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完整试题“可是,母亲,你想这是好主意吗?” 多奇怪,萝拉想,她似乎又一次和他们全体不一致了。拿些他们宴会的残渣剩屑,那可怜人会愿意么? “当然了!你今天是怎么回事?刚才你还硬要我们同情,而现在——” “噢,好吧!”萝拉跑去取篮子了。母亲把篮子装满了,堆得高高的。 “你自己拿去,宝贝。”母亲说。 萝拉关上花园门时,暮色正在降临。过了马路,小巷子到了。小巷子里烟熏火燎,又黑又暗。粗陋的小房子里发出低哑的嗡嗡声。她希望自己穿上外套就好了,她的裙子太耀眼啦!还有那顶炫目的大帽子。 一个小身材的黑衣女人出现在昏暗中。 萝拉说:“你是司考特太太吗?” 那女人回答说:“我是她姐姐。请进来,小姐。” “不,”萝拉说,“我不要进来。我只是送这篮子,母亲叫我——” 在昏暗的过道里,那小女人似乎没有听见她的话。“请走这边,小姐。”她用一种讨好的声调说。萝拉只想走开,走得远远的,却又不由自主地跟着她。 一扇开着的门,里面是卧室,死去的人躺在那里。 “你想瞧瞧他,是不是?”女人说着,擦过萝拉走到床边。“别害怕——”她的声音亲热而有点调侃意味。她亲昵地揭下被单,“他瞧着挺是样儿的。什么也显不出来。” 萝拉走上去。一个年轻人正在酣睡,睡得这样熟,这样深,他的头沉沉地陷在枕头里,眼睛安静地闭着,这双闭着的眼睛再也看不见任何东西了,他完全进入另一个世界。花园茶会,食物篮子,这些和他有什么关系呢?他离这一切都太远了。“一切都好”,那沉睡的面孔仿佛在说,“原该如此,我满意。” 不过还是不能不哭,而且她不能不对他说话就走出房间。只听得萝拉发出了孩子气的一声哭泣。 “原谅我的帽子。” 她急忙找到门,走下门径,走过黑沉沉的人群。在小巷子拐角处遇上了劳利。 “可怕吗?” “不,”萝拉哭着,“简直是神奇。不过,劳利——”她停住了,望着哥哥。“人生是不是——”她期期艾艾,“人生是不是——”但是人生是什么,她没法说明白。没有关系,他很明白。 “不是么,亲爱的?”劳利说。 (冯钟璞译,有删改)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篇用了大量笔墨来描写花园的环境,既表现了薛家对茶会的憧憬,又营造了欢乐的氛围,为小说奠定了基调。 B. 戴上帽子的萝拉看到镜子中的自己竟然这样好看,她疑惑了,希望母亲是对的,并打算暂时放下对可怜车夫之死的关注,表现了萝拉在同情车夫与认同母亲两种情感间的矛盾心理。 C. 唱歌时乔丝的神情“忧郁而又莫测高深”,本是伤感歌曲,唱完后她却露出灿烂的微笑,表明她情感丰富,心态乐观。 D. 司考特太太 姐姐“亲热而有点调侃意味”的声音和“亲昵地揭下被单”的动作,都体现穷人对待死亡的豁达与洒脱。 2.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题为“花园茶会”,但对茶会的正面描写很少,意在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向茶会前后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 B. 薛太太认为“完全是好好的食物”十分适合送人,萝拉却认为这些“残渣剩屑”让人难以接受,充分体现虚伪、冷酷与诚实、善良的鲜明对比。 C. 小说在矛盾冲突中深化主题:借萝拉内心 冲突,展示主人公的心路历程;又用大量笔墨揭示不同人物、不同阶层之间的矛盾,引发读者的深思。 D. 萝拉是连接花园内外两个世界的人物,小说借萝拉的视角,描述了富有与贫穷、光亮与昏暗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场景,从而揭示了小说的主题。 3. 在司考特家,萝拉为什么要说“原谅我的帽子”?请结合文本分析。 4. 潜台词是指某一话语的背后所隐藏着的那些没有直接、明白表达出来的意思。小说结尾处萝拉与哥哥劳利的对话就有着丰富的潜台词,请结合文本分析。 【答案】1. B 2. B 3. ①萝拉因接受了母亲的帽子而放弃了自己的立场,没能阻止茶会的举行。②萝拉因戴这顶帽子在茶会上得到他人的称赞,同样在他人不幸时享受了快乐。③萝拉戴着炫目的帽子出现在死者家里,显得不合时宜,是对死者的不尊重。 4. ①萝拉说的“神奇”,想表达她刚发现死亡居然成为穷人摆脱痛苦的方式,这是她从未见识过的。②萝拉发出“人生是不是”的疑问,想表达她看到社会不公,人生有别,却因涉世未深而无法说清。③哥哥劳利轻描淡写地以“不是么”来回应,想表达他觉得萝拉所说之事极为普遍,对此早已漠然处之。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又营造了欢乐的氛围,为小说奠定了基调”表述有误,小说的基调其实是悲伤的,通过不同阶级的境遇引发人们对生与死的深刻思考。 C.“表明她情感丰富,心态乐观”理解有误,只能表明她内心空虚、冷漠。她关心的只是她表演得精不精彩。 D.“都体现穷人对待死亡的豁达与洒脱”说法不对,“亲热而有点调侃意味”的声音和“亲昵地揭下被单”的动作是在安慰萝拉不要害怕时体现的,不是对待死亡的态度。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B.“萝拉却认为这些‘残渣剩屑’让人难以接受,充分体现虚伪、冷酷与诚实、善良的鲜明对比”分析错误。薛太太将食物送人,既是为刚才不安的情绪寻找心理补偿,也有用剩下的食物换取好名声的意图。虽然从前面的情节来看,她是一个冷酷自私的人,但此处并没有充分体现她的冷酷,反而体现她良心不安的一面。前面已交代这些食物全是没动过的,萝拉将它们称为“残渣剩屑”,也不能充分体现其“诚实”,而表现了她的孩子气。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语句丰富含义、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由“她从来没有想到,自己竟然这样好看。她疑惑了,难道母亲说的没错?可是她又好像看见那个带着一群小孩,把丈夫的尸体抬回家的不幸女人。她决定等园会结束后再去考虑这件事”可知,萝拉因接受了母亲的帽子而放弃了自己的立场,没能阻止茶会的举行。 由“萝拉!你看起来真让人神魂颠倒哩”“真是一顶花哨帽子”可知,萝拉因戴这顶帽子在茶会上得到他人的称赞,同样在他人不幸时享受了快乐。 由“还有那顶炫目的大帽子”可知,劳拉带的帽子非常华贵;由“小巷子里烟熏火燎,又黑又暗。粗陋的小房子里发出低哑的嗡嗡声”“一个小身材的黑衣女人出现在昏暗中”“一扇开着的门,里面是卧室,死去的人躺在那里”可知,劳拉前来吊唁时,司各特家贫穷至极,且家里有人去世,因此劳拉漂亮的帽子与吊唁的场合格格不入,是对死者的不尊重,她为自己的唐突道歉。
展开余下试题【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语句丰富含义的能力。 “萝拉走上去。一个年轻人正在酣睡,睡得这样熟,这样深,就像在梦乡里。……‘一切都好’,那沉睡的面孔仿佛在说,‘原该如此,我满意’”表面上表达的是萝拉看到一个逝去的人躺着的情形,而暗含的意思则是死亡居然成为穷人摆脱痛苦的方式,这是她从未见识过的,所以萝拉说“神奇”。 萝拉发出“人生是不是”的疑问,想表达她看到社会不公,人生有别,“她期期艾艾”“但是人生是什么,她没法说明白”,这里其实表现的是她因涉世未深而无法说清。 “没有关系,他很明白”,哥哥劳利明白萝拉想说却说不清楚的,即人生是不同的,上层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生活环境还是有很大的差异。“不是么,亲爱的”,哥哥劳利轻描淡写地以“不是么”来回应,说明他对此早已漠然处之。 二、古代诗文阅读(53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8个小题,36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陆贾从高祖定天下,名为有口辩士,居左右,常使诸侯。及高祖时,中国初定,尉佗平南越,因王之。高祖使陆贾赐尉佗印,为南越王。陆生至,尉佗椎结箕踞见陆生。陆生因说佗曰:“足下中国人,亲戚昆弟坟墓在真定。今足下弃反天性,捐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且夫秦失其政,诸侯豪杰并起,唯汉王先入关,据咸阳。项籍倍约,自立为西楚霸王,诸侯皆属,可谓至强。然汉王起巴蜀,鞭笞天下,劫诸侯,遂诛项羽灭之。五年之间,海内平定,此非人力,天之所建也。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故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剖符通使。君王宜郊迎,北面称臣。乃欲以新造未集之越,屈强于此。汉诚闻之,掘烧君王先人冢,夷种宗族,使一偏将将十万众临越,越则杀王降汉,如反覆手耳。”于是尉佗乃蹶然起坐,谢陆生曰:“居蛮夷中久,殊失礼义。”因问陆生曰:“我孰与萧何、曹参、韩信贤?”陆生曰:“王似贤。”复曰:“我孰与皇帝贤?”陆曰:“皇帝起丰、沛,讨暴秦,诛强楚,为天下兴利除害,续五帝、三王之业,统理中国。中国之人以亿计,地方万里,居天下之膏腴,人众车舆,万物殷富,政由一家,自天地剖判,未尝有也。今王众不过数十万,皆蛮夷,崎岖山海间,譬若汉一郡,何可乃比于汉王!”尉佗大笑曰:“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遽不若汉!”乃大悦陆生,留与饮数月。曰:“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日闻所不闻。”陆生拜尉佗为南越王,令称臣奉汉约。归报,高祖大悦,拜贾为太中大夫。 (节选自《说苑奉使》) 5. 从加点词词类活用角度分析,下列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曾皙后 ②素善留侯张良 ③项伯杀人,臣活之 ④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⑤树之以桑 ⑥常以身翼蔽沛公⑦鞭笞天下 ⑧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⑨夜缒而出 ⑩尉佗椎结箕踞见陆生 A. ①⑦⑨/②/⑤⑩/③⑧/④⑥ B. ①⑤⑦/②/③⑧/④⑥/⑨⑩ C. ①⑤⑦/②/③⑧/④⑥⑨⑩ D. ①⑦/②/③⑤⑧/④⑥/⑨⑩ 6.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陆生因说佗曰 因击沛公于坐 B. 将相欲移兵而诛王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C. 尉佗乃蹶然起坐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 我孰与皇帝贤 孰与君少长 7.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亲戚昆弟坟墓在真定 B. 今者有小人之言 C. 地方万里 D. 使我居中国 【答案】5. C 6. D 7. B 【解析】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 ①“后”,名词作动词,走在后面。句意为:曾皙走在后面。 ②“善”,形容词作动词,交好。句意为:一向和留侯张良交好。 ③“活”,使动用法,使……活。句意为:项伯杀人,我使他活下来。 ④“兄”,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一样。句意为:您给我把他叫进来,我要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 ⑤“树”,名词作动词,种植。句意:种上桑树。 ⑥“翼”,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句意:常常像鸟张开翅膀一样保护沛公。 ⑦“鞭笞”,名词作动词,统治。句意:统治天下。 ⑧“从”,使动用法,使……跟从。句意:沛公第二天率领一百多名骑兵来见项王。 ⑨“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间。句意:在夜间(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来。 ⑩“箕”,名词作状语,像簸箕一样。句意:尉佗梳着当地流行的一撮锥子一样的发髻,像簸箕一样地伸开两腿坐着接见陆生。 综上,①⑤⑦都是名词作动词,②是形容词作动词,③⑧是使动用法,④⑥⑨⑩都是名词作状语。 故选C。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因”,连词,于是、就。句意:陆生就劝说尉佗道。/介词,趁机。句意:趁机在座位上击杀沛公。 B.“而”,目的连词,来。句意:汉朝将相都想带兵来消灭您/连词,表转折,却。句意:如今人有大的功劳却要击杀他。 C.“乃”,连词,于是。句意:尉佗于是立刻站起身来。/副词,竟然。句意:如今他们的学识竟然反而比不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D.都是疑问代词“谁”。句意:我和皇帝相比,谁更加贤能。/我和您相比,谁年长谁年少? 故选D。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古今异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亲戚”,古义:内外亲属,包括母系和父系亲属。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和血缘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不包括家庭成员和父系亲属。句意:内外亲属和兄弟的坟墓都在真定。 B.“小人”,古今相同,与“君子”相对,指人格卑鄙的人。句意:如今有为非作歹不怀好意的人搬弄是非。 C.“地方”,古义:土地方圆。今义:某处。句意:土地方圆万里。 D.“中国”,古义:中原。今义: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句意:假使我身处中原。 故选B。 参考译文: 陆贾跟随高祖平定天下,当时人们都称他是很有口才的说客,所以伴随在高祖的身边,常常出使各个诸侯国。在高祖刚把中国平定的时候,尉佗平定了南越,于是在那里自立为王。高祖派遣陆贾带着赐给尉佗的南越王之印前去任命。陆贾到了南越,尉佗梳着一撮椎子一样的发髻,像簸箕一样地伸开两腿坐着,接见他。陆贾就此向尉佗说道:“您本是中原人,亲戚、兄弟的坟墓都在真定。现在您背弃本性,抛弃汉人的衣帽巾带,想要凭借小小的南越和大汉相对抗,成为敌对国家,灾祸将要降临到您的身上了!况且秦朝暴虐无道,诸侯豪杰都纷纷而起,只有汉王首先入关,占据咸阳。项羽背叛盟约,自立为西楚霸王,诸侯们都归属于他,可以称得上是强大无比。但是汉王从巴蜀出兵之后,征服天下,平定诸侯,杀死项羽,灭掉楚国。五年之间,天下平定。这不是人力所能办到的,而是上天辅佐的结果。现在大汉天子听说你在南越称王,不愿意帮助天下人讨平暴逆,汉朝将相都想带兵来消灭你。但是天子爱惜百姓,想到他们刚刚经历了战争的劳苦乱离,暂且罢兵,派遣我授予您南越王的金印,剖符为信,互通使臣。您理应到郊外远迎,面向北方,拜倒称臣。但是你却想以刚刚建立,还没有把人众收拢起来的小小南越,在此桀骜不驯。倘若让朝廷知道了此事,挖掘烧毁你祖先的坟墓,诛灭你的宗族,再派一名偏将带领十万人马来到越地,那么南越人杀死你投降汉朝,就如同翻一下手背那么容易。”尉佗听罢,于是立刻站起身来,向陆贾道歉说:“我在蛮夷中居住的时间长了,太失去礼节了。”接着,他又问陆贾:“我和萧何、曹参、韩信相比,谁更有德有才呢?”陆贾说道:“你似乎比他们强一点。”尉佗又问:“那我和皇帝相比呢?”陆贾回答:“皇帝从丰、沛起兵,讨伐暴虐的秦朝,扫平强大的楚国,为整个天下的人兴利除害,继承了五帝、三王的宏伟业绩,统理整个中国。而中原的人口以亿来计算,土地方圆万里,处于天下最富饶的地域,人多车众,物产丰富,政令出于一家,这种盛况是从开天辟地以来从未有过的。而现在你的人数不过几十万,而且都是未开化的蛮夷,又居住在这局促狭小的山地海隅之间,只不过如同汉朝的一个郡罢了,你怎么竟同汉王相比呢!”尉佗听了,哈哈大笑,说道:“我没能在中原起兵,所以在这里称王;假如我身处中原,怎么就比不上汉王!”于是就非常喜欢陆贾,留下他和自己饮酒几个月。尉佗说:“南越人中没有人值得(我)同(他)交谈,直到你来,让我每天都能听到过去从未听到的道理。”陆贾完成授予尉佗南越王封号的使命,使他向汉称臣,服从汉朝的管制约束。陆贾还朝之后,把以上情况向高祖汇报,高祖非常高兴,任命陆贾为太中大夫。
展开余下试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司空图字表圣,自言泗州人,少有俊才。咸通中,一举登进士第,雅好为文,颇自矜伐,端士鄙之。初,从事使府,洎登朝,骤历清要。巢贼之乱,车驾播迁,图有先人旧业在中条山,极林泉之美。图自礼部员外郎因避地焉,日以诗酒自娱。属天下版荡,士人多往依之,互相推奖,由是声名藉甚。昭宗反正,以户部侍郎征至京师。图负才慢世,谓己当为宰辅,时要恶之,稍抑其锐。图愤愤谢病,复归中条,与人书疏,不名官位,但称知非子,又称不辱居士。其所居曰祯贻溪,溪上结茅屋,命曰休休亭,常自为《亭记》云。 臣谨按①:图,河中虞乡人。少有文彩,未为乡里所称,会王凝自尚书郎出为绛州刺史,图以文谒之,大为凝所赏叹,由是知名。未几,凝入知制诰,迁中书舍人知贡举,擢图上第。顷之,凝出为宣州观察使,辟图为从事。既渡江,御史府奏图监察,下诏追之。图感凝知己之恩,不忍轻离幕府,满百日不赴阙,为台司所劾,遂以本官分司。久之,征拜礼部员外郎,俄知制诰。 图见唐政多僻,中官用事,知天下必乱,即弃官归中条山,寻以中书舍人征,又拜礼部、户部侍郎,皆不起。及昭宗播迁华下,图以密迩乘舆,即时奔问,复辞还山。河中节度使王重荣请图撰碑,得绢数千匹,图致于虞乡市心,恣乡人所取,一日而尽。是时盗贼充斥,独不入王官谷,河中士人依图避难,获全者甚众。梁祖受禅,以礼部尚书征,辞以老病,卒时年八十余。臣又按梁室大臣如恭翔、李振、杜晓、杨涉等,皆唐朝旧族,本以忠义立身,重侯累将,三百余年,一旦委质朱梁,其甚者赞成弑逆,惟图以清直避世终身不仕梁祖故《梁史》指图小瑕以泯大节者良有以也。 (选自《五代史阙文》,有删节) 【注】臣谨按,意为“我恭谨地考察过”,后面一般为作者的补叙以及议论。 8. 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惟图以清直避世终/身不仕梁祖故梁史/指图小瑕以泯大节者/良有以也 B. 惟图以清直避世/终身不仕梁祖故/梁史指图小瑕/以泯大节者良有以也 C. 惟图以清直避世/终身不仕梁祖/故梁史指图小瑕以泯大节者/良有以也 D. 惟图以清直避世终/身不仕梁祖/故梁史指图小瑕/以泯大节者良有以也 9.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字,又称“表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定字。 B. 登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 C. 征,指征召布衣出仕,与“察茂才”“举孝廉”一样,是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 D. 受禅,是古代王朝更迭时,无血缘关系的新皇帝承受旧帝让给的帝位。 1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司空图自负的性格使他招致权贵的反感,于是他弃官不做,隐居山林。 B. 司空图年少时就才华横溢,在乡里备受推崇,后来又得到王凝的赏识。 C. 司空图被朝廷任职,但因先前王凝征他为从事而不忍离去,最终被弹劾。 D. 梁太祖篡位,司空图被任命为礼部尚书,但他推辞不做,可见其忠义。 11.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属天下版荡,士人多往依之,互相推奖,由是声名藉甚。 ②河中节度使王重荣请图撰碑,得绢数千匹,图致于虞乡市心,恣乡人所取,一日而尽。 ③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 12. 作者补叙了司空图的轶事,请简要概括这些事体现出的美好品性。 【答案】8. C 9. C 10. B 11. ①恰巧天下动荡不安,读书人大多前往依附他,他们互相推许奖誉,因此(司空图)名声显赫。 ②河中节度使王重荣请司空图撰写碑文,(司空图)得到数千匹绢,司空图将绢送到虞乡的闹市中,任凭乡人获取,(数千匹绢)一日之内就被拿完。 ③我活着应当杀身报效朝廷,死后也当结草报恩。我怀着如同犬马在主人面前那种恐惧的心情,恭敬地上表奏报陛下。 ④所以我只不过不妨碍它的生长罢了,并不是有能使它长得高大茂盛的办法;只不过不损伤它的果实罢了,并不是有能使它果实结得早又多的办法。别的种树人却不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