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72  2022-12-17
标签: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72]
2023届青海省西宁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绝密★启用前
西宁市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
语 文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文字中唯一使用至今的表意文字。汉字为什么有如此超强的生命力?其核心是因为它能够适应时代的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自己。表意文字的特点是通过字形的构造来显示字义,单字的形体以及汉字整体的形体体系怎样创制?怎样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无论是形成还是发展,都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智慧,因此,剖析汉字构形系统及其发展过程,从中可以发掘中华文化的深层次思想。
汉字构形的发展经历了从个体发展到群组发展的过程。个体发展是仅关注一个个汉字的发展,这时考虑的只有一种关系,即单字形体与其表现对象之间的关系。群组发展是在重视单字形体个体发展的同时,关注单字形体群体的协同发展,着力于字形群体的系统化和类别化,以及对字形表现对象进行分类,这本质上体现的是建立群体秩序的思想。
汉字构形初期是典型的字形表示物象时期,这时的汉字构形完全以物象为依据,包括由哪些构件组成,构件的组合方式等全由物象决定,属于仅注重字形个体与物象之间关系的个体发展阶段。随着汉字构形系统的进一步发展,形体本身的系统化成为构形系统发展的重要目标,这是因为构形的系统化可以使汉字的识读和书写更加便利、有效,减少识读和书写的难度。系统化的重要方式是对整个汉字群体进行归类分组,其重要表现就是部首的产生。部首实际上是建立汉字个体字形之间的关系、对汉字个体字形进行归类分组,同时也对单字个体字义进行归类分组,所以部首是汉字构形系统群组发展的重要标志。汉字的部首分为两种:一种是汉字构形系统本有的部首,一种是检字法的部首。汉字构形系统的部首是汉字构形系统在发展过程中有意识逐步建立的,《说文解字》依据“字例之条”,以540个部首统摄9353字,就是部首分类职能的最好展示,它表明的是9000多个汉字依据形体构成可分为540类,每类有一个部首作类别标志。就汉字构形系统的部首而言,《说文解字•叙》说:“其建首也,立一为嵩,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同牵条属,共理相贯,杂而不越,据形系联。”这说明了部首并不只是形体问题,也是字义问题,因此《说文解字》的部首是汉字构形系统的部首。后代部首排检法的部首是为了查检方便,所以往往在汉字构形系统的部首基础上进行人为归并,所以其部分部首是只管形体的相同而不考虑构意的。
依据我们的研究,汉字的群组发展开始于西周中期,这时的汉字构形已开始关注单字形体间的关系。西周晚期及春秋战国时期是汉字构形群组关系的大发展时期。如从“金”旁的字商代和西周早期没有,西周中期出现了锡、铸、锺等13字,西周晚期新出现13字,春秋时期新出现31字,战国时期新出现25字。“金”旁作为构件,构字功能为金属,是表类别意义的类义构件。像这样类义构件的成批量出现是汉字群组关系发展的重要标志。另外,西周中期还出现了增加义符和声符的现象。如“蜀”原本是大头虫的独体象形,在西周中期增加了义符“虫”;“裘”原本是毛在外的皮衣的独体象形,在西周中期增加了音符“又”。增加义符即增加了类别标志,把原字归了类。增加声符则使原构件转为义符,也有了类别标志。
(摘编自王贵元《汉字构形中的思想和智慧》)


浏览完整试题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为表意文字的汉字是迄今唯一在使用的古老文字,它有着超强的生命力。
B. 汉字作为一种表意文字,作者认为它的特点是通过字形的构造来显示字义。
C. 部首是汉字出现的重要标志,因为通过部首可以把汉字分类分组进行归并。
D. 最早的象形文字“蜀”原是大头虫的独体象形,在西周中期才增加了义符“虫”。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认为汉字作为表意文字的核心生命力是因为它能够顺应时代的要求。
B. 文章主要论述的是汉字的发展经历了从个体发展到群组发展的过程。
C. 文章在第三段阐述汉字构形系统的部首作用时,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
D. 文章阐明汉字群组发展始于西周中期,当时已关注单字形体间的关系。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象形文字是我国较早的表意文字,如“日、月、水、火”等字,有很强的生命力并一直沿用至今。
B. 汉字中以“木”为部首的汉字群组,大多和树木有关,如“根、森、林、梁、栖”等字。
C. 我们查《现代汉语字典》时有部首检字法,这是汉字构成中部首作用的具体体现。
D. 有些汉字已经有了表意的作用并被大家接受,再增加音符或义符就没有意义了。
【答案】1. C 2. B 3. 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部首是汉字出现的重要标志”错误,原文相关信息为“所以部首是汉字构形系统群组发展的重要标志”,选项曲解文义。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B.“汉字的发展经历了……的过程”错误,由原文相关信息“汉字构形的发展经历了从个体发展到群组发展的过程”可知,是“汉字构形的发展经历了…… 的过程”,选项偷换概念。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D.“再增加音符或义符就没有意义了”错误,由文中相关信息可以看出,汉字是随着时代 发展而发展,至于是否会再添加音符或义符,这种添加是否有意义,文中没有明确表态。选项于文无据。
故选D。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技术进步为破解慢性病管理难题提供了方法路径。近年来,互联网慢性病管理平台层出不穷,通过疾病管理、疾病教育和患者支持等服务,帮助患者实现在家自主管理;“互联网+医疗”探索线上问诊、医药电商配送等新模式,形成慢性病管理方面的数字医疗综合解决方案;智能可穿戴设备实时收集患者的健康数据,通过云计算、大数据建立高血压、糖尿病等相关疾病的风险模型,为医生提供诊断数据支撑……借助互联网技术手段,慢性病管理有了新途径。
相比传统慢性病管理方式,“互联网+慢性病管理”可以实现分级诊疗提高依从性、降低就诊门槛、优化医疗诊断,从而提高治疗效果、提升医疗资源利用效率。有报告指出,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居民健康意识提升,加之政策红利的释放,中国互联网慢性病管理市场将快速发展,市场潜在规模达3000亿元。慢性病管理从线下到线上、从单一走向多元,多达数亿的慢性病人群,具有长期乃至终身的复诊、用药需求,客观上形成了巨大的健康消费市场,催生了互联网创业的新风口,吸引了越来越多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深耕市场布局。
总体来看,慢性病管理依然处于起步阶段。政府、行业、企业多方参与,形成打通全产业链条的合力,不断提升产品供给和服务品质,推动相关领域朝着精细化方向发展,“互联网+ 慢性病管理”必将打开更大想象空间,在实现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助力建设健康中国上大有可为。
(摘编自沈慎《“互联网+”助力慢性病管理》)
材料二:
“互联网+医疗”是当前方兴未艾的医疗新形态,也获得了政策的鼓励和资本的青睐。网上问诊用好了,其优点显而易见:方便、快捷、成本低廉。对于感冒发烧、头疼脑热等常见病多发病的网上诊治,还能为医院节约大量接诊资源。
“互联网+医疗”更进一步的应用在于“治未病”。在现代社会的人类疾病谱系上,慢性病已经占据主要比重,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肿瘤成为健康的最大威胁。很多慢性病在临床确诊之时都为时已晚,难以治愈。但大多数慢性病都有一个量变到质变、渐变到剧变的过程。如果借助网络信息技术,通过可携带医疗器械对人群进行长时段监测,医生很容易发现慢性病量变渐变的苗头趋势,及时实施精准干预和治疗,防患于未然,或者把疾病“扼杀”于萌芽状态。“互联网+医疗”的诸多优势,为医疗卫生事业的下一步发展打开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摘编自封寿炎《“互联网+医疗”也应严格纳入监管》)
材料三: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一个家庭在扣除基本生活费后,医疗支出超过剩余收入的40% ,就属于“家庭灾难性医疗支出”。据测算,我国的“家庭灾难性医疗支出”大体上相当于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水平,超过这个支出水平的人群属于大病人群。在这些人群中,又区分大病患者和长期慢性病患者,他们当中一些人是因为长期缺医少药、饱受困扰导致身体积弱继而带来家庭贫困,还有一些人是因为患先天性疾病长期拖累而导致家庭贫弱,如何对他们进行精准施策以及建立长期慢性病的管理保障机制有待进一步探索。如今有了良好开头,接下来需要更精确地瞄准贫困人口需求,结合个体、家庭、当地实际,建立精准脱贫长效机制,并与健康扶贫相结合,提高当地医疗服务水平,增强可及性,让贫困人口不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始终关注贫困群体,保障人人都能享有健康,是中国打造这张世界最大医疗保障网的出发点和重要使命。消除贫困人口因病致贫返贫现象,才能让保障网越织越密,稳稳地托起每个人的健康中国梦。
(摘编自李红梅《以制度阻断因病致贫返贫》)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互联网慢性病管理平台的建立,为破解慢性病管理难题提供了方便。
B. 月前互联网慢性病管理还处于起步阶段,仍需多方通力合作来完善。
C. “互联网+医疗”模式方便、快捷、成本低,能为医院节约大量接诊资源。
D. 大病人群因为长期慢性病得不到治疗,造成缺吃少穿,因病致贫返贫。


展开余下试题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介绍了慢性病管理的一种新途径,即慢性病管理方面的数字医疗综合解决方案。
B. 材料二中“互联网+医疗”最主要的应用在于“治未病”,但对于常见病多发病作用有限。
C. 材料二中的内容,不是一味只说“互联网+医疗”的优点,而是同时提到了它有一些乱象。
D. 材料三中的因病致贫人员如果能借助“互联网+医疗”模式,他们就能得到更好的治疗。
6. “互联网+医疗”模式会给我国贫困人口带来哪些好处?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6 分)
【答案】4. D 5. A
6. ①帮助贫困患者实现在家自主管理;
②可以实现分级诊疗、提高依从性、降低就诊门槛、优化医疗诊断,从而提高治疗效果、提升医疗资源利用效率;
③借助网络信息技术,通过可携带医疗器械对人群进行长时段监测,医生很容易发现慢性病量变渐变的苗头趋势,及时实施精准干预和治疗,防患于未然;
④可以建立精准脱贫长效机制,并与健康扶贫相结合,提高当地医疗服务水平,增强可及性,让贫困人口不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D.“大病人群因为长期慢性病得不到治疗,造成缺吃少穿”错误,由材料三“超过这个支出水平的人群属于大病人群。在这些人群中,又区分大病患者和长期慢性病患者,他们当中一些人是因为长期缺医少药、饱受困扰导致身体积弱继而带来家庭贫困,还有一些人是因为患先天性疾病长期拖累而导致家庭贫弱”可知,大病人群中的一部分人“长期缺医少药”,“导致身体积弱”,继而带来家庭贫苦,而不是选项所述“因为长期慢性病得不到治疗”,“造成缺吃少穿”,因病致贫返贫。另外,“因病致贫返贫”的“还有一些人是因为患先天性疾病长期拖累而导致家庭贫弱”。
故选D。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互联网+医疗’最主要的应用在于‘治未病’”错误,原文相关信息为“‘互联网+医疗’更进一步的应用在于‘治未病’”,另外,“对于常见病多发病作用有限”的说法过于绝对,材料二第一段有关于常见病多发病网上诊疗的内容“对于感冒发烧、头疼脑热等常见病多发病的网上诊治,还能为医院节约大量接诊资源”,重在阐明常见病多发病网上治疗,能为医院节约接诊资源。
C.“而是同时提到了它有一些乱象”错误,材料二并没有提到“互联网+医疗”的乱象问题,选项无中生有。
D.“如果……就…… ”错误,材料三论述的主要是“以制度阻断因病致贫返贫”,中心句为“消除贫困人口因病致贫返贫现象,才能让保障网越织越密,稳稳地托起每个人的健康中国梦”,但这并不代表“因病致贫人员如果能借助‘互联网+医疗’模式,他们就能得到更好的治疗”,选项表述过于绝对。
故选A。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互联网慢性病管理平台层出不穷,通过疾病管理、疾病教育和患者支持等服务,帮助患者实现在家自主管理”,“互联网+医疗”模式能够帮助贫困患者实现在家自主管理。
“‘互联网+慢性病管理’可以实现分级诊疗提高依从性、降低就诊门槛、优化医疗诊断,从而提高治疗效果、提升医疗资源利用效率”,“互联网+慢性病管理”可以实现分级诊疗、提高依从性、降低就诊门槛、优化医疗诊断,从而提高治疗效果、提升医疗资源利用效率。
“如果借助网络信息技术,通过可携带医疗器械对人群进行长时段监测,医生很容易发现慢性病量变渐变的苗头趋势,及时实施精准干预和治疗,防患于未然”,借助网络信息技术,通过可携带医疗器械对人群进行长时段监测,医生很容易发现慢性病量变渐变的苗头趋势,及时实施精准干预和治疗,防患于未然。
“建立精准脱贫长效机制,并与健康扶贫相结合,提高当地医疗服务水平,增强可及性,让贫困人口不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可以建立精准脱贫长效机制,并与健康扶贫相结合,提高当地医疗服务水平,增强可及性,让贫困人口不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生(节选)
路遥
农历六月初十,一个阴云密布的傍晚,盛夏热闹纷繁的大地突然沉寂下来;连一些最爱叫唤的虫子也都悄没声响了,似乎处在一种急躁不安的等待中。河里的青蛙纷纷跳上岸,没命地向两岸的庄稼地和公路上蹦窜着。天闷热得像一口大蒸笼,黑沉沉的乌云正从西边的老牛山那边铺过来。地平线上,已经有一些零碎而短促的闪电,但还没有打雷。只听见那低沉的、连续不断的嗡嗡声从远方的天空传来,带给人一种恐怖的信息——一场大雷雨就要到来了。
这时候,高家村高玉德当民办教师的独生儿高加林,正光着上身,从村前的小河里趟水过来,几乎是跑着向自己家里走去。他刚站在自家窑里的脚地上,就听见外面传来一声低沉的闷雷的吼声。
他父亲正赤脚片儿蹲在炕上抽旱烟,一只手悠闲地捋着下巴上的一撮白胡子。他母亲颠着小脚往炕上端饭。
高加林什么话也没说。连鞋也没脱,就躺在了前炕的铺盖卷上。他脸对着黑洞洞的窗户,说:“妈,你别做饭了,我什么也不想吃。”
老两口相互交换了一下眼色,都在心里说:娃娃今儿个不知出了什么事,心里不畅快?一道闪电几乎把整个窗户都照亮了,接着,像山崩地陷一般响了一声可怕的炸雷。听见外面立刻刮起了大风,沙尘把窗户纸打得啪啪作响。
“加林,你是不是身上不舒服?”母亲用颤音问他,一只手拿着舀面瓢。“不是……”他回答。
“和谁吵啦?”父亲接着母亲问。
“没……”“那到底怎啦?”老两口几乎同时问。
唉!加林可从来都没有这样啊!他每次从城里回来,总是给他们说长道短,还给他们带一堆吃食:面包啦,蛋糕啦,硬给他们手里塞,说他们牙口不好,这些东西有“养料”,又绵软。今几个显然发生什么大事了!高玉德看了一眼老婆的愁眉苦脸,顾不得抽烟了。把烟灰在炕栏石上磕掉,身上往儿子躺的地方挪了挪,问:“加林,到底出了什么事啦?你给我们说说嘛!”高加林一条胳膊撑着,慢慢爬起来,身体沉重得像受了重伤一般。他靠在铺盖卷上,也不看父母亲,眼睛茫然地望着对面墙,开口说:“我的书教不成了……”
“什么?”老两口同时惊叫一声。加林仍然保持着那个姿势,说:“我的民办教师被下了。今天会上宣布的。”“你犯了什么王法?老天爷呀……”老母亲手里的舀面瓢一下子掉在锅台上,摔成了两瓣。
满窑里一片死气沉沉。
这时候,听见外面雨点已经急促地敲打起了大地,风声和雨声逐渐加大,越来越猛烈。窗纸不时被闪电照亮,暴烈的雷声接二连三地吼叫着。外面的整个天地似乎都淹没在了一片混乱中。高加林仍然蒙着头,他父亲鼻尖上的一滴清鼻涕颤动着,眼看要掉下来了,老汉也顾不得去揩;那只粗糙的手再也顾不得悠闲地捋下巴上的那撮白胡子了,转而一个劲地摸着赤脚片儿。他母亲身子佝偻着伏在炕栏石上,不断地用围裙擦眼睛。窑里静悄悄的,只听见锅台后面那只老黄猫的呼噜声。
外面暴风雨的喧嚣更猛烈了。风雨声中,突然传来了一阵“隆轰隆”的声音——这是山洪从河道里涌下来了。
足足有一刻钟,这个灯光摇晃的土窑洞失去了任何生气,三个人都陷入难受和痛苦中。
这个打击对这个家庭来说显然是严重的,对于高加林来说,他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已经受了很大的精神创伤。亏得这三年教书,他既不用参加繁重的体力劳动,又有时间继续学习,对他喜爱的文科深入钻研。他最近在地区报上已经发表过两三篇诗歌和散文,全是这段时间苦钻苦熬的结果。现在这一切都结束了,他将不得不像父亲一样开始自己的农民生涯。虽然这几年当民办教师,但这个职业对他来说还是充满希望的。几年以后,通过考试,他或许会转为正式的国家教师。可是现在,他所抱有的幻想和希望彻底破灭了。此刻,他躺在这里,脸在被角下面痛苦地抽搐着,一只手狠狠地揪着自己的头发。


展开余下试题对于高玉德老两口来说,今晚上这不幸的消息就像谁在他们的头上敲了一棍。他们首先心疼自己的独生子:他从小娇生惯养,没受过苦,嫩皮嫩肉的,往后漫长的艰苦劳动怎能熬下去呀!再说,加林这几年教书,挣的全劳力工分,他们一家三口的日子过得并不紧巴。要是儿子不教书了,又急忙不习惯劳动,他们往后的日子肯定不好过。他们又难受,又恐慌。加林他妈在无声地啜泣;他爸用手把赤脚片儿摸了半天,开始自言自语:“老天爷总有一天要睁眼呀!可怜我那苦命的娃娃!啊嘿嘿嘿嘿嘿……”高玉德老汉终于忍不住哭出声来,两行浑浊的老泪在皱纹脸上淌下来,流进了下巴上那一撮白胡子中间。
外面,虽然不再打闪吼雷,雨仍然像瓢泼一样哗哗地倾倒着。河道里传来像怪兽一般咆哮的山洪声,令人毛骨悚然。
(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一段写出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当时的自然环境,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了铺垫。
B. “高家村高玉德当民办教师的独生儿高加林”一句,交代了高加林的身份,也预示了他的命运。
C. “挣的全劳力工分”说的是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某种生活状态,读来带有浓郁的历史厚重感。
D. 文中主人公高加林因为丢掉了民办教师的工作,一家人受到了非常沉重的打击。
8. 文学作品在塑造人物形象时经常运用细节描写,请以文中主人公“高加林”为例,简要分析小说塑造这一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哪些细节描写。
9. 小说在情节发展中多次写到雷和雨,请简要分析作者描写雷雨的用意。
【答案】7. B 8. ①运用动作描写塑造人物形象。如文中“连鞋也没脱,就躺在了前炕的铺盖卷上”“高加林一条胳膊撑着,慢慢爬起来”,具体而生动地表现了高加林受到的沉重打击。②运用语言描写塑造人物形象。如文中高加林的一系列话语“‘不是……’他回答”“没……”“开口说:‘我 的书教不成了…… ’”等,展现了高加林不善言辞、不够圆滑的性格特点。③运用神态描写塑造人物形象。如文中高加林“眼睛茫然地望着对面墙”“此刻,他躺在这里,脸在被角下面痛苦地抽搐着”,写出了高加林内心的悲痛、无望、茫然。④运用场景描写渲染氛围。如文中“外面,虽然不再打闪吼雷,雨仍然像瓢泼一样哗哗地倾倒着。河道里传来像怪兽一般咆哮的山洪 声,令人毛骨悚然”,渲染了高加林“民办教师被下了”这件事对整个家庭,特别对高加林带来的沉重打击。
9. ①小说开篇对雷和雨的描写,是为了衬托高加林丢掉工作后沉闷的心情;②中间部分对雷和雨的描写,暗示了一家人,尤其是高加林父母受到的心理打击;③结尾处对雷和雨的描写,照应了开头对雷和雨的描写,暗示了后面故事的发生;④雷和雨的描写推动了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串联起高加林“民办教师被下了”一系列故事情节。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小说内容和鉴赏小说艺术特色的能力。
B.“也预示了他的命运”错误,“高家村高玉 德当民办教师的独生儿高加林”这句话交代了高加林的双重身份——民办教师、高家村高玉德的独生儿。选项所述“也预示了他的命运”于文无据。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描写手法的能力。
小说中的细节描写包括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场景描写;环境描写等。
“从村前的小河里趟水过来,几乎是跑着向自己家里走去。他刚站在自家窑里的脚地上”描写高加林蹚水回家的情景;“连鞋也没脱,就躺在了前炕的铺盖卷上”描写高加林回到家不脱鞋就躺下的情景,这些动作描写写出他被“下”了代课教师后遭受的打击。
“‘不是……’他回答”“没……”“开口说:‘我 的书教不成了…… ’”是语言描写,写出他不知道该怎么跟父母解释不能教书的事,表现了他不善言辞、朴实不圆滑的性格特征。
“眼睛茫然地望着 对面墙”“此刻,他躺在这里,脸在被角下面痛苦 地抽搐着”是神态描写,“茫然”写出他此时不知前路在何方的无助;“痛苦 地抽搐着”详细描写此时由于痛苦而导致的脸部表情,更加写出了他此时内心的痛苦。
“一道闪电几乎把整个窗户都照亮了,接着,像山崩地陷一般响了一声可怕的炸雷。听见外面立刻刮起了大风,沙尘把窗户纸打得啪啪作响”“外面,虽然不再打闪吼雷,雨仍然像瓢泼一样哗哗地倾倒着。河道里传来像怪兽一般咆哮的山洪 声,令人毛骨悚然”是环境描写,渲染了紧张、沉重的氛围,写出高加林“民办教师被下了”之后人物的沉重心理,以及对高加林和家庭的沉重打击。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情节作用的能力。
环境描写的作用可以从人物心理、情节发展、渲染气氛、奠定基调等角度进行分析。
开头“地平线上,已经有一些零碎而短促的闪电,但还没有打雷。只听见那低沉的、连续不断的嗡嗡声从远方的天空传来,带给人一种恐怖的信息”“一道闪电几乎把整个窗户都照亮了,接着,像山崩地陷一般响了一声可怕的炸雷”等描写一场大雷雨到来的情景,由后文可知,此时高加林“民办教师被下了”,因此,环境描写是为了衬托他丢掉工作后的沉闷、痛苦之情。
中间“这时候,听见外面雨点已经急促地敲打起了大地,风声和雨声逐渐加大,越来越猛烈。窗纸不时被闪电照亮,暴烈的雷声接二连三地吼叫着。外面的整个天地似乎都淹没在了一片混乱中。高加林仍然蒙着头,他父亲鼻尖上的一滴清鼻涕颤动着,眼看要掉下来了,老汉也顾不得去揩……他母亲身子佝偻着伏在炕栏石上……”描写高加林跟父母说了“民办教师被下了”之后的环境,此时父亲顾不上揩鼻涕,母亲也顾不上端饭了,可见雷、雨旨在暗示他的父母因此受到了极大的心理打击。
结尾“外面,虽然不再打闪吼雷,雨仍然像瓢泼一样哗哗地倾倒着。河道里传来像怪兽一般咆哮的山洪声,令人毛骨悚然”继续描写环境给人毛骨悚然的感觉,一方面照应开头“一场大雷雨就要到来了”“他刚站在自家窑里的脚地上,就听见外面传来一声低沉的闷雷的吼声”;一方面暗示了后文高加林的悲剧命运。
综合全文的雷、雨描写可以看出,这些环境描写在情节上推动了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在雷雨中归家,在雷雨中谈话,在雷雨中结束,因此雷、雨串联起高加林“民办教师被下了”一系列故事情节。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完成下面小题。
冬十月甲申,民部尚书裴矩奏“民遭突厥暴践者,请户给绢一匹”。上(唐太宗)曰:“朕以诚信御下,不欲虚有存恤之名而无其实。户有大小,岂得雷同给赐乎?”于是计口为率。
上厉精求治,数引魏微入卧内,访以得失。微知无不言,上皆欣然嘉纳。上遣使点兵,封德彝奏“中男虽未十八,其躯干壮大者,亦可并点”。上从之。敕出,魏征固执以为不可不肯暑敕至于数四上怒召而让之曰中男壮大者乃奸民诈妄以避征役取之何害而卿固执至此对曰:“夫兵在御之得其道,不在众多
标签: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2023届青海”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7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