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36  2022-12-03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6]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高三期中检测试卷
语文
本试卷共8页,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20世纪90年代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到20世纪末结束,生物科技有了飞速的发展。伴随着许多生物医学研究重大成果而来的是,人体的指纹、虹膜、面容、DNA等个人生物信息的获取、采集、存储和应用越发便利和普及。但如果生物信息在收集、使用和保护中处置不当或存在漏洞,便会给个人信息安全、生命财产安全、社会安定甚至国家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例如指纹、虹膜和面部识别,依据的是个体独特的生物特征,所有的生物特征数据进入计算机都会被转换为0和1的数码储存在数据库中。这些被视为唯一性的生物特征数据进入网络后被盗取的几率大大增加,带来的风险要比信用卡盗刷严重得多。这或许是生物认证方式最大的安全隐患。
对个人生物信息的采集和使用等问题也存在于刑事鉴识中。2018年4月,美国调查人员在对网上基因数据进行筛选后,逮捕了一名逍遥法外数十年之久的“金州杀手”。然而,这次逮捕行动不只引发了数字时代基因数据贮存、泄密和使用的激烈争论,争议后又聚焦于商业基因网站(基因库)如何保证个人DNA隐私不受侵犯。
生物信息安全牵涉多个方面,是一个庞大的领域,个人生物信息保护正是这个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个人生物信息的法律保护面临着三个问题:一是个人生物信息权作为具有人格权属性的私权,尚未明确纳入私法保护范围;二是针对个人生物信息在刑事侦察、治安管理、人口治理、医疗卫生等领域的非商业应用,以及政府和相关机构的责权利,特别是个人生物信息权保护边界等急需明确;三是针对个人生物信息的商业应用和相关产业侵权风险及不正当竞争,目前缺乏相应的特殊规制,法律救济、行政处罚也无法律依据。
对此,可以立法进一步规范相关内容,诸如虹膜和面部识别的技术可以在什么范围内使用,以及如何使用,包括授权和使用者的等级,都需要在立法中详细规定。然而,立法只是一个大的保障,立法后如何执法,可能存在哪些法规漏洞,都关系到个人生物信息安全的保障。现在的技术和法律还很难完全保护个人的生物信息泄漏,因此,需要在个人生物信息的保护上不断进行技术的升级改造、法律的补充完善。
就技术层面而言,在进行个体识别和确认其他个人信息时,不只是使用个人生物信息,也要结合使用其他方式。由于以人脸识别为代表的生物个体识别技术现阶段还不太成熟,个体信息极易被盗用,所以该技术现在还不宜在网上广泛使用,但可以在不联网的区域进行局城或区域使用,如门禁保险箱和银行保险库等,并且应当辅以身份证等个人证件的识别,这样既可以防止因错误识别造成的安全隐患,也可以防止人脸、指纹等生物信息在使用和保管的过程中被盗和泄漏。
(摘编自张田勘《个人生物信息保护,立法和技术都需要》)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生物科技的飞速发展使得个体生物信息的获取、使用、存储日益便捷。
B. 生物数据被计算机转换成0和1进行存储后,入网被盗的风险会增加。
C. 个人生物信息的法律保护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权、责、法的范围界定。
D. 人脸识别配合身份证识别是从技术层面降低信息泄露风险的有效手段。


浏览完整试题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论述的,其论证逻辑完整清晰。
B. 文章指出保护生物信息应从立法和技术两方面人手,并论证了其相辅相成的紧密联系。
C. 文章列举“金州杀手”的案件争议,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生物信息安全领域大,牵涉多。
D. 文章在论证生物信息安全问题及其应对策略时,多用事实论据,具有较强现实意义。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立法保护个人生物信息固然重要,但加强执法和提升相关技术也不应忽视。
B. 生物信息安全领域庞大,保障个人生物信息安全有助于保证国家信息安全。
C. 生物个体识别技术尚不成熟,要在网上广泛使用须改变个体信息存储方式。
D. 随着生物科技的进步,作为辅助措施的身份证等个人证件识别将退出历史。
【答案】1. C 2. B 3. A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C项,“个人生物信息的法律保护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权、责.法的范围界定”概括不全。根据原文第四自然段“个人生物信息的法律保护面临着三个问题”等相关信息可知,三个问题难分主次,不能概括出所谓“主要问题”。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
B项,“并论证了其相辅相成的紧密联系”无中生有。根据原文,文章并未对立法和技术之间的关系展开论述。
故选B。
【3题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B项,“保障个人生物信息安全有助于保证国家信息安全”表述错误。根据原文“生物信息在收集使用和保护中处置不当或存在漏洞,便会给个人信息安全.生命财产安全.社会安定甚至国家安全带来巨大威胁”可知,生物信息泄露可能会对个人或国家带来威胁,但保障个人生物信息对于保障国家信息安全是否有必然联系文章并未论述。
C项,“要在网上广泛使用须改变个体信息存储方式”于文无据。文章最后一段中对此的表述是:“由于以人脸识别为代表的生物个体识别技术现阶段还不太成熟,个体信息极易被盗用,所以该技术现在还不宜在网上广泛使用,但可以在不联网的区域进行局城或区域使用,如门禁保险箱和银行保险库等,并且应当辅以身份证等个人证件的识别”。可见,并未涉及“改变个体信息存储方式”。
D项,“作为辅助措施的身份证等个人证件识别将退出舞台”无中生有。结合原文可知,使用生物信息的同时还应辅以其它方式。
故选A。
【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常见设误类型:
(1)无中生有。把文章里没有的内容加进答案中去。(特别提醒:关注未然与已然、原因与结果、先与后、夸大与缩小、部分与全体的区别)
(2)主次颠倒。把次要的说成主要的。
(3)以偏概全、张冠李戴。即偷换概念,明明是那件事,答案里却说成是这件事。
(4)因果颠倒。或者把因说成果,或者把果说成因,这一点最具有干扰性,需要认真甄别。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20珠峰高程测量难在何处?
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简称“测量登山队”)结合身体和心理素质、业务水平及高原适应能力选拔队员,并从1月12日开始系统训练,但测量登山队3次冲顶珠峰才告成功。中国国家登山队队长王勇峰说:“过程依然是一波三析,原预计6小时登顶,攻顶组队员用了9个小时,演练中只需45分钟的测量作业,队员们在顶峰花费了2个半小时。”
据介绍,在珠峰顶峰,含氧量和气压只有海平面的三分之一不到,人的反应会变迟钝,仅测量觇标就架设了3次才成功。“测量觇标装不好,卫星测量接收器就收不到信号,雪深雷达也无法工作。”情急之下,测量登山队副队长普布顿珠摘掉氧气面罩,在无氧状态下重新连接测量觇标,各项测量数据得以相继获取完成。而曾布顿珠也在无意间,创造了在珠峰顶峰无氧工作近150分钟的纪录。
(摘编自张伟、贞桑拉姆《三问2020珠峰高程测量:“载入史册之举”如何缔造?》。“中国新闻网”2020年06月08日)
材料二:
1975年的测量中,中国测绘队采用传统大地测量的方式,将觇标竖立在了珠峰峰顶,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将这种测量工具带到珠峰峰顶。在完成前期交会测量基础上,待测量登山队员登顶竖立红色测量觇标,珠峰脚下的6个交会测量点同时展开峰顶联测,以确定珠峰新高度。我国测绘队员精确测得珠峰海拔高程为8848.13米,正式对外发布,并获得国际社会认可。
2005年珠峰测高实现了多方面突破:采用先进的GPS测量系统,获得的数据更加精确:使用雪深雷达探测仪取代人工桥杆测量,精确测得峰顶冰雪深度;采用激光测距手段,使相关精度比1975年大幅提高;广泛参考国内外相关资斜,使珠峰“身高”起算点——大地水准面的确定更精确。经过严密计算,珠峰岩石面海拔高程8844.43米,冰雪深度3.5米,其中冰层以下岩面以上有1米厚不明物质,密度介于冰与岩石之间,估计为冰和碎石的混合物。
(摘编自《中国珠峰测高科技进化史》,《人民日报(海外版)》2020年05月14日)
材料三:
在人类筒次从北城成功登顶珠峰60周年、中国首次精确测定并公布珠峰高程45周年之际,2020珠峰高程测量于近日启动。在先进测绘技术、通信技水等“队友”的撑腰下,珠峰测量正在变得更加精确和顺利。
此次珠峰高程测量首次运用了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提供的数据。2005年我国对珠峰高程进行测量时,卫星测量主要依赖美国的GPS系统。而此次测量,将同时参考中国北斗、美国GPS、欧洲伽利略、俄罗斯格洛纳斯四大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并且以北斗的数据为主。
此次珠峰测量任务中,国产设备担当重任,其可靠性和精度相较于15年前的测量有了质的提高。雪深雷达就是其中之一。与15年前相比,此次珠峰测高对雪深雷达提出了更高的技术标准,要求同时获取位置信息和雪深数据,兼具卫星大地测量和富达系统的功能,同时必须轻便、易携。此外,“出征”测高任务的天顶仪、重力仪、峰顶觇标、用于三角交会测量的超长距离测距仪等设备均为国产仪器。我国最新的测绘基准体系建设成果也将应用于此次测量。
日前,在珠峰海拔6500米前进营地,全球海拔最高的50基站正式投入使用。此次50基站的建设突破了多项技术和建设难点,华为公司提供了整体解决方案及主要设备。在海拔6500米的50基站,由于距离珠峰峰顶存在2000多米落差,为了有效覆盖峰顶,基站全部选用了华为的极简基站产品。此外,中国的华为、准达等公司还在3个营地部署了千兆光纤网络,供测绘、登山和技术保障等人员使用。


展开余下试题(摘编自刘峣《2020珠峰测高 北斗等自研设备担纲》《人民日报(海外版)》2020年05月14日)
4. 下列对“珠峰高程测量”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1975年珠峰高程测量,首先是大地测量,然后登顶珠峰竖立觇标,接下来进行交会测量,最后展开峰顶联测,得出数据。
B. 1975年和2005年我国已经两次成功测定珠峰高程;2020年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珠峰,使珠峰高程的测定更加精确。
C. 与1975年的珠峰高程测量相比,2005年的测量使用GPS测量系统、激光测距手段等,大大提高了测量的质量。
D. 为了确保测量数据准确,即使在2020年进行珠峰高程测量,仍然需要测量队员克服困难登顶珠峰,架设测量觇标。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队员经过综合选拔、系统训练,克服重重困难,最终成功登顶珠峰,测量作业也得以按照预计顺利进行。
B. 珠峰高程测量不仅要登顶珠峰、架设觇标获得数据,还需要确定珠峰高度的起算点——大地水准面,这样才能得出珠峰身高数据。
C. 珠峰峰顶长年冰雪覆盖,需要用雪深雷达探测仪测量出雪深数据,最终测得的珠峰岩面海拔高程中不包含这一部分数值。
D. 1975年中国首次精确测定并公布珠峰高程,45年后再次对珠峰高程进行精准测量。在珠峰高程测量史上都具有重要纪念意义。
6. 与前两次测量相比,我国2020年的珠峰高程测量活动具有哪些突出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4. A 5. A
6. ①我国在卫星导航、通信技术等方面的科技发展,保障了测量的精确、顺利;②国产设备的可靠性和精度的提高,在珠峰测量中已担当重任;③以华为、准达等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大力支持。
【解析】
【分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括含义的能力。
A.“然后登顶珠峰竖立觇标,接下来进行交会测量”错误,原文的表述是“1975年的测量中,中国测绘队采用传统大地测量的方式,将觇标竖立在了珠峰峰顶,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将这种测量工具带到珠峰峰顶。在完成前期交会测量基础上,待测量登山队员登顶竖立红色测量规标,珠峰脚下的6个交会测量点同时展开峰顶联测,以确定珠峰新高度”,所以“交会测量”应在“登顶珠峰竖立觇标”前完成。
故选A。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A.“测量作业也得以按照预计顺利进行”错误,原文的表述是“过程依然是一波三析,原预计6小时登顶,攻顶组队员用了9个小时,演练中只需45分钟的测量作业,队员们在顶峰花费了2个半小时”,可见测量作业并非按照预计顺利进行并完成的。
故选A。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依据“2020珠峰高程测量于近日启动。在先进测绘技术、通信技水等‘队友’的撑腰下,珠峰测量正在变得更加精确和顺利”“而此次测量,将同时参考中国北斗、美国GPS、欧洲伽利略、俄罗斯格洛纳斯四大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并且以北斗的数据为主”可概括为:科技的发展使测量更加精确和顺利。
依据“此次珠峰高程测量首次运用了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提供的数据”“此次珠峰测量任务中,国产设备担当重任,其可靠性和精度相较于15年前的测量有了质的提高”等可概括为:国产设备的可靠性和精度的提高,在珠峰测量中已担当重任。
依据“由于距离珠峰峰顶存在2000多米落差,为了有效覆盖峰顶,基站全部选用了华为的极简基站产品。此外,中国的华为、准达等公司还在3个营地部署了千兆光纤网络,供测绘、登山和技术保障等人员使用”可概括为:得到了华为、准达等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大力支持。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大泽乡
茅盾
是黄河一样的深恨横断了部下的九百人和他们俩!没有一点精神上的联系。九百人有痛苦,有要求,有期望,可是绝对不愿向他们俩声诉。
两位军官站在营外小丘顶巅,装作了望地势。
大泽乡简直成为“大泽”了。白茫茫的水面耸露出几簇茅屋,三两个村夫就在门前支起了渔网。更有些水柳的垂条,卖弄风骚地吻着水波。刚露出一个白头的芦花若不胜情似的在水面颤抖着。天空是铅色。雨脚有簪子那样粗。好一幅江村烟雨图呵。心神不属地看着的两位军官猛觉得有些异样的味儿兜上心窝来了。是凄凉,也是悲壮!未必全是痴呆的他们俩,从刚才这回的巡视看出自己的地位是在“死线”上,“死”这有力的符咒在他们的灵魂里发动了另一种的力量;他们祖若父血液中的阶级性突然发酵了。他们不能束手困在这荒岛样的小丘上让奴隶们的复仇的洪水来将他们淹死!他们必得试一试最后的挣扎!
“看出来么?不是我们死,便是他们灭亡!”“先斩两屯长?”
“既无奈何,九百人一齐坑吧!”
先开口的那位军官突然将右臂一挥,用重浊的坚决的声调说了。
“谁给我们掘坑?”
不是异议,却是商量进行手续,声音是凶悍中带沉着。“这茫茫的一片水便是坑?”
跟着这答语,下意识地对脚下那片大水望了一眼,军官之一得意地微笑了;然而笑影过后,阴森更甚。拿眼睃着他的同伴,发怒似的咬着嘴唇,然后轻声问:
“我们有多少心腹?”
呵,呵,心腹?从来是带惯了子弟兵的这两位,今番却没有一个心腹。战国时代作了秦国的基本武力的富农阶级出身的军人,年来早就不够分配;实在是大将军蒙恬带去的人太多了。甚至像“屯长”那样的下级兵官也不得不用阶级不同的“闾左贫民”里的人了。这事件的危险性现在却提出在这两位可怜的军官面前要求一个解答。
“皇帝不该征发贱奴们来当兵的!”
被问住了拿不出回答来的那位军官恨恨地说,顿然感到祖若父当日的黄金时代已成过去,永远成为过去了。
“何尝不是呵!自从商君变法以来,我们祖宗是世世代代执干戈捍卫社稷的;作军人是光荣的职务,岂容‘闾左’的贱奴们染指!始皇帝殡天后,法度就乱了。叫贱奴们也来执干戈,都是贱臣赵高的主意哪!赵高,他父母也是贱奴!”
“咳,‘倒持太阿,授人以柄;’——这就是!”
因为是在大泽乡的小丘上,这两位军官敢于非议朝政了。然而话一多,勇敢乐观的气氛就愈少。风是刮得更大了。总有七分湿的牛皮甲,本来就冰人,此时则竟是澈骨的寒冷。忍着冻默然相对,仰起脸来让凉雨洒去了无赖的悲哀吧!乡关在何处?云山渺远,在那儿西天,该就是咸阳吧?不知咸阳城里此时怎样了呵!羽林军还是前朝百战的儿郎。但是“闾左”贱奴们的洪水太大了,太大了,咸阳城不免终究要变成大泽乡吧!回到自己账幕内的两位军官仍和出去时一样的苦闷空虚,俗然若丧。他们这阶级的将要没落的黑影,顽固地罩在他们脸上。孤立,危殆,一场拼死活的恶斗,已是不成问题的铁案;问题是他们怎样先下手给敌人一个不意的致命伤。
——先斩两屯长?——还有九百人呢?——那,权且算作多少有一半人数是可以威胁利诱的吧?
——收缴了兵器,放起一把火吧?
当这样的意念再在两位军官的对射的目光中闪着的时候,帐外突然传来了这么不成体统的嚷闹:
“守在这里是饿死……到了渔阳……误期……也是死……大家干吧,才可以不死……将官儿……让他们醉死!”


展开余下试题接着是一阵哄笑,再接着便是嘈嘈杂杂的听不清的话响。两军官的脸色全变了,嘴唇有些抖颤。交换了又一次的眼色,咬嘴唇,又剔起眉毛,统治阶级的武装者的他们俩全身都涨满了杀气了,然而好像还没有十分决定怎么开始应付,却是陡地一阵夹雨的狂风揭开了帐门,将这两位,太早地并且不意地暴露在嚷闹的群众的眼前了。面对面的斗争再没有拖延缓和的可能!也是被这天公的多事微微一怔的群众朝着帐内看了。是站着的满脸通红怒眉睁目的两个人。但只是“两个”人!
“军中不许高声!左右!拿下扰乱营房的人!”
拔出剑来的军官大声吆喝,冲着屯长之一叫做吴广的走过来了。
回答是几乎要震坍营帐那样的群众的怒吼声。也有了兵器在手的“贱奴”们今番不复驯顺!像野熊一般跳起来的吴广早抢得军官手里的剑,照准这长官拦腰一挥。剩下的一位被发狂似的部下攒住,歪牵了的嘴巴只泄出半声哼。
地下火爆发了!从营帐到营帐,响应着“贱奴”们挣断铁链的巨声。从乡村到乡村,从郡县到郡县,秦皇帝的全统治区域都感受到这大泽乡的地下火爆发的剧震。即今便是被压迫的贫农要翻身!他们的洪水将冲毁了始皇帝的一切贪官污吏,一切严刑峻法!
风是凯歌,雨是进击的战鼓,弥漫了大泽乡的秋潦是举义的檄文;从乡村到乡村,郡县到郡县,他们九百人将尽了历史的使命,将燃起一切茅屋中郁积已久的忿火!
始皇帝死而地分!
(节选自茅盾《大泽乡》)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头交代了写作对象两军官与九百戍卒,强调两者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为后文埋下伏笔,并能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B. 小说第三段作者用看似轻松的笔调描写了大泽乡大雨如注的场面,烘托出两位军官凄凉、悲壮的心境,也为小说增添了更真切的故事背景。
C. 小说中间插入描写两军官登上小山丘眺望自己家乡咸阳的场景,表达了身处绝境的两军官渴望回到家乡的迫切心情。
D. 小说最后一句“始皇帝死而地分”单独成段,简洁有力,收束全篇,升华主题,给人警醒,引人深思。
8. 小说借用历史材料构成了一个全新的小说世界,请据此分析本文的文体特征。
9. 请结合小说内容探究“始皇帝死而地分”的原因。
【答案】7. C 8. 内容特征:①属于历史材料新编的形式,小说故事脱胎于司马迁《史记》中的《陈涉世家》;②采用新的历史讲述方式,如虚构细节、现代语言掺入,作品充满想象力及创造性。③叙述视角:小说的叙述视角为两军官和九百戍卒,其中主要是从两军官的视角来叙述故事的。④情节特征:小说以两军官与九百戍卒的矛盾为行文线索,贯串全文;⑤叙述手法:小说以叙述为主,中间穿插议论、抒情。
9. ①秦朝社会的阶级对立严重,如“九百人和他们俩!没有一点精神上的联系”“作军人是光荣的职务,岂容“闾左的贱奴们染指”;②秦国的穷兵黩武,四处征战,导致国内兵力严重不足,如“实在是大将军蒙恬带去的人太多了。甚至像“屯长”那样的下级兵官也不得不用阶级不同的“闾左贫民里的人了”;③奸臣赵高把握朝政大权,法度乱了,如“始皇帝殡天后,法度就乱了。叫贱奴们也来执干戈,都是贱臣赵高的主意哪”;④法律严苛,逼百姓造反,如“守在这里是饿死……到了渔阳……让他们醉死”。
【解析】
【分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学生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尔的能力。
C.“小说中间插入描写两军官登上小山丘眺望自己家乡咸阳的场景”错误。由第二段“两位军官站在营外小丘顶巅,装作了望地势”可知,并没有眺望家乡。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
文本特征一般可从内容、手法、叙述、结构、语言、情感等角度概括。
首先,由原文“何尝不是呵!自从商君变法以来,我们祖宗是世世代代执干戈捍卫社稷的;作军人是光荣的职务,……赵高,他父母也是贱奴!”等内容可知,本文是借助《陈涉世家》中的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叙述的,文章对这段历史做了戏剧化补充,赋予这段历史新的内容,属于故事新编。据此可概括出答案①②;
其次可以从叙述角度、手法来看,文章以第三人称角度,从两位军官的视角展开叙述,“皇帝不该征发贱奴们来当兵的”“先斩两屯长?——还有九百人呢?——那,权且算作多少有一半人数是可以威胁利诱的吧”“守在这里是饿死……到了渔阳……误期……也是死……大家干吧,才可以不死……将官儿……让他们醉死”等句子,道出了军官与戍卒不可调和的矛盾,引出军官被杀的结局,叙述过程中穿插议论、抒情,据此可概括出③④⑤。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通过“九百人和他们俩!没有一点精神上的联系”“作军人是光荣的职务,岂容‘闾左’的贱奴们染指”可知,当时秦朝阶级对立严重;
由“实在是大将军蒙恬带去的人太多了。甚至像‘屯长’那样的下级兵官也不得不用阶级不同的‘闾左贫民’里的人了”可知,当时战争四起,国内兵力不足,因而后来的起义一呼百应,十分顺利。
由“始皇帝殡天后,法度就乱了。叫贱奴们也来执干戈”可联想到秦朝后来奸臣当道,政治失格。
由文中戍卒的嚷闹“守在这里是饿死……到了渔阳……误期……也是死……大家干吧,才可以不死……将官儿……让他们醉死”可知人民积怨已久,已到了破釜沉舟、拼命一搏的程度,可见当时制度严苛,百姓走投无路,只能造反。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吕端,字易直,幽州安次人。太祖即位,端知浚仪县。端为政清简,远人便之。会秦王廷美尹京,太宗征河东,廷美将有居留之命,端白廷美曰:“主上栉风沐雨,吊民伐罪,王地处亲贤,当表率扈从。今主留务,非所宜也。”廷美由是恳请从行。出知蔡州,以善政,吏民列奏借留。太宗欲相端,或曰:“端为人糊涂。”太宗曰:“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决意相之。先是寇准为参知政事端既为相虑己先居相位恐准不平乃请参知政事与宰相分日押班知印同升政事堂太宗从之时同列奏对多有异议,惟端罕所建明。上谕:“自今中书事必经吕端详酌,乃得闻奏。”端愈谦让不自当。初,李继迁扰西鄙,保安军奏获其母。太宗欲诛之,以寇准居枢密副使,独召与谋。准退,过相幕,端疑谋大事,邀谓准曰:“军国大计,端备位宰相,不可不知也。”准遂告其故。端曰:“何以处之?”准曰:“欲斩于北门外。”端曰:“愿少缓之,端将覆奏。”入曰:“昔项羽得太公,欲烹之,高祖曰:‘愿分我一杯羹。’夫举大事不顾其亲,况继迁悖逆之人乎?陛下今日杀之,明日继迁可擒乎?若其不然,愈坚其叛心尔。”太宗曰:“然则何如?”端曰:“以臣之愚,宜置于延州,使善养视之,以招来继迁。”太宗称善,即用其策。其母后病死延州,继迁寻亦死,继迁子竟纳款请命,端之力也。太宗不豫,真宗为皇太子,端日与太子问起居。及疾大渐,内侍王继恩忌太子英明,阴与外臣谋立故楚王元佐。太宗崩,李皇后命继恩召端,端知有变,锁继恩于阁内,使人守之而入。皇后曰:“宫车晏驾,立嗣以长,顺也,今将如何?”端曰:“先帝立太子正为今日,今始弃天下,岂可遽违命有异议邪?”真宗既立,垂帘引见群臣,端请卷帘,升殿审视,然后降阶,率群臣拜呼万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甘肃省张掖”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