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27  2023-04-26
标签: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下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7]
2022-2023学年重庆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备考卷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神话是世界各民族历史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它不可复制、不可替代,成为认知各民族早期历史和文化起源的凭据。然而,神话的价值不止于此。除了填补历史文化记录空缺的作用外,神话作为文学的种子,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与西方神话相比,中国神话散见于各类典籍中,体系上略显不完整,规模上也不够宏大,这给中国神话的系统研究带来不便。
神话是史前先民历史文化的零星记忆。文字出现后,人们把先民口耳相传的神话,记录在不同文献中。这些文献可分为原生性神话文献和再生性神话文献。
原生性神话文献是指先秦时期最早用文字记录神话内容的文献,其时间上距离神话产生的时间最近,基本上源于口耳相传,以《山海经》保存神话故事最多,其他如《诗经》《楚辞》等文学总集,《穆天子传》《尚书》《左传》《国语》等历史文献,《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淮南子》等诸子文献中,也不同程度保存了大量神话。这些记录尽管零散,但大致构建了中国神话的基本框架和原型规模。
再生性神话文献发端于秦汉,至明清一直有出现。从时间和属性上也可分为两类。第一类为秦汉时期文献。这一时期尽管已经远离神话产生的时代,但因距先秦较近,仍能约略窥见神话的原貌。对神话的记载,见诸《吴越春秋》《越绝书》《蜀王本纪》等杂史书,以及《论衡》《风俗通义》等子部文献和大量纬书中。这些文献性质不同,摘引神话各取所需,其中有些内容与原生性神话文献吻合,有些则不见于原生性文献。虽则如此,它们对神话的原貌仍具有重要的补充价值。第二类为魏晋南北朝至明清时期的文献。这个时期离远古更加遥远,相关记载的文献属性淡化,内容可分两种:一种是作为文献保存,抄录前代记录的材料,见于《初学记》《北堂书钞》等大量类书。第二种则为中国文学独立之后,依赖于诗歌、散文、词曲、小说等各种文体的繁荣,将神话作为题材的各类文学创作。它们为中国神话搭建了一个全新的舞台,为古代神话的再生创造了繁花似锦的园地。
(摘编自宁嫁雨《神话,在文学的土壤开花》)
材料二:
神话的作用,首先是净化。按尼采的说法:“神话的光芒所到之处,希腊人的生活就被照亮了,否则他们就生活在黑暗之中。”有人进一步说明,希腊神话的内容和材料与别的民族没什么不同,只因他们净化过愚昧丑恶的部分,便成就了诗化的神话。神话的另一作用,是启示和教谕。在这方面,中西神话有着相似之处。柏拉图就让他笔下的苏格拉底,无比准确地说出了神话诗人的作用:“当你遇见赞颂荷马的人,听到他们说荷马是希腊的教育者,在管理人们生活和教育方面,我们应当学习他,我们应当按照他的教导来安排我们的全部生活,这时,你必须爱护和尊重说这种话的人。”
中国古代神话,尽管看起来散碎,却也同样参与了家国的教化,让一群自然聚居的人,成长为一个自觉的文明共同体。如同古希腊在荷马和赫西俄德的教导下形成了他们独特的nomos(民俗,宗法,法律),中国古代神话经过那些以某种好为目的的重述之后,中华民族也形成了自己特殊的“谣俗”(《史记•货殖列传》用词),这是渗透到我们血液里的东西——细心一点,从这些谣俗里,大约能看出这共同体的性情、生活方式乃至命运。


浏览完整试题神话的信息,始终流淌在人们的血脉里,蕴含了中华民族的精神。
(摘编自黄德海《我们有责任来重述古代神话》)
材料三:
讲好中国故事,一定绕不开中国人的宇宙观、世界观、生命观、价值观。上古神话就是蕴含并传承中华民族核心文化观念的宝库。但这些承传近万年的神话传统,在时间的长河中历经荡涤,呈现出深邃丰厚的面貌,因而要讲清楚上古神话并非易事。
古典神话的当代重述,一方面讲出来的内容要让当代人听得进去,另一方面写出来的神话要让传统文化传得下来。《诸神纪》用谱系的逻辑来行文布局,目的是让读者能够找回典籍叙述的“语境”。比如严优认为神农氏与炎帝是两个神/人,因此她把神农尝百草放在创世神祇的序列,而把炎帝放在古帝王序列。她把伏羲、神农、女娲列为三皇,并且给出了黄帝、燧人氏、祝融不宜列入三皇的理由。历史上复杂纠葛的“三皇五帝”问题,在《诸神纪》里得到了清理,观点虽为一说,但合情合理,符合当代语境。
在内容为王的当代文化市场,并不是任意抓取一个古代文化意象就能成为一个优质IP,真正的文化创意必须植根于文化“传”“承”的土壤中。中国古典神话的确是一个巨大的“神话IP”,但是怎样使之发光发热,是一个难题。讲好中国故事,必定要讲透其中的精神气韵,讲清楚内里的价值观念。在神话重新成为文化热点的当代,《诸神纪》这样的尝试非常宝贵。尽管其架构、书写、文化考证等都或多或少有自身的局限,但就“中国神话重述”这个课题而言,《诸神纪》算得上高分答卷。
(摘编自张多《中国古典神话的当代重述需要文化创意》)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神话有助于认知各民族的早期历史和文化起源,并深深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
B.神话是史前先民对历史文化的自觉记录,对个人、社会具有净化、启示和教谕作用。
C.文字出现后,被记录在不同文献中的神话,可分为原生性神话和再生性神话两大类。
D.《诸神纪》清理历史上复杂纠葛的“三皇五帝”问题,虽为一家之言,但符合当代语境。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中国神话散见于多种典籍,虽不像西方神话那样体系完整、规模宏大,但同样参与了家国教化。
B.秦汉时期文献中摘引的神话虽大多不见于先秦原生性神话文献,但仍有助于补充神话的原貌。
C.中国文学独立后,多种文学体裁将神话作为创作的题材,为中国神话搭建了一个全新的舞台。
D.从受中国古代神话影响而形成的“谣俗”里,大约能看出中华民族的性情、生活方式乃至命运。
3.下列选项,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画横线句子观点的一项是(3分)( )
A.汉代乐府诗中有大量神话题材内容,如《古诗十九首》中关于牛郎织女、王子乔的神话描写。
B.李汝珍的《镜花缘》,大量采用《山海经》的材料,另起炉灶,创造出一个全新的文学神话世界。
C.中国文学扛鼎之作《红楼梦》,全书由僧人所携下凡的那块通灵宝玉所贯通。
D.《山海经》中有“不死树”“不死药”“不死兽”的离奇记载,故魏晋时期寻求不死药之风盛行。
4.材料二说“神话的信息,始终流淌在人民的血液里,蕴含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请试举两例先秦神话加以说明。(4分)
5.如何更好的发掘古代神话的当代价值?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深造
白龙涛
义盛泰,虞城最大的百货行。老板任蕴清有件宝物,是努尔哈赤戴过的一枚鹿骨扳指。上海双线胶鞋厂老板朱友航用五万双胶鞋来换,任蕴清眼皮未抬:“祖传之物,岂可交易!”
朱友航笑哂:“侬这个门槛精【1】,当成命根子了?”
任蕴清真正的命根子是独子任志明。明少爷原在河南大学就读,因参加反日游行,被任蕴清拉回家中,专事经商。
初见明少爷,他身穿英国呢料西装,脚蹬德国爱顿皮鞋,修长的手指将算盘拨拉得噼啪作响。朱友航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个俊朗的少爷。
“我认作干儿如何?侬亏不了。我在教育部里有相熟的,可为小赤佬【2】申请官费留学。”朱友航将茶饮尽,“去国外留学深造,以明世界大势。”
“外寇纵横,夷族错落,还是伏处深居,经商置业为好。”任蕴清叹息一声。
“虞城仄狭地界能做甚大事?”朱友航鼓凸双眼,“做生意也要到上海滩闹腾闹腾。”
任蕴清闭了眼,不再理会。
晚饭后,两位故交杀完一盘棋,夜幕就拉上了。任蕴清将一把铜锁交与管家,继续下棋。不大会儿,楼上传来茶盏破碎的声音。管家下楼,将一把钥匙交给任蕴清,附耳道:“老爷,明少爷歇了。”
朱友航一脸骇然,将棋盘拨拉到地上,骂道:“任老胖,侬腐朽愚钝至极!”说罢拂袖而去。
虞城沦陷,市民和溃军潮水般南逃。任蕴清竖起门板,关门歇业,几十号人躲在商行里屏声敛气。
一日,明少爷立窗前南望,目睹日伪罪行,旋即回到柜台,一把将算盘摔得珠子四散。
任蕴清将茶盏用力一蹾,瞥向儿子,却碰到了两道寒光。晚上,他亲自给儿子的卧房上了锁。
日伪给义盛泰摊派了一万双胶鞋两千匹洋布的任务,一个月期限。自虞城沦陷,朱友航就一次也没来过,任蕴清愁得满嘴燎泡。明少爷自荐到上海购买胶鞋和布匹。
是夜,任蕴清向楼上走去。儿子房间里灯火忽闪,任蕴清愣了一下神,推门进去,明少爷慌忙将一卷《中华民国现势图》塞到枕下。
“走哪条线?”
“……”
“去时,可走陇海线到连云港,再乘船到吴淞口,购货后原路返回,万不可走南京、芜湖水路,这条路经过皖南地界,那里正闹新四军哩。”
“……”
“切记!”
任蕴清被儿子凌厉的目光蜇了一下,他稍作踌躇,从袖筒里拿出一个紫檀木盒,递给儿子。明少爷迟疑了一下,接过来,打开,一枚包浆浑厚的鹿骨扳指静静地躺在盒底。他扑通跪地,①泪流恣肆,重重地磕了两个响头。
“交与朱友航。”任蕴清喉结耸动一下,“可换五万双胶鞋和若干布匹。”
言罢,任蕴清起身向门外走去。在门口,他犹豫了一下,抓起铜锁向楼下走去。
翌日一早,明少爷带领管家出城而去。任蕴清站在窗前,眼望南方,倏然,两滴清泪夺眶而出。
半月后的一个傍晚,管家踉踉跄跄奔进义盛泰,长跪不起。


展开余下试题“老爷,明少爷他——”管家头在地上磕得咚咚作响。
“莫慌,细细说来。”任蕴清将管家搀起。
“前日途经芜湖,明少爷让我去操办饭食。回来,明少爷和货都不见了。
任蕴清身子晃了一下,立住,眼里亮光闪闪,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爬上嘴角。他招呼来众人,分发了银两和物件,携老伴儿出城而去。
1965年劳动节,虞城西大街的供销社家属院里来了一个干瘦的上海老头儿。他打听到了任蕴清的家,小心翼翼地敲门。门开,任蕴清仔细打量眼前的不速之客。
“任老胖,我是朱友航。”
“朱猴子?”任蕴清一把抓住客人的手,急忙吩咐老伴儿沽酒备肴。
饭桌上,任蕴清给朱友航斟满酒,说:“朱兄,多年未见,来,干一杯。”
朱友航环顾一周,说:“明少爷呢?快让干儿过来陪我喝酒。”
任蕴清岔开话说:“这些年,朱兄一直在上海?”
“No,no,没有,上海沦陷后,我随儿子去了美国,他在麻省理工学院任教。五年前,我们举家回国,儿子去了大西北搞科研——去年那朵蘑菇云,就有儿子的功劳。”朱友航一脸得意。
“儿子有出息!”任蕴清挑起大拇指。
朱友航转身从包里拿出了一个紫檀木盒,推到任蕴清面前,说:“物归原主。”
任蕴清打开盒子,鹿骨扳指的光让任蕴清②眼里霎时起了雾。
“明少爷到上海第一天就认我做了干爸,我可是给了干儿双倍的货哟,他几时从上海回的虞城?”
任蕴清身子晃了一下:“在芜湖,他带着胶鞋和布匹奔了新四军……”
朱友航一脸惊讶地说:“哎哟,那可不得了了,干儿现在在哪里高就?”
“……”
“最小是个团长了吧?侬赶快让他过来陪我喝酒。”
任蕴清端起一杯酒,站起来,走到身后的一个拉了宝石蓝幔子的橱窗前,哗一下拉开幔子:一帧黑白照片里,身着戎装的明少爷笑得很灿烂,鲜红的烈士证将他的脸映衬得红彤彤的。
“留在朝鲜了。”任蕴清将酒泼洒在地上。
朱友航③泪水夺眶而出,浑身颤抖不已,他颤颤巍巍地站起来,挺直腰板,举起右手,庄重地敬了一个军礼。
(节选自《渤海风》,2020年第2期)
注释:【1】门槛精:精于算计之人。【2】小赤佬:上海方言,小子,是长辈对晚辈的爱称。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的背景设置在抗日战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两个特殊时期,讲述了任、朱两个家庭在国家的紧要关头深明大义报效祖国的故事。
B.任蕴清与朱友航在楼下下棋,楼上传来茶盏破碎声,这是明少爷在抗议父亲锁门幽禁他;而朱友航骂任蕴清,则是因为任蕴清让管家锁住儿子的做法是“腐朽愚钝”的。
C.任蕴清对儿子由“锁”到“不锁”,只因其无法阻止儿子参加抗日的无奈。
D.小说标题“深造”,既指“留学深造”,也指任、朱两家两代人在时代浪潮中升华精神境界的行为。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用对话补充交代了诸多人物的结局,使多个人物的形象更加鲜明,同时更好地凸显了小说的主题。
B.小说巧用衬托,突出人物形象。如朱友航支持明少爷“申请官费留学”,从而“明世界大势”,主要为了衬托任蕴清的腐朽反动。
C.小说多用伏笔,结构严谨。如任蕴清告诫儿子不走芜湖水路为后文明少爷芜湖失踪埋下了伏笔,使得情节发展不突兀。
D.小说语言风格独特。既有如“侬”“小赤佬”等富于地域色彩的日常口语,也有如“外寇纵横,夷族错落”这样典雅整饬的古语。
8.小说注重细节描写,请赏析三处横线中“泪”所蕴含的人物心理。(4分)
9.文章篇幅短小内容却有很大的时空跨度,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这样写的好处。(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建武二年二月,壬子,以太中大夫京兆宋弘为大司空。弘荐沛国桓谭为给事中。帝令谭鼓琴,爱其繁声。弘闻之,不悦;伺谭内出,正朝服坐府上,遣吏召之。谭至,不与席而让之,谭顿首辞谢;良久,乃遣之。后大会群臣,帝使谭鼓琴。谭见弘,失其常度。帝怪而问之,弘乃离席免冠谢曰:“臣所以荐桓谭者,望能以忠正导主。而令朝廷耽悦郑声,臣之罪也。”帝改容谢之。秋贾复南击召陵平之复部将杀人颍川太守寇恂捕得系狱时尚草创军营犯法率多相容恂戮之于市复以为耻还过颍川谓左右曰:“今见恂,必手剑之!”恂知其谋,不欲与相见。姊子谷崇曰:“崇,将也,得带剑侍侧。卒有变,足以相当。”恂曰:“不然,昔蔺相如不畏秦王而屈于廉颇者,为国也。”乃敕属县盛供具,储酒醪;执金吾军入界,一人皆兼二人之馔。恂出迎于道,称疾而还。复勒兵欲追之,而吏士皆醉。恂遣谷崇以状闻,帝乃征恂。恂至,引见;时贾复先在坐,欲起相避。帝曰:“天下未定,两虎安得私斗!”于是并坐极欢,遂共车同出,结友而去。冬,十一月,赤眉暴乱三辅。帝乃遣偏将军冯异讨之,敕异曰:“三辅遭王莽、更始之乱,元元涂炭,无所依诉。将军今奉辞讨诸不轨,营保降者,遣其渠帅诣京师;散其小民,令就农桑;坏其营壁,无使复聚。征伐非必略地、屠城,要在平定安集之耳。诸将非不健斗,然好虏掠。卿本能御吏士,念自修敕,无为郡县所苦!”异顿首受命,引而西,所至布威信,群盗多降。
臣光曰:昔周人颂武王之德曰:“敷时绎思,我徂维求定。”言王者之兵志在布陈威德安民而已。观光武之所以取关中,用是道也。岂不美哉!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秋/贾复南击召陵/平之/复部将杀人/颍川太守寇恂捕得/系狱/时尚草创军营/犯法/率多相容/恂戮之于市/复以为耻还/过颍川/
B.秋/贾复南击召陵/平之复/部将杀人/颍川太守寇恂捕得/系狱/时尚草创/军营犯法/率多相容/恂戮之于市/复以为耻还/过颍川/
C.秋/贾复南击召陵/平之/复部将杀人/颍川太守寇恂捕得/系狱/时尚草创/军营犯法/率多相容/恂戮之于市/复以为耻/还过颍川/
D.秋/贾复南击召陵/平之复/部将杀人/颍川太守寇恂捕得/系狱/时尚草创军营/犯法/率多相容/恂戮之于市/复以为耻/还过颍川/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京兆,汉代京城及所属四周地域的行政区域,后世称京城为京兆。它有时是京兆尹的简称。
B.郑声,原指春秋战国时郑国的音乐,多淫靡之声,与孔子等提倡的雅乐不同,受儒家排斥。
C.农桑,“农”指耕种田地,“桑”指植桑饲蚕,“农桑”是衣食之源,泛指手工业和农业生产。
D.关中,地名,即潼关、散关、蓝关、萧关四关之内的区域。现在的关中位于陕西省的中部。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宋弘推荐桓谭,要求他以忠正之音引导皇帝,但他却奏出奢靡之音,让皇帝沉溺于其中,宋弘因此而不满,他后来再见到宋弘就局促不安。
B.寇恂因为严厉执法而与贾复产生了矛盾,贾复声称要杀了寇恂,寇恂则以蔺相如为榜样,把国家之事放在首要位置,不与贾复相互争斗。
C.在贾复的执金吾军进入颍川时,寇恂下令属县盛情款待,提供了大量酒醪,当贾复想要带兵追赶他时,士兵却喝醉了,无法执行他的命令。
D.赤眉军在三辅地区横暴作乱,偏将军冯异以光武帝的告诫为指导方针,率领大军向西征讨,平定地方,安抚百姓,所到之处,群贼大多投降。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谭至,不与席而让之,谭顿首辞谢;良久,乃遣之。


展开余下试题(2)崇,将也,得带剑侍侧。卒有变,足以相当。
14.请简要说明司马光引用周人颂武王之德的诗句“敷时绎思,我徂维求定”的目的。(3分)
(二)古代诗歌鉴赏(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
别匡山①
李白
晓峰如画参差碧,藤影风摇拂槛垂②。
野径来多将犬伴,人间归晚带樵随③。
看云客倚啼猿树,洗钵僧临失鹤池④。
莫怪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⑤。
注释:①此诗作于开元十二年(724)李白离开匡山书院时。匡山位于李白故里青莲乡之北五十余里,是他少年读书学剑十年之地。②槛:当指大明寺的围栏。③樵:柴草。④失鹤池:《彰明县志》作“饲鹤池”。⑤书剑:文才武艺,文韬武略。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从远近、动静等不同角度描写了匡山晓峰环簇,藤蔓摇曳,清幽秀丽的景致。
B.颔联描写诗人熟悉的山村,家犬伴随,村人晚归,充满了浓郁而平静的生活气息。
C.前三联借景抒情,突出了作者渴望归隐的主旋律。
D.整首诗既清新质朴、优美自然,又瑰丽浪漫、飘逸豪放。
16.此诗写于李白离乡之际,表现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情感,请结合诗文内容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个体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问志,曾皙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暮春时节人们在沂水边快乐游玩的情景,表达了对和谐美好生活的向往。
(3)《谏逐客书》中李斯认为有志建立王业的人不嫌弃民众,所以能彰明他的德行,这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Ⅱ卷(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元宵节赏花灯是我国传统的节日民俗。花灯起源于汉代,盛于唐代,到了宋代遍及民间,历史悠久, ① 。近年来,灯光控制、激光装饰、3D打印等技术被运用于花灯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挂满街头的各种晶莹剔透、流光溢彩的花灯,令人 ② 。远近闻名的四川自贡灯会积极引入数字科技,将传统工艺和现代工艺相结合,富有时代气息,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沉浸于民俗文化。在贵州贵阳、湖南长沙、江西上栗等地,“无人机+激光技术”在夜空中编织出寓意吉祥的图案,光影“魔术”为人们送上节日祝福。节日的夜空 ③ ,许多游客仰望天空,留连忘返。
中华优秀民俗文化的传承离不开民众的切身体验,只有增长民众对民俗文化的体验感,赋予民俗文化新的时代内涵,站在新的时代起点,才能得到更好的传承。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下列选项中,与文中加点处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在古代,孔子所崇尚的“礼”,就是要求人们规范行为,做一个立志修养品德的人。
B.量子密钥分发基于量子不可测量性、不可克隆性,为量子通信上了一把“安全锁”。
C.中国作协“扬帆计划”将建立文学译者资源库,以推动中国文学作品在海外落地。
D.新征程没有捷径可寻,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22年10月4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纠缠光子实验、验证违反贝尔不等式和开创量子信息科学”方面所做出的贡献。这个研究主题,简单来说就是大名鼎鼎的“量子纠缠”。所谓“量子纠缠”,指在量子力学中,两个曾经相互作用过的粒子,无论相隔多远,其量子状态仍有能力“纠缠”在一起,共享同一个整体的物理状态。
从这次获奖的都是量子物理学家的情况来看,量子技术目前已经成为物理界最为重要的一个门类,而这项技术最直接的成果 ① 。通信技术一直以来都是各国十分重视发展的技术,但在目前的通信环境下, ② 。在现代社会,通信安全尤为重要。而量子通信技术则从根本上解决了通信泄密的可能性,基于具有不确定性、不可克隆性的量子技术,由量子通信通道传输的信息基本不存在泄密的可能性。目前包括中国、美国以及俄罗斯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在对量子通信技术进行研究。中国已经发射了“墨子”号量子通信卫星,还在架设相关通信网络。相信在不久后的未来, ③ 。
21.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22.对“量子纠缠”的诠释,你认为材料中加横线的语句和下面示例的内容哪个更好?请说说你的理由。(4分)
示例:量子纠缠十分奇怪,如果两个量子分别处于某种纠缠状态,那么不管二者之间距离多远,都会产生一种关联状态;如果其中一个量子发生了改变,则另一个量子的状态也会随之发生改变,而且二者的改变往往同时同步进行。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这两个量子之间存在着心灵感应,能够得知对方的想法而做出改变。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月23日,四川省2022年高考成绩公布,今年参加了自己第26次高考的梁实查询到了自己的分数——428分,依然与梦想的高校失之交臂。“我读书的时候,听到某人考上大学,整个人头皮都会发麻。”55岁的梁实提到“考大学”,言语间仍激情澎湃。
对这位参加了26次高考的大龄“高考钉子户”,网友们也是众说纷纭。一部分网友认为,梁实的行为是坚持梦想的见证,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值得所有人学习;另一些网友则认为,梁实现在家庭生活美满,“苦日子”也结束了,这不就是梦想完成的见证吗?没必要再考了;更有言辞激烈的网友,认为梁实是在“作秀”,认为通过高考完成梦想只是个人的事情,不必年年接受采访,到网上吸引流量。
面对上述争论,你怎么看?
要求: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明你的主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答案】
1.B
2.B
3.D
4.示例:①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中,盘古牺牲了自己的身体,创造了一个新世界,反映了古代先民舍己为人、牺牲奉献的民族精神。②精卫填海的故事,反映了原始先民坚强乐观自信和不畏艰险、百折不挠、勇于抗争的精神。③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体现了厚生爱民的民族精神。④鲧禹治水(或神农尝药)的故事,表现了先民乐于奉献、敢于探索的民族精神。⑤夸父追日的神话,表现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5.①利用好文学这个大舞台,以神话为题材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当代文学作品,促进中国古代神话的文学再生,充分发挥神话的当代教化作用。②做好富有文化创意、符合当代语境的中国古典神话的当代重述,更好地
标签: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下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2022-2023学”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