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阅读:50 2022-12-05
标签:
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0]
2022学年广东省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真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
专题03 文言文阅读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文言文阅读
(2022•广东广州•高三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月赤察儿,许兀慎氏。世祖雅闻其贤,且闵其父之死,年十六,召见。帝见其容止端重,奏对详明,喜而谓曰:“失烈门有子矣。”至元二十六年,帝讨叛者于杭海,众皆阵,月赤察儿奏曰:“丞相安童、伯颜,御史大夫月吕禄,皆已受命征战,三人者臣不可以后之。惟陛下怜臣,使臣一战。”帝曰:“卿以为安童辈与尔家同功一体,各立战功,自耻不逮。然亲属槖鞬恭卫朝夕尔功非小何必身践行伍手事斩馘乃快尔心耶二十七年,桑哥既立尚书省,杀异己者,箝天下口。尚书平章政事也速答儿,潜以其事白月赤察儿,请奏劾之。桑哥伏诛,帝曰:“月赤察儿口伐大奸,发其蒙蔽。”乃以没入桑哥黄金、水田赏其清强。二十八年,都水使者请凿渠西导白浮诸水,则江淮之舟可直泊于都城之汇。帝亟欲其成,敕诸府人专其役,度其高深,画地分赋之,刻日使毕工。月赤察儿率其属,著役者服,操畚锸,即所赋以倡。趋者云集,依刻而渠成。初,金山南北,叛王海都、笃娃据之,不奉正朔垂五十年。大德五年,海都、笃娃入寇。大军分为五队,月赤察儿将其一。锋既交,颇不利。月赤察儿怒,被甲持矛,身先陷阵,一军随之,出敌之背,大败之。厥后笃娃来请臣附。月赤察儿遣使诣诸王将帅议曰:“笃娃请降,为我大利,固当待命于上。然往返再阅月,必失事机。事机一失,为国大患,人民困于转输,将士疲于讨伐,无有已时矣。马兀合剌,笃娃之内兄也,宜遣使报之,许其臣附。”众议皆以为允。既遣,始以事闻,成宗曰:“月赤察儿深识机宜。”至大元年,武宗诏月赤察儿曰:“卿乃国之元老,宗藩将领,实瞻卿麾进退。宜悉乃心力,毋替所服。”四年,月赤察儿入朝。寻以疾薨于第,谥忠武。
(选自《元史•列传卷六》,有删改)
【注】月赤察儿,元朝名臣,历世祖、成宗、武宗三朝,其父失烈门从忽必烈征云南时阵亡。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然亲属橐鞬恭卫朝夕/尔功非小/何必身践行伍手事/斩馘乃快尔心耶/
B.然亲属橐鞬/恭卫朝夕/尔功非小/何必身践行伍/手事斩馘/乃快尔心耶/
C.然亲属橐鞬恭卫朝夕/尔功非小/何必身践行伍/手事斩馘/乃快尔心耶/
D.然亲属槖鞬/恭卫朝夕/尔功非小/何必身践行伍手事/斩馘乃快尔心耶/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氏,姓的分支,古代标志宗族系统的称号。在先秦时期,氏用以“明贵贱”,只有贵族男子可称氏。
B.正朔,古代改朝换代时要改定正朔,颁布新的历法。正,是指一年的开始;朔,是指一个月的开始。
C.薨,指代诸侯或大官之死。古代称天子死为“崩”,大夫死为“不禄”,士死为“卒”,庶人死为“死”。
D.谥,古代皇帝、大臣等死后所加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臣下的谥号按生平事迹评定,由朝廷赐予。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月赤察儿少有贤名,深受赏识。十六岁被世祖召见时,他举止稳重,对答详细明白,世祖赞他无愧于已逝的父亲。
B.月赤察儿主动请缨,初露锋芒。世祖在杭海讨伐叛军,他见安童等人奉命出战,不甘居后,请求世祖准许他上阵。
C.月赤察儿洞察秋毫,剔弊发奸。他发现桑哥的不法行径,予以弹劾。世祖处死桑哥,并奖赏了月赤察儿的清廉强干。
浏览完整试题
D.月赤察儿冲锋陷阵,大败叛军。在迎战叛王海都、笃娃时,他亲率一支军队,从敌阵后方进攻,扭转了不利局势。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月赤察儿率其属,著役者服,操畚锸,即所赋以倡。
(2)宗藩将领,实瞻卿麾进退。宜悉乃心力,毋替所服。
5.笃娃投降,月赤察儿为什么主张不等皇上许可,先由马兀合剌作为朝廷使者受降?
【答案】1.B 2.C 3.C 4.(1)月赤察儿率领他的下属,穿劳作者的衣服,拿着筐和锹,带头走向分配的渠段。
(2)宗藩将领实际上是听从你的指挥。你应当尽心尽力,不要放弃你的职责。 5.①往返需要两个多月,等待皇上许可会失去收服笃娃的时机。②一旦失去时机便会国无宁日,百姓转运军需精疲财尽,将士们因战争而疲惫不堪。③马兀合剌是笃娃妻子的哥哥,派他出使更容易取得笃娃的信任。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然而你亲自带着武器,朝夕保卫,功劳不小,何必要亲自上阵杀敌,才遂心意呢?
“橐鞬”指箭袋弓囊,作“属”的宾语,后应断开,排除AC;
“行伍”是“践”的宾语,宾语后断开,排除D。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C.“大夫死为‘不禄’,士死为‘卒’”错误,古代称大夫死为“卒”,称士死为“不禄”。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他发现桑哥的不法行径”错误。原文是尚书平章政事也速答儿发现桑哥的不法行径,并暗中吿诉月赤察儿。皇上评价月赤察儿“发其蒙菠”中的”发”含义应是“揭发”,而不是“发现”。
故选C。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属”,部属,下属;“赋”,分配;“倡”,率先,带头。
(2)“悉”,尽;“替”,放弃;“所服”,所字结构,名词性,职事,职位。
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结合“然往返再阅月,必失事机”可概括出,往返需要两个多月,等待皇上许可会失去收服笃娃的时机。
结合“事机一失,为国大患,人民困于转输,将士疲于讨伐,无有已时矣”可概括出,一旦失去时机便会国无宁日,百姓转运军需精疲财尽,将士们因战争而疲惫不堪。
结合“马兀合剌,笃娃之内兄也,宜遣使报之,许其臣附”可概括出,马兀合剌是笃娃妻子的哥哥,派他出使更容易取得笃娃的信任。
参考译文:
月赤察儿,许兀慎部族人。世祖一向听闻他的贤名,并且怜悯他的父亲阵亡,在他十六岁时召见他。世祖见他言行庄重,对答详细明白,高兴地说:“失烈门后继有人啊。”至元二十六年,世祖在杭海讨伐叛贼,随征的人都上阵对敌,月赤察儿上奏说:“丞相安童、伯颜、御史大夫月吕禄都已经奉命出战,我不可以落后于这三个人。希望您怜惜我,让我出战。”世祖说:“你认为安童这些人和你家功绩、地位相同,他们各自立下战功,你以比不上他们为耻辱。然而你亲自带着武器,朝夕保卫,功劳不小,何必要亲自上阵杀敌,才遂心意呢?”二十七年,桑哥设立尚书省后,诛杀异己,使天下人不敢言。尚书平章政事也速答儿暗中将桑哥种种不法行径告诉月赤察儿,请他出面弹劾桑哥。桑哥被处死后,世祖说:“月赤察儿声讨大奸臣,揭发出桑哥掩盖的真相。”于是用没收的桑哥的黄金、水田来赏赐他的清廉强干。二十八年,都水使者请求开凿河渠,从西面引白浮诸泉水,这样江淮的船只就可以直接停泊在都城之下。世祖想尽快完成,下令各府派专人负责这一工程,度量河道深度,在地上画出区域界限分摊给他们,要求按期竣工。月赤察儿率领他的下属,穿劳作者的衣服,拿着筐和锹,带头走向分配的渠段。追随他的人纷纷聚集过来,按时修成了河渠。从前叛王海都、笃娃占据金山南北,不臣服于朝廷近五十年。大德五年,海都、笃娃入侵。大军分为五队,月赤察儿领导一队。交锋之后,形势相当不利。月赤察儿大怒,披上战甲,手持长矛,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士卒全跟随他,从敌阵后方进攻,大败敌军。后来笃娃请求归附朝廷。月赤察儿派遣使者到诸王将帅处商议说:“笃娃请求投降,对我们是一件大好事,本应等待皇上的命令再定夺,但往返需要两个多月,一定会失去时机。失去时机,就会成为国家的大患,老百姓因转运军需困顿不堪,将士们也会因长期战争精疲力竭,那就国无宁日了。马兀合剌,是笃娃妻子的哥哥,应该派遣他去回复笃娃,答应笃娃称臣归附的请求。”大家商议都认为可以这样做。使者派出后,才把这件事上奏成宗,成宗说:“月赤察儿深谋远虑,能随机应变。”至大元年,武宗诏月赤察儿说:“你是国家的元老重臣,宗藩将领实际上是听从你的指挥。你应当尽心尽力,不要放弃你的职责。”四年,月赤察儿入朝觐见。不久因病在府上去世,谥号“忠武”。
(2022•广东•深圳市新安中学(集团)高中部高三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春,二月,甲寅,诏曰:“朕亲率天下农耕以供粢盛,皇后亲桑以供祭服;其具礼仪!”
初,秦时祝官有秘祝,即有灾祥,辄移过于下。夏,诏曰:“盖闻天道祸自怨起而福繇德兴百官之非宜由朕躬今秘祝之官移过于下以彰吾之不德朕甚弗取其除之!”
齐太仓令淳于意有罪,当刑,诏狱逮系长安。其少女缇萦上书曰:“妾父为吏,齐中皆称其廉平;今坐法当刑。妾伤夫死者不可复生,刑者不可复属,虽后欲改过自新,其道无繇也。妾愿没入为官婢,以赎父刑罪,使得自新。”
天子怜悲其意,五月,诏曰:“《诗》曰:‘恺弟君子,民之父母。’今人有过,教未施而刑已加焉,或欲改行为善而道无繇至,朕甚怜之!夫刑至断支体,刻肌肤,终身不息,何其刑之痛而不德也!岂为民父母之意哉!其除肉刑,有以易之;及令罪人各以轻重,不亡逃,有年而免。具为令!”
丞相张苍、御史大夫冯敬奏请定律曰:“诸当髡者为城旦、舂;当黥髡者钳为城旦、舂;当劓者笞三百;当斩左止者笞五百;当斩右止及杀人先自告及吏坐受赇、枉法、守县官财物而即盗之、已论而复有笞罪者皆弃市。罪人狱已决为城旦、舂者,各有岁数以免。”制曰:“可。”
是时,上既躬修玄默,而将相皆旧功臣,少文多质。惩恶亡秦之政,论议务在宽厚,耻言人之过失;化行天下,告讦之俗易。吏安其官,民乐其业,畜积岁增,户口浸息。风流笃厚,禁罔疏阔,罪疑者予民,是以刑罚大省,至于断狱四百,有刑错之风焉。
展开余下试题
六月,诏曰:“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今勤身从事而有租税之赋,是为本末者无以异也,其于劝农之道未备。其除田之租税!”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七》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盖闻天道/祸自怨起而福繇德兴/百官之非宜/由朕躬/今秘祝之官移过于下/以彰吾之/不德朕甚弗取/其除之
B.盖闻天道/祸自怨起而福繇德兴/百官之非/宜由朕躬/今秘祝之官移过于下/以彰吾之不德/朕甚弗取/其除之
C.盖闻天道/祸自怨起而福繇/德兴百官之非/宜由朕躬/今秘祝之官移过于下/以彰吾之不德/朕甚弗取其除之
D.盖闻天道/祸自怨起而福繇/德兴百官之非/宜由朕躬/今秘祝之官移过于下/以彰吾之/不德朕甚弗取/其除之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寅,甲为天干首位,寅为地支第三位,干支相配,可以用来纪年、纪月、纪日。
B.官婢,指古时因罪没入官府作奴婢的女子。没入官府的男子为官奴。
C.《诗》,指《诗经》,又被称为“诗三百”,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D.黥髡,古代的两种刑罚。黥,指剃去头发;髡,指在面上刺字。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文帝亲自率领天下臣民进行农耕,皇后也参加劳动,亲自采桑养蚕。
B.汉文帝认为肉刑太残酷,不合道德,应该废除,用别的惩罚去代替。
C.张苍、冯敬提出了所有刑罚都应该减免的建议,汉文帝下达了同意的文书。
D.汉文帝特别重视农业,认为农业是天下的根本,他下令免除了农田的租税。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人有过,教未施而刑已加焉,或欲改行为善而道无繇至,朕甚怜之!
(2)今勤身从事而有租税之赋,是为本末者无以异也,其于劝农之道未备。
10.文中提到汉文帝时期“刑罚大省”,具体原因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答案】6.B 7.D 8.C 9.(1)现在人们有了过错,还没有施行教育就处以刑罚,有的人想改变行为向善,也无路可走了(或译为:也没有办法了),朕很怜悯(同情)他们!
(2)现在那些农民辛苦劳作,还要缴纳租税,这样做使从事农耕本业和从事工商末业的人没有区别,说明鼓励农耕的方法(或政策)不完备。 10.因为社会风气好转,风俗归于笃实厚道,法网宽松,有犯罪嫌疑的,从宽发落。
【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朕听说天之道,祸从怨而起,福由德而兴,百官的过失,都应该由朕一人负责。现在秘祝官员把过失的责任推给臣下,是彰显了朕的失德,朕很不赞成。应予废除!
“祸自怨起”和“福繇德兴”结构一致,“而”表并列,所以“福繇德兴”不可断开,排除CD。
“彰”的宾语是“吾之不德”,所以中间不可断开,排除A。
故选B。
7.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D.“黥,指剃去头发;髡,指在面上刺字”错误,“黥”,在面上刺字;“髡”,剃去头发。
故选D。
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C.“所有刑罚都应该减免”错误,如文章倒数第三段提到原来判处斩右脚以及杀人之后先去官府自首的,官吏因受贿、枉法、监守自盗等罪名已被处置但后来又犯了应判处笞刑的,全都改为公开斩首,这就不是减免。
故选C。
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得分点:“过”,过错;“施”,施行;“或”,有人;“怜”,怜悯,同情。
(2)得分点:“勤身从事”,辛苦劳作;“是”,这;“为本末者”,从事农耕本业和从事工商末业的人;“劝”,鼓励;“备”,完备。
10.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
首先找到“刑罚大省”的位置,在倒数第二段,文中说“是以刑罚大省”,意思是“所以,刑罚大量减少”,由“是以”可知,原因在前面。
然后找到相关句子并进行概括。
如“惩恶亡秦之政,论议务在宽厚,耻言人之过失;化行天下,告讦之俗易”“风流笃厚”,意思是“君臣以导致秦灭亡的弊政为鉴诫,论议国政讲究以宽厚为本,耻于议论别人的过失;这种风气影响到全国,改变了那种互相检举、攻讦的风俗”“风俗归于笃实厚道”,可知社会的风气好转,风俗变得厚道。
如“禁罔疏阔,罪疑者予民”意思是“法网宽松,有犯罪嫌疑的,从宽发落”,当时的法网宽松,有犯罪嫌疑的也从轻发落。
参考译文:
春季,二月,甲寅(十六日),文帝下诏说:“朕亲自率领天下臣民进行农耕,供应宗庙祭祀的粮食,皇后亲自采桑养蚕,供应祭祀的祭服;制定有关此事的礼仪!”
当初,秦朝的祝官中有秘祝,一旦出现了灾异,就把造成过失的责任从皇帝身上移到臣子身上。夏季,文帝下诏书说:“朕听说天之道,祸从怨而起,福由德而兴,百官的过失,都应该由朕一人负责。现在秘祝官员把过失的责任推给臣下,是彰显了朕的失德,朕很不赞成。应予废除!”
齐国太仓令淳于意犯了罪,当处以肉刑,被逮捕拘压在长安诏狱。他的小女儿缇萦向皇帝上书说:“我父亲做官,齐国人都称赞他廉洁公平;现在他犯了罪,按法律应判处肉刑。我感到悲痛伤心的是,死人不能复生,受刑者残肢不能再接,即使以后想改过自新,也没有办法了。我愿意没入官府做官婢,以抵赎我父亲该受的刑罚,使他得以改过自新。”
文帝很怜悯和同情缇萦的孝心,五月,下诏书说:“《诗经》说‘开明宽厚的君主,是爱护百姓的父母。’现在人们有了过错,还没有加以教育就处以刑罚,有的人想改变行为向善,也无路可走了,朕很同情他们!肉刑的残酷,以至于切断人的肢体,摧残人的皮肉,使人终生无法生育,这是多么残酷和不合道德!难道这符合为民父母的本意吗!应该废除肉刑,用别的惩罚去代替它;此外,应规定犯罪的人各依据罪名的轻重,只要不从服刑的地方潜逃,服刑到一定年数,就可以释放他。制定出有关的法令!”
丞相张苍、御史大夫冯敬奏请制定这样的法律条文:“原来应判处髡刑的,改为罚作城旦和城旦春;原来应判处黥髡刑的,改作钳为城旦、钳为城旦舂;原来应判处劓刑的,改为笞三百;原来应判处斩左脚的,改为笞五百;原来判处斩右脚以及杀人之后先去官府自首的,官吏因受贿、枉法监守自盗等罪名已被处置但后来又犯了应判处笞刑的,全都改为公开斩首。罪犯已被判处为城旦、城旦舂的,各自服刑到一定年数后赦免。”文帝下达命令:“同意。”
这一时期,文帝自身谦逊自守,而将相大臣都是老功臣,少文采而多质朴。君臣以导致秦灭亡的弊政为鉴诫,论议国政讲究以宽厚为本,耻于议论别人的过失;这种风气影响到全国,改变了那种互相检举、攻讦的风俗。官吏安于自己的官位,百姓乐于自己的生业,府库储蓄每年都有增加,人口繁衍。风俗归于笃实厚道,法网宽松,有犯罪嫌疑的,从宽发落,所以,刑罚大量减少,甚至一年之内全国只审判了四百起案件,出现了停止动用刑罚的景象。
六月,文帝下诏书说:“农业,是天下的根本,没有什么事情比农业更为重要。现在那些农民辛苦劳作,还要缴纳租税,这样做,使从事农耕本业和从事工商末业的人没有区别,说明鼓励发展农业生产的方法不完备。应当免除农田的租税!”
(2022•广东佛山•高三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孝宗弘治元年二月,上耕籍田毕,宴群臣,教坊以杂伎承应,或出亵语。马文升厉色曰:“天子当知稼穑艰难,岂宜以此渎乱宸聪!”即斥去。三月,马文升条时政十五事,上嘉纳之,悉施行。于内节用一条,云:“一应供应之物,陛下量减一分,则民受一分之赐。”言尤凯切。十二年夏五月,吏部尚书屠镛疏请禁内降言天下士事诗书而躬案牍积数十年不可得而奔竞之士或缘技艺蒙幸如拾芥然不可以为训。下所司知之。大学士刘健上言:“自古愿治之君,必早朝晏罢,日省万机。祖宗黎明视朝,每日奏事二次。迩者视朝太迟,散归或至昏暮,四方朝贡,奚所瞻观?矧今各边启衅,四方荐灾,尤为可虑。怠荒是戒,励精是图,庶可以回天意,慰人心。”上嘉纳之。十五年正月,大计天下吏。上召马文升至暖阁,谕之曰:“天下觐吏毕集,卿其用心采访,毋纵毋枉,以彰黜陟。”文升顿首曰:“陛下图治若此,宗社福也,敢不仰承。”乃令内官掖之下陛。自是,汰不职者二千余人,皆当。召两广总督刘大夏为兵部尚书。大夏素以安内攘外为己任,命下,人心翕服。先是,大夏在广东、广西,一岁再求去,皆不许。召问之曰:“朕素用卿,而数辞疾何也?”大夏对曰:“臣老且病,今天下民穷财尽,万一不虞,责在兵部。臣自度力不足办,故辞耳。”上默然。十八年正月,上召刘大夏、戴珊面议政事。议毕,因各手白金一锭赐之,曰:“小佐尔廉。”且属:“无廷谢,恐他人或怨望”。珊尝以老病乞骸骨,不允。大夏为言:“珊实病。”上曰:“主人留客坚,客且为强留,独不能为朕留耶?且天下尚未平,何忍舍朕!”已,泫然久之,珊与大夏皆叩首泣。珊出而语大夏曰:“死此官矣。”
展开余下试题
谷应泰①曰:“孝宗之世,明有天下百余年矣。海内又安,户口繁多,兵革休息,盗贼不作,可谓和乐者乎!”
(节选自《明史纪事本末•弘治君臣》)
[注]①谷应泰(1620-1690年)字赓虞,别号霖苍,清初学者,所著有《明史纪事本末》等。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吏部尚书屠镛疏请禁内降/言/天下士事诗书/而躬案牍积数十年不可得/而奔竞之/士或缘技艺蒙幸/如拾芥然/不可以为训
B.吏部尚书屠镛疏请禁内降/言/天下士事诗书而躬案牍/积数十年不可得/而奔竞之/士或缘技艺蒙幸/如拾芥/然不可以为训
C.吏部尚书屠镛疏请禁内降/言/天下士事诗书而躬案牍/积数十年不可得/而奔竞之士/或缘技艺蒙幸/如拾芥然/不可以为训
D.吏部尚书屠镛疏请禁内降/言/天下士事诗书/而躬案牍积数十年不可得/而奔竞之士/或缘技艺蒙幸/如拾芥/然不可以为训
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耕籍田,又称“亲耕”“籍礼”,即春耕前天子亲自耕田,以示重视农耕。
B.视朝,指天子临朝听政,明代早朝一般在凌晨五点开始,中后期有所废弛。
C.乞骸骨,自请退职,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与“致仕”相同,都表示辞官。
D.叩首,即伏身跪拜,以头叩地;稽首、顿首、叩首都是我国古代的跪拜礼。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孝宗厉行勤俭,爱惜民力。马文升提出皇室应该节省用度,以苏民困,话语恳切而尖锐,孝宗能够赞许采纳建议,并全都遵照施行。
B.孝宗理性治国,整肃吏治。孝宗皇帝鼓励马文升按实际情况认真考课天下官吏,裁掉了二千多名不称职官员,并将他们全部判了罪。
C.孝宗虚怀纳谏,能思己过。刘大夏在两广时,一年两次托病乞请离职,并婉谏孝宗要看到国内民穷财尽,形势危殆,孝宗陷入沉思。
D.孝宗重用贤良,君臣亲密。戴珊因年老多病上疏求退,明孝宗没有答应并伤心落泪;戴珊深受感动,并知恩图报,表示将为国尽忠。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怠荒是戒,励精是图,庶可以回天意,慰人心。
(2)议毕,因各手白金一锭赐之,曰:“小佐尔廉。”
15.《明史纪事本末》的作者谷应泰盛赞“孝宗之世”可谓“和乐”,和乐之景有哪些表现?他这样说的用意是什么?
【答案】11.C 12.C 13.B 14.(1)警诫怠惰荒疏,力求振作精神,或许能够挽回天意,抚慰百姓的心灵。
(2)讨论完毕,皇上就各拿一锭白银赐给二人,说:“稍微补贴一下你们过于清廉的生活。” 15.表现:君臣和谐,天下太平;人口繁多,盗贼不作。
用意:借古讽今,讽谏清朝统治者能够像孝宗一样重用贤臣,虚怀纳谏,清朝的官员能如明时的贤臣各尽己能,辅佐君王。
【解析】1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
吏部尚书屠镛上疏请求禁止从宫内直接发出诏令,说:“天下的读书人研读诗书,处理公务,几十年不能达成愿望;而追名逐利的人有的凭借一技之长蒙受宠幸,就好像捡起一根草(那么容易),不可把这作为准则。”
“事诗书”和“躬案牍”是并列结构,共用主语“天下士”,中间不必断开,排除AD。
“奔竞”是“士”的定语,中间不可断开,排除B。
故选C。
12.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C.“与‘致仕’相同,都表示辞官”错误,“乞骸骨”是自请退职,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致仕”是官员年龄为七十岁时辞去官职,相当于现在社会的到了退休年龄申请退休。二者不同。
故选C。
13.本题考查学生概括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并将他们全部判了罪”错误,文中说“汰不职者二千余人,皆当”,意思是裁掉了二千多名不称职官员,都符合实情。“当”,恰当,正确。
故选B。
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怠荒是戒,励精是图”,宾语前置句,“是”起到提宾作用,应为“戒怠荒,图励精”;“庶”,或许;“回”,挽回;“慰”,抚慰。
(2)“毕”,结束;“手”,名词作动词,手拿;“佐”,帮助。
15.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章信息以及分析作者创作意图的能力。
由题干可知,首先找到“和乐”所在的位置,在文章最后,然后结合谷应泰的评价以及孝宗之世的表现概括“和乐之景”。
如“海内又安,户口繁多,兵革休息,盗贼不作”这些都是世宗之世的和乐之景,天下安定,民众繁多,战争停息,盗贼也不再横行;如上文所写孝宗之时,君主的表现以及众多臣子的表现,可以看出孝宗之世,君臣之间极为和谐。
然后分析作者这样说的用意。
结合注释“清初学者”可知,作者是清朝的学者,那么他提到孝宗之世的“和乐之景”自然有借古讽今之意,希望清朝统治者能如孝宗一般虚心纳谏,重用贤才,也希望清朝官员能如马文升、戴珊、刘大夏等人忠心侍君,各尽其才。
参考译文:
孝宗弘治元年二月,皇帝耕种籍田完毕,宴请群臣,教坊用杂伎表演侍奉,有人说出污秽的语言。文升表情严肃地说:“新天子应当知晓耕种收获(农业劳动)的艰难,怎么可以用这些话亵渎迷惑皇帝的心灵呢!”立即斥退他们。三月,马文升分条陈述十五件政事,皇帝高兴地采纳了这些建议,全部实施推行。在宫内节省费用一条,说:“一切供应的物品,陛下减少一分,那么百姓就能享受一分的恩赐。”言辞切中事理。十二年夏五月,吏部尚书屠镛上疏请求禁止从宫内直接发出诏令,说:“天下的读书人研读诗书,处理公务,几十年不能达成愿望;而追名逐利的人有的凭借一技之长蒙受宠幸,就好像捡起一根草(那么容易),不可把这作为准则。” 下达主管的官吏知晓。”大学士刘健上疏说:“自古以来希望天下得到大治的国君,必然很早上朝很晚退朝,日理万机。祖宗黎
上一篇: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项复习:名句名篇默写
下一篇:
2023年高考语文高频考点专练:文学常识
标签:
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相关:
关于“2022学年广”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