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阅读:60  2023-04-25
标签: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60]
2023届高考语文冲刺复习:标点符号专练(一)
标点符号专练(一)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骨质疏松到骨质疏松性骨折,其实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骨质疏松是以骨量减少和骨组织微结构恶化为特征的疾病。要理解骨质疏松这一疾病,我们可以想想我们的房子。当房子中的承重结构(比如横梁、承重墙等)被一点点破坏,房子就变成了“危房”。骨骼也是如此,当我们的骨量减少,骨骼中的微结构被一点点破坏,骨骼就变得很脆弱,有些老人搬重物、转个身、打个喷嚏就引起了骨折。而且骨质疏松引发的骨折有时具有一定的隐匿性,老人们往往以为只是“闪了腰”,其实这种酸痛的背后,已经是骨骼(腰椎)内部发生了微小骨折,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引起腰椎继续塌缩,直至卧床不起。
补钙虽然对预防骨质疏松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对于高龄的长辈而言,单纯补钙还不足以对抗骨质疏松。这是因为老年人对钙质的吸收能力远远不如年轻人,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骼大多会发生退行性病变,再加上糖尿病等慢性病也会对骨骼产生负面影响。以上这些都决定了,单纯靠补钙吸收的钙质,无法抵消骨量流失的速度。
1.下列句子中双引号的用法与文中画波浪线处的双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按照毛主席的教导,不管做什么工作,必须首先了解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B.根据这一想法,县委先后抽调了120名干部、老农和技术员,组成一支三结合的“三害”调查队。
C.武汉,从来不是一座“孤岛”;湖北,从来不是孤军作战。
D.亿万人民一条心,上下铆足一股劲,把一个个“不可能”变成现实。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意味着夏去秋来。对我国大部而言,立秋并不等于入秋,盛夏的暑热还没褪去,秋意也并未登场。立秋分三侯: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常年立秋期间,仅有西北、东北的部分地区开启夏秋转换,其他大部地区还处在夏季,尤其是南方地区高温仍盛,立秋节气所在的8月,也是一年中台风活跃的时节。立秋时节登陆的台风不仅多,而且强度不弱。
立秋,不仅是重要的节气,也是我国重要的岁时节日。民间有“贴秋膘”、“晒秋”等习俗。古时候,人们会在立秋日称量体重,将体重与立夏时的进行对比,那时人们的日子并不富裕,再加上酷暑使人茶饭不思,经历“苦夏”的人们大多会变瘦,于是就有了“贴秋膘”一说。在立秋时,人们会吃炖肉、烤肉、红烧肉来“贴秋膘”。在湖南、广西、安徽、江西等地有“晒秋”的习俗,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的农俗现象(可以表达丰收的喜悦)。
2.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立秋分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
B.民间有“贴秋膘”、“晒秋”等习俗。
C.在立秋时,人们会吃炖肉、烤肉、红烧肉来“贴秋膘”。
D.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的农俗现象(可以表达丰收的喜悦)。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重在分别,在《礼记•祭统》里所讲的十伦——鬼神、君臣、父子、贵贱、亲疏、爵赏、夫妇、政事、长幼、上下,都是指差等。“不失其伦”是在别父子、远近、亲疏。伦是有差等的次序。②在我们现在读来,鬼神、君臣、父子、夫妇等具体的社会关系,怎能和贵贱、亲疏、上下等抽象的相对地位相提并论?其实在我们传统的社会结构里最基本的概念,这个人和人来往所构成的网络中的纲纪,就是一个差序,也就是伦。③《礼记•大传》里说:“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女有别,此其不可得与民变革者也。”意思是这个社会结构的架格是不能变的,变的只是利用这架格所做的事。


浏览完整试题孔子最注重的就是水纹波浪向外扩张的推字。他先承认一个己,推己及人的己,对于这己,得加以克服于礼,克己就是修身。顺着这同心圆的伦常,就可向外推了。“本立而道生。”“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从己到家,由家到国,由国到天下,是一条通路。《中庸》里把五伦作为“天下之达道”。④因为在这种社会结构里,从己到天下是一圈一圈推出去的,所以孟子说他“善推而已矣”。
(节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3.下列对材料中标点符号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包身工的所有者——带工老板的立场来看,后面两种罚规很不利。”中的破折号与①句中的用法相同。
B.“翠翠,翠翠,人那么多,好热闹,你一个人敢到河边看龙船吗?”中的问号与②句中的用法不同。
C.“老人问他大雪天来干啥,他说:‘毛主席叫我来看望您老人家。’”中的冒号与③句中的用法不同。
D.“日本旧军人的一个组织也送来了信和礼物,还称我是什么‘活菩萨’。”中的引号与④句中用法相同。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视力不好的人,无法自己阅读,要么求助他人,要么忍受不能读书的痛苦。眼镜的问世让这一状况宣告结束。【甲】在13世纪,专为阅读磨制的镜片日臻完善.并开始进入市场。
【乙】人们尚不明确,究竟是什么人最早使这项“发明”流行起来?其实这一发明古已有之,后来的数个世纪里也不断有人重提,只不过一直未能作为商品进入日常生活。最早真正促成眼镜大众化的,可能是一个名叫萨尔维诺•德利•阿尔马蒂的人。【丙】佛罗伦萨圣母堂藏有一块牌匾,誉他为“眼镜的发明者”。
然而,早期的眼镜由于价格不菲,并未能普及。这主要是因为掌握制镜技术的匠人凤毛麟角,且成本高昂。【丁】同时,由于当时的书籍依然稀贵,人们对眼镜的需求量也不大。直至15世纪中叶印刷机发明之后,书籍产量骤增,各阶层各色人等都开始阅读,眼镜需求量随之增大,成本旋即急剧下降,眼镜才开始普及。眼镜使人不再眯着眼睛看书,能读得更多,读得更好。
4.下列文段画线的句子中,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在13世纪,专为阅读磨制的镜片日臻完善,并开始进入市场。
B.【乙】人们尚不明确,究竟是什么人最早使这项“发明”流行起来?
C.【丙】佛罗伦萨圣母堂藏有一块牌匾,誉他为“眼镜的发明者”。
D.【丁】同时,由于当时的书籍依然稀贵,人们对眼镜的需求量也不大。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生态环境危机的产生,并非意味着人的能动性已经发挥到了顶点,而是意味着人类没有解决好能动与受动的关系。其实,真正自觉的能动性的发挥,应当以对受动性的认识为约束条件,能动性本身也应表现为两个方面:在认识自然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和在改造自然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如果后者不以前者为基础,能动性就可能①超越受动性而变成一种盲目性的意向活动。要调整好能动性和受动性的关系,人类就得不断推进自己对自然界客观规律的了解。长期以来,急功近利的片面性观念,把人们引向了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和无节制的耗费上。在这种价值取向下,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脱离人的受动性而盲目膨胀,这种“能动性”无疑会祸及自身。恩格斯在总结了人类向自然界索取的经验与教训后精辟地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②人们不能只③注重改造、征服和战胜自然的④力量的增长,而忽视了人和自然之间物质交换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
5.下列对文本中四处加点的字词和标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①处的“可能”去掉后会影响整句话语意的表达。
B.②处的句号放在双引号外使用错误,应该放在双引号里面。
C.③处的“只”不能删去,一旦删去影响语意的正确表达。
D.④处的“的”字删去后不会改变该句的意思。
六、阅读下面问题,完成下面小题。
醒狮是一个地方民众共享的一种身体艺术和民间舞蹈表演文化。《中国大观图年鉴》曾向世界介绍:“狮舞是中国最普遍的运动。”这并不是虚话,早在上个世纪②武术根基扎实后,醒狮便几乎遍布了城乡各地。在20世纪80年代,佛山南海每条村都有自己的狮队,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会舞狮,村里人自小受到熏陶,学习舞狮的人也就越来越多。
施德华所著的《中国狮舞之艺术》特别提出,华南的醒狮属于“以武术为主”的“武术性的狮舞”。醒狮本身就需要舞者有扎实的武术根基,所以佛山当地的武馆都会把醒狮学习与武术相关联,《中国大观图年鉴》曾向世界介绍:“狮舞是中国最普遍的运动。”,才能进入醒狮的学习。醒狮舞蹈中因大量汲取南派武术的动作和内涵,使得表演者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充分的身体锻炼,所以强身健体、增强素质是其一项重要的功能。
现在佛山的中小学已经推动醒狮文化进入校园作为专业学习或课外活动,学习醒狮文化已不只是男生的爱好,越来越多女孩也开始对其感兴趣。醒狮传承人说:“以前没有什么女孩子学习醒狮,现在女子醒狮队都有了。”这便说明如今醒狮的面向广、普及度高,不论男女老少只要感兴趣便可随时学习。
6.下列句子中的引号和文中画横线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北京话”陷在姑娘们的包围圈里,不知所措地嘟囔着。
B.钟扬的“暖”是有目共睹的,这更体现在他对学生的关爱上。
C.在这样一个“白夜”里来攻击,有多困难,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啊!
D.张秉贵常说:“我们售货员要用为人民服务的一团火,来温暖人民群众。”
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北大何幸!沙滩红楼何幸!迎来了李大钊。李大钊,河北乐亭人,早年留学日本,于一九一六年回国,因主编《晨钟报》而声名鹊起。稍后又协助章士钊编辑《甲寅》日刊,深得章氏的激赏。章士钊、蔡元培、陈独秀,这都是一条道上的志士,彼此相知有素,相得益彰。蔡元培主事北大不久,就聘请章士钊为图书馆主任。章士钊在这个任上没有待多少天便辞职,转而向蔡元培推荐李大钊。如此这般,李大钊就于一九一七年十一月到北大上任了。


展开余下试题十月革命后,李大钊是北大,也是全国第一个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知识分子。他以北大图书馆、《新青年》、《每周评论》等为阵地,影响和带动了一大批渴骥奔泉般的热血青年。在这里,北大这个舞台是弥足珍贵的,那是“黑暗中之灯塔” (李大钊语)。或者说,那里面已经积聚并仍在积聚更多的热力,只待一声引爆便燃起烛天的火光。还是那位章士钊先生,他的观察十分到位:“守常一入北大,比于临淮治军,旌旗变色,自后凡全国趋向民主之一举一动,从五四说起,几无不唯守常之马首是瞻。”那学府,还是书声琅琅的学府;那气韵,却已是雷霆万钧的气韵。
7.文中画波浪线的四个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A.北大何幸!沙滩红楼何幸!迎来了李大钊。
B.稍后又协助章士钊编辑《甲寅》日刊,深得章氏的激赏。
C.在这里,北大这个舞台是弥足珍贵的,那是“黑暗中之灯塔”(李大钊语)。
D.那学府,还是书声琅琅的学府;那气韵,却已是雷霆万钧的气韵。
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果子作为非果腹物品,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食物。随着宋代经济、文化的繁荣昌盛,烹饪方法、制糖工艺等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宋朝时期的绝大部分人,对饮食的需求不再满足于充饥,而有了更为丰富的渴求。因此,一类统称为“果子”的甜食,开始作为人们在茶余饭后、饮酒会友时,或配做茶点、或下酒小吃、或单独享用的舌尖美味。但是,宋朝的果子不是指水果,而是指一类丰富多样的甜味糕点和蜜制食品。
鲜花团子,豆儿果,碧涧豆儿糕等中式甜品,因其色泽天然美丽、外观湿润迷人,特别是口感柔软、味道浓郁而令人垂涎,很容易吃完一个还想吃另一个。很多人都有疑问,果子吃多了有没有坏处?这些中式糕点,虽然没有经过高温烘焙或油炸,避免了丙烯酰胺、反式脂肪酸等有害物质的污染,但主要成分基本为淀粉、糖和脂肪,像月饼一样属于高能量、低营养密度食品,吃多了可快速升高血糖,对身体健康非常不利。要知道,果子不是果腹的食品,更没有必要当作满足口舌之欲的必备,故不可贪嘴多吃。
8.下列出自原文的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随着宋代经济、文化的繁荣昌盛,烹饪方法、制糖工艺等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B.因此,一类统称为“果子”的甜食,开始作为人们在茶余饭后、饮酒会友时,或配做茶点、或下酒小吃、或单独享用的舌尖美味。
C.鲜花团子,豆儿果,碧涧豆儿糕等中式甜品,因其色泽天然美丽、外观湿润迷人,特别是口感柔软、味道浓郁而令人垂涎,很容易吃完一个还想吃另一个。
D.要知道,果子不是果腹的食品,更没有必要当作满足口舌之欲的必备,故不可贪嘴多吃。


















答案
1.D 原文“闪了腰”中引号表示突出强调。
A .引号表示引用;
B.引号表示特定称谓;
C.引号表示特殊含义;
2.B
B.顿号应去掉。在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是不加顿号的,因为并列的引号已经把并列关系显示出来,不加顿号,读者已经完全可以看清楚并列关系了。
3.文中及C项的冒号均表示提示下文。
A.文中及A项的破折号都表解释说明。
B.文中的问号表示反问,B项问号表示疑问,用法不同。
D.文中及D项的引号都表示引用。
4.B 本句是陈述句,句末应用句号。
5.D
A.“可能”表示一种可能性,不一定发生;如果去掉就变成了肯定结果,意思有变化。
B.“指出”后有冒号,表明这是直接引用,句号应在双引号里面。
C.“不能只注重……”和“不能注重……”意思不同,因此“只”不能删去。
D.“改造、征服和战胜自然的力量”中“改造、征服和战胜自然”做力量的定语;而如果去掉“的”,“战胜自然力量”就变成了动宾结构。
6.D
文中画横线处的引号表示直接引用。
A.特殊称谓。
B.突出强调。
C.特殊含义。
D.直接引用。
7.A
A.两个感叹号使用错误,这里没有强烈的感叹语气,只是客观地陈述迎来了李大钊,北大和沙滩红楼很幸运,所以两个感叹号改为逗号。
8.C
C.“鲜花团子,豆儿果,碧涧豆儿糕等中式甜品”是词语的并列,中间的逗号应改为顿号,即“鲜花团子、豆儿果、碧涧豆儿糕等中式甜品”。
标签: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相关:关于“2023届高考”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6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