乡喝三杯,同龄喝三杯,属相一样喝三杯,姓氏一样喝三杯,最后是相同性别的要喝三杯。我记得当年我是多么友善,又是多么爱面子,明明已经被吓得不轻,却强充好汉,无奈酒量有限,十几杯二十几杯酒喝下去,只好摸着翻江倒海的胃冲去厕所,没有一醉方休的幸福,只有一吐方休的痛楚。我还记得那时候下苏北,总是这样一去一回,去的时候朝气蓬勃像张飞,回来的时候病歪歪的满腹怨言,真像李清照了。有一次,我坐汽车回南京,身边的朋友告诉我,我一直在睡觉,梦呓的声音很单调:“不喝了,不喝了。”
⑨往事不堪回首,其中有一部分往事是浸在酒杯里的。年复一年的酒,胜似人生的年轮,喝起来滋味不一样,但总是越来越沧桑、越来越绵厚的。有一年,前辈作家陆文夫到南京开会,晚上大家聚餐饮酒。我看见他独自喝酒,喝得似乎很孤独,便热情地走过去要敬酒,结果旁边一个同事拉住我说:“千万别去,他不接受敬酒,他很爱喝酒,但一向是自己慢慢喝的。”
⑩对于我,那是醍醐灌顶的一刻。原来一个人喝酒是可以与他人无关的,与傲慢无关,与自由有关。陆文夫坐在那里喝酒的姿态我至今难忘,如同坐禅。那种安静与享受,不是出于对酒最大的尊敬,便是最深的爱了。
⑾我爱酒多年,至今还经常奔赴各种酒席与朋友一起喝酒。无朋不成席,这是常识。但说到底,酒杯也是灵魂的容器之一。这容器的最深处,终究是一个人的快乐,一个人的哀愁,或者一个人的迷茫。很欣慰地发现,如今这也快成常识了。
1.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以时间为经,回忆为纬,选取其记忆深处种种与喝酒有关的往事结体成文,以其自身好恶或事件对其影响的深刻与否来决定笔墨的分量。
B.文中详细描写大舅家烧红烧肉,自己每每前去投石问路的细节生动传神,火辣辣的目光和天籁般的声音从侧面反映了那个时代物质的匮乏。
C.文中叙写的大妈、三舅、杨敏如老师以及黑龙江的同学等人物,虽然着墨不甚多,但都栩栩如生,极具个性和人间烟火气。
D.文章行文犹如小径漫步,不枝不蔓,叙事描摹简约自然,即事明理要言不烦;语言或凝练,或形象,或幽默,或富含哲思,启迪智慧。
2.请简要分析文章结尾处“如今这也快成常识了”一句的深刻意蕴。
3.请分析这篇散文是怎样借对日常生活的描写表达深沉的民族心理或民族文化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水杉,一种树的故事
阿来
水杉是一种古老的植物,在地质史上的中生代晚期的白垩纪就进化为参天乔木,蔚为大观。
然而,人类第一次给水杉命名,不是因为发现了活的植株,而是在化石中发现了它的存在。发现者是日本的三木茂博士,他肯定这是一种与世界上所有已知杉树不同的杉树,并已经在地球上灭绝。这个时间是一九三八年。这是关于这种植物的前传。
任何关心自然、对自然界中植物生存与分布有兴趣的人都知道,水杉就活在我们身边,而且广布于这个世界。实际上,今天水杉不仅生长在我们的庭院,也生长在隔壁的庭院,生长在附近公园,还生长在包围着我生活的这座城市的广阔乡野,在道旁、在渠边、在山野。
对此景象,我不禁有些恍惚。
要知道,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前,人们还认为这种美丽的树木早就从世界上消失了,和许多经历地质与气候巨大灾变的动植物一起灭绝了。直到一九四一年,抗日战争处于最为艰难的相持阶段,一位中央大学的学者,在辗转行脚去往抗战大后方重庆的路上,偶然与一株古老的水杉相遇。这位叫干铎的生物学者,肯定自己遇见的是一种未知植物,是一个新的物种,但他并不能确定这到底是什么,只能采集一些枝叶作为标本,向学界传递这个至少会令行内人感到兴奋的消息。这个偶然发现的地点,在四川万县磨刀溪,据说在三峡附近。这是我所知道的水杉的最初信息。
我查过万县地图,始终没有找到磨刀溪。直到朋友打电话来,邀我去外地,我犹豫,但他说出了一个词:水杉。接着又说,水杉发现地。我不假思索就去,去,去。
终于要去看那株有故事的水杉了。
当地一位朋友开车陪我去,车出盆地,面前横亘一道苍翠山岭,不高,却绵长幽静。出了隧洞就是谋道。那株水杉就长在谋道镇上,磨刀溪就在镇子边上。想当年,干铎先生由鄂入川的道路也是这样穿镇而过,只是更为崎岖、更为狭窄也更为寂寞吧。停车,下来,抬头,一树蓊郁的浓墨重彩的绿就矗立在眼前。不用问,这就是那株水杉了。移步往前,到它跟前,是一株见证过风雨沧桑的老树,枝柯遒劲,树身苍老,要两三人牵手才可以环抱。一圈栏杆挡在身前,不能亲手抚摸那暴突皲裂的苍老树皮了。礼敬般绕行一周,再一周。水杉很高,使劲仰头,也未见其顶,只把我的视线引向天空深处。据当年资料,这株树通高三十三米,现今测量的准确数据是三十五米多。
杉科这个植物家族中的大多数是常绿乔木,水杉却是要落叶的,这也增加了其观赏价值。萧瑟的冬天,它排掉一些水分,躯干和枝条变得坚硬,这是迎接北风与寒霜的必需措施。在我生活的地方,寒冬将尽,它的枝子颜色一天天变浅、一天比一天滋润,同时也从坚硬变得柔软。那是地下的根须在向上输送水分和养料,在做一年一度萌发新叶的准备了。每天经过它身旁,都会抬头看看。每一道皲裂的老皮间每天都会透出更多的润泽,每一根枝条都会比前一天更加饱满。一周,或者再多几天,就看见幼嫩的枝梢上绽出了星星点点似有若无的绿。凝视时如烟将要涣散;再换眼,又凝聚如星,新翠点点。海棠初开时,它羽状的新叶已经舒展开来,清风徐来,借它鸟羽般翩飞的新叶显现轻舞飞扬的姿态。夏天的绿意盎然、生机勃勃自不必说,到秋天,这些针叶,又一枚枚变换颜色,变成黄色,变成红色。先是星星点点、丝丝缕缕,某一天,突然在通透的秋阳下,变成了一树绯红或一树金黄。等到这些叶子脱离枝头,和冷雨一起垂降到地面,时令已经迈进冬天的门槛。每经过这样一个循环,人老去一岁,但树还年轻,明年再开枝展叶,还是一个成长中的青年。
展开余下试题
磨刀溪旁这棵世界上年龄最大的水杉,已在这里站立六百多年,依然葱郁苍翠,还要见证这片土地许多个世纪的沧桑巨变。
当年,干铎在谋道与这株树不期而遇时,以他的生物学知识判断,这肯定是杉科植物的一个新种,却不能对这种植物作一个准确的定名。又过了五年,抗战胜利后的一九四六年,才由郑万钧、胡先骕两位植物学家确定其科学命名。在没有采用科学的分类系统和命名法之前,中国人并不是对周围的环境一无所知,是基于经验性的无系统的知识,实在是有着巨大的缺陷。而这次发现与命名,它证明中国人也能以科学的方式重新发现和认知世界。也是因为这个发现,世界才知道,水杉这个经历地球生物大灭绝,又经历第四纪冰期严酷考验的古老植物,居然还生存在中国长江三峡附近的偏僻乡野。
如今水杉这种植物,在被发现后的七十多年间,不仅在发现地得到保护与繁育,而且早已重新广布到其适合生长的地方,在城市、在乡野,在中国、在中国以外的许多国家。
中国人的精神曾经生气勃勃,曾经豪迈地面向世界。但也曾经迷失,“巷有千家月,人无万里心”。好在,蒙昧且沉溺于蒙昧的时代已成为过去。今天我来寻找水杉,也就是寻找一个中国人在文化上重新觉醒、重新发现世界的故事吧。
(有删改)
4.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散文开头写日本学者发现水杉化石,是从学术角度介绍水杉的命名历史,仅仅是丰富了散文内容,但与散文格格不入,影响散文主旨表达。
B.文中关于磨刀溪水杉“枝柯道劲,树身苍老”的细节描写,既凸显出这棵树见证风雨沧桑之后的生命悠久,也抒发了作者对其礼敬之情。
C.干铎尽管首次发现了水杉植株却不能予以准确定名,是因为他身处一个蒙昧的时代,不能科学定名,这让作者唏嘘不已并且内心深受触动。
D.作者在叙述水杉这种树的故事时,将其被发现命名的过程与当时中国所遭遇到的侵略战争紧密联系在一起,给文章增添了厚重的历史感。
5.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6.文章围绕“水杉”是如何谋篇布局的?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去老舍的家寻最美的菊花
杨新岚
①汪曾祺说过:我在北京见过的最好的菊花是在老舍先生家里。老舍先生每年要请北京市文联、文化局的干部到他家聚聚,一次是腊月,老舍先生的生日;一次是重阳节左右,赏菊。
②11月25号,北海公园菊展开张的日子,我骑着自行车去了老舍故居,想看那个曾经菊花满地的小院。从《当代》杂志西行,穿过后拐棒胡同、礼士胡同、报房胡同,12分钟就到了王府井北侧的丰富胡同19号。
③一个刚学过老舍课文《养花》的小学生,一大早从海淀赶过来,等着要看这个养花的院子。他应该有点小失望,院中只有玉簪花和水葫芦的绿叶。《养花》中提到某年夏天,三百稞菊秧还在地上(没到移入盆中的时候),下了暴雨,邻家的墙倒了,菊秧被砸死三十多种,一百多棵。全家几天都没有笑容。这个事故现场应该在前院,已经被封闭成为办公区了。
④二门里的屏风非常别致,是那种适宜入画的木影壁。
⑤北京小院的木影壁不多,二门带木影壁的就更少了,结构精致色块搭配如此和谐别致的影壁全北京更是独一份,配上胡絜青手写的“福”字,小院的画意呼之欲出。
⑥北房三间加东西耳房,往来过各界的风云人物。两耳房是老舍写作的地方。院内南墙上的大屏幕刚好响起老舍女儿舒济的声音,说父亲自认是个“写家”,不是作家。老舍认为生命无贵贱之分,自己与写账先生没什么分别,真正的写作就是要领略生命,解释生命,让作品充满生命的气息。
⑦院内北房前,两颗柿树正挂满果实,小灯笼般满树悬垂,蓝天下,映在青色的瓦垄和红色的挂檐板上,红中透金。舒济前些日子告诉我:小院的菊花和丹柿最美,可惜现在只有红柿了。她给我发了一张围,是工笔花鸟画大师于非闇画的,题款是:老舍家有菊花见丹柿满树亟图之非闇七十岁。图中的柿子和眼前的果真是一样一样的。
⑧空中有丹柿,地上有菊花,小院的美是铺天盖地的。
⑨叶浅予画的老舍种花围中,花草各开,高下不同,可惜更像是南方人的庭院,没有丹柿小院最美秋天的气势。
⑩舒济发我一张图,说:这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为了拍影像,专门购买了一批独朵花的菊花,这样的菊花是过去家里所栽种的。图中,这一墙一地的菊花挤在窗前,怪不得老舍在屋里写一些字就要出来莳弄一会儿他的花。
⑪养了这一地的花,老舍在《养花》中还说自己不是养花的专家,他更感慨的是养花付出的劳力和心力:种了一院子的花,猫都没地方玩啦,只能上房。赶上狂风暴雨或天气突变,全家上阵,往屋里要搬几百盆花,第二天再搬出来。一进一出之间, 我们知道院中曾经有几百盆盛开的菊花,有一个文人护住百花不让雨打风吹去。
⑫舒济发我一张1952年的小院照片,硕大的菊花仪态万方地簇在主人的唇边,单单个头就令人惊叹!可惜是黑白的。
⑬舒济好像能感知我的遗憾,又发过来一幅她母亲的工笔重彩菊花图。母亲胡絜青小时候就画画,后来的老师是齐白石和于非闇,秋天家里开过菊展,她的菊花果然清气遍人,色泽淡雅,姿态摇曳。
⑭这幅菊花美则美矣,离最美的菊花还有距离。我在故居的两房仔细搜寻院子的老照片,终于看到一组胡絜青画的菊花图。第一图的品种是贵妃之笑,第二图是金针,第三图为落日熔金,第四图叫帅旗。帅旗是五大名菊之首,有点旗帜飘飘的感觉,金针很形象,落日熔金形态传神,独独贵妃之笑,网上无论如何也搜不出来。胡絜青还画过“玉蟹”“御黄袍”“霓震羽衣”等名品菊花。
⑮老舍在《四世同堂》里有一段文字:北平的菊种之多,式样之奇,足以甲天下。秋天一定要住在北平就成了老舍的《住的梦》。后来老舍果然住在柿子和菊花的院落中,自己写文,夫人画画,那种日子的过法一直传到儿女身上。舒济在八十多岁的今年,屋里满种花草,逢年过节,两夫妇和子女都要写字作画,把日常的生活过出美意和文气来,着实延续了诗书传家的传统文化。
⑯我离开故居的时候,进来一个四五岁的女童,大叫了一声:Orange(橙子)。她妈妈用一口标准的京腔轻声说道:Persimmon,中国话叫柿子。
⑰小孩子大概没见过柿子,不懂得柿子的寓意,更不会懂这院中消失的菊花对于一个中国文人意味着什么。
⑱在北京的深秋,种一盆菊花,读一些与菊花有关的文字,秋天就不单单是香山的红叶了。
7.分析第②段画线句详细叙述去老舍家路程的作用。
8.第⑦段运用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结合具体内容,对此加以赏析。
9.分析第⑮段写舒济一家人的意图。
展开余下试题
10.本文为什么要以“去老舍的家寻最美的菊花”为题?请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沈从文先生墓前
龙良骅
①天空飘着小雨。早春的雨,带着寒意,若雾,若烟,轻轻地来,像几声嫩嫩的鸟鸣,像几朵怯怯的蓓蕾。
②凤凰城的喧嚣留在了身后,沿着沱江边窄窄的石板路,按着路标的指引,我和妻子虔诚地前往听涛山,寻找心中的圣地。拜谒沈从文墓,这是萦绕在心中多年的愿望,现在终于有机会走近这位中国现代乡土文学大师灵魂栖息的地方了。
③听涛山既不高,也不陡,平平缓缓,多像沈从文先生平和的性格。八十六级之字形的石级,湿漉漉的,象征先生走过的八十六个岁月。路旁有一株红梅,正在寒风中悄然绽放,透露着春天的讯息。而更多的树木,叶片凋谢,不免在料峭春寒中有一丝瑟缩。但几丛翠竹挺拔着,几丛杂树斜生着,绿绿的枝叶,显示着盎然生机。游人稀少,在我们的前面,只有一对年轻的情侣,手牵着手,静静地走着。我们也尽量放轻脚步,怕打扰沈从文先生的安息。
④墓在山腰。这应该是世界上最奇特的坟茔了吧?坟是一座山,山是一座坟,沈从文先生的骨灰直接撒入山上的泥土中,这位自然之子最后彻底回归自然,与大自然完全融合在了一起。就如石级边的一块石碑上写的: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这是沈从文的表侄,大画家黄永玉送给他的。从凤凰出发,沿着沅水流域,然后北京、上海、昆明,复又回到北京,这是他的人生轨迹,现在他回家了。听涛山是幸运的,它容纳了蜚声海内外的一位士兵,一位作家,一位学者,一位“乡下人”。
⑤墓碑也是奇特的,一块粗糙的五彩石,正面写着几行小字: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这应该是先生自拟的墓志铭吧?墓碑顶上,放置着一个小小的花环,花瓣上凝着水珠,有一点儿落寞。而墓碑下,插着三炷香,香早燃尽,剩着几截竹签和一点点灰烬。传统的和新潮的祭奠方式就这么巧妙地汇聚在一起了。碑的后面,刻着沈从文小姨子张充和题的一句话: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算是对其姐夫最深刻的理解,最恰当的评价。走在我们前面的那位女孩儿,低头读着碑上的文字,她忽然一回头,乌黑的眸子一闪一闪,我的思维触电似的拼接起一些记忆的碎片:渡船上的翠翠,守着碾坊的三三,做着“女学生梦”的萧萧,橘子园里的夭夭……
⑥水,是理解沈从文的最佳途径。他自己就曾经说过:“我感情流动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给予我的印象实在不少。我幼小时较美丽的生活,大部分都同水不能分离。我的学校可以说是在水边的。我认识美,学会思索,水对我有极大的关系。”沈从文是顽皮的逃学大王,枯燥的私塾和新式的学校都吸引不了他,他总是逃学去看河中的行船,船上的水手;看河岸的树木,林中的小鸟;看河边的小城,城中的针铺、伞铺、皮靴店、染坊、豆腐坊、冥器铺。哪怕是因逃学而被罚在孔夫子牌位前跪着,他脑中呈现出的,仍是河中的鳜鱼被钓起、风筝飞满天、黄鹂在山中歌呼、树上果实累累的情形。他就这样读着一本小书,同时读着一本大书。十四岁多一点,他就到地方的部队里当兵,那是当地大多数青年人的首选出路。辗转在沅水流域,又从水里认识了船家、水手、兵士、妓女、商人。直至二十岁,才脱下军装上岸,背着一卷小小的行李,孤身一人出现在北京车站的站台上,来读那本永远也读不尽的大书。中国现代文学从此多了难得的水的灵气。水的滋润,让沈从文的作品永远水气盈盈,他笔下的人物永远都那么健康丰满,处处闪耀着人性的美丽光辉。
⑦美国学者金介甫说,如果要为中国现代作家排座次,鲁迅是当然的第一,沈从文是名副其实的第二!
⑧想当年那些红极一时的作家都湮没在历史的风烟中,孤独的沈从文却成为了常青树,这莫非也是自然的法则?沈从文曾说,他和他的读者都将老去。其实,沈从文的读者确实在一批批老去,但他的作品则永葆生命力,新的读者也在不断涌现。我相信,刚才和我们同来的那对年轻的情侣也一定是沈从文的崇拜者。因为,他的作品有丰沛的水,源头是鲜活的。
(选自《散文百家》)
1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以雨起笔,用嫩嫩的鸟鸣、怯怯的蓓蕾等词语生动地写出了早春细雨的特点,渲染了一种静谧的氛围。
B.文章写拜谒沈从文墓的那对年轻情侣并非闲笔,意在表明沈从文的作品在年轻一代的读者中也具有影响力。
C.作者从沈从文墓的特点联想到他的作品及其人生经历,坚信沈从文的作品会永恒,表达了心中的崇敬之情。
D.文中多处使用反问、借代、比喻等修辞手法,语言精练准确,清新自然,具有诗情画意,给读者以身临其境之感。
12.综观全文,请简要概括沈从文先生的形象特点。
13.文中第⑥段画线的句子“他就这样读着一本小书,同时读着一本大书”中“小书”和“大书”的含义是什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平凉之地
蒋子龙
古凉州,即现在的河西走廊,从来就是经略西北的军事要地,还是古丝路西去的咽喉。其形如一把长剑,而平凉就是剑柄,是蓄力,发力的地方。自古来谁掌握了这把长剑,谁就能控制中原。因为平凉位于陕甘宁交汇的几何图形中心,横跨关山,襟带泾水,外阻河朔,内当陇口,屏障三秦,拥卫畿辅。
春秋五霸时期,齐桓公就据此西伐大夏;汉武帝时能够喊出“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豪言,也是因霍去病手握“平凉长剑”,所向披靡,成为一代“战神”;左宗棠为解决由陕甘民变引发的西北乱局,进驻平凉,据此控制局面,策应各方,后受命从平凉出发收复新疆,立下不世之功;直至近代的工农红军长征时期,平凉的静宁仍是长征领袖的驻地,1936年,静宁的界石铺成为“红军会师的中心基点”,当年10月8日,红一、二、四方面军在这里会师,并以此为落脚点开始纵横穿插;到今天,“平凉长剑”还在守护着国家领空乃至太空……
平凉是目前考古所能证实的最早有人类繁衍生息的地方,是中国古人类的发祥地。从平凉境内采集到的石器,人类头骨化石及相伴的牛,马、羊等动物化石证明,60万年前这里就出现了人类活动的痕迹。
平凉还有相当数量的古树,其中尤以两株古槐最为珍奇。一株生长在关河村,巍巍然一树擎天,气象非凡,三千多年来吟风啸雨,铁皮棱锃,全无破损,通身上下竟没有一个枯枝,体现了极其强盛的生命力。经国家林业部的专家测定,它的树龄已有3200余年,是国内现有的槐树之最,被奉为“华夏古槐王”。古槐王的树干、树枝上还寄生着杨树、花椒树、五贝子、玉米、小麦等十来种植物,都还长得很不错,也是一大奇观。过去这里是深山老林,人迹罕至,由于人们相信老树通神,古槐理所当然地成了神树。每年从全国各地来朝拜的人不计其数,大树下永远摆着各色供品,在古槐四周的栅栏上还挂满了大红调缎,洋溢着吉祥喜庆的氛围。距离古槐王一公里左右,另有一株3000多年的老槐树,老槐的一多半倒掉,剩下的少半扇树干却依然高高挺立,枝叶翠绿,生机老道,堪称“活的文物”,仍旧顽强地述说这块古老土地上的传奇……
古凉州横跨关山,关山(又称陇山、六盘山)被称为“西出长安的第一道天然屏障”,南北绵延240公里,在距离平凉市庄浪县东北33公里处的山巅林海之中,兀自出现一片山顶湖泊,海拔2860米,湖面约50亩,状若卧蚕湖水清湛,其深莫测,无论旱涝,水位不变,四周青黛环拱,草木蓊都。这就是声名赫赫的“雷泽”,今称“朝那湫”这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的孕育之地,历来被视为朝觐,探寻华夏文明之源的的圣地。
《帝王世纪》载:“太昊帝庖牺氏,风姓也,母曰华胥。燧
上一篇:
2023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分类训练:写景抒情类
下一篇:
2023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分类训练:山水田园类
标签:
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相关:
关于“2023届高考”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