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29  2023-03-12
标签: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9]
2023届广东省汕头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试卷类型:A
2023年汕头市普通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 文
本试卷共8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人的最高信仰,乃是天、地、人三者之合一。借用耶教术语来说,便是天、地、人之“三位一体”。在中国,天地可合称为天,人与天地合一,便是所谓“天人合一”。
中国的社会风俗里面也有“三位一体”的信仰之存在。如言时令,有二十四个节气,但同时有人造的节日。中国人把此二项混合看待,不加区别,如清明、冬至是自然节,端午、中秋、重阳是人造节。中国人在节日中,又多增添一些神话故事,使得人文自然益加亲密配合,社会礼俗随着天时节气而多彩多姿。这亦是一种天人相应,把我们的日常生活推衍到大自然变化中而与之呼应。这就是那人文参加进自然里面而演化成为一体了。此中有信仰、有希望、有娱乐,极富礼乐意义,极富艺术性,亦极富传统性,极富有关于民族文化信仰之启示性与教育性。但到最近,大家对自己文化无了解、无信心,因此对此种节日亦觉无趣味、无意义。中国社会上之新年节日不废而渐废,耶诞节日代之而兴。中国社会并非一耶教社会,中国文化亦非一耶教文化,而中国人则追步西方,来过耶诞节日。这里面自不免夹杂着许多无情无理之盲目效颦。
再讲中国的艺术,一幅山水画,就是天、地、人三位一体的一种结构。一幅画上定有空白,有春、夏、秋、冬四季分别,那都是天。一座山、一溪水、一栋房子、一座亭榭,那都是地。中间画着一渔翁,或是赶着骡子做生意的,或是读书弹琴的,或是倚着一杖在那里看天看地的,这都是人。这是画中之主。天有气象,地有境界,人有风格。在此气象境界之中有此风格,配合起来,这是一个艺术的世界。中国画便要此“气象”“境界”与“风格”之三者合一。中国画也不愿酷肖自然,而要把人文意境融入,另成一天地。如画梅、兰、竹、菊,只是自然,但有生命,而且有人文理想作衬托,故称“四君子”。天地大自然,一切是景,里面有了主人,有了生意,便有了“情”。中国画要求在画中见性情。
再来讲中国文化的终极理想,究竟人类理想最后要达到一个怎样的境界?耶稣教说,世界末日到来,能上天堂的就上天堂,不能上天堂的就下地狱,上帝不能天天老在爱着这世界。佛教讲最后的清静寂灭,一个无余涅槃的世界,到此便超脱了轮回众生界。中国人则只讲“世界大同”“天下太平”,其终极理想还是在这个世界上。
《三字经》说:人之初,性本善。“性本善”三字,即是中国人的最高信仰。中国古人说,人性禀赋自天,人人可以善,“人皆可以为舜尧”,每一人的人格德性都可做得一理想至高的善人。人人做一善人,才是世界大同,才是天下太平。不是说大家有饭吃,大家在法律之下有平等,永远不打仗,便是天下大同了。还要有更高的“文化融和”,还要“天、地、人三位一体”,那才能真到达大同太平的境界。我们全世界人类,都能到达一最高人格的话,那世界就自然会大同。这是最民主、最平等、最独立、最自由的。这是我们中国人的最高信仰,同时亦是我们中国人的最后理想。
(摘编自钱穆《中国文化中的最高信仰与终极理想》)
材料二:
中华文化的当代意义不仅在于对中华民族发展及当代中国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性,从人类生活面临的矛盾冲突中也可进一步了解中华文化的价值所在和当代意义。当代人类生活面临着五大冲突急需解决,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我(心灵)、文明与文明的矛盾冲突,这些矛盾冲突有史以来一直不同程度地存在,但现代性的展开加剧了这些矛盾,冲突日趋紧张,已经成为世界的难题。人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到,仅靠西方现代性的价值是不可能解决这些矛盾、化解这些冲突的。有识之士把眼光转向包括中华文明在内的其他文明。中华文化的“天人合一”,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有利于化解人与自然的紧张;“忠恕之道”秉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精神,有利于处理人与人的矛盾冲突;“和而不同”的态度有利于处理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群己合一”之道有利于解决个人与社会的矛盾。中华文化中有许多思想理念对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冲突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浏览完整试题因此,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一个重要的目的是围绕当今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让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一起为人类提供所需要的精神指引。什么是体现“中国”的方案?就是用中华文化的理念智慧,结合中国的实践,提出既合乎中国的具体实际又具有普遍意义的理念。像孔子在2500年前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而不同”,不仅是人类处理相互关系的普遍原理,也深刻体现了中华文明处理人类难题的智慧。
(摘编自陈来《中华文化的当代价值与意义》)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清明节民俗包括踏青赏春、祭拜祖先等,故其虽属自然节气,也蕴含着人文精神,也是一种天人相应。
B. 中国山水画讲究天地人三位一体,除画中之主“人”外,画上定有代表天的天空,代表地的山水亭屋等。
C. 中国文化的终极理想是天下大同太平,这也是最民主、最平等、最独立、最自由的人类理想的境界。
D. 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既能助力中华民族发展及中国社会建设,也有助于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难题。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 一项是( )
A.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对中西方文化进行了比较,在论述中都采用立论与驳论相结合的方式,破立并重。
B. 传统的新年节日不废而废,国人盲目效颦过耶诞节日,原因是国人不了解自己文化,缺乏文化自信。
C. 中国人信仰“性本善”,这并非意味着人生而至善,而 说人人均可以为善,都能到达一最高人格。
D. 法律和战争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类社会的纷争,要实现世界大同,修养至高的人格德性才是关键。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不属于处理人类生活五大冲突的思想理念的一项是( )
A. 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礼记•大学》)
B. 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墨子•兼爱》)
C.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孟子•梁惠王上》)
D.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归去来兮辞》)
4. 国画大师傅抱石说:“中国绘画是中国民族精神的最大表白。”请结合材料一简析中国画是如何体现中国人的精神特点的。
5. 如何传承与发展中华文化,实现其当代价值与意义?请综合材料信息简要回答。
【答案】1. C 2. A 3. A
4. (1)中国画要“气象”“境界”与“风格”三者合一;(2)中国画有人文理想作衬托;(3)中国画在画中见性情。
5. (1)应树立文化自信,不盲目追随西方,坚守对传统节日的热爱。(2)让“世界大同”“天下太平”作为我们中国人的最高信仰和最高理想。(3)用中华文化中的思想理念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冲突问题。(4)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为人类提供精神指引。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人类理想的境界”错,原文材料一“这是我们中国人的最高信仰,同时亦是我们中国人的最后理想”说的是中国人的的理想境界。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对中西方文化进行了比较,在论述中都采用立论与驳论相结合的方式”错,材料二“中华文化的当代意义不仅在于对中华民族发展及当代中国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性,从人类生活面临的矛盾冲突中也可进一步了解中华文化的价值所在和当代意义”开篇即亮明观点,没有对中西方文化进行比较,也没有采用驳论的方式进行论述。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根据材料二,处理人类生活五大冲突的思想理念是“天人合一”“忠恕之道”“和而不同”“群己合一”。
A.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说的是如何修养身心,不属于处理人类生活五大冲突的思想理念。
故选A。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
结合“天有气象,地有境界,人有风格。在此气象境界之中有此风格,配合起来,这是一个艺术的世界。中国画便要此‘气象’‘境界’与‘风格’之三者合一”可知,中国画要“气象”“境界”与“风格”三者合一;
结合“中国画也不愿酷肖自然,而要把人文意境融入,另成一天地。如画梅、兰、竹、菊,只是自然,但有生命,而且有人文理想作衬托,故称‘四君子’”可知,中国画有人文理想作衬托;
结合“天地大自然,一切是景,里面有了主人,有了生意,便有了‘情’。中国画要求在画中见性情”可知,中国画在画中见性情。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结合材料一“大家对自己文化无了解、无信心,因此对此种节日亦觉无趣味、无意义。中国社会上之新年节日不废而渐废,耶诞节日代之而兴”可知,应树立文化自信,不盲目追随西方,坚守对传统节日的热爱。
结合材料一“中国人则只讲‘世界大同’‘天下太平’,其终极理想还是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全世界人类,都能到达一最高人格的话,那世界就自然会大同。这是最民主、最平等、最独立、最自由的。这是我们中国人的最高信仰,同时亦是我们中国人的最后理想”可知,让“世界大同”“天下太平”作为我们中国人的最高信仰和最高理想。
结合材料二“从人类生活面临的矛盾冲突中也可进一步了解中华文化的价值所在和当代意义”“当代人类生活面临着五大冲突急需解决”“中华文化中有许多思想理念对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冲突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可知,用中华文化中的思想理念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冲突问题。


展开余下试题结合材料二“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一个重要的目的是围绕当今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让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一起为人类提供所需要的精神指引”可知,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为人类提供精神指引。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高山下的花环(节选)【注】
李存葆
在哀牢山中某步兵团三营营部,在赵蒙生的办公室里,我和他相识了。
赵蒙生是这三营的指导员。他出生于革命家庭,三年前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他荣立过一等功。三年多来,他毫不艳羡大城市的花红柳绿,默默地战斗在这云南边陲。
面对前来采访的我,他沉默许久,才站起来说:“先请您看一下这两幅照片——”
他的办公桌上方的墙上,并排挂着两帧带像框的照片。他指着左边的像片说:“这是我要讲述的故事中的主人公。他名叫梁三喜。他原是我们三营九连连长,在还击战中壮烈殉国。当时,我是九连的指导员。”
他又指着右面那张十二寸的大照片说:“这是梁三喜烈士一家在他墓前的留影。”
我从旅行包里取出小型录音机,赵蒙生却向我摆了摆手:“别急。在我讲述之前,我得向您提出三点要求。
“其一,当您把我讲述的故事写给读者看的时候,我希望您不要用华丽的词藻去打扮这个朴实的故事。要离部队的实际生活近些,再近些。文学是要有审美价值的,而朴实本身不就是美吗?”
“其二,某些描写战争的作品没有战争的真情实感,把本来极其尖锐的矛盾冲突磨平,失去了震撼读者心灵的艺术力量。别林斯基说过,缺乏戏剧性的长篇小说,是生气索然而沉闷的。这话有道理。但有的作者为追求戏剧性,竟凭空编造故事,读来则更令人感到荒诞不经。这个真实生活中发生的故事,您能不加粉饰地把它记录下来吗?”
“其三,您必须如实描绘生活中的‘这一个’,如果您稍将‘这一个’加以美化的话,这个故事不是大减成色,便是不能成立了。”
我急于听到下文,连忙点头同意。
以下,便是赵蒙生的讲述:
一九七八年九月六日,我下到九连任指导员。十二月,命令下达,我们这只部队要上前线作战。当时我们团受领的任务是打穿插。三营任团尖刀营,九连受命为营尖刀连。这就使我们九连一下在全团乃至全师——居于钢刀之刃、匕首之尖的位置上!
全连上下都为当上了尖刀连而自豪。但大家更明白:摆在我们九连面前的,将是一场很难想象的恶仗!按照步兵打仗前的惯例:全连一律推成了锃亮的光头,一是为肉搏时不至被敌揪住头发,二是为头部负伤时便于救治。
炊事班竭尽全力为全连改善生活,并宣布在国内吃的最后一顿饭将是海米、猪肉、韭菜馅的三鲜水饺。我发现,即使每月拿六元津贴的战士,会抽烟的也大都夹起了带过滤嘴的高级香烟。连从来都抽劣等旱烟末的梁三喜,竟也破例买了两盒“红塔山”。靳开来不知从哪里买来两瓶精装的“五粮液”,硬拉我和其他连、排干部一起喝一口……
人之常情呵,这一切都在告诉我,大家都想到将去决一死战,都想到这次将会流血牺牲。而在告别人生之前,要最后体味一下生活赐予人的芳香!
这里已决定一排为尖刀排。党支部再次开会,商定连干部谁带尖刀排。
支委们刚刚坐下,靳开来便站起来说:“这个会根本不需要再开吆!查查我军历史上的战例,副连长带尖刀排,已是不成条文的章程!既然战前上级开恩提我为副连长,给了我个首先去死的官衔,那我靳开来就得知恩必报!放心,我会在副连长的位置上死出个样子来!”
我沉痛表示:“执行军长让我第一个炸碉堡的指示吧!这尖刀排,我来带!”
靳开来道:“指导员,从现在起,我们将患难相依,生死与共!指导员是连队的中枢神经,要死,第一个也轮不到你!”
他的话充满真诚的感情,我眼里一阵发热。
梁三喜刚提出要带尖刀排,就被靳开来大声喝住:“连长,少啰唆,要带尖刀排,比起我靳开来,你绝对没有资格!当然,讲指挥能力,我靳开来从心里服你;论军事素质,你也比我靳开来高一筹!我说的资格是:我靳开来兄弟四个,死我一个,我老父老母还有仨儿子去养老送终,祖坟上断不了烟火。可你梁三喜,你家大哥为革命死得早,二哥为他人死得惨,惨啊!就凭这,不到万不得已,你梁三喜得活下来!”
我心里沉甸甸的。下连这么久了,我竟对连长的身世一无所知!
靳开来擦了擦发湿的眼睛:“连长,我说句掏心话,全连谁‘光荣’了,我都不会过分伤心,为国捐躯,打仗死的吆!唯独你,如果有个万一……你那白发老母亲,还有韩玉秀怎么办……咳!小韩该是早已经生了,可你还不知她生的是男是女啊!”
梁三喜摆了摆手,声音有些颤抖:“副连长,别说那些了!”
“行了。别开马拉松会了。顺理成章,带尖刀排的事,听我的。”靳开来拍板定了音。
夜幕降临,我们全连伏在红河岸边待命。
战斗打响前,最大权威者莫过于表的指针。人们越是对它迟缓的步伐感到焦急,它越是不肯改变它那不慌不忙的节奏。当它的时、分、秒针一起叠在十二点上时,正是十七日凌晨。
骤然,一声炮响,牵来万声惊雷,千百门大炮昂首齐吼!瑰丽的夜幕下,数不清的橡皮舟和冲锋舟载着千军万马,穿梭往返,飞越红河……
(选自《高山下的花环》,有删改)
注:《高山下的花环》原文共十七个章节,本文节选自第一、第六章。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头的两帧照片,为下文写主人公梁三喜的家庭状况做了铺垫,并交代他最终牺牲的结局,为小说抹上悲怆的色彩。
B. 小说的人物语言个性鲜明,如靳开来的语言略显粗鲁,凸显他率真直爽的形象特点,展现出他对战友热情真诚的关怀。
C. 小说中对时间的表述十分精确,如“十七日凌晨”,对应着特定的历史事件和时代背景,彰显军旅文学的时代感与现实性。
D. 小说通过靳开来、赵蒙生和梁三喜争带尖刀排这一情节,歌颂战士们为国征战不怕牺牲的英勇崇高,突出战友间革命友谊的主题。
7. 关于小说结尾作战部分的描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战斗打响之前的时间流逝缓慢,仿佛停滞,这侧面烘托了战士们内心的焦虑和紧张。
B. 时分秒针叠在十二点上这一描述细腻生动,富于画面感,使战斗打响的一刻更震撼人心。
C. 小说运用拟人、夸张等手法来描绘开战的场景,“瑰丽”一词暗示战争的血腥惨烈。
D. 开战前静如死水,开战后疾如风雷,这一静一动的鲜明对比强化了小说的戏剧张力。
8. 小说灵活变换叙述者来讲述梁三喜的故事,请简要说明,并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9. 文中赵蒙生提出的三点要求,是作者借人物之口阐明他的创作观,这些创作观在本文是如何体现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6. A 7. C
8. ①采访者“我”是故事的引入者,“我”的好奇为小说设置了悬念,采访者的身份也增加了事件的真实感;②赵蒙生“我”是故事的讲述者,串联起小说的情节,又是故事的亲历者,使小说更真实可信;③靳开来是梁三喜身世的知情者,他的叙述充满感情,使小说更富戏剧性和感染力;④多次变换叙述者,使叙述灵活生动,情节波澜起伏,层层推进,引人入胜,使梁三喜这一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丰满,便于读者更全面客观地了解人物。


展开余下试题9. ①朴实的语言是美的,有审美价值。如表现人物情感时,只用“擦了擦眼睛”“声音颤抖”等简洁质朴的描述,却使小说更富感染力;②让矛盾冲突来强化小说的戏剧性,如梁三喜面临着为国还是为家的矛盾,使小说更富张力,又如小说三位人物在“带领尖排连”问题上的争夺,这一矛盾冲突也让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③要贴近生活实际,真实再现人物,要有真情实感。如临战前剃光头,改善生活等情节,贴近部队生活,使小说更真实可信,靳开来直率粗俗的缺点使人物更真实生动。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为小说抹上悲怆的色彩”错,梁三喜虽然牺牲了,但小说着力表现的却是革命军人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色彩并非悲怆的。
故选A。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C.“‘瑰丽’一词暗示战争的血腥惨烈”错,“瑰丽的夜幕下,数不清的橡皮舟和冲锋舟载着千军万马,穿梭往返,飞越红河……”,“瑰丽”一词表现的是战争场面的壮阔和战士们精神的豪迈。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叙述视角的作用的能力。
小说开头以“我”的身份来讲述,结合“面对前来采访的我”可知,“我”是采访者,来采访赵蒙生,从而引出了这个故事,“我”是故事的引入者;同时以采访的形式讲述故事,更增加了事件的真实感;“我”和读者一样不知道这个故事的具体情况,“我”的好奇为小说设置了悬念;
小说的故事是通过赵蒙生来讲述的,“以下,便是赵蒙生的讲述”,因而赵蒙生成了第二个“我”,由他开始讲述故事,起到了串联小说情节的作用;同时赵蒙生又是当时九连的指导员,亲身参与了这次战斗,由他来讲述,使小说更真实可信;
小说中描写支委开会,讨论谁来带尖刀排的时候,通过靳开来讲述了梁三喜的家庭情况,“可你梁三喜,你家大哥为革命死得早,二哥为他人死得惨,惨啊!就凭这,不到万不得已,你梁三喜得活下来!”“靳开来擦了擦发湿的眼睛:‘连长,我说句掏心话,全连谁‘光荣’了,我都不会过分伤心,为国捐躯,打仗死的吆!唯独你,如果有个万一……你那白发老母亲,还有韩玉秀怎么办……咳!小韩该是早已经生了,可你还不知她生的是男是女啊!’”,靳开来是梁三喜身世的知情者,通过他到讲述,读者知道了梁三喜家的情况,而且他的叙述充满感情,如“不到万不得已,你梁三喜得活下来!”“唯独你,如果有个万一……你那白发老母亲,还有韩玉秀怎么办……咳!小韩该是早已经生了,可你还不知她生的是男是女啊!’”,这些讲述充满真挚的感情,能够感染读者,使小说更富戏剧性和感染力;
总之,小说多次变换叙述者,采访者引入故事,赵蒙生讲述故事,靳开来补充家庭情况,这样的变换使叙述灵活生动;随着叙述人物的变化,情节不断推进,波澜起伏,让读者跟随叙述者逐渐了解事情经过,了解人物事迹和人物形象,引人入胜;使梁三喜这一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丰满,多个人物叙述,也便于读者更全面客观地了解人物。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小说表现手法、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由“其一,当您把我讲述的故事写给读者看的时候,我希望您不要用华丽的词藻去打扮这个朴实的故事。要离部队的实际生活近些,再近些。文学是要有审美价值的,而朴实本身不就是美吗?”可知,作者认为朴实的语言是美的,有审美价值。如小说表现人物的情感时,没有华丽的辞藻和过多的描述,只用“靳开来擦了擦发湿的眼睛”“梁三喜摆了摆手,声音有些颤抖”来描写,“擦了擦眼睛”是简单的动作,却准确传达出靳开来了解梁三喜的家庭情况,不愿让他再去牺牲的感情;而“摆了摆手”“声音颤抖”则是对梁三喜的描写,表现他不以自己的小家为意,同时对靳开来充满感激的情绪,这些语言简洁质朴,却使小说更富感染力;
由“其二,某些描写战争的作品没有战争的真情实感,把本来极其尖锐的矛盾冲突磨平,失去了震撼读者心灵的艺术力量”可知,作者认为应该让矛盾冲突来强化小说的戏剧性。如梁三喜的家庭情况是,上有白发老母,下有待哺幼儿,两个哥哥都去世了,家里只有他一个顶梁柱;但面对谁来带尖刀排的问题,他毫不犹豫,抢着要带,这样使人物面临着为国还是为家的矛盾,使小说更富张力。又如小说三位人物在“带领尖排连”问题上的争夺,“支委们刚刚坐下,靳开来便站起来说:‘这个会根本不需要再开吆!查查我军历史上的战例,副连长带尖刀排,已是不成条文的章程!……’”“我沉痛表示:‘执行军长让我第一个炸碉堡的指示吧!这尖刀排,我来带!’”“梁三喜刚提出要带尖刀排,就被靳开来大声喝住”,这一矛盾冲突也让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由“其三,您必须如实描绘生活中的‘这一个’,如果您稍将‘这一个’加以美化的话,这个故事不是大减成色,便是不能成立了”可知,作者认为作品要贴近生活实际,真实再现人物,要有真情实感。如“按照步兵打仗前的惯例:全连一律推成了锃亮的光头,一是为肉搏时不至被敌揪住头发,二是为头部负伤时便于救治”“炊事班竭尽全力为全连改善生活,并宣布在国内吃的最后一顿饭将是海米、猪肉、韭菜馅的三鲜水饺。我发现,即使每月拿六元津贴的战士,会抽烟的也大都夹起了带过滤嘴的高级香烟”,临战前剃光头,改善生活等情节,贴近部队生活,使小说更真实可信;人物方面,靳开来直率粗俗的缺点使人物更真实生动,如他请战的语言“既然战前上级开恩提我为副连长,给了我个首先去死的官衔,那我靳开来就得知恩必报!放心,我会在副连长的位置上死出个样子来!”,语言直白粗俗,,但却真实再现了人物特点。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穆王将征犬戎,祭公谋父谏曰:“不可。先王耀德不观兵。夫兵戢而时动,动则威,观则玩,玩则无震。是故周文公之《颂》曰:‘载戢干戈,载櫜①弓矢。我求懿德,肆于时夏,允王保之。’先王之于民也懋正其德而厚其性阜其财求而利其器用明利害之乡以文修之使务利而避害怀德而畏威故能保世以滋大。
“昔我先王世后稷②,以服事虞、夏,及夏之衰也,弃稷不务,我先王不窋③用失其官,而自窜于戎、狄之间,不敢怠业,时序其德,纂修其绪,修其训典,朝夕恪勤,守以敦笃,奉以忠信,奕世载德,不忝前人。至于武王,昭前之光明而加之以慈和,事神保民,莫弗欣喜。商王帝辛,大恶于民。庶民不忍,欣戴武王,以致戎于商牧。是先王非务武也,勤恤民隐而除其害也。
“夫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蛮、夷要服,戎、狄荒服。甸服者祭,侯服者祀,宾服者享,要服者贡,荒服者王。日祭、月祀、时享、岁贡、终王,先王之训也。有不祭则修意,有不祀则修言,有不享则修文,有不贡则修名,有不王则修德,序成而有不至则修刑。于是乎有刑不祭,伐不祀,征不享,让不贡,告不王。于是乎有刑罚之辟,有攻伐之兵,有征讨之备,有威让之令,有文告之辞。布令陈辞而又不至,则增修于德而无勤民于远,是以近无不听,远无不服。
“今自大毕、伯士之终也,犬戎氏以其职来王。天子曰:‘予必以不享征之,且观之兵。’其无乃废先王之训而王几顿乎!吾闻夫犬戎树④,惇帅旧德,而守终纯固,其有以御我矣!”
王不听,遂征之,得四白
标签: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2023届广东”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