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阅读:92  2022-12-17
标签: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2]
上海市2023年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2专题
文言文阅读2专题
上海市长宁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一模语文试卷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1—24题。(11分)
《警世通言》叙
(明)无碍居士
①野史尽真乎?曰:不必也。尽赝乎?曰:不必也。然则去其赝而存其真乎?曰:不必也。《六经》《语》《孟》,谭者纷如,归于令人为忠臣,为孝子,为贤牧,为良友,为义夫,为节妇,为树德之士,为积善之家,如是而已矣。经书著其理,史传述其事,其揆一也。【甲】理著而世不皆切磋之彦①,事述而世不皆博雅之儒,于是乎村夫稚子、里妇估儿,以甲是乙非为喜怒,以前因后果为劝惩,以道听途说为学问。而通俗演义一种,遂足以佐经书史传之穷。
②而或者曰:“村醪市脯不入宾筵,乌用是齐东②娓娓者□?”呜呼!《大人》《子虚》,曲终奏雅,顾其旨何如耳。人不必有其事,事不必丽③其人。【乙】其真者可以补金匮石室④之遗,而赝者亦必有一番激扬劝诱、悲歌感慨之意。事真而理不赝,即事赝而理亦真,不害于风化,不谬于圣贤,不戾于诗书经史,若此者,其可废乎?
③里中儿代庖而创其指,不呼痛。或怪之,曰:“吾顷从玄妙观听说《三国志》来,关云长刮骨疗毒且谈笑自若,我何痛为?”夫能使里中儿顿有刮骨疗毒之勇,推此说孝而孝,说忠而忠,说节义而节义,触性性通,导情情出。视彼切磋之彦貌而不情;博雅之儒文而丧质。【丙】
④陇西君海内畸士,与余相遇于栖霞山房,倾盖莫逆,各叙旅况。【丁】因出其新刻数卷佐酒,且曰:“尚未成书,子盍先为我命名?”余阅之,大抵如僧家因果说法度世之语,譬如村醪市脯,所济者众,遂名之曰“警世通言”,而从臾其成。
(有删节)
[注]①彦:贤才。②齐东:出自《孟子•万章上》“此非君子之言,齐东野人之语也”。齐东野语,即齐东民间传闻,不为典要。③丽:附着。④金匮石室:古时国家收藏重要文书处,此处指经书史传等。
21.可填入第②段方框处的一项是( )。(1分)
A.为 B.矣 C.耳 D.也
22.将“所得竟未知孰赝而孰真也”这句话补入本文,最合理的位置是( )。(2分)
A.【甲】 B.【乙】 C.【丙】 D.【丁】
23.第③段借“里中儿”之事说理,颇为巧妙,请加以赏析。(4分)
24.小宁读《警世通言》时喜欢在个人微博上发表简短书评,他在读完第三卷《王安石三难苏学士》后写道:其中苏东坡为王安石续诗,指摘他的短处,据北宋蔡绦《西清诗话》,原是欧阳修的事;苏东坡为王安石从峡中取水事,是借用唐代张又新《煎茶水记》中李季卿与陆鸿渐的故事。小说家所言,信不得!请根据本文文意,以“无碍居士”的名义在小宁的书评后留言表明看法(用白话即可,不得抄录原文)。(4分)
上海市杨浦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一模语文试卷
(五)阅读下文,完成20—22题(11分)
游敬亭山记
(明)王思任①
①“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②,不道宣城,不知言之赏心也。姑孰③据江之上游,山魁而水怒,从青山讨宛,则曲曲镜湾,吐云蒸媚,山水秀丽清矣。曾过响潭,鸟语入流,两壁互答。望敬亭绛雰浮,令我杳然生翼④,而吏卒守之,不得动。
②既束带竣谒事,□以青鞋走眺之。一径千绕,绿霞翳染,不知几千万竹树,党结⑤寒阴,使人骨面之血,皆为蒏碧,而向之所谓鸟鸣莺啭者,但有茫然,竟不知声在何处?厨人尾我,以一觞劳之留云阁上。至此而又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往还”⑥造句之精也。朓乎,白乎!归来乎!吾与尔凌丹梯以接天语也。


浏览完整试题③日暮景收,峰涛沸乱,饥猿出啼,予栗然不能止,归卧舟中,梦登一大亭,有古柏一本,可五六人围,高百余丈,世眼未睹,世相不及,峭崿斗突,逼嵌其中,榜曰:“敬亭”,又与予所游者异。嗟乎!昼夜相半,牛山⑦短而蕉鹿⑧长,回视霭空⑨间,梦何在乎?游亦何在乎?又焉知予向者游之非梦,而梦之非游也,止可以壬寅四月记之尔。
注:① 王思任:明文学家,1575年-1646年,1602年任安徽当涂县令时游览敬亭山,并写下本文。②南齐谢朓《之宣城出新林浦向板桥》诗中句。③姑熟:当涂古称。④杳然生翼:意思是有羽化升仙的感觉。⑤党结:聚集。⑥唐李白《独坐敬亭山》诗中句。⑦牛山:牛山:即“牛山叹”,典出《晏子春秋》,比喻为人生短暂而悲叹。⑧蕉鹿:典出《列子•周穆王》:“郑人有薪于野者,遇骇鹿,御而击之,毙之。恐人见之也,遽而藏诸隍中,覆之以蕉,不胜其喜。俄而遗其所藏之处,遂以为梦焉。后世称“梦幻”。⑨霭空:云霄。
20. 第②段□中应填入的虚词是( )。(1分)
A. 也 B. 则 C.乃 D. 而
21. 结合文本,赏析第②段画线句。(4分)
22. 结合全文,具体分析作者在“游”中寄寓的情感。(6分)
上海市松江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一模语文试题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1—24题。(12分)
山水训
郭熙
①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者,其旨安在?丘园养素,所常处也;泉石啸傲,所常乐也;渔樵隐逸,所常适也;猿鹤飞鸣,所常亲也。尘嚣缰锁,此人情所常厌也;烟霞仙圣,此人情所常愿而不得见也。直以太平盛日,君亲之心两隆,苟洁一身,出处、节义斯系① ,岂仁人高蹈远引,为离世绝俗之行,而必与箕颖埒素,黄绮同芳哉!②《白驹》之诗,紫芝之咏,皆不得已而长往者□。然则林泉之志、烟霞之侣,梦寐在焉,耳目断绝。今得妙手,郁然出之,不下堂筵,坐穷泉壑,猿声鸟啼,依约在耳,山光水色,混漾夺目,此岂不快人意,实获我心哉!此世之所以贵夫画山水之本意也。不此之主,而轻心临之,岂不芜杂神观,溷浊清风也哉!
②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彩,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水以山为面,以亭榭为眉目,以渔钩为精神,故水得山而媚,得亭榭而明快,得渔钩而旷落,此山水之布置也。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明有晦。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意重叠,平远之意冲融而飘渺。
——节选自宋……郭熙《林泉高致》
【注】①出处,出仕与退隐;节义,节操与忠义。②“箕颍”指隐居者或隐居之地;黄绮,隐者。
2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一项是( )。(1分)
A.哉 B.乎 C.耶 D.也
22.对第①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只因太平盛世,忠君事亲的心情高涨,若只想到独善其身,这就违背了为臣为子者必须遵循的世俗伦常。
B.因太平盛世,忠君事亲的心情高涨,若只想到独善其身,就必须放弃为臣为子者出仕与节操与忠义。
C.只有太平盛世,忠君事亲的心情高涨,若只想到独善其身,这就违背了为臣为子者必须遵循的世俗伦常。
D.只因太平盛世,忠君事亲的心情高涨,若只想到独善其身,就必须放弃为臣为子者出仕与节操与忠义。
23.分析“此世之所以贵夫画山水之本意也”中“本意”的内涵。(3分)
24.第①段与第②段画波纹线处的语言特点同中有异,结合内容进行分析。(5分)
上海市青浦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一模语文试卷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1-24题。(12分)
养竹记
(唐)白居易
①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
②贞元十九年春,居易以拔萃选及第,授校书郎,始于长安求假居处,得常乐里故关相国私第之东亭而处之。明日,履及于亭之东南隅,见丛竹于斯,枝叶殄瘁,无声无色。询于关氏之老,则曰:此相国之手植者。自相国捐馆,他人假居,由是筐篚者斩焉,彗帚者刈焉,刑余之材,长无寻焉,数无百焉。又有凡草木杂生其中,菶茸荟郁,有无竹之心焉。居易惜其尝经长者之手,而见贱俗人之目,剪弃若是,本性犹存。乃芟蘙荟,除粪壤,疏其间,封其下,不终日而毕。于是日出有清阴,风来有清声。依依然,欣欣然,若有情于感遇也。
③嗟乎!竹植物也,于人何有哉?以其有似于贤而人爱惜之,封植之,况其真贤者乎?然则竹之于草木,犹贤之于众庶。呜呼!竹不能自异,唯人异之。贤不能自异,唯用贤者异之。故作《养竹记》,书于亭之壁,以贻其后之居斯者,亦欲以闻于今之用贤者云。
2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一项是( )(1分)
A.则 B.然 C.夫 D.且
22.对第①段写竹与贤士关系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两者存在很多相似的特点。
B.借此阐释贤士应有的品格。
C.引出下文竹子的不幸遭遇。
D.意在表达对贤士品格仰慕。
23.有人评价第②段画线句意境清雅,意蕴丰富。请赏析。(4分)
24.古人为文,讲究章法,重视文章的结构和内部联系,请从这个角度对本文作评点。(5分)
上海市普陀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一模语文试卷
(五)阅读下文,完成21—24题(12分)
材论
〔宋〕王安石
①天下之患,不患材之不众,患上之人不欲其众;不患士之不欲为,患上之人不使其为也。何也?以为吾之位可以去辱绝危,材之得失无补于治乱之数;又或以吾之爵禄贵富足以诱天下之士,荣辱忧戚在我,吾可以坐骄天下之士,而其将无不趋我者;又或不求所以养育取用之道,而諰諰然①以为天下实无材。此三蔽者,用心非不善而犹可以论其失者,独以天下为无材者耳。 其心非不欲用天下之材,特未知其故也。
②世之蔽者方曰:“人之有异能于其身,犹锥之在囊,其末立见。”此徒有见于锥之在囊,而固未睹夫马之在厩也。驽骥杂处,饮水食刍,嘶鸣蹄啮,求其所以异者蔑②矣。及其引重车,取夷路,不屡策,不烦御,一顿其辔而千里已至,然后知骐骥与驽骀③别矣。古之人君,知其如此,故不以天下为无材,尽其道以求而试之耳。


展开余下试题③呜呼!后之在位者,盖未尝求其说而试之以实也,而坐曰天下果无材,亦未之思而已矣。或曰:“古之人于材有以教育成就之,而子独言其求而用之者,何也?”曰:天下法度未立之先,必先索天下之材而用之;如能用天下之材,则能复先王之法度;能复先王之法度,则天下之小事无不如先王时矣,况教育成就人材之大者乎?此吾所以独言求而用之之道也。
④噫!今天下盖尝患无材。吾闻之,六国合从,而辩说之材出;刘、项并世,而筹划战斗之徒起;唐太宗欲治,而谟谋谏诤之佐来。此数辈者,方此数君未出之时,盖未尝有也。 天下之广,人物之众,而曰果无材可用者,吾不信也。
【注】①諰諰然:担心害怕貌。 ②蔑:不明。 ③驽骀:劣马。
21. 可填入文中方框处的一项是( )。(1分)
A.则 B.而 C.盖 D.然
22. 对第④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世上本无人才,只要出现特定的历史契机,人才就会出现。
B.世上本无人才,只有出现特定的历史契机,人才才会出现。
C.人才本来就有,只要提供发挥才能的条件,就会发现人才。
D.人才本来就有,只有提供发挥才能的条件,才会发现人才。
23. 分析第②段画线处比喻论证的作用。(3分)
24. 议论性文章经常通过引入虚拟论敌来加强议论的针对性,请从这一角度对本文进行评析。(5分)
上海市嘉定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一模语文试卷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1—24题。(11分)
苦斋记
(明)刘基
①苦斋者,章溢先生隐居之室也。室十有二楹,覆之以茅,在匡山之巅,山四面峭壁拔起,其下唯白云,其上多北风。风从北来者,大率不能甘而善苦。故植物中之,其味皆苦;而物性之苦者,亦乐生焉。于是鲜支、苦楝之木,黄连、苦参之草,地黄、游冬之菜,槠栎、草斗之实,楛竹之笋,莫不族布而罗生焉。野蜂巢其间,采花髓作蜜,味亦苦,山中方言谓之“黄杜”。初食颇苦难,久则弥觉其甘,能已积热,除烦渴之疾。其泄水皆啮石出,其中多斑文小鱼,状如吹沙,味苦而微辛,食之可以清酒。
②山去人稍远,惟先生乐游,而从者多艰其昏晨之往来,故遂择其洼而室□。携童儿数人,启陨箨以艺粟菽,茹啖其草木之荑实。间则蹑屐登崖,倚修木而啸,或降而临清冷。樵歌出林,则拊石而和之,人莫知其乐也。
③先生之言曰:“乐与苦,相为倚伏者也。人知乐之为乐,而不知苦之为乐;人知乐其乐,而不知苦生于乐。则乐与苦,相去能几何哉!今夫膏梁之子,燕坐于华堂之上,口不尝荼蓼①之味,身不历农亩之劳,寝必重褥,食必珍美,出入必舆隶,是人之所谓乐也。一旦运穷福艾,颠沛生于不测,而不知醉醇饫肥之肠,不可以实疏粝,籍柔覆温之躯,不可以御蓬藋②。虽欲效野夫贱隶,偷性命于榛莽而不可得,庸非昔日之乐,为今日之苦也耶?故孟子曰:天之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赵子曰: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彼之苦,吾之乐;而彼之乐,吾之苦也。吾闻井以甘竭,李以苦存,夫差以酣酒亡,而勾践以尝胆兴,无亦犹是也夫?”
④刘子闻而悟之,名其室曰“苦斋”,作《苦斋记》。
(选自《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卷六,有删改)
[注]①荼蓼:指野苦莱。②藿(diào):野草。
21.可填入第②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1分)
A.也 B.之
C.焉 D.矣
22.下列对第①段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匡山上北风甘而善苦,吹拂植物,味道是苦的。
B.山上物性偏苦的植物,也是容易茂盛生长的。
C.山中野蜂酿蜜味苦,但能“已积热,除烦渴”。
D.剑溪的鱼状似吹沙,味苦微辣,可以用来醒酒。
23.第③段画线句语言特色鲜明,请加以赏析。(4分)
24.结合具体内容,评析本文作者的“苦乐”观。(4分)
上海市崇明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1—24题。(12分)
送僧浩初序
(唐)柳宗元
①儒者韩退之与余善,尝病余嗜浮图①言,訾余与浮图游。近陇西李生础自东都来,退之又寓书罪余,且曰:“不斥浮图。”浮图诚有不可斥者,往往与《易》《论语》合。诚乐之,其于性情奭然②,不与孔子异道。退之好儒未能过扬子,扬子之书于庄、墨、申、韩皆有取焉。浮图者,反不及庄、墨、申、韩之怪僻险贼□?曰:“以其夷也。”果不信道而斥焉以夷,则将友恶来、盗 跖③,而贱季札、由余④乎!非所谓去名求实者矣。吾之所取者与《易》《论语》合,虽圣人复生 不可得而斥也。
②退之所罪者其迹也,曰:“髡而缁⑤,无夫妇父子,不为耕农蚕桑而活乎人。”若是,虽吾亦不乐也。退之忿其外而遗其中,是知石而不知韫玉也。吾之所以嗜浮图之言以此。与其人游者,未必能通其言也。且凡为其道者,不爱官,不争能,乐山水而嗜闲安者为多。吾病世之逐逐然唯印组为务以相轧也。则舍是其焉从?吾之好与浮图游以此。
③今浩初闲其性,安其情,读其书,通《易》《论语》,唯山水之乐,有文而文之;又父子咸为其道,以养而居,泊焉而无求,则其贤于为庄、墨、申、韩之言,而逐逐然唯印组为务以相轧者,其亦远矣。
④李生础与浩初又善。今之往也,以吾言示之。因北人寓退之,视何如也。
【注释】 ①浮图:泛指佛教徒,也代指佛教。②奭然:释然,形容丝毫不受拘束。③恶来、盗跖:古代恶人。④季札、由余:古代贤人。⑤髡而缁:剃发穿黑色僧衣。
21. 填入第①段方框处恰当的一项是( )。(1分)
A.耶 B.焉 C .矣 D.也
22. 对第③段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
A.点明浩初寄情山水的超凡气质。
B. 意在批判官场相互倾轧之现实。
C.运用对比手法凸显浩初之形象。
D.暗寓乐于浮图交游的获益之处。
23. 简要概括柳宗元针对韩愈“以儒斥浮图”观点的辩驳思路。(4分)
24. 有人认为本文徒有“赠序”之名而无“赠序”之实,对此你是否认同,请结合本文内容作简 要分析。(4分)
文言文阅读2专题
上海市长宁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一模语文试卷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1—24题。(11分)
《警世通言》叙
(明)无碍居士
①野史尽真乎?曰:不必也。尽赝乎?曰:不必也。然则去其赝而存其真乎?曰:不必也。《六经》《语》《孟》,谭者纷如,归于令人为忠臣,为孝子,为贤牧,为良友,为义夫,为节妇,为树德之士,为积善之家,如是而已矣。经书著其理,史传述其事,其揆一也。【甲】理著而世不皆切磋之彦①,事述而世不皆博雅之儒,于是乎村夫稚子、里妇估儿,以甲是乙非为喜怒,以前因后果为劝惩,以道听途说为学问。而通俗演义一种,遂足以佐经书史传之穷。
②而或者曰:“村醪市脯不入宾筵,乌用是齐东②娓娓者□?”呜呼!《大人》《子虚》,曲终奏雅,顾其旨何如耳。人不必有其事,事不必丽③其人。【乙】其真者可以补金匮石室④之遗,而赝者亦必有一番激扬劝诱、悲歌感慨之意。事真而理不赝,即事赝而理亦真,不害于风化,不谬于圣贤,不戾于诗书经史,若此者,其可废乎?
③里中儿代庖而创其指,不呼痛。或怪之,曰:“吾顷从玄妙观听说《三国志》来,关云长刮骨疗毒且谈笑自若,我何痛为?”夫能使里中儿顿有刮骨疗毒之勇,推此说孝而孝,说忠而忠,说节义而节义,触性性通,导情情出。视彼切磋之彦貌而不情;博雅之儒文而丧质。【丙】


展开余下试题④陇西君海内畸士,与余相遇于栖霞山房,倾盖莫逆,各叙旅况。【丁】因出其新刻数卷佐酒,且曰:“尚未成书,子盍先为我命名?”余阅之,大抵如僧家因果说法度世之语,譬如村醪市脯,所济者众,遂名之曰“警世通言”,而从臾其成。
(有删节)
[注]①彦:贤才。②齐东:出自《孟子•万章上》“此非君子之言,齐东野人之语也”。齐东野语,即齐东民间传闻,不为典要。③丽:附着。④金匮石室:古时国家收藏重要文书处,此处指经书史传等。
21.可填入第②段方框处的一项是( )。(1分)
A.为 B.矣 C.耳 D.也
22.将“所得竟未知孰赝而孰真也”这句话补入本文,最合理的位置是( )。(2分)
A.【甲】 B.【乙】 C.【丙】 D.【丁】
23.第③段借“里中儿”之事说理,颇为巧妙,请加以赏析。(4分)
24.小宁读《警世通言》时喜欢在个人微博上发表简短书评,他在读完第三卷《王安石三难苏学士》后写道:其中苏东坡为王安石续诗,指摘他的短处,据北宋蔡绦《西清诗话》,原是欧阳修的事;苏东坡为王安石从峡中取水事,是借用唐代张又新《煎茶水记》中李季卿与陆鸿渐的故事。小说家所言,信不得!请根据本文文意,以“无碍居士”的名义在小宁的书评后留言表明看法(用白话即可,不得抄录原文)。(4分)
21.A(1分) 22.C(2分)
23.答案示例:“里中儿”虽是个体,却不着名姓,恰能代表“村夫稚子、里妇估儿”这一群体,其受创后的表现生动表明故事传说对这一群体的影响之大。“里中儿”之事应是虚设的,但其事理又比较真实,不着痕迹地证明着本文支持“即事赝而理亦真”的主张是对的。“里中儿”之例很有市井风味,本段借此说理,由点及面,推此即彼,就着市井之事生动阐明了小说创作的大道理,颇为巧妙。(4分) 评分说明:每个要点2分,给到满分为止。
24.答案示例:小说内容不必确有其事,但要合于情理,题旨合乎正道,不伤风败俗,对人有劝惩的功能。《王安石三难苏学士》这一卷将其他人事附于苏王二人身上,如果情理为真,是可以的,可以增强作品的故事性,从而增强作品对读者大众的影响。您说小说家之言信不得,如果只是就是否确有其事而言,这是深谙小说特点的;如果因为没确有其事而否定小说家之言,那就欠妥了。您同意吗?无碍居士留。(4分)
上海市杨浦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一模语文试卷
(五)阅读下文,完成20—22题(11分)
游敬亭山记
(明)王思任①
①“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②,不道宣城,不知言之赏心也。姑孰③据江之上游,山魁而水怒,从青山讨宛,则曲曲镜湾,吐云蒸媚,山水秀丽清矣。曾过响潭,鸟语入流,两壁互答。望敬亭绛雰浮,令我杳然生翼④,而吏卒守之,不得动。
②既束带竣谒事,□以青鞋走眺之。一径千绕,绿霞翳染,不知几千万竹树,党结⑤寒阴,使人骨面之血,皆为蒏碧,而向之所谓鸟鸣莺啭者,但有茫然,竟不知声在何处?厨人尾我,以一觞劳之留云阁上。至此而又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往还”⑥造句之精也。朓乎,白乎!归来乎!吾与尔凌丹梯以接天语也。
③日暮景收,峰涛沸乱,饥猿出啼,予栗然不能止,归卧舟中,梦登一大亭,有古柏一本,可五六人围,高百余丈,世眼未睹,世相不及,峭崿斗突,逼嵌其中,榜曰:“敬亭”,又与予所游者异。嗟乎!昼夜相半,牛山⑦短而蕉鹿⑧长,回视霭空⑨间,梦何在乎?游亦何在乎?又焉知予向者游之非梦,而梦之非游也,止可以壬寅四月记之尔。
注:① 王思任:明文学家,1575年-1646年,1602年任安徽当涂县令时游览敬亭山,并写下本文。②南齐谢朓《之宣城出新林浦向板桥》诗中句。③姑熟:当涂古称。④杳然生翼:意思是有羽化升仙的感觉。⑤党结:聚集。⑥唐李白《独坐敬亭山》诗中句。⑦牛山:牛山:即“牛山叹”,典出《晏子春秋》,比喻为人生短暂而悲叹。⑧蕉鹿:典出《列子•周穆王》:“郑人有薪于野者,遇骇鹿,御而击之,毙之。恐人见之也,遽而藏诸隍中,覆之以蕉,不胜其喜。俄而遗其所藏之处,遂以为梦焉。后世称“梦幻”。⑨霭空:云霄。
20. 第②段□中应填入的虚词是( )。(1分)
A. 也 B. 则 C.乃 D. 而
21. 结合文本,赏析第②段画线句。(4分)
22. 结合全文,具体分析作者在“游”中寄寓的情感。(6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0—22题。(11分)
20. C(1分)
21. (4分)夸张(“千绕”极写山径曲折)、视觉听觉、侧面描写(用人面肤色映成碧色写山中绿意极其浓郁,从听者茫然表现,辨不清声音来源,写鸟语之多),表现出整座敬亭山的富于生命的活力,语言给人以新鲜感。也表现出作者入山实地游览时兴奋心情。
22.(6分)首段,作者远望敬亭山,因山色秀丽无双而产生羽化登仙的想法,却因苦于有吏卒在旁而作罢,作者用幽默的方式表达出游敬亭山的强烈的向往之情,也表现出被现实所限的无奈;第二段入山之后,作者一面传达对敬亭山的生机与活力喜爱,一面在登顶之后,引用李白诗句表现只能友于古人,“世无知音”孤独感/对俗世的厌弃感。最后一段,用画面让人恐惧的“梦游敬亭山”,短暂的超脱又回到现实,表现人生的孤独感/对时间、生命难以把握的失落感/对人生得与失的迷茫感。
上海市松江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一模语文试题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1—24题。(12分)
山水训
郭熙
①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者,其旨安在?丘园养素,所常处也;泉石啸傲,所常乐也;渔樵隐逸,所常适也;猿鹤飞鸣,所常亲也。尘嚣缰锁,此人情所常厌也;烟霞仙圣,此人情所常愿而不得见也。直以太平盛日,君亲之心两隆,苟洁一身,出处、节义斯系① ,岂仁人高蹈远引,为离世绝俗之行,而必与箕颖埒素,黄绮同芳哉!②《白驹》之诗,紫芝之咏,皆不得已而长往者□。然则林泉之志、烟霞之侣,梦寐在焉,耳目断绝。今得妙手,郁然出之,不下堂筵,坐穷泉壑,猿声鸟啼,依约在耳,山光水色,混漾夺目,此岂不快人意,实获我心哉!此世之所以贵夫画山水之本意也。不此之主,而轻心临之,岂不芜杂神观,溷浊清风也哉!
②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彩,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水以山为面,以亭榭为眉目,以渔钩为精神,故水得山而媚,得亭榭而明快,得渔钩而旷落,此山水之布置也。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明有晦。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意重叠,平远之意冲融而飘渺。
——节选自宋……郭熙《林泉高致》
【注】①出处,出仕与退隐;节义,节操与忠义。②“箕颍”指隐居者或隐居之地;黄绮,隐者。
2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一项是( )。(1分)
A.哉 B.乎 C.耶 D.也
22.对第①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只因太平盛世,忠君事亲的心情高涨,若只想到独善其身,这就违背了为臣为子者必须遵循的世俗伦常。
B.因太平盛世,忠君事亲的心情高涨,若只想到独善其身,就必须放弃
标签: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相关:关于“上海市2023”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